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人民政协化解矛盾凝聚共识的...代价值、内涵结构和机制建构_王锐.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457826 上传时间:2023-10-11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1.0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民政协化解矛盾凝聚共识的...代价值、内涵结构和机制建构_王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人民政协化解矛盾凝聚共识的...代价值、内涵结构和机制建构_王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人民政协化解矛盾凝聚共识的...代价值、内涵结构和机制建构_王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年月甘 肃 理 论 学 刊 ,第期总第 期 政治学研究 收稿日期 基金项目 本文系甘肃省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会 年度课题“坚持和完善化解矛盾、凝聚共识的机制研究”()的研究成果。作者简介 王锐(),男,甘肃庆阳人,博士,中共甘肃省委党校(甘肃行政学院)中共党史教研部主任、教授,主要从事党史党建和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研究;安林瑞(),女,山西平遥人,中共甘肃省委党校(甘肃行政学院)中共党史教研部副教授,主要从事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研究。人民政协化解矛盾凝聚共识的时代价值、内涵结构和机制建构王锐,安林瑞(,中共甘肃省委党校 甘肃行政学院中共党史教研部,兰州 )摘要 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人民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

2、,立足其性质和职能,要把化解矛盾、凝聚共识作为一项重要职能,以此彰显人民政协的新担当新作为。要在分析人民政协化解矛盾、凝聚共识重要时代价值的前提下,明确化解矛盾和凝聚共识的内涵要义和科学的结构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探索人民政协化解矛盾、凝聚共识的机制建构。立足于新时代新征程的历史方位,必须更好地促进人民政协在化解矛盾、凝聚共识方面发挥重要职能,推动人民政协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关键词 人民政协;化解矛盾;凝聚共识;重要职能;制度机制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作为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的人民政协是在共同的思想政治基础、共同的利益和共同的目标基础上组织起来的政治共同体,是中国共产党顺应

3、时代要求、具有中国特色的伟大政治创造和制度安排。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基于人民政协的性质和职能,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的作用,要把化解矛盾、凝聚共识作为一项重要职能,以此彰显新时代赋予人民政协的新担当和新作为。在中央政协工作会议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 周年大会上,习近平强调指出,“把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作为中心环节”。这就为当前和今后人民政协更加充分履行职能提出了新的要求。此后,中共中央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 明确提出:“要在坚持做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工作的同时,把凝聚共识作为政协重要职能。”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指出,“坚持发扬民主和增进团结相互贯

4、通、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立足于新时代新征程的历史方位,必须更好发挥人民政协在化解矛盾和凝聚共识方面的重要职能,从而推动人民政协制度更加成熟和定型。一、人民政协化解矛盾凝聚共识的时代价值“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必须广泛凝聚共识,汇聚起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人民政协化解矛盾、凝聚共识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一)坚持化解矛盾凝聚共识是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政协优良履职传统的承继在新中国诞生之际,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通过人民政协实现了协商建国,标志着人民政协制度正式建立。建立人民政协制度,目的就在于通过协商途径化解各党派和各人民团体之间的分歧,广泛凝聚各党派和各人民团体的共识

5、,团结社会各方面力量,致力于实现共同的目标任务。人民政协制度是在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前提下,以坚持化解矛盾、广泛凝聚共识为基础,形成的以中国共产党为核心的政治体系。由此可见,化解矛盾、凝聚共识是人民政协制度设计的题中应有之义。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强调要发扬民主,积极听取民意,在协商的基础之上化解矛盾、凝聚共识。他指出:“我们自己要有主张,但一定要和人家协商,不要把自己孤立起来,要发挥各民主阶级各人民团体的作用。”“所以真理不在乎是不是清一色。”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人民政协就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进行三大改造和确立社会主义制度,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等重要问题,与各民主党派和各

6、族各界人士开展充分的协商讨论,在求同存异中追求最大公约数,以此推动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召开的建立和发展。年 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全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邓小平指出,“新时期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的任务,就是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化解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人民政协就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问题和重要法案,与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进行民主协商,坚持把化解矛盾贯穿于凝聚共识的全过程,充分调动、有效发挥各党派团体及各族各界人士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积极贡献智慧和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

7、的党中央承继人民政协履职的优良传统,更加重视发挥人民政协凝聚共识的重要职能,明确新时代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任务就是“增进思想共识”。习近平就更好地发挥人民政协凝聚共识的职能多次做出重要指示,要求人民政协“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在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进的新征程中,人民政协坚持化解矛盾、广泛凝聚共识,形成了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众志成城、团结一致的生动局面。(二)坚持化解矛盾凝聚共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人民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这是具有中国特色和智慧的制度性安排,属于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

8、央明确提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人民政协坚持化解矛盾、广泛凝聚共识与现代国家“共治”的要求是契合的,充分彰显了在现代国家治理体系中人民政协所具有的独特优势。在新时代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非常重视发挥人民政协重要作用。习近平强调指出:“在人民内部各方面广泛商量的过程,就是发扬民主、集思广益的过程,就是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过程,就是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过程。”习近平的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协商民主的实质和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作用。中共中央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 提出,“以发挥专门协商机构在国

9、家治理体系中的重 要作 用 展 现 社 会主义协商 民 主 的 独 特 优势”。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把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进行部署,并指出要“健全发扬民主和增进团结相互贯通、建 言 资 政 和 凝 聚 共 识 双 向 发 力 的 程 序 机制”。由此可见,为了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一定要充分发挥作为政治组织和民主形式的人民政协的实际作用,有效化解矛盾,凝聚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的共识。(三)坚持化解矛盾凝聚共识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体现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要实现中华民族 的伟大复兴就必须

10、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规律的认识,明确提出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大命题。这一重大命题既有世界逻辑中政治文明发展的共性,更有基于中国国情政治文明的发展特色。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实现了过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程序民主和实质民主、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人民民主和国家意志相统一,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参与国家治理过程中,为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做出的重要制度设计。民主

11、协商的过程既是参与者发表意见建议、诉诸利益诉求的过程,也是监督权力运行、保证权力正确行使的过程。从这个意义来看,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拓宽了民主的渠道和途径,有效化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各种矛盾和问题而达成共识,最大限度地把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同时,也推动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理论、实践视域出发,坚持化解矛盾和凝聚共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发展的根本之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体系正在逐步向着广泛、多层和制度化方向发展,包括政党协商和人大协商,还有政府协商、政协协商,以及人民团体协商、基层协商和社会组织协商等形式和渠道。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的人民政

12、协,在推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发展和完善方面发挥着引领和示范作用,也在化解矛盾和广泛凝聚共识上持续发挥着重要作用。“化解矛盾、凝聚共识”是政协协商的价值取向和目标追求,在党和政府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过程中开展深入而充分的协商,消除分歧、化解矛盾,凝聚各方面共识,为党和政府科学、民主决策服务。因此,必须把凝聚共识作为人民政协重要职能和重大政治责任,才能使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不断健全完善,从而推动和丰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形式,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和权力,进而不断彰显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内在要求和本质属性。(四)坚持化解矛盾凝聚共识是有效防范和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的现实需要党的十

13、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进行许多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提出一系列新思想,采取一系列新举措,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交织,我国面临的国际环境更加复杂,国际形势的不确定不稳定性因素明显增加。国内经济社会发展有很多优势和条件,也面临着不少挑战和困难。“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准 备 经 受 风 高 浪 急 甚 至 惊 涛 骇 浪 的 重 大 考验。”尤其是社会大众在思想观念方面呈现出多元多样和多变等特点,更加凸显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和广泛凝

14、聚共识的重要性。统一战线内部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在共同的奋斗目标、共同的思想政治基础和根本利益一致的同时,各自的思想观念日益多样,利益诉求越来越多元。因此,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的关系是当前人民政协必须研究的重要课题。只有既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又广泛凝聚共识,才能在统一战线内部实现一致性和多样性的统一。既要求同存异,尊重多样性,承认差异性,在民主协商中达成共识,又要聚同化异,在民主协商的基础上推动形成新的共识。作为爱国统一战线组织,人民政协有必要协助党和政府做好化解矛盾、凝聚共识的工作,广泛联系和动员社会各界群众,发扬斗争精神,有效防范和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齐心协力把我们自己的事情做

15、好,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崭新篇章。二、人民政协化解矛盾凝聚共识的内涵结构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人民政协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的目的就在于化解各方面的矛盾、把党的主张转化为社会各界的共识。凝聚共识是人民政协的重要职能,是人民政协履职工作的中心环节。从 新时代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视域来分析人民政协化解矛盾、凝聚共识内涵结构,主要有以下具体方面。(一)人民政协化解矛盾凝聚共识的内涵“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是政协组织的重大政治责任。”人民政协凝聚共识,就是人民政协在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协调关系,理顺情绪,形成并不断巩固共同的思想政治基础,通过发挥人民政协在

16、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方面的重要作用,以及政治理论学习、新闻舆论宣传等常规性工作,以界别和委员为载体,把社会各方面的意见集中起来,把党的主张转化为各族各界的共同认识和统一行动,汇聚起共襄伟业的强大动力。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理解:化解矛盾凝聚共识的前提是筑牢共同的思想政治基础。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共同的思想政治基础是化解矛盾、凝聚共识的前提,化解矛盾、凝聚共识必须首先在思想政治上形成一致。人民政协的性质定位决定了加强思想政治引领是实现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团结合作的有效途径。要坚持不懈地发挥党的创新理论成果在教育各党派团体、各族各界人士方面的作用,引导他们在政治上、思想上、理论上、

17、情感上不断增强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推动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实现思想上的共同进步,在事关道路、制度、旗帜、方向等根本问题上统一思想和步调”。化解矛盾凝聚共识的本质是把各方面智慧和力量集聚起来。化解矛盾、凝聚共识不仅要做好参加政协的各党派团体、各族各界代表人士的思想政治引领,还要重视在履行职能过程中凝聚政协委员共识;政协委员在协商履职过程中反映界别群众的意见诉求,面向社会传播共识;面向世界讲好讲活中国和中国共产党的故事,广泛汇聚和传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能量。总之,就是要把党的主张转化为社会各界的共识,把中共中央大政方针、决策部署及对人民政协工作的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好,

18、把社会各方面智慧和力量集聚起来,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做贡献。化解矛盾凝聚共识体现在人民政协履职的全过程和各方面。人民政协化解矛盾、凝聚共识既体现在履职的整个过程之中,又体现为人民政协履职的最终结果。在人民政协履职的过程中,各党派团体、各族各界人士接受党的主张是化解矛盾、凝聚共识;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在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充分协商交流,深化思想沟通,开展民主监督,促进决策科学,推动决策实施,这是协商议政,同时是化解矛盾和凝聚共识。因此,人民政协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过程及结果,也是化解矛盾、凝聚共识的过程和结果。(二)人民政协化解矛盾凝聚共识的结构体系从结构体系来看,人民政协化

19、解矛盾、凝聚共识可分为主体、客体和内容,也就是人民政协化解矛盾、凝聚共识由谁来组织、组织谁和组织什么。人民政协化解矛盾、凝聚共识的主体。实践证明,做好人民政协工作,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人民政协事业最本质的特征,也是人民政协必须始终坚持的根本政治原则。因此,各级政协党组、机关党组、专门委员会分党组以及政协基层党组织、政协组织中的党员都是化解矛盾、凝聚共识的主体。同时,作为专门协商机构的政协组织,以专门委员会为依托,以界别为纽带开展工作。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各级政协组织、政协委员以及参加政协的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都可以成为化解矛盾、凝聚共识的主体。可以看出,人民政协化解矛 盾、凝 聚 共

20、 识 的 主 体 既 包 括 组 织,也 包 括个人。人民政协化解矛盾、凝聚共识的客体。所谓客体,就是指人民政协化解矛盾、凝聚共识的对象,即化解“谁”的矛盾,凝聚“谁”的共识。一是各级政协 组 织和 政 协 委 员。发 挥 人 民 政 协 化 解 矛盾、凝聚共识的重要职能,必须依靠政协组织和政协委员去化解矛盾、凝聚共识,必须首先在各级政协组织和政协委员中统一思想,形成共识。二是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人民政协作为政治共同体,必须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发挥大团结大联 合优势,引导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共同落实好中共中央的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三是广大界别群众。人民政协通过各个界别把联系的界别群众的

21、利益诉求、意见建议等源源不断地收入政协组织中来,通过人民政协的职能将各界别群众的共识广泛凝聚起来。人民政协化解矛盾、凝聚共识的内容。人民政协化解矛盾、凝聚共识的内容主要有:一是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引导广大政协委员、参加政协的各党派团体、各族各界人士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涵养。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集中体现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源不断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滋养源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同时也是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在我们实

22、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人民,也是人民政协化解矛盾、凝聚共识的需要。三是党的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的落实。党的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是体现党的领导,完成一定阶段历史任务的根本保证。人民政协化解矛盾、凝聚共识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努力向党的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看齐,引导广大政协委员和参加政协的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做党的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的坚定执行者和模范落实者。三、人民政协化解矛盾凝聚共识的机制建构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加强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等功能建设,提高深度协商互动、意见充分表达、广泛凝聚共识水平。”当

23、前,人民政协要立足于专门协商机构的性质定位,始终把化解矛盾、凝聚共识是作为履职的重要职能和中心环节,继承历史传统,反映时代特征,不断健全完善人民政协化解矛盾、凝聚共识的机制,提高人民政协化解矛盾、凝聚共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呈现人民政协制度体系的整体效能。(一)健全完善思想引领机制如前述,人民政协化解矛盾、广泛凝聚共识的前提是加强思想政治引领,筑牢共同奋斗思想政治基础。因此,建构人民政协化解矛盾、凝聚共识的机制,首先要健全完善思想引领机制。一方面,中国共产党要加强对人民政协的全面领导。“在政协各级组织和各项活动中,党是居于领导地位的。”各级政协党组必须自觉勇挑责任,健全完善各级政

24、协党组工作制度,把好方向、管好大局、抓好落实,确保党中央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在政协工作中得到全面贯彻落实。另一方面,加强宣传引导。完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座谈会制度,建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座谈小组,以政协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主席会议集体学习、常委会会议集体学习、委员学习培训等为重点,着 力健 全 完善 学习培 训 制 度,利 用 政 协 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搭建网络学习平台,引导广大政协委员和参加政协的各党派团体各族各界人士,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习近平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学习中共中央的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学习中国共产

25、党历史、统一战线历史、人民政协历史,树立正确的党史观和大局观。要把思想政治引领和经常性的思想政治工作结合起来,完善谈心谈话制度,及时了解和掌握统一战线内部的思想动态,做好解疑释惑、化解情绪的工作,促进广大政协委员、参加政协的各党派团体以及各族各界人士在思想上共同进步。此外,还要鼓励广大政协委员开展视察考察和专题调研,感受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加深对国情社情的认识,对中共中央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的理解,促进自我提高,夯实共同团结奋斗的思想政治基础。(二)健全完善互动融合机制人民政协化解矛盾、凝聚共识的过程,就是在平等的基础上民主协商的过程,就是在互动融合并最大限度包

26、容多样性、寻求一致性的过程。一方面 要多协商。要运用协商平台加强建言资政,不断增进互动融合。凝聚共识和建言资政是相辅相成、紧密联系的,要在理清二者关系的基础上,规范政协全体会议、常委会会议、专题协商会、月协商座谈会、协商性的民主监督等,同时,要组织运用好对口协商、界别协商和提案办理协商等,探索运用网络协商和远程协商等形式。围绕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的重大问题,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的关键问题,深入研究选择协商议题,广泛邀请各党派团体、各族各界人士参加,增加互动交流环节,全面有效反映社会各方面的愿望诉求,形成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同向发力机制,不断提高双向发力的质量。另一方面,要

27、会协商。要掌握协商规律提高协商成效,不断增进互动融合。政协组织的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知识,熟知民主协商的程序并掌握开展的方式方法,坦诚沟通,体谅包容,引导政协委员和各党派团体、各族各界人士讲真话、讲实话,努力营造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宽松协商氛围。政协委员和各党派团体、各族各界人士也要提高协商议政的能力,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议政要议到点子上,建言要建到需要时,监督要监到关键处,做到言之有理、言之有物,言之有序。总之,就是要在诚心诚意地提出意见、探讨问题,和风细雨地有问有答、互动交流中,让各种意见建议充分反映、表达和吸纳,不断巩固和扩大社会各方面的思想政治认同。(

28、三)健全完善力量汇聚机制化解矛盾、凝聚共识的过程就是形成同心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强大合力的过程。只有充分发挥作为统一战线组织的人民政协的政治优势,不断集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习近平指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要继续前进,就必须增进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的 中 国 梦,需 要 广 泛 汇 聚 团 结 奋 斗 的 正 能量。”任何事物不可能是完全一致的,统一战线内部一致性和多样性都是客观存在的,而且一致性和多样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要求同存异、化异为同,就需要凝聚共识。统战工作是争取人、团结人的工作,要广交深交党内外朋友,“把

29、拥护我们的人搞得多多的,把反对我们的人搞得少少的”。人民政协要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坚持一致性和多样性统一,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努力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把海内外中华儿女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当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并呈现出光明前景,但是也要准备付出艰苦和艰巨的努力。人民政协要通过多个方面多种途径化解矛盾、凝聚共识、汇聚力量。一是要健全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在政协提出意见和发表建议的具体制度,把人民政协作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的作用发挥好。二是要完善与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和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以及党外知识分子的沟通联络机制。三是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完善各民

30、族交往交流交融机制,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建设伟大祖国,共同创造美好生活。四是要全面准确、坚定不移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坚持依法治港治澳,引导港澳委员支持特别行政区政府和行政长官依法施政,健全加强同港澳同胞的团结联谊机制。五是要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始终坚守民族大义和坚定反“独”促统,推进同台湾各党派、各界别、各阶层人士交流交往和各领域融合发展机制。六是要持续广泛联系团结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健全吸收他们中的代表参加政协活动的机制。七是要健全政协开展对外友好交流机制,发挥人民政协这一公共外交不可替代的有

31、利平台作用。总之,要通过不断健全完善各项具体制度机制,耐心细致地做工作,既尊重多样性又寻求一致性,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万众一心,顽强拼搏,继续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伟业推向前进。(四)健全完善组织保障机制做好新时代人民政协化解矛盾、凝聚共识工作 是一项长期性、战略性和基础性的工作,需要久久为功,善做善成,不可能一蹴而就,健全组织保障机制,确保各项工作取得实效。各级政协党组要在化解矛盾、凝聚共识的工作中发挥好领导核心作用,把化解矛盾、凝聚共识工作纳入政协党的建设工作之中,一起谋划、一体部署、统筹落实,并及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增强固守政治底线的定力和找到最

32、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的能力”。要把化解矛盾、凝聚共识工作纳入政协协商议政质量评价体系,建立健全评价机制,同建言资政工作一并点评考核。政协组织和政协中党的组织要在坚持底线和圆心的前提下,营造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的良好环境。政协组织和政协中党的组织要根据人民政协的性质和职能定位,建立健全调动政协委员积极性、主动性和委员联系界别群众的有效工作机制。政协组织中的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要自觉在加强理论武装,坚定政治立场,严守政治纪律,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上带好头、做表率。要明确政协组织中党员干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职责任务,“建立政协党组成员联系相关界别党员委员,党员委员联系党外委员制度以及谈心谈话等

33、制度”,拓宽党员委员积极主动与党外政协委员和各党派团体、各族各界人士联系沟通的渠道,交流思想、解疑释惑、增进了解,通过一言一行去影响和带动党外人士,不断达成新共识。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正信心百倍推进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要充分利用人民政协这个重要平台,按照党中央的要求,增进坚持化解矛盾、凝聚共识的政治自觉,积极探索实践,全力推动人民政协事业高质量发展,为不断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发挥政协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参考文献: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卷 北京:外文出版社,中共中央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意 见 :习近平 高举中国特色

34、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人民日报,()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册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邓小平文选:第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卷北京:外文出版社,: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日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卷北京:外文出版社,:政协全国委员会关于加强和促进人民政协凝聚共识 工 作 的 意 见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 关于加强新时代人民政协党的建设工作的若干意见 中国政协,()张峰 论人民政协凝聚共识职能 中国政协理论研究,()汪永清 关于新时代人民政协打牢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广泛凝聚共识的思考 中国政协理论研究,()责任编辑:王旻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