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我与《江淮文史》的缘分_章玉政.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463931 上传时间:2023-10-12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981.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与《江淮文史》的缘分_章玉政.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我与《江淮文史》的缘分_章玉政.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我与《江淮文史》的缘分_章玉政.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江淮文史江淮文史创刊周年030JIANGHUAIWENSHI30转眼间,我与江淮文史“相识”二十多年了。2000年大学毕业后,我进入新安晚报社当记者,分工跑政协,经常在一些会议上看到江淮文史。说是文史杂志,所刊文章却从不“掉书袋”,总能娓娓道来,引人入胜,这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没想到,缘分由此开始,后来我不仅有机会成为江淮文史的作者,而且多次当上江淮文史的“红娘”,挖掘、推荐了一批颇获好评的稿件,共同为“学术乃天下之公器”新添了小小的注脚。江淮文史“催生”我的处女作我的第一本文史著作狂人刘文典的出版,就与江淮文史的“催生”有莫大的关系。2006年3月,受报社指派,我到北京采访全国两会,忙碌间

2、隙,得了个空,便想去逛逛书店。那时候北大南门地下一层有个风入松书店,门面不起眼,好书却多得让人眼馋,是我每次到北京必去的地方。偶然的机会,我在书架的偏僻处翻到一本有关民国学者刘文典的小书刘我与江淮文史的缘分章玉政/文江淮文史031JIANGHUAIWENSHI江淮文史创刊周年30文典传闻轶事,开本不大,一百多页。简单看了下后记,原来是刘文典之子刘平章将报章上有关他父亲的文章汇集到一起编成的一本书。定价也不贵,就随手买下了。对于刘文典,我在安徽大学求学时偶有耳闻,但对其生平知之甚少。直到读完刘文典传闻轶事,我才发现这是一个多么有趣的灵魂!他早年师从陈独秀、刘师培、章太炎,后来又追随孙中山,参与民

3、主革命;袁世凯倒台后,他毅然回归书斋,进入北京大学当教授,又在1927年回到家乡主持筹建安徽大学,在此期间,他因保护学生而与蒋介石发生冲突,“一战成名”,成为民国时期知识分子的标杆。全面抗战爆发后,他选择南下昆明,在西南联合大学继续执教,后留在云南大学,直至1958年逝世。他的一生可谓跌宕起伏,又充满传奇色彩。我当时就想,将来有机会,一定要为这个人写部传记。2007年,我的工作岗位有所调整,终于有时间来好好琢磨刘文典传记的写作。可是,上网一查,心又凉了半截,有关刘文典的资料寥寥无几,且多有抵牾之处,难以采信。困窘之间,我突然想起刘文典当过全国政协委员,又是安徽籍文化名人,或许能在安徽政协系统编

4、辑的书籍或期刊中找到一些文献。果不其然!很快,我便在安徽省政协编辑出版的安徽著名历史人物丛书中的文苑英华分册里找到戴健撰写的由求学问的爱国者到爱国的学问家刘文典传略,史料扎实、考证严谨。这篇文章一下子打开了我的视野。后来,我又陆续在江淮文史杂志上找到几篇跟民国时期安徽大学有关的文章,如沈寂也谈蔡晓舟其人、周乾王星拱与省立安徽大学早期发展等,让江淮文史江淮文史创刊周年032JIANGHUAIWENSHI30正愁“无米下锅”的我收获了不小的写作信心。初稿写出后,我摘录了一个章节从起点到终点:刘文典与陈独秀的交往,惴惴不安地投给了江淮文史编辑部。没想到很快就刊用了,而且据说读者反响还不错。编辑部的朋

5、友又鼓励我继续投稿,于是便有了后来狂生本色:刘文典和他的两位“疯”老师曾经热血的青春刘文典与孙中山的交往等系列文章的发表。有了这样的“前期战果”,我心里自然有了不少的底气,便毛遂自荐找到了在国内社科书籍出版领域赫赫有名的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迅速获得认可,第二年便推出了我的文史处女作狂人刘文典。这本书后来获得了安徽省社会科学文学艺术出版奖(政府奖)二等奖。评论家王宗法在点评这部作品时写道:“作者历尽艰辛,广搜博采,充分发挥了记者的职业精神与看家本领,在资料零散、真伪杂糅的复杂情况下,搜集到许多有价值的素材,精心组织、用心下笔,始终把描写传主的特立独行、傲世狂放的形象和坚守人格独立与尊严的内心世界

6、,当作第一要务,而把材料的铺陈只作为手段,因而事件虽头绪纷繁,但始终为人物刻画服务,这就把握住了人物传记的命脉。”我想,这里面,不无江淮文史“催生”之功。此后,每有与刘文典有关的文章,我都会优先考虑投给江淮文史。现在很多人谈到刘文典,都把他当作一个传奇。其实,关于他的很多传闻,都带有虚构编造的成分,是后人演绎出来的,并不符合事实。2013年,刘文典哲嗣刘平章先生到合肥参加一个活动,我借机对他作了一个访谈,整理成对话体狂人刘文典的那些事儿,亦被江淮文史刊用,澄清了很多史实。江淮文史033JIANGHUAIWENSHI江淮文史创刊周年30很多读者说,这篇文章让他们看到了一个真实的刘文典,平淡、从容

7、,又不失傲骨。如今,刘文典研究已成为学术界的一个热门领域。近些年,几乎每年都有硕士或博士选择将其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甚至作为毕业论文的选题。安徽大学、云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等高校也先后为刘文典塑立铜像、设立纪念室、开办“文典班”、出版纪念集等。这或许算得上江淮文史多年来支持、鼓励刘文典研究的一些意料之外的收获。我给江淮文史当“红娘”在与江淮文史编辑部交往的过程中,我慢慢对其用稿风格有了更多的了解,有时候看到身边朋友新写的优质文史文章,便“鼓动”他们投给江淮文史,不少还真被刊用了。不经意间,我又当了几次江淮文史的“红娘”。第一次给江淮文史推荐的文章,是安徽省博物馆老馆长邓朝源的回忆“画魂”归来路

8、。画魂是安庆作家石楠为留法画家潘玉良所写的长篇传记小说的书名。在她灵动而充满温情的笔下,潘玉良的传奇人生跃然而出,轰动一时。而安徽省博物馆因为收藏有大量潘玉良的画作,也声名在外,常常有外地观众不辞辛苦,慕名而来,只求一睹“芳容”。然而,鲜为人知的是,这批画作入藏省博,历经波折,从启动运作到运回合肥,前后用了8年时间,而邓老正是亲历者之一。说起来,我与邓老的相识很有戏剧性。2005年,我采写了一篇有关包公遗骨发掘、保护的新闻稿件,刊出后,有位读者到报社点名要找我,并自报家门说江淮文史江淮文史创刊周年034JIANGHUAIWENSHI30是安徽省博物馆的老馆长。一开始,我还以为是我的稿子写得有问

9、题,他是专门来“挑刺”的,一聊才知道,其实在我所写的包公遗骨故事背后,还有更多精彩的“幕后新闻”。就这样,彼此有了来往。有一天,邓老给我发来一篇稿件,说是想了却他多年的一个心愿。我打开一看,写的是潘玉良画作“回家”的故事,开宗明义写道:“潘玉良的遗作运回国后,备受社会关注。对于她的这批作品是怎样运回祖国的,经历了怎么样的曲折过程,又为何收藏于安徽省博物馆,数量和品类究竟有多少,以及安徽省博物馆为这批藏品做了哪些工作等,似乎都成了不解之谜。虽然诸多媒体满腔热情地做了大量的宣传报道,但也有极个别报刊和网站做了不负责任、违背事实的舆论误导。因我当年参加了潘玉良遗作运回时的接收整理工作,从那时起我就开

10、始收集和研究潘玉良的有关资料与信息,对内中情况有所了解,觉得有义务、有责任把真实情况写出来,以拂去画魂归来的神秘面纱。”我意识到,这是一篇难得的“亲历、亲见、亲闻”的文史佳作,有独特的史料价值,便自告奋勇向江淮文史编辑部做了推荐,后来刊于2006年第6期,扉页还特意配了导读。“亲历、亲见、亲闻”,是政协文史资料最为可贵之处,也是江淮文史始终如一的坚守,但这种经历,并非人人皆有。从文史写作的角度来说,善于发掘第一手文献,“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也是一种基本功。2015年,正值新青年创刊100周年,安庆文史学者汪军老师倡议举办一个学术研讨会,地点选在安徽省图书馆。那天,来了不少安徽文史

11、界的中青年学江淮文史035JIANGHUAIWENSHI江淮文史创刊周年30者。刘东就是其中一位。记得他在江淮文史上发表的第一篇文章是百年前桐城派学人在张英墓前的留影,通过省博馆藏的两张难得一见的清末老照片,还原张英墓的原貌,再现姚永概等桐城派学人的风范,既有史料性,又有故事性,颇见格局。江淮文史编辑似乎也很喜爱他的文章,陆续又刊发了几篇。2017年,在我的“鼓动”之下,刘东还出版了个人的第一本著作文物背后的皖江历史文化,其中有几篇文章就在江淮文史上发表过。前不久,刘东又送了我一本他新出的学术专著安徽古窑址与瓷器,精美,厚重,已有大家气象。我曾读过刘东发表在江淮文史上的有关萧县白土窑的文章,如今结出硕果,我想,这与江淮文史编辑部多年悉心挖掘、培养青年文史作家的旨趣也不无关系。“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这是我不时会向江淮文史推荐一些文史佳作的初衷。结缘多年,我与编辑部之间早已形成心照不宣的默契:稿件投出之后便不再追问刊用与否。我相信江淮文史自有尺度。而且,这么多年来,江淮文史也一直是这么坚守着的。我想,一份杂志,能够做到有深度、有温度、有尺度,就一定会走得更远。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品牌综合 > 临存文档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