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气象文化人才建设培养工作意见2则.docx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4734151 上传时间:2024-10-11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26.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气象文化人才建设培养工作意见2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气象文化人才建设培养工作意见2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气象文化人才建设培养工作意见2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气象文化人才建设培养工作意见2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气象文化人才建设培养工作意见2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气象文化人才建设培养工作意见2则第一篇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我市气象文化建设,培育“四有”新人,促进气象事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根据省局党组关于省气象文化建设实施意见精神,并结合我市气象部门实际,制定市气象文化建设实施意见。一、气象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十六大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方针,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牢牢把握把握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气象人这个根本,与时俱进,建设健康向上、丰富多彩和具有时代特征、地方特色、行业特点的先进气象文化,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直辖市发展,为

2、率先实现气象现代化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二、气象文化建设的目标按照建设“一流的装备、一流的技术、一流的人才、一流的台站”的要求,培育与弘扬崇高的气象人精神,树立美好的气象人形象,营造团结和谐、开拓进取的良好氛围,建设具有鲜明特色的气象文化载体,不断增强气象人的精神力量,不断丰富气象人的精神世界,不断满足气象人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三、气象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气象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是要使气象人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素质不断提高,培养和造就“四有”的新型气象队伍,为经济建设、社会进步和气象事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培育和弘扬气象人精神。气象人精神是气象人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

3、,是气象文化的精华。我们气象人在长期的事业发展实践中发扬艰苦创业、开拓兴业、服务勤业、奉献敬业精神与作风,与气象人共同形成了“自强不息、求实进取、管天为民、敬业奉献”的气象人精神,这是气象文化的宝贵精神财富。弘扬气象人精神,就是要发扬艰苦奋斗、自立自强的精神,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兴业精神,求真务实、优质服务的勤业精神,热爱本职、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做好气象人精神的学习宣传教育活动,使全体气象人深刻领会“气象人”的实质内涵,用气象人精神来鼓舞人心、激励斗志,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促进气象事业健康发展。深入思想道德建设。不断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培育“四有”气象人,是气象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我们要深

4、入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省公民道德规范,积极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广泛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全面推进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为重点的道德教育和实践活动,突出抓好领导干部从政道德、公务员行为规范、各类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与实践,不断增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观念,不断提高干部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引导每一个气象人争做单位好职工、社会好公民、家庭好成员。深入持久开展职业道德教育月活动,以思想道德建设丰富气象文化建设的内涵,提升气象文化建设水平。树立气象部门的良好形象。形象至关紧要,是建设先进特色的气象文化的体现。气象文化建设要为

5、经济建设社会进步服务,我们气象服务要坚持“三服务”方针,突出做好以灾害性天气预报服务为重点,以为领导决策服务为首位的各项气象服务工作,做到准确及时优质服务。强化规范化服务,公开规范化服务标准、接受社会公众监督,使气象服务达到“决策服务领导满意、公众服务社会满意、专业服务用户满意”,从而树立气象部门的良好形象和社会地位;要加快台站综合改造步伐,改善职工工作、生活条件,建成花园式单位,特别是临海、天台、仙居、三门、玉环等局要完成迁址和综合工作;要营造浓厚的行业氛围,通过设立气象标志,制作布设具体个性化和鲜明气象特色的形象显示载体,展示气象科技、科研、服务和现代化建设的成果,让人们耳闻目睹,形成气象

6、行业的高科技形象和部门的精神风貌,显示气象部门的综合实力;要通过切实有效的工作,建成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气象文化建设先进单位,使“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气象行业形象更加光彩。创建“学习型”部门。气象文化要发展创新、与时俱进,重要的是加强气象文化建设的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要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政治与业务相结合、书本与网络相结合、部门与行业相结合、国内与国际相结合”的方针,建设具有创新思维,富于团结协作精神,综合素质高,结构优化,配置合理的气象行政管理队伍,专业技术队伍;加快知识更新、强化新知识和培训、推行新知识的应用,在职工中形成人人学习、终身学习、学以致用的良好氛围,使学习成为部门经常化、普通

7、化、制度化的行为。加大气象文化基础建设力度。市县局都要分层次、分步骤建成“五个一工程”。市局要加大投入,提高文化基础设施档次,县级局要结合台站综合发行或迁建机会,安排计划好“五个一工程”建设,购置摄录像机及文娱活动设备。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陶冶情操,丰富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职工的文化素养。强化气象文化宣传,利用网络和影视信息以及新闻媒体等宣传阵地,广泛宣传气象服务特别是重大灾害性天气预报服务的典型事例,宣传气象现代化建设的成果,宣传气象高新技术应用的新领域和高效益,宣传气象人精神和先进典型,宣传气象法规等,使人民群众了解气象文化的精神实质,同时,组织开展气象文化论坛建设和相关

8、的研讨、宣传、交流活动,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增强气象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加强气象科普工作,充分利用、挖掘现有资源,向社会广泛普及气象科学知识,市、县级局都创造条件,建立科普展示馆,办好气象科普教育基地和宣传窗口,尚未建立的县级局,都要争取成为当地科教基地。定期或不定期向社会开放。四、气象文化建设的主要措施气象文化建设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十六大提出“三个面向”的要求,一要抓好气象文化先进性、突出特色,二是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发展,三要抓好扎实有效建设。充分认识气象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全市气象人员在学习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高潮中,要结合先进文化建设要求,

9、明确气象文化的涵义、内容、目标、任务,明确气象文化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组成部分,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气象部门的要求,是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的动力保证和智力支持,明确气象文化是气象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也是现气象部门的形象、地位至关紧要的大事,是关系气象事业发展的大局。因此,要大力动员宣传与学习教育,增强全体人员投入气象文化建设和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强对气象文化建设的领导。市、县局成立气象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实行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党政工团妇协助抓,落实责任人员。各单位要把气象文化工作作为事关气象事业发展的重要工作列入议事日程,纳入目标管理,有部署、有检查,认真解决气象文化建设工作的困难

10、和问题,营造气氛、创造条件,切实把气象文化建设抓紧抓好。建立与完善气象文化建设的工作机制,形成推进气象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健康发展的有机体系,把气象文化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和各项工作紧密结合。各单位都要制定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气象文化建设实施意见,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精神来抓好特色气象文化建设与发展,从思想到任务,从形式致到内容,做到精心策划、科学部署,真正把气象文化建设落到实处。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列入文化建设极为重要内容,纳入职工思想道德教育的全过程。要把中华民族精神、精神和气象精神学习教育有机统一起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探索思想政治工作新方法和新途径,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时

11、代感和针对性,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感召力和渗透力。坚持政治理论和科学文化学习教育、开展满意单位、支部“先锋工程”建设,学习宣传挖掘先进典型,形成学先进、赶先进、争先进的浓厚氛围。加强气象文化先进性和特色建设,扩大气象宣传。各单位都要认真总结气象文化建设经验,突出气象文化先进性,重在“特色”上下功夫。如气象人精神、气象格言、气象先进典型、气象服务成效、气象现代化建设成就以及气象工作作用、地位等特色建设,并通过各种媒介和在市民活动的醒目场所进行广泛宣传,建立屏幕显示系统等,使气象文化深入社会、深入群众,形成气象文化建设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提高气象文化的知名度。加强气象文化载体建设,深入开展文明创建工

12、作。坚持“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宗旨,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创文明行业,建文明单位,做文明气象人。在创建中,做到领导坚强有力、道德建设显著、业务工作成绩突出、行风建设卓有成效,教育活动深入扎实,创建工作规范有序,提高全体职工的整体素质和三个文明建设的总体水平。进一步探索新时期气象文化建设有效载体,召开气象文化建设经验交流会、研讨会、现场会,积极参与当地文化建设活动,推进气象文化建设向纵深发展,因地制宜组织小型体育、文娱活动,组建乒乓球、歌咏舞蹈、书画棋牌、集邮摄影等兴趣小组,丰富职工文化生活。加强气象文化管理,促进气象文化建设健康有序发展,要加快“人才强局”的战略实施,突出“以人为本”的主题,从

13、而提高气象文化建设管理水平,调动群众多方位参与气象文化的积极性;要优化机构设置,增大改革创新力度,完善规章制度、规范行业工作流程,与时俱进,使之能适应气象事业发展需要;进一步优化部门的资源配置,集中管理与分散管理相结合,最大程度发挥现有资源作用;全面加强气象法和省实施气象法办法等行业法律法规学习贯彻,执行即将出台的市气象管理办法,依法管理气象文化。加大对气象文化建设的投入,要把气象文化建设纳入气象事业的发展规划,统筹资金安排,设立气象文化建设专项资金,用于气象文化建设和表彰奖励气象文化建设中成效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第二篇人才支撑事业,事业孕育人才。紧紧抓住培养、吸引、用好人才三个环节,以高层次人

14、才队伍和基层台站一线高级专门人才队伍为重点,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努力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围绕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实施,全面贯彻人才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打造“平安”,适应我市“十一五”气象事业改革、发展、创新,进一步推进人才强局战略,特制定市气象局人才选拔培养实施意见。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充分发挥人才资源开发在气象事业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作用。坚持党管人才、以人为本的原则,按照“三个气象”的发展理念,结合“十一五”我市气象事业发展

15、、改革、创新的需求,以实施人才战略为主线,以领导干部、高层次人才和一线高级专门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以人才资源能力建设和优化结构布局为核心,紧紧抓住培养、吸引、用好三个环节,建设一支具有一定规模,素质优良,结构优化、配置合理的气象人才队伍。要严格控制队伍总量,全面提高队伍整体素质;要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推进和完善分类管理,充分调动各类人员的积极性,营造关心、重视和支持人才工作的良好氛围,创造有利于人才成长、人才脱颖而出,有利于吸引一流人才的软环境,以保证气象工作后继有人,气象事业快速发展。二、基本原则1、结合实际因地制宜人才在气象事业的发展中具有基础性、战略性的地位,在人才资源的开发上,

16、既要考虑人才发展的客观规律,也要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全市气象部门承担的任务、条件和环境不同,因此在人才队伍建设上必须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地做好各项人才工作。2、以人为本更新观念坚持德才兼备原则,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不拘一格选人才。要把人才引进与人才使用培养结合起来,重点做好对现有才的培养使用,选拔优秀人才、稳定骨干人才、用好现有人才、引进急需人才,用机制激励人才,用法制保障人才。3、突出重点协调发展要紧紧抓住领导干部、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针对现阶段人才工作的主要矛盾,重点突破,创新人才工作载体机制,优化人才结构层次,促进人才

17、队伍协调发展。4、开拓创新完善机制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和优化环境,坚持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改革取向,建立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人才工作机制,努力营造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社会环境。坚持分类指导,整体推进,紧紧抓住培养、吸引、用好人才三个关键环节,坚持党政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建设一起抓,着重培养造就大批适应改革开放和气象现代化建设的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和农业实用人才,带动整个气象队伍建设。三、总体目标按照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的总体要求,把人才强局战略作为全面贯彻落实科技兴气象、拓展领域和人才强局三大战略的核心任务来抓,在学习贯彻全国气象部门人才工作会议精神

18、的基础上,市局提出了人才目标,即:力争到20XX年全市有1名以上进入中国气象局200名优秀科技业务骨干层次中;8名进入中国气象局3000名青年新秀人选中;有3人以上进入省局“128”人才工程科技带头人层次中。全市气象部门大专45人和中专学历32人,人数目前占到职工总数的%,大普12名,大学本科51人,大学以上人员不足35%,副研级高工有5名,工程师资格的58人,助理工程师78人,中级职称人员占到%。随着新时期气象事业的发展需求,缺乏掌握、管理和维护现代化装备和技术的高技能人才及学科交叉型人才的问题日益突出。市气象局通过实施人才强局战略,力争在510年的时间内逐步改变高层次人才缺乏的局面,带动气

19、象科技人才队伍整体素质和竞争力的提升。人才总量基本满足气象事业发展的需要,事业发展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和复合型人才数量有明显增加,人才结构更趋合理,在职职工队伍规模得到较好控制,职工队伍素质全面提高。队伍中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人数达到80以上;本科以上学历人员占队伍总数的50以上;硕士以上人员占队伍总数的6以上;实现每个县站至少有2名本科生,观象台、一级站有硕士生的目标。专业技术人员队伍中,高、中、初级专业技术职称比例基本适应我市气象事业发展的需求,队伍专业知识结构更加优化,事业发展急需的复合型人才比例有明显提高,人才的区域分布更趋合理。适应气象事业发展需要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到20

20、XX年,全市基层台站的技能型人才基本适应新增业务和拓展领域的需要,每个基层气象台站都拥有1-2名熟练掌握多岗位技能、具有较高知识水平的复合技能型人才。人才队伍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到20XX年,培养和吸引1-2名在气象及相关学科领域造诣较高深、为省内所公认的业务科技带头人;3-5名具有省内一流水平、在本学科业务技术领域有较大影响和创新业绩的科技骨干;5-8名富有发展潜力的省级科研、业务、技术青年新秀。在科研、业务技术支撑岗位和观象台等基层台站培养造就一批有较好科技文化素质和较高技术水平的一线高级专门人才,全面提升气象业务科技队伍的整体素质。不断完善人才工作机制、进一步优化环境,努力创

21、造有利于人才成长及事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创业环境、人文环境和生活环境。要从机制创新和机制完善着手,充分调动人才和用人主体两方面积极性,要创新人才管理体制、建立人才评价机制、创新人才使用机制、引进人才竞争机制、强化人才激励机制,逐步建立和完善符合各类人才特点、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气象人才工作机制,初步形成学习型部门,使气象成为相关人才积极向往、建功立业的人才高地。四、主要任务、增加人才总量,优化人才结构。到20XX年,全市基本形成能适应新一代业务技术体制需要的、规模适度、结构合理、有较强开拓创新能力的专业技术人员队伍,使队伍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本科以上学历和硕士以上人员分别达到和超过队伍总数的80%、

22、50%和6%。市局拥有博士生1-2名,硕士研究生人数达5人以上,市级主要业务单位都要有硕士以上人员。县级队伍中本科以上学历人数达到30%以上,争取国家观象台有硕士生。交叉学科复合型人才比例进一步提高。专业技术队伍中的高、中、初级技术职称比例基本适应我市气象事业发展的需要。、围绕中国气象局“323人才工程”和我省气象部门“128”人才工程,到20XX年,培养和吸引1-3名在气象及相关学科领域造诣较高深、为省内所公认的业务科技带头人;3-5名具有省内一流水平、在本学科业务技术领域有较大影响和创新业绩的科技骨干;8名富有发展潜力的省级科研、业务、技术青年新秀。并争取有1-3名左右高层次人才入选“32

23、3”人才工程第二层次,进入“百名专家”和“百名首席预报员”行列。每年选拔青年新秀支撑计划人选1-2名。通过实施“128”人才工程,力争在5年的时间内逐步改变高层次人才缺乏的局面,带动气象科技人才队伍整体素质和竞争力的提升。、切实加强基层台站领导干部队伍建设。以优化结构提高素质为核心,加强基层台站班子组织建设,不断增强民主决策和科学管理水平;以教育培训、实践锻炼等途径,使基层台站领导干部的理论素养、业务素养和政治素养得到明显提高,到20XX年,基层台站领导干部学历基本达到大专以上,观象台、国家一级站所在的县局领导学历要求达到本科以上。、改善领导班子结构,提升知识层次。要以科级领导干部队伍建设为重

24、点,优化结构,加强能力建设。到20XX年,全市科级领导班子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明显得到改进,争取30%左右的科级领导干部达到研究生或副高职称以上水平。同时要建立一支12人左右符合干部“四化”要求的处级后备干部队伍。造就一支精干高效,具备适应依法行政和行业管理所需的指导、规划和管理能力行政管理队伍。五、主要措施针对我市气象部门人才队伍现状,为适应“十一五”我市气象事业发展、改革、创新的需要,应积极开发人才资源,不断调整人才的分布结构,充分挖掘人才的自身潜力,改善人才成长环境,努力营造早出人才,快出人才,多出人才的良好氛围。通过在职培训和在职学历教育,全面提高气象队伍整体素质,重点加强高层次人才队

25、伍的建设,在增量的同时,注意学科带头人和业务骨干的培养;进一步完善领导干部任届、交流制度,加大对年轻干部的锻炼,培养领导干部人才。采取得力措施,提高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1、把住“入口”关。新进入市局行政管理队伍的人员原则上要具有本科以上学历;进入市、县级业务单位,原则上要具有本科以上学历。新进入气象部门特殊专业的人员,要根据岗位实际需要,尽可能提升学历层次。同时,为拓展工作领域,要适当考虑气候系统相关专业的人员比率。2、加强在职学历教育和技能培训,实行全员培训和全程培训,采用各种途径为广大职工拓宽知识面,提高队伍整体素质。对管理队伍的培训,把重点放在理论素养、业务知识、法律法规、依法行政等方面

26、。要分层次、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一是切实把市、县气象局领导干部纳入当地组织人事部门的党政领导培训计划之中,充分利用当地的党校行政院校的资源,提高局领导的政治素质和领导能力;二是选派干部参加中国气象局举办的干部专题研讨班、综合素质培训班等;三是组织管理人员参加地方政府举办的公务员更新知识培训和工作培训;四是市局每年组织举办一期面向市、县局领导的业务知识培训班或学术讲座。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重点要加强高层次人才和科技骨干人才的培养。增加选送业务科研发展潜力大的年轻同志参加业务交流力度,争取每年选送1-2名同志参加;鼓励素质高的业务科技骨干进行高层次的学历教育,进一步提高他们的业务理论知识

27、;通过局校合作机制和其他途径,对一些重点领域,组织高层次专业人员到有关高校进行专题研修。充分利用省级业务科研单位技术业务专家的作用,开展本省系统内的访问进修工作,每年有计划选拔23名市、县局的同志到省本级业务科研单位进行学习进修。对一般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重点应强化岗位技能培训,根据岗位规范要求,开展分层次、分类别培训,实行持证上岗位制度,使岗位培训和人员使用密切结合起来。定期组织技术竞赛,通过技术革新和攻关,促进岗位成才。通过开展技术竞赛等活动,完善一线高级专门人才选拔机制,加大表彰奖励力度,营造人人争做贡献、人人争取成才的良好氛围。进一步完善对欠发达地区人才帮扶机制,抓好政策的落实和完善,

28、促进欠发达地区人才的协调发展。、加大对人才资源开发资金的投入力度,市本级、各县局尤其是经济发达地区要设立人才专项资金,要制定相应的措施用于人才开发与培养。欠发达地区要充分利用我市南北帮扶机制,加强人员交流与自身队伍的建设,促进队伍总体素质的提高。创新机制,加快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1、加强高层次人才载体创新团队的建设。市局结合气象科研业务重点发展领域,选聘高层次人才组成科研团队,主攻科技研发气象新产品。创新团队的产生办法由科技、业务管理职能部门另行制订。2、建立访问进修制度,大力培养短缺人才。一是加速培养我局高层次人才和高新技术人才,积极引导和鼓励各类人才到国家重点院校进修,不断推动人才结构升级。

29、二是继续抓好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公务员的培训工作,不断提升专业技术人员和公务员的素质和能力;三是根据行业需求,继续选送技术人员到有关院校进行委托培养。四是有计划地选送年轻业务技术骨干到中国气象局直属业务单位和科研院所、有关院校的重点实验室和开放实验室进行工作学习,有条件的,将选送赴国外、境外访问进修,接受深造,提高科研业务水平。3、建立人才库,制定高层次人才、科技骨干和后备干部入选标准和工作方案,建立人才信息管理系统,对人才选拔和培养实行动态管理,建立优胜劣汰机制;探索体现人才品德、知识、能力水平的评价体系,完善人才遴选机制,对入选人员进行严格考核、及时调整。进一步完善副高以上专业技术人员

30、年度述职制,明确岗位职责,加强聘后管理,规范期满考核制度,逐步完善适合不同岗位序列人员的评价办法。4、有计划地引进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一是紧密围绕重点项目,加大人才引进力度。继续坚持到大专院校及科研院所进行招聘,重点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我局重点工程紧缺急需人才。要创新引进方式,采取“项目引进、课题引进、管理引进”等方式,进一步提高引进人才效益;二是积极邀请国内外专家和智力,对我局进行技术指导、技术咨询和技术培训;三是设立特聘专家岗位,组织制定高层次人才引进办法,制定并建立特殊人才津贴制度及相关优惠政策。5、探索建立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与气象事业重大发展项目的结合机制和人才合理流动机制。全面加强干部队

31、伍建设,努力提高管理水平。、领导干部要严格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党政领导干部职务任期暂行规定、党政领导干部交流工作规定、党政领导干部任职回避暂行规定、关于加强组织干部监督工作的意见等有关文件要求,积极推进干部管理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和制度化建设,健全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选人用人机制。探索干部选拔任用过程的监督机制,落实领导干部责任追究制。2按照建立研究型、多轨道业务的要求,继续抓好新录用人员的培训、任职培训。专门业务培训、知识更新培训,认真组织公务员学法、用法、依法行政培训和知识培训,不断提高公务员行政管理能力。3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公务员各项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考试录用制度;不断

32、规范竞争上岗程序,继续抓好公务员考核等工作。4、优化干部队伍结构,注重班子知识、能力、年龄、性格结构的合理搭配,加大对年轻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力度。对新提任的科级领导干部,一般应具有大学本科学历,年龄在40岁左右或以下,并具有一定的基层工作经历;对没有基层工作经历的新提拔干部,原则上应到基层挂职锻炼;对特别优秀的也可选送上级管理业务部门挂职锻炼。5、广泛开展行为规范教育,树立干部职工良好形象。以一线高级专门人才和基层台站领导干部为重点,加强基层台站人才队伍建设1、加强组织建设,提高县局领导班子的整体素质按照干部“四化”标准和德才兼备的原则,切实做好县局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的选配工作。大力选拔

33、政治素质好、业务素质高、创新能力强、工作业绩明显、群众公认、发展潜力大的优秀年轻干部担任县局领导。县局领导干部一般应当具有大学本科学历。对那些确有真才实学、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达到相应岗位要求的干部,可适当放宽对学历的要求。观象台台长要严格按照有关条件选拔任用,有条件可探索在全省范围内公开选拔的可能性。有条件的市局也可以探索采取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的方式配备县局局长。要把县局作为省局党组管理的处级后备干部的培养锻炼基地,有计划地把处级后备人选安排到县局领导岗位上锻炼成长。今后拟提任市局领导职务的人选,一般应有12年以上在县局领导岗位任职的经历。市局要加强对县局领导干部任用的监督管理。今后,对拟提任

34、县局局长的,任命前要报省局人事部门备案同意。要加大县局领导干部交流力度,积极探索县局领导干部跨市交流。严格执行县局领导干部的任期制度,县局领导干部在同一职位上任职满八年的,应有计划地进行交流,任职满十年的,应当交流。对于应当交流而没有交流的,市局党组要向省局人事部门写出专题报告,说明原因,省局将根据队伍建设的需要统筹考虑此类县局的班子建设。对于由于年龄原因不宜继续担任县局领导职务的,可改任同级别非领导职务。切实加强对县局领导干部的培训。制定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每三年对全省县局领导班子主要成员普遍轮训一遍。2、加强领导,加强监督,提高县局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建立健全县局领导班子民主决策机制。

35、每个县局都必须建立局务会制度,县局的重大事项必须通过局务会研究决定。建立健全县局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制度。县局领导班子每年至少要召开一次民主生活会,纪检监察员参加民主生活会,市局党组应派员参加。建立健全县局领导干部述职述廉述学与民主评议制度。市局要组织好对县局领导干部的年终考核和民主评议,对存在问题较多、群众意见较大的县局,年终考核时应派员参加。进一步完善局务公开工作。市局要加强县局局务公开工作的指导和检查,对县局局务公开的内容进行认真审核把关,要真正发挥局务公开工作在民主监督方面的作用。同时,要进一步落实完善主要负责人不直接分管财务工作。切实加强和改进对县局领导班子建设的领导。市局党组要切实加

36、强和改进对县局领导班子建设的领导,注重县局领导班子后备干部队伍建设。要经常检查督促县局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制度的贯彻执行。市局党组每年要召开一次县局领导班子建设专题会,分析县局领导班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与省局人事部门沟通。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完善人事人才政策和制度保障、市局要切实加强对人才工作的指导,为实施人才强局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按照国家事业单位改革的有关精神,修订和不断完善市气象部门事业单位聘用合同制实施办法、市气象部门编外用工管理办法等相关文件。、建立适应多轨道业务需要的、结构合理的职员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岗位序列,积极推行以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为主要内容的事业单位人事制度

37、改革,探索建立不同岗位的人才队伍建设政策体系,建立合理的岗位结构比例。、进一步深化专业技术职称改革,探索评聘分开管理办法,努力实现由专业技术职务岗位指标管理向结构比例控制管理的转变。进一步健全与完善以岗位为核心的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建立岗位竞争机制,逐步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切实打破专业技术职务聘任终身制。允许高职低聘、低职高聘、缓聘或不聘;建立专业技术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升能降、公开、平等、竞争、择优聘任的用人机制。、完善党管人才的制度,将人才工作纳入领导干部班子和主要领导的目标责任制考核,以此推动人才工作的开展,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各级领导班子和一把手的自觉行为。探索建立科学的人才

38、评价工作体系努力解决人才评价标准、评价手段和评价技术的科学化、规范化问题,克服目前人才评价中重学历、资历,轻能力、业绩和简单的以印象评价人才的倾向。根据德才兼备的要求,探索建立以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为导向、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人才评价机制。1、探索建立以业绩为依据,由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构成的分不同类型人才的评价指标体系。加强对不同类型人才信息的及时采集,建立人才信息的数据管理库。、对领导干部管理人才评价要结合年度目标考核、年度述职、届中、届期考核、民主评议等手段,逐步扩大民意在评价体系中的作用,按照群众认可和注重实绩的原则,探索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正确政绩观要求的不同层次领导管理人才的素质

39、能力和政绩考核标准;逐步形成切实可行的考核评价办法。3、对科研、业务、技术、服务人才的评价要结合敬业精神、学术成果、业务质量、技能水平、服务效果等要素的构成,按照社会、业内认可和注重业绩的原则,针对各类人才的不同特点,探索制定不同的评价指标,知识水平可通过考试体现,能力水平可通过考核和同行专家评议相结合,逐步形成专业技术人才评价方法。4、按照以岗位能力和工作业绩为重点的考核原则,改进对基层一线技能人才的评价,逐步推行持证上岗制度。加强市级教育培训体系培训中心能力建设1、根据气象事业发展、人才培养需要重新审视和定位培训工作,将气象教育培训系统建设和教育培训能力建设纳入气象现代化建设总体规划。、加

40、强气象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的能力建设,完善远程教育培训系统,加强教育培训环境和教学设施建设和教学培训信息网络系统建设,通过创新内容,改进方式,整合资源,提高质量,发挥教育培训基础性作用,不断提高教育培训能力,实现每年职工的培训面不低于20%的目标,争取每5年将全部职工轮训一遍。、加强培训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师资人才库,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不同层次的兼职师资队伍,使其与承担的教学培训任务相适应;加强培训教材建设,组织编写系列岗位培训教材;组织研制开发多媒体远程教育培训课件教材;组织研制专业技术任职资格培训考试题库和考试系统,并积极开展相关培训。、完善教育培训各项规章制度。修订教育培训管理办法,建立

41、干部职工教育培训登记管理制度,制定教育培训计划和相应优惠政策,鼓励在职人员积极参加学历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效果。加强人事人才工作的能力建设,提高科学管理水平。、重视人事人才基础性工作,加强人事人才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应用高新技术,不断完善人力资源信息系统,搭建各类人事人才工作平台,全面、及时掌握人才队伍建设情况,提高办事效率和工作水平。、着力加强人事人才管理干部队伍建设,市局要建立独立的人才工作机构,配备素质好、能力强的专职人员。培训提高人事人才工作管理干部队伍的总体素质,提高人事管理专业化水平;拓宽人才工作者的视野和思路。、要增强创新意识,加强调查研究,定期开

42、展人才资源的统计分析,全面及时掌握人才队伍建设和状况,加强人事政策研究,提高人事人才政策科学性、针对性和执行效果,提高分析解决实际工作中新情况新问题的能力。加强领导,建立和完善人才工作新格局全市气象部门各级领导班子要切实加强对人才工作的领导,成立市局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充分发挥和进一步完善领导小组在人才工作议事协调作用,加强对人才工作的综合协调;在全市气象部门要进一步落实人才工作领导责任制,各单位一把手要自觉坚持科学发展观与正确人才观的有机统一,坚持“第一把手”抓“第一资源”,统筹好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和人才这个“第一资源”,切实把人才工作抓紧抓好。要建立人事、业务、科研、教育培训、计划财务、后勤保障等机构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业务技术开发等方面的联合互动机制,进一步做好宏观管理、制定政策、加强协调、开展服务等方面的工作,进一步健全由人事部门牵头、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全体职工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新格局,真正搭建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大舞台,切实形成上下联动、部门协作,分级负责、统一规范的实施人才战略的工作机制,努力形成推动人才工作的强大合力,确保我市气象部门人才强局的行动计划真正落实付诸行动,为气象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十一五”目标任务的实施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良好的智力支持。气象文化人才建设培养工作意见2则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百度文库年卡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