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数字时代档案学专业人才培养...档案学本科专业培养模式为例_胡广伟.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461368 上传时间:2023-10-11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2.2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字时代档案学专业人才培养...档案学本科专业培养模式为例_胡广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数字时代档案学专业人才培养...档案学本科专业培养模式为例_胡广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数字时代档案学专业人才培养...档案学本科专业培养模式为例_胡广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年第期档案教育 数字时代档案学专业人才培养路径的思考 以南京大学档案学本科专业培养模式为例胡广伟李硕吴建华(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南京 )摘要:从多维度分析数字数代档案工作的变化及其对档案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新需求,构建数字时代档案学专业人才所需要的包括业务、技术与创新个维度,以及档案业务能力、信息技术能力、数据技术能力、学习吸收能力与开拓创新能力个方面的“三维五方面”能力框架。梳理数字时代档案学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挑战,结合南京大学档案学专业培养模式的改革,从学科内涵、课程体系、实训竞赛、培养结构、师资队伍等方面,阐述数字时代档案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措施。关键词:数字时代;档案学;人才培养;创新

2、能力;数据技术能力中图分类号:收稿日期:作者简介:胡广伟,博士,教 授,研 究 方 向 为 电 子 政 务、政 务 大 数 据、数 据 智 能 等,:;李硕,硕士研究生;吴建华,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为档案学基础理论、档案信息化建设、企业档案管理等。基金项目:教育部第二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面向新工科、新基建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多模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引言档案作为重要的信息资源和独特的历史文化遗产,对赓续国家记忆至关重要,档案事业对国家各项事业的基础性、支撑性作用不容小觑。近年来,随着我国档案事业的不断发展,档案人才培养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档案高等教育在办学规模、学科建设、人才培养

3、、科学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全国已有 所高等院校招收不同层次的档案专业学生,生源结构和培养模式正不断得到完善。同时,学科发展和专业建设方面也取得了突出成绩,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档案学专业所在一级学科的两轮评估中均进入国家创建世界一流学科计划。至 年,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上海大学、湘潭大学、云南大学、黑龙江大学、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苏州大学、中山大学、吉林大学 所院校档案学专业入选“双万计划”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安徽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四川大学、天津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湖北大学和苏州城市学院所院校档案学专业入选“双万计划”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据冯惠玲教授调研

4、,在十三五期间,南开大学、四川大学、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天津师范大学和湘潭大学所院校档案学专业入选了省级重点学科;浙江大学、南京大学、苏州大学、国防大学政治学院、吉林大学、广西民族大学、黑龙江大学、湘潭大学和南昌大学所院校档案学专业入选了地方重点学科培育计划,这些工作有效提升了档案专业的教育水平和学科实力。但随 着 云 计 算、大 数 据、物 联 网、人 工 智 能DOI:10.16113/ki.daxtx.2023.02.003档案教育 年第期()和区块链(简称“云大物智区”)等新兴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我国档案事业发展对档案学专业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海量、异构、

5、多元的档案数据不断涌现 档案部门所收集的数据既包括传统数据资源,也包括各种新型数据资源,如网页快照数据、社交媒体数据等;另一方面,档案工作的理念、方法、技术也日新月异,如数字档案资源开发利用、档案数据(字)化转型。同时,档案服务手段网络化、智能化的需求日增,这些变化都迫切要求创新档案工作理念、思维、方法、模式与工具,加快档案工作的全面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升级。特别地,以上变化使得数字时代的档案人才短板凸显,尤其是既精通档案工作业务又具备数字化思维与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更为紧缺。基于此,本文结合学术文献与相关政策的系统梳理,明确数字时代档案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变革趋向与需求,提出数字时代档案学人才应具备的能

6、力框架,结合南京大学档案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的改革,阐述数字时代档案学专业人才培养的落脚点。数字时代档案学专业人才的需求与能力框架 数字时代档案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相关研究在档案数字化发展与变革的背景下,传统的档案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满足新时代的需求。如何增强档案学专业人才在数字时代的竞争力,正日益成为档案学界关注的热点。早在 年,美国北方中央教育实验室公布了 世纪能力:数字时代的基本素养这一报告,其勾勒了面向 世纪全球化社会的“基本素养和教育目标”。从现有的研究来看,具体表现为:一是基于政策导向,对档案学专业人才培养措施的研究。欧阳琳基于新文科建设背景,对 所高校的档案学本科培养方案展开调研,分析了

7、新文科背景下档案学人才培养的优化举措。聂云霞等以“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下文简称 规划)为指导,探讨社会转型期档案人才培养的问题、总体方略和举措。二是基于新兴 环境,对档案学专业人才教育创新的研究。张斌等从社会发展、信息技术应用、高等教育变革等维度,论证了数字时代培养档案学专业创新人才的必要性。姚红彩基于 技术特征,提出高层次档案人才的需求特征与培养思路;张斌等分析了新兴 给档案工作和档案人才培养带来的新问题、新变化和新挑战,提出数字时代档案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路径。三是基于企事业和社会发展需求,对档案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王新才等总结了档案馆、企事业、党政机关等单位的人才需求

8、,根据人才培养现存问题,提出相应的措施。为更好地培养档案学专业应用型人才,谢永宪等以北京联合大学档案学专业为例,探讨了基于“校政企”合作的档案学人才培养模式。丁敬达等 基于多所档案学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信息和企事业单位多年的招聘信息,分析企事业单位对档案学专业人才的能力需求,进一步探讨档案学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和档案专业教育发展的策略建议。这些研究从多个视角探讨了数字时代档案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问题和对策,为本研究分析人才需求和能力框架提供了参考和借鉴。从上述研究归纳可知,数字时代档案学专业人才需求的基本内容包含档案学专业知识、信息化技术技能、创新能力与意识等。但这些研究较少从现实档案工作的需求形

9、成较为完备的人才能力框架,也没有从数字时代的发展趋势分析档案学专业教育面临的挑战,更鲜有结合高校培养模式对档案学专业人才培养路径的探讨。数字时代档案学专业人才的需求数字时代档案工作内容、工作方式、工作环境、角色定位、创新发展等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呈现出全面、系统地数字化转型的趋势,对人才提出了新的需求。工作内容数字化的需求数字时代,档案工作的内涵已不限于传统装订成册的手工工作,从手工操作转变为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的操作;档案工作管理对象逐渐由可触的纸质档案转向电子数据,且呈现出“来源多元、内容丰富、数量成倍和技术复杂”等一系列特征,这与传统档案工作内容相比,出现了明显的差异。同时,由于

10、档案资源的信息化和数字化,档案资源的利用方式正经历从线下分散到在线共享的变革过程。在档案数字化的建设背景下,规划指出,档案工作要“主 动 融 入 数 字 经 济、数 字 社 会、数 字 政 府 建设”并纳入国家全面数字化战略。档案业务的数字化也在不断推展,如南京市“宁满意”工程的“数字档案馆”专项,上海、杭州、青岛、深圳的数字档案馆建设。这些探索与实践涉及党政机关和政务服务等领域的数据归档和电子文件归档,都对数字时代 年第期档案教育 档案学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当下精通档案工作流程的数字化技术人才仍处于紧缺状态。这些变化要求对档案学专业人才培养方式的变革 强化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融合,补

11、足数字技能实操能力短板,满足工作内容数字化的需求。工作方式数字化的需求传统的纸质档案工作主要依靠投入大量的人力、空间、时间来开展,如需要大面积的库房和数量众多的档案柜来存放纸质档案,安排大量工作人员进行日常维保等。数字时代档案工作内容的变化决定了档案工作方式的变化,一是档案生成(产)的载体由实物向数字转变;二是档案管理由手工编目向线上与线下()一体化转变;三是档案开发与服务由传统的编研向数据分析、知识挖掘与数字化服务转变。传统的档案工作方式已无法满足海量、异构、多元的档案数据开发利用与服务供给的要求,要通过知识管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 开发档案资源的深层次价值与服务模式创新。这些转变要求档

12、案学专业人才应时刻关注并掌握与档案工作密切相关的新兴技术发展,适应数字化工作方式的转变。虽然大多数院校的档案学本科都隶属于文科专业,但要适应数字时代的发展趋势,培养掌握新型 的档案学专业人才,以推动当下档案工作方式的数字化转型与升级,为档案事业发展注入新的动能。工作环境数字化的需求同时,档案工作环境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档案馆形态由传统档案馆向数字档案馆转变,档案获取由收集纸质档案向电子文本和数据归档转变,档案利用由线下查档向线上共享平台转变,档案保护由物理隔绝向数字信息安全转变,档案开发由编研编撰向建设资料数据库转变,档案服务由档案查阅向提供数字知识服务转变。由此可见,档案工作需要时刻与数字(

13、据)化的工作环境打交道,面对这些环境的变化,数字时代的档案学专业人才亟需提升自身的数字素养。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行动纲要指出,“数字素养与技能是数字社会公民学习工作生活应具备的数字获取、制作、使用、评价、交互、分享、创新、安全保 障、伦 理 道 德 等 一 系 列 素 质 与 能 力 的 集合。”数字素养作为适应数字化发展的核心能力,已成为个人与组织发展重要的必备基础技能,这也要求档案学专业人才的培养要适应趋势的发展。工作者角色数字化的需求新兴 的快速发展将人类社会带入了知识经济时代,基于档案工作内容、工作方式、工作环境等变化,档案工作者从传统的档案保管者转变为知识生产者、管理者和知识服务的

14、提供者。档案工作者不再拘泥于档案实体管理等事务,更多是集中于档案信息(数据)资源的发掘与服务。近日,“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改名为“信息资源管理”,也顺应了数字时代信息化和数字化的发展趋势。当下,社会各行各业都需要面对管理和治理海量信息资源的问题,这些新的趋势表明,数字时代的档案工作需要培养具备数据思维与数字技术的跨学科专业人才。档案事业创新发展的需求 年月 日,习近平在科学家座谈会上指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都更加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规划也明确,要进一步“完善档案科技创新和应用机制”和“坚持创新和实用科研方向”。一方面“加强档案

15、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如档案记忆项目、挖掘档案资源等,培养档案学专业人才的创新应用能力;另一方面“建设科技兴档工程”和“集中力量打好制约档案事业发展的理论创新和技术攻坚战”,如档案智库建设、档案实验室建设等,培养开拓进取的科研人才。这为未来一段时期档案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思路指明了方向。数字时代档案学专业人才的能力框架基于数字时代档案工作数字化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本文提出一个包括个维度(业务、技术、创新)、个方面的能力框架,如图所示。就业务维度而言,为适应数字时代工作内容的转变,档案人才需增强(电子、数字)文件管理与数字档案收集整理、获取、鉴别等档案业务能力;技术维度可分为信息技术能力和数据技术

16、能力;创新维度主要涉及学习吸收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此维度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业务能力为档案事业发展提供了基础保障,技术能力为之提供有力的方法与工具,创新能力则为之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与活力。档案业务能力档案数字化是对档案馆藏资源进行数字化形式存储、网络化形式传输,从而实现计算机全流程管理与服务的过程。本质上是档案工作与档案业务流程的数字化过程,或者实现数字化的档案工作与服务的数字化转型过程,是档案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过程。因此,要培养能够在档案工作岗位上熟练处理核心业务、通晓档案全业务流程的档案专业人才,档案教育 年第期 具备由全面扎实的专业知识、广博的通识知识和基本的数

17、字素养建构的新型档案业务能力。这样的人才才能够担当档案业务语言与计算机或软件工程语言、数据科技语言之间桥梁,让数字化工程师准确掌握档案业务数字化的需求,理解档案工作与服务的文化理念与宗旨,从而保障档案信息化、数字化转型落到实处。图数字时代档案学专业人才能力框架 信息技术能力数字时代,档案学专业人才应当动态关注与档案工作关联的新兴 的发展趋势与应用实践,如“云大物智区”、自然语言处理()等在档案工作中的应用转化,熟知新兴 在档案信息与数据资源开发、安全保存与利用过程中的作用,并能应用这些技术支撑数字(化)档案工作的运转。同时,随着互联网及档案服务模态的创新发展,传统纸质档案的管理及服务模式将随之

18、转型,需要新的技术能力来支撑与保障档案管理工作,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向组织和社会提供高效、优质的档案服务。数据技术能力数字化转型是一个新命题,在档案形态、传输、存储、开放、开发、利用的各个环节都发生了质的变化。档案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涉及数字增量化、数字安全、数字伦理、数字隐私等一系列问题,因此,档案数字化一方面需要“加快档案资源数字转型,加快国家档案数字资源规划管理,逐步建立以档案数字资源为主导的档案资源体系”,另一方面也需要遵循 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提升档案数字资源的安全管理能力”,这对档案学专业人才提出了数据技术能力的需求。只有具备数字素养与技能的专业化档案学人才,才能科学应用新兴,有

19、效应对数字化转型带来的机遇、风险与挑战。学习吸收能力数字时代,档案学专业人才应改变知识面囿于文史领域的局限,既掌握档案学基础理论知识,还能不断拓宽自身的知识边界,吸收其他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与技能。特别是,社会对复合型人才需求的急剧增长,新兴 与学科交叉融合的迅速发展,只有具备多学科领域知识和获取更新知识能力的人才,才能将学习吸收能力内化为基本特质,为数字转型时期档案事业的发展注入源源的动力。开拓创新能力 规划提到“科技兴档工程”,着力开展新时代档案治理相关理论及政策研究,吸引和凝聚一批知识结构合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有思想有活力的创新团队,为档案事业创新发展提供学理支持和决策咨询。这是对培养

20、数字时代助推档案学科建设和档案事业发展领军人才的明确需求,具有开拓性、突破性思维的创新能力已成为推进档案科学与技术发展的必要条件。随着社会、经济、技术发展的不断前行,档案工作进入新阶段,逐渐与国际同行处于并跑乃至领跑的地位,诸多挑战与障碍需要自主科技创新来克服,开拓创新能力已成为面向未来发展的必须。数字时代档案学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挑战档案学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主要基于“人才培养的主体、客体和外部环境”三个方面。其中,主体涉及师资队伍、教材与课程建设,体现为各高校档案学 年第期档案教育 专业人才的培养体系;客体涉及生源和专业规模,体现为各高校档案学专业的认同度;外部环境指档案学专业人才的发展愿景,主

21、要体现为时代要求与职业发展前景。数字时代对于档案学专业人才培养既是新机遇,也是新挑战。基于数字时代的人才需求和能力框架,本文从主体、客体和外部环境三个方面梳理数字时代档案学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主要挑战。人才培养体系亟待革新的挑战数字时代对档案学专业人才的数字素养与数字技能提出新要求。档案工作已不仅是传统立卷、装订的手工工作,而是出现了自动化、智能化、智慧化的发展取向。“云大物智区”等新兴 应用的深化,正深刻影响和改变着档案的收、管、用等各个环节,迫切需要档案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革新。然而,部分高校档案专业师资队伍存在中青年教师较少、师资队伍老化的问题,严重缺失数字时代档案学专业人才培养所需的师资

22、条件,师资队伍结构亟待优化。此外,大多数高校档案学教师限于国际交流的深度与广度,“师资国际化水平仍偏低”,影响了档案学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对国际发展趋势的判断与动态把握。同时,档案学专业的教材、课程更新迟滞,有些主干教 材 知 识 体 系 老 化,教 学 设 计 与 教 学 方 案 老套,既难以调动档案学学生学习钻研的能动性,也难以满足数字时代档案工作技能的培养需求,致使档案学专业毕业生在数字化转型实践中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存在欠缺。在 年 月 日召开的教育部高等学校档案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年会(第三十一届档案学专业系主任联席会议)上,多位专家呼吁对档案学专业师资队伍、课程体系、跨学科培养等在内的人

23、才培养体系进行革新,这已成为摆在档案学专业教育面前的挑战之一。专业认同与需求错位的挑战由于档案学专业长期定位于服务党政史料收集、整理、保护、利用等工作,聚焦“内务”,存在社会认知偏弱,关注度不高的现实。从学科发展来看,档案学发展历史短,相较于成熟的文史哲等人文学科,档案学相对“小众”,社会认同感较低;与法学、金融学、计算机等学科相比,档案工作琐碎繁杂、依规循矩,创新空间与发展潜力受限。由于片面的认知,在专业报考时档案学本科专业常常出现生源短缺的现象,部分生源要依托专业调剂。同时,由于社会对档案专业和档案工作的认可度偏低,从事档案专业学习与档案工作的人员缺乏应有的学科自信与职业自信。而随着数字化

24、的发展,社会对具备数据思维、创新能力的档案学专业人才的需求大幅增长。这就造成专业认同与社会对档案学专业人才需求之间的错位,如何破解该矛盾成为档案事业发展的又一挑战。职业实践训练不足的挑战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趋势下,精通档案实操的复合型人才非常紧缺。由于档案实操能力的培养需要模拟、演示、验证的现代化实验室条件,多数档案学专业毕业生都不曾接触档案全流程工作,全面的能力培养目标难以达成。加上馆校(档案馆与高校)协同机制的缺乏,目前大多数院校的档案学专业仍以理论知识为主,培养过程中缺乏对实业的“体验”,眼高手低在所难免。特别是在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档案工作由过去以纸质档案为主要载体的模式转向纸质

25、、电子数据“双套制”模式,这丰富了档案实操能力的内涵,但同时也提高了对综合能力培养的要求。特别是随着数字化档案、数字档案的日益增多,对档案数据思维、数字素养的要求大大提高,档案系统如何实现与行业业务实践的对接,如何确保档案数据与数字(化)档案收、管、用的全流程安全等,都成为档案专业人才职业实践训练需要系统讨论的问题。数字时代档案学专业人才培养的落脚点以数字时代的档案人才需求、能力框架和挑战作为出发点,以分类分层培养、理论与实践融合培养的思路,结合南京大学 版档案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从以下个方面讨论数字时代档案学专业人才培养的举措。丰富学科内涵,面向时代需求档案学是“信息资源管理”一级学科的下设

26、二级学科,也是新文科建设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当前档案学专业呈现给本科乃至硕博士研究生的印象仍然相对古板、枯燥和封闭,一些硕博士研究生甚至依托档案学的外延式(大类化)培养来达成学历的跃升。虽说这种培养模式实现了专业乃至职业的跨越,但也逐渐偏离档案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初衷。因此,在学科内涵建设上,应不断融入时代发展使命,面向经济与社会发展需求,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增强学科内在张力。在学科推介上,需加大档案专业与档案工作宣传力度,提升社会认知度,通过举办专业宣讲会,引导家长、学生充分认识档案学专业及档案工档案教育 年第期 作的重要价值。同时,还应开展档案学的跨学科教育,即有些档案学课程可以由跨学科

27、的学者共同讲授,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以吸引更多优质生源。亦可借助跨学科的合作与交流提升档案学的影响力,如学术研讨会、科研项目等,提升其他学科对档案学的认知和认同。南京大学档案学专业在创办初期,明确了两个办学特色:一是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以科技档案管理、企业档案管理为主要方向;二是强化现代化技能实训,特别是现代 的训练与应用能力的培养。在培养方案上,南京大学档案学专 业 融 合“三 三 制”“四三制”改革,打通“信息资源管理”的培养体系,旨在培养理论基础厚,知识面宽,专业能力强,在档案学研究创新能力、数据分析及应用能力、交叉融合与应用创新能力等方面具有特色的档案学专业精英人才。以 上 努 力,

28、助 推 南 京 大 学 档 案 学 专 业 入 选 了 年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革新课程体系,培养信息(数据)技术能力积极推动课程体系革新,将“云大物区智”、自然语言处理等新兴 融入档案学专业教学与实训,增强档案学专业学生适应数字时代的工作能力,延展职业幅度。随着档案数字化工作的推进,数字化档案与数字档案将成为档案工作的主要对象,档案大数据、智能(慧)档案服务将进入日程,应用新兴 支撑档案管理与服务工作难以避免。开创与发展档案专业课程体系,如“计算档案学”、“数字人文”方向等,已迫在眉睫。特别是随着 数字经济及其核心产业统计分类 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以

29、及 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行动纲要的发布,国家已为数字化转型构建了较为完备的政策法规,高校应力求走在社会需求的前面,为档案学专业人才数字(据)素养的培养与提升谋划崭新的课程体系。特别是对现有信息技术相关课程进行扩充,增补数据科学、大数据技术与应用等方向的课程或模块,达到信息与数据技术能力同步增长的培养目标。考虑到信息技术能力与数据技术能力的培养模式较为接近,故此处对两者进行合并讨论。为此,在调研、借鉴 余所国内国际一流大学档案学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南京大学 版档案学课程体系(如图所示)进行了大幅调整,课程由“多而全”变为“少而精”;降低必修课程比例,增加选修课数量;优化信息技术方向课程,增补

30、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相关课程,兼容并蓄;精简课内、强化课外,充分保证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与空间。同时,注重学科、专业间的交叉渗透,使学生具备更为宽广和综合的知识架构、更深厚的档案学学理基础,培养学生对特定研究对象进行更加深入探究的能力。具体而言,革新专业核心课程,新开 数据思维等学科基础课,更新课程知识体系与结构,导入应用数据思考学科问题的思维逻辑。开放 大数据系统原理与应用 数据科学与数据分析等新兴课程为选修课,大大优化学生适应数字时代技能需求的能力。此外,还开放 大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保密技术概论等选修课程,面向数据安全、网络安全体系构建等国家紧缺人才培养的需求。鼓励实训竞赛,培养创新应用能

31、力进一步加强馆校合作,共建科研基地,为档案学专业老师、学生提供实践场所,加强对档案学理论、档案业务,以及档案工作数字化的体验、认知与理解,在实训中培养实操能力、业务能力。南京大学档案学教学科研团队通过构建馆校、企校合作机制,为学生提供在档案馆、政府部门、事业单位与企业的实习锻炼机会,在实训中激发学习吸收能力,并逐渐培养与内化为业务能力。与校档案馆、南京市档案馆、江苏省档案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等机构达成长期合作关系,在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或培养期间,通过现场观摩、中短期实习、交流访问等形式引导学生参加专业实践活动。同时,通过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档案学专业方面的学科竞赛和科技创新活动,训练综合应用多学

32、科知识、技能创新性攻关档案业 务 问 题 的 能 力,如“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高校大数据应用创新大赛”“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江苏省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保密技能大赛”“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大数据类、大数据挑战赛、人工智能、软件应用与开发、物联网应用)”“天池大数据竞赛”,以及两年一度的“全国高校档案学专业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与探索激情,培养实操与开拓创新能力。此外,通过探索包括参与科研项目、校外导师(产业教授等)、社会实践、创新创业培养等模式,构建“问题情境设计工作方案搭建探究与实践验证与效果评价”的实训教培链,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

33、新时代档案学专业人才的综合能力。年第期档案教育 图南京大学档案学本科专业课程矩阵(版)完善培养结构,多元多层次培养人才大多数院校本科、硕士、博士阶段人才培养模式上还缺少多元多层次的衔接与融通,而是统一放入“信息资源管理”大类培养,这不利于优化档案学专业方向人才的培养结构,造成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脱钩。因此,应加强“多元多层次”档案学人才培养结构改革,鼓励地方档案主管部门与高等学校合作办学,建设档案人才培训基地,开展档案人才培养方面的培训交流活动,以培养能更好适应数字时代档案行业、档案工作、档案业务实际需要的多层次、复合型人才,避免档案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落入“发而不展”“人才内卷”的窘境。在人才

34、培养结构上,南京大学构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三三制”本科人才培养体系,该体系将本科四年学制划分为大类培养、专业培养和多元培养三个阶段,又在多元培养阶段分为专业学术、复合交叉和就业创业三个发展途径。通过“三三制”培养体系,让学生在专业分流前已对档案学专业有了充分的认知,增强其专业认同感,同时在专业选择后又提供多元发展途径。加之学院内部课程体系的革新,培养档案学专业学生具备了“可进可出”的能力结构。这里的“可进”是指档案学专业学生毕业后具备进入档案专业领域工作的业务能力和技术能力;“可出”是指学生所具备的多元化、复合型的能力,特别是学习吸收能力的训练,也就具备了在其他行业就业的能力和素养。优化师资

35、队伍,贯通教改、课改体系为应对当下师资队伍结构老化的问题,“档案学档案教育 年第期 教学质量国标”提出了对档案学师资队伍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与学缘结构的要求,这意味着新时代档案学师资队伍还需要吸收容纳更多精通业务、熟悉、善于激励创新和具备强烈的数字化转型使命感的中青年教师。师资力量的知识结构直接影响着档案学专业人才能力结构的培养,优化师资力量或加强师资力量的再培训尤为必要。教育部高等学校档案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举办的“档案学专业青年骨干教师研讨会”就是很好的做法,通过研讨档案学课堂教学方法、实践教学方法及研教融合方法等,有效促进各高校档案学专业青年教师执教经验的交流与职业能力的提升。特别是 年

36、、年的研讨会,连续就档案学专业人才数据素养、数据能力的培养议题进行专题研讨,在数字时代档案学专业人才培养路径问题上达成了共识、明确了方向。在师资配置上,南京大学特别关注与学科发展前沿高度关联的高层次学科领军人才,和具有良好发展潜力的青年学者队伍的建设,档案学专业也积极探寻全面导学体系建设,选聘优秀教师担任本科生导师,通过“学业导师项目导师论文导师”的方式组建导师团队,建立本科生全流程、全覆盖、个性化的学业指导机制,充分发挥导师在本科生的思想引领、学业指导、专业引导、职业规划与人生规划等方面的指引作用,从而促进学生各项能力的全面提升。在教学改革方面,南京大学“三三制”本科教学改革切实从“以专业教

37、师为中心”转移到“以学生为中心”,既注重本科阶段全面的科学与人文素质教育,同时又注重学生个性化的选择和培养。以上举措,为档案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提升提供了组织、资金、人才、制度、激励措施等方面的保障。作者贡献说明胡广伟:选题提出,研究框架设计,论文撰写、修改与定稿;李硕:资料收集与整理,论文撰写和修订;吴建华:论文框架讨论与修改。注释与参考文献冯惠玲,连志英,曲春梅,等回顾与前瞻:“十三五”档案学科发展调查和“十四五”档案学重点研究领域展望档案学通讯,():世纪能力:数字时代的基本素养盛群力,褚献华,译开放教育研究,():欧阳琳新文科背景下档案学本科人才培养调研及优化策略档案学通讯,():

38、聂云霞,卢丹丹社会转型期高素质档案人才培育之路 以“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 为背景山西档案,():张斌,马晴,魏扣,等论档案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必要性档案学通讯,():姚红彩 时代高层次档案人才培养思路档案管理,():张斌,杨文,李子林数字时代档案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图书情报工作,():王新才,聂云霞 信息时代档案人才培养与档案学专业发展展望 档案学研究,():谢永宪,王巧玲,孙爱萍 基于校政企合作的档案学专业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以北京联合大学档案学专业为例档案学通讯,():丁敬达,王浩瀛,肖开原,等基于招聘需求的档案学专业教育发展策略研究档案学通讯,():“十四五”全国档

39、案事业发展规划 :王学平浅议我国档案数字化建设实践与发展策略档案学通讯,():王英,原杰数智时代下档案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矛盾与变革分析档案学通讯,():舒洁数智时代企业档案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武汉:湖北大学,: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行动纲要 :锅艳玲,饶圆,王小云,等 数字人文视角下档案学本科生数据素养培育研究 档案学通讯,():年第期档案教育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数 据 安 全 法 :马晴 中国档案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档案学通讯,():李文以,王坤 新文科语境下档案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策略研究 以国内所双一流高校为分析样本 档案与建设,():冯惠玲,闫慧,张姝婷,等 中国图书情

40、报与档案管理教育发展研究:历史与现状 中国图书馆学报,():王昊魁,王琎 如何让档案人才不再“小众”“稀缺”光明日报,()覃兰花,蒋宏灵,韩效东,等“十四五”时期档案人才培养需求分析 中国档案,():刘越男,杨建梁,何思源,等计算档案学:档案学科的新发展图书情报知识,():罗宝勇 美国档案学体验式教学模式研究及启示 档案学研究,():王应解,杨孟辉,牛力,等 面向创新型档案人才培养的“一线三点”实践教学模式初探 档案学通讯,():王玉珏,龙家庆,郭黄昕玥以学科竞赛促进档案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 两届全国高校档案学专业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情况分析档案学通讯,():龚雪飞,胡莹以学科竞赛方式提高档案学专业人才培养水平 基于对全国高校档案学专业大学生课外科技竞赛作品分析档案管理,():,(,):,“”,:;【责任编辑:张全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