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模拟题库
1、后天之精是
A. 吸人清气与五脏六腑之精
B. 吸人清气与水谷精微
C. 水谷精微与五脏六腑之精
D. 水谷精微与生殖之精
E. 生殖之精与五脏六腑之精
【答案】B
2、泻南补北法,适用的两脏关系失调是
入.心与脾
B. 肺与肝
C. 脾与肾
D. 肝与肾
E. /心与肾
【答案】E
3、津分布部位表述错误的是
A. 肌肉
B. 皮肤
C. 脑髓
D. 血脉
E. 孔窍
【答案】C
4、六淫外邪中,其性趋下的病邪是
A. 风邪
B. 寒邪
C. 湿邪
D. 燥邪
E. 暑邪
【答案】C
5、足三阳经的走向规律是
A. 从足走头
B. 从头走足
C. 从胸走手
D. 从手走头
E. 从足走腹
【答案】B
6、在五神脏中,肝所藏的神是
A. 神
B. 魂
C. 魄
D. 意
E. 志
【答案】B
7、“寒因寒用”适用证候是
A. 真寒假热
B. 表热里寒
C. 真热假寒
D. 上热下寒
E. 恶寒发热
【答案】C
8、食类偏嗜易致的病变有
A. 佝偻病
B. 瘿瘤
C. 消渴
D. 夜盲
E. 胆结石【答案】A B C D E
9、扶正祛邪的运用原则有
A. 扶正用于虚证
B. 祛邪用于实证
C. 扶正不留邪
D. 祛邪不伤正
E. 辨清主次先后
【答案】A B C D E
10、推动血液运行的动力是
A. /心气
B. 肺气
C. 脾气
D. 肝气
E. 肾气
【答案】A
11、按五行生克规律,肝的“所胜”之脏是
A. /心
B. 肺
C. 肾
D. 胆
E. 脾
【答案】E
12、体质概念所包含的基本内容是
A. 生理功能与心理特征
B. 形态结构与心理特征
C. 形与神
D. 先天与后天
E. 脏腑经络与气血津液
【答案】C
13、关于阴阳失调,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阳邪侵犯人体可导致机体阳偏盛
B. 阳盛的病机特点为阳盛而阴未虚
C. 阴盛的临床表现以实寒证为主
D. 阴虚的临床表现以虚寒证为主
E. 阴阳偏衰都属于“精气夺则虚”
【答案】D
14、某男,35岁。前日受凉,自觉恶寒怕冷,浑身肌肉酸痛,鼻塞,喷嚏,咽喉干痒不适。今日又加咳嗽,咯痰,渴,舌尖稍红,脉浮。其病位是
A. /心
B. 肝
D. 肺
E. 肾
【答案】D
15、奇恒之腑不包括
A. 筋
B. 脉
5
D. 髓
E. 女子胞
【答案】A
16、分布在胸腹部的经脉是
A. 足少阳胆经
B. 手少阴心经
C. 手太阴肺经
D. 足太阴脾经
E. 足太阳膀胱经
【答案】D
17、顺时养生的错误方法的是
^法于阴阳
B. 春夏养阳
C. 秋冬养阴
D. 和于术数
E. 药物预防
【答案】E
18、痰饮停胃可见的症状是
A. 肢体麻木
B. 恶心呕吐
C. 胸闷心痛
D. 胸闷气喘
E. 胸胁胀满
【答案】B
19、按分经诊断,下牙痛的病位是
A. 足阳明胃经
B. 手阳明大肠经
C. 手太阳小肠经
D. 足少阴肾经
E. 手少阴心经
【答案】B
20、区分五脏.六腑.奇恒之腑三类的最主要依据是
A. 解剖形态的差异
B. 分布部位的不同
C. 形态结构和功能特点的不同
D. 经脉阴阳属性的不同
E. 病因病机的不同
【答案】C
21、某女,69岁。头晕.目眩.耳鸣,伴有子宫脱垂,其病机是
A. 气虚
B. 气滞
C. 气陷
D. 气闭
E. 气脱
【答案】C
22、益火补土法中的“火”指的是
A. /心阳
B. 肺阳
C. 脾阳
D. 肝阳
E. 肾阳
【答案】E
23、逸出脉外的血称为
A. 血府
B. 瘀血
C. 离经之血
D. 坏血
E. 以上都不是
【答案】C
24、具有濡养眼目.司眼睑之开合和下肢运动功能的经脉是
A. 跷脉
B. 肾经
C. 肝经
D. 脾经
E. 胃经
【答案】A
25、循行于内踝尖八寸以上下肢内侧前缘的经脉是
A. 足少阳胆经
B. 足少阴肾经
C. 足厥阴肝经
D. 足太阴脾经
E. 足阳明胃经
【答案】D
26、属于内风病机及病证的是
A. 伤风
B. 破伤风
C. 热极生风
D. 风疹
E. 风痹
【答案】C
27、循行于上肢内侧中线的经脉是
A. 手少阴心经
B. 手厥阴心包经
C. 手太阳小肠经
D. 手少阳三焦经
E. 手太阴肺经
【答案】B
28、饮停于胸胁的病证名是
A. 悬饮
B. 痰饮
C. 溢饮
D. 支饮
E. 留饮
【答案】A
29、气不内守,机体功能严重衰竭,其病机是
A. 气滞
B. 气逆
C. 气陷
D. 气闭
E. 气脱
【答案】E
30、某女,61岁。反复胁痛.黄疸十余年,久治不愈,渐成“积”,其发病类型是
A. 徐发
B. 继发
C. 复发
D. 伏而后发
E. 感而即发
【答案】B
31、与津液代谢关系最为密切的脏腑是
火心肝肾
B. M脾肾
C. 脾肝肾
D. 脾肺肾
£.脾胃肾
【答案】D
32、某男,52岁。因交通事故大出血,呼吸微弱,汗出不止,神识朦胧,面色苍白,脉微欲绝,其病机是
A. 气血两虚
B. 气虚血瘀
C. 血不养神
D. 气随血脱
E. 血不载气
【答案】D
33、津伤化燥多发生的脏腑是
A. 肝.脾.肾
B. M.肺.胃
C. 脾.胃.小肠
D. 肺.胃.大肠
E. 肝.肾.大肠
【答案】D
34、督脉的主要功能是
A. 调节阳经气血
B. 反映脑肾的功能
C. 主生殖功能
D. 调节阴经气血
E. 调节气机
【答案】A B C
35、肺与脾的关系表现在
A. 宗气生成和津液代谢
B. 血的生成运行
C. 气机的调节
D. 呼吸运动与消化吸收
E. 阴液互资互济
【答案】A
36、在血液运行中起关键作用的是
A. /心血充盈
B. M气充沛
。.心神安宁
D. /心阳正常
E. 脉道通利
【答案】B
37、七情内伤首先影响的是
A. /心神
B. 肺魄
C. 肝魂
D. 脾意
E. 肾志
【答案】A
38、与手太阴肺经交接部位叙述正确的是
A. 在足大趾交于足厥阴肝经
B. 在足大趾端交于足太阴脾经
C. 在食指端交于手阳明大肠经
D. 在无名指端交于手少阳三焦经
E. 在小指端交于手太阳小肠经
【答案】C
39、某男,35岁。脘腹胀满疼痛,走窜不定,痛而欲泻,泻而不爽,肠鸣矢气,得嗳气.矢气后痛减。中医病机是
A. 胃气虚衰
B. 胃肠气滞
C. 脾气下陷
D. 脾气虚衰
£.肝胃不和
【答案】B
40、属于治法的有
A. 益气
B. 养血
C. 滋阴
D. 治标
E. 治本
【答案】A B C
41、引起食积的最常见原因是
A. 过饱
B. 过饥
C. 饥饱无常
D. 饮食不洁
E.饮食偏嗜
【答案】A
42、扶正祛邪的运用原则有
A. 扶正用于虚证
B. 祛邪用于实证
C. 扶正不留邪
D. 祛邪不伤正
E. 辨清主次先后
【答案】A B C D E
43、根据五行相克规律确立的治法有
A. 培土生金法
B. 培土制水法
C. 佐金平木法
D. 泻火润金法
E. 泻南补北法
【答案】B C D E
44、与唾关系最密切的脏是
A. /心
B. 肝
5
D. 肾
E. 脾
【答案】D
45、属于急则治标的病症有
北大量出血
B. 剧烈疼痛
C. 频繁呕吐
D. 二便不通
E. 痨病咳嗽
【答案】A B C D
46、慢性肾虚水肿的患者病情加重,又出现烦躁不安.抽搐,其病机变化是
A. 阳损及阴
B. 阴损及阳
C. 阳偏衰
D. 阴偏衰
E. 阳偏胜【答案】A
47、某女,55岁。长期伏案工作到深夜。最近半年,出现心悸.失眠.多梦.腹胀.食少体倦.面色无华等,中医病机是^心肺俱虚
B. M肝血虚
。.心脾两虚
»心肾不交
E. 肝脾不和
【答案】C
48、督脉的主要功能是
A. 调节阳经气血
B. 反映脑肾的功能
C. 主生殖功能
D. 调节阴经气血
E. 调节气机
【答案】A B C
49、精汁是指
A. 精液
B. 髓汁
C. 肾精
D. 津液
E. 胆汁
【答案】E
50、痰饮流注于经络,可见的症状是
A. 肢体麻木
B. 恶心呕吐
C. 胸闷心痛
D. 胸闷气喘
E. 头晕目眩
【答案】A
51、某男,37岁。素体虚弱,半年前开始出现头晕眼花,面色萎黄,眼睑.唇.指甲淡白,肌肉瘦削,皮肤干涩,肢体麻木,运动无力,其病机是
A. 气虚
B. 血瘀
C. 血虚
D. 津亏
E. 精虚
【答案】C
52、说明阴阳互根关系的是
A. 阴在内,阳之守也
B. 阳在外,阴之使也
C. 阴胜则阳病
D. 无阴则阳无以生
E. 阴虚阳亢
【答案】A B D
53、阴阳的特性包括
A. 普遍性
B. 关联性
C. 规定性
D. 相对性
E. 绝对性
【答案】A B C D
54、肝血不足导致筋脉拘急,其传变形式是
A. 脏与脏之间传变
B. 脏与腑之间传变
C. 腑与腑之间传变
D. 形脏内外传变
E. 表里传变
【答案】D
55、不属于水湿痰饮致病特点的是
A. 致病广泛
B. 变化多端
C. 扰乱神明
D. 局部刺痛
E. 多滑腻苔
【答案】D
56、与足太阴相表里的经脉是
A. 足厥阴
B. 足少阳
C. 足阳明
D. 手太阳
E. 手少阳
【答案】C
57、“水谷气血之海”指的是
A. /心
B. 肝
5
D. 胃
E. 脾
【答案】D
58、足三阴经的走向规律是
A. 从足走头
B. 从头走足
C. 从胸走手
D. 从手走头
E. 从足走腹
【答案】E
59、人体之精的功能有
A. 化湿作用
B. 化气作用
C. 化神作用
D. 化血作用
E. 抗邪作用
【答案】B C D E
60、具有“满而不能实”生理特点的是
A. 五脏
B. 六腑
C. 奇恒之腑
D. 脏腑
E. 经络
【答案】A
61、与髓的生理功能关系最密切的脏腑有
A. 心
B. 肝
5
D. 肺
E. 肾
【答案】C E
62、与津液的排泄密切相关的脏有
A. 肝
B. f、
5
D. 肺
E. 肾
【答案】C D E
63、提出“一阴一阳之谓道”的命题,把阴阳学说提升到哲学高度进行概括的是
A. 《论语》
B. 《内经》
C. 《诗经》
D. 《周易》
E. 《说文解字》
【答案】D
64、结石的致病特点有
A. 发生绞痛
B. 肿块
C. 发绀
D. 多发于六腑等器官
E. 易阻滞气机,损伤脉络
【答案】A D E
65、痰饮流注于经络,可见的症状是
A. 肢体麻木
B. 恶心呕吐
C. 胸闷心痛
D. 胸闷气喘
E. 头晕目眩【答案】A
66、饮食失宜,首先损伤的是
A. /心脾
B. 肝脾
顷胃
»脾胃
E.脾肾
【答案】D
67、气的运动产生宇宙万物变化的过程,称为
A. 形化
B. 变化
C. 转化
D. 气化
E. 运化
【答案】D
68、肺气的宣发生理功能有
A. 呼出浊气
B. 宣散卫气
C. 布散津液
D. 精微上输
E. 生成宗气
【答案】A B C D
69、具有约束纵行诸脉作用的奇经是
A. 任脉
B. 带脉
C. 阴维脉
D. 督脉
E. 冲脉
【答案】B
70、使天地万物相互感应.相互影响的中介是
A. 气
B. 神
C. 阴阳
D. 五行
E. 太极
【答案】A
71、创立引经报使理论的医家是
A. 李杲
B. 朱震亨
C. 刘完素
D. 孙思邈
E. 张元素
【答案】E
72、具有固摄血液作用的是
A. 元气
B. 脾气
C. 宗气
D. 营气
E. 卫气
【答案】B
73、疠气形成和疫病流行的原因有
A. 气候反常
B. 社会因素
C. 暴饮暴食
D. 环境污染
E. 预防隔离工作不好
【答案】A B D E
74、关于“阴阳自和”叙述正确的包括
A. 以“自”为核心,依靠内在自我的相互作用而实现
B. 脱胎于中国古代哲学中“以和为贵”的基本观点
C. 为相对的.动态的平衡
D. 为绝对的.静态的平衡
E. 为阴阳协调和相对稳定状态
【答案】A B C E
75、气与血关系失调的病机包括
A. 气虚血瘀
B. 气不摄血
C. 气随津脱
D. 气滞血瘀
E. 气血两虚
【答案】A B D E
76、某女,69岁。头晕.目眩.耳鸣,伴有子宫脱垂,其病机是
A. 气虚
B. 气滞
C. 气陷
D. 气闭
E. 气脱
【答案】C
77、火邪.暑邪共同致病特点有
A. 均为阳邪
B. 均易致疮痈
C. 均易伤津耗气
D. 均夹湿邪
E. 致病均见热象
【答案】A C E
78、人体之精的功能有
A. 化湿作用
B. 化气作用
C. 化神作用
D. 化血作用
E. 抗邪作用
【答案】B C D E
79、《素问•至真要大论》:“诸寒收引,皆属于”
A. /心
B. 肝
5
D. 肺
E. 肾
【答案】E
80、中医学整体观念的内涵是
A.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B. 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C. 昼夜晨昏对人体的影响
D. 人是一个有机整体,人和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E. 脏腑肢体官窍联结成一个整体
【答案】D
81、容易出现气血两虚证候的是
入.心与脾
B. 肺与肝
C. 脾与肾
D. 肝与肾
E. /心与肾
【答案】A
82、体现出中医学动静相召思维特点有
A. 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
B. 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
C. 筋脉和同,骨髓坚固,气血皆从
D. 五脏安定,血脉和利,精神乃居
E. 物之生,从乎化;物之极,由乎变
【答案】A B C D
83、人体之精按其功能可分为
A. 先天之精
B. 后天之精
C. 生殖之精
D. 脏腑之精
E. 营养之精
【答案】C E
84、确立六经辨证论治纲领的医家是
A. 张景岳
B. 陈无择
C. 钱乙
D. 华佗
E. 张仲景
【答案】E
85、督脉的主要功能是
A. 调节阳经气血
B. 反映脑肾的功能
C. 主生殖功能
D. 调节阴经气血
E. 调节气机
【答案】A B C
86、肺主治节生理功能的具体表现有
A. 调节呼吸
B. 调节气机
C. 调节津液输布代谢
D. 调节全身阴阳
E. 助心行血
【答案】A B C E
87、不是津液不足形成原因的是
入.燥热之邪灼伤
B. 五志化火耗伤
C. 忧愁思虑暗耗
D. 多汗多尿
E. 吐泻太过
【答案】C
88、六腑的生理功能特点是
A. 传化物而不藏,实而不能满
B. 藏精气而不泻,实而不能满
C. 传化物而不藏,满而不能实
D. 藏精气而不泻,满而不能实
E. 虚实交替,藏而不泻
【答案】A
89、中医养生原则确立基础包括
A. 对病因及发病条件的研究
B. 对人体生长壮老已生命规律的研究
C. 对预防疾病的实践总结
D. 对衰老机制认识的不断深化
E. 延缓衰老的养生实践
【答案】A B C D E
90、到达上.下齿的经脉有
A. 肾经
B. /心经
C. 胃经
D. 肝经
E. 大肠经
【答案】C E
91、神的具体表现包括
A. 思维
B. 言谈
C. 应答
D. 举止
E. 表情
【答案】A B C D E
92、精神不振,少气懒言,意志消沉,其病机是
A. 喜则气缓
B. 思则气结
C. 劳则气耗
D. 恐则气下
E. 悲则气消
【答案】E
93、阴损及阳,阳损及阴,说明阴阳之间关系的是的
A. 对立
B. 互根
C. 转化
D. 消长
E. 自和
【答案】B
94、中医养生方法包括
A. 调饮食
B. 慎起居
C. 适寒温
D. 食补剂
E. 和喜怒
【答案】A B C E
95、“乙癸同源”是指
A. 肝肾同源
B. 精血同源
C. 气血同源
D. 肝胆同源
E. 津血同源
【答案】A B
96、胆为奇恒之腑的依据有
A. 胆为六腑之首
B. 胆与肝相表里
C. 胆不直接传化水谷
D. 胆藏精汁
E. 胆为中空器官
【答案】C D E
97、嗜食肥甘厚味,易形成的体质类型是
A. 特禀质
B. 痰湿质
C. 气虚质
D. 瘀血质
E. 气郁质
【答案】B
98、调气辨证论治正确表述有
A. 气虚宜补
B. 气滞宜疏
C. 气逆宜降
D. 气脱宜散
E. 气闭则开
【答案】A B C E
99、《素问•至真要大论》:“诸热瞀瘛,皆属于”
A. 热
B. 火
。.心
D. 风
E. 暑
【答案】B
1、气运动的基本形式有
A. 升降
B. 消长
C. 凝结
D. 弥散
E. 出入
【答案】A B E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