资源描述
江苏省2009年中考物理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1至2页为选择题,共24分,3至6页为非选择题,共76分。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2.请认真核对监考教师在答题卡上所粘贴条形码的姓名、考试证号是否与本人相符合,再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及本试卷上。
3.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在其他位置答题一律无效。
4.作图题必须用2B铅笔作答,并请加黑、加粗。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自然界中有些能源一旦消耗就很难再生,因此我们要节约能源.在下列能源中,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
A.风能 B.水能 C.太阳能 D.石油
2.小红在路上骑自行车,若说她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可能是
A.迎面走来的行人 B.路旁的树木
C.小红骑的自行车 D.从身边超越的汽车
3.下列光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是
4.下列有关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电磁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B.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C.可见光是电磁波 D.超声波是电磁波
5.如图所示,将两个底面平整、干净的铅柱紧压后,两个铅柱就会结合在一起,即使在下面吊一个较重的物体也不会将它们拉开.这个实验表明
A.分子间存在引力 B.分子间存在斥力
C.分子间有间隙 D.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
6.下列数值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A.人体正常体温约为39℃ B.两个鸡蛋的质量约为100g
C.人的拇指宽度约为10cm D.初中生跑100m约需8s
7.保密室有两道门,只有当两道门都关上时(关上一道门相当于闭合一个开关),值班室内的指示灯才会发光,表明门都关上了.下图中符合要求的电路是
8.如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多次被弹开.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
A.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 B.声音产生的原因
C.音调是否与频率有关 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
9.下列事例中,属于避免惯性带来危害的是
A.拍打刚晒过的被子,灰尘脱落
B.锤头松了,将锤柄在地面上撞击几下,锤头就紧套在锤柄上
C.汽车在行驶时要保持一定的车距
D.跳远时,助跑能使运动员跳得更远
10.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用棉线将铜棒ab悬挂于磁铁N、S极之间,铜棒的两端通过导线连接到电流表上.当ab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能观察到电流表的指针发生偏转.利用这一现象所揭示的原理,可制成的设备是
A.电熨斗 B.电动机
C.电磁继电器 D.发电机
11.玻璃杯从一定高处掉到水泥地上会破碎,而掉到沙坑里却不容易破碎.老师要求同学针对这一现象,提出一个问题.下面是四位同学的发言,其中较有价值且可探究的问题是
A.“玻璃杯掉到水泥地上会破碎,是因为地面比较硬.”
B.“玻璃杯从一定高处掉到水泥地上会破碎吗?”
C.“为什么玻璃杯掉到水泥地上会破碎,而掉到沙坑里却不容易破碎呢?”
D.“玻璃杯掉到地上是否破碎与下落高度、地面的软硬程度有什么关系?”
12.如图所示,小刚将盛满水的圆柱形透明玻璃杯贴近书本,透过玻璃杯观看书上的鹦鹉图片(圆圈中的鹦鹉图与书本中的鹦鹉图实际大小相等),他所看到的虚像可能是
二、填空题(本题共11小题,每空1分,共28分)
13.霜是由水蒸气 ▲ 形成的(填写物态变化名称),在这个过程中水蒸气会 ▲ 热量(选填“吸收”或“放出”).
14.用托盘天平测量铜块质量时,应将天平放在 ▲ 桌面上,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度处,若天平的指针静止在图甲所示位置,则可将平衡螺母向 ▲ (选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平衡.测量中,当右盘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时天平平衡,则该铜块的质量为 ▲ g.
15.小强推着小车,30s内在水平地面上匀速前进了15m,则小车的速度为 ▲ m/s.如果水平推力为10N,在此过程中小强对小车做的功为 ▲ J,功率为 ▲ W.
16.如图所示,在两张纸片中间向下吹气,可观察到两纸片 ▲ ,这是因为气体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 ▲ .
17.如图所示,工人用动滑轮将重400N的木箱匀速向上提升,不计摩擦和滑轮重,在此过程中,工人用的拉力为 ▲ N,木箱的重力势能 ▲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8.如图所示,将导体接到电路A、B之间时,导体与灯泡是 ▲ 联的.如果将不同的导体分别接到A、B之间,闭合开关,可通过观察、比较 ▲ 来判断不同导体电阻的大小.若两个导体的电阻差异不大,则可以用 ▲ 表替换灯泡,作进一步的判断.
1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首先应调节凸透镜、光屏和烛焰,使它们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并且大致在 ▲ .如果凸透镜焦距为10cm,物距为25cm,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 ▲ 的实像.在照相机和投影仪中,成像情况与此类似的是 ▲ .
20.如图所示,小芳在做“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时,操作的错误是 ▲ .纠正错误后,应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木块作 ▲ 运动.若在木块上再放一个砝码,则木块运动时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将 ▲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1.一只苹果的质量为140g、体积为1.8×10-4m3,用手将其浸没在水中时,苹果受到的浮力为 ▲ N(g取10N/kg),松手后苹果将 ▲ (选填“上浮”、“下沉”或“悬浮”).
22.某照明灯额定电压是36V,正常发光时灯丝电阻为24Ω,则照明灯的额定电流是
▲ A.如果电源电压是48V,为使照明灯正常发光,可以在电路中串联一个阻值为 ▲ Ω的电阻.
23.太阳能路灯的灯杆顶端是太阳能电池板,它能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向灯杆下方的蓄电池充电,将电能转化为 ▲ 能储存起来,供夜晚路灯照明.若在一定时间内,太阳光辐射到该太阳能电池板的能量为2.7×107J,这与完全燃烧 ▲ kg的煤放出的热量相当;这些能量经转化后,可供功率为35W的路灯工作60h,那么该太阳能路灯的能量转化效率是 ▲ %(煤的热值为3.0×107J/kg).
三、解答题(本题共7小题,共48分.解答25、26题时应有解题过程)
24.(6分)按照题目要求作图:
(1)如图甲所示,悬挂的小球处于静止状态,画出它所受重力和拉力的示意图.
(2)如图乙所示,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灯和开关接到电路中.
(3)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丙中画出物体AB所成的像.
25.(6分)置于水平地面上的石柱,高为0.4m,横截面积为0.15m2,质量为150kg,g取10N/kg.求:
(1)石柱的重力;
(2)石柱的密度;
(3)石柱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26.(8分)下表为一台电烤箱的铭牌,其内部简化电路如图所示,R1和R2均为电热丝.
××牌电烤箱
额定电压
220V
额定
功率
高温挡
1100W
低温挡
440W
电源频率
50Hz
求:(1)电烤箱在高温挡正常工作10min所消耗的电能;
(2)电路中R1的阻值;
(3)电烤箱在低温挡正常工作时,电路中的电流和R1的功率.
27.(5分)某兴趣小组在研究扬声器结构时,发现扬声器中有一个环形磁体,他们不知道环形磁体的磁极分布情况,于是几位同学提出了以下三种猜想:
猜想1:磁极呈横向分布(例如图甲,左侧为N极,右侧为S极).
猜想2:磁极呈轴向分布(例如图乙,上面为N极,下面为S极).
猜想3:磁极呈上中下分布(例如图丙,上下面为N极,中部为S极).
(1)根据所学知识,他们经过讨论,断定猜想3是错误的.你认为他们判断的依据是 ▲ .
(2)为了验证其他猜想,他们用细线将环形磁体水平悬挂起来(如图丁所示),结果观察到磁体在任意位置都能保持静止.这说明猜想 ▲ 是错误的.
(3)请设计一个简单实验,验证剩下的一个猜想是否正确,简述你的实验方案.
主要器材: ▲ ;简要做法: ▲ ;如何判断: ▲ .
28.(7分)小丽做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小灯泡标有“2.5V”字样).
(1)如图甲所示,小丽所接的实验电路存在连接错误,但只需改动一根导线,即可使电路连接正确.请你在应改动的导线上打“×”,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画出正确的接法.
(2)电路连接正确后,闭合开关,发现小灯泡不亮,但电流表有示数.接下来应进行的操作是 ▲ .
A.更换小灯泡
B.检查电路是否断路
C.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观察小灯泡是否发光
(3)实验过程中,当电压表示数为 ▲ V时,小灯泡达到额定功率,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其值为 ▲ A,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 W.
29.(6分)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杠杆的机械效率.实验时,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挂在较长杠杆下面的钩码缓缓上升.
(1)实验中,将杠杆拉至图中虚线位置,测力计的示数F为 ▲ N,钩码总重G为1.0N,钩码上升高度h为0.1m,测力计移动距离s为0.3m,则杠杆的机械效率为 ▲ %.请写出使用该杠杆做额外功的一个原因: ▲ .
(2)为了进一步研究杠杆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一位同学用该实验装置,先后将钩码挂在A、B两点,测量并计算得到下表所示的两组数据:
次数
钩码
悬挂点
钩码总重
G/N
钩码移动距离
h/m
拉力
F/N
测力计移动距离
s/m
机械效率
η/%
1
A点
1.5
0.10
0.7
0.30
71.4
2
B点
2.0
0.15
1.2
0.30
83.3
根据表中数据,能否得出“杠杆的机械效率与所挂钩码的重有关,钩码越重其效率越高”的结论?答: ▲ ;
请简要说明两条理由:① ▲ ;② ▲ .
30.(10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汽车防冻液
汽车在行驶时,发动机的温度会升得很高.为了确保安全,可用水循环进行冷却.实际上,水中往往还要加入不易挥发的防冻液(原液),加入防冻液后的混合液冬天不容易凝固,长时间开车也不容易沸腾.
有关资料表明,防冻液与水按不同的比例混合,混合液的凝固点、沸点不同,具体数值参见下表(表中防冻液含量是指防冻液在混合液中所占体积的百分比).
防冻液含量/%
30
40
50
60
70
80
90
混合液的凝固点/℃
-17
-28
-37
-49
-48
-46
-28
混合液的沸点/℃
103
104
107
111
117
124
141
在给汽车水箱中加防冻液时,宜使混合液的凝固点比本地常年最低气温低10~15℃.考虑到混合液比热容的减小会影响散热效果,因此,混合液中防冻液的含量不宜过高.
(1)汽车发动机用水来冷却,这是因为水的 ▲ 较大.
(2)在混合液中,如果防冻液含量由30%逐渐增大到90%,则混合液凝固点的变化情况是 ▲ .
A.逐渐升高 B.逐渐降低
C.先升高后降低 D.先降低后升高
(3)若某地常年最低气温为-15℃,对该地区汽车来说,在下列不同防冻液含量的混合液中,宜选 ▲ .
A.30% B.40% C.60% D.90%
(4)请在图中作出混合液沸点与防冻液含量的关系图像;由图像可以推知,防冻液的含量达到75%时,混合液的沸点大约是 ▲ ℃.
(5)长时间使用后,汽车水箱中的混合液会减少.与原来相比,混合液的沸点
▲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其原因是 ▲ .
2009年江苏省中考物理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D
C
B
C
A
B
A
B
C
D
D
A
二、填空题
13.凝华 放出 14.水平 右 52.4 15.0.5 150 5 16.靠拢 小
17.200 增大 18.串 灯泡亮度 电流 19.同一高度 缩小 照相机
20.拉力不在水平方向 匀速 变大 21.1.8 上浮 22.1.5 8 23.化学 0.9 28
三、解答题
24.答案如下图
25.(1)G=mg=150kg×10N/kg=1500N
(2)V=Sh=0.15m2×0.4m=0.06m3
(3)
26.(1) (2)R1=44 (3)176W
27.(1)一个磁体只可能有两个磁极 (2)1
(3)小磁针 将小磁针置于磁环周围不同处 多次观察小磁针稳定后两极的指针情况,从而判断磁环磁极的位置
28.(1)如右图
(2)C
(3)2.5 0.24 0.6
29.(1)0.5 66.7 由于使用杠杆时需要克服杠杆自重(克服摩擦力)等做功
(2)不能 两次实验时钩码没有挂在同一位置 仅根据一次对比实验所得的结论是不可靠的
30.(1)比热容
(2)D
(3)B
(4)描点作图 120(数值在119-121以内均正确)
(5)升高 水由于汽化而减少,防冻液的含量增大
【物理】中考题型复习短文信息题类型
1 高中知识下移类
1.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多普勒效应
多普勒效应是一位名叫多普勒的数学家、物理学家研究发现的,他发现当声源与观察者之间存在着相对运动时,观察者听到的声音频率就会不同于声源发出的频率.当声源离观察者远去时,观察者接收到的声波的波长增加,频率变小,音调变得低沉;当声源向观察者靠近时,观察者接收到的声波的波长减小,频率变大,音调就变高.科学家们经研究发现多普勒效应适用于所有类型的波.
声波的多普勒效应可用于交通中的测速,交通警察向行进中的车辆发射频率已知的超声波,同时测量反射波的频率,根据反射波频率变化的多少就能知道车辆的速度.
根据上述内容回答:
(1)光是一种__电磁波__,所以光也会发生多普勒效应.
(2)交通中的测速仪发射的超声波的频率与反射后接收到的回声的频率__不相同__(填“相同”或“不相同”).
(3)若声源不动,观察者向声源处运动,__能__(填“能”或“不能”)发生多普勒现象.
(4)有经验的铁路工人从听到火车鸣笛的音调越来越高,判断出火车正在__靠近__(填“靠近”或“远离”)他.
2.(石家庄质检一)阅读短文并回答下列问题: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一般来说,物体在某一时间间隔内,运动的快慢不一定是时时刻刻一样的, 所以由公式v=求得的速度只能表示物体在时间间隔t内的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称为平均速度.
为了更精确描述物体通过某位置(或某时刻)的速度(也叫瞬时速度),往往取通过该位置附近的小距离Δs及通过该小距离所用的小时间Δt之比,近似表示通过该位置时的瞬时速度(即v瞬=).
如图为小球自由下落时的频闪照片(曝光的时间间隔为0.04 s)
(1)小球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__否__(填“是”或“否”).
(2)B点的瞬时速度约为__2__m/s.
(3)小球下落时的能量转化为__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__(不计空气阻力).
3.(唐山古冶区一模)阅读短文并回答下列问题:
牛顿第三定律
力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物体间相互作用的这一对力,常常叫做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呢?如图所示,把两个弹簧测力计A和B连接在一起,用手拉弹簧测力计,可以看到两个弹簧测力计的指针同时移动,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相等的,改变手拉弹簧的力,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也随着改变,但两个示数总相等,这说明作用力和反作用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这就是牛顿第三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在生活和生产中应用很广泛,人走路时用脚踏地,脚对地面施加一个作用力,地面同时给脚一个反作用力,使人前进;轮船的螺旋桨旋转时,用力向后推水,水同时给螺旋桨一个反作用力,推动轮船前进.
(1)提水时,手提水桶的力的反作用力是__水桶拉手的力__.
(2)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是__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__.
(3)弹簧测力计__B__(填“A”或“B”)的示数显示的是弹簧测力计A对B的拉力.
(4)以卵击石,石头没有损伤而鸡蛋破了,在这一现象中,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大小__等于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大小.
4.(绥化)仔细阅读材料,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回答问题:
我们已经学过杠杆的力臂和杠杆的平衡条件,如果把这些知识稍加拓宽和延伸,就可尝试用新的方法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有固定转动轴的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或匀速转动的状态称为力矩平衡状态.物理学中把力和力臂的乘积叫做力对转动轴的力矩.力矩用M表示,即M=FL,式中L为力臂,力臂是转动轴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矩的单位是牛顿·米,符号为N·m.引入力矩概念后,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叙述为:
使杠杆沿顺时针转动的力矩与使杠杆沿逆时针转动的力矩相等.用公式表示为:M顺=M逆.
(1)力矩的表达式为:M=__FL__,力矩的国际单位为__N·m__.
(2)用垂直于门的力推门,推力F=80 N,手到门轴的距离为0.3 m,则F对门轴的力矩M为__24__N·m.
(3)如图所示,一根均匀木棒OA可绕过O点的水平轴自由转动,现有一方向不变的水平力F作用于该棒的A点,使棒从竖直位置缓慢转到偏角θ<90°的某一位置(缓慢转动可视为匀速转动),设M为力F对转轴的力矩,对此过程中M和F判断正确的是__A__.(填字母)
A.M不断变大,F不断变大
B.M不断变大,F不断变小
C.M不断变小,F不断变大
D.M不断变小,F不断变小
类型2 以科技成果为背景类
5.(石家庄四区联考二)阅读短文并回答下列问题:
扫地机器人是一款能自动清扫的智能家用电器,机器人通过电动机旋转产生高速气流,将灰尘、杂物吸入集尘盒,其防滑轮皮采用凹凸材质制成;底部安装有塑料刷,用于清扫吸附在地板上的灰尘及轻小物体;前端装有感应器,通过发射、接收超声波或红外线来侦测障碍物.充电座两侧有两个像海豚和蝙蝠一样导航的信号发射和接收装置,当剩余电量减为电池容量的20%时,机器人在充电座的引导下会主动寻找充电器充电.
(1)机器人工作时,主机内部的气压__小于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大气压而产生吸力.若该机器人向障碍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0.001 s收到回波,则其发射超声波时与障碍物间的距离约为__17__cm.(设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 m/s)
(2)采用凹凸材质的轮皮,可增大机器人与地面间的__摩擦(力)__,机器人返回自动充电是通过__超声波__(填“红外线”或“超声波”)导航的.
6.(2017·赤峰)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阳光动力2号
如图所示是进行过环球飞行的全球最大的太阳能飞机“阳光动力2号”.它的翼展达到了72 m,比一种大型波音飞机的翼展还要宽3.5 m;机长22.4 m,接近一个篮球场的长度.但由于它的机身和机翼均采用极轻的碳纤维材料制造,因此,它的质量只有2 300 kg,与一辆中型轿车相差无几.
“阳光动力2号”上面共贴敷了17 248片太阳能电池.这些电池可以产生最大70 kW的电功率,这些电力输送给四台电动机带动螺旋桨给飞机提供动力.
白天,它会爬升到9 000 m的高空以避开气流并最大化利用太阳能,而夜晚则半滑翔飞行,逐渐降低到1 500 m高度,其速度并不大,因此夜里对能源的需求也大大减少.
(1)这种“极轻的碳纤维材料”的密度约为1.7×103 kg/m3,这个密度值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_体积是1__m3的碳纤维材料质量为1.7×103__kg__.
(2)机身上的太阳能电池以最大功率工作,在30 min的时间内产生__35__kW·h的电能.
(3)“阳光动力2号”从白天航行转为夜里航行过程中,它的重力势能__逐渐减小__(填“逐渐增大”“不变”或“逐渐减小”).
7.(承德双桥区模拟)阅读短文并回答下列问题:
火星你好,中国要来了!
在嫦娥探月工程不断取得成功之际,中国航天人又将目光投向了遥远的火星.
火星距离地球最近也有5 500万千米,最远可达约4亿千米,正是由于火星距离地球非常遥远,导致无线电测控信号传递出现延迟,因此对航天器的实时测控非常困难.
其次由于火星质量和大气层结构与地球不同,很难在地面模拟,简单地说,火星是一颗质量较大拥有稀薄大气层的行星,这是火星软着陆最大的麻烦所在.所以火星软着陆就无法像月球软着陆那样不考虑防热,也就是必须考虑气动外形的因素,一般都要专门设计热盾外形,这与地球软着陆较为相似,可是火星大气又非常稀薄,减速效率远不如地球大气层,地球上飞船和返回式卫星使用亚音速下打开的减速伞进行减速即可,而火星着陆器使用的都是超音速减速伞减速.所以中国首次火星探测技术上最大的难点在于着陆.
(1)无线电信号在真空的传播速度为3×105 km/s;无线电信号从火星传回地球至少需要__3__min.(计算结果保留整数)
(2)在火星和地球上的着陆方式较为相似,都可以用减速伞减速的原因是__火星和地球上都有大气层__.
(3)由于月球表面为真空,嫦娥探测器在月球软着陆就不能使用减速伞减速,请根据你了解的相关知识,说出嫦娥探测器着陆月面的减速方式:__无空气阻力,故只能用火箭向下喷射产生反作用力来减速__.
8.(邯郸一模)阅读下面的材料,解答问题:
浮筒打捞沉船
用浮筒打捞沉船的方法称为浮筒法,它是打捞技术中常用的方法之一.浮筒为钢制的空心圆柱体,浮筒中装满水后下沉,下沉到沉船处,将浮筒缚在沉船上,然后压缩空气将浮筒内的水排出,浮筒即产生向上的举力,利用这个向上的举力,可将沉船打捞起来.某水域有一失事沉船,打捞人员需先用声呐探测器(一种发出声波的仪器),探测沉船的深度,然后再进行打捞.探测沉船深度的方法是在沉船正上方的水面处,向沉船发射声波,测得从发出声波至接收到反射声波的时间是0.1 s,水中的声速为1 500 m/s,水面的大气压强p0=1.0×105 Pa,g取10 N/kg.
(1)沉船在水中的深度是__75__m.
(2)沉船处水产生的压强为__7.5×105__Pa.
(3)若要将沉船处浮筒中的水排出,则给浮筒充气的气体压强至少为__8.5×105__Pa.
类型3 以日常生活为背景类
9.(2017·长沙)阅读短文,然后回答文后问题:
手工制茶,指尖上的传承
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在长沙以北有一条贯穿了9个乡镇的“百里茶廊”,2017年清明节,小天在几位“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人的带领下,到“百里茶廊”的某茶厂体验手工制茶,小天把手工制茶的部分工序记录如下:
萎凋:将采摘回来的茶叶摊晾于无直射阳光的通风干燥处,鲜叶水分降到65% 左右.
杀青:将萎凋以后的茶叶放入电炒锅内,把电炒锅调至高温挡,用手快速翻炒,去除青叶味,蒸发一部分水分.
摇青:把茶叶置于摇青器具中,通过摇动,茶叶与茶叶摩擦,造成叶细胞损伤,促进茶叶氧化,诱发香气,形成茶所特有的清香.
揉捻:手工揉捻,让茶叶细胞壁破碎,并揉成卷曲的样子,使其成线成条,从而使茶汁在冲泡时易溶于茶汤,提高浸出率.
烘焙:将揉捻成条的茶叶放入电炒锅内用手翻炒,蒸发叶内多余水分,定型、产香.
复焙:打开电炒锅的低温挡用手慢速翻炒,再次蒸发茶叶内多余的水分.
(1)平整的茶叶被揉捻卷曲成线成条说明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形状__.
(2)在制茶的过程中可以闻到茶叶的清香,说明分子在做__无规则__运动.
(3)从文中找出加快茶叶水分蒸发的工序,并指出其加快蒸发的方法.
工序:__萎凋、杀青、烘焙、复焙__.
加快蒸发的方法:__加快液体上方的空气流动速度,增大液体的表面积,提高液体的温度__.
10.(石家庄裕华一模)阅读短文并回答下列问题:
流体阻力
液体和气体都是流体.物体在流体中运动时会受到阻力作用,该阻力叫做流体阻力,流体阻力大小跟相对运动速度大小有关,速度越大,阻力越大;也跟物体的形状有关,头圆尾尖(这种形状通常叫做流线型)的物体受到的阻力较小.精确研究表明,物体在空气中低速运动时,空气阻力f阻与相对速度的关系为f阻=kv2,k为常数,且k=1×10-4 N·s2/m2.
(1)上述材料表明,流体阻力与相对运动速度和__物体的形状__有关.
(2)轿车的外形通常做成流线型,目的是为了__减小空气阻力__.
(3)在无风的天气里,一滴质量为0.2 g的雨滴在空中下落,当下落速度为4 m/s时,该雨滴受到的空气阻力为__1.6×10-3__N,它正在__加速__(填“匀速”“加速”或“减速”)下落.(g取10 N/kg)
11.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可燃冰
可燃冰又称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甲烷和水分子在低温高压的情况下结合在一起的化合物,因形似冰块又能燃烧而得名,如图甲所示.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1 m3可燃冰可转化成约160 m3的甲烷气体和0.8 m3的水,已知甲烷气体的热值为3.6×107 J/m3,可燃冰被视为21世纪的新型绿色能源.
甲 乙
可燃冰的形成条件非常苛刻,一是要有丰富密集的甲烷气体;二是温度不能太高,高于20 ℃,天然气水合物就会分解,也不能太低,海底温度约为2~4 ℃,适合天然气水合物的形成;三是水合物的形成需要30个大气压,这就决定了可燃冰的埋藏深度.
2017年5月18日,我国首次进行的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工作在南海神狐海域取得成功(如图乙所示).此次连续采气8天,平均日产超过1.6万立方米,我国成为能够同时达到连续一周不间断和日均产气一万方以上的国际公认指标的第一个国家.这不仅表明我国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和开发的核心技术得到验证,也标志着中国在这一领域的综合实力达到世界顶尖水平.
(1)可燃冰属于__不可再生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2)甲烷气体的热值为3.6×107 J/m3,完全燃烧2 m3的甲烷可以释放出的热量是__7.2×107__J.
(3)请你简单地总结出可燃冰的形成条件:__低温高压__.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