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语文》第六版教学大纲
一、说 明
1. 课程性质和内容
中职《语文》第六版是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它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门课程致力于传授语文知识,培养语文应用能力 ,全面提升语文素养,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本着语文教学以阅读为基础,从体裁、立意、写作手法等多方考量,选取数量充足的课文,辅以各类示例短文,立足这些文本,配合与职业活动或社会生活相关的背景,设计听说读写实践。教材选取古代经典诗歌、散文和古白话小说名著选段,选取介绍传统文化的现代作品,还有介绍古诗文诵读方法和古代文化常识。收录有优秀外国作品涉及记叙文、议论文和小说等体裁。
2. 课程的任务和要求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和思维发展,加强语文实践,培养语文的应用能力,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及继续学习奠定基础;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进步文化,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服务。
要求:以阅读为基础,帮助学生务实基础,全面加强语文素养的训练。从相关职业的课文中帮助学生认识职业活动,理解职业生涯,培养优良的职业道德。在古典诗文方面,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培养自主阅读古代经典作品的兴趣和能力。在外国作品中,让学生体悟不同国度和民族的文化,可借鉴之手法和思想,丰富我之形式与内涵。在教学中重视从预习开始完整教学过程,将字词等基础知识融入预习环节,充分理解课文打下基础,并由此深入开展阅读训练。拓展性练习中,通过实践活动,全面锻炼学生的语文应用的能力,提升语文素养。让学生在有效认知中明其意、晓其理、知其法,在听说读写中思有所悟、学有所得。
3. 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教师要加强学习和研究,努力促进专业发展
教师应了解职业教育语文课程的特点,研究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的规律,不断学习,完善知识结构,提高理论素养。要结合教学实践,加强教学反思,提高课程实施的水平和效率。
(2) 了解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特点,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教师应了解学生学习水平与心理特点,关注他们的学习困难,重视他们的学习需求,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加强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职业生活以及专业课程的联系,创设与职业工作相近的情境,帮助他们认识语文在生活和工作中的作用。激发他们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与热情,使他们在参与中掌握学习方法,获得成就感和自信心。教学中要因材施教,实施分类指导和分层教学。
(3) 重视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教师要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功能。要尊重学生的感受与情感体验,同时要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正确引导。
(4)积极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加强语文实践,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的能力
中等职业学校各类实践性教学环节为学生创设了接触社会、了解职业的环境,也为学生提供了语文学习的资源。教师要高度重视语文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通过开展语文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利用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加强书本学习与实际应用之间的联系。
(5) 恰当使用现代教育技术
教师应重视现代教育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要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充分发挥计算机、互联网等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合理应用多种媒体组合,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和有益自学的教学环境。在教学过程中,提倡恰当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作为辅助教学的手段。
(6)教材编写要以本教学大纲为基本依据。
教材的内容应体现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教学目标,落实各个模块的教学内容与要求。各个模块的教学时数要与本教学大纲的教学时数安排相匹配,符合规定要求。教材应该具有鲜明的职业教育特色,反映培养目标及专业学习的要求。
(7)教材选文要注重内容的价值取向,反映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的趋势。选文应该具有时代性和典范性,富有文化内涵,文质兼美,风格多样,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文化品位、品德修养和职业素养。
教材体例和呈现方式应灵活多样,避免模式化。要适应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体现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教学内容的特点。充分考虑学生语文学习的现状,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要注意为学生设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同时,为师生提供满足教学需要的多介质、多媒体数字化教学资源。
(8)语文教学评价应遵循以下原则1. 评价主体多元化的原则。坚持他人评价、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相结合。2. 评价内容全面性的原则。在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能力进行评价的同时,要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进行评价。3. 评价方法多样性的原则。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采取不同的评价方法,逐步建立学生的发展性评价体系。4. 评价过程发展性的原则。要更多地关注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增长了什么知识,具备了什么样的能力,获得了哪些进步。
二、学 时 分 配 表
章 次
名 称
总学时
其 中
讲授学时
实操学时
阅读与欣赏
写作指导
综合实践
第一章
雨中登泰山、故都的秋、都江堰
故乡的野菜、职业
表达方式
情况调查
调查报告
6
4
2
第二章
神奇的极光、动物游戏之谜
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森林写意中秋月
表现手法
宣传活动申请书
通知
6
3
3
第三章
人人皆可为国王、天堂与地狱比邻 成功离你有多远、看吧!我终于办到了!、同事
语言表达
主题演讲
演讲
演讲稿
6
3
3
第四章
药、荷花淀、群英会将蒋干中计边城、二十年之后
修改与润色
应聘活动面试应答
简历
6
3
3
第五章
张衡说、师说、游褒禅山记、琵琶行并序、诗词四首
古代文化知识
展评活动
解说
海报
6
3
3
复习
2
2
0
机 动
0
0
0
合 计
32
18
14
三、课 程 内 容 及 要 求
第一章
教学要求
理解文章、 了解现代散文的写作及表达方式。掌握写作中的表达方式。掌握应用文写作知识:调查报告。
教学内容
§1—1雨中登泰山
§1—2故都的秋
§1—3都江堰
§1—4故乡的野菜
§1—5职业
§1—6写作指导 表达方式
§1—7调查报告
教学重点及建议
讲解课文,梳理本章散文的写作表达方式,指导写作的表达方式,在综合实践中让学生学会应用文知识: 调查报告。
第二章
教学要求
理解科普说明文、了解文章内容,掌握写作中的表现手法,掌握应用文知识:申请书、会议或活动通知的写作。
教学内容
§2—1神奇的极光
§2—2动物游戏之谜
§2—3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
§2—4森林写意
§2—5中秋月
§2—6 表现手法
§2—7宣传活动
§2—8 申请书
§2—9 通知
教学重点及建议
在理解课文表现手法上,掌握写作中的表现手法,掌握应用文知识:申请书、会议或活动通知的写作。
第三章
教学要求
理解课文,体会课文语言表达。掌握写作中的语言表达,在主题演讲的实践中掌握应用文知识:演讲稿的写作。
教学内容
§3—1 人人皆可为国王
§3—2天堂与地狱比邻
§3—3 成功离你有多远
§3—4看吧!我终于办到了!
§3—5同事
§3—6语言表达
§3—1 主题演讲
§3—1演讲
§3—1演讲稿
教学重点及建议
在理解课文,体会课文语言表达的基础上,重点掌握写作中的语言表达,在主题演讲的实践中掌握应用文知识:演讲稿的写作。
第四章
教学要求
理解课文,欣赏课文,掌握写作——修改与润色,在综合实际应聘活动中,掌握口语知识——面试应答,掌握应用文知识——简历。
教学内容
§4—1药
§4—2荷花淀
§4—3群英会将蒋干中计
§4—4边城
§4—5二十年之后
§4—6修改与润色
§4—7 应聘活动
§4—8面试应答
§4—9简历
教学重点及建议
掌握写作——修改与润色,在综合实际应聘活动中,掌握口语知识——面试应答,掌握应用文知识——简历。
第五章 幼儿日常保育
教学要求
了解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熟识古代文化常识,在综合实践展评活动中掌握口语知识——解说,掌握应用文知识——海报。
教学内容
§5—1张衡说
§5—2师说
§5—3游褒禅山记
§5—4琵琶行并序
§5—5诗词四首
§5—6幼儿着装
§5—7古代文化知识
§5—8展评活动
§5—9解说
§5—10海报
教学重点及建议
在综合实践展评活动中掌握口语知识——解说,掌握应用文知识——海报。了解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熟识古代文化常识。
9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