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图书馆知识共享研究_邵安华.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458886 上传时间:2023-10-11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1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图书馆知识共享研究_邵安华.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图书馆知识共享研究_邵安华.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图书馆知识共享研究_邵安华.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收稿日期:2022-12-10作者简介:邵安华(1985),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图书馆馆员。图书馆知识共享研究邵安华(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图书馆,河南 郑州 450063)摘 要:在数字环境下,图书馆用户获取知识的习惯、渠道、方式都发生了较大转变,大数据所带来的知识共享极大地便利了用户的资料获取,但知识共享服务环境、服务网络体系、馆员能力都会影响图书馆知识共享服务的质量。文章分析了提升图书馆知识共享能力的方法与路径,即通过积极优化知识共享环境,构建知识共享网络,以馆员人才队伍的素养提升为着力点,提高图书馆知识共享服务水平。关键词:图书馆;知识共享;知识服务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2、:1003-1588(2023)01-0123-05 基于互联网而诞生的知识共享采用基于用户的知识共享方式提供服务,基于海量的数据资源,通过知识推送、学习、检索等功能为用户提供知识服务1。图书馆开展旨在为用户提供学术研究、专业领域支持等多方面的知识共享服务,为用户提供文献分析、趋势预测等多项增值服务2。知识共享是个体与个体之间进行隐性知识或显性知识的交换,从而共同实现知识创新的过程。图书馆知识共享是知识主体之间彼此分享经验、信息和技能的过程,是科研产出、学术交流、知识传播和学生培育的重要基础3。图书馆基于数据库提供知识检索服务的数据库类型平台,这类知识共享平台的衍生以图书馆及各大出版商构建的索

3、引数据库为代表,如中国知网、万方、维普,国外的 Web of Science、Emerald、Elsevier 等4。图书馆作为教育科研资源集合场所,是广大用户进行信息获取和传递的源头。图书馆在进行数字资源建设过程中,最重要的任务是运用当代信息技术对各类电子资源进行收集、编码、储存和整合。本研究从图书馆数字知识共享的价值、存在的问题,以及图书馆知识共享的对策入手,以期为我国图书馆数字知识共享提供借鉴与思考。1 图书馆知识共享概述1.1 图书馆知识共享的价值 图书馆知识共享价值的实现有赖于技术支持及信息资源,资料的开放获取、知识产权、工具研发、数据挖掘、原生数字资源保存、多媒体出版、可视化、数字

4、重建媒介学习等,而将现代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深入应用于传统的人文研究与教学的新型跨学科研究领域,可以通过新媒体、VR、GIS 等大数据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发掘对科研活动提供支持服务,作为实现知识传播的链条,达到知识共享和信息知识传播的目的,为相关研究提供支持,为图书馆服务提供有效保障。图书馆知识共享日益成为图书馆在资源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的核心优势,现阶段知识共享快速发展,不断促进和完善数字知识创新与知识服务的学术价值与社会效用,发挥数字知识共享的效用。图书馆知识共享既节省了传统人文学者在文本处理、查找资料、计算等方面的时间和精力,又利用数字思维对传统人文领域进行创造性建设5,并解决那些迄今为止大多数以偶

5、然的方式被处理的学科问题,增强了图书馆知识资源的可获得性,改变了人文学者查找、比较、取样、阐释和呈现的方式,是实现图书馆全面升级和创新发展的有效手段。我国学者对知识共享的价值研究主要集中在知识共享影响因素、机制、模式、行为四个方面。在知识共享的价值影响因素研究方面,郭宇等基于扎根理论探索了知识共享的环境变量、共享渠道、知识资源需求、知识资源池四个维度,提出开放创新模式能321第 43 卷第 1 期河南图书馆学刊2023 年 1 月实现组织间共享模式的有效更新6。在知识共享价值机制研究方面,何俊琳等以社会资本为切入点,探索了图书馆内部知识共享影响因素。在对图书馆虚拟咨询团队进行分析后,认为知识协

6、同协同知识库共享知识库知识地图虚拟咨询团队成员是构建知识共享模型的重要过程,能将共享、存储、协同、环境四个方面结合起来共同构建机制模型7。在知识共享模式研究方面,李通对图书馆联盟知识共享模式进行了分析,提出以保障机理为基础、合作机理为牵引、循环机理为实现模式、监督机理为效果评价的理论框架,以提升图书馆知识共享程度8。在知识共享行为研究方面,张肃等对在线网站知识共享模式进行分析,深入探索了虚拟社区知识共享和搜索行为,对虚拟社区发展有很好的推动作用9。1.2 知识共享的原理 信息传递流程的起点是知识提供者,也被称为信息源,是筛选、组织知识的责任人;知识的提供者将自身的隐性知识通过显性的形式向外界分

7、享,这就形成了新知识,如:人们常见的传统知识以及互联网、数据库等都可以被称为新知识;新知识通过知识共享交流平台提供给知识接受者,也被称为知识消费者,其根据个人习惯、偏好选择知识并将知识运用到各自的生活和工作中,这是实现知识创新、知识增值的重要过程;知识接受者在获得知识以后,通过二次生产反馈信息,从而反哺知识共享,知识提供者通过反馈行为进一步优化个人知识,知识接受者在反馈过程中也承担着共享服务分工、分解、组织、重塑等责任。图书馆知识共享信息传递流程可分为五个阶段,见图 1。图 1 图书馆知识共享原理2 图书馆知识共享存在的问题 作为传播知识的链条,数字知识共享有助于信息传播与知识交流,对用户的相

8、关研究提供支持,为图书馆服务的有效利用提供了保障。随着图书馆知识共享的推进,数字共享领域展开了细致广泛的研究,同时也发现数字图书馆知识共享存在许多问题。2.1 共享服务有待优化 时代在变,读者的需求也在变,目前图书馆的数字知识共享建设并没有跟上读者和时代的步伐,这一点在对知识共享服务环境建设方面体现得较明显。具体来说,首先,图书馆知识共享未普及到广泛意义上的大多数受众读者。在知识共享过程中,图书馆的重心更多放在了对数据服务、数据监护、数据保存、知识发现与学术传播等方面的角色定位,而忽视了以满足读者知识需要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这就导致了图书馆在提供知识共享服务的过程中,并不能很好地与读者的现实需求

9、及需求变化趋势相结合,从而无法有效实现知识共享的转型。其次,图书馆在知识共享技术方面有待优化,未充分应用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虽然现代化信息技术迅速发展,但与之相对应的图书馆开放协同的信息共享却并未完全实现,然而对于知识共享服务来说,数字技术是开展知识共享服务的最主要实现手段,数字技术的主流大数据及云计算技术是数字图书馆数字信息服务的必备技术,从这一点来看,图书馆在知识共享时,其服务技术还有待进一步完善。421邵安华:图书馆知识共享研究2.2 服务网络体系建设薄弱 对于图书馆知识共享服务网络体系的构建,首要问题在于基础资源建设,目前我国大多数图书馆在知识共享基础资源建设方向较薄弱。随着信息搜索、

10、知识创新和知识信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图书馆呈现方式上必将越来越多地依靠信息技术和大数据技术。然而,目前图书馆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实现知识共享服务体系建设,图书馆又如何能够利用现阶段的知识共享服务网络体系为用户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服务,从而使用户能够有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检索,对于以上问题,显然目前图书馆尚不能给出一个满意的答案,图书馆在知识共享过程中服务网络体系建设还任重道远。近年来,互联网技术带动了信息科技的爆发式发展,各类数字方法逐渐渗透到各学科领域,基于互联网而诞生的知识共享采用基于用户的知识共享方式提供服务,基于海量的数据资源,通过知识推送、订阅、学习、检索等功能为用户提供知识服务10。传统的图

11、书馆纷纷转型,开展旨在为用户提供学术研究、专业领域支持等多方面的知识服务,为用户提供文献分析、趋势预测、作者服务等多项增值服务11。图书馆知识共享涉及技术支持、信息资源、资料的开放获取、知识产权、工具研发、数据挖掘、数字重建媒介学习等多方面,通过利用新媒体、VR、GIS 等大数据信息技术,运用数字知识共享技术,创新研究方法,丰富研究成果,从而发掘对科研活动的支持服务,提升研究效率。图书馆知识共享既节约了传统人文学者在文本处理、查找资料、计算等方面的时间和精力,又利用数字思维对传统人文领域进行创造性建设12,并解决那些迄今为止大多数以偶然的方式被处理的学科问题。2.3 馆员能力亟待提高 随着新媒

12、体技术的推动,用户对知识获取的途径从线下逐步向线上转移,这就要求图书馆员在数字资源建设过程中借助新媒体技术进行知识共享,提高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速率和效率。图书馆需要不断扩大馆员的知识存量,通过与其他服务团队的经验交流,满足自身的知识需求。图书馆知识共享是参与数字资源建设团队成员及团队与读者之间进行知识的分享和转移,同时也是实现知识价值增值的过程。图书馆馆员团队成员之间通过知识共享获得在数字资源建设中所需要的技术知识或经验技巧,并将所获得的知识与技巧在数字资源建设过程中加以应用和创新。在目前日益复杂的环境下,图书馆充分利用知识共享,为用户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服务,图书馆团队成员间以及团队与读者间的知

13、识共享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网络结构,这个网络结构侧重于对知识进行整合,同时对于知识的接收方而言,也需要在接受知识后进行恰当的吸收和运用。图书馆针对馆员制定了工作评估标准和考核办法,有学者将馆员学科知识服务能力归纳为一般能力层次、较高能力层次、最高能力层次三个能力层次13,结合国内大多数图书馆的现状来看,同时具有三个能力层次的馆员很少,仅靠单个馆员无法满足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用户的不同需求,而知识共享需要跨学科的专业人才加以推进,这体现出图书馆在进行知识共享过程中存在的图书馆员能力不匹配的问题现状。图书馆员能否从海量信息库中获取可用资源、提供与数字知识共享服务相匹配的信息开放平台,是衡量其服务有效性的

14、重要标准。为整理收集读者的数据需求,与用户进行良好的专业沟通与合作,是图书馆永葆发展活力的密码和适应新时代读者需求的关键。图书馆实现知识共享必须依靠具备专业技术背景的馆员方能满足读者需求,馆员的能力需要能匹配图书馆知识共享服务的需求,开展知识服务、数字学术、数字人文等工作。但就目前国内图书馆员的学术背景来看,大多数馆员的学科背景为图书情报专业,极少涉及与数字技术紧密相关的互联网技术和通信技术,这就导致了图书馆在进行知识共享时,极少有图书馆馆员熟悉相关技术操作。图书馆进行知识共享建设,需要依靠图书馆自身及网络数字资源,需要根据用户特点提供个性化、定制化内容,这就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具备一定的现代化数

15、字技术能力,熟悉并应对在数据建设过程中的难点,提高知识共享管理机制水平,促进数字图书馆资源的充分应用。3 提高图书馆知识共享能力的方法与路径 未来的图书馆将由以“资源管理”为重心向以521邵安华:图书馆知识共享研究“数据管理”和“知识共享服务”为重心转移,开展读者实际需求调研,根据读者实际需求,优化知识共享服务环境,构建知识共享网络,加强馆员人才队伍建设,打造图书馆现实与虚拟融合的学术地带。3.1 优化知识共享服务环境 图书馆在资源建设过程中应积极发挥自身作用,打造知识共享服务环境,成为知识共享的先行者。图书馆可以从资源建设、资源组织、数据加工、文本建设、服务与版权五个方面促进知识共享服务环境

16、的优化,建设大量的数字资源,探索跨学科共享问题,为知识共享的发展奠定基础,满足用户不同需求,为用户提供信息咨询、工具设备使用等方法指导。此外,在技术支持上,图书馆还可以为知识共享服务的研究及实践提供所需的包含RDF、图像语义标注、标引、数据库、关联数据等在内的各种数据技术支持,从而优化图书馆知识共享服务环境。首先,图书馆需要打造细致完善的知识共享软件工具及教学视频,引导用户借助知识共享服务查阅相关资料,满足读者多元化、多维化的知识需求。其次,图书馆拥有的大量数据资源及元数据信息是数据分析的最佳提供者,通过使用适当的统计分析方法分析大量数据、收集和提取有用信息形成结论,进行详细研究和总结14。再

17、次,优化知识共享服务环境还需要图书馆加强知识共享文化氛围建设,建立相互支持的学科服务团队,转变团队成员的观念,使团队成员由被动参与转变为积极主动参与,定期召开学术交流会,针对专业知识开展合作交流,顺应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需求,使团队成员了解相关政策、熟悉行业动态,掌握高校学科建设需求和问题,在学科服务团队内部形成良好的知识共享环境氛围,使成员对学科服务团队有归属感,为图书馆学科服务团队的发展贡献对策。图书馆硬件空间的改造包括实体共享空间,如藏书室、研讨室、会议室等;也包括虚拟共享空间,如图书馆网站、各类电子资源数据库等。在实体空间方面,图书馆需要配置一定数量的电脑,方便用户进行信息获取和资源查找

18、。对于单独查阅资料的用户,图书馆应在资料阅览区配置书桌、灯光等设备以供用户使用,对于有声阅览室的设计同样要考虑到隔音的需求。在对实体空间进行改造的过程中,图书馆要发挥报告厅、会议室等空间的作用,举行各种会议、学术交流以及专家讲座等活动。在虚拟共享空间方面,图书馆需要升级相关软件,如科研单位图书馆中经常使用到的数理统计专业分析软件、扫描与图形处理应用软件以及各种办公软件等,在知识产权允许的范围内为用户提供信息下载服务,提升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服务质量,丰富信息资源的开放获取渠道,给予用户更丰富的选择空间,帮助用户迅速获取相关信息,拓宽与用户互动的渠道,如开通用户留言功能、提供电话咨询服务以及资源

19、获取相关技术支持等。此外,图书馆还应加快构建本地数据库,针对本地用户的需求纳入相关数据资源信息,尽快摆脱对商业数据库的依赖。3.2 构建知识共享服务网络 图书馆所服务的读者的需求日益个性化,这就要求图书馆在知识共享建设过程中着重分析用户数据,精准预测其需求,为他们提供更加特色化、个性化的智能型知识服务,构建知识共享服务网络。首先,结合大数据算法技术为用户制订针对性服务方案,包括该用户的主要研究领域信息资源、数据库资源、文献检索资源等。其次,借助计算机存储技术,建立数字化咨询服务系统,将常见问题及用户咨询过的专业问题储存起来,在其他用户提出相关问题时,可以直接在该知识库中调取回复内容,从而提高咨

20、询效率。再次,建立更加广泛的知识共享系统,图书馆的知识共享资源建设植根于传统的文献资源,还需要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图书馆要跨越边界限制,积极主动地寻求与其他图书馆的合作发展。最后,搭建信息集成网络进行信息共享,并实现用户对跨库检索的信息需求,发挥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优势,提供全面可行的数字知识共享服务,打造虚拟化的网络资源空间。为了构建完备的知识共享服务网络,图书馆还需要加强对用户的培训教育,通过对用户进行数字资源使用培训,增强他们对图书馆服务的认可度、满意度,激发用户通过图书馆进行信息资源收集整理的热情。数据开放共享是我国实施大数据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明确与尊重数据主体权利是实施科学数据621邵安

21、华:图书馆知识共享研究开放共享的前提15。随着图书馆馆藏资源的数字化,众多拥有著作权的馆藏资源在网络上进行传递。为了构建完备的知识共享服务网络,图书馆应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搜集来自各研究机构、网络平台上的出版物、项目、工具、学习材料以及其他相关的数字人文信息资源,并对其进行评估、甄选、组织和加工,实现各类资源的有效汇聚与集成存储,为用户提供研究和学习的第一手资料。3.3 加强馆员服务团队建设 将大数据技术运用于图书馆知识共享工作,需以馆员服务团队为知识管理主导人16,提高图书馆知识共享创新能力,依赖于馆员服务团队整体知识共享能力的提升,加强团队知识共享的各项探索和研究,发挥图书馆员的主体作用。加

22、强对图书馆员人才队伍的建设,图书馆需要从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进行分析。在物质层面上,图书馆要积极引进相关专业人才,给予人才足够的补贴,防止人才外流,制定相应的物质奖励和薪酬制度,调动馆员服务团队进行知识共享的积极性。在精神层面上,图书馆要注重对服务团队的激励,如赋予荣誉称号、晋升职称等,调动服务团队的积极性,加强图书馆员服务团队的知识培训和学习。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是一个长期系统的过程,需要落实到每位馆员服务团队成员的日常工作中,通过定期对团队成员进行知识学习和培训,改善团队的知识结构,缩小团队成员之间的知识差距,整体提高团队成员的接收和应用能力;定期开展相关知识讲座,联合馆员服务团队举办经验交流

23、大会,让经验丰富的团队分享心得,共同探讨有效的知识共享方法,从而提高服务团队知识共享的能力。图书馆员人才队伍的组成不应局限于图书情报专业背景相关人才,还需要有一定的跨学科研究人才,着力培养一支包括高素质馆员、数据馆员、交流馆员、科研信息助理、智库馆员、知识产权服务馆员、情报分析馆员等专业人才在内的新型人才队伍,实现图书馆知识共享的持续开展。4 结语 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知识的数量增长迅速,知识共享逐渐向智能化、多元化方向发展。伴随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读者的需求也趋于多元化和个性化,迫切需要图书馆对知识共享服务网络体系进行升级,跨图书馆数据库获取更多的综合性、集成性数字资源。加强图书馆数

24、字知识共享,实现图书馆在数字领域的发展,不仅有助于图书馆在数字领域的发展中吸引社会各界的关注,还有助于推动图书馆行业自身的发展。图书馆的未来发展应秉承共享式学习与开放式知识获取的设计理念,创建与时俱进的共享交流平台,为用户提供更舒适、便捷的知识获取、传递、创造的知识共享环境。参考文献:110 李芳慧,王玲.“互联网+”时代下的知识服务平台运营模式探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8(12):63-67.211 郝梦.知识构建视角下的知识服务平台评价研究D.天津:南开大学,2018.3 包冬梅.场景化思维:重构学术图书馆与科研用户的连接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8(5):55-60.4 李月琳,韩宏亮

25、.从信息检索系统评估到知识服务平台评估J.图书情报工作,2019(1):52-59.5 朱思苑,卢章平.美国图书馆数字人文中心网站建设对我国的启示J.图书情报研究,2020(2):47-54.6郭宇,王晰巍,杨梦晴,等.基于扎根理论的网络社群知识共享模式研究J.情报资料工作,2018(4):49-55.7 何俊琳,刘彤,陈毅文.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 TOE 框架J.科技管理研究,2018(9):145-153.8 李通.智慧图书馆微观知识生态系统运行机理研究J.情报科学,2019(11):133-137.9 张肃,靖舒婷.众创空间知识生态系统模型构建及知识共享机制研究J.情报科学,20

26、17(11):61-65.12 朱思苑,卢章平.美国图书馆数字人文中心网站建设对我国的启示J.图书情报研究,2020(2):47-54.13 祝小静,张璇.学科馆员学科知识服务能力建设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7(15):98-101.14 王岩玮.基于高质量发展理念的图书馆资源共享层次性分析J.图书馆,2021(4):14-19,25.15 盛小平,袁圆.科学数据开放共享中的数据权利治理研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2021(5):80-96.16杨红岩.大数据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知识共享生态系统模型构建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21(5):52-57.(编校:崔萌)721邵安华:图书馆知识共享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百度文库年卡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