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看拼音,写词语。fn f dn qi qn l lng lng k sh 2下列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是()A眼急手快B翻来复去C拧锣丝D矜持不苟3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三十年来,社会沧桑巨变,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他百感交集。B看着小明的大花脸,同学们都忍俊不禁。C整顿旅游市场是为了避免游客在参差不齐的旅游信息中上当受骗。D尽管这游戏已经过时,可有些年轻人却依然乐此不疲。4下列句子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两人把“枪”和“鞭”放在门墩儿上,各自虎势儿一站,公鸡鹐架似的对起阵来。B他爱自己的脸正如同他爱自己的身体,都那么结实硬棒。C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
2、一面雪白的屏障。D扑通一声,孩子像颗炮弹一样扎进了海里。5下列句子中,不是病句的一项是()A他愤怒地注视着敌人的火力点,黄继光转过身来坚定地对营参谋长说:“参谋长,诸把这个任务交给我吧!”B尼罗河每年定期泛滥,给河两岸带来肥沃的淤泥。C古埃及人在天文学、数学、几何学、地理学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绩。6运用夸张修辞手法的句子是()A半夜时分,镇上传来了发疯般的钟声。B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C这是小镇经历过的最激动人心的一夜。D这场世界上苦难最深重的经历告诉世人:在困境中,我们可以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并且从中找到一些东西来宽慰自己。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即使别人苦苦哀求,
3、他仍然无动于衷,真是个铁石心肠的人。B两位参加散打比赛的少年各自使出了自家的本领,让观众看得眼花缭乱。C他手很巧,利用废旧物品制成的电烤箱,虽然外观一般,可功能并不逊色,真是巧妙绝伦啊。D飞往留学地的飞机即将起飞,弥留之际这位性格内向的男孩终于喊出了:“妈妈,我爱您!”8按要求写句子。(1)缩句: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_(2)改成反问句:这是伟大的奇观。_(3)改病句,把修改后的句子写到横线上:我随手把作业本郑重地交给老师。_9南京路小学五(1)班的同学们调查了一些街头招牌,发现了这样一些广告牌:胡丝乱想饭醉团伙众所粥知衣衣不舍_(1)请将广告牌中词语的正确写法写在图下的横线上。(2)同学们将调
4、查结果发布后,收到了不同的评论,你怎么想?试着写一写。小明妈妈:这些广告商,为了夺人眼球,乱改词语,无端地造出一个词,不喜欢!小刚爸爸:不要太严肃!我觉得挺好的,这不叫错别字,这是巧妙利用谐音,富有广告创意!我的想法:_10根据所学内容填空。(1)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_。(2)东方一点儿一点儿泛着鱼肚色的天空,染上微微的红晕,_。(3)“山外青山楼外楼,_?”这两句诗出自宋朝诗人林升的题临安邸,诗题的意思是_。(4)将相和一文中主要写了_、_、_三个故事。概括出了这个,就能加快阅读的速度。(5)勤俭节约是一种美德,尚书中就曾说“克勤于邦,_”;唐代魏征曾说“居安思危,_”,让我们都养成勤俭节
5、约的好习惯吧!(6)长相思中表达作者思乡之情的句子是“风一更,雪一更,身向榆关那畔行,_”。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关于举办“四大名著赏读”宣讲活动的通知全体市民:为了进一步加强民众对我国古典名著的了解和认识,提高人们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推动全民阅读,登封市图书馆将在暑期开设“中国古典四大名著赏读”宣讲活动。期间会邀请“古典名著” 讲师团成员进行两次讲座,具体安排如下:场次讲座时间讲座内容讲座地点第一期7月25日(星期六)9:00-11:00三国演义经典故事赏析登封市嵩阳书院第二期8月7日(星期日)9:00-11:00水浒传中的好汉形象登封市图书馆届时在对两部作品进行赏析的同时,会穿插播放同名电视剧
6、片段,欢迎各位安排好时间前来参加。登封市图书馆2021年6月25日11、下列不属于讲座内容的选项是()A水浒传传中的好汉形象。B西游记同名电视剧片段。C水浒传同名电视剧片段。D三国演义经典故事赏析。12、王超是五年级学生,他非常喜欢“四大名著”,以下是他的暑期安排,他可以去哪里听第几期的讲座?_7月份周一至周五:上午游泳训练下午自由安排双休日:周日上午参加自愿者活动其余时间自由安排8月份8月1日15日:去青海、甘肃参加研学活动8月16日8月31日:自主学习、做好新学期准备13、如果还有第三期讲座,你希望听到关于哪本名著的介绍?为什么?_14、为了让更多人知道并参加这次活动,主办方想提前在微信上
7、进行宣传,请你写一段话帮忙推介。_阅读短文,完成练习。上天种的花记得小时候在院子的墙根处,看到一朵异样的植物,正在玩耍的我们惊奇地叫起来。这绝不是一般的植物。它圆而厚的叶盘,肉鼓鼓的,支撑它的也是胖乎乎的根茎,憨态可掬的样子,让人欣喜不已。它和我们以前见到的“狗尿苔”有点类似,但这究竟是什么?没人种植,怎么凭空长出了这样一个让人喜欢的东西?它肥硕的根,扎在浅浅的墙根上,阳光照不到它,雨水淋不住它,没有肥沃的土壤,如此贫瘠的环境,却富有生命力地生长着,简直不可思议。我们拉了母亲来看,她说这是蘑菇,是像肉一样可以吃的好菜。听着母亲的描述,我们好像已经吃到嘴里。只有春节才可以尝到肉的岁月里,突然知道
8、世上还有和肉一样的好东西,当然是乐不可支了。为了防止鸡、鸭来糟踏,我们日夜严加看守,弟弟找来破碗扣着它,我们不时地揭开碗看看它生长的进度。等稍大了些,在它旁边搭建一圈小篱笆,几颗心像保护宝贝似的既紧张又喜欢。终于成熟了。我们把蘑菇小心翼翼地摘下,母亲把它洗净后一点点地撕碎。往日只洒盐巴的素面条,寡淡无味,现在有了这像灵芝一样的蘑菇的浸润,吃起来格外有味道。细腻但富有韧性的蘑菇,虽没有母亲说的如肉一样香,但却没有肉的油腻。我怀疑天地间的精华,都浸透在它身上。后来就格外留意墙根处了,居然又幸运地等到了几个盛开如花的大蘑菇。“妈妈,这样好吃的蘑菇,为什么别人家里没有呢?”母亲认真地想了想说:“孩子,
9、这是上天种的花。他看咱家的孩子乖,就把他种的花,移给了咱几棵。”母亲用温暖的手抚摸着我们,慈祥地笑着。怪不得只我们家有,我们骄傲地昂起头。母亲的“上天爱乖孩子”的道理,我们欣然接受。是啊,我们是乖孩子,上天都知道,上天怜惜我们的清苦,把他心爱的花,都赏给我们吃。早不记得我们那时是不是真的很乖,但从此,我们时时注意自己的言行,尽力听话、懂事,不惹母亲生气。在家里,每当有好吃的,我们再也不争抢。在外面,我们不淘气,不惹厌,友善地与身边的每个人相处。如今我们都已长大,都是再平凡不过的人,融入到洪大的人流中,就像一滴水涌入江河毫不起眼,但我们可以自豪地说:我们得到了上天种的花!19、在院子的墙根处,这
10、异样的植物是什么?()A蘑菇B灵芝C野花D“狗尿苔”20、为了防止鸡、鸭来糟踏,我们姐弟先后做了哪些事?()搭建小篱笆找来破碗扣着日夜严加看守揭开碗看生长的进度ABCD21、阅读短文,下列描述错误的一项是()A小时候,我们家只有春节才可以尝到肉,日子过得很清苦。B第一次品尝到这不一般的植物,没有如母亲说的肉香味,我们感到很失望。C文中第自然段通过描写植物的样子,写出我们对它由衷的喜爱。D文章中画线句子是过渡句,突出母亲的话带给我们巨大影响,使我们注意言行,变得乖巧。22、结合短文,完成下列表格。事件发展过程发现蘑菇( )( )品尝蘑菇人物内心变化惊奇欣喜( )小心翼翼( )23、阅读短文,说说
11、第自然段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方法?刻画了一个怎样的母亲形象?_24、习作。_即景朝阳喷薄而出,夕阳缓缓西沉;林中百鸟争鸣,园中鲜花怒放大自然的变化让我们感受到世界的奇妙和美好。请你观察一种自然现象或一处自然景观,把题目补充完整,写的时候注意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事物,并写出景物的动态变化,使画面更加鲜活。450字左右。【参考答案】1 吩咐 胆怯 侵略 玲珑 酷暑【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侵”“珑”“暑”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
12、正确和美观。2D【解析】D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辨识能力。所选词语有的是同音错别字,有的是形近错别字,要仔细辨析。A有误,眼急手快眼疾手快:形容做事机警敏捷。B翻来复去翻来覆去:形容一次又一次。也形容来回翻动身体。C拧锣丝拧螺丝:两手握住物体的两头各向相反的方向用力(扭、绞)螺丝。D正确。3C【解析】C本题考查词语的使用是否恰当。C项词语使用不恰当,“参差不齐”的意思是形容水平不一或很不整齐。在本题中形容旅游信息不恰当。4B【解析】B此题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掌握和运用。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
13、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B项“他爱自己的脸正如同他爱自己的身体,都那么结实硬棒。”这句话中虽然有喻词“正如”,但没有本体、喻体。不构成比喻句。5B【解析】B本题考查的是语病的辨析,注意平时对语病的积累和识记。本题中不是病句的是B项。A项:前后两句话的主语不明,应该把第一句话中的“他”改为黄继光,把第二句话中的“黄继光”改为“他”C项:词语搭配不当,应该把“成绩”改为“成就”6A【解析】A【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夸张的修辞手法的掌握。夸张,是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的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夸大或缩小的修辞方式。A:从本句中的“发疯般”可知
14、是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7A【解析】A【解析】略8 白鹭是诗。 难道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 我双手把作业本郑重地交给老师。9 胡思乱想 犯罪团伙 众所周知 依依不舍 修改词语确实十分有趣,能够吸引人眼球,但是要适度使用词语,一些寓意不好的词语建议不要使用。(1)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根据平时所学生字及平时的积累,对每个词中的字进行分析完成即可。“胡丝乱想”改为“胡思乱想”;“饭醉团伙”改为“犯罪团伙”;“众所粥知”改为“众所周知”;“衣衣不舍”改为“依依不舍”。(2)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要求叙述自己的观点及理由,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如果你觉得可以这样做,可以从广告、招牌的特点方面进
15、行说明;如果你不赞成,可以从滥用成语,不规范用字的危害进行说明。10 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飘着红紫红紫的彩云 西湖歌舞几时休 写在临安城一家旅店墙壁上的诗 完璧归赵 渑池会面 负荆请罪 克俭于家 戒奢以俭 夜深千帐灯【详解】考查了名言警句、根据课文内容填空、诗歌默写、诗歌翻译。(1)“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 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选自白鹭。白鹭一文生动地描写了白鹭颜色、身段的精巧以及觅食、栖息、飞行时的韵味,给人以美的享受,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之情。(2)“东方一点儿一点儿泛着鱼肚色的天空,染上微微的红晕,飘着红紫红紫的彩云。”语段选自课文四季之美。课文按一年四季的顺序描写了春天的黎明、夏天
16、的夜晚、秋天的黄昏和冬天的早晨等不同时间的景致。本段主要写了秋天和冬天景物的动态变化,营造了美的氛围。(3)“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出自宋朝诗人林升的题临安邸,诗题的意思是写在临安城一家旅店墙壁上的诗。意思:青山无尽楼阁连绵望不见头,西湖上的歌舞几时才能停休?暖洋洋的香风吹得贵人如醉,简直是把杭州当成了那汴州。(4)将相和这篇课文由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组成,“将”指廉颇,“相”指蔺相如,其中赞扬了“相”顾全大局的精神和“将”知错就改的精神。(5)“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出自尚书意思:意为能够辛勤地为国家效力,能够节俭持家。“居安思危,
17、戒奢以俭”唐代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意思:处在安乐的环境中,要想到可能有的危险。倡导节俭,反对奢侈浪费。(6)“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选自纳兰性德的长相思。意思:翻山越岭,登舟涉水,马不停蹄地向着山海关进发。入夜,营帐中灯火辉煌,宏伟壮丽。外面正刮着风、下着雪,惊醒了睡梦中的将士们,勾起了他们对故乡的思念,家乡没有这样的声音。B【解析】11、B12、他可以去嵩阳书院听第一期的讲座。13、西游记,我想更多的了解这本书的有关知识。14、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中国人不能不了解的四大名著赏读活动,快来参加吧。提高文学素
18、养的机会近在咫尺。【分析】11、考查了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从讲座内容讲座内容:三国演义经典故事赏析、水浒传中的好汉形象可知,讲座内容不包括西游记同名电视剧片段。12、考查了学生对选文内容的理解。结合他的暑期安排及讲座安排可知,他7月份双休日有时间,正好7月25日(星期六)在登封市嵩阳书院有一场讲座。因此他可以去嵩阳书院听第一期的讲座。13、考查了思维拓展。结合实际理解,例:红楼梦因为书中至情至性的贾宝玉,才高出众而目下无尘的林黛玉,温柔机敏又处事周到的薛宝钗,性格泼辣手段高明的王熙凤,出身贫寒而谙于世故的刘姥姥无数经典的人物形象,值得我们细细雕琢。14、考查了语言表达能力。结合选文内容写一段
19、话即可。如:同学们,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让我们告别生活的平庸,书让我们发现生活的真谛,书让我们享受生活的美好。“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读名著让我们在古今中外的名著海洋中畅游吧!A【解析】19、A20、C21、B22、 看守蘑菇 采摘蘑菇 紧张喜欢 满足骄傲23、运用语言、神态、动作描写,刻画了一个慈祥的、用爱的教育感化我们(教育方法巧妙)的母亲。【解析】19、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掌握。第段中写到“我们拉了母亲来看,她说这是蘑菇,是像肉一样可以吃的好菜。”可知这异样的植物是蘑菇。故答案选A。20、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掌握。文中第段内容“为了防止鸡、鸭来糟踏,我们日夜严加看守,弟弟找来
20、破碗扣着它,我们不时地揭开碗看看它生长的进度。等稍大了些,在它旁边搭建一圈小篱笆,几颗心像保护宝贝似的既紧张又喜欢。”根据这段话,按顺序概括一下我们为了防止鸡、鸭来糟踏,都做了哪些事。21、本题考查对文章重要语段作用的理解分析能力。第段写的就是我们品尝蘑菇的过程,我们的心情是满足骄傲的,而不是因为没有肉香感到失望。故选项B错误。22、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总结能力。根据题目中已有答案可知,空白处答案的格式是“xx蘑菇”。第段和第段首先发现蘑菇,人物心情是惊奇欣喜;第段中写到我们听了母亲的描述之后开始对蘑菇日夜严加看守蘑菇;人物心情是紧张喜欢。第段中是蘑菇成熟,我们小心翼翼地采摘蘑菇,人物心
21、情是小心翼翼。第六段记叙的是我们品尝蘑菇;我们满足骄傲。23、本题考查描写手法。第自然段中“母亲用温暖的手抚摸着我们的头,慈祥地笑着”,“抚摸”、“笑”是动作描写,“慈祥”是神态描写,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的作用有突出人物性格,表现人物心理等,此处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亲的慈爱。24、范文:银杏园即景写了一天作业的的我,仰靠在书房的藤椅上,轻轻闭上眼睛,浮想起了儿时的“天堂”银杏园。放下笔,走在石板铺成的小路上。那一抹斜阳懒懒透过围墙照进园里,从一片金黄中撒下来。那一片金黄不是别的,就是园中最美的景致古银杏树了。银杏树黄了,黄得金光闪闪,黄得纤尘不染,黄得惊心动魄我再也没有词去形容那美丽的黄色。面对遮
22、天蔽日的金黄灿烂,我真的无话可说了,只觉得我的心,被这一片金光沐浴着;被这一张金色的网笼罩着;被这一片汹涌的金色浸染着、冲洗着,蝉蜕一般,轻飘飘、软绵绵的。走在银杏树下,只觉得天空湛蓝无比,空气清新无比,心情舒畅无比。甚至连藏在树荫深处的鸟儿的啁啾声,也是那么纯净亮丽、深情宛转。我沉浸在那一个人的世界里,踩着那飘落的小扇子,听着那“咔吱咔吱”的音乐,让我回想起小时候在银杏树铺成的地毯上,嬉戏玩耍的快乐时光。静观那一片片黄黄的落叶在空中炫舞,宛若一群美丽的蝴蝶在我周围翩翩起舞,好像有一股魔力使我飞起。微风拂过树枝上的银杏叶,像小手一样的拍着,发出哗哗的声音。静静地欣赏着这染黄了一切的秋色,我终于明白深秋时节为什么叫“金秋”了。那让人炫目的金色,有什么还能比深秋的银杏叶更配这个誉称。呼吸了清新的空气,情不自禁的伸了伸懒腰,感觉有了力气,那满满的金色使我有了生机。暮得想起还有好多任务等待我去战斗。我又一次回到了我的书桌前【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半命题作文,根据材料的要求进行描写。首先补全标题的内容,根据标题的内容进行分析和描写。注意语言完整流畅,不要写错别字即可。开头:围绕题目点出这一出的美景在哪里,简单铺垫点出景色的特点。过程:具体写出景色的特点,通过不同的景色的不同特点来分析,可以运用动态描写、静态描写等手法把具体的景色写出来即可。结尾:点明文章的主旨,升华文章的主题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