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植物的呼吸作用.doc

上传人:二*** 文档编号:4848355 上传时间:2024-10-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植物的呼吸作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本文档共4页,全文阅读请下载到手机保存,查看更方便
资源描述
植物的呼吸作用 第一节 呼吸作用的概念、意义 一.呼吸作用的概念、特点与意义 1.有关呼吸作用的概念 呼吸作用:植物体一切生活细胞经过某些代谢途径使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能量的过程。 有氧呼吸:利用O2,将有机物彻底氧化成无机物,释放全部能量的过程。 • C6H12O6+6O2 → 6CO2+6H2O+2881.2kJ 无氧呼吸:缺O2条件下,不彻底氧化分解,释放部分能量, 无氧呼吸的代谢途径: 酒精发酵: C6H12O6 → 2C2H5OH+2CO2+100.8kJ 乳酸发酵: C6H12O6→ 2CH3CHOHCOOH+75.6kJ • 呼吸基质: 2.呼吸作用的特点:生物氧化的特点 3.呼吸作用的意义 二.呼吸作用的指标 1.呼吸速率:单位时间单位重量的植物组织(或原生质毫克氮)所放出的CO2的量(QCO2)或吸收的O2气的量(Q O2)。 2.呼吸商(RQ): 植物组织在一定时间内放出的CO2量与吸收O2气量的体积比或摩尔比。 放出的CO2(体积或摩尔) RQ= —————————— 吸收的O2(体积或摩尔) 意义:一般不用来判别呼吸强弱,而是用来判断呼吸基质性质或氧气供应状况的指标。 .影响呼吸商大小的因素: ⑴.底物种类: 分子中含氧越高,RQ越大。CH2O: RQ=1 脂肪.蛋白质:RQ<1 有机酸:RQ >1; ⑵.氧气供应状况:如同时存在无氧呼吸, RQ增大; ⑶.底物氧化程度:氧化不彻底, RQ减小; ⑷.是否伴随有羧化反应:有, RQ减小; ⑸.是否伴随有其它物质的还原反应: 如果脱下的H没有进入呼吸链,而是用于其它物质的还原(NO2.NO3),会降低氧的消耗,使RQ增大。 第二节 呼吸代谢途径 一.有氧呼吸: 1.EMP-TCA循环:供能;物质转化枢纽;一切有机物走向彻底氧化的最终途径; 2.HMP途径:提供还原能力;提供中间产物;抗病;辅助供能; 二.无氧呼吸:酒精发酵和乳酸发酵: 对无氧呼吸的评价: 利,弊 三.其它途径: 1.乙醇酸氧化途径:光呼吸、水稻根中的供氧; 2.乙醛酸循环:将脂肪转化成糖; 四.呼吸作用的多条途径及其之间的关系 1.多条途径的表现: ⑴底物降解的多条途径 : ⑵电子传递的多条途径:多条呼吸链; (3)末端氧化酶的多样性: • ⑵电子传递的多条途径:多条呼吸链 • 线粒体内膜上的呼吸链呼吸代谢电子传递的多条途径 抗氰呼吸的意义(即交替氧化酶途径) (1)放热增温:放热有利于开花、授粉、受精. (2)增加乙烯生成,促进果实成熟,促进衰老. (3)在防御真菌感染中起作用:甘薯块根感染黑斑病时,抗病品种抗氰呼吸高于感病品种。 (4)分流电子:当细胞色素主路电子饱和发生满溢状态时,交替途径起到了电子分流的作用。 • ⑶末端氧化酶的多样性:呼吸链中能够直接将电子传给氧的酶称为末端氧化酶. • ※线粒体中的末端氧化酶 ①细胞色素氧化酶 将电子由Cytaa3传给氧,生成水。是主要的末端氧化酶,承担氧消耗的4/5。 ②交替氧化酶(抗氰氧化酶) 在有氰化物存在条件下仍能运行,也称抗氰呼吸。其末端氧化酶是交替氧化酶,催化电子直接由 CoQ传到氧,对氰化物不敏感。 (CN-主要抑制Cyta3) ※细胞质中的末端氧化酶 ①酚氧化酶 含铜氧化酶.将酚氧化成醌.脱下的2H传给1/2O2,形成H2O. 单酚氧化酶:酪氨酸酶 多酚氧化酶:儿茶酚氧化酶(PPO) 与抗病性有关 制红茶:利用酚氧化酶 制绿茶、烤烟:抑制酚氧化酶. ②黄素氧化酶 以FAD为辅基,也称需氧脱氢酶. 能直接将脱下的2H传给O2,形成H2O2.存 在于乙醛酸循环体中,使脂肪酸氧化分解。 ③抗坏血酸氧化酶 含铜,以1/2 O2为受体,形成脱氢Vc和H2O. 与植物受精过程有关,有利于胚珠发育。 2.不同呼吸途径间的关系:通过共同中间产物相互连接. 多条呼吸途径和多种末端氧化酶 各种末端氧化酶的主要特性比较 四.光合与呼吸作用的关系: 1.对立性; 物质代谢角度: 能量代谢角度: 2.相互联系: 原料与产物的统一; 相同的能量形态和生成方式; 有相同的中间产物; 思考题:从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的角度,说明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区别和联系。 第三节 呼吸作用的调节与影响呼吸作用的因素 一.呼吸作用的调节 (一)外因的调节:O2.温度. (二)内因的调节 主要以反馈方式进行 1.通过中间产物的反馈调节:主要是后续产物对上游酶活性的抑制,称为反馈抑制。 糖酵解的调节 2个关键酶: F-6-P激酶、丙酮酸激酶 2.通过腺苷酸能荷的反馈调节 能荷:以腺苷酸系统衡量细胞能量状态的概念. ATP+1/2ADP 能荷= ———————— ATP+ADP+AMP 活细胞的能荷一般稳定在0.75-0.95范围,使细胞能够经济地利用能量。 调节方式:ATP、AMP等是调节酶的变构激活剂或变构抑制剂。TCA循环的调节和效应物 3.通过脱氢辅酶的反馈调节 细胞中的脱氢辅酶系统: NADH+H+/NAD+ NADPH+H+/NADP+ FADH/FAD FMNH/FMN 脱氢辅酶系统参与中间产物的形成环节,也参与能荷系统。 一般而言,还原态 辅酶是负效应物,起抑制作用; 氧化态辅酶是正效应物,起促进作用。 • 二.影响呼吸速率的因素 • (一)内部因素的影响 种间差异.器官差异 • 幼嫩器官>衰老器官,生殖器官>营养器官, 雌蕊>雄蕊 (二)外因的影响 1.水分含量的影响 (1)风干种子含水量对呼吸的影响 安全水分线:束缚水的最高含量。 (2)多汁器官含水量对呼吸的影响: 2.温度的影响:正常情况下影响最大的因素。 (1)呼吸作用的温度三基点:(图5-19) 最低温:呼吸作用能够进行的温度下限。 最高温:呼吸作用能够进行的温度上限。 最适温:持续维持高水平呼吸的温度。 (2)呼吸作用的温度系数(Q10):温度每上升10oC呼吸加速的倍数。 (t+10)oC的呼吸速率 Q10= ———————— Q10=2~2.5 toC的呼吸速率 (3)温度波动对呼吸的影响: 3.O2含量的影响 O2 :氧气含量影响呼吸速率和呼吸类型 氧气对呼吸速率影响:氧饱和点,与温度有关。 氧气对呼吸类型影响: O2 <3%,以无氧呼吸为主; 4%~8%,两种呼吸共存; 达9%时无氧呼吸停止, 无氧呼吸消失点。 巴斯德效应: 氧气对无氧呼吸的抑制作用。 无氧呼吸的危害:(1)酒精中毒;(2)释放的能量少,不能满足需要;(3)有氧氧化的中间产物不能形成,影响其它物质的合成。 4. CO2含量的影响 CO2含量达1%, 呼吸受到影响; 达5%,受到明显抑制; 达10%,造成二氧化碳中毒。 5.机械损伤:使呼吸加速进行。 (1)氧化酶直接与底物接触; (2)某些细胞转变成分生组织状态。 6.其它:微量生长素、氮肥可使呼吸加强。 第五节 呼吸作与农业生产 一.呼吸作用与农业栽培 保证呼吸作用正常进行。 二.呼吸与抗病 植株感病后,呼吸增强,可以提高抗病性。 三.呼吸与粮食贮藏 粮食安全贮藏的条件:低温、低湿、低氧 四.呼吸与果蔬贮藏 果蔬安全贮藏的条件:低温、高湿、低氧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生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