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説“敬”.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28133 上传时间:2024-02-26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1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説“敬”.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説“敬”.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説“敬”.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説“敬”*譚生力(山西師範大學文學院)摘要學界對“敬”構形的認識,尚存争議。我們結合相關字形認于省吾“苟”“敬”由“羌”孳乳而來的觀點可信。甲骨文“”像人頭上戴有角形或者毛羽類裝飾物,與祭祀活動有關,由此産生“敬”義。“敬”往往與言辭、動作有關,故在後世文字演變過程中,逐漸累增義符口、攴,遂有後世“敬”這種形體。漢語中“敬”之諸義皆由此衍生。關鍵詞苟敬構形祭祀头饰“敬”在説文茍部,許慎認爲:“肅也。从攴、茍。”是個會意字。許慎這種處理方式,有一定道理。從語音關係來看,“茍”是見紐職部字,“敬”是見紐耕部字,兩者相隔甚遠。因此看作會意較爲妥當。但是“敬从攴、茍”,兩者組合一起會何意?我們不好理解

2、,許慎也没有説清楚。因此,要想解決“敬”構形問題,就必須首先搞清楚“茍”是什麽。“茍”小篆寫作,説文認爲“自急敕也。从羊省,从包省。从口,口猶慎言也。从羊,羊與義、善、美同意。凡茍之屬皆从茍。,古文羊不省”,這種解釋,較爲晦難懂。學界對許説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有贊同者,有質疑者。説文“茍”部,只有一“敬”字。從字形來看,“敬”所从之“茍”和艸部字“苟”形*本文爲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楚系形近字與同形字考辯”(批准號:)、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楚文字綜合整理與楚文字學的構建”(批准號:)和山西省高等學校教學改革創新項目“新師範背景下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漢字教學能力强化策略及實施路徑”(批准

3、號:)的階段性成果之一。詳細情況可參看丁福保主編:説文解字詁林,北京:中華書局 年版,頁 。周法高主編:金文詁林,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年版,頁 。近。以往有學者認爲“敬”所从之“茍”就是“苟”。但是,從文字源流來看,“茍”“苟”二字淵源有自,只是在後來隸楷階段才混同,且兩者語音關係並不相近。因此,“敬”所从之“茍”即“苟”之説,早已被學界所拋棄。此外,説文中許慎認爲與“茍”相關的字,尚有一“”字。説文“具也。从用,茍省”,從相關古文字材料來看,是木製盛矢器,後來由於形體訛變和“茍”相似,從而導致許慎誤認爲“”與“茍”有關。因此,解決“茍”“敬”問題,在説文系統内可憑藉資料十分有限。以往由

4、於材料所限,“茍”“敬”構形問題,一直没有得到很好解決。後來,隨着大量新材料的出現,“茍”“敬”演變脈絡逐漸清晰,“敬”字構形問題逐漸明朗起來。甲骨文中有字形、,學界往往將其隸定爲“”。劉釗、夏大兆將其放在“”字頭下,相關字形與詞例如下。壬申卜奏四土于。合集 卜貞雨合集 正丙申卜燎于 羊雨合集 戊子卜婦 雨合集 西周金文中,“”沿襲殷商時期的寫法,或添加口旁,可隸定爲“茍”;或添加攴,可隸定爲“”;又或同時添加口、攴,即有了後世文字“敬”。由於有相關文獻對照,並且將金文中相關諸字釋讀爲“敬”,文通字順。所以,學界對金文中相關字的釋讀問題,已經基本没有疑義。現將相關字形及詞例略舉幾例:(太保簋西

5、周早期)太保克(敬)無譴。(大盂鼎西周早期)(敬)擁德經。(大盂鼎西周早期)若(敬)乃正。(何尊西周早期)徹命茍(敬)享哉。(師虎簋西周中期)苟(敬)夙夜勿廢朕命。(班簋西周中期)唯苟(敬)德,亡攸違。(吊父卣西周早期)敬哉。(元年史簋西周晚期)敬夙夕用事。春秋戰國時期,“”“茍”繼承早期寫法並有所訛變,字形如下。説“敬”周法高主編:金文詁林,頁 。具體可參看董蓮池:説文解字考證,北京:作家出版社 年版,頁 。劉釗、洪颺、張新俊:新甲骨文編,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年版,頁 。黄德寬主編,夏大兆編著:商代文字字形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年版,頁 。(秦公鐘)(叔夷鎛)(清華一保訓)(睡編二六貳

6、)從上述資料來看,從甲骨到戰國文字,“敬”形體發展演變過程清晰。春秋戰國時期,一些“敬”所从部件“茍”上部訛變爲“羊”,遂爲後世所本。從而,導致許慎認爲茍“从羊省”。至此,“敬”字形體演變源流問題已經基本清晰。但是,其構形問題仍然没有得到解決,而解決問題的關鍵仍然在於如何看待“”。關於古文字中“”構形問題,學界一直存有争議。從相關研究成果來看,主要有以下幾種意見。首先,郭沫若認爲“”即狗之象形初文。其次,于省吾認爲“茍”“敬”由“羌”孳乳而來。第三,吴大澂認爲,古敬字,象人拱手致敬也。第四,陳年福認爲“从卩,指事,頭上兩斜筆表示雙耳聳立之形,以人跪坐豎耳表示警戒之意”。從相關古文字資料來看,吴

7、大澂觀點並不可信,故被學界所拋棄。目前,學界有關“敬”構形問題,主要認可郭沫若、于省吾、陳年福三人的觀點。郭沫若認爲:茍用爲敬,與師虎簋同。大盂鼎、大保鼎又均以爲之。余謂乃狗之象形文,卜辭多見,用以爲牲,又以爲沃甲之沃,狗沃音相近也。又作茍,乃从口聲,後誤爲从艸之苟,形雖失而音尚存。其用爲敬者,敬即警之初文,自來用狗以警衛,故字从茍从攴,與牧馭等同意。省之則單著狗形作若茍,即可知爲敬爲警,猶箕帚乃婦女之事,故婦字从帚,而卜辭更以帚爲婦矣。苟、茍字,説文兩收。苟訓爲艸,茍訓爲“自急敕”而未言其音,後人因“急敕”之訓而傅會以“己力切”。玉篇更以茍、亟爲一字。然大盂鼎有从亟之字作,又同見兩字,二者並

8、立不相混,知後起之説均不足信也。郭沫若這種觀點,在學界産生了較大的影響。例如,徐中舒、商承祚、張世超等都贊同此説,並在郭説的基礎上進一步作出闡釋。“”乃“狗之象形”初文這種説法,有一定的合理成分。例如解釋了“敬”在演變 甲骨文與殷商史(新十二輯)郭沫若:兩周金文辭大系圖録考釋(三),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 年版,頁 。于省吾:釋羌、茍、敬、美,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 年第期,頁 。吴大澂:説文古籀補,北京:商務印書館 年版,頁 。陳年福:實用甲骨文字典,成都:四川辭書出版社 年版,頁 。郭沫若:兩周金文辭大系圖録考釋(三),頁 。徐中舒:怎樣考釋古文字,載國際中國古文字學研討會論文集編輯委員會:古

9、文字學論集初編,香港:香港中文大學 年版。徐中舒主編:漢語古文字字形表,成都:四川辭書出版社 年版,頁 。商承祚:説文中之古文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年版,頁 。張世超、孫凌安、金國泰、馬如森:金文形義通解,京都:中文出版社 年版,頁 。過程中爲何添加口、攴的問題,也説明了“敬”“警”分化問題。但是,這種説法也存在較大的問題。從整個文字發展演變過程來看,“敬”演變脈絡清晰,明顯是一個跪坐之人,在人頭頂部添加筆畫而成,其和“狗之象形”並不相類。甲骨文中“犬”及从“犬”之字,均無寫作此形者。因此,郭沫若這種説法,也逐漸被學界所懷疑。例如先前認可“狗之象形”的商承祚,後來也放棄此説。商承祚認爲“”

10、是“跽人形,與令、命字同意”。同時,商承祚指出“狗之象形”説頗迂回,有輾轉附會之嫌。因此,“”乃“狗之象形”初文這種説法,似乎並不可信。陳年福認爲“从卩,指事,人頭上兩斜筆表示雙耳聳立之形,以跪坐豎耳表示警戒之意”。這種觀點,較“狗之象形”有較大進步。但是,古文字從未見過如此兩斜筆表示人豎耳,故此説似乎也不可信。于省吾結合“羌”字,認爲“茍”“敬”由“羌”孳乳而來。于文認爲“由於當時的羌族有戴羊角的習俗,造字者取其象形,在(人)字上部加以羊角形便構成羌字。某些少數民族的巫師在作法禮神時,戴角而跪以示虔誠。孳乳从口,也即後世茍字。茍字孳乳从攴,即今敬字”。于文從文字、文獻、民俗等方面出發,資料翔

11、實,論證嚴密。因此,在學界産生較大的影響,這爲我們進一步考慮“”字構形問題指明了方向,並提供了綫索。我們認爲“”字構形就是人頭上戴有角形裝飾物或者毛羽類,與祭祀活動有關,漢語中“敬”之諸義皆由此衍生。甲骨文中,“”人上所从之部件,也見於其他諸字。例如甲骨文中“雈”,可以寫作(合集 正)、(合集 )、(合集 )等形。説文:“雈,鴟屬。从隹从,有毛角。所鳴,其民有旤。凡雈之屬皆从雈。讀若和。”從古文字形體來看,許慎的解釋“从隹从,有毛角”可信。“雈”所从的,即來源於這種鳥類的兩個毛角耳。甲骨文中从“雈”的“雚”可以寫作(合集 )、(合集 )、(合集 )等形。值得注意的是,在以後的文字演變過程中,其

12、所从的有時也訛變成“羊”,例如戰國文字中的“雚”可以寫作。再例如甲骨文中“”可以寫作(合集 正)、(懷 )、(合集 )等形。説文“兩刃臿也”,即“鏵”字初文。從相關考古實物來看,“”所从的,即來源於這種農具 説“敬”商承祚:殷契佚存,載宋鎮豪、段志洪主編:甲骨文獻集成第册,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 年版,頁 。陳年福:實用甲骨文字典,頁 。于省吾:釋羌、茍、敬、美,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 年第期。詳細情況可參閲董蓮池主編:新金文編,北京:作家出版社 年版,頁 。的兩角。此外,甲骨文中有一字形寫作(合集 )、(合集 )、(合集 )等形,學界一般認爲是“眉”或者“蔑”的分化字,其所从部件表示眉毛。由此來

13、看,人類早期的確有把角形物或者毛羽寫作的習慣。漢字中人頭上戴有裝飾物或突出毛髮往往可以表示美,這在漢字系統中並不少見。例如甲骨文中“每”可以寫作(合集 )、(合集 )、(合集 )等形。關於“每”字,許慎認爲:“艸盛上出也。从屮母聲。”從古文字形體來看,許説不可信。有學者認爲上像髮飾盛美,也有學者認爲是髮簪。王獻唐則認爲:“以毛羽飾加於女首爲每,加於男首則爲美。”不論“每”上部所从部件爲何,但總是裝飾的東西,有美的意思,“原田每每”左傳僖公二十八年,正取此義。再例如甲骨文中“”字可以寫作(合集 ),此字在戰國文字中多表示美。季旭昇認爲“”从髟,髟本髮盛髟髟。再例如,甲骨文中有一字形,寫作(合集

14、正)、(合集 )、(合集 )等形,象人頭上戴某種飾物。關於此字釋讀問題,學界尚有争議,劉釗釋“敖”,趙平安釋“失”。趙平安認爲“失”本象頭上有某種飾物的人形,所以有美的意思,這個意義古籍中用“佚”表示。漢字中頭上有角形物件或加毛羽等裝飾的字,往往也具有尊敬、尊貴、神奇、高之意,這在漢字系統中也並不少見。例如上文提及的“每”字,“每”的分化字“敏”,正有莊敬、審慎之意。玉篇攴部:“敏,敬也,莊也。”左傳僖公三十三年:“禮成而加之以敏。”杜預注:“敏,慎當於事。”此外,上文中提到雈是鴟屬鳥類。葉舒憲認爲這類鳥在先秦時期擁有至高神聖的地位,與人類崇拜神鳥密切相關,這一點可以從大量的考古實物鴞形器具中

15、得到印證。古人意象中神聖之物往往頭上有角或者肉冠,例如“龍”和“鳳”。甲骨文中“龍”可以寫作(合集 )、(合集 )、(合集 )等形。“鳳”可以寫作(合集 )、(合集 )、(合 甲骨文與殷商史(新十二輯)詳細情況可參閲季旭昇:説文新證,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年版,頁 。詳細情況可參閲季旭昇:説文新證,頁 。于省吾主編:甲骨文字詁林,北京:中華書局 年版,頁 。季旭昇:説文新證,頁 。劉釗:釋甲骨文耤、羲、蟺、敖、諸字,載古文字考釋叢稿,長沙:嶽麓書社 年版,頁。趙平安:從失字的釋讀談到商代的佚侯,載新出簡帛與古文字古文獻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 年版,頁 。葉舒憲:經典的誤讀與知識考古 以詩經鴟鴞

16、爲例,陝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年第期,頁 。補 )等形。此外,甲骨文中“長”可以寫作(合集 )、(合集 ),象人披髮扶杖形,表示年長之人,“長”正有尊貴、尊敬等意。甲骨文“老”可以寫作(合集 )、(合集 )、(合集 )等形,表示長髮老人佝僂其背扶杖之形。漢字中“考”“老”一字分化,“老”“考”正有敬、高之意。例如儀禮士喪禮:“卜葬其父某甫,考降無有近悔。”鄭玄注:“考,登也。”“戴”字初文“異”,甲骨文寫作(合集 )、(合集 正)、(合集 )等形。學界一般認爲象頭上戴一物。“戴”正有推崇之意,例如玉篇異部:“戴,奉也,事也。”綜上所述,人類早期的確有把角形物或者毛羽寫作的習慣,漢字系

17、統中往往可以在人形頭部加飾物或毛羽表達美、尊敬等意。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側面印證了“茍”“敬”由“羌”孳乳而來的觀點可信。此外,結合甲骨卜辭來看,我們認爲“”應該與古代祭祀活動密切相關。關於甲骨卜辭中“”字用法問題。屈萬里認爲“與、相似,諸家定爲字,蓋是。卜辭中所見者,多爲卜問向求雨之辭,疑乃神祇之類也”。從相關甲骨卜辭來看,“”雖然不能確定是神祇之類,但是往往與求雨密切相關。李强認爲周代求雨祭祀時候,有皇舞。皇舞就是羽舞,即用羽毛裝飾在舞者的冕上而表演的一種舞蹈。“舞”甲骨文寫作(花東 )、(合集 )、(合集 反)等形,有時候則添加雨旁寫作(合集 ),表示人持牛尾或鳥羽等跳舞求雨。連劭名認爲在

18、舉行求雨儀式時候,群巫手持五彩羽毛做的扇子跳舞。字所从之形部件,很可能就是人頭上的角形或者毛羽類裝飾物,這應該與“舞雩”這一求雨儀式有關。祭祀等節日,不僅人用毛羽類裝飾,一些樂器也是如此。例如“壴”,徐鍇認爲“豆,樹鼓之像;屮其上葆羽也。象形”。此外,從相關甲骨文字來看,確定無疑的“”均呈跪人形,這是比較符合古代祭祀行爲的,與古人認爲大不敬的“箕居”截然相反。在後世文字演變過程中,跪坐之人逐漸變爲“尸”,又進一步訛變爲“人”,這可能與“”添加口、攴後縮減書寫空間的需要有關。説“敬”屈萬里相關觀點,見于省吾主編:甲骨文字詁林,頁 。李强:周代農業祭祀研究,吉林大學博士學位論文(指導教師:朱紅林)

19、,年,頁 。連劭名:商代的舞雩,古籍整理研究學刊 年第期,頁。(南唐)徐鍇:説文解字繫傳,北京:中華書局 年版,頁。古文字中尸、人訛混常見,詳細情況可參閲李守奎、蔡麗利:楚簡中“尸”與“人”的區别與訛混 釋楚簡中“作”與“居”的異體,中國文字研究 年第期,頁 。值得注意的是,漢字中與“敬”詞義相關的諸多字,往往也與祭祀有關。説文“祗,敬也。从示氐聲。”甲骨文中“尊”可以寫作(合集 正),一般認爲“尊”的本義是置酒以祭,所祭必爲尊者,所以引申出敬重、推崇、尊奉、擁戴、尊貴、高貴等義。甲骨文中,“鬼”可以寫作(合集 正)、(合集 正)、(合集 )等形,一般認爲“鬼”字形象人站立或跪跽而頭戴一種面具

20、之形。“畏”可以寫作(合集 反甲)、(合集 )、(合集 )等形。漢字中“鬼”“畏”同源。晁福林認爲甲骨文中“鬼”字頭部戴面具,進行模糊化處理,與古代祭尸禮有關。祭祀祖先必然肅然起敬,由此而生畏義。綜上所述,我們認爲“”字構形象人頭上戴有角形或者毛羽類裝飾物,與祭祀活動密切相關。敬往往與言辭、動作有關,所以在文字演變過程當中,逐漸增加口、攴,遂有後世“敬”這種形體。祭祀活動必定要穿着打扮華麗,所以與美自然關係密切。祭祀活動必然莊重、謹慎,所以就有了尊重、尊敬、嚴肅、崇高等意。文字發展到漢代,許慎没有看到更古老的字形,所以就有了“自急敕也。从羊省,从包省。从口,口猶慎言也。从羊,羊與義、善、美同意。凡茍之屬皆从茍。,古文羊不省”這樣的誤解。此外,關於説文中“自急敕也”的解釋,歷來也是衆説紛紜。我們認爲這裏的“敕”當取告誡之義,“急”當取嚴之義。例如中論脩本“詳内而略外,急己而寬人”,“急”,正取“嚴”義。“自急敕”即自己嚴厲告誡自己的意思,自警之詞。甲骨文與殷商史(新十二輯)董蓮池:説文解字考證,頁 。同上注,頁 。晁福林:先秦時期鬼、魂觀念的起源及特點,歷史研究 年第期,頁。丁福保主編:説文解字詁林,頁 。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