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章 平面直角坐标系检测题参考答案1.D 解析:因为 横坐标为正,纵坐标为负,所以点(2,-3)在第四象限,故选D2.D 解析:由图可知,在第二象限,点在轴的正半轴上,点在轴的负半轴上,所以,在第二象限内的有故选D3.D 解析:矩形的边长为4和2,因为物体乙的速度是物体甲的2倍,时间相同,物体甲与物体乙的路程比为1:2,由题意知:第一次相遇物体甲与物体乙行的路程和为121,物体甲行的路程为12=4,物体乙行的路程为12 =8,在BC边相遇;第二次相遇物体甲与物体乙行的路程和为122,物体甲行的路程为122=8,物体乙行的路程为122=16,在边相遇;第三次相遇物体甲与物体乙行的路程和为123
2、,物体甲行的路程为123=12,物体乙行的路程为123=24,在点相遇;来源:学+科+网此时甲乙回到原出发点,则每相遇三次,两点回到出发点,因为2 0123=6702,故两个物体运动后的第2 012次相遇地点的是:第二次相遇地点,即物体甲行的路程为122=8,物体乙行的路程为122=16,在DE边相遇;此时相遇点的坐标为:(-1,-1),故选:D4.D 解析:因为点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所以,所以,当5.D 解析:因为 点在轴上,所以 纵坐标是0,即.又因为 点位于原点的左侧,所以 横坐标小于0,即,所以 ,故选D6.D7.D 解析:过点作轴于点,则点的坐标为(3,0).因为点到轴的距离为4,
3、所以.又因为,所以由勾股定理得,所以点的坐标为(6,0)或(0,0),故选D. 8.A 解析:点变化前的坐标为(-4,6),将横坐标保持不变,纵坐标分别变为原来的,则点的对应点的坐标是(-4,3)故选A9.C 解析:因为 在象棋盘上建立直角坐标系,使“帅”位于点(-1,-2),“馬”位于点(2,-2),所以可得出原点位置在棋子“炮”的位置,所以“兵”位于点:(-3,1),故选C10.B 11. 解析:因为点是第二象限的点,所以解得12.3 -4 解析:因为点与点关于轴对称,所以横坐标不变,纵坐标互为相反数,所以所以13.(3,2) 解析:一只蚂蚁由(0,0)先向上爬4个单位长度,则坐标变为(0
4、,4),再向右爬3个单位长度,坐标变为(3,4),再向下爬2个单位长度,则坐标变为(3,2),所以它所在位置的坐标为(3,2).14.一 解析:因为0,10,所以 纵坐标+10.因为点的横坐标20,所以点一定在第一象限15. 关于原点对称 解析:因为点和点关于轴对称,所以点的坐标为;因为点与点关于轴对称,所以点的坐标为,所以,点和点关于原点对称.16. -1 解析:因为点A在第二象限,所以,所以.又因为是整数,所以.17.(3,5) 解析:因为正方形的边长为4,点的坐标为(-1,1),所以点的横坐标为4-1=3,点的纵坐标为4+1=5,所以点的坐标为(3,5)故答案为(3,5)18.(,6)
5、解析:由题意可知:白棋在纵线对应,横线对应6的位置,故记作(,6)19.解:设A1B1C1 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1(,将它的三个顶点分别向右平移4个单位,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则此时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由题意可得=2,第21题答图.20. 解:(1)将线段向右平移3个小格(向下平移4个小格),再向下平移4个小格(向右平移3个小格),得线段.(2)将线段向左平移3个小格(向下平移1个小格),再向下平移1个小格(向左平移3个小格),得到线段21. 解:(1)因为(0,3)和(3,3)的纵坐标相同,的纵坐标也相同,因而BCAD,来源:Z+xx+k.Com因为故四边形是梯形作出图形如图所示.(2
6、)因为,高,故梯形的面积是(3)在Rt中,根据勾股定理得,同理可得,因而梯形的周长是22.解:路程相等.走法一:;走法二:;答案不唯一来源:Zxxk.Com23.解:(1)因为点(1,1)移动到点(3,4)处,如图,所以(1,3);(2)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即可得到第23题答图24.分析:(1)根据坐标的确定方法,读出各点的纵、横坐标,即可得出各个顶点的坐标;(2)根据平移中点的变化规律是:横坐标右移加,左移减;纵坐标上移加,下移减,可得不能由通过平移得到;(3)根据对称性,即可得到、三角形顶点坐标 解:(1)(-1,-1),(-4,-4),(-3,-5).(2)不能,下面两个点向右平移5个单位长度,上面一个点向右平移4个单位长度(3)三角形顶点坐标为(-1,1),(-4,4),(-3,5)(三角形与三角形关于轴对称);三角形顶点坐标为(1,1),(4,4),(3,5)(由与关于原点对称可得的顶点坐标)来源:学科网来源:学科网ZXX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