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探究大学生就业形势变化与就业指导模式的革新_周璐.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459666 上传时间:2023-10-11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57.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探究大学生就业形势变化与就业指导模式的革新_周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探究大学生就业形势变化与就业指导模式的革新_周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探究大学生就业形势变化与就业指导模式的革新_周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人 力 资 源EN LI ZI YUAN探究大学生就业形势变化与就业指导模式的革新周璐(中国海峡人才市场,福建福州350001)摘要:当下大学生就业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高校的指导模式以及指导功能和师资方面均存在需要解决的问题。尤其是 2020 年以来新冠疫情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大学生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就业挑战。新的时代背景之下,高校需要对大学生的就业创业进行改革和创新,整体上应该以大学生如何适应社会需要,如何满足就业岗位需求为出发点,对当下的整体就业指导模式进行改造。为此,文章就大学生就业形势变化与就业指导模式革新进行探究,在准确认识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组织多样化的大学生就业宣讲会,提高

2、整体师资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完善当下新型的就业指导模式革新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和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促进大学生自我就业问题的解决。关键词:就业;就业指导模式;大学生;师资队伍中图分类号:F24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728(2023)02019104随着我国高考人数的不断增长,高校逐步扩招生源,毕业生人数呈现出逐年递增的发展趋势,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经成为社会重视的关键问题。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过程之中,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将长期存在,为此如何有效缓解大学生就业问题,如何提高大学生就业率,是我们应该探讨的重点内容。一、大学生就业形势概述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在当下已经成为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

3、。近年来,大学生就业人数持续增长,整体就业人数庞大,就业高峰持续时间长。尤其是伴随着当下互联网信息化时代的不断发展,机械化的不断运用,大学生就业概率就业也面临着很大的挑战,整体上形势并不乐观1。每一年的就业率大底在 70%到80%之间,因此,随着近些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的逐年剧增,并且加上往年未就业的毕业生,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一年比一年严峻。哪怕当下毕业生就业率基本持平,但是整体毕业生的人数也是在不断增长的。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在持续不断的增长,整体市场经济发展对人才保持着高需求的状态,但当下专业技术人才仍然是供不应求,我国当下对人才的需求不断转变,相应市场缺乏的人才与大学毕业生的专业人数

4、分配不匹配,形成了许多职位空缺的局面。因此,当下大学生就业困难在某种程度上并非单纯是大学生就业人数过多造成的,也是因为大学生结构性过剩劳动市场供需不平衡导致的。在 2016 年到2019 年间,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整体保持在 90%以上,就业水平较为平稳,在 2020 年以来受到新冠疫情的冲击,高校毕业生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就业危机2。在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之下,国家出台相关就业政策,许多地方政府包括企业部门扩大招聘规模,制定相关扶持政策,帮助更多的就业生完成就业问题,解决就业问题,支持毕业生自主创业,同时扩大升学规模。通过以上种种形式实现了高校毕业生整体上较为平稳的就业局势,但大学生就业人数的逐年

5、增多,使得大学生就业问题依然值得聚焦,依旧是社会重点问题。二、就业指导模式革新的重要性当下,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的大力推行,191作者简介:周璐(1987),女,汉族,山东文登人,研究生在读。主要研究方向:大学生就业。人 力 资 源EN LI ZI YUAN我国大学生的就业政策早已经从原来的分配制度变成现在的自由就业政策。因此,学生的就业模式指导也应该随着当下社会环境,社会发展的变化而变化。学生的就业指导模式应该从实际情况出发,针对不同专业得到各个学生自身不同的学习状况,能力状况对其进行全程化的就业指导,将学生学习到的专业知识融入就业指导之中,帮助大学生实现工作人生目标。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

6、需要保持全程化的认真态度,要贯穿其整个大学学习生涯。各个学校也可以设置专门化的就业辅导中心,对大学生就业创业进行定向指导,发挥辅导中心的专门化作用。针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应该更加注重可实行性,更加强调可就业性,但就业指导方式需要随着时代发展的变化而调整,时刻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方面的指导,使其对自身知识能力特长、价值取向等方面进行全面认识,对自身优势进行更好认知。要正确看待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多样化趋势,要认识到某些专业就业难的问题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并不存在绝对上难就业的专业,很多热门专业在毕业时学生也存在着就业困难问题,这就是对自身了解不到位,相关就业指导政策不明确导致的。要提高在校大学生对自身

7、所学专业的认知,对自身的认识以及对社会各行各业的了解,引导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自我探索,为学生择业奠定基础。各高校需要对自身资源进行充分利用,尽可能开发大学生的个人潜质,为社会提供更高层次的高素质人才。三、当前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式现状(一)指导内容与功能层面当下,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式在指导内容和功能方面仍旧有所欠缺,在这一方面容易忽略大学生在意识层面教育的重要性,对大学生未来的就业方向,就业选择并没有做准确的判断。高校在对本校大学生进行高素质人才培养的过程之中,很多时候脱离实际,没有了解到社会和企业的才需要在某种程度上对大学生的培养过于理想化,整体培养出的人才难以符合社会和企业的用人需要,这更加导致了

8、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出现。学术型高校更加注重学生学习水平的教育培养工作,但往往都忽略了学生的就业状况问题3。当下,高校就业指导工作针对应届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整体上时间是非常有限的,很多时候只是由学生进行组织或者在临近毕业的期间开创一些招聘会等。开创的专门化就业指导课程过于形式化知识传统老旧,很多学生并没有认识到重要性,不能够从中学习到有用的知识。学校组织的就业工作讲解大部分是针对一些求职技巧、就业政策变化等,只是僵硬地将知识传输给学生,无法让学生真切了解到当下整体的就业形势,学生无法自主分析当下变动的就业趋势,整体就业指导工作并不全面,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影响学生个性化的就业指导方向。这导

9、致个体学生在真实就业过程之中,往往存在着诸多的阻碍,学生的自我职业判断和选择能力并不强,在毕业之后难以适应复杂的就业形势变化。(二)指导方式方法层面当下,我国高校对学生就业指导方面运用的方式方法也已经许久没有更新,仍然停留在常规的指导方法层面,只是按照教材照本宣科,并没有针对当下快速变换的就业政策、就业局势进行调整,灌输式的就业指导工作、学习方式导致学生整体的学习兴趣低,对新知识并不习惯,导致学生对就业指导政策课程的热情度低,对知识学习的重视程度不高。在整体指导课程进行过程之中,通常是以讲师为主导的,学生只是被动接受被动讲解,缺少自主选择权,对心中的疑惑无法得到真正的解释,对未来变化的发展、就

10、业形势无法真正把握,整体的就业指导工作有效性偏低。就业指导课程大多数有不同专业的学生一起参与,各个专业的学生有不同的就业指导问题,在讲授过程之中,通常是根据整体学生问题进行讲解和介绍,对个体学生的难题难以解决,对个体学生未来发展的趋势难以确定,整体就业指导课程的实用性不高。且大学生在临近毕业的就业指导推进会或者讲座过程之中,没有单独的专业询问部门,整体指导工作效率低、有效性低4。(三)指导队伍建设层高校对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是十分重视的,但其重291人 力 资 源EN LI ZI YUAN视仅仅体现在对毕业的就业率要求,对学习过程之中的就业指导课程安排上,整体上相关就业指导队伍建设仍旧较为匮乏,就

11、业指导教师的综合素质与业务能力水平整体上决定着就业指导工作的整体效果。高校的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不足,教师的综合素质水平参差不齐,许多职业就业指导教师身兼数职就业指导课程,仅仅是随便讲讲,就业指导工作的专业化整体上偏低。就业指导工作在对学生进行培养的过程,是一个长期性的工作,要时刻了解当下新兴的就业局势,就业政策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大量的相关工作,要充分了解学生的个体特征,个性化地为其制订就业指导方案,动态化的个性指导,这在当下的高校就业指导队伍之中是较难实现的。大学生整体就业形式本身是在不停地发展的就业指导,工作本身就是一项动态的专业化的系统性工程需要相关工作人员结合就业形势以及大学生各个专

12、业上的个体差异,甚至是结合到每个人对就业,未来就业的期望值来进行的,这是一项非常复杂漫长的工作。当下的高校就业指导的工作人员,一方面需要掌握相关最新的就业政策,整体企业和社会的就业形势、就业需要;另一方面,也需要充分了解大学生的就业意向,专业性等方面。虽然目前很多地区人社局都有做就业指导师的培训,但是当下的高校就业指导队伍建设大部分并不完善,没有专业性的人才,没有专门性的培训就业指导人员,没有得到实质性的培养。整体指导工作能力以及综合素质水平不足,对高校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效果不显著,对大学生普遍的就业难问题,难以真正解决,各地人社局的培训实操性不强。四、就业指导模式的革新(一)大学生就业指导思想

13、大学生的整体大学时期是以往学习生活与未来社会工作生活的衔接。大学生实习学生的思想逐渐发育成熟,在这个阶段拥有更加充沛的体力和精力,学习各项知识和能力的速度较快,对知识掌握的速度也较快。因此,在这一阶段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过程之中,要着重大学生的就业思想上的重视程度,将大学生的就业未来规划融入整体大学生活之中,帮助大学生在大学学习过程中逐渐掌握未来的就业形势变化以及就业政策。提升大学生就业指导重视程度,树立正确的人生方向和奋斗目标,学会把握机遇,学会把握动态变化的社会就业形势,以整体未来发展的就业观为指导,促进自身长期发展,提升自身能力,满足自身未来发展需要。在大学生对就业发展状况不断认识深入的

14、过程之中,高校也需要提升对大学生就业指导思想的重视程度,针对应届毕业生组织求职讲座和招聘会,将这些东西融入大学生的学习生涯,对整体学生的就业指导进行长期性的规划。不断变革就业指导模式,依据当下社会就业形势的变化,不断改变相关课程,要针对当下阶段的高校毕业生进行集中性的教育,对个别的大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职业生涯指导,充分发挥职业知道模式的社会实践指导作用,不断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就业能力。大学生就业应该认识到社会以及企业的需要,要充分了解当下市场局势,把自己变成别人需要的人才,才能够充分促进自身就业,才能整体上提升大学生就业率,逐步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二)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式的具体设计大学生

15、就业政策指导过程之中,要充分认识到社会以及公司企业的需要,不能故步自封,只对大学生进行传统的就业知识的灌输。随着经济和科技水平的快速发展,高校的就业指导模式必须适应于当下的就业形势变化,不断进行调整和完善,在充分了解到市场人才需要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人才培养流程,对整体的教学水平、专业设置以及对学生的未来就业指导规划进行不断的调整,不断地优化5。不断培养出适用于当下市场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对学生知识能力以及社会岗位需要形成一个平衡,充分发挥职业指导在学生未来就业过程之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大学生职业竞争力,提升个人素养。目前,我国高校许多大学的就业指导政策仍旧是以培养学生为主,只是一味地将

16、知识灌输在学生的脑海里,对学生未来就业指导需要,并没有起到真实有用的作用。当下的整体就业形式已经发生了明显的改变,传统的就业指导模式已经不适用于当下时代。391人 力 资 源EN LI ZI YUAN为此,大学生必须要以企业,市场人才需要为基础,革新自身就业指导模式形成新的就业指导模式,在大学生成长和发展过程之中认识到自身知识的丰富是需要有针对性的,就业方向是需要有目标性的,在自我实现的过程之中,不断发挥主体能动性。高校人才需要精准对接社会需求,实现学生自我主体能动性与教育需求的统一,推动大学生对自身进行客观真实的评价,促进大学生自身能力以及职业素养的提升,就业指导教师也需要针对当下的社会需要

17、,对学生进行新的指导,来促进大学生就业问题。(三)强化大学生就业指导师资建设在高校学习的过程之中,大学生最早接触到的就业指导政策,就业指导形式等都是有相关的就业指导教师学习得来的。高校就业指导教师团队的综合素质水平对大学生未来就业指导工作,就业指导方向具有关键性的作用。为了促进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解决,高校必须进一步完善就业指导工作队伍建设,提升就业指导团队的专业化水平,提升整体就业指导工作的质量。高校就业指导教师一方面要为学生传播就业指导过程之中的选择性的知识,另一方面也要向大学生传递就业政策、职业介绍、职业生涯设计等方面的内容。随着当下社会就业形式的不断变化,高校创业指导团队自身的工作内容也在

18、不断地丰富和扩展,高校理应重视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这是关系到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核心68。一方面建立专门化的就业指导团队,加大就业指导教师的培训力度,使其拥有高素质高水平,为大学生就业指导提供有力的保障。另一方面对高校就业指导团队进行不断的培训,使其了解到当下最新的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了解到市场需要,加强新的理念的学习,不断掌握更多科学就业的指导方式,提高自身专业化的指导能力,避免课程形式化问题,推动大学生就业,促进大学生自我认知、自我择业,增强学习期间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实用性。学校可以聘请创业成功人士来对学生进行讲解,或者对就业指导团队进行培训,形成更高层次的,更高效率的就业指导课程,促进

19、就业指导工作服真正自身力量的发挥。五、结语高校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是一项长期性的复杂工程,是一项系统性的探索,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达到非常显著的效果。当下国家和社会对大学生的就业问题高度重视,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基础之上,要求高校提升大学生就业指导质量,建立起真正符合社会以及市场人才需要的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提升大学生自认、认知能力,促进广大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自我实现自我发展。参考文献:1 任楠探析大学生就业形势变化与就业指导模式的革新 J 公关世界,2020(18):164165 2 李兆亚大学生企业就业形势变化与企业就业指导模式的变革J 商场现代化,2016(26):244245 3 杨一

20、平大学生就业形势变化与高校就业指导模式的变革 J 高等教育研究,2002(5):6163 4 庞芳琪“双创”人才培养视域下大学生创业就业对策探究 J 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1(6):8385 5 徐佳佳大学生群体就业创业的问题与对策 J 人才资源开发,2021(23):4849 6 李洪泽高校就业指导模式的变革探析 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8(8):8081 7 马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与就业指导模式改革研究 J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6(6):3339 8 魏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创业的路径研究 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10):131132491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