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文本与意义:后戏剧剧场视阈下的《安魂曲》_朱兆万.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470002 上传时间:2023-10-13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7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本与意义:后戏剧剧场视阈下的《安魂曲》_朱兆万.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文本与意义:后戏剧剧场视阈下的《安魂曲》_朱兆万.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文本与意义:后戏剧剧场视阈下的《安魂曲》_朱兆万.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海 外 视 窗汉诺赫 列文被誉为是以色列国宝级的剧作家,安魂曲是他生平创作的最后一部戏剧作品,1999年由以色列卡梅尔剧团首演,这部作品透露出深刻地对人生哲理与死亡命题的思考,与传统戏剧叙事方式不同的是,该剧用近乎荒诞的表达割裂了戏剧叙事的连贯性,而这种形式与德国戏剧家汉斯 蒂斯 雷曼的后戏剧剧场思想关联甚密。本文以后戏剧剧场的视阈来研究 安魂曲,不仅是对后戏剧理论思想的探索与补充,既可以对雷曼没有提及的“戏剧文本”如何发展能更适应后现代剧场提供一些思路,同时又能更好的理解 安魂曲 这部伟大剧作的意义与价值。一、后戏剧剧场与安魂曲剧作的思想阐释如果要深入了解后戏剧剧场,首先就应该明白它是在后

2、现代思潮影响下发生与发展的。后现代主义一开始是用来指称 20 世纪 60 年代以纽约为中心的一场超越现代主义艺术的活动,时至今日,后现代浪潮已经对当下的文学、艺术等各个方面产生了冲击。王岳川在 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 一书中对后现代主义文化逻辑做了梳理,他指出后现代主义“体现在哲学上,是 元话语 的失效和中心性、同一性的消失;体现在美学上则是传统美学趣味和深度的消失,走上没有深度、没有历史感的平面,从而导致 表征紊乱;体现在文艺上则表现为精神维度的消逝,本能成为一切,人的消亡使冷漠的纯客观的写作成为后现代的标志;体现在宗教上,则是关注焦虑、绝望、自杀一类课题,以走向 新宗教 来挽救合法性危机的根源

3、信仰文本与意义:后戏剧剧场视阈下的 安魂曲文/朱兆万摘要:安魂曲 是以色列著名戏剧家汉诺赫 列文的戏剧作品,它与德国戏剧家汉斯 蒂斯 雷曼的后戏剧剧场思想有共通之处,除了碎片化的戏剧表征之外,仪式的运用、跨文化语境的哲理、宗教色彩的表达都与后戏剧剧场的戏剧特征相契合。且二者均含有“意义”的追求与消解和“文本”的存在与地位的共性问题,从后戏剧剧场的视角看待 安魂曲 这部戏剧作品,既是对后戏剧剧场的探索与补充,同时又是对 安魂曲 这部作品“意义”的再挖掘。关键词:汉诺赫 列文汉斯 蒂斯 雷曼后戏剧剧场 安魂曲DOI:10.13369/ki.ddxj.2023.01.00728 海 外 视 窗危机。

4、可以认为,后现代文化逻辑的复杂性,直接显示出这个时代的复杂性。”当然,后现代性主义思潮与这一时期的戏剧风格一脉相承,对此戏剧形式与特征,雷曼概括为:“叙述的片断化、风格的异质性、高度自然主义、怪诞和新表现主义”,同时他认为:“剧场艺术不再把意义构作当成目的,可能(在剧场中)找到的只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答案、局部的视角”,这就与传统的戏剧形式大相径庭,后戏剧剧场追求的是回归戏剧本体,强调个体不同的感受与表演的“去中心化”。雷曼为了便于研究后戏剧剧场,并有意区分“后现代戏剧”,首次提出了 Postdramatic Theatre 这一概念,“后戏剧剧场”是中央戏剧学院李亦男教授根据英文翻译而来,此后后

5、戏剧剧场理论得以在中国流传。雷曼与列文,属同时代的两人在戏剧艺术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两端,在剧场追求与表现形式上彼此遥相呼应,于是以后戏剧剧场的视角来看待列文的 安魂曲 是十分有价值的。实际上,安魂曲 是在中国产生热烈反响的第一部以色列戏剧,早在 2001 年就曾登上了中国的戏剧舞台,此后又有数次演出。国内戏剧家对这部剧作好评如潮,不仅得益于剧作家列文的奇特构思与情节安排,更有超越文化语境的哲学思考,它将死亡问题用一个个片段铺陈开来,宣告死亡的价值甚至与生存同等重要,生命与生存、生活与死亡的议题在这部戏中传达的尤为深刻。同时,汉诺赫 列文的戏剧在以色列也曾产生巨大的影响,他本人被称为是“以色列的良

6、心”,它的思想影响更甚,列文剧作给以色列社会变革与艺术冲击都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安魂曲 将以色列国家犹太民族所遭受的苦难与传统中的守旧文化借以戏剧形式来表现,以离奇荒诞来打破传统,以戏剧形式来挑战权威,正是列文一生反叛意识的佐证。列文的反叛意识还体现在对宗教的态度与戏剧表达中,犹太民族是一个宗教信仰色彩浓厚的民族,而列文作为犹太人却摒弃了本民族的传统宗教观,甚至与其教义背道而驰,其作品表现出浓烈的反叛色彩。1981 年他的 约伯受难 在以色列卡梅尔剧团上演,剧中因约伯浑身赤裸被吊在舞台上达 20 多分钟的情节而遭到传统宗教人士与国会的抵制,他们认为这是对“神”的亵渎,但从思想性与戏剧性的角度来看

7、,这个“约伯”比以往以色列戏剧中任何一个宗教角色都要深刻,它所表现的约伯形象也摆脱了宗教的桎梏,呈现出一种作为“人”该有的矛盾意识,神与人的关系由此拉近,剧作更有种出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意味。笔者认为,列文的这种反叛精神来自于他对传统宗教的失能作用与知识分子本身的自省意识。这也在安魂曲 中得以明证,该剧沿袭了 约伯受难 中关于神性与人性的探讨,反叛意味比之更浓。该剧根据契诃夫的 3 篇短篇小说 哀伤 苦恼 在峡谷中 改编而成,荒诞、魔幻成为舞台呈现的主要特征。在剧中,他将三部小说中的人物进行筛选、拼凑、转嫁,淡化了人物的身份与姓名,选取情节更是模糊的、片段化的,最终只保留和要表达的是“死亡”这一中

8、心论点,但剧中传达出的还有对生命、生活的终极追问。剧已谢幕,但一个半小时的演出带来的能量却是无尽的。这种淡化人物、剧情,轻常规叙事与文本,而借荒诞来表现荒诞,以无意义表现意义本身,借助剧场的观演关系完成主体呈现不仅是对后戏剧剧场的实践,更多的是一种超越。二、后戏剧剧场视阈下安魂曲的戏剧表达雷曼的后戏剧剧场以去文本化、去中心化、去意义化等内容为显著特征,舞台呈现出不同类型的后现代表演风格,而同为德国的学者霍夫曼就曾对后现代主义戏剧特征做出了三个不同向度的解读,它很好的诠释了后戏剧剧场的风格特征,具体为:“1.非线性剧作;2.戏剧解构;3.反文法表演。”,以此来看待 安魂曲,可以更好地研究这部戏的

9、整体呈现,同时又是对后戏剧剧场理论实践的补充。首先,非线性结构在 安魂曲 中表现为淡化人物、片段化的剧情书写。列文将契诃夫三部小说的情节进行删减,并且对原来小说中的人物进行淡化,最终出现舞台上的有:老人、老妇、车夫、母亲、卫生员、妓女、醉汉。该剧共 15 场,采用不拉幕、不换景的形29 海 外 视 窗式将剧作“一镜到底”。拼凑的人物本无内在的联系,但因“死亡”这一主题的贯穿而不着痕迹的呈现出连贯性来,当然,这种连贯性是非线性的,每一个人物的先后出场都在不断地进行着时空的打破重建的过程,进而主题在不同的人物身上出现一种独特的强调和复沓,又因人物身份、性格的差异而出现多维度的展示。另外,打破重建的

10、过程带来了新的观剧体验,与传统先行叙事的不同在于他为观众提供了新的思考空间,这正是后戏剧剧场的显著特征之一。比如,安魂曲 剧情开始时,从老妇与老人的对话中可知老妇已经病入膏肓,将不久于人世,于是老人带老妇去找卫生员看病,这是小说 洛希尔的提琴 中剧情;路途之中,偶遇了小说 苦恼 中的车夫,驾车途中妓女与醉汉同在车上谈论粗俗的内容;看完医生回途,依然是这辆车,妓女与醉汉又在车上,依旧是不堪入耳的对话,回去后老妇就去世了。接下来,老人偶遇了小说 在峡谷里 的母亲带着已经死亡的婴儿,因为母亲坚信孩子没死寻医,于是在老人的指引下母亲也踏上了车夫的车,往返中依旧是上述复沓的情节。相似的看医生情节,相同的

11、死亡结果,与车夫、妓女、醉汉之间相同的讨论话题一起构成了荒诞情境的形成。列文没有连贯三部小说各自剧情,剧中每一个人死亡是不同境遇、不同场景的,观众在这种荒诞的剧情中摆脱了似传统戏剧一般去寻找剧中人为什么死亡的思维限制,开始跟随剧情去看待这种割裂式又毫不相干的死亡,并重现将他们建立联系,而这种联系又与观众审美体验相联系,进而产生多重解读。其次,安魂曲 中的解构手法与倡导“无意义”相互关联。安魂曲 解构了传统的戏剧形式,本来契诃夫的三部小说是有强烈的戏剧冲突,三部小说中任何一个人的死亡都是能看到原因,且契诃夫侧重的也是对他们如何死亡的刻画,但在列文的 安魂曲 中,他们的死因反而显得没有那么重要,反

12、而剧中每一个人死的过程或死后状态是被着重刻画的,列文谱写的是一首“安魂曲”,意在“安魂”。剧中老人、老妇、母亲到卫生员那里看病拿药,诊断结果与开的药都一样,这昭示了一种同一性、平等性,即人都要面对死亡、且人人平等;那么,面对车夫无处叙述自己儿子的死亡,年轻母亲怀抱中婴儿死亡的情节列文又想要告诉观众什么呢,是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的失语、无助、无力还是什么,多义与无意义就此产生,判断和结果交到了观众那里。这也说明 安魂曲 淡化甚至消解剧情、进行片段化的叙事与制造近乎梦幻鬼魅的场景,实际上就是对“意义”的消解、对传统戏剧的反叛,他将死亡进行了荒诞的解构与具体化的表达。第三,关于 安魂曲“反文法”表演。雷

13、曼强调的后戏剧剧场实际上是将语言文本与舞台演出的各个要素平等化看待,目的是凸显其他舞台要素在演出呈现的功用和价值,其中,宗教、仪式、跨文化语境等内容既是后戏剧剧场不可或缺的因素,他甚至认为“后戏剧剧场中仪式取代了戏剧情节”,而 安魂曲 的成功也得益于此。明显可以看出,死亡的仪式横穿了整部剧作,剧中涉及到六个人的死亡,即老人、老妇、二者的女儿、警察、婴儿、车夫的儿子。而舞台出现的每个人物的死亡都会有“快乐天使”“逗乐天使”“悲伤天使”的伴随出现,他们为每位死者超度。天使在互相逗乐而又近乎荒诞、前言不搭后语的对话中完成了悼念的工作。这些仪式看似随意滑稽,消解了契诃夫原作中死亡的沉痛与肃穆;而三位天

14、使由人来扮演,彰显了列文的宗教关怀,也进一步肯定了列文对传统宗教的不屑与对“人”价值的肯定。另一方面,呼唤、妈妈的复沓也具有某种仪式感,剧中老妇一再在死亡之前呼唤的“妈妈”与老人弥留之际梦境与现实的来回切换,回归到人类生存与死亡、自然与超自然的母题。列文没有避讳谈及死亡与人的欲望,反而将他们赤裸裸的呈现给观众,这种前卫的表达能使观众心灵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在跨文化语境中依然能够产生共鸣。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剧中插入了两段音乐,哪怕观众听不懂唱词的含义,但在音乐与这种形式感与剧场共同合力下,观众依然能够感受到娓娓道来生命的荒凉与无尽的死亡意味。30 责任编辑:刘 纯三、安魂曲对后戏剧剧场的再补充随着

15、雷曼提出后戏剧剧场这一理论思想后,学界随之而来的是对“文本”与“去文本”的争论,雷曼本人认为,“文本剧场”不会被取代,它们只是与舞台、表演共存的概念,是对戏剧文本的文学地位所把控戏剧的撼动。但是雷曼并未给戏剧文本的发展指出一条具体道路,对于当代世界戏剧来讲,戏剧的文本探讨依然是研究的主流,反观 安魂曲 的语言文本,似乎可以给雷曼后戏剧剧场发展道路中的“文本剧场”一些有益的补充。任何时代的戏剧作品都不能完完全全脱离时代,雷曼的后戏剧剧场也是基于对时代的把握而作,安魂曲 亦是如此,雷曼将舞台演出分为三类,即语言文本、排演文本和表演文本,但明显雷曼所侧重的是表演文本的研究,而忽略了语言文本的价值,而

16、 安魂曲 的语言文本就很好的诠释了在后现代剧场中语言的多重可能性。整部剧的对话呈现出了一种哲理性的思辨色彩,使得语言在舞台上不只具有表演剧情的功能,更多的是在传达思想,像是舞台与观众的直接对话,并试图在人类对世界的认识中架起桥梁。安魂曲 将不同民族、国家、人都难逃的“死亡”的命题在舞台上公之于众,剧中的对话像是每个人的生活写照,“跟所有人的生活一样,先生。我站在长长的队里领我那一小把糖,队很长,我没排到。”“生活带着我走,我就走”实际上,列文在刻画死亡时没有强调死亡带来的恐惧感,反而在言语间令人思考的是生活本身的意义,活着比死去要辛苦得多,在老妇的喃喃自语中便可窥见。文字语言反映的哲理与内涵是

17、其他舞台形式所难以替代的,戏剧文本的魅力在 安魂曲 中再次散发出光辉。安魂曲的语言文本并非是这部戏的全部,舞台、场景、灯光、人形道具等戏剧元素构成了这部伟大的戏剧作品,它和后戏剧剧场所阐述的理论一样,将文本与其他因素放置同一平面内,共同构成了戏剧。但反观雷曼的后戏剧剧场的理论,刻意强调是“去文本化”的的舞台形式,并未给“戏剧文本”如何发展留有空间。但 安魂曲 弥补了这一空缺,它将生存与死亡的命题依靠文本的形式在舞台上具体化,将人们的生活与世界的荒诞相互关联,观众在舞台对话间的接受超越“文本”自身,剧中的片段化书写又将人生中面临的种种问题勾连起来,恰恰是该剧“文本”的可贵之处。在时代洪流下,对荒

18、诞世界进行反击的哲理文本也绝不会输给时代,戏剧文本的价值在后戏剧时代也会得以延续。四、结语以后戏剧剧场的视角研究 安魂曲,不仅给这部剧作提供了更多的解读空间,同时也给后戏剧剧场一些有益的补充,21 世纪初,在后戏剧剧场的延续中,戏剧文本与语言的功用再次复苏,却又与传统的戏剧有所区别,它更契合时代,同时也更有“意义”。观照我国的现代戏剧创作,似乎可以从中得到些启示:雷曼在 后戏剧剧场 中曾坦言:他概括的 20 世纪 70 年代后的戏剧特征,正是西方戏剧界从东方戏剧中吸取养料的结果。换言之,如果我国的本土戏剧能够像 安魂曲 一样融入民族特性与重要命题,把握真善美的准则,展现生命的意义。注释:王岳川.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19。【德】汉斯 蒂斯 雷曼著,李亦男译.后戏剧剧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5,78。宫宝荣.与其跟风“剧场”,不如坚守“戏剧”再议postdramatic theater 的中文译名J.戏剧艺术,2020(05):38。【以】汉诺赫 列文著,张平、黄纪苏、孙兆勇译.安魂曲:汉诺赫 列文戏剧精选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34。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海 外 视 窗31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品牌综合 > 临存文档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