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练习题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4719874 上传时间:2024-10-1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07.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练习题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练习题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网络生活新空间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网传“火神山医院被大风吹走了”“病人在分流”,医院相关负责人表示,网传视频非火神山医院,更不存在病人分流问题。要减少网上虚假信息的传播,网民应该(    ) ①严厉打击制造、传播谣言的行为,让谣言止于智者  ②塑造批判性思维,对信息进行甄别,抵制不良信息  ③提高网络媒介素养,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④遵守道德和法律,传播正能量,做负责的网络参与者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 教育部网站发布预警,近期有人通过班级微信群、QQ群等媒介假冒学校教师或班主任身份,以延期开学和组织开展线上教学为由发布诈骗信息,要求学生家长通过微信、支付宝等网上支付方式缴纳各项费用,致使部分家长上当受骗。这一案例启示我们() ①网络信息良莠不齐  ②要提高辨别能力 ③要理性对待网络信息  ④网络空间没有诚信 A. 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 3. 习近平主席主持十九届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形成良好的网上舆论氛围,不是说只能有一个声音、一个调子。在网络交往中,我们应该(    ) ①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②可以有多种“声音”和“调子”,想怎样说就怎样说 ③遵守交往的规则、公德和秩序,自觉传播网络正能量 ④更加注意恪守道德、遵守法律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4. 《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管理规定》要求,互联网群组建立者、管理者应履行群组管理责任,即“谁建群谁负责”“谁管理谁负责”。作为群主应该() A. 禁止群里所有成员发言 B. 认识网络的危险性,自觉远离网络 C. 随意发言,无需顾忌 D. 遵守网络规则,自觉维护群的秩序,传递正能量 5. 下边漫画启示中学生应该(    ) ​ ①合理利用网络,传播正能量 ②增强自我保护能力,拒绝上网 ③依法严惩网络谣言制造者 ④提高辨别能力和抗诱惑能力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6. 近年来,不少含有不良信息、网络游戏及商业广告等内容的有害手机软件进入中小学校园, 给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不良影响。这启示我们 ( ) A. 客观事物复杂多变,人们无法认清真相 B. 立场不同,人们对事物的看法必然各异 C. 网络信息鱼龙混杂,需要学会科学辨别 D. 网络世界无拘无束,虚假信息不可避免 7. 有人说,一个社会最大的悲剧不是恶的横行,而是善的沉默。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除了靠政府部门和新闻媒体的宣传引导外,更需要广大网民对正能量加以褒扬,用点赞的方式给予肯定。这启示我们(    ) ①充分利用网络传播正能量             ②不做沉默的网民,尽情行使言论自由  ③提高网络媒介素养,做有正义感的网民  ④以实际行动让网络空间充满正能量、高扬主旋律 A. 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8. 在2019年“双十一”当天的直播活动中,网红李佳琦直播间的播放量突破了2400万次,保守估计成交额超过10亿元。对于当下的网红主播的带货行为,你的看法是(    ) A. 网络滋生虚假信息,应严厉打击直播带货的行为 B. 网络推动经济发展,直播间一定会买到好的产品 C.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不要盲目相信网红直播带货 D. 网络改变消费习惯,直播平台会取代传统购物方式 9. 下面漫画给我们的启示有(    )  ①要对自己的网络言论负责,不制造和传播谣言 ②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自觉抵制网络谣言  ③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网络上传播正能量  ④网上谣言太多,我们不要相信任何网络信息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10. “宅童”泛指不喜欢外出与朋友游玩,一个人待在家里看书、做作业、看电视、上网、玩游戏的孩子。网络游戏让越来越多的孩子成为“宅童”,而市场上的网络游戏有78.5%不适合未成年人,58%的网络游戏设有陷阱,也有一些“宅童”出于好奇,浏览一些不健康的网站。这则材料告诉我们() ①青少年要提高媒介素养,合理利用网络  ②网络信息良莠不齐,青少年要学会拒绝网络  ③网络丰富日常生活,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④青少年要学会“信息节食”,自觉抵制不良信息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11. 目前,“掌上故宫”“每日故宫”“故宫展览”“故宫社区”,每天点击率超过100万次。在故宫的数字博物馆,观众可以看到,故宫收藏的1500块地毯,7.5万幅书法,每一件都可临摹,机器还可以给予打分。这段话主要告诉我们(    ) A. 网络为文化传播搭建新平台 B. 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人际交往 C. 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D. 网络让我们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12.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各路五花八门的谣言不绝于耳。2020年2月23日,网民柴某,在微信群中发布“积水潭医院要开始建方舱医院”相关消息,造成不良影响。经查实,柴某所发内容纯系个人编造。柴某因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依法被海淀公安分局行政拘留。此事件警示我们(    ) A. 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 B. 网络世界里,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 C. 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 D. 我们要学会“信息节食”,不应在无聊的信息上浪费精力 13. 有了微信朋友圈之后,大部分人在这个社交平合上各种“晒”。有的晒吃的,有的晒孩子,有的晒自拍,有的晒风景……但是如果一不小心,你有可能就泄露了自己的隐私。下列选项属于“晒”的不恰当的是(    ) ①小丽晒出了旅游时拍摄的景点风景 ②小金晒出了新办的身份证 ③小军晒出了在饭店吃饭时拍的美食 ④小花晒出了购买的快递收货单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14. “如果你爱他,就请他上网;如果你害他,就请他上网。”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 网络可学习,可交往,有益无害 B. 网络可虚拟,可隐蔽,无所谓利弊 C. 网络有欺诈,有伤害,有害无益 D. 网络是把锋利的双刃剑,有利有弊 15. 近年来,名为“武侠世界”的美国网站,专注于翻译中国网络文学原创作品,受到美国以及其他国家读者的追捧与点赞。这说明网络() A. 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B. 为文化传播搭建了新平台 C. 为科技创新搭建了新平台 D. 促进了民主政治的进步 二、辨析题 16. 据网友举报,虎牙直播平台某主播在直播过程中,公然篡改国歌曲谱,以嬉皮笑脸的方式表现国歌内容。这一行为有辱国歌尊严,引发网友反感。经调查取证,此举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的有关规定,涉事人杨某被处以行政拘留5日的处罚。对此,请分析: 甲方:网络丰富日常生活,畅享自由无需受限 乙方:辱没国歌应受处罚,健康网络共享共建 三、简答题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人民日报》曾盘点出十个危害很大的网络谣言:网络谣言引发疯狂的食盐抢购风潮、造谣艾滋病人滴血投毒事件、“地震”传言令数百万群众受惊、柑橘蛆虫使全国的柑橘果农受损等事件都位列其中。这些网络谣言大多耸人听闻,造成当事人的名誉和财产损失,造成社会混乱,危害极大。 (1)面对网络谣言,我们应该怎么做? (2)如何辨别网络谣言? (3)构建和谐网络,如何传播网络正能量? 四、分析说明题 18. 观察漫画,回答问题。 ​​​​​​​(1)这些沉迷于网络的现象有哪些危害? (2)请你谈谈在网络交往中要如何保护自己。 五、综合探究题 19. 读下面漫画,完成相关问题。 (1) 请你评价漫画中网络谣言制造者和传播者的行为。 (2)请同学们完成下列倡议书。                                      倡议书                     网络谣言时有发生,为营造良好的校园网络环境,享受健康网络生活,保证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远离网络危害,特向全体学生发出如下倡议: ①                                                                             ②                                                                             ××× ×年×月×日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理性参与网络生活,旨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解答好此题的关键在于熟练掌握课本基础知识并能灵活运用。 【解答】 根据题干、结合所学可知,要减少网上虚假信息的传播,网民应该提高网络媒介素养,学会辨析网络信息,塑造批判性思维,对信息进行甄别,抵制不良信息;要遵守道德和法律,传播正能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同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让网络公共空间充满正能量,高扬主旋律,故②③④符合题意;①不是对网民的要求,不符合题意。 ​​​​​​​故选D。 2.【答案】D 【解析】 【分析】 此题考查理性参与网络生活,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解答此题需要认真阅读题干和选项,结合所学知识做出正确的选择。 【解答】 题干中近期有人通过班级微信群、QQ群等媒介假冒学校教师或班主任身份进行诈骗的案例启示我们要提高辨别能力,网络信息良莠不齐,要理性对待网络信息,①②③符合题意;④说法过于绝对,排除。 ​​​​​​​故选D。 3.【答案】C 【解析】 【分析】 此题考查遵守网络规则、传播网络正能量,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悉课本基础知识。 【解答】 在网络的虚拟世界中,我们要认识到网络交往的虚拟性、间接性和隐蔽性。在网络交往中,我们应该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遵守交往的规则、公德和秩序,自觉传播网络正能量,注意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故①③④正确;“可以有多种‘声音’和‘调子’,想怎样说就怎样说”违背了使用网络要符合道德和法律的要求,故②错误。 故选C。 4.【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合理使用网络,旨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解答好此题的关键在于熟练掌握课本基础知识并能灵活运用。 【解答】 根据题干、结合所学可知,《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的内容,有利于规范群员依法约束自身行为,有利于互联网群组建立者、管理者,履行群组管理责任,即“谁建群谁负责”,“谁管理谁负责”,这一规定有利于净化网络环境维护网络安全,启示群主要遵守网络规则,自觉维护群的秩序,传递正能量,故D说法正确;加强群组管理是为了规范网络秩序,禁止群里所有成员发言说法错误,A错误;我们要合理使用网络,远离网络说法错误,B错误;参与网络生活要恪守道德、遵守法律,C错误。 ​​​​​​​故选D。 5.【答案】B 【解析】 【分析】 此题考查理性参与网络生活、传播网络正能量,考查观察和运用知识能力。解答漫画题需通过漫画的标题、文字信息和画面,把握漫画的整体寓意,然后结合教材相关知识点确定答案。 【解答】 观察漫画可知,漫画中“网络需要正能量”启示我们要合理利用网络,传播正能量;对于“低俗之风”要打起保护伞,启示我们要增强自我保护能力,提高辨别能力和抗诱惑能力。①④符合题意;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因此对于网络我们要充分利用其积极作用,抵制其消极作用,而不能全盘拒绝,②错误;中学生没有执法权,③错误。 故选B。 6.【答案】C 【解析】 【分析】 此题考查网络的消极影响、合理使用网络,旨在考查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解答好此题的关键在于熟练掌握课本基础知识,并能灵活运用。 【解答】 根据题文、结合所学可知,网络信息良莠不齐,中小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容易受不良信息的影响,因此这启示我们面对网络信息,要提高网络媒介素养,学会辨析网络信息,提高自制力,拒绝不练诱惑,所以C符合题意;面对客观事物的复杂多变,我们要增强分辨是非的能力,A说法错误;立场不同,人们对事物的看法可能会不同,B说法过于绝对化,明显错误;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参与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D说法错误。 ​​​​​​​故选C。 7.【答案】C 【解析】 【分析】 此题考查传播网络正能量,考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解答此题需认真阅读材料,准确把握材料主旨,推导正确答案。 【解答】 题干材料强调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更需要广大网民对正能量加以褒扬,这启示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传播正能量;不做沉默的网民,尽情行使言论自由;以实际行动让网络空间充满正能量、高扬主旋律。①③④正确;网民行使言论自由要遵守网络规则,②错误。 ​故选C。 8.【答案】C 【解析】 【分析】 此题考查理性参与网络生活,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材料的能力。解答本题要正确理解题意,在此基础上,结合分析各个选项,选出正确答案。 【解答】 分析材料可知,网红主播的带货行为,体现了网络的两面性,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另外要明确网红主播直播带货是手段,产品服务最关键,不要盲目相信网红直播带货,C正确;A错误,网红直播带货不一定都是虚假信息;B错误,“一定”一词说法绝对,也有可能会买到不好的产品;D错误,直播平台不会取代传统购物方式。 故选C。 9.【答案】A 【解析】 【分析】 此题考查理性参与网络生活,传播网络正能量,考查观察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解答此题需通过漫画的标题、画面、文字信息,整体把握漫画的寓意,结合教材知识确定答案。 【解答】 观察漫画可知,法律打击制作和传播谣言的行为,启示我们:要对自己的网络言论负责,不制造和传播谣言;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自觉抵制网络谣言;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网络上传播正能量。①②③正确;网络信息良莠不齐,我们要学会辨别网络信息,④错误。 ​​​​​​​故选A。 10.【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合理使用网络,旨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解答好此题的关键在于熟练掌握课本基础知识并能灵活运用。 【解答】 根据题干、结合所学可知,青少年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要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和工作有关的信息,不应在无关信息面前停留,不应在无聊信息上浪费精力,更不可沉溺于网络,要学会“信息节食”;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①④符合题意;青少年要合理使用网络,不是拒绝网络,②错误;③在题干中未涉及,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1.【答案】A 【解析】 【分析】 此题考查网络推动社会进步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悉课本基础知识。 【解答】 材料中这段话主要告诉我们:网络为文化传播搭建新平台。A正确;BCD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故选A。 12.【答案】C 【解析】 【分析】 此题考查如何理性参与网络生活,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需认真审题,紧扣题意,联系生活,结合教材中关于网络方面的基础知识有助于解答本题。 【解答】 网民柴某因在微信群中发布“积水潭医院要开始建方舱医院”虚假消息,造成不良影响,依法被海淀公安分局行政拘留,警示我们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选项C正确。题干没有体现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没有体现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没有体现学会“信息节食”,因此选项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3.【答案】D 【解析】 【分析】 此题考查网络的负面影响,考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此题为逆向选择题,需认真对照、排除干扰选项。 【解答】 根据所学可知,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在开放的网络世界里,信息泄露、手机窃听、窥秘偷拍等侵犯个人隐私的行为,让人防不胜防。晒出了身份证和购买的快递收货单容易泄露自己的隐私,故②④错误,符合题意;自己旅游时拍摄的景点风景和在饭店吃饭时拍的美食不属于隐私,故①③不符合题意。 ​故选D。 14.【答案】D 【解析】 【分析】 此题考查网络的影响,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审清题意,根据题意排除错误选项和干扰选项。 【解答】 根据所学,材料中的话说明了网络是把锋利的双刃剑,有利也有弊,故D正确;网络对人的影响是利弊共存的,故ABC错误。 ​​​​​​​故选D。 15.【答案】B 【解析】 【分析】 此题考查网络的积极作用,考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解答此题需把握题干主旨,准确分析和理解选项,推导正确答案。 【解答】 近年来,名为“武侠世界”的美国网站,专注于翻译中国网络文学原创作品,受到美国以及其他国家读者的追捧与点赞。这说明网络为文化传播搭建了新平台。B正确;ACD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故选B。 16.【答案】(1)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速;互联网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2)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到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或: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3)辱没国歌是一种违法行为,损害国歌的尊严,违反国歌法的规定,应该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4)共建共享网络空间,需要国家依法治理网络空间,需要网络经营者依法经营,需要公民恪守道德和法律,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媒介素养,杜绝辱没国歌这种违法行为,共建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 【解析】此题考查网络丰富日常生活、自由与规则的关系、违法行为、共建共享网络空间,考查调动知识分析阐释问题、论证问题的能力。本题是辨析类题目,要解决这类问题,注意回答问题时要有理有据,同时回答问题要全面,注意分层。根据本题题目,回答这个问题,要从网络丰富日常生活的表现、自由与规则的关系、违法行为、公民理性参与网络生活等方面进行回答。 17.【答案】(1)①我们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②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 (2)①注意信息出处。②关注官方信息。③对信息进行多方验证。④辨识信息内容。⑤向他人求助。 ​​​​​​​(3)①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②我们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网络媒介素养,共同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让网络公共空间充满正能量,高扬主旋律。 【解析】(1)此题考查正确面对网络谣言,考查对教材重点知识的识记和再现能力。根据教材知识回答即可。 (2)此题考查辨别网络谣言,考查对教材重点知识的识记和再现能力。根据教材知识回答即可。 (3)此题考查传播网络正能量的要求,考查对教材重点知识的识记和再现能力。根据教材知识回答即可。 18.【答案】(1)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大量冗余信息干扰人们的选择,耗费人们的时间;碎片化信息影响人们思考的深度;一些人因沉迷于网络、虚拟交往而疏离了现实的人际关系。 ​​​​​​​(2)中学生要在网络交往中保护自己,必须提高自己的安全防范意识,不轻易泄露个人资料,不随意答应网友的要求。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尽可能找熟悉的朋友或师长帮助解决,不要仅仅依赖网友来满足自己的情感需求,以免受骗上当。中学生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辨别、觉察能力,提高自己的抗诱惑能力,才能保护自己。 【解析】(1)此题考查沉迷网络的危害。这是一道漫画题,解答漫画题需通过漫画的标题、文字信息和画面,把握漫画的整体寓意,然后结合教材相关知识点确定答案。可结合教材中沉迷网络的危害进行分析。 (2)此题考查在网络交往中如何保护自己。 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从材料引申至学生的具体行为,学生需细审设问,准确把握题目要求,才能正确作答,在答题时可从多个角度考虑,言之有理即可。可结合教材中在网络交往中保护自己的相关知识进行分析。 19.【答案】(1)①污染网络环境,危害社会稳定,破坏社会和谐。②影响公民正常生活,侵害公民合法权益。③没有正确行使公民权利,应该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④危害青少年健康成长。 (2)①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②我们要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工作有关的信息,不应在无关信息面前停留,不应在无聊信息上浪费精力,更不可沉溺于网络,要学会“信息节食”。③我们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④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做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⑤我们要在网上传播正能量。 【解析】(1)此题考查对网络谣言制造者和传播者的行为的认识,本题既考查学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解答时需认真阅读材料,从中提取有效信息,与教材相关知识点相结合,确定答案。回答此题可从危害社会稳定、破坏社会和谐、侵害公民合法权益、没有正确行使公民权利、应该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危害青少年健康成长等角度回答。 (2)此题考查理性参与网络生活的要求、传播网络正能量等,此题较为开放,考查学生的分析运用能力。倡议活动要切实可行,结合教材从正确认识网络、遵守网络规则、抵制不良诱惑、传播正能量等角度回答。 7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