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上海市徐汇区上海小学小学五年级上册期末语文试卷1根据拼音写出正确的词语。chu xi xi zhi yu rn fng i bo ko dng zh j bi fn su sh shu c tu 2下列成语,不属于寓言故事的是()A刻舟求剑B滥竽充数C邯郸学步D唇亡齿寒3下面选项中句子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每一面墙剧完,他搜索一遍,居然连一个芝麻大小的粉点也没发现。”这句话写出了曹小三观察不够仔细,做事不够认真。B“这一天风平浪静,水手们都在甲板上。”这句话中“风平浪静”一词写出了故事的环境背景,与下文故事情节息息相关。C“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这句话的“挤”字写出了船夫
2、不遵守规则秩序,总想赶人家前头。D“整个胡夫金字塔大概有50层楼高,塔基面积相当于126个篮球场那么大。”这句话仅用列数字的方法来表现金字塔的高大宏伟。4下列句子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它们就像躲进深幽的丛林一样安全;从中传出的笛儿般又细又亮的叫声,也就格外轻松自在了。B吊兰那些无数指甲状的小叶,一半成了黑影,一半被照透,如同碧玉;斑斑驳驳,生意葱茏。C它小,就能轻易地由疏格的笼子钻出身。瞧,多么像它的父母。D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语言流畅是衡量文章好坏的重要标准之一。B我们要认真克服并随时发现自己的缺点。C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使他
3、的成绩有了很大的进步。D只有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我们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6按要求写句子。(1)照样子,把下面句子中的画面写具体。例:眼前是一条清澈的小河。流经眼前的,是一条清澈的小河,河水清澈见底,能看到游来游去的小鱼和河底的沙石。夕阳西下,乌鸦归巢。_(2)圆明园中有民族建筑。圆明园中有西洋景观。(用恰当的关联词语把两句话合并为一句)_(3)前天上午,张老师给小红补了一天的课。(修改病句)_7依据情境填写古诗。(1)借助资料了解写作背景,会更深入理解作品蕴含的情感。了解了南宋统治者偏安一隅的历史背景,就更能体会陆游“_”的伤痛和林升“_”的愤慨。(2)枫桥夜泊中写诗人所见景物的诗句是“_,_
4、”,借一个“_”字表达了诗人的旅途孤苦之情。(3)读到朱熹观书有感中的“_,_”,你就会明白“不断的补充新知识,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充实自己,才能达到一种新的境界。”的道理。阅读短文,完成练习。材料一:材料二:相传南阳医圣张仲景告老还乡时正值冬至。他路过白河岸边,看到风雪里劳作的乡亲们耳朵都快冻烂了,便让弟子搭起医棚,盘上大锅,把羊肉和一些祛寒药材放在锅里煮,煮好后再用面皮把它们包成耳朵样子的“娇耳”。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耳朵很快就好了。此后,就有了冬至吃饺子的习俗。材料三:2016年11月30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一届常会上,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
5、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如“春分有雨家家忙,先种瓜豆后插秧”的谚语,再如民间有“霜降吃柿子,不会流鼻涕”的俗语,等等。11、上述材料中出现的节气有:谷雨、_、_、_等。12、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谷雨有食香椿的习俗,冬至有吃饺子的习俗。( )(2)谷雨节气都是在每年的4月20日。( )(3)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13、概括写出“材料二”的主要意思。_14、唐代诗人杜甫月夜忆舍弟中的诗句 “露从今夜白
6、,月是故乡明” 描写的是_节气。你还知道哪些与节气有关的诗句、谚语或俗语?选一句写在下面。_文言文阅读。古人谈读书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15、解释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漫浪:_三到之中,心到最急。急:_16、读书中的“三到”指的是_。17、为什么说“三到之中,心到最急?”(用原文句子回答)_18、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A最后一句话表达的是只要专心读书,眼与手就会积极配合好的。B最后一句话用设问句式强调“心到”的重要性。C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7、是:心已经到了,眼口难道会不到吗?阅读短文,完成练习。成全善良那是三月里的一天,我去医院看望一个生病的朋友。因为是双休日,等公交车的人很多,在我旁边站着一个老人和他的女儿,听他们的对话,是陪老人去医院看病的,正好跟我同路。那个女儿为了不让人群碰撞到父亲,一手在前面挡着人群,一手搀着父亲的胳膊上车。车上早就人满为患,这时一个姑娘站了起来,微笑着对那位老人说:“大爷,您来这里坐吧!”可那位老人却说:“谢谢了,姑娘,我站站没关系,你坐吧!”那个女儿也说父亲身体硬朗着,站站就到了。那个姑娘似乎没想到会这样,有些尴尬,再次说:“您坐吧,大爷!”那个女儿似乎还想说什么,只见老人拉了拉她的手,说:“好,好,
8、那就太谢谢你了!”说完,慢慢走到座位前微笑着坐下,那位姑娘流露出了笑意。但我发现那个女儿明显不高兴,好像有点责怪父亲似的。这让我看得很疑惑。公交车开始加速,突然一下子急刹车,我注意到,那位老人紧皱着眉头,好像在强忍着身体某处的不适。我不禁替他暗自庆幸:多亏他坐下了,如果一直站着,不知要遭多少罪。医院很快就到了。那位老人下车时,不忘向那位姑娘表示感谢。我也下了车,拿出手机准备给朋友打电话,问清他在哪个病室。也正因为我这样停了一停,才听到了下面这段对话:“爸,伤口痛了吧?”“一点点吧!”“你也真是的,明明知道自己臀部有伤口,不能坐,还要坐!”“人家小姑娘一片好意!我硬是拒绝她,也许以后再遇到这样的
9、事,她就会有顾虑了”我终于明白了,老人和他女儿的拒绝,原来并非客套。我不禁又想起车上老人紧皱眉头的表情,在那颠簸的公交车上,老人硬是强忍着原本可以避免的痛楚,成全那个姑娘的善良。成全别人的善良,又何尝不是另一种善良!19、在让座给老人的过程中,那个姑娘的神态表情发生了一连串的变化,请在选文中找出相关的词语并写下来。( )( )( )20、写出文中加点词语的近义词。看望( )痛楚( )21、前文说“这让我看得很疑惑”,后文中的哪句话解答了这个疑惑?请把这句话用波浪线画出来。22、从女儿的哪些动作中可以看出她对父亲的爱?请用横线把相关的语句画出来。23、选文题目是“成全善良”,请你说一说:谁“成全
10、善良”?从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24习作。题目:_即景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横线上可以填:雨中、窗外、草原、田野(2)按照一定的顺序,有条理地描写景物。(3)注意写出景物的动态变化,使画面更加鲜活。(4)语句通顺,不写错别字,标点正确。【参考答案】1酬谢 狭窄 悠然 妨碍 爆烤叮嘱 脊背 繁琐 述说 辞退【详解】本题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酬、谢、狭、窄、悠、碍、爆、烤、嘱 脊、繁、琐、辞、退”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
11、和美观。2D解析:D考查寓言故事。寓言故事是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训意义的故事,是文学体裁的一种。它的结构简短,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A项刻舟求剑是一个寓言故事演化而成的成语,出自吕氏春秋察今。一般比喻死守教条,拘泥成法,固执不变通的人。B项滥竽充数是一个寓言故事演化而成的成语,不会吹竽的人混在吹竽的队伍里充数。比喻无本领的冒充有本领,次货冒充好货。C项邯郸学步:庄子秋水记载,有一个燕国人到赵国的首都邯郸去,看到那里人走路的姿势很美,就跟着学起来。结果不但学得不像,而且把自己原来的走法也忘了,只好爬着回去。比喻生搬硬套,机械地模仿别人,不但学不到别人的长处
12、,反而会把自己原有的本事也丢掉。D项唇亡齿寒意思是唇没有了,牙齿就寒冷。比喻双方息息相关,荣辱与共。不是寓言故事。3D解析:D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的掌握情况。学生解答此题要熟悉、理解课文内容。D项,“整个胡夫金字塔大概有50层楼高,塔基面积相当于126个篮球场那么大。”这句话使用了列数字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将胡夫金字塔和篮球场作对比,并运用“50层”“126个”数字说明了金字塔的高大宏伟。4C解析:C【详解】主要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理解,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5D解析:D【详解】考查了修改病句,修改病句就是对句子的正确与否的判定,是对句子的结
13、构和含义理解的综合能力的考查。完成时要细心分析所给句子,找出病因后对症下药,进行修改即可。A“语言流畅”与“文章好坏”搭配不当,应去掉“好坏”。B语序错误,应为“随时发现并认真克服”。C缺少主语,去掉“使”。6A解析: 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 圆明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 前天上午,张老师给小红补了课。【详解】(1)本题考查扩句,学生注意平时要多练。扩句,又称扩写,顾名思义,与缩写刚好相反,它是在主干的基础上添枝加叶,也就是说,根据表达的需要添加上定语、状语、补语等连带成份,使句子或课文的意思更具体形象,充实丰满。详细描述句子中的画面。(2)本题考查关
14、联词的运用。解答时要先理解分句前后表示的是何种关系,再根据句子的意思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写。本题分句之间是递进关系。(3)本题考查学生修改病句的能力。修改病句的步骤:A、认真读原句,弄清句子要表达的意思。B、找出有毛病的地方,根据病因修改。C、修改病句不能改变原句的意思。D、检查修改后的句子,看句子是否完整、通顺、合理。用词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词序混乱。重复啰唆。前后矛盾。不符事理。归类不当。指代不明。 “前天上午”“一天”前后矛盾。改为:前天上午,张老师给小红补了课。或前天,张老师给小红补了一天的课。7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月落乌啼霜满天
15、江枫渔火对愁眠 愁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详解】(1)本题考查诗词歌赋默写和诗词名句理解。宋代陆游的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死去元知万事空”,“元知”,本来就知道,是一个通假字;“万事空”,是说人死后万事万物都可无牵无挂了。但从诗人的情感流向来看,有着更加重要的一面,“元知万事空”这话看来平常,但就全诗来说非常重要。它不但表现了诗人生死所恋,死无所畏的生死观,更重要的是为下文的“但悲”起到了有力的反衬作用。“元”、“空”二字更加强劲有力,反衬出诗人那种“不见九州同”则死不瞑目的心情。“但悲不见九州同”描写诗人的悲怆心境。此句诗意是诗人向儿
16、子们交代他至死也无法排除的极大悲痛的心境,那就是没有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而深深感到遗憾。这一句中的“悲”字是句眼,诗人临终前悲怆的不是个人生死,而是没有看见祖国的统一。表明自己心有不甘,因为“不见九州同”。“悲”引擢文盟字深刻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悲哀、遗憾之情。南宋林升的题林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后两句“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是诗人进一步抒发自己的感慨。“暖风”一语双关,既指自然界的春风,又指社会上淫靡之风。正是这股“暖风”把人们的头脑吹得如醉如迷,像喝醉了酒似的。“游人”不能理解为一般游客,它是特指那些忘了国难,苟且偷安,寻欢作乐的南宋统治
17、阶级。诗中“熏”“醉”两字用得精妙无比,把那些纵情声色、祸国殃民的达官显贵的精神状态刻画得惟妙惟肖,跃然纸上。结尾“直把杭州作汴州”,是直斥南宋当局忘了国恨家仇,把临时苟安的杭州简直当作了故都汴州。辛辣的讽刺中蕴含着极大的愤怒和无穷的隐忧。(2)本题考查诗词歌赋默写和诗词名句理解。唐代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首七绝以一“愁”字统起。前二句意象密集:落月、啼乌、满天霜、江枫、渔火、不眠人,造成一种意韵浓郁的审美情境。(3)本题考查诗词歌赋默写和诗词名句理解。宋代朱熹的观书有感其一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1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意思如下: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愿意指的是要问池塘的水为什么会这般明净清澈,原来有一股活水不断地从源头流过来。它告诉我们池塘有源头活水,就能保持清洁的水质。我们要多读好书,勤于思考,让思想保持活跃。11、 冬至 春分 霜降12、 13、冬至吃饺子习俗的由来14、 白露 春分秋分,昼夜平分【分析】11、本题考查提取关键信息。仔细阅读材料二和材料三内容,从“相传南阳医圣张仲景告老还乡时正值冬至。”和“二十四节气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如“春分有雨家家忙,先种瓜豆后插秧”的谚语,再如民间有“霜降吃柿子,不会流鼻涕”的俗语,等等。”可知冬至、春分、霜降
19、三个节气。12、本题考查提取关键信息。(1)仔细观察材料一图片,可知谷雨有食香椿的习俗。仔细阅读材料二内容,“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耳朵很快就好了。此后,就有了冬至吃饺子的习俗。”可知冬至有吃饺子的习俗。(2)仔细观材料一图片,从“每年4月20日前后视太阳到达黄经30度时为谷雨”可知谷雨节气不是都在每年的4月20日。(3)仔细阅读材料三,结合内容“2016年11月30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一届常会上,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可知正确。13、本题考查
20、概括文章内容。仔细阅读材料二内容,从“此后,就有了冬至吃饺子的习俗。”可知主要讲述了冬至吃饺子习俗的由来。14、本题考查诗词名句理解、节气和课外搜集与积累。唐代杜甫的月夜忆舍弟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露从今夜白”,既写景,也点明时令。那是在白露节的夜晚,清露盈盈,令人顿生寒意。“月是故乡明”,也是写景,却与上句略有不同。作者所写的不完全是客观实景,而是融入了自己的主观感情。明明是普天之下共一轮明月,本无差别,偏要说故乡的月亮最明;明明是作者自己的心理幻觉,偏要说得那么肯定,不容质疑。然而,这种以幻作真的手法却并不使人觉得
21、于情理不合,这是因为它极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微妙的心理,突出了对故乡的感怀。这两句在炼句上也很见功力,它要说的不过是“今夜露白”,“故乡月明”,只是将词序这么一换,语气便分外矫健有力。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5个节气,秋季第3个节气,干支历申月的结束与酉月的起始。关于节气的诗句: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关于节气的谚语俗语:立春之日雨淋淋,阴阴湿湿到清明。B解析:15、 随随便便 要紧16、心到 眼到 口到17、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18、B【解析】15、此题考查的是文言字词解释。结合句子来理解。“却只漫浪诵读。”:却只是随随便便地读。心到
22、最急:心到最要紧。“漫浪”随随便便,“急”要紧。16、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结合文章内容可知,“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读书中的三到指的是:心到,眼到,口到。17、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结合文章内容可知,“三到之中,心到最急”的原因是: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18、此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这个句子用反问句式强调“心到”的重要性。【点睛】我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思不在书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仔细看,心和眼既然不专心致志,却只是随随便便地读,就一定不能记住,即使记住了也
23、不能长久。三到之中,心到最重要 。心既然已经到了,眼和口难道会不到吗?19、 微笑 尴尬 流露出了笑意20、 探望 痛苦21、“你也真是的,明明知道自己臀部有伤口,不能坐,还要坐!”22、那个女儿为了不让人群碰撞到父亲,一手在前面挡着人群,一手搀着父亲的胳膊上车。23、是那个老人成全了那个姑娘的善良。从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善良、坚强、宽容的人。【解析】19、本题考查文章信息的提取。由第段“这时一个姑娘站了起来,微笑着对那位老人说”可知,姑娘让座时的神情是微笑;由第段“那个姑娘似乎没想到会这样,有些尴尬”可知,姑娘让座,大爷拒绝后她的神情是尴尬;由第段“那位姑娘流露出了笑意”可知,大爷坐下后,姑娘
24、的神情是流露出了笑意。20、本题考查近义词。看望:到长辈或亲友处问候起居情况。近义词:拜望、探访、探问痛楚:痛苦、苦楚。近义词:疼痛、痛苦、疾苦、难过21、本题考查找出关键句子。前文中的这句话“让我看得很疑惑。”说出了作者对姑娘给老大爷让座这件事,老大爷的女儿不但不感谢,反而表现出明显的不高兴,好像责怪父亲似的。所以作者感到不理解。读完全文可知,后文中的这句话“你也真是的,明明知道自己臀部有伤口,不能坐,还要坐!”告诉了人们女儿明显不高兴、责怪父亲的原因,也解答了作者的疑惑。22、此题考查找出关键句子。第段的第一句话“那个女儿为了不让人群碰撞到父亲,一手在前面挡着人群,一手搀着父亲的胳膊上车”
25、,从“挡着”“挽着”这些动作中可以看出女儿对父亲的照顾非常周到,表达了女儿对父亲的爱。23、此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老人他虽然身体不适,却为了成全姑娘这让座的善良行为,即使被女儿不赞同也要而独自忍耐自己的病痛,可见这位老人也是一位十分温柔、善良的人。24范文:雨中即景清晨,我走出家门,发现一群蚂蚁在往高处搬家,我抬头仰望天空,发现太阳都回家睡觉了,黑云笼罩了整个天空。我想:可能是老天爷把砚台打翻了吧!忽然一阵旋风刮过我的耳朵,我猛地回头,原来是几只乌鸦“嘎嘎”叫着向巢里飞去,抖抖缩缩地抱成一团。仿佛是在告诉我们要下雨了。下雨了,小雨点们像一个个调皮的孩子,从乌云妈妈的身体里跳出来。有的落在了车
26、窗上,发出了“咚咚咚咚”的声音,多么像鼓声啊;有的落在了小池塘里,发出了“叮咚叮咚”的声音,好像木琴在演奏。渐渐地,雨下大了。雨点变成了黄豆般大,好像有个人拿着一个巨大的盆正从天上往人间倒水。我回家坐在阳台上,此时此刻,我感觉这个世界上只剩下风声和“哗啦啦”的雨声了。雨停时已是下午,我走出家门,闭上双眼,做了一个深呼吸,伴着泥土清香的空气,沁入我的心脾。我走入公园,公园的草坪在雨水的滋润和清洗下显得更加翠绿而生机勃勃了。“我踩得多响啊!你看!”“我踩得才响呢!”伴随着这“啪啪”的踩水声,一对兄妹跑了过来,哥哥每踩一次水,妹妹的身上就会被溅上许多小水珠,半路上,妹妹还摔了一跤呢!我走在草坪上,低
27、头看着翠绿的小草,抬头看着碧蓝的天空,看着五彩缤纷的彩虹桥我情不自禁地感叹到:“哇!不仅雨中景色很美,雨后的景色更美啊!”【详解】本题为半命题作文。要求以“即景”为题,写一篇习作。可写自然现象、写自然景观如“雨中即景”“日落即景”“田野即景”“窗外即景”选择你觉得最熟悉的去写。无论写什么,都要抓住题眼“即景”去写,写景要在对景物进行仔细观察的基础上,按一定顺序写出景物的动态变化。根据所见所感展开合理的想象,再把景物状态、颜色、声音描写出来,这样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注意详略得当,适当的运用修辞方法,用上积累的好词佳句,将文章写生动具体。写作思路如下:开头:可直接点题。正文:按照一定的顺序具体描写这处景物的特点注意抓住景物的特点,采用学习过的修辞手法进行描写。结尾:可再次点题,表达对这处景物的喜爱之情。写作时要注意详略得当,重点突出,还要注意用词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