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Vol.37 No.1Feb.2023第 37 卷第 1期2023 年 2 月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Shanxi Datong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西汉水上游乞巧节俗源考流变及基因图谱构建李金峰,时书霞,徐燕(兰州工商学院,甘肃 兰州 730101)摘要:乞巧节俗缘起于先秦时期的星辰崇拜、女神信仰、秦人遗风,历经秦汉、唐宋、明清,这一古老节俗如今正面临消弭的困境。通过对陇东南地区西和、礼县一带乞巧节俗的考察,运用历史学、社会学、民俗学等多学科交叉方法,探寻乞巧节俗渊源及节俗活动历史流变,归纳分析不同历史时期乞巧节俗的
2、民俗意象和风物特征,试图构建乞巧节俗基因图谱。在乡村文化振兴背景下,挖掘乞巧节俗的内涵和时代价值,对乞巧节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促进乡村旅游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关键词:西汉水上游;乞巧节俗;基因图谱;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图分类号:K892.1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4-0882.2023.01.024一、引言甘肃陇南西汉水上游是乞巧节俗文化的发源地,也是迄今保留乞巧节俗程式最完整、内容最丰富、群众基础最雄厚的地区。随着电视和网络媒体的发展,乞巧节俗才逐渐被国人所熟知。在甘肃省委省政府、陇南市委市政府和西和县委县政府以及赵逵夫等专家学者的协同努力下,乞巧节
3、已成为西和县一张靓丽的文化名片,2006年乞巧节顺利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西汉水上游的西和县因此也被命名为“中国乞巧文化之乡”。西汉水上游乞巧节俗活动融星辰崇拜、民间传说、宗教祭祀、词赋歌谣、音乐舞蹈、民间工艺于一体,蕴含着丰富的人生体验、伦理观念、道德规范和人文情怀,以其传承之久远、唱词之纯正、情感之真挚、程式之完整而被誉为中国古代民间风俗之“活化石”。然而,这一传承千年的节俗文化受现代文明冲击,正面临着集体记忆缺失和消弭的困境。因此,启动乞巧节俗文化探源工程,追本溯源,运用文化遗产基因识别分析方法挖掘其节俗意象和风物特征,探究其历史沿革、传承脉络,构建基因图谱,对增强这一中华
4、古老节俗的文化认同感,具有重要的意义。二、乞巧节俗文化探源关于乞巧文化溯源问题,大多从星辰崇拜、女神信仰和秦人遗风三个角度予以阐释。(一)星辰崇拜说星辰崇拜曾在我国古代和世界各地普遍存在着。我国古代星宿名称,基本上是部落、民族的始祖或者对经济社会生活做出杰出贡献的人物。先秦文献中关于此方面的记载甚多,庄子大宗师:“傅说得之,以相武丁,奄有天下,乘东维,骑箕尾,而比于列星。”傅说、箕尾皆为星名,傅说为辅佐商汤武丁贤臣,后羽化升天为星。另外,原始初民对天地万物都怀有好奇和敬畏之心,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通过观察星象来辨认方向和季节。尚书 尧典 中记载:“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说明上古时期
5、,人们已注意到织女星的时序转换并以此定义四季回转指导农时。星经 中“织女三星,在天市东,常以七月一日,六七日见东方。”则记述了织女星出现的日期,织女星初昏于正东方出现,则标志着进入秋季月序。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文史学家赵奎夫认为乞巧节俗崇拜祭祀的对收稿日期:2022-08-03基金项目:甘肃省人文社会科学项目“乡贤参与村落遗产传承保护及旅游开发的内生动力机制研究”(21ZC09);兰州市社科规划项目“文旅融合非遗先行助推兰州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研究”(22-B59);甘肃省科技计划软件学专项“乡村振兴视阈下甘肃村镇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研究”(20CX4ZA005)作者简介:李金峰(1976-)
6、,甘肃陇南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区域旅游规划;时书霞(1976-),女,甘肃白银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徐燕(1990-),女,甘肃白银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旅游消费者行为。文章编号:1674-0882(2023)01-0117-05基于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视角 1172023年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象巧娘娘,即是秦人善织的女性始祖女修。1秦人以女修在织布方面对氏族社会生活与经济方面的贡献,而称其为“织女”,织女星在银河西侧。织女作为星名,先秦文学多有记载。如 夏小正 七月:“汉案户。汉也者,河也。案户也者,直户也,言正南北也。寒蝉鸣,初昏,织女正东乡。
7、”诗经 小雅 大东亦有记载:“跂彼织女,终日七襄。”又云:“睆彼牵牛,不以服箱。”此为牛郎织女神话之雏型,其中织女、牵牛尚为天汉二星,周人对牵牛织女星辰崇拜,对后世天人感应思想和民间习俗信仰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如 淮南子天文训 就有“河鼓一时不出,其时不和;四时不出,天下大乱”的记载。“河鼓(牛郎)”“织女”二星之名起于何时虽难以考证,然而在西周已是家喻户晓了。2及至后来史书亦有织女星名的记述,后汉书天文志:“七年正月戊子,流星大如杯,从织女西行,光照地。织女,天之真女,流星出之,女主忧。其月癸卯,光烈皇后崩。”(二)女神信仰说女神信仰可追溯到人类原初的母性崇拜心理。3中国古代社会,女神崇拜现
8、象逐渐演变为华夏民族对族群基因亲缘认同和凝聚的文化符号,从华胥、娲皇、织女、嫦娥、西王母、九天玄女、女魃再到妈祖,均因体现繁衍、博爱、仁慈、牺牲、巧智、聪慧等秉性而受到广大民众的崇敬。4西汉水上游乞巧节俗祭祀的女性神祇巧娘娘,即为形成于汉代的“牛郎织女”传说中的“织女”。梁宗懔 荆楚岁时记 中“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孙女也。年年织杼劳役,织成云锦天衣,”是以印证。不过,在西汉水上游民间传说中,巧娘娘不仅是女性的群体信仰,更是勤劳、善良、美丽和灵巧的化身。至于“巧娘娘”叠词称谓则延续了陇东南对女性神祗称呼的惯性,“王母娘娘”“女娲娘娘”等莫不如此。波兰裔英国籍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提出了功能主义主
9、张,每一社会制度的存在都依赖于七种基本的个人需求:营养的补给、繁殖、身体舒适、安全、健康、行动和成长。5从西汉水上游陇东南境内乞巧仪规判断,未成年女性祀奉的“巧娘娘”,既不是面向社会“安全”需要(如妈祖)的神灵,也不是体现繁殖(如女娲娘娘、送生娘娘)的神灵,而是面向女性“成长”需要。乞巧节俗参与主体是女性,而以祀奉“巧娘娘”为中心的女神崇拜的重要性在于其树立了相对纯粹的女性公共空间,在此空间,未成年女性通过学习成长为合乎社会要求的角色。6(三)秦人遗风说秦人先祖为上古时华胥氏(52世祖),华胥氏涉雷泽而生子伏羲(51世祖),伏羲生子少典,少典后有轩辕黄帝(49世祖),又有昌意、颛顼(47世祖)
10、。史记 秦本纪 中有“秦之先,帝颛顼之苗裔孙曰女修。女修织,玄鸟陨卵,女修吞之,生子大业(皋陶)。舜赐姓嬴氏。”如前文所述,秦人这位女性始祖女修正是以“织”而对氏族社会经济生活做出了巨大贡献的“织女”。西汉水上游西和、礼县一带乞巧节俗祭祀的女性神灵“巧娘娘”(祭祀程式中乞巧歌词首落尾一般有“巧娘娘”三字,此处“娘”和该地方言中对母亲称谓都读“nia”)正是被神化了的秦人女性先祖织女,即那位善织的“女修”。乞巧节期间,未成年女性以乞巧的形式表达对这位女性老祖宗的敬意,并祈求善织的巧娘娘赐予心灵手巧、才智双全的本领。另外,甘肃陇东南西汉水上游作为秦人的发祥地已通过文献学、地名学和考古学得到明证。早
11、期秦人居于汉水之滨的西垂、西犬丘,在古秦人心中,女修身边的天河也应称为“天水(天上之水)”“汉水”,这样才符合大家的愿望和理想,通过联想对应之下,把分隔牵牛、织女两个星座的天河称之为“汉”“云汉”“银汉”“天汉”。1994年,西汉水北岸礼县境内大堡子山秦公墓地的发现,再次佐证了甘肃陇东南一带确属嬴秦的桑梓故土。1975 年,湖北云梦睡虎地 11 号秦墓出土了大量竹简,其中“日书 155 简”就有:“丁丑、己酉取妻,不吉。戊申、己酉,牵牛以取织女,不果,三弃。”文苑英华丽情集 记述的“七月,牵牛织女相见之夕,秦人风俗。”也是佐证之一。值得注意的是,陇东南乞巧仪式中还有一项具有原始信仰和民间巫风的
12、仪式“跳麻姐姐”。西和县文史学者黄英先生认为,陇东南是氐羌人的发祥地,也是大麻的原生地和主产区。秦人西迁后,长期与氐羌民族杂居共处,而“氐人俗能织布,善种田。”(魏略 西戎传),可推测“麻姐姐”应是氐人女性,因纺麻线技艺而被后世女性所推崇。可以说“女修”和“麻姐姐”都以“善织”而闻名,“跳麻姐姐”可以说是秦戎文化杂交混生的活态例证。7从信使记载、民俗考察到地下文物,不难看出秦人发迹地西汉水上游与伏羲、女修(织女)的亲缘认同的内在逻辑,秦人女性以乞巧节俗形式祭拜巧娘娘正是秦人女性对先祖女修崇拜在民间的文化遗存。再者,中国历史上政权中心多处于物产丰饶的中原地带,而西汉水上游陇东南地处西陲且山峦屏障
13、,和外界交流不多,致使该节俗很少受外部文化冲击而呈现出相应的完整性和原初性。三、乞巧节俗历史流变及基因图谱构建(一)乞巧节俗的历史流变关于西汉水上游乞巧节俗的本土文献记载,最早见于清代 西和县志 1182023年风俗篇:“七月七日,夕,人家室女陈瓜果,拜织女星以乞巧。”对于清以前的乞巧节俗却无从佐证。若以乞巧文化作为风俗内核,忽略其共时性、地域性等些微差异,考量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乞巧节俗的历史性差异,可对民俗遗产基因传承及变异情况从文献学视角运用逆推法进行跟踪性研究。1.先秦时期:乞巧文化的孕育期既然乞巧文化源于星辰崇拜、女性神灵信仰和秦人遗风,乞巧节俗活动应形成于女修之后较远的年代。牵牛(河鼓
14、)、织女作为星辰散见于 诗经 小雅 大东 墨子 杂家 六韬 军用 夏小正 七月 等先秦作品之中。关于牛女传说,其源地说法不一,尚存争议,有山东沂源说、山西和顺说、陕西西安说、湖南桂东说、河北邢台说、河南南阳说、湖北襄阳说、河南鲁山说等。6且不论牛女传说源于何地,仅从 三辅黄图“渭水贯皆,以象天汉;横桥南渡,以法牵牛”判断,“牛女传说”在秦以前就已深入人心。而乞巧节俗程式,明代罗颀在 物原 一书中这样记载:“楚怀王初置七夕,妇女是日以彩缕穿七孔针,陈瓜果于庭,以乞巧。”以此来看,虽由明人所作,但其时乞巧活动仪式已经初具雏形,参与主体为女性,活动主要有穿七孔针和摆食瓜果,时间仅为一天,后世纷繁的各
15、种乞巧活动均是以此为原型。2.秦汉:乞巧节俗的萌芽期秦汉时期,宫中就开始流行以穿七孔针为主要内容的乞巧风俗。西汉刘歆所著笔记体小说 西京杂记 记载:“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俱以习之。”这是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节俗的记载。汉朝的宫女,负担着宫廷服饰装饰的制作,七夕夜,女子手持五彩丝线,对月穿七孔针,完者为得巧,迟完者谓之输巧。由此可见,汉朝乞巧习俗其程式延续了春秋战国时期宫廷女性主体和彩线穿针习俗,不同的是增加了夜间对月穿针的斗巧习俗。为防止衣物、书籍虫蛀霉变,曝衣、晒书风俗亦有呈现,及至后世。如东汉农学家崔寔所著 四民月令就有“七月七日,暴经书及衣裳,习俗然也”的记载
16、。至于南朝宋刘义庆 世说新语 排调 中“郝龙七月七日出日中仰卧,人问其故,答曰:我晒书。”为魏晋名士的滑稽表演,稍有戏谑之意。3.魏晋南北朝:转折期魏晋时期,乞巧节俗活动内容逐渐向多样化发展。晋人周处 风土记 记载:“七月七日,其夜河鼓、织女二星神当会。守夜者咸怀私愿,或云见天汉中有奕奕正白气,有耀五色,以此为征应。见者便拜,而愿乞富乞寿,无子乞子。唯得乞一,不得兼求。三年乃得言之,颇有受其祚者。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风土记 翔实记载了晋人的乞巧节俗,已将牛郎织女传说融入其中,并突出许愿祈福的内容。到南北朝时期,已有蛛丝卜巧风俗。荆楚岁时记 亦有“唯每年七月七日夜,渡河一会。是夕,人家妇
17、女结彩缕,穿七孔针。或以金、银、鍮石为针,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蜘蛛别称)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除了结彩缕、陈瓜果等祭祀仪式外,祈福斗巧、蛛丝卜巧活动均有呈现。值得注意的是,两处均有“牛郎织女鹊桥会”的记载,这与西汉水上游乞巧节俗“手襻搭桥”仪规密切关联。另外,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乞巧节俗参与群体由宫廷逐渐转入民间,“德、言、容、工”成为男人择妻规范,女红活计备受待字闺中的女性重视,于是在七夕夜祭拜织女,祈求纺织技术。4.唐宋:乞巧节俗的兴盛期唐宋时期乞巧节俗可谓盛况空前,其记载散见于诗词歌赋、随笔绘画之中。林杰 乞巧诗:“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18、可谓是流传甚广的乞巧节俗诗词,诗中“家家”一词证明了乞巧节俗活动的普及性。唐代画家还创作了许多反映宫廷乞巧风俗的画作,如张萱 七夕乞巧士女图 和 宫中乞巧图 等。宋罗烨编纂 醉翁谈录 载:“七夕,潘楼前买卖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车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车马不通行,相次壅遏(阻塞之意),不复得出,至夜方散。”京城乞巧节不仅盛况空前,还设有专卖乞巧物品的市场,民间谓之“乞巧市”。唐宋时期,除却“蛛丝卜巧”习俗,谓之“化生”的供摩侯罗的求子习俗亦有显现。薛能 三体诗语 引唐岁时纪事:“七夕,俗以蜡作婴儿形,浮水中以为戏,为妇人宜子之祥,谓之 化生。本出西域,谓之摩睺罗(泥塑偶)。”南宋孟钺在其笔记体散
19、记文 东京梦华录 载“至初六日、七日晚,贵家多结彩楼于庭,谓之 乞巧楼。铺陈花瓜、酒炙、摩侯罗、笔砚、针线,或儿童裁诗,女郎呈巧,焚香列拜,谓之 乞巧。妇女望月穿针。或以小蜘蛛安盒子内,次日看之,若网圆正,谓之 得巧”。由此可见,唐宋时期,乞巧程式和内容也愈加丰富,有陈瓜果焚香烛以祀牛、女二星祭祀习俗,有向月许愿,五色线对月穿针斗巧、蛛丝卜巧等斗巧、卜巧和验巧习俗,还有以求子为节俗内核的陈“摩睺罗”,而且节俗活动持续七天,日日笙歌,呈现喧闹景象。5.明清以后:乞巧节俗的完善期明清时期,乞巧节逐渐成为一般性节日。明代仇李金峰等:西汉水上游乞巧节俗源考流变及基因图谱构建 1192023年山西大同大
20、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英 七巧图卷 描绘了当时宫中女子七夕夜的风雅生活,有穿针、祭拜的情景,节俗活动很多沿袭唐风。明田汝成 熙朝乐事:“以小盒盛蜘蛛,次早观其结网疏密以为得巧多寡。”描述的是蛛丝卜巧习俗。及至后来,已采用“丢针儿”卜巧,这是七夕穿针乞巧风俗的变体,源于穿针,又不同于穿针,是明清两代的盛行的七夕节俗。刘侗、于奕正所著 帝京景物略:“七月七日之午丢巧针。妇女曝盎水日中,顷之,水膜生面,绣针投之则浮,看水底针影。有成云物花头鸟兽影者,有成鞋及剪刀水茄影者,谓乞得巧;其影粗如锤、细如丝、直如轴蜡,此拙征矣。”清代潘荣陛所著北京风俗志书 帝京岁时纪胜 中有 “幼女以盂水曝日下,各投小针,浮
21、之水面,徐视水底日影,或散如花,动如云,细如线,粗如椎,因以卜女子巧。”详细记载了“丢针儿”卜巧习俗。民国时期,南方乞巧之风俞甚。民国民俗学家邓尔雅 癸亥七夕竹枝词 曰:“纸醉金迷斗巧工,民间俗尚仿深宫。改将七夕从初六,南国犹存五代风。”描述了他家乡东莞的七夕风俗。陈伯陶主编 东莞县志 亦记载:“七月初七,则 女儿夜穿针、结彩,为乞巧会。”(二)西汉水上游乞巧节俗基因图谱构建目前民俗学界对乞巧节俗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尤其是对该节俗渊源、风物及民俗意象等问题争议较大。主要有四点原因:其一,乞巧节俗并不像春节、元宵、中秋等节日那样具有广泛的群众性,秦汉时期参与人群主要是宫娥彩女,魏晋以后才逐渐倾向
22、于民间。其二,乞巧节俗的有关记载鲜见于正史,节俗意象大多采自于文学艺术作品。其三,传承多采用口耳相传的方式且传承者均为女性,未形成固化的脚本可以传习和仿效。其四,对乞巧节俗历朝各代描述不尽相同,南北各地发展脉络各异。如“蛛丝卜巧”的验巧之法:秦汉未有记载,魏晋视网之有无,唐代视网之疏密,宋元视网之圆正,明清多遵唐俗,及至出现“投针卜巧”和“照瓣卜巧”。任何一种民俗事项,在人类历史进程中能够发生、传承,是有它内在逻辑的。乞巧节俗之所以为民众喜爱,是因为其中寄托了一种祈求、一种期盼。纵观乞巧节俗发生演变历史流变,其节俗活动主要有祀牛女二星、穿针斗巧、喜蛛应巧、投针验巧、种生求子、晒书曝衣、供奉“摩
23、睺罗”、拜织女、吃巧果等。通过对陇东南的节俗考察,探寻其立体多维的原生意象、次生意象和派生意象,然后分别从原生意象的星辰崇拜、女神信仰和秦人遗风三方面梳理乞巧节俗基因识别要素,再从节俗节俗风物特征探寻其基因识别的次生和派生要素。8具体见表1。表1 乞巧节俗民俗意象及基因识别要素原生意象次生意象派生意象星辰崇拜时令节序占卜吉凶牛女传说祀牛女星曝衣晒书蛛丝应巧穿针斗巧投针卜巧女神信仰祈福求子乞求巧智笙歌燕舞陈瓜果酒炙陈摩睺罗秦人遗风女修信仰秦戎杂居乞巧仪规跳麻姐姐手襻搭桥照瓣卜巧尽管在不同历史时期,乞巧节俗次生意象和派生意象受社会制度、生产生活方式等的影响,表现形式会被赋予时代特点而有所差别,但其
24、原生意象即核心价值和本体精神不会因潮流而湮没。调查发现,上述节俗意象在西汉水上游西和、礼县境内并不完全具备。如文献所记载的“陈摩睺罗”“曝衣晒书”“穿针斗巧”等均未在时下流传的乞巧节俗程式上呈现。卜巧所涉及民俗意象,“蛛丝卜巧”“投针卜巧”也鲜有提及。成书于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的 西和县志 则以“是乞以等下折豆芽置水碗中,察以卜巧拙。”记述之。尽管描述不尽相同,形式各异,但西汉水上游与国内其他地区比较,仍较完整地保留了其原生意象、次生意象和派生意象的诸多特质,并融入了秦地文化的地域特质,可依据乞巧节俗的民俗意象及其风物特征构建其基因图谱(图1)。图1西汉水上游乞巧节俗基因图谱乞巧既是以星
25、辰崇拜和女神信仰为表征的具有普世价值的民间信俗,也是体现西汉水上游女性心理和行为认同的秦人遗风。陇东南西和、礼县境内乞巧节俗意蕴深厚,程式完整,巧娘娘原型为秦人先祖女修(前文已述),乞巧节俗主旨在于“巧”,即通过“乞”1202023年的各种仪规如“请巧”“造巧”“迎巧”“祭巧”“唱巧”“拜巧”“卜巧”“跳麻姐姐”“送巧”“手襻搭桥”等环节而达到“得巧”的效果,每一环节都相应的乐舞相伴。这些被誉为“秦风余响”乞巧歌种类繁多,有仪式仪规类的,如 迎巧歌 抢头香 上供歌 拜巧歌 馔饭歌迎水歌 照花瓣 送巧歌 等;有对女神巧娘娘崇拜的赞歌,如 巧娘娘的头发 巧娘娘的好身段 等;有时令节气类的,如 正月
26、里冻冰二月里消 乞巧十二个月 十绣 等;也有时政叙事类的,如 难忘民国十八年 鸦片是个害人精 一对鸳鸯一对鹅 等。乞巧歌旋律朴实简洁,主要表现虔诚、神秘、祥和的仪式氛围,以此表达女性的社会心理诉求。乞巧舞蹈则是配合歌唱而进行,动作也相对简单,以下肢动作的小幅度“扭”和上肢动作的大幅度“摆”为主要特征,以此而达到“娱神”的效果。“千年乞巧千年唱”,伴随着乞巧节俗的历史流变,乞巧歌舞也遵循文化进化规律渐进式发展,是流动不居的。9也就是说,乞巧歌舞不会将叙事情节停留在某一个固化的时间节点,而是在传承演变中会赋予很多时代印记、民众诉求和生活憧憬,这正是乞巧节俗在时代更迭中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魅力所在。
27、四、结论与展望乞巧节,这一兼具有星辰崇拜、女神信仰、秦人遗风的民间节俗,同其他文化景观一样,也要经历孕育、萌芽、发展、成熟等阶段,历经千百年历代传承流变保留至今。然而在现代文明冲击之下,却面临着集体“失忆”、文化认同感不强、传承主体缺失等困境。为保护好这一传承千年的节俗文化根脉,需要挖掘乞巧节俗的风物和民俗意象,采用文化基因图谱理论及分析方法,构建乞巧节俗的文化基因图谱,对启动乞巧节俗文化基因的解码和修复工程至关重要。通过多方参与、多措并举,助力乡村振兴。具体举措如下:一是启动节俗这类遗产的探源工程,充分挖掘村落遗产文化基因,梳理出一整套节俗程式范本,要认识到完善节俗的历史档案,对乞巧节俗的传
28、承、保护、修复和重构集体记忆意义重大。二是要打造有利于非遗传承保护的文化生态环境,强化社会、经济、文化命运共同体意识,倡导政府、社群民众和社会组织多方力量共同参与,打造有利于非遗传承保护的文化环境,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因融于现代民众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形成文化、产业相融互动的局面,使其成为乡村振兴背景下文化建设的重要抓手和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三是发挥新乡贤和非遗传承人作用,健全准入和激励机制,鼓励新乡贤群体和非遗传承人积极投身于非遗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开发活动中,在提升乡风民俗、聚拢乡愁文脉等方面谏言献策,使乞巧节俗在乡村文化振兴背景下体现时代最强音、弘扬时代主旋律,有效提升乞巧节俗文化新的生命
29、力和乡土文化“造血”功能,以文化赋能助力乡村振兴。四是地方教育、科研院所与文旅部门协同合作,积极推进“乞巧非遗”项目进校园系列活动,开展美育浸润行动计划。同时整合相关资源以“传习所”“非遗项目研究中心”等,挖掘乞巧节俗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努力营造“学非遗、秀非遗、用非遗”的良好氛围。五是应注重活态传承,以防止乞巧节俗因过度舞台化和商业化的“森地内拉式灭绝”,只有世代相传,衍以为俗,方能使其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焕发生机,展现其灵动的光辉。参考文献:1 赵逵夫.汉水与西、礼两县的乞巧风俗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6):83-88.2 柯杨.浅谈西和乞巧节的原初性及其地域性特征J.民间文
30、化论坛,2013(05):81-84.3 刘丽敏.中西女神信仰辨异以中国民间的女神信仰与天主教的圣母崇拜为例J.桂海论丛,2008(06):86-88.4 宋兆麟.中国远古的女神J.寻根,1995(04):41-43.5 恵嘉.马林诺夫斯基的文化功能理论及其完善路向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和社会科学版),2015(11):89-94.6 叶舒先.乞桥 乞巧 鹊桥:从文化编码论看七夕神话的天桥仪式原型J.民族艺术,2013(06):5-11+16.7 黄英.秦戎文化杂交混生的活态例证西汉水上游乞巧民俗中的“跳麻姐姐”EB/OL.2019-09-20.8 刘沛林等.中国传统聚落景观区划及景观基
31、因识别要素研究J.地理学报,2010(12):1496-1506.9 张芳.西汉水上游乞巧及乐舞研究M.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2013.(下转第127页)李金峰等:西汉水上游乞巧节俗源考流变及基因图谱构建 1212023年注释:文中引用的民间神话传说均来自 中国民间故事集成 山西卷(1999年)。参考文献:1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2 史耀清.神话寻源M.北京:燕山出版社,2005.3 陈广忠.淮南子译注M.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14.4 洪长泰著,董晓萍译.到民间去中国知识分子与民间文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5 伍蠡甫.欧洲文论简史M.北
32、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Social Cultural Connotation and Discourse Construction Form of Shanxi Myth and LegendMA Gui-jun(School of Literature,Shanxi Datong University,Datong Shanxi,037000)Abstract:This paper takes the myths and legends in Shanxi Province as the main research object,and compares the develop-me
33、nt and evolution process from the multiple perspectives of universal ethical value,local cultural color to Discourse constructionform,examines the story form to the character archetype and their behavior choice,and investigates the cultural and social psycho-logical factors.It presents the social va
34、lue connotation of myths and legends in the process of discourse construction,and exploresthe immediate significance of the spiritual connotation strengthen the spiritual cohesion of the people and promote the progress anddevelopment of a harmonious society by evoking common historical memories and
35、cultural beliefs.Key words:myths and legends;cultural connotation;discourse construction责任编辑裴瑞玲(上接第121页)Origin,Development and Genetic Map Construction of Qiqiao Customs inthe Upper Reaches of the Western Han Dynasty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the Protection of Villag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LI
36、 Jin-Feng,SHI Shu-Xia,XU Yan(Lanzhou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College,Lanzhou Gansu,730101)Abstract:The custom of Qiqiao Festival originated from the worship of the stars,the belief of the goddess,and the legacy ofthe Qin people in the pre-Qin period.After the Qin and Han dynasties,the Tang and Song
37、dynasties,and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this ancient festival custom is now facing the dilemma of elimination.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Qiqiao festival customsin Xihe and Lixian areas in the southeast of Gansu Province,using the interdisciplinary methods of history,sociology and folklore,t
38、his paper explores the origin of the Qiqiao festival customs and the historical changes of the festival activities,summarizes and ana-lyzes the folk image and features of the Qiqiao festival customs in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s,and attempts to construct the geneticmap of the Qiqiao festival custo
39、ms.In the context of the revitalization of rural culture,it is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explorethe connotation and era value of the Qiqiao Festival custom for the inheritance and protection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fQiqiao Festival and the promotion of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Keywords:the upper reaches of the Western Han Dynasty;Qiqiao festival and customs;gene map;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责任编辑裴瑞玲马桂君:山西神话传说的社会文化内涵和话语建构形式 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