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拥抱科技练好内功__激活数字监管新动能_艾丽达娜.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471029 上传时间:2023-10-13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2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拥抱科技练好内功__激活数字监管新动能_艾丽达娜.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拥抱科技练好内功__激活数字监管新动能_艾丽达娜.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拥抱科技练好内功__激活数字监管新动能_艾丽达娜.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30 Cover Feature封面专题拥抱科技练好内功 激活数字监管新动能依靠数字驱动、全面深化金融改革是“十四五”期间金融运行的主线,面对新经济格局、新风险形势,必须充分发挥科技在监管领域的价值,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数字监管体系,加速金融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艾丽达娜本刊记者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并提出加快建设数字中国。数字化是金融业最具创新动能的变革,金融体制或将迎来数字时代的重构,因此推动金融改革创新和智能演进是对新时代的最好呼应,与之相适应的金融监管科技建设和监管流程再造势在必行。日前,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在

2、党的二十大报告辅导读本中发表加强和完善现代金融监管署名文章,从多个方面对加快金融监管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加以强调部署。此外,无论是银保监会2022年工作会议,还是全系统2022年年中工作座谈会暨纪检监察工作座谈会上,银保监会都将提升监管数字化智能化水平作为提升监管能力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当前的监管实践表明,随着监管主体、被监管对象以及监管科技企业的不断发展,监管科技生态体系将不断完善,形成一个各主体间良性互动、主动补位,强监管与包容式发展和谐共生的金融环境。聚焦需求:科技之“智”强监管之“治”数字经济的潮流势不可挡,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与金融业务深度融合,为金融发展提供了源源

3、不断的创新活力。从中央文件到银行布局,加快金融科技战略部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科技加快向金融渗透的过程中,直面金融业呈现出的新业态、新模式和新风险,金融监管显得有些“捉襟见肘”。“以往的金融监管视野基于整个金融活动是一个连续不断、不可分割的过程,当这样一个过程被拆分后,监管就面临新的挑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表示。据监管人士李凤文介绍,传统的监管方式主要采用报表统计、现场检查等,主要依靠金融机构主动报送监管数据和合规报告,因此大多都是通过现场检查发现问题再采取事后措施,监管具有明显的滞后性。“监管的滞后性与金融业的快速发展不相适应。”李凤文进一步解释,当前金融业务及模式创新频繁,尤

4、其是金融科技兴起,互联网金融等新业态不断涌现,部分金融创新产品过于包装,导致业务本质被掩盖,往往很难准确识别产品底层资产和实际责任人,一些金融风险长期处于监管真空地带。从全国层面来看,各地区监管能力还存在参差不齐的问题。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囿于技术手段,个别地区银保监局仍存在用企查查等App查询一家银行股东分布的情况。“目前各股东相关P012-035-ZGNCJR1-1-C8.indd 30P012-035-ZGNCJR1-1-C8.indd 302022/11/24 下午8:342022/11/24 下午8:3431 Cover Feature封面专题信息没有实现共享,尤其是涉及地方政府相关

5、职能部门的信息获取渠道受限,因此监管部门难以穿透部分金融机构股东的关联交易情况。”一位监管部门人士说。“数字化、智能化监管是变被动局势为后发优势的最佳路径。”北京银保监局党委书记、局长李明肖在采访中表示,“要紧抓数字化机遇,运用适用且高效率的科技手段去识别、发现以及预警相关金融风险。”加快推进金融监管数字化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什么?多位接受采访监管人士的答案均指向数据。“解决好数据共享以及数据的及时性、完整性、准确性问题非常关键。”在李凤文看来,目前,数据获取时间过长、速度过慢严重制约了监管效率。据了解,银保监会先后建立了非现场监管信息系统(1104)、检查分析系统(EAST)、银行风险早期预

6、警系统(睿思系统)等推动数据线上化进程。“目前来看仅有这些数据还不够,仍需要大量金融机构颗粒度更细、维度更多、更丰富的经营管理数据。”数据之困:如何变孤岛为“蜂巢”?从当前的监管处罚事由来看,数据类罚单仍占较大比例。据毕马威统计,2022年第二季度金融业罚单中,与数据质量相关的罚单共计234张,占罚单总量的77.7%,与第一季度相同,位列处罚事由榜首。通过观察可以发现,数据处罚往往伴随着业务合规性处罚,例如通过数据问题识别贷款资金流向;通过五级分类不准确问题,引申至不良贷款未及时进行责任认定、责任人追究不到位等。实际上,这是监管部门以“报送数据”为工具,通过“数据问题”最终穿透至业务合规问题的

7、传统监管思路。其中,金融机构报送的监管数据是监管部门精准施政的有力武器。但随着大数据时代来临,数量巨大、来源分散、格式多样的金融数据已超出传统监管模式下监管部门的处理能力。“金融数据不同于其他数据,对于安全性有极高的要求。又因为其天然带有不统一性,因此容易产生数据孤岛、数据管理分散等问题。”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表示。据了解,目前一家金融机构通常要面对近40个监管应用,同时还要面对不同层面的数据报送。冠苕咨询创始人、资深金融政策监管专家周毅钦向记者进一步解释,“目前监管部门数据治理中存在以下几个突出问题,一是数据缺失,导致数据孤岛现象。造成数据孤岛的原因有多方面,一方面金融机构缺乏数据共

8、享动力,把数据作为银行机构的战略性资源,不愿与其他机构开放共享。另一方面监管部门也没有明确的数据共享机制,各机构自行建设,数据的收集、统计、整合等接口不一,阻碍了数据的开放共享。二是数据质量存在问题,错报、漏报、不报现象屡屡发生。三是数据使用还不成熟,数据应用在很多方面仍停留在初步阶段。”以穿透式监管为例,主要依靠对底层数据的规则化分析,发现隐藏在底层的违规风险线索,捕捉信息指标之间的关联性及规律性,尤其是那些以金融创新为名、突破安全底线和践踏道德底线的非法金融活动。记者采访了解到,部分地区受限于大数据技术等科技手段,实际上很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穿透。此外,监管部门在数据治理平台和数据实施层面也

9、存在重复建设、资源浪费、治理工作量大,监管成本高、响应时间长、数据质量问题多等“疑难杂症”。业内人士建议,在金融监管数字化趋势下,金融机构不应仅仅完成监管数据的报送,更要自上而下构建一整套监管数据治理体系、监管数据报送体系、监管数据应用体系,实现自外而内的“数据化”。“银保监会日前发布的银行保险监管统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对监管统计归口管理、数据质量责任、数据安全保护、数据治理、数据价值实现提出规范要求,充分体现了监管部门对数据治理、数据安全和数据分析挖掘方面,已逐步从政策理论指导上升到实践落地指导,为银行保险机构数据治理指明了未来发展的方向和道路。”零壹研究院院长于百程表示。想要打破跨部门

10、、全流程监管中的梗阻,推动数据共享是必经之路。“打破数据孤岛,推动政务数据共享,是金融监管数字化的重点,也是难点之一。”曾刚表示,“监管部门应强化金融与社保、工商、税务、海关、电力、电信等行业的数据融合应用,建立健全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的数据融合应用机制,实现数据资源有机整合与深度利用。”在保障数据安全的基础上,如何进行金融监管数据“掘金”也是接下来监管部门需要长期关注研究的问题。面对跨机构、跨行业的数据共享目前存在的问题,监管部门也在探索联邦学习的广泛应用,从技术上打破“数据孤P012-035-ZGNCJR1-1-C8.indd 31P012-035-ZGNCJR1-1-C8.indd 3

11、12022/11/24 下午8:342022/11/24 下午8:3432 Cover Feature封面专题岛”,并最大限度激活数据价值。广东银保监局探索将联邦学习在EAST数据跨行共享中应用,参与各方不需要共享数据,在数据“可用不可见”的前提下,达到数据价值挖掘共享和数据产权保护的“不可能双目标”。打通金融监管数字化智能化的“任督二脉”依靠数字驱动、全面深化金融改革是“十四五”期间金融运行的主线,面对新经济格局、新风险形势,建设完善的数字化金融体系仍任重道远,必须充分发挥科技在监管领域的价值,建立数字监管建设的多重保障机制,加速金融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监管理念:从事后处置到事前风险识别与防

12、范融合新兴技术的金融科技可成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利器。通过运用科技手段对金融机构进行主动监管,通过对监管政策、合规性要求等的数字化表达,运用实时采集风险信息、抓取业务特征数据等方式,可持续推动监管模式由事后监管向事中、事前转变。据了解,在监管实践中,监管大数据预警分析已成为现场检查的必备武器,在精准定位可疑线索、穿透式扫描违规行为过程中大有作为。同时,将常态化的风险预警融入非现场监管流程中,建立从风险预警到核实处置的快速反应机制,以便于及时采取监管措施。李明肖建议将监管科技成果运用延伸到金融机构风险管理过程,通过专线实现金融机构对重点领域的查询校验。例如,对申贷企业流水造假、信贷资金流向限入领

13、域的识别一直是银行信贷管理的难点,在获得授权的前提下,银行可运用监管科技工具赋能风险管理,校验流水信息真实性,跟踪资金流向合规性,实现风险防控关口前移,切实保障信贷资金真正流向实体经济领域。监管方式:以数据共享引领差异化监管“以前讲大而不能倒,近几年学术界也有人提出多而不能倒的观点。当受到冲击时,中小银行相对于大型银行所能承受的损失更严重,更容易发生经营风险。中小银行的资产规模虽然较小,但一旦出现重大金融风险很容易造成区域性事件。”周毅钦认为,“针对不同类型和体量的银行机构,监管科技的应用应体现差异化。”曾刚提出,在传统模式下,监管部门到中小银行开展现场检查,特别是到县域农商银行、村镇银行往往

14、耗时较长、成本较高,发现问题的难度较大。在金融数字化监管的新趋势下,监管部门运用监管科技,对这些银行的基础数据进行全方位、多场景分析,可提前锁定疑点数据,带着疑点和问题去现场核实。银保监会副主席肖远企在“香港金融科技周2022”上发表演讲,鼓励金融机构积极探索建设数字化平台,强化对合规风险的有效管控。“目前,大型银行均已建立合规科技信息系统,中小银行也正在加快建设步伐。”监管协同:多方力量良性互动、主动补位以往,金融监管部门提升自身科技实力主要依托内设部门加强技术研发。相关实践显示,监管部门与银行等金融机构、金融科技公司合作研发逐渐成为趋势。“监管资源是有限的,监管部门更应加强社会合作,引入协

15、同监管机制,让各类市场主体迸发出更多活力。”据江苏银保监局党委委员、副局长丁灿介绍,江苏银保监局在协同监管方面已有诸多探索,如徐州银保监分局通过整合银行业保险业与政府职能部门、社会公共服务部门等的相关信息,打造数字化监管平台,及时传导监管政策导向,提升协同监管能力。他认为,要针对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包括供应链风险防控、数据治理有效性、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对银行保险机构业务的影响等开展讨论,提高全行业应对科技风险冲击的能力。科技与监管的紧密结合已是大势所趋,未来,随着数字金融等新业态的创新发展,监管与科技的有机融合更需要监管主体、金融机构以及更多相关职能部门加强互联互通、主动补位,监管数字化智能化的探索将始终在路上。P012-035-ZGNCJR1-1-C8G3R5.indd 32P012-035-ZGNCJR1-1-C8G3R5.indd 322022/11/25 下午9:442022/11/25 下午9:44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百度文库年卡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品牌综合 > 临存文档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