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体教融合赋能乡村教育研究_杨硕.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458186 上传时间:2023-10-11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699.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体教融合赋能乡村教育研究_杨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体教融合赋能乡村教育研究_杨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资讯乡村教育围绕乡村建设的本土化诉求、紧跟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为乡村发展蓄力赋能。但受地理环境、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制约,乡村教育与城市相比仍存在条件、基础、水平等方面的显著差异,加快推进乡村教育振兴仍是摆在各地发展面前的重要任务。其中,体育教育是一种延伸性学习,在深入推进体育强国、教育强国、健康中国等战略的时代背景下,体教融合无疑是带动全学龄学生在成长关键期树立健康生活态度、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理念革新和战略趋势。释放体育育人功能、创新体教融合发展方式、挖掘体教融合内在动力,围绕乡村教育的核心要义和价值取向为乡村教育的跨越式发展赋能,是新时期体教融合的重要使命。体育与教育的融合共同构成了当前乡

2、村教育的时代表达,它们从战略高度、治理创新、价值协同等多个维度回应了乡村教育发展的现实需求,为打出乡村教育振兴组合拳奠定了重要基础。卢梭在其著作爱弥儿中写道:“教育要追求身心调和发展,注重体魄健康。”我国近代教育学者也提出了诸多关于发挥体育在教育中重要作用的主张,如蔡元培先生提出的“完全教育,首在体育”的思想。纵观中外历史,将竞技运动列入体育课程,发挥体育教育在培养高尚品质、健全人格中的重要作用,不断优化体育教育环境,将体育与教育有机结合不失为培养激发学生自信心和活力,实现育人目标的成功经验。新时期为贯彻落实党和政府关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指示,2020 年 8

3、 月教育部印发的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和 2020 年 10 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共同给出了新时代体教融合的现实逻辑和学校体育教育的发展方向。乡村地区应锚定体教深度融合的目标指向,打造教育高质量发展新引擎,进而提升教育服务乡村建设的能力,从而推动乡村教育振兴。首先,体教融合强调从人的全面发展层面充分融合体育与教育,为农村学校在持续改进教学水平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体育教育的综合功能和育人价值提供了依据和助力。深化体教融合背景下,农村学校深入理解顶层设计中关于学校体育的政策举措,积极转变育人理念,持续推动体育和教育在理念、功能及培养目标上的

4、充分融合,厘清当前体育教学工作中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点,充分调动体育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使“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深入全体任课教师心中;同时进一步加强体育教学工作改革,深化构建全教育学段的学、训、赛服务体系各项举措。一方面,加强体育教研研究,通过资源整合和经费划拨推动体教资源互补,解决好文化教育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的问题;另一方面,在“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的大格局下引导学校体育发展,落实体育运动项目开展,加强对体育教师的针对性培训,发展学生运动技能,为学校体育跨出突破性一步奠定基础。以遵义市开展体教融合,激活农村学校体育教育活力的做法为例,深化体教融合是农村学校面临的普遍难题,造成这一局面的

5、原因是多方面的,如体育与教育部门分离、部门经费支配不均等,种种原因导致体教融合难以产生“化学反应”。遵义市紧抓政策机遇,坚持问题导向,逐个击破过去体教融合工作难以开展的源头问题。2021 年 11 月,遵义市、县两级全面完成了教育、体育部门整合,为后续一系列实质性的整合工作奠定了基础,当年全市中小学生体质健康合格率较上一年度就提升了 1.8 个百分点,足见,统一指挥、职能整合对于推动体教融合赋能乡村教育研究图 1 体教融合在行动图 2 遵义乡村学校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广告 25学校体育工作的效果可谓立竿见影。遵义市创建体教融合示范市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印发后,农村地区学校再次提升对体育

6、教育的重视程度,积极拓宽体育教学设施建设渠道,加速体育人才引进,不但满足了正常的体育教学需求,还推动了教育和体育资源最大化为学生健康成长服务目标的实现。在破解体教融合难题的同时,遵义农村地区学校体育教学也走上高质量发展道路,这也再次印证了体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是体育的重要功能。可见,新时代的体教融合首先能够使乡村体育教学迸发活力,进而推动农村教育水平的整体提升。其次,体教融合提倡“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对夯实青少年健康成长发展基础具有重要意义。“五育并举”是办好乡村教育的重要指导理念,具体指德育、智育、体育、美术及劳动教育的全面发展。体育是塑造人、锻炼人、教育人的重要载体。脑科学方面的

7、相关研究表明,体育运动可以提高脑细胞活性,激发多种神经递质的释放,并改变海马活性,从而提高学习能力,激发审美能力,可以说,体育运动是开启乡村教育“五育并举”探索之路的关键所在。乡村教育长期受应试思想影响造成的体育远离学生、教育远离体育的局面,使得青少年健康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很多学生不会三步上篮、不会加速跑,甚至无法完成一个标准的引体向上。也正是因为缺乏体育锻炼,农村青少年近视率攀升、超重肥胖普遍,身体和心理健康水平出现严重“滑坡”。农村地区亟需推动体育课教学、课外体育活动、体育社团活动合力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锤炼学生的坚韧品格,启迪学生的认知世界,让学生收获强健体格、形体美和审美情趣,进而为农

8、村青少年完成由“今日之星”向“明日领袖”的蜕变奠定坚实基础。以河北大名县体教融合有效促进农村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做法为例,大名县是全国武术之乡,面对农村学校越来越多的“小胖墩”“小眼镜”和“唯学习论”问题,大名县将青少年健康发展与体教融合紧密相连,通过开齐、开足体育课,完善学校体育教学、训练和竞赛体系,吸收退役运动员到校兼任体育教师等做法,让传统武术项目在乡村中小学落地扎根,让青少年大量接触体育运动、发展体育兴趣、踊跃参与体育赛事。截至目前,大名县 132 所小学和 30 所中学建立了学校运动队,共创建体育传统特色学校 42 所,为全面开启乡村体教融合新时代提供了典范。最后,淬炼体教融合的创新发展

9、思维,带动城乡教育一体化融合发展。乡村是中华民族建设家园的符号表达,是我国现代化进程的鲜亮底色,近百年来,乡村教育经历了艰难探索、稳步积淀、转折发展和守正创新,但与城市教育的差距一直存在。在多年“普九”攻坚的推动下,乡村学校的教育教学配置发生了根本性改变,但乡村教育对各学科专业教师的吸引力仍然不足,教育投入和教育经费保障也难以满足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需求,近年来体教融合难以在乡村地区释放乘数效应就是最为明显的体现。全面深入推进体教融合,并以体教融合为突破口,循着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时代脉络,聚焦乡村教育的核心要义和价值取向,定能使乡村教育实践在新的历史征程中得以丰富和发展。以体育人,让体教融合肩负起

10、构建高质量育人体系的重任,构建体育与各学科间的内生联动机制,契合学生兴趣所向和成长所需,厚植乡村人才资本,能为不断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提供动能。以四川师范大学依托体育美育浸润行动计划对口帮扶的本省普格县的夹铁镇中心校、瓦达洛小学为例,四川师范大学为体美优质教学资源开发为目标,本着“一个不能少”“一门不能缺”的原则,为夹铁镇中心校和瓦达洛小学打造了“网教”+“走教”教学新模式,“网教”为学生定制“菜单式”线上体育课程资源,“走教”为学生提供专业体育教师队伍,线上线下共同打磨体育课堂,推动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的协调发展,并不断将体育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四川师范大学以体教融合为突破口,为原本专业支持力量不足、人才多元化成长路径不通畅的乡村教育注入了新动能,推进了乡村教育现代化,缩小了城乡教育水平差距,相信在更多更广泛的针对体教融合的探索推动下,会有更多乡村学子奔跑在通往未来的“跑道”上。定位乡村教育价值取向,激发乡村教育内生动力是乡村教育获得新的生命力和发展动力的迫切之需。体教融合强调突出多元化的发展体系,重视身体机能与知识的高度关联,精准把握体教融合的理念与方法,综合运用体教融合的现代化育人策略,能为乡村教育朝着高质量、高水平的方向发展贡献力量。文/杨硕(商丘职业技术学院,讲师)图 3 大名县中小学足球联赛闭幕仪式广告 26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