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乡村振兴-148-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2 年第 33 卷第 23 期(总第 547 期)习近平同志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要完善政策体系、工作体系、制度体系。1”目前,中央一号文件、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乡村振兴促进法共同构成实现乡村振兴的“四梁八柱”。其中,法治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顶梁柱”,乡村振兴必须坚持法治为本。1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需要以法治为引擎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的乡村治理体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健全
2、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相对政策和其他制度而言,法律具有更强的规范性和制度性。2021年6月1日起施行的乡村振兴促进法不仅明确了乡村振兴的目标任务和基本原则,而且压实了乡村振兴促进工作中的各方责任,强化了各种资源要素保障,严格规范了乡村治理活动和行为,使乡村振兴促进过程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序推进,为调整复杂的利益关系提供了法治指引,为“三农”领域的重大改革提供了法治遵循。作为立足于农村社会的一个系统工程,乡村振兴战略包含五大任务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这五大任务的实现都需要法治力量的参与和保障。“产业兴旺”需要依法妥善处理涉“三农”领
3、域传统纠纷以及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民宿经济、健康养老等新业态纠纷,保障农业农村改革,促进农业产业发展。“生态宜居”需要依法打击破坏农村生态环境和生态资源的行为,构建奖罚分明的生态文明法治环境,完善农村的生态保护和生态补偿机制。“乡风文明”需要依法保护农村文化遗产,加强保护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民族村寨和乡村风貌,促进优秀传统乡土文化保护和乡村文化产业发展。“治理有效”需要依法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农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打击农村黑恶势力及其“保护伞”。“生活富裕”需要依法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加快构建新型农业补贴政策体系等。2 推进乡村振兴法治化存在的问题2.1 村干
4、部法治素养有待提高身处农村工作一线、与农民群众密切接触的村干部是乡村振兴的领导者、组织者和协调者,他们法治素养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乡村振兴法治化的进程。少数村干部法治意识淡薄,办事主观武断,将个人意志置于法律之上,听不进去其他村干部的意见建议,不愿接受广大村民的监督。部分村干部缺乏依法治村的能力,在工作方法上习惯于采用压服或经济制裁的手段,利用手中的权力损害村民人身权利和财产权益,导致矛盾纠纷,甚至村民上访事件不断出现。2.2 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有待完善截至目前,我国共建成省、市、县、乡、村五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57万个,每年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等各类服务1 800多万件次 2。但是就总体而言,
5、城市基层偏多,农村基层偏少。主要从事法律援助工作的人员集中在城市,这既不利于农民寻求法律援助,也不利于法律工作者下乡开展新时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法治路径研究卫晓溪1,冯开伟2(1.芜湖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芜湖241003;2.五河县三塘村党群服务中心,安徽蚌埠233311)摘要 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后,法治建设已经成为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我国农村在法治建设方面仍存在村干部法治素养有待提高、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有待完善、村民法治意识和精神有待加强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创新乡村振兴的法治路径,如法润乡村,厚植乡村法治根基;法惠乡村,激发乡村振兴发展活力;法治乡村,提升乡村治理成效。关
6、键词 新时代;乡村振兴;法治路径 中图分类号 D638 文献标识码 A 收稿日期 2022-08-01 基金项目 安徽省 2019 年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项目(一般)“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2019szjy097);2022年芜湖职业技术学院校级教学示范课(课堂革命)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22sfk04);2022 年芜湖职业技术学院校级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重点)思想政治理论课信息化教学改革研究(2022szjyzd01)。作者简介 卫晓溪(1982),女,安徽芜湖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中共党史;冯开伟(1982)
7、,男,安徽蚌埠人,学士。乡村振兴-149-法律援助。伴随着农村城镇化的发展,外出务工人员和进城落户人口大量增加,部分村落出现“空心化”现象,农村地区法律服务队伍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城市地区。农村培养的大学生愿意回农村工作的很少,即使回农村也都在乡镇工作或成为农村政府工作人员、教师等,很少有大学生回乡从事农村基层法律服务工作。2.3 村民法治意识和精神有待加强传统的人情习惯在一些村民心中根深蒂固。由于自身文化水平低,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法律法规学习,法律方面的信息量非常少,对婚姻家庭、交通事故、土地流转、民间借贷、知识产权保护、电商物流、劳务劳动纠纷等法律知识知之甚少。很多年纪较大的村民认为法律不是保障
8、自身权利的实现,而是限制自身行为的发生。在村民自治选举中,甚至发生过“贿选”事件。村民滥用自身权利的行为会导致选举结果并不能真正实现村民自治,反而使自身利益受损。村民对法律的认识不到位,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意识淡薄,不能正确反映自身诉求,造成许多本可以通过法律诉讼、司法调解等法律途径解决的问题,演变成了上访问题。3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法治路径3.1 法润乡村,厚植乡村法治根基3.1.1 坚持党对乡村振兴法治建设的领导党是领导一切的。乡村振兴的法治道路更离不开党的坚强领导。因此,充分发挥党在法治乡村建设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和党员在法治乡村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更好
9、、更快发展。乡村基层干部直接面对的是广大农民,除了要紧跟形势,学习掌握运用好党的最新方针政策和政治理论外,尤其要在提升法治素养上下功夫。要增强法治思维,带头尊崇法治、敬畏法律,营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氛围;要不断强化法律法规学习,熟练掌握与乡村振兴相关的法律法规,学会运用法治思维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运用法治方式解决问题。在实践中,不断增强乡村基层干部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办事的能力,提升其为广大农民服务的本领;善于对广大村民开展法律法规教育,并引导村民在参与经济活动中懂得依法经营,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把知法守法的一批积极分子吸收到乡村基层党组织中来,把一批既懂法律又懂政策的
10、新鲜血液注入到乡村基层党组织中来,确保乡村基层党组织充满朝气和活力。3.1.2 坚持农民群众法治建设主体地位我国农民占人口的绝大多数。农民法治观念、法律意识、维权能力的强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风气,关系到农村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习近平同志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指出:“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把人民群众中蕴藏着的智慧和力量充分激发出来。1”首先,随着农村消费潜力的不断激发,农业多种功能、乡村多元价值开发带动了新消费需求,然而农村消费者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能力还较弱。因此,在行政管理上投入更多力量着重保护农村消费者权益,公益组织可以开展积极有效的活动,帮助广大村民增强
11、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学会使用法律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其次,“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让农民群众真正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监督权”3,使农民能够自觉地运用法律思维解决日常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进而转变为主动学法、懂法、守法、用法,形成“大事一起干、好坏大家判、事事有人管”的生动局面,为实现乡村振兴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3.1.3 坚持人民法庭为乡村振兴助力护航的职责使命人民法庭是国家司法机关的基层单位,全国人民法庭中60%以上是乡村法庭。为了着眼于村民对高品质司法服务的新需求,更好实现村民对公平正义的向往,人民法庭在处理纠纷过程中,应利用宪法赋予的权利,充分发挥调
12、解基层纠纷“指挥棒”的作用,成为乡村振兴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司法纽带。全国各级法院要下沉司法资源、优化司法服务,提升审判能力,融入基层治理,助力乡村自治、法治、德治,实现人民法庭高质量发展与助力乡村振兴齐头共进的良好格局,用司法担当打造全国乡村“希望的田野”更靓丽的风景。在具体实践领域,人民法庭应坚持公正司法,规范法律程序和基本制度,完善涉农土地、金融、环资、家事、侵权、劳动用工等专业审判机制,妥善处理乡村旅游、农业综合开发、农村电商物流等新产业新业态的案件,对交通、水利、电网等乡村振兴项目建设中引发的征地、拆迁、安置纠纷案件,既要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大局,又要着重维护乡村群众的合法权益,从而正确
13、地释法说理,确保法律的公正性,以司法手段服务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服务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3.2 法惠乡村,激发乡村振兴发展活力3.2.1 积极开展各类法治宣传教育活动首先,因地制宜、探索创新,利用好新时代乡村实践文明中心、农家书屋、宣传栏等阵地场所,持续化、常态化进行农村法治宣传,并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推动法治思想入脑入心。在“124”国家宪法日、卫晓溪,等:新时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法治路径研究乡村振兴-150-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2 年第 33 卷第 23 期(总第 547 期)宪法宣传周、民法典宣传月、中国农民丰收节等重要时间节点,依托农贸会、各类集市、圩场、家庭聚会等
14、场合,联合文化部门组成表演艺术团,积极开展文艺和法律相结合的法治宣传活动,打造法治宣传特色品牌,让村民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增强自身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意识。其次,深化乡村法治示范创建,以“法治示范村”建设为载体,制定建设指导标准、建设细则和管理办法,定期进行复核,加强动态管理。通过典型示范,引领带动乡村法治化建设,推动实现农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着力提升乡村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现代化,实现乡村从“管理民主”到“治理有效”。最后,实施乡村“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从村组干部、党员、人民调解员、法律服务工作者等群众中评选出“法律明白人”,开展集体学法、交流培训,通过讲解典型案例,
15、点对点释法答疑,自觉争当宣传法律法规的先进表率,形成一支政治素质强、法律素养高、道德品质好、服务意识强的“法律明白人”队伍,为创新乡村依法治理提供人才支撑。3.2.2 加快完善乡村公共法律服务体系首先,要加强乡村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市县两级建成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乡级建成公共法律服务站、村级建成公共法律服务室,功能职责定为法律援助、人民调解、法律咨询服务和功能拓展,提供一窗式受理、一站式办结、一条龙服务。其次,强化乡村法律服务保障。推动建立多元化调解组织,巩固和规范乡村人民调解组织队伍建设,推动建立并完善多个领域设立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着力推动法律服务队伍建设,全面加强律师行业管理,积极
16、为有需求的乡村居民提供优质法律服务。最后,加大乡村法律援助工作力度。扩大法律援助范围,简化审批程序,提高乡村法律援助服务质效。要努力提供多元化专业化法律服务,深入开展村居法律顾问“五个一”、乡村企业“法治体检”“公证进乡村”“鉴定机构进农村”等活动,让群众在享受优质法律服务过程中,增强法律意识,培养法治思维,引导群众通过合法途径表达利益诉求,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3.2.3 着力增强乡村法治的实施效果乡村振兴促进法实施以来成为乡村全面振兴解难题、聚合力、开新局的法治利器。首先,有关部门应“坚决担负起法律赋予的职责使命,加强统筹协调,强化政策举措,健全工作机制,全面推动乡村振兴促进法落实落
17、地,确保乡村振兴在法治轨道上有序推进、行稳致远。4”各省份应出台乡村振兴促进条例。省、市、县各级建立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机构,打造一支执法必严的尖兵队伍,为推动深化综合执法改革,增强乡村振兴执法赋予力量。其次,有关部门应及时依法开展执法检查,督促法律实施主管机关严格落实法律责任,不断增强法律制度执行力,推动完善相关配套制度规章,加快健全乡村振兴法律制度体系。执法检查也是一次重要的法律宣传,可以让全社会进一步了解到乡村振兴促进法的意义,坚定目标,汇聚力量,为建设美好幸福家园护航。3.3 建设法治乡村,提升乡村治理成效3.3.1 数字赋能打造法治乡村新模式2022年国家提出数字乡村建设的路径。乡村人员
18、流动在加快,乡村治理单元在细化、下沉,数字技术恰好能够适应这些变化,从而为群众参与法治乡村建设、共享法治乡村建设成果搭建了一座无形的桥梁,让普法宣传更有针对性,成效更加可视化,让法律服务与百姓的需求更加适配。首先,线上云普法,创新宣传模式。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5G网络等前沿技术为依托发明“法律机器人”,集法治宣传、法律咨询、法律援助、费用计算、法律文书库、人民调解、社区矫正等司法业务工作于一体,可与群众互动,生动形象地解决群众法律问题,增加群众的学法乐趣。其次,指尖云调解,确保村域和谐。各村实施网格化智能管理调解模式,驻村网格长及时上传纠纷信息,收集网络舆情,上级根据各村上报的矛盾纠纷
19、信息,进行指派、分流和督办,实行一条龙处置机制,确保纠纷苗头及时发现,尽早解决。最后,智慧云服务,提升惠民质效。开发具有智能咨询、远程调解、远程咨询、在线诉讼等功能的“法律村村通”平台,群众遇到“急难愁盼”问题,可自助使用,用手机扫一扫即导出智能法律分析报告。也可以远程与法律专家视频连线咨询,提高法律服务质量。3.3.2“自治、法治、德治”融合并举乡村是一个人情社会,建立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是极其必要的。以自治激发活力、靠法治定纷止争、用德治春风化雨,加快形成自治为基、法治为本、德治为先的“三治融合”乡村治理格局。首先,以自治为基,激活“民善于治”的内生力。农民是乡村社会的主人
20、,走新时代乡村善治之路,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牢牢牵住农民当家作主是乡村治理的核心和本质这一“牛鼻子”,激发广大农民的积极性,推动形成“以民治民民自治”的良好局面。其次,以法治为本,强化“以治成善”的硬实力。清醒认识法治建设的根基在基层、薄弱区域在乡村的这一现实情况,完善乡村法治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刻把握村民对法律的期盼究竟是乡村振兴-151-什么,由“有没有”转变为“好不好、管用不管用、能不能解决实际问题”。最后,以德治为先,增强“良善治理”的软实力。“道德在乡村治理中之所以有如此神奇的功效,除了人们对其内化于心之外,还将其外化于行,教化于众,从而在乡村治理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5”深入挖
21、掘乡村社会中的道德力量,德礼法并用,通过制定村规民约,使之成为村民行为准则的“标尺”,让尊老爱幼、家庭团结、邻里和睦、互帮互爱的中华传统美德蔚然成风,“约”出文明乡风的新风尚。4 结语古人有云:“大道之行,天下为公;良法善治,民之所向。”筑牢法治之基,让农民安居乐业,使农村长治久安,必将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的动力,托举起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好未来。参考文献1 习近平.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02-26(1).2 魏哲哲.我国建成五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57万个N.人民日报,2021-12-28(1).3 王国利.农村文化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动力源泉J.
22、青海党的生活,2021(11):27-29.4 张宝山.“法治引擎”助力乡村振兴记乡村振兴促进法实施一周年J.中国人大,2022(10):12-13.5 郭红军.乡村治理现代化应坚持德治方向J.民生周刊,2022(3):76-77(上接第138页)17 郑方静,吴登涛.民族旅游村寨居民原真性感知及地方依恋与旅游支持行为的关系研究J.农业与技术,2022,42(5):170-177.18 刘轩宇.商业化背景下苗族村寨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以贵州黔东南地区“西江苗寨”和“摆贝苗寨”为例J.贵州民族研究,2016,37(4):137-141.19 邓星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与民族村寨旅游融合发展路径研究以
23、雷山县西江千户苗寨为例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1,32(19):129-131.20 李天翼,麻勇斌,苍 铭.西江模式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21 董法尧,陈红玲,李如跃,等.西南民族地区民族村寨旅游扶贫路径转向研究以贵州西江苗寨为例J.生态经济,2016,32(4):139-142.22 胡 莹.西江苗寨景区组织冲突的时空分异研究J.思想战线,2017,43(3):94-97.23 李 军,蒋焕洲.经济空间重构:传统村落旅游利益分配正义的西江样本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40(4):112-118.24 朱正斌,杨 洋,殷红梅,等.旅游影响下西江苗寨
24、群社会文化变迁空间分异研究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5(1):22-29.25 贺银花,贺 祥,陈玉梅.民族乡村景区村民权益现状的调查与研究:基于贵州省西江千户苗寨的调查J.贵州农业科学,2013,41(5):213-219.26 胡 莹.西江苗寨景区组织冲突的时空分异研究J.思想战线,2017,43(3):94-97.27 蔡克信,蔡 溢.基于相对剥夺感的旅游社区居民类型研究以贵州西江千户苗寨为例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45(2):84-91.28 祝 霞,王 强,邹 莹.社区居民视角下少数民族旅游村寨社区边缘化研究以贵州西江千户苗寨为例J.时代农
25、机,2015,42(10):75-76.29 张云舟,李 飞.西江苗寨旅游发展中的居民参与和遗产保护关系研究J.中国文化遗产,2022(1):89-97.30 李 芳,李庆雷,李 伟,等.旅游开发背景下民族社区精英的成长研究以贵州省西江苗寨“阿浓”为例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1(5):6-9.31 蔡 茜,殷红梅.旅游发展背景下民族村寨社会文化时空变迁以贵州西江苗寨为例J.企业经济,2019,38(11):55-62.32 刘晓妍.人类学视域下苗族神性“文化空间”的变迁研究以西江千户苗寨为例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9(4):40-49.33 杨
26、 洋,蔡 溢,周秋文,等.旅游影响下民族村寨社会空间演化过程与机理研究以贵州西江苗寨为例J.世界地理研究,2020,29(1):192-201.34 李 军,吴海涛,单铁成.传统村落旅游经济空间分异及影响基于西江苗寨的调研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49-58.35 蔡 溢,杨 洋,廖婧琳,等.何以为“家”?西江苗寨居民家屋空间的旅游实践J.旅游学刊,2022(9):1-24.36 刘 阳,赵振斌.居民主体视角下民族旅游社区多群体冲突的空间特征及形成机制以西江千户苗寨为例J.地理研究,2021,40(7):2086-2101.卫晓溪,等:新时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法治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