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徐福东渡传说演变研究_华雪梅.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467801 上传时间:2023-10-12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1.7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徐福东渡传说演变研究_华雪梅.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徐福东渡传说演变研究_华雪梅.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徐福东渡传说演变研究_华雪梅.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29卷第1期江 苏 理 工 学 院 学 报JOURNAL OF JIANGS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Vol.29,No.1Feb.,20232023年2月“徐福传说,虚虚实实,历来是浮游于中日两国之间的棘手 悬案,也是游离于文学与历史之间的热门话题。”166无论是中日两国的史书、方志还是个人文集,提及徐福东渡日本之事者颇多。笔者也注意到,在同属“东亚汉字文化圈”的朝鲜半岛,徐福东渡日本之事也曾经在朝鲜文人界风靡一时,成为谈论的话题。中国历史上的徐福,是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徐福东渡寻仙药亦为真实发生的历史事件。徐福一行所止之处,以 史记 为代表的中国正史中并未明确提

2、及,但是在后世的中国、日本、韩国均有徐福及相关遗迹传说流传。因此,本文通过梳理中、日、朝史料中关于徐福东渡传说的相关记载,按照时间顺序廓清徐福东渡传说的演变历程,分析引起传说演变的内在动力和外在原因。一、史料所载徐福事件:层累推进逐渐具体化关于徐福东渡事件的最早历史记载当属西汉司马迁(前145前90)的 史记。史记 中有五处与徐福东渡相关的记载,其中 秦始皇本纪 有三处,封禅书 和 淮南衡山列传 各有一处。据载,徐福曾于始皇28年(前219)受秦始皇之命,率“童男童女数千人,入海求仙人”2247。历经数年,“费以巨万计,终不得药”2258,始皇37年(前210),秦始皇召见徐福,徐福恐谴遂诈曰

3、:“蓬莱药可得,然常为大鲛鱼所苦,故不得至”2263。始皇遂赐善射者,射杀大鲛鱼于之罘海面。史记秦始皇本纪 中虽有关于徐福受命东渡寻仙药之记录,但并未记述徐福东渡寻药的最徐福东渡传说演变研究华雪梅(江苏理工学院 外国语学院,江苏 常州 213001)摘要:徐福东渡事件距今已有两千余年历史,由该历史事件引发的徐福东渡传说,时至今日仍然在东亚舞台传播。梳理分析中国史料与日、朝史料中的相关记述,理清徐福东渡传说的演变历程,从历时视角解析传说演变的内在动力和外在原因。研究发现,徐福东渡传说的叙事内容经历了得道成仙、东渡日本、东渡传书三个阶段的演变。作为一个回溯历史反映东亚互动的古老传说,徐福东渡传说在

4、东亚文化交流中互动而生。徐福东渡传说的演变过程,回应着时代诉求、反映着时代特色、展现了东亚的历史格局。可以说,徐福东渡传说的演变史,正是古代以中日韩三国为代表的东亚文化互动史。关键词:徐福传说;历史真实;互动;文化互动中图分类号:G20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7394(2023)01-0093-08收稿日期:2022-03-31基金项目:2021年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徐福东渡传说在日本文学中的衍生与流变研究”(21WWC001);2021年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徐福东渡日本传说的历史演变研究”(2021SJA1191);2020年江苏理工学院社科基金项目“日

5、本的徐福传说及其民俗文化研究”(KYY20520)作者简介:华雪梅,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日文化交流史、民俗学。DOI:10.19831/ki.2095-7394.2023.01.00294第29卷江 苏 理 工 学 院 学 报终结果。然而,在 史记淮南衡山列传 中,以伍被答淮南王刘安的口吻,道出了更加具体的细节。徐福入海见海神,神曰,“汝秦王之礼薄,得观而不得取”23086,并提出“令名男子若振女与百工”23086的要求。秦始皇听后大悦,徐福领命带领童男童女三千人、五谷、百工而行,最终“徐福得平原广泽,止王不来。于是百姓悲痛相思,欲为乱者十家而六”23086。司马迁执笔的 史记秦始皇本纪 记

6、载了秦始皇和秦二世一生的主要活动和重大事件。在秦始皇一生的主要活动中,派遣方士寻求仙药之事至关重要,而徐福只是其派遣的众多方士中的一位。秦始皇本纪 中没有详细记述徐福一行的行踪,其原因便在于此。另一方面,淮南衡山列传中借助伍被之口,讲述了徐福东渡这一历史事件,并且记载了该事件引发的“欲为乱者十家而六”的社会反响。司马迁在 史记 中关于徐福东渡的记录,几乎囊括了徐福东渡事件的全部要素,为我们拼凑勾勒出该事件的整体形象,但徐福止于“平原广泽”之地的模糊记录,为徐福东渡传说的演变留下了空间。徐福受秦始皇之命,率领庞大的船队,出海寻找仙人居住的三神山之事,随着时代的变迁,相关史料记载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7、班固所著 汉书 所载,徐福在海中寻找被称为“三神山”的蓬莱、方丈、瀛洲,徐福在此处止王不来。此后两百余年,陈寿所著 三国志 所载,“澶洲在海中,长老传言秦始皇帝遣方士徐福将童女数千人入海,求蓬莱神山及仙药,止此洲不还。世相承有数万家”31136。可见徐福止王不来之处,不再是虚无缥缈的“平原广泽”,澶洲这一具体地名登上历史舞台。在范晔编纂成书的 后汉书,其内容较三国志 记载更加详细,且将徐福东渡之事记录在 东夷列传 倭传 之中,这一点值得关注。虽然并未提及徐福一行所止之处为日本,但将其记录在 倭传 之中,说明和日本产生了一定关联,“也许范晔本人并没有把两者联系起来的意图,但却确实使以后的讹传有了

8、根据”414-15。可以说 后汉书 中关于徐福一行止王之地的描述,为徐福东渡日本之说的产生提供了文献依据。通过梳理可见,“徐福得平原广泽,止王不来”的说法,在相关史料中均有沿袭。可见,时人相信徐福找到了“海外仙山”,且徐福相关记载不断“层累”2,徐福东渡所止之处的记载,逐渐呈现出清晰化、具体化的特征。徐福东渡事件的真实性为徐福东渡传说的产生奠定了历史性基础,史料中徐福相关记述的层累、推进以及种种推测,为徐福东渡传说的产生留下了可供畅想的空间,并为传说内容的神秘化及合乎逻辑的推理提供了基础。基于此,徐福得道成仙、东渡日本、东渡传书的说法在其后的千余年间逐渐形成,使徐福传说的内容更具多样性、时代性

9、与传奇性。二、徐福得道成仙之说:求仙风尚之社会需求自秦汉时期徐福东渡传说形成后,因应时代需求徐福得道成仙的说法也逐渐蔓延开来。最早的记载便属东晋葛洪所撰 神仙传,在沈羲的传记中,有“侍郎薄延者,白鹿车是也,度世君司马生者,青龙车是也,送迎使者徐福者,白虎车是也”614的记录,明确指出徐福乘坐白虎车迎接沈羲登仙。其中,徐福作为送迎使者的身份,揭示东晋时期徐福得道成仙的说法在民间已经广为流传。这一说法与当时盛行的求仙风尚有着密切联系。徐福得道成仙的说法,除了 神仙传 的记述外,在唐代笔记小说 广异记 仙传拾遗 中也有提及,相关传说故事内容较为丰满,与 史记 等史书记载相比,文笔生动有趣。宋代太平年

10、间成书的类书 太平广记 卷四 神仙四 部分,在 广异记 和 仙传拾遗 的基础上,整理汇总的徐福故事与以往记录颇有不同,遂征引其内容如下。徐福,字君房,不知何许人也。秦始皇时,大宛中多枉死者横道,数有鸟衔草,覆死人面,皆登时活。有司奏闻始皇,始皇使使者赉此草,以问北郭鬼谷先生。云是东海中祖洲上不死之草,生琼田中,一名养神芝,其叶似菰,生不丛,一株可活千人。始皇于是谓可索得,因遣福及童男童女各三千人,乘楼船入海。寻祖洲不返,后不知所之。逮第1期华雪梅:徐福东渡传说演变研究95沈羲得道,黄老遣福为使者,乘白虎车,度世君司马生乘龙车,侍郎薄延之乘白鹿车,俱来迎羲而去。由是后人知福得道矣。又唐开元中,有

11、士人患半身枯黑,御医张尚容等不能知。其人聚族言曰:“形体如是,宁可久耶?闻大海中有神仙,正当求仙方,可愈此疾。”宗族留之不可,因与侍者,赉粮至登州大海侧,遇空舟,乃赉所携,挂帆随风。可行十余日,近一孤岛,岛上有数百人,如朝谒状。须臾至岸,岸侧有妇人洗药,因问彼皆何者。妇人指云:“中心床坐,须鬓白者,徐君也。”又问徐君是谁。妇人云:“君知秦始皇时徐福耶?”曰:“知之。”“此则是也。”顷之,众各散去,某遂登岸致谒,具语始末,求其医理。徐君曰:“汝之疾,遇我即生。”初以美饭哺之,器物皆奇小,某嫌其薄。君云:“能尽此,为再飨也,但恐不尽尔。”某连啖之,如数瓯物致饱。而饮亦以一小器盛酒,饮之致醉。翌日,

12、以黑药数丸令食,食讫,痢黑汁数升,其疾乃愈。某求住奉事。徐君云:“尔有禄位,未宜即留,当以东风相送,无愁归路遥也。”复与黄药一袋,云:“此药善治一切病,还遇疾者,可以刀圭饮之。”某还,数日至登州,以药奏闻。时玄宗令有疾者服之,皆愈。(出 仙传拾遗 及 广异记)726-27可见,徐福东渡故事一改前朝“得平原广泽”的说法,“寻祖洲不返”的说辞在民间盛行。地理坐标的明确化与当时海外交通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尤其是唐朝开元年间,关于半身枯黑之人从登州出发至孤岛求仙方的故事记载,事发时间、登场人物、所患疾病、登陆地点等信息开始明确,进一步增强了传说的系统性和可信度。时至唐朝,徐福东渡故事的记述内容不再是徐

13、福携童男童女三千人东渡不归的简单描述,笔记小说中对徐福东渡后的样态、徐福成仙后与民众的接触等内容进行了细致刻画。其中,关于徐福乘白虎车迎接沈羲登仙的记录,明显是对东晋葛洪 神仙传 所载内容的沿袭。徐福乘楼船出海、得道成仙、治病救人的故事,记载详细、故事生动,徐福传说的叙述内容趋向具体化、细节化。徐福得道成仙之说多载于东晋至唐宋时期道家神仙传记、神话志怪小说等文献中,反映了彼时的社会关切以及时人对徐福东渡之谜的揣测。徐福得道成仙的故事内容与唐宋之际盛行的神仙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神仙思想是发源于中国的传统思想之一,它吸收了中国传统宗教道教的中心学说,以灵魂不死的观念为源头,战国至秦朝时期,“灵魂不

14、死信仰逐渐向追求肉身不死转变”8218。秦始皇对求仙活动的执着,是古代帝王追求长生不老想法的最好案例。尤其是到了唐代,时人对长生不老、神仙不死的探求更加狂热,帝王和贵族对不死登仙的祈愿更加强烈,服用金丹延长寿命的方法变得盛行,如唐穆宗、武宗、宣宗等服用金丹后,中毒并死亡的案例并不少见。在此背景之下成书的唐代神话志怪小说广异记 仙传拾遗,其中关于徐福得道成仙、丹药救人的相关记述,符合唐代狂热求仙风尚的时代特征,是时人对仙药热望追求的时代产物。三、徐福东渡日本之说:中日文化交流之结果(一一)徐福东渡日本之说故事缘起徐福东渡日本之说故事缘起徐福东渡寻仙药之事虽被世人所知,然而徐福东渡何方无人知晓。徐

15、福东渡日本这一说法,在徐福东渡事件发生千余年后,于10世纪中国五代后周的僧侣义楚所著 义楚六帖(又称 释氏六帖)中首次被提出。义楚六帖 中关于徐福之记载,是义楚和尚根据日本僧人弘顺大师宽辅(真言宗僧侣,927 年来华)讲述撰写而成。958年,弘顺大师宽辅在济州开元寺向义楚讲述日本情况,并提及徐福东渡日本之事。在 义楚六帖第21卷日本国条中,有如下记载:日本国亦名倭国,东海中。秦时,徐福将五百童男、五百童女止此国也,今人物一如长安。又显德五年,岁在戊午,有日本国传瑜伽大教弘顺大师赐紫宽辅,又云,本国都城南五百余里有金峰山又东北千余里,有山名富士,亦名蓬莱。徐福止此,谓蓬莱,至今子孙皆曰秦氏943

16、3这篇关于日本的记载,不仅记录了日本的风土人情,还讲述了徐福东渡日本的事迹,并言明徐96第29卷江 苏 理 工 学 院 学 报福一行所到之处正是日本富士山。富士山,又称为蓬莱,徐福一行到达此处并在此定居,其子孙均称秦氏。由此可见,从司马迁的 史记 到义楚所著 义楚六帖,时隔千年之后,徐福东渡日本这一观点才正式被提出。自此,徐福东渡的所止之处,逐渐定位为日本,实现了从徐福东渡事件到徐福东渡日本这一说法的演变。通过对以上文献的梳理,我们可以发现,徐福东渡之事在以司马迁的 史记 为代表的中国正史中多有记录,但是其所到之处语焉不详,中国相关文献记载的变化,反映了当时的政客和文人对徐福东渡事件及其结果的

17、关注和揣度。然而,徐福“止王不来”之处为日本的这一说法,在五代后周义楚和尚的 义楚六帖 问世后,才被后人所知晓。义楚关于徐福一行聚居在富士山一带的记载,是根据日本僧人弘顺大师所述内容撰写而成。也就是说,徐福东渡日本这一观点,是由日本僧人弘顺大师提出,借助义楚和尚之手记录下来,此后才在东亚各国传播开来。从这一点来看,徐福东渡日本这一说法,是由日本生成进而传播到中国的。结合当时中日交流的时代背景可以推断,弘顺大师所述富士山的徐福传说是中日两国频繁交流的结果。日本平安时代和镰仓时代,官方派遣遣唐使赴唐、民间入宋僧渡海等活动,促使日本与中国的交流变得频繁,加强了两国的信息交换。通过整理可以发现,在 义

18、楚六帖 问世前,中国史书及唐诗等作品中均无徐福等人定居日本的记录。关于这一点,不仅在中国,在邻国日本8世纪成书的 古事记 日本书纪 中也并无徐福相关的只言片语。(二二)徐福东渡日本之说故事发展徐福东渡日本之说故事发展自10世纪徐福东渡日本之说产生后,日本的文学作品及地方文集中关于徐福意象、徐福传说的描写与记录层出不穷。在日本平安时代(794-1192)及之后成书的 宇津保物语 源氏物语 平家物语 太平记 等物语作品中,受到 史记 中的徐福记录及 白氏文集 中“童男丱女舟中老”等描述的影响,对徐福一行的渡海样态、童男童女的状况等有了进一步的猜测和想象。1092-96据此可以推测,弘顺大师提出徐福

19、一行定居富士山麓的说法,应是中国的史料、文集等传到日本之后,徐福所寻仙山逐渐与日本富士山相重合的结果,是中日文化交流互动的产物。伴随徐福东渡日本传说在各地的传播,17至18世纪成书的 异称日本传 本朝通纪 牛洼记北筑杂藁 筑后地 叶隐 菅江真澄游览记 等记录日本地方繿文化的文集、游览记等文献中,明确记载了当时日本的歌山县、京都府、福冈县、佐贺县、青森县等地的流传的徐福传说。日本列岛作为徐福东渡的目的地,流传着诸多关于徐福登陆地、徐福所寻仙药、徐福传来先进技术、徐福永住死去等叙述。据笔者统计,日本的徐福相关传承地遍布全国,有二三十处之多,比中韩徐福传承地数量更多、流传范围更广、涉及内容更杂。通过

20、整理与研究发现,徐福在日本的登陆地主要位于日本列岛日本海和太平洋两侧的沿海海岸。这些地区自古以来受到海流影响,外来船舶漂流到此处的记述较多。此外,伴随地方文集、风土记、民俗文化记载内容的变化,徐福传说相关记录的重点逐渐演变为徐福所传先进技术。18世纪后期成书的该地地方文献中,徐福传授给当地先民捕鱼法、航海术、农业、医药、养蚕、织布、天文、占卜、制铁、捕鲸、造纸等技术被记录在案。且地方民众崇拜、信仰徐福,将其作为神灵予以信奉。徐福在青森县旧小泊村有航海安全之神,山梨县富士吉田市有织布之神、求雨之神,京都府伊根町有产土神,和歌山县新宫市有医药之神,佐贺县佐贺市有农耕之神、求雨之神之称11114-1

21、16。由此可见,日本的徐福传说内容更加详细具体。类型多样的传说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徐福一行人抵达日本、传授当地先民技术、并被民众所崇拜的生动画面。日本民众为徐福立碑、建祠,将徐福作为神灵供奉的举动与当地口头传说相互呼应,实现了传说的本土化发展。由此可见,徐福东渡日本之说的诞生,是伴随海外交通发展,中国移民移居日本列岛的背景之下形成。然而,追究徐福一行所止之处锁定为日本的原因,离不开日本平安时代及其之后贵族、文人、僧侣等的引导和助推。彼时日本物语作品中第1期华雪梅:徐福东渡传说演变研究97的徐福意象,反映了当时日本的社会舆论。徐福东渡日本之说,在阐明日本文化源于中土的正统性和优越性上起到一定的作用

22、,这也是为何日本各阶层努力倡导并宣扬该传说的原因。另外,通过梳理徐福东渡日本之说在日本的历时发展,我们发现徐福东渡的故事呈现具体化、生动化特征,有明显的与地方文化结合的痕迹。徐福传说不再是虚无缥缈的求仙故事,传播文明的特征属性日渐强烈。这一变化是中国移民移居日本、对日本文化发展产生影响的侧面体现,徐福传说反映历史真实的这一属性,是徐福传说时至今日依旧保持活力的根源动力。四、徐福东渡传书之说:日朝两国文化之博弈(一一)徐福东渡日本之说故事缘起徐福东渡日本之说故事缘起随着时间的推移,徐福东渡日本之说在早期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演化为徐福东渡日本传书之说。所谓传书,即为徐福携带秦始皇焚书坑儒前的“

23、逸书百篇”赴日之意。推动徐福东渡日本之说演变为徐福东渡日本传书之说的直接原因,正是宋代欧阳修(一说为司马光之作)的 日本刀歌12661:昆夷道远不复通,世传切玉谁能穷?宝刀近出日本国,越贾得之沧海东。鱼皮装贴香木鞘,黄白闲杂鍮与铜。百金传入好事手,佩服可以禳妖凶。传闻其国居大岛,土壤沃饶风俗好。其先徐福诈秦民,采药淹留丱童老。百工五种与之居,至今器玩皆精巧。前朝贡献屡往来,士人往往工词藻。徐福行时书未焚,逸书百篇今尚存。令严不许传中国,举世无人识古文。该诗以借由商贾传入宋朝的日本刀为切入点,不仅明确指出徐福一行东渡日本,还提及徐福东渡时将秦始皇焚书坑儒之前的散佚书籍带去日本。日本刀歌 中“徐福

24、行时书未焚,逸书百篇今尚存”中关于“逸书百篇存于日本”的说法,在此前的文献史料中从未提及,应是“作者综合既有传说中的徐福渡海之年代、所携物品之丰富程度,以及止居之地日本 士人往往工词藻 之文化程度而自我想象的创造性结论”13。徐福携带逸书百篇东渡日本之说,还见于日本 1339 年成书的 神皇正统记 之中。据记载,“(孝灵天皇)四十五年乙卯,秦始皇即位,此始皇好仙方,求长生不死之药于日本。日本则求五帝三皇之遗书于彼国,始皇悉送之。其后三十五年,彼国烧书坑儒,孔子之全经遂存于日本。此事载于异朝之书”1471。此条记载,在既往徐福传说的基础上,增添了始皇命徐福东渡日本求药并送以“五帝三皇之遗书”的故

25、事情节,这一点显然有别于其他史料。该书本为阐明天皇的正统性而写就,增添的这条故事情节,将日本的立场置于优位,带有明显的政治意图。可以推测,北畠亲房在著书过程中,为达到宣扬日本天皇的正统性、日本国家的优越性的目的,在徐福传说及 日本刀歌 的基础上,虚构了始皇赠书求药的故事情节,也以此扩大了徐福东渡传书之说的影响。徐福一行赴日时带去孔子全经之说,还见于日本江户时期朱子学派林罗山的 罗山林先生文集、政治家新井白石的 同文通考 等史料中。例如林罗山“世传徐福赍来经书皆孔氏之全书也、福之来日本、在烧书坑儒之前六七年矣”15214的记录,显然是 日本刀歌 中“徐福行时书未焚,逸书百篇今尚存”的翻版。至此,

26、由 日本刀歌 改造而来的“徐福携带逸书百篇赴日”之说形成,并逐渐成为中日两国乃至东亚世界的共同认识1349。(二二)韩国的徐福传说故事发展韩国的徐福传说故事发展1 1.韩国的徐福记录及传说韩国的徐福记录及传说以 日本刀歌 为依据发展而来的徐福东渡传书之说,在同属东亚的朝鲜也同样引发广泛关注。朝鲜所存徐福相关史料的记述内容,可以以17世纪朝鲜通信使的派遣、朝鲜文人访日为界,划分为两个阶段。据笔者研究发现,9世纪至16世纪,崔致远的 孤云集、李穑的 牧隐集、郑梦周的 东文选、李崇仁的 陶隐集、申叔舟的 海东诸国记、姜沆的 看羊录 等朝鲜文集中的徐福相关记录,前期多通过诗文及文书体例,记录中国史书所

27、载徐福记事,后期则侧重记录日本的徐福传说,吟98第29卷江 苏 理 工 学 院 学 报诵日本熊野的徐福祠。这一记述变化是由日本的徐福传说传播至朝鲜半岛而引发。与此相应,17 世纪以降,伴随朝鲜通信使及大量朝鲜文人访日,朝鲜文人笔下的徐福传说,增添了朝鲜半岛的徐福传说及徐福东渡日本所携逸书相关内容。其中,李瀷、朴趾源、李象靖指出徐福所寻三神山在朝鲜半岛境内,郑蕴、朴泰茂则在其文集中提及徐福在济州岛采取仙药之事。此类记录表明,“朝鲜半岛本土的徐福记忆由来已久”16,相关记述成为后世讲述韩国的徐福故事及传承口头传说的主要依据。随着徐福传说的本土化演变,朝鲜半岛南部韩国作为徐福一行途经地的地位日渐明确

28、。韩国的徐福传说流传集中于主要包括济州岛的正方瀑布、庆尚南道南海郡锦山、庆尚南道巨济岛、全罗南道等地。梳理韩国的徐福传说相关文献发现,韩国徐福传承地的共同点为徐福一行的途径之地,即有明确的登陆地、途经地、离开地,这些传说生动描绘了徐福一行的移动路线图。据济州岛流传的徐福传说,徐福一行从朝天浦登陆,在汉孥山寻找仙药,途径正方瀑布刻下“徐巿过之”的摩崖铭文以作留念,最后从西归浦出发去日本。17朝天浦和西归浦的地名由来,便是因徐福一行的到来而流传至今。18世纪以降,徐福传说所涉及的东渡路径逐渐固定,即从中国大陆出发,途经朝鲜半岛,抵达日本之路径,这一路径与秦汉之际大量中国移民携带先进文明东渡日本的路

29、线基本一致。徐福只是中国移民移居朝鲜半岛、日本列岛的一个缩影,徐福东渡传说背后反映的是大量中国人携带先进文明,途经朝鲜半岛向日本传播先进文化的历史事实。传承至今的东亚徐福传说,作为中华文化在异国生根发芽的案例之一,见证了东亚文化的互动、文明的互鉴。2 2.徐福所携逸书真伪探讨徐福所携逸书真伪探讨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朝鲜文人除了关注本土徐福传说的内容之外,徐福东渡日本并携带逸书真伪的相关探讨也成为其记述的重要内容。徐福东渡传书之说为何会引发彼时朝鲜的如此关注,并倾注大量心力撰文记载,其原因及目的值得深究。据记载,朝鲜通信使抵达日本后,曾多次就日本刀歌 中所载徐福携书赴日之说与日本文人探讨,相关记录

30、见于朝鲜史料 海槎录 东槎录东槎日记 海游录 扶桑日录 等访日记录中。囿于文章篇幅,本文仅列举一处进行探讨。日本正德元年(1711),朝鲜官方派遣的以正使赵泰亿、副使任守干、从事官李邦彦为首的第八次朝鲜通信使,关于 日本刀歌 中“贵邦先秦书籍独全之说”,向日本儒士新井白石分别发问,相关资料被收录于 江关笔谈 之中。双方虽然语言不通,但同属东亚汉字文化圈的日朝文人,通过笔谈的形式,不仅双方交谈毫无障碍,并且为我们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笔谈史料,真实地还原了当时笔谈的情景。南冈曰:贵邦先秦书籍独全之说,曾于六一锈刀之歌见之矣,至今犹或有一二流传耶?(南冈从事号)白石答:本邦出云州有大神庙,俗谓之大社。尝

31、闻神库所藏竹简漆书,盖古文 尚书 云。青坪曰:其书想必以科斗书之,能有解之者。亦有誊传之本耶?(青坪副使号)白石曰:本邦之俗,深秘典籍,盖尊尚之也,况似有神物呵护之者?亦可以恨耳!平泉曰:或传熊野山徐福庙,有科斗之书。古文厄于火而不传云,此言信否?白石曰:此俗人诬说。青坪曰:有书不传,与无同。果有此书则当与天下共之。深藏神庙,意甚无谓。何不建白誊传一本耶?18725关于日本是否藏有逸书百篇之事,双方通过笔谈的方式展开激烈交锋。从日朝双方的交谈内容来看,白石对于日本藏有秦始皇焚书坑儒之前的古文 尚书 百篇之事,虽持肯定态度,但并未亲见所谓徐福所传之逸书。对此,朝鲜通信使多次提出想要亲眼目睹此书的

32、要求,表明朝鲜通信使对日本藏有 尚书 百篇之事,持怀疑态度。日朝两国文人对于此事的迥异态度,可以看出这场以逸书百篇所代表的先进文化的博弈中,日朝双方僵持不下、不肯退让。据笔者统计,朝鲜通信使在12次访日活动中,第1期华雪梅:徐福东渡传说演变研究99至少有6次(分别为1607年、1624年、1655年、1711年、1719年、1764年)追问古经逸书真伪之事。我们发现 日本刀歌 中徐福携带逸书百篇赴日之说,在时间的推移中,逐渐被作为话题应用于日朝双方的文化较量中。该阶段徐福传说的记述形式主要以笔谈资料为主,叙述内容多引用 日本刀歌,并就逸书真伪展开讨论。朝鲜通信使与日本文人关于徐福所携逸书百篇的

33、争论,反映了 日本刀歌 所述孔子全经独存于日本之说,对提高当时日本在东亚中华世界的地位有着莫大的辅助作用。该话题背后所展现的对“逸书”所代表的中华文化正统的争夺13,也可以看出当时在朝鲜与日本的文化较量中,中国仿佛是一个不在场的在场者191。由此可见,徐福东渡日本并传书之说源自 日本刀歌,在近世日朝两国的政治文化交涉过程中被推向高潮。朝鲜通信使多次询问徐福逸书存在与否、提出目睹逸书的要求,背后暗含着朝鲜企图在文化上压制日本的强烈渴望,带有明显的政治意味。从某种层面上来说,日本刀歌 中所述日本存有徐福逸书可能仅为猜测,而该说法真正成为东亚话题并传播开来,却离不开近世日朝文人出于政治目的而展开的数

34、百年的争论。日朝双方围绕徐福所携逸书展开的文化博弈,是徐福东渡传书之说在东亚传播的真正推手,亦是当时日朝“慕华”文化心理的具体体现,反映了彼时东亚各国的互动关系和格局。五、结语徐福东渡事件自发生伊始至18世纪左右,在近两千年的时间跨度里,完成了自徐福东渡事件到徐福东渡传说的演变。徐福东渡传说的叙事内容,经历了得道成仙、东渡日本、东渡传书三个阶段的演变,这一演变过程在东亚三国的文化交流及文化较量中,由三国民众共同加工、共同推动而实现。18世纪以降,东亚的徐福传说在其基础上进一步发展,逐渐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徐福东渡路线图。相关传说内容也基本固定为:徐福一行从中国扬帆起航,途经朝鲜半岛留下趣闻,最终抵

35、达日本列岛遍地开花。这一路线与古代中国移民移居朝鲜半岛、日本列岛的路线基本一致,是徐福传说反映历史事实这一文化属性的具体体现。传说内容也不乏徐福得道成仙、赐予丹药救人、携带逸书赴日等想象。徐福相关史料记载的不精确性,为徐福传说内容的神秘化、多样化及相受提供了前提条件。从历时角度来看,两千余年前徐福东渡寻找仙药之事,在秦汉至唐宋时期,伴随神仙思想、求仙风尚的盛行,一度演变为徐福得道成仙之说。唐宋之际,中日文化交流盛况空前,在人员流通和书籍传播的推动下,随着五代 义楚六帖 的问世,衍生出徐福一行止于日本之说。随后,在 日本刀歌“逸书存日本”说法的助推下,徐福东渡传书之说应运而生,并引发近世朝鲜使节

36、和日本文人的霸权争夺。日本文人坚信徐福携带逸书赴日之事,是日本提升在东亚世界地位的现实需求使然。纵观有着两千余年历史的徐福东渡传说的演变过程,富有强烈的时代特色,反映了东亚三国的文化交流与文化互动,也映射出日本列岛和朝鲜半岛对先进文明、先进文化的争夺。徐福东渡传说作为一个回溯历史、反映东亚互动的古老传说,体现的是以中、日、韩三国为代表的东亚文化交流。近年以徐福传说为桥梁开展的中日韩官方及民间交往不绝,如何有效发挥徐福传说在构建东亚文化共同体、东亚命运共同体中的文化认同作用,是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的课题。参考文献:1 王勇.吴越移民与古代日本M.东京:国际文化工房,2001.2 司马迁.史记(全十

37、册)M.北京:中华书局,1963.3 陈寿撰,裴松之注.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1959.4 汪向荣.徐福:日本的中国移民C/王建成.徐福研究十年.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5 刘啸虎.汉唐“徐福东渡”故事的“层累造成”J.浙江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20(5):1-6.6 葛洪.神仙传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7 李昉.太平广记:第一册M.北京:中华书局,1961.8 刘杰.论神仙思想的产生与形成J.甘肃社会科学,2010100第29卷江 苏 理 工 学 院 学 报(2):215-218.9 义楚.释氏六帖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0.10 逵志保.徐福论:生

38、伝说M.东京:新典社,2004.11 华雪梅.徐福伝説民俗文化:地域東交流探M.东京:风响社,2021.12 欧阳修.日本刀歌M/吕雪菊.欧阳修全集3.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1.13 刘晨.“徐福逸书”与近世日朝交涉中的东亚文脉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5):47-56.14 北畠亲房.神皇正统記増鏡M/岩佐正.日本古典文学大系.东京:岩波书店,1965.15 林罗山.罗山林先生文集M.京都史迹会编.京都:平安考古学会,1918.16 金洪培,冯英盾.叙述与记忆:朝鲜半岛文人的徐福东来记事研究J.史学集刊,2022(2):99-108.17 洪淳晚.済州岛徐福伝说J.東遊

39、学,2003(53):131-135.18 赵泰亿.江关筆談M/新井白石.新井白石全集第四卷.东京:吉川半七,1906.19 葛兆光.文化间的比赛:朝鲜赴日通信使文献的意义J.中华文史论丛,2014(2):1-62,389-392.责任编辑张栋梁A study on the evolution of the legend of Xu Fu s eastward crossingHUA Xuemei(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Jiangs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Changzhou 213001,China)Abstract:The ev

40、ent of Xu Fu s eastward crossing has a history of more than 2 000 years.The legend of Xu Fu seastward crossing triggered by this historical event is still active on the stage of East Asia today.Sort out and an-alyze the relevant records in Chinese historical materials and Japanese and Korean histori

41、cal materials,clarifythe evolution process of the legend of Xu Fu s eastward crossing from a diachronic perspective,and analyze theinternal motivation and external reasons for the evolution of the legend from a synchronic perspective.Throughresearch,it is found that the narrative content of the lege

42、nd of Xu Fu s eastward crossing has gone throughthree stages of evolution:becoming immortal through Taoism,going eastward to Japan,and going eastward todeliver“lost books”.The legend of Xu Fu s eastward crossing,as an ancient legend that traces back to the his-torical truth and reflects the interact

43、ion of East Asia,came into being in the cultural exchange of East Asia.Theevolution of the legend of Xu Fu s eastward crossing has always responded to the demands of the times,reflect-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s and demonstrated the pattern of East Asia.It can be said that the evolutionhistory of the legend of Xu Fu s eastward crossing is exactly the history of East Asian cultural negotiation repre-sented by China,Japan and Korea in ancient times.Key words:legend of Xu Fu;historical truth;interaction;East Asian cultural negotiation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品牌综合 > 临存文档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