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我国混凝土结构技术标准体系对比及分析.pdf

上传人:ho****x 文档编号:46068 上传时间:2021-06-05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348.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混凝土结构技术标准体系对比及分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我国混凝土结构技术标准体系对比及分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 4 4卷第 7 期 2 0 1 3年 7月 Vo 1 4 4 No 7 J u 1 2 0 1 3 建 筑 技 术 Ar c h i t e c t u r e T e c h n o l o g y 我国混凝土结构技术标准体系对比及分析 严建峰 ( 中铁建工集团深圳投资有限公司, 5 1 8 0 4 8 , 深圳) 摘要: 通过对比我国混凝土结构技术标准体系, 得出我国混凝土结构技术标准中所规定的内容只是基本 要求; 工程相关人员应完整、 准确和及时地掌握混凝土结构技术标准的内容; 当不同技术标准的条文出现不一致 的情况时, 应遵循“ 认真研究、 积极采用、 区别对待、 从严要求”的原则; 标准应进行常态化复审和修订。 关键词: 规范 ; 混凝土结构 ; 标 准体系 中图分类号: T U 4 7 3 1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0 4 7 2 6 ( 2 0 1 3 ) 0 7 0 6 0 3 0 4 DI S CUS S I ON ON DOM ES TI C TECHNI CAL STANDARD S YSTEM FOR CONCRETE S TRUCTURE Y AN J i a n - f e n g ( C h i n a R a i l wa y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E n g i n e e r i n g G r o u p S h e n z h e n I n v e s t me n t C o ,L t d ,5 1 8 0 4 8 ,S h e n z h e n ,C h i n a ) Abs t r a c t : Af t e r c o mpa ris o n a mo n g t e c h n i c a l s t a n d a r d s f o r c o n c r e t e s t r u c t u r e, i t i s fou n d t h a t t h e c o n t e n t s s p e c i fie d i n d o me s t i c t e c h n i c al s t a nd a r d s for c o n c r e t e s t ruc t u r e a y e f u n d a me n t a l r e q u i r e me n t s ; r e l a t e d e n g i n e e r i n g p e mo n n e l s h a l l g r a s p t h e l a t e s t c o mp l e t e a n d a c c u r a t e t e c h n i c a l s t a n d a r d s f o r c o n c r e t e s t ruc t u r e; wh e r e t h e r e i s d i s c r e p a n c y a mo n g d i f f e r e n t t e c h n i c a l s t a n d a r d s , t h e p rin c i p l e o f ” c a r e f u l a n a l y s i s , a c t i v e i mp l e me n t a t i o n, d i f f e r e n t i a t e d t r e a t me n t , s a t i s f a c t i o n o f s t ric t e r r e q u i r e me n t ” s h a l l b e o b s e r v e d; n o r mal r e v i e w a n d r e v i s i o n s h a l l b e c a r r i e d o u t Ke y wo r ds : s p e c i fic a t i o n; c o n c r e t e s t r u c t u r e;s t a n d a r d s y s t e m 近年,随着我国建筑业的迅速发展和标准化战略 的深入实施,一些新编制或修订的混凝土结构技术标 准已相继颁布实施,这些新编制或修订的技术标准总 结了近年来我国混凝土结构工程在设计、施工等方面 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借鉴了国外相关先进标准, 反 映了建筑领域可持续发展理念。采用了新技术、新工 艺、 新材料,加强了节材、 节水、 节能、 节地与环境保护 等方面的内容,促进了我国的混凝土结构技术标准体 系的建立和完善,对我国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起到支 撑引导作用。根据目前我国混凝土结构技术标准体系 发展的现状 , 本文讨论混凝土结构标准体系中建筑工 程的混凝土结构部分。 1 我国混凝土结构技术标准体系的现状 1 1 混凝土结构技术标准体 系 我国混凝土结构技术标准体系由建筑结构基础标 准、 混凝土结构设计通用标准、 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标 准、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和混凝土结构工程 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等组成。 形成了覆盖设计、 施工和验 收等各环节并相互衔接的完整体系。 其中, 混凝土产品 技术标准和混凝土结构用钢技术标准涉及的技术标准 收稿 日期 : 2 0 1 3 0 3 2 1 作者简介:严建峰 ( 1 9 7 2 一 ) , 男,安徽贵池人 , 高级工程师, e m a i l : d l q h 2 0 0 8 1 6 3 e o m 内容较多, 若进一步细分, 在混凝土结构技术标准体系 的大框架内,混凝土生产技术标准和混凝土结构用钢 技术标准又可形成各自较完善的子标准体系( 图1 o 图 1 混凝土结构技术标准体系 1 2 混凝土生产技术标准体系 作为混凝土结构技术标准体系的个子标准体 系,混凝土生产技术标准体系中的内容已基本涵盖了 混凝土产品生产的各方面 ,已能满足指导混凝土生产 需要, 但与国外先进技术标准体系相比, 目前还缺少能 够专门着眼于满足混凝土终端服务对象( 设计、 施工及 混凝土生产等)需求的有关混凝土技术陛能方面的国 家统一标崔” , 如能通过各技术标准间的整合和完善形 -6 0 4 建筑技术 第 4 4 卷第 7 期 成通用的、 基础性的技术标准 。 对于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和使混凝土的性能更切合工程的需求将发挥重要作用 ( 图2 ) 。 普通混凝土配 预拌混凝土 混凝土泵送施工 合比设计规程 ( G B t r 1 4 2- 2 00 3 ) 技术规程 ( J GJ 5 5 2 O1 1 ) ( j G J 厂 r 1 _2 O 1 1 ) 普i酗副匪 土力学性 通用硅酸盐水泥 能试验方法标准 ( G B 1 7 5 _2 0 0 7 ) ( GB T 5 0 0 8 l 一 2 0 0 2 ) 混凝土强度 水泥标准稠度用 检验评定标准 水量、 凝结时间、 安 r G B T 5 O1 0 7 定性检验方法 2 0 1 0 ) : G B T 1 3 4 6 - 2 0 1 1 ) l 混凝土质量控制 l翦 聊 石 、卵石 标准 ( G B T 4 6 8 5 一 f G B 5 0 1 6 4 _ 一 2 0 1 ) 2 0 1 1 ) 建筑用砂 ( G B , r 1 4 6 8 4 _ 一 2 0 1 1 ) 混凝土用水标准 ( J GJ 6 3 2 O 0 6) 混凝土外加剂 ( G B 8 0 7 6 - - - 2 008 ) 用于水泥和混凝 土中的粉煤灰 r GB 1 5 9 6 - 一2 o 0 5 图 2 混凝 土生产技术标准体 系 1 - 3 混凝土结构用钢技术标准体系 作为混凝土结构技术标准体系的子标准体系, 混 凝土结构用钢标准体系中的技术标准可分为普通钢筋 混凝土用钢技术标准与预应力混凝土用钢技术标准、 相关检测方法技术标准和其他用钢技术标准等,混凝 土结构用钢的产品主要包括钢筋、 钢丝及钢绞线等。 我 国混凝土结构用钢标准由S A S T C 1 8 3 S C 7 钢标准化技 术委员会钢筋混凝土用钢分技术委员会负责,现有技 术标准1 6 项, 跟国际标准体系( I S O ) 相比, 有关术语、 检 测方案的基础标准还欠完善( 图3 ) 。 1 4 新编和新修订混凝土结构技术标准的情况 2 0 0 7 年以来, 新修订和新编混凝土结构技术标准 的主要情况如下: 在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方面 , 新修订 并颁布实施了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 G B 5 0 0 1 1 2 0 1 0 ) 和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 G B 5 0 0 1 0 - - 2 0 1 0 ) 等 , 新编 制并颁布实施了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 ( G B T 5 0 7 4 6 -2 0 0 8 ) 等。 需要说明的是 :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 其 他 热轧光圆钢筋 ( G B 1 4 9 9 1 2 o 0 8 ) 热轧带肋钢筋 ( G B 1 4 9 9 2 2 o o 7 ) 钢筋焊接网 ( G B 1 4 9 9 _ 3 2 叭O ) 钢筋混凝土用余热处理钢筋 ( G B 1 3 0 1 4 -1 9 9 1 ) 冷轧带肋钢筋 ( G B 1 3 7 8 8 -2 0 0 8 )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丝 ( G B f I 5 2 2 3 -2 002 )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棒 ( G B T 5 2 2 3 3 2 0 o 5 )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 ( G B T 5 2 -2 003 ) 预应力混凝土用螺纹钢筋 ( G B , r 2 0 0 6 5 -2 0 0 6 预应力混凝土用低合金钢丝 ( Y B f F 0 3 8 -1 9 9 3 中强度预应力混凝土用钢丝 ( Y B T 1 5 6 - - 1 9 9 9 环氧涂层 七丝预应力 钢绞线 ( G B ,T 2 l 0 7 3 2 0 0 7 ) 混凝土用钢纤维 ( Y B f F 1 5 1 -1 9 9 9 ) 钢筋混凝土用钢筋弯曲和反向弯曲试验 方法 ( Y B f r 5 1 2 6 - - 2 0 0 3 ) 预 应力混凝 土用 钢材试 验方法 ( G B T 21 8 3 9 - 一2 0 0 8 图 3 混凝土结构用钢技术标准体系 ( G B T 5 0 7 4 6 -2 0 0 8 ) 是我国首部兼顾混凝土材料与结 构耐久生 的技术标准首次明确了材料和结构设计师 的设计职责,是系统使用指标化方法进行耐久性设计 和通过耐久幽 旨 标来保证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的专用 技术标准。 在混凝土施工规范方面, 新修订并颁布实施了 混 凝土 结构 工程 施 工质量验 收规范 ( G B 5 0 2 0 2 0 0 2 , 2 0 1 l 版) 等, 新编制并颁布实施了 混凝土结构工 程施工规范 ( G B 5 0 6 6 6 - 2 0 1 1 ) 等, 将于2 0 1 3 年9 月1 日 颁布实施的 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 ( G B T 5 0 7 8 4 -2 0 1 3 ) 等。 在混凝土生产技术标准方面,新修订并颁布实施 了 混凝土外加剂 ( G B 8 0 7 6 -2 0 0 8 ) 、 混凝土强度检 验评定标准 ( G B T 5 0 1 0 7 -2 0 1 0 ) 、 混凝土质量控制 标准 ( G B 5 0 1 6 4 -2 0 1 1 ) 、 建筑用砂 ( G B T 1 4 6 8 4 2 0 1 1 ) , 建筑用碎石、卵石 ( G B T 1 4 6 8 5 -2 0 1 1 ) 、 水 泥标准稠度用水量、 凝结时间、 安定性检验方法 ( G B T l 3 4 6 _ _ 2 O 1 1 ) 、 普 通 混凝 土 配合 比设 计 规程 2 0 1 3 年 7 月 严建峰: 我国混凝土结构技术标准体系对比及分析 6 0 5 ( J G J 5 5 2 0 1 1 )和 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 ( J G J T 1 o _ _ 2 0 1 1 ) 等。 在混凝土结构用钢技术标准方面,新修订并颁布 实施了 钢筋混凝土用钢第l 部分热轧光圆钢筋 ( G B 1 4 9 9 1 2 0 0 8 ) 和 钢筋混凝土用钢第3 部分钢筋焊 接网) ( G B 1 4 9 9 3 2 O 1 0 ) 。新编制并颁布实施了 冷轧 带肋钢筋 ( G B 1 3 7 8 8 -2 0 0 8 ) I3 ( 钢筋混凝土用环氧 涂层钢筋) ( G B T 2 5 8 2 6 -2 0 1 0 ) 。 新编制或修订的混凝土结构技术标准充分考虑了 我国的国情。既体现了各行业规范在共性技术问题上 的统一生,又考虑到了建筑结构工程领域内部相关标 准、 规范的合理分工和衔接 , 并经过了多项专题研究和 相关的试设计等工作。 2 我国混凝土结构技术标准体系的特点 2 1 种类较齐全和体系较完善的技术标准体系 由于体制等方面原因,我国土木工程各行业基本 建立了各自较完善的混凝土结构技术标准体系。就房 屋建筑领域的建筑工程专业而言。有关混凝土技术标 准已涉及设计、 施工、 产品生产及检测等方面的全部内 容, 种类上已超过某些国外先进标准体系。 笔者认为 目前仍存在的问题是: 在各行业的内部 有关混凝土产品的技术标准、混凝土结构施工规范和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之间在内容上缺少必要的关联 ; 在各行业之间的部分技术标准内容上存在重复、矛盾 及不协调的地方 ,该现象通过近几年对技术标准的不 断修订已有改观 , 但对于部分共性的技术问题规定, 仍 缺乏基础性的、 统一的技术标准。 2 2 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相结合 工程建设标准的管理体制对工程建设标准体系的 建立有较大影响,也对技术标准的属陛确定以及表现 形式产生作用。我国现行的是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 准相结合的工程建设标准管理体制。虽然符合国际惯 例的 “ 技术法规与技术标准相结合”的新体制尚未形 成 , 但实际上形成了 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 与技术标 准并存的局面。 就目前而言, 我国工程建设技术领域直 接形成技术法规,按技术法规与技术标准体制运作还 需一个法律的准备过程, 尽管 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 是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强制性技术规定, 但 工程建设标 准强制性条文还只是为向技术法规过渡而编制的一 种文件形式,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是直接摘录 国家和行业的技术标准而编制形成的,在这些技术标 准的前言中都注明有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 文 。 须严格执行。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对建设活动的技术控制均采取 “ 技术法规与技术标准相结合” 的管理体制。根据国际 惯例, 技术标准自身无所谓强制性, 但若在法律法规等 文件中引用技术标准,使技术标准成为法律法规等文 件的技术依据和组成部分, 这就使得被引用的技术标 准在其调整范围内具有了法律约柬 。这样的标准管 理体制, 由于技术法规的数量较少、 重点内容较突出, 因而执行起来也较明确、 方便, 不仅能满足建设正常运 行管理的需要, 而且也不会给建设市场发展、 技术进步 造成障碍 。 总体而言。我国工程建设标准的管理体制还有待 健全并进一步与国际惯例接轨, 同时, 工程建设标准的 管理体制健全也必将促进我国的混凝土结构标准体系 进一步完善。 2 3 较完善和统一的混凝土结构用钢技术标准体系 近年, 我国混凝土结构用钢的标准水平普遍提高, 部分标准已达国际先进水平, 参照国际标准体系( I S O ) 建立的混凝土用钢标准体系已初具规模,但仍需根据 我国生产和应用的需要, 参照国际标准( I S O ) 和国外先 进标准, 对局部进行调整和补充, 特别是基础标准。由 于在修订标准时积极借鉴了国际标准( I S O ) 和国外先 进标准的编制原则,我国混凝土结构用钢的标准体系 从总体上看: 框架体系较清晰, 标准分类较齐全。 3 实际应用 中应 注意 的问题 3 1 标准中所规定的内容只是基本要求 在应用技术标准时, 混凝土结构技术标准中的条文 ( 包括强制性条文) 是一般情况下的基本要求, 工程建 设的设计方及施工方等活动若只符合技术标准的基本 要求, 当出现问题时相关方不能免贵。在 混凝土结构 设计规范 ( G B 5 0 0 1 0 - - 2 0 1 0 )的1 0 3 条说明本规范是 对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本要求,并在条文说明中清楚 注明本规范的内容是基于现阶段混凝土结构设计的成 熟做法和对混凝土结构承载力以及正常使用的最低要 求。 当结构受力情况、 材料性能等基本条件与本规范的 编制依据有出入时,需根据具体隋况通过专门试验或 分 析加 以解 决 。 混 凝 土 结构 工程 施 工规 范 ( G B 5 0 6 6 6 - - 2 0 1 1 ) 也做了类似说明。 因此, 在工程建设 中,应根据自身的特点来确定是否采取更高的要求或 标准中未提及的其他要求。 特别是对于混凝土, 即使混 凝土的原材料符合水泥、砂石和矿物掺合料的国家标 准,也不一定表明原材料是配制具有某一陛能混凝土 所需的合格原材料,一些高性能的混凝土对原材料有 严格要求, 要使混凝土的性能切实满足工程需要, 在满 6 0 6 建筑技术 第 4 4 卷第 7期 足规范要求的前提下,须根据工程自身特点确定混凝 土的各项技术要求。 3 2 完整、 准确、 及时地掌握标准内容 我国混凝土结构技术标准是按混凝土结构设计、 施工和混凝土生产等分类编制的, 常造成设计方、 施工 方和混凝土生产方对技术标准中相关联的内容掌握不 全面,国外先进技术标准在标准内容的编制上考虑到 了上述问题,例如美国标准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 A C I 3 1 8 一l 1 )中包含了结构工程师在其设计中须考 虑的有关混凝土原材料和混凝土施工及质量验收的内 容, 而不是将这些内容以不同的标准分开编制。 欧洲标 准 混凝土技术要求、 性能、 生产与合格性 ( E N 2 0 6 -1 : 2 0 0 0 ) 用于指导结构设计方、 施工方和混凝土生产方进 行混凝土有关设计、生产和施工活动并确保混凝土能 满足结构工程各方面性能的需要,它明确界定了设计 方、施工方和混凝土生产方在保证混凝土质量方面的 职责,还起到了联系混凝土结构设计技术要求与混凝 土原材料技术要求之间的桥梁作用, 有利于设计方、 施 工方和混凝土生产方全面、 正确地掌握技术标准要求。 部分结构设计人员认为,混凝土产品和混凝土结 构施工的质量已有了相应的技术标准和规范,故在设 计文件中对适合工程要求的混凝士生 能可不予详细说 明, 由于每个工程都有自身的特点, 而通常混凝土结构 的设计、施工和产品等技术标准所规定的均为这些工 程对象的共陛和一般情况下的需求, 鉴于该情况, 设计 方有必要在结构设计文件中具体给出所需混凝土的性 能和其他特殊要求等,施工方同样应将详细的混凝土 技术要求提供给混凝土生产方。 因此, 无论是设计方、 施工方还是混凝土生产方都 应从整体上把握混凝土结构标准体系的全部内容, 不 能盲 目地引用或照搬现行的技术标准。 3 3 不 同技术标准的处理方法各异 我国的工程建设标准在总体上分为四级:国家标 准、 行业标准、 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我国混凝土结构 技术标准中的条文一般规定的较具体,不仅规定了该 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 而且还规定了具体做法 , 这固然 使得技术标准的条文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但同时, 也 易造成国家标准、各行业技术标准及各专用技术标准 之间在具体条文的规定上出现不一致、 不协调的情况, 而国外先进技术标准注重通用性,一般只规定原则性 内容,技术标准一般只规定工程技术人员该做什么和 不该做什么; 而至于具体做法, 适用具体公式, 所取具 体参数, 则由工程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鉴于我国混凝土结构技术标准的特点,在实际应 用混凝土结构技术标准时 , 要遵循“ 认真研究 、 积极采 用、 区别对待、 从严要求”的原则, 当不同技术标准的 具体条文出现宽严不一的情况时,通常按较严的规定 执行 ,例如 :国家标准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 G B 5 0 0 1 0 - - 2 0 1 0 )与 混 凝 土 结 构 施 工规 范 ( G B 5 0 6 6 6 -2 0 1 1 ) 均为适用于建筑工程的混凝土结构 技术标准, 而铁路、 公路、 港口及水利电力等行业的混 凝土结构在设计与施工时通常按照专业规范执行, 若 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事先在合同中有约定,也可参照 国家标准的相关规定执行, 但涉及具体条文时, 一般按 较严规定执行, 而设计文件对施工有专门要求时, 尚应 按设计文件执行。 3 4 标准进行常态化复审和修订 自2 0 0 7 年 ,为解决现行标准无法满足工程建设发 展和科学进步的需要主管部门开始系统组织工程建 设标准的复审工作, 对于发布实施已满五年、 尚未修订 的标准开始复审工作, 对于复审的标准。 最终确定为继 续使用、 需要修订或予以废止。 标准修订是工程建设标 准化工作中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工作, 同时, 也符合国 际惯例 ,例如 :美国标准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A C I 3 1 8 每隔3 年改版一次; 按欧盟规定, 欧洲标准( E N ) 在5 年内须复审一次 , 在复审期内, 可发布该欧洲标准 ( E N ) 的勘误表或修改单。目前, 我国混凝土结构技术 标准的修订周期明显偏长。 4 结语 自2 O o 7 年以来,通过对混凝土结构技术标准的复 审、 修订和补充, 总体而言, 尽管仍存在一些不足, 但我 国的混凝土结构技术标准体系现已得到了进一步的完 善。 “ 十二五” 期间, 随着我国工程建设标准管理工作的 推进, 通过完善各方共同参与标准化的协调推进机制, 优化标准制修订的全过程管理, 相信我国的混凝土结 构技术标准体系将会继续发展, 标准的整体水平也将 不断提升 。 参考文献 【 1 】 陈肇元 完善技术标准, 提供性能切合工程需求的混凝土混凝 土结构技术规范的问题讨论之- J 混凝土, 2 0 0 8 , 2 2 】 柳泽燕 钢筋混凝土用钢标准体系研究 J 冶金标准化与质量, 2 0 0 6, 4 【 3 】 严建峰 国际工程中工程建设标准问题研究 J 1 建筑经济, 2 o 1 2 , 7 【 4 冯超 , 刘宝石钢筋混凝土用钢国家标准及国际标准现 状 J I冶金 标准化与质量 , 2 O l O , 3 【 5 】 G B 5 0 0 1 0 - - 2 0 1 0 ,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s 】 【 6 G B 5 0 6 6 6 - 2 0 1 1 , 混凝土结构施工规范【 s 】 【 7 】 刘甜甜 , 许海凤, 侯玉芝, 等 国内外玻璃窗节能标准及能效评价方 法f J 】 建 筑技术 , 2 0 1 2 , 7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基础工程/设备基础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