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6月7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Rss订阅 繁體中文 WAP政务版通用版首 页 新闻资讯 政务公开 服务办事 交流互动 地震频道 资料库 时政要闻防震减灾要闻 行业动态市县工作 媒体播报热点报道 重要专题震情速递 机构概况领导简介 政策法规规划计划 财政资金统计信息 招标采购通知公告 人事信息行政审批 政府信息公开行业标准 建设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的审定及抗震设防要求的确定 地震安全性评价单位资质认定 外国组织或者个人在华从事地震监测活动行政许可 我要订阅地震速报信息 我要了解应急避难场所 我想了解科普教育基地 1
2、2322咨询平台在线访谈 公众留言网上调查 信访信箱常见问题解答 视频点播 历史地震目录台站建设 地震专题地震科普 校安工程农居安全 灾评通告院士风采 政务公开 机构概况 领导简介 规划计划 财政资金 统计信息 招标采购 通知公告 行政审批 政府信息公开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政务公开 规划计划 中国地震局”十一五”事业发展规划纲要发布时间: -06-04 16:45:24 信息来源: 中国地震局 中国地震局”十一五”事业发展规划纲要 中国地震局”十一五”事业发展规划纲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国家防震减灾规划( 2020年) 编制, 主要阐明中国地震局发展战略
3、要求, 规划未来5年发展蓝图, 明确全局工作重点, 是地震事业发展的行动指南。第一章 指导原则与目标任务第一节 指导原则 坚持以预防为主、 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方针。重点开展基础性和示范性工作, 分阶段、 分地区提升防震减灾能力, 逐步向有重点的全面防御拓展。 坚持以震情为中心。根据科学的震情预测, 采取积极应对措施。一手抓震情, 一手抓发展, 合理配置资源, 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坚持以提升自身能力和社会防灾能力为着力点。推进地震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切实加强地震监测预报、 震灾预防和紧急救援三大工作体系建设, 实现地震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坚持防震减灾工作”面向社会, 面向科技, 面向经济,
4、 面向市场”。增强地震部门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第二节 目标任务根据国家防震减灾总体和阶段目标, 中国地震局”十一五”事业发展目标任务为: 加强台网建设规划研究, 完善和优化全国监测台网结构和布局, 提升监测台网技术质量与服务能力; 深化地震监测预报理论和应用研究, 探索和推进地震数值预测理论和方法; 初步建成重点地区地震预报实验场, 不断提高地震预报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提高灾害预测预警能力。 健全完善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管理和监督机制; 建立城市群与大城市地震安全服务平台, 开展城市群与大城市地震安全示范工程建设; 推进地震紧急自动处理系统建设, 提升重大工程紧急自动处理服务能力; 建立
5、农村民居地震安全技术服务系统, 推进农村民居地震安全示范工程建设; 加强宣传教育, 提高公众防震减灾素质。 健全中国地震应急管理体制, 完善地震应急预案体系, 逐步完善地震应急管理运行机制; 建立完善应急指挥、 协调和区域联动机制及技术平台; 加强社会志愿者队伍及避难场所建设和应急救援技术装备研发; 初步实现地震灾情监控, 逐步提高应急指挥能力和紧急救援能力。 继续推进科技体制改革, 加强地震科技基础条件建设, 优化地震科技总体布局, 加强基础研究, 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提升三大工作体系的科技支撑度。 继续深化事业单位机构和人事制度改革, 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和人力资源配置, 优化人才的区域分布,
6、 初步形成具有开拓创新能力的优秀团队和科技创新基地。 进一步完善防震减灾法律、 标准、 计量检测和质量监督体系, 完成防震减灾法的修正及全国服务标准 发展规划设定的地震服务标准的制定任务。 继续贯彻落实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要求,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推动事业发展, 服务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建立完善教育、 制度、 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健全和完善事业投入机制, 争取各级财政逐步增加对地震事业的投入; 强化资源配置, 改进工作生活环境, 提高工作生活质量; 完善预算的约束功能, 加强绩效考评, 确保资金安全, 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第二章 地震监测预报第一节 开展地震背景场探测
7、根据国家防震减灾工作和地球科学发展需求, 统一规划和完善测震、 强震动、 地壳运动、 重力、 地磁、 地电、 地形变和地球化学等观测网络; 完善现有地震流动观测系统; 完善地震活动构造探测系统; 完善科学测震台阵观测系统; 加快海洋地震观测系统建设; 推进中国周边国家测震台网建设。第二节 建设国家地震预报实验场在首都圈、 川滇地区建设国家地震预报实验场。建设测震和地震前兆密集观测系统; 建设地震活动构造精细探测系统; 建设地震孕震实验室和地震数值模拟实验室; 建设地震预测系统和地震预报辅助决策系统。努力实现有一定减灾实效的地震短临预报。第三节 提高地震观测系统效能调整和优化台网结构和布局, 改
8、造地震台站观测环境, 健全观测管理制度, 确保观测系统运行质量, 提高观测效能; 建立健全地震专用观测设备入网许可制度, 制定和完善各类观测仪器的评估体系, 建立地震仪器质量检测检定系统; 发展虚拟观测网络, 加快推进地震数据库系统建设, 研究海量数据筛选等技术问题, 建立地震科学数据共享机制和平台, 实现观测资料规范化、 标准化和实时入网共享。第四节 完善地震预报工作体系改进会商制度, 建立完善的预测工作体系。建设基于大型计算平台的会商技术系统, 提高会商的科学内涵和水平, 提高会商质量; 强化重点危险区短临跟踪工作, 提高短临跟踪效能, 准确判定震情, 提出科学的地震预测意见, 持续提高地
9、震预报水平。第五节 提升海洋地震、 水库地震、 火山等监测能力探索海域地震活动规律, 提高海域强地震和海啸预测预警能力; 加强库区地震监测系统建设, 推进水库地震预测研究; 监测预测中国重点火山活动; 建立专用测震台网, 提升国家应对突发事件能力。专栏1: 地震监测预报项目1中国测震观测台网( ) 。在中国大陆建设或扩建国家和区域数字测震台网。2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 ) 。初步建成基本覆盖中国大陆及近海的高时空分辨率、 高精度、 多尺度、 实时和多种卫星定位系统兼容的地面观测基础设施。3中国强震动观测台网( ) 。针对重点监视防御区、 重点活动断层、 重大工程密集地区等布设强震动台网。4
10、中国重力、 地磁等观测台网( ) 。建设或扩建重力、 地磁等多种观测手段的中国背景场观测系统。5中国海洋、 火山地震背景场观测( ) 。建设海洋地震综合观测系统, 初步实现地震海啸预警;加强火山地震活动的监测。6活动断层填图与地震构造探测( ) 。在南北地震带中北段, 对不确定的大震发震构造和主要断裂进行探测和鉴定, 编制活动断层分布图; 选择区内具有发震危险的主要地震活动断层开展条带状地质填图; 选择位于不同地震构造环境的大中城市进行活动断层探测; 建立和完善活动断层基础数据库和社会服务系统。7测震科学台阵( ) 。扩充完善已有的测震科学台阵系统。8国家地震预报实验场( ) 。以首都圈和川滇
11、地区为核心,初步建成地震预报实验场。9周边国家台网( ) 。制定完善中国周边国家台网规划, 积极推进周边国家地震台网建设。10三峡重庆库区段地震监测系统( ) 。建设以服务于三峡重庆库区段水库地震监测为重点的技术系统。11子午工程( ) 。运用无线电、 地磁、 光学和探空火箭等探测手段, 建设东半球空间环境地基综合监测子午链。12极低频电磁探地工程( ) 。发展具有高精度、 高稳定性的电磁技术, 建设地下资源与地震预测极低频电磁探测网。13台站优化改造( ) 。继续实施台站基础设施和观测环境的改造。14地震危险区短临跟踪项目( ) 。根据年度地震重点危险区, 开展加密和流动地震与前兆观测, 动
12、态监视, 强化分析, 准确判定震情, 提出科学的地震预测意见。注: 项目后的代表正在实施的项目; 已经基本规划确定的项目。 第三章 地震灾害预防第一节 提高城市与城市群综合防御能力整合地震活动断层探测、 地震小区划、 震害预测等地震安全基础信息, 建立具备地震安全服务信息数据库、 技术支撑系统和地震安全评价工具库等功能的管理技术平台; 在环渤海、 东南沿海和西南地区的中心城市和部分市县实施地震安全服务技术系统示范工程, 为城市规划、 建设管理、 地震应急等服务, 完善城市及城市群地震安全管理, 切实提升城市群与大城市综合防御能力。第二节 逐步提升农村民居抗御地震的能力开展农村民居基础资料调查与
13、抗震防震能力评价、 农村民居抗震实用化技术研究与开发、 地震安全农村民居实用技术的试点与推广; 建设农村民居抗震技术服务网, 建立农村民居地震安全技术服务系统。为各级政府建设农村民居地震安全示范工程提供服务, 逐步提高农村民居抗御地震的能力, 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第三节 提升地震科技为建设工程的服务能力编制以抗倒塌为目标的地震区划图, 作为新建、 改建和扩建一般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要求, 并为国家防灾减灾规划、 国土利用规划等提供依据; 建设重大工程地震紧急自动处理服务系统, 建筑物、 构筑物地震健康诊断系统和灾害预测系统; 建立重大工程地震安全评价机制, 提升地震科技为建设工程服务能力。
14、第四节 提升震害防御的综合能力建设大中城市活断层探测系统,开展中国大陆主要活动构造带和强震多发区地震构造探测; 积极推进市县地震机构建设, 继续加大群测群防工作力度, 加强信息资源共享, 建立长期培训机制, 切实提升市县机构业务能力和队伍素质; 推进地震保险制度、 社区自救互救体系等非工程性防御措施的建立, 提升震害防御的综合能力。专栏2: 地震灾害预防项目1城市与城市群地震安全公共服务技术系统示范工程( ) 。在环渤海、 东南沿海和西南地区的中心城市和部分市县实施地震安全服务技术系统示范工程。2农村民居地震安全技术服务工程( ) 。建立中国农村民居基础资料数据库, 研究推广农村民居防震技术,
15、 构建农村民居地震安全技术支持与信息服务网络, 加强技术指导, 推进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3新一代全国地震区划图编制( ) 。编制以抗倒塌为目标的全国地震区划图。4重大工程地震紧急自动处理服务系统( ) 。完善选定的重大工程目标区强震动观测系统, 实现数据实时汇集和分析处理, 为紧急自动处理提供服务。 第四章 震灾应急救援第一节 健全地震应急救援管理机构和运行机制完善地震应急管理体制, 健全各级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 应急救援管理机构和相应工作制度; 完善地震应急管理运行机制, 建立和完善应急救援指挥、 协调和区域应急协作联动机制及工作流程; 加强大震灾应对机制研究; 开展地震应急风险评估
16、工作; 加强指导社区和乡村应急管理工作; 完善地震现场工作制度和技术系统建设; 建立和完善重大地震灾害派出和接受国际救援的机制。第二节 完善地震应急预案体系完善地震应急预案管理制度, 建立审查备案和评估机制,建设地震应急预案数字信息平台; 重点推进区域协作联动, 编修地震巨灾应急预案; 强化指导大型企事业、 重要生命线工程系统以及社区、 企业、 学校、 医院、 车站等人口密集场所应急预案和家庭应急对策编修工作; 加强应急预案宣传、 培训、 演练和应急检查工作。第三节 完善地震应急救援技术平台建设建立城市地震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标准与规范, 提升中国城市地震应急救援能力; 建成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
17、 初步实现灾情监控和信息的快速获取, 更新和完善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库; 建成和完善国家地震紧急救援训练基地; 建立地震应急与紧急救援决策指挥系统, 实现救援力量调度的资源优化配置, 实现现场搜救方案的辅助决策、 行动协调、 信息保障功能; 推进建立灾时利用国际组织应急观测资源的机制。第四节 推动地震应急与救援队伍能力建设加强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 中国地震局地震现场应急工作队的建设, 加强地震现场应急与救援技术和装备研发, 制定地震灾害专业救援队训练、 装备配备和训练设施建设标准及现场工作规范; 指导地方救援队伍建设, 强化指挥员的培训, 建立志愿者培训、 考核和备案制度; 开展市县地震工作机
18、构和台站人员地震现场培训工作; 强化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的管理与运行, 建立信息保障、 技术保障和装备保障机制; 做好联合国灾害评估协调队伍( UNDAC) 和亚太地区人道主义事务合作伙伴装备队伍( APHP) 的派遣、 接收和保障工作。建立完善应急值守机制, 落实工作制度; 加强应急值守平台建设和突发事件的信息收集、 报送工作, 发挥突发地震事件信息的总入口和总出口作用, 切实提高处理突发地震事件应急管理的能力。专栏3: 震灾应急救援项目1国家地震应急联动协同系统( ) 。建设强震灾情速报与监控系统、 地震快速协同评估、 指挥技术系统和应急联动支撑系统。2国家地震灾害救援系统( ) 。建成城
19、市救援指挥辅助决策系统、 地震应急救援管理培训系统、 次生灾害救援培训系统、 山地救援培训系统、 救援装备检测校准中心和救援装备研发实验中心、 地震应急救援预案数字化管理系统。3国际救援支持系统( ) 。建设国际地震救援基础数据库与巨灾判断系统、 国际地震救援移动支撑技术系统、 全天候救援保障系统。4地震高危区应急处理能力建设( ) 。配备地震现场技术装备和野外生活装备, 提高应急处理能力。第五章 地震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第一节 加强科技和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组织实施国家科学事业单位修缮购置专项, 显著改进科研基础条件和环境; 推进实验和计算能力建设, 建设高性能计算系统; 建设地震、 地壳运动观测实
20、验系统; 建设能够有效模拟地球内部环境条件和力学性质的实验系统、 年代学实验系统、 岩土动力学和结构抗震实验系统; 建设地震仪器的检测、 标定系统; 建立地震电磁卫星观测系统。加强防灾科技学院的建设, 引进师资力量, 拓宽专业领域, 开展学科建设, 充实教学实验设备, 形成教学研究和教育培训基地; 建设局属研究生培养基地, 改进研究生学习和生活环境。第二节 加强关键科学问题研究组织实施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 多渠道争取国家重大科研项目, 支持关键科技问题研究, 稳定科技队伍, 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依托地震预报实验场多学科、 多参数、 高密度、 大动态、 近震源的立体观测系统和野外实验站, 开展
21、地球物理观测与地质构造探测相结合、 短临预测与中长期预测相结合、 理论模型与实际观测相结合、 室内实验与野外实验相结合的地震机理与预测研究; 探索和推进地震数值预测理论和方法。开展震源破裂及大型场地地震波传播过程的研究, 推进强地面运动研究和地震成灾机理研究; 发展生命线工程与建筑结构抗震分析方法, 加强岩土工程液化、 震陷和失稳机理的研究; 发展新型结构和岩土工程地震破坏机理的实验研究手段、 工程结构地震安全性评估方法和抗震加固新技术; 加强地震预报的社会响应和灾害社会行为研究; 发展灾害应急救援理论; 开展灾情监控基础技术和地震预警技术与实验研究。以掌握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为目标, 经过市场
22、机制, 完善地震监测设备的工业化设计, 实现产品化和产业化发展; 重点解决基于新一代互联网的地震观测系统组网技术、 新型地震与磁测网络传感器、 精密常时可控震源、 星载地震观测设备、 井下综合观测设备、 海底地震观测设备等关键技术问题。第三节 加强国际合作加强政府间合作与交流, 跟踪大型地学研究和减灾计划, 掌握主要地震科技强国的动向; 加强与国际组织间的合作与交流, 积极参与和发起国际大型合作计划, 鼓励科技人员, 特别是年轻科技人员, 积极参与国际地震科技交流与合作; 认真筹备并组织好 第14届世界地震工程大会, 推进中国地震科技的国际化进程, 树立形象, 服务于国家整体战略; 援助阿尔及
23、利亚、 印度尼西亚、 巴基斯坦和南太平洋岛国等国建设测震台网。专栏4: 地震科技创新项目1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 ) 。以地震孕育、 发生和形成灾害的过程为主线, 对关键性科学问题开展前瞻性、 基础性和实用性的研究。2中央级科学事业单位修缮购置专项( ) 。改进科技基础条件( 房屋修缮、 基础设施改造、 仪器设备购置及升级改造) , 提升地震科技创新能力。3地震、 地壳运动观测实验室( ) 。建设地震、 地壳运动观测实验室, 更新、 改造实验设备。4防灾科技学院教育基地( ) 。完成防灾科技学院的扩建工程。5科技支撑计划强震监测预报技术研究、 地震防御与应急救援技术研究( ) 。研究地震预报关键
24、技术、 地震区划与震害防御关键技术、 地震灾情响应决策技术; 研制地震监测设备、 搜救探查装备。6地震科技基础条件平台( ) 。加强和完善局重点实验室建设, 加强网络科技环境建设, 开展地震科学数据共享工程、 国家地球物理野外观测研究台网建设, 开发基于IPv6的地震传感器示范网络。7国家重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地下明灯计划( ) 。在华北开展高分辨率深部结构探测, 探索震源体高精度聚焦成像和4D观测方法。8地震电磁探测试验卫星项目( ) 。发展电磁卫星资料分析处理技术和载荷技术, 探索电磁卫星资料在地震预测中的应用, 开展相关地磁和地电科学研究。9援外台网建设( ) 。援建阿尔及利亚、 印度尼西
25、亚、 南太平洋岛国、 巴基斯坦等国地震台网。 第六章 防震减灾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第一节 完善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协调体制与运行机制继续完善国务院防震减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 建立联席会议成员单位日常沟通协调机制及联络员会议、 信息通报制度, 加强信息共享; 健全完善联席会议工作机制, 增强应对和处理突发地震事件的协同作战能力; 加强对联席会议确定的各项工作贯彻落实检查力度。继续完善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的应急预案和运行机制, 改进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的工作流程, 建立指挥部成员单位间信息传递制度; 建立面向社会的宣传网站, 加强平震结合能力; 建立国务院和各级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工作制度和统一技术交流
26、平台。第二节 加强法制和防震减灾教育宣传工作宣传普及防震减灾法律知识, 提高全社会防震减灾意识, 逐步形成依法减灾的良好社会氛围; 积极引导公民、 法人和其它组织依法开展防震减灾活动; 完善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学法制度, 加强依法行政知识培训, 增强法律意识, 提高法律素质; 加强防震减灾和地震知识普及读物出版。加强与宣传、 教育部门, 新闻媒体及社会团体的协作, 推进协作机制的建立, 健全防震减灾宣传教育网络; 推进国家防灾科普教育支撑网络平台的建设, 实现交互式远程专业技术教育, 积极推进以虚拟现实技术等高新技术为主体的科普教育基地建设; 推进将防震减灾教育纳入学校教育内容, 推进防震减灾宣传
27、教育进社区、 进学校、 进农村, 提高全社会防震减灾知识受教育程度。加强对防震减灾新闻宣传的组织与管理, 创新工作机制, 完善管理制度, 正确把握舆论导向; 加强新闻信息汇聚工作, 建立统一的新闻信息工作平台; 强化突发地震事件新闻管理, 组织好新闻报道和信息发布工作; 拓宽新闻宣传领域, 提高公众防震减灾素质。第三节 加强防震减灾社会管理依法加强行业管理, 完善社会监测预测管理制度。依法加强地震监测设施和地震观测环境的保护; 建立健全专用地震监测台网和社会地震监测台站( 点) 审批备案制度, 逐步推进从业人员资格认证制度。加强一般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的监管。依法完善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制度,
28、加强执法监督, 确保重大建设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 推进地震安全性评价质量保证体系的建设, 完善质量检查制度和评审制度, 严把地震安全评价报告质量; 加强地震安全性评价资质管理, 实施地震安全评价个人执业资格制度, 保证从业队伍的素质。建立应急救援人员、 志愿者管理制度, 推进救援能力评价制度的建设; 推进救援队职业化进程, 推进城乡社区的灾害应急管理能力建设, 增强社区防震减灾意识, 提高民众对地震灾害事件的反应和参与能力; 建立地震应急救援综合实验区, 推进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纳入大中城市整体规划的进程, 建设城乡地震应急避难场所, 推进各地应急救援准备工作的落实。第四节 扩大防震减灾公共服
29、务领域建立统一发布、 分级、 分类的地震信息共享制度和平台, 完善服务体系, 实现各类资源的共享; 建立完善震情、 灾情和抗震救灾进展公告制度; 有条件开放基础数据, 为国家经济建设、 规划布局和地球科学相关领域的研究服务。做好年度地震重点危险区监测、 应急、 救援的保障工作, 制定有针对性的应急保障对策, 部署应急工作措施; 对地震重点危险区所在的县级人民政府地震应急预案进行检查, 确保灾时快速启动和迅速部署; 制定 奥运会、 世博会、 亚运会等国家重大活动地震安全保障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 确保国家重大活动地震安全。专栏5: 防震减灾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项目1首都圈地区奥运地震安全( ) 。在
30、首都圈及全国其它承担奥运比赛项目的地区开展地震观测、 地震应急与宣传工作, 保障奥运安全。2防震减灾科普教育( ) 。升级改造中国地震科普馆, 推进各地防震减灾 科普教育基地建设。第七章 保障措施第一节 完善法律、 标准、 计量体系修正防震减灾法, 继续推进地方立法; 认真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 规范行政许可行为, 实行政务公开; 加强地震行政执法队伍建设, 健全地震行政执法管理机制和规章制度, 规范执法行为, 推进执法责任制, 建立公开、 公正的评议考核和执法过错追究制, 探索执法绩效评估和奖惩办法; 按照建立法治政府的要求, 推进依法行政, 完善地震系统层间和层级监督机制, 强化对行政行为的
31、监督; 加大执法检查工作力度, 保证防震减灾法律法规的全面正确贯彻实施; 加强行政复议工作, 对行政复议案件依法进行处理, 维护社会正义。完成地震信息公共服务图形符号标志、 地震信息公共服务数据共享与信息发布、 社区地震现场应急救援志愿者工作指南、 地震安全性评价技术服务规范、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与功能设施要求、 人员密集公共场所震时避险服务、 医院震时避险服务、 中小学校震时避险服务、 社区震时避险服务等9项全国服务标准 发展规划设定的地震服务标准的制定任务; 推进地震现场工作技术、 地震观测技术等标准的制定工作; 推进地震计量体系建设, 建立健全地震标准制定、 实施和实施监督制度, 建立健全
32、计量管理认证制度。第二节 积极推进体制改革按照精简、 统一、 效能的原则和决策、 执行、 监督相协调的要求, 建立决策科学、 分工合理、 执行顺畅、 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积极稳妥地分类推行事业单位整体改革, 构建工作目标明确、 布局结构合理、 投入机制完善、 组织运行高效、 监管制度健全的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建立职责明确、 评价科学、 开放有序、 管理规范的现代科研院所制度; 建立开放、 流动、 竞争、 协作和有利于科技创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鼓励学科的交叉融合, 鼓励学科创新和拓展。全面建立并推行事业单位全员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 转换事业单位用人机制。
33、推行以聘任制为基础, 以岗位管理为核心, 以公开招聘为渠道, 以绩效分配为动力, 以聘用合同为依据的人事管理制度; 建立完善以科学设岗、 竞聘上岗、 岗位考核、 奖惩、 合同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固定与流动相结合、 充满生机活力的用人机制。根据”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 探索实行按岗、 按任务、 按业绩定酬的分配办法, 扩大事业单位内部分配自主权, 开展按技术、 管理等生产要素分配的试点, 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 逐步形成分配激励机制。开展丰富多彩的职工文化生活, 延伸业余文化活动范围, 提高职工的生活质量, 改进职工生活环境。努力实现环境的创新, 营造团结和谐的良好氛围。第三节 开展
34、战略与政策研究加强战略与政策研究队伍建设, 探索战略与政策研究工作机制, 积极推进战略与政策研究。围绕防震减灾的战略目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立足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进行跨学科、 多角度、 全方位的深入研究, 认真分析事业发展现状, 找准影响事业发展的突出问题, 为事业发展方向、 工作思路和主要任务提供决策咨询建议; 围绕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 加强综合性调研, 跟踪重要决策、 重点工作实施情况, 提出决策咨询意见和政策性建议, 提出社会管理、 公共服务的对策及政策建议。第四节 完善政务保障体系健全机关工作规章制度, 规范工作程序。强化综合协调, 不断提高办文、 办事、 办会工作水平; 建立健
35、全政务公开制度, 推进政务公开; 高度重视信息安全, 做好新时期保密和密码管理工作; 大力推进地震信息化建设, 建设统一的电子政务平台, 完善地震政务信息服务系统; 建设中国地震档案馆, 提高档案管理与服务功能; 加强信访工作。第五节 加速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实施”515”人才工程, 加速培养学术带头人和高级管理人才, 大力培养科技骨干和管理骨干, 继续实施优秀人才”百人计划”和”西部访问学者计划”; 实施教育与培训工程, 优先发展教育, 加强研究生培养, 加强在职培训, 制定并实施在职人员培训计划, 推进继续教育, 提高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 建立健全专业技术人才评价体系, 吸引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和
36、紧缺急需人才; 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 提高研究生质量。第六节 加强党的思想、 组织、 作风和制度建设健全党建工作长效机制, 进一步完善和落实与防震减灾工作相适应的教育、 制度、 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坚持理论武装, 创立学习型组织, 创立先进文化载体,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 重视群众切身利益, 多办实事、 多办好事, 使党的各项决策和工作符合群众要求并落到实处。继续加强离退休工作, 提高服务能力。建设一支与防震减灾工作相适应的干部队伍。进一步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探索选拔任用干部的新方式、 新方
37、法, 大力推进竞争上岗和公开选拔; 建立与防震减灾工作目标相适应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培养一批能够胜任社会管理、 危机管理和业务管理的优秀管理干部, 重点打造一支勇于创新的领导干部队伍; 加大干部培养力度, 建立境内外培训、 轮训制度, 进一步提高干部的管理能力和领导水平; 重点组织局管干部和后备干部的培训, 继续办好局管干部研讨班和后备干部培训班, 提高培训效率和质量; 加强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和锻炼, 推进干部交流和挂职锻炼; 加强后备干部队伍的培养, 为选拔强有力的领导干部提供强大的后备军。专栏6: 保障措施项目1中国地震电子政务( ) 。建设地震电子政务办公平台; 建设地震政务信
38、息集成系统、 新闻发布系统和政务信息网站群系统。2国家和区域防震减灾中心( ) 。完善国家和区域防震减灾中心。3国家地震数据灾备系统( ) 。建设地震数据信息灾难备份系统。4地震计量中心建设( ) 。5中国地震档案馆建设( ) 。建设中国地震档案馆馆舍, 实施馆藏档案信息资源数字化。6防震减灾法律、 法规和标准体系建设( ) 。修正防震减灾法, 建设执法队伍, 开展行政执法和法制监督检查, 制定、 完善地震应急救援等行政法规和技术标准。7改革配套政策和相关制度建设( ) 。推动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调研、 制定完善相关人事管理制度配套政策; 调研防震减灾对科技工作的需求, 根
39、据国家政策及时调整地震科研机构的发展方向及模式。8防震减灾战略和政策研究( ) 。9人才培养和持续教育( ) 。实施”515”人才工程和教育与培训工程。10基本科研业务专项( ) 。支持科研单位优秀人才或团队开展自主选题研究。11建立局离退休干部活动中心( ) 。12地震事业单位基础设施维修改造( ) 。改进系统各单位工作和生活条件。13地震系统先进文化载体建设( ) 。建设宣传创作骨干队伍; 丰富职工文化生活。14党建长效机制建设( ) 。完善党建网站, 加强党校、 干部培训、 审计监督等工作。15干部选任、 培训与考核( ) 。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办法, 推进竞争上岗和公开选拔; 建立和完
40、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 建立与干部培训任务相适应的干部教育培训体系。第八章 规划实施机制第一节 建全科学规范的规划系统国家防震减灾规划作为各省级防震减灾规划的上位规划, 对中央事权范围内的事项具有决定作用, 对地方事权范围内的事项具有指导作用。省级防震减灾规划要在充分体现国家规划精神和任务的基础上, 体现本行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设计好本行政区的工作任务, 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同时, 省级地震部门要切实推进市县防震减灾规划编制工作。纲要是国家防震减灾规划在中国地震局系统各项任务的具体化, 是国家防震减灾规划的子规划, 是中国地震局系统内部的总体规划。中国地震局编制的其它专项规划
41、是纲要的子规划, 必须符合纲要的要求, 并落实纲要中确定的各项任务。第二节 建立规划实施机制实现纲要确定的目标和各项任务, 必须强化规划实施机制, 实行规划实施的跟踪评估和规划调整。各部门、 各单位要根据纲要要求, 把制度协调、 规划协调和政策协调作为调控的重要内容, 统筹考虑全局利益和部门利益, 防止规划部门化, 统筹考虑长期发展与短期发展, 近期措施要利于解决长期性发展难题, 为全面完成纲要服务。建立规划纲要实施跟踪评估和规划调整机制, 跟踪纲要执行及影响目标和任务的因素, 确定评估标准和方案, 实施中期评估。评估结果作为纲要调整的依据, 适时按原审批程序对纲要进行调整。第三节 完善规划计
42、划的引导功能纲要作为中国地震局”十一五”期间事业发展的工作指南, 必须按照定位准确、 规则清晰、 执行严格、 监督到位的总体要求, 完善规划计划的引导功能, 全面、 协调推进各项工作。完善计划的引导功能, 纲要确定的目标和各项任务必须经过计划具体化, 实现目标和任务的按年度分解, 谋求外部环境、 内部条件、 纲要目标和任务的动态平衡, 具体回答如何做、 何时做、 由谁做、 在哪儿做等基本问题, 并经过年度计划的下达, 实现规划、 计划的有效衔接。第四节 加强项目管理项目是实现纲要目标的基础保障, 是能力建设的关键。对于纳入纲要的项目, 中国地震局和各省、 市、 县地震部门要按照事权与财权相统一的原则, 努力争取各级政府对防震减灾事业的支持, 鼓励企业、 社会投资; 进一步完善项目管理体制, 按国务院投资体制改革等有关要求, 结合实际, 确立项目分类管理体制, 保障项目纳入科学管理的轨道, 制定项目申报、 实施计划, 共同推进项目立项和实施。 网站地图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单位备案号京ICP备06029777号 中国地震局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浏览器浏览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