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冷库空载验证方案已通过GSP认证
28
2020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xxxx有限公司
冷库空载
验证方案
文件编号:
起草人:
单位:xxxxx有限公司
职务:质量管理员
起草日期:
审核人:
单位:xxxxx有限公司
职务:质管部经理
审核日期:
批准人:
单位:xxxxx有限公司
职务:质量负责人
批准日期:
验证方案声明
为正确理解和使用本验证方案(下称:方案),兹作如下声明:
一、本次验证的技术支持方xxxxx有限公司及其验证工程师、数据分析师与受验证主体之间,除因本次验证事项构成的委托关系外,不存在其它影响验证独立、客观、真实、公正的关联关系。
二、xxxxx及其验证工程师、分析师履行了实地调查、实验和诚信义务,有充分理由保证所出具本方案的数据及结果遵循了客观、真实、公正的原则。
三、本方案的验证结论是xxxxx依据《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修订)》及其附录《验证管理》,根据合理的技术规范和验证程序作出的独立判断,验证意见未因受验证主体和其它任何组织机构或个人的不当影响而发生改变。
四、本方案引用的被验证对象资料主要由受验证主体提供,xxxxx对该部分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不作保证。
五、本方案的分析及结论只能用于被验证设施设备在本方案有效期内的正确使用,且不得改变验证过程中实际确定的使用条件、参数和环境。
六、本次验证有效期为一年,在有效期内,xxxxx拥有跟踪验证、变更验证结论和公告验证变化的权利。
七、由于不同地区的认证部门的要求有所不同,xxxxx不保证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修订)》及其附录《验证管理》之外的内容符合审查要求,但我们会第一时间接受建议并迅速补正。
八、该方案是指导冷链验证的核心方案,本项目方案及报告未经允许不得私自传播、出版、不得仿制
目录
一、目的 4
二、验证实施人员及职责 4
三、验证计划 5
四、验证对象:冷库 7
五、验证流程(验证操作规程)及记录 7
六、验证项目及验证方案 9
七、判断标准 18
八、验证设备描述 19
九、验证测点布置 20
十、验证方案的培训 23
一、目的
附录5 验证管理 第一条:确认相关设施、设备及监测系统能够符合规定的设计标准和要求,并能安全、有效的正常运行和使用,确保冷藏、冷冻药品在储存、运输过程中的质量安全。
⑴更有效的进行冷库温度控制,保证库内的温度保持在+2~+8℃(随着冷藏品种的不同,调控的温度可能有所变化),确保冷藏药品的质量。
⑵获得明确的冷库温度分布特性,依据温度分布特性合理划分药品存储区域。
⑶发现可能存在的设施设备运行或使用不符合要求的状况、系统参数设定的不合理情况等偏差并进行调整和纠正,使相关设施设备及系统的运行状况符合规定的要求和标准。
⑷根据验证结果对可能存在的影响药品质量安全的风险,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
①评估开门作业情况下冷库的保温性能,以建立应急风险防范措施。
②评估断电等特殊情况下冷库的保温性能,以建立应急风险防范措施。
③评估高温或低温等极端外部环境条件的保温性能,以建立应急风险防范
二、验证实施人员及职责
《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卫生部第令90号)》附录5 验证管理 第二条:企业质量负责人负责验证工作的监督、指导、协调与审批,质量管理部门负责组织仓储、运输等部门共同实施验证工作。即使委托第三方,甲方人员也必须深入参与其中,否则在迎检和日常实施中会存在严重问题。
各企业根据其实际情况,设立验证领导小组、验证小组,明确验证参与人员与职责。
验证组长
(质量负责人):负责验证工作的监督、指导和协调,负责验证计划、验证方案、验证报告的批准。
验证副组长
(质管部经理):负责组织实施验证工作,负责验证计划、验证方案、验证报告的审核。
验证小组成员
(质量管理员):负责提供验证对象的基础资料,起草验证计划、验证方案和验证报告。
(养护员):负责计量校验确认及验证现场实施监督。
(仓储部经理):负责验证前验证现场和验证替代品的准备,并参与验证。
(信息部经理)负责软件信息方面协调支持,及软件部分验证确认。
另有 (被委托方验证专员):由xxxxx有限公司负责验证工作实施,数据的采集分析、并协助质管员起草验证方案和验证报告。
三、验证计划
《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卫生部令第90号)》附录5 验证管理 第三条:企业应当按照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规定,按年度制定验证计划,根据计划确定的范围、日程、项目,实施验证工作。
验证计划应由质量部门制定,质量负责人审批经过。验证计划包括验证时间,验证对象,验证类型。验证计划应由质量部门制定,质量负责人审批经过。
1. 验证项目
冷库验证项目
是否实施
所需配合
温度分布特性的测试与分析,确定适宜药品存放的安全位置及区域
是
验证期间制冷设备能正常运行
温控设备运行参数及使用状况测试
是
提供冷库相关硬件和运行参数及相应文档
监测系统配置的测点终端参数及安装位置确认
是R 否□
冷库需已安装监测系统终端,并能正常记录数据,能提供验证期间的历史数据
开门作业对库房温度分布及药品存储的影响
是
验证期间温度超出8℃即可结束开门测试,确保出入口附近没有堆放温度敏感药品
确定设备故障或外部供电中断的状况下,库房保温性能及变化趋势分析
是
验证期间温度超出8℃即可结束断电测试,库内达到温度上限即结束,无需移除药品。需要配合进行断电操作。
主风机、备用风机运行情况确认
是□ 是R
需要配合进行主、备风机切换运行操作
空载验证测试
是R 否□
新建冷库或改造后重新投入使用冷库需要进行空载验证,如需进行空载验证,冷库需具备空载条件
满载验证测试
是□ 否□
冷库需具备满载(堆货2/3以上)条件
本地区的高温或低温等极端外部环境条件下,保温效果测试
高温□
低温□
外界环境达到本地区的高温或低温等极端外部环境条件
2.计划验证时间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
3.验证类型
使用前空载验证
√
使用前满载
定期满载验证
专项验证
4.验证方式
根据《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的相关规定,对本企业冷链设施设备进行验证,以我公司质量管理人员为主要人员,由xxxxx有限公司作为第三方协助,共同完成本次验证。
四、验证对象:冷库
冷库容积:L*W*H= 3.0 * 3.0 * 2.4 = 21.6 m3
冷库平面布局图:
五、验证流程(验证操作规程)及记录
验证前准备:如果是满载验证,则药品(冷藏品替代品、或与冷藏品接近的普药)占库房的容积不小于70%,或达到企业自身日常药品最高存放量;药品放置位置不得阻挡风机出风口;药品堆垛间距不得小于5CM(可根据堆垛、库房大小合理调整间距),药品摆放方向应与出风方向平行,药品堆垛(货架)与门应有大于50CM(可根据库房大小、库门安装使用方式合理调整)的距离。
1.验证流程(验证操作规程)
(1)验证点位安装:验证点按设计位置安装,并确认记录时间间隔为5分钟,并记录安装时间。
(2)现场拍照:
验证点安装完毕进行拍照。
(3)预冷(冬季低温可能要预热)
关闭库门,设定制冷机组温度为4-6℃,或者5±1℃,开始制冷。
(4)前半程连续采集:
在库内温度稳定后,总连续采集时间为2-24小时。
(5)验证中途的偏差纠正
在连续采集时间为2-24小时后,取出一只验证仪表,读取其记录,检查是否温度是否稳定在2-8℃内;如果存在偏差,依据偏差重新调整控制限值
(6)后半程连续采集:
关闭库门后,温度稳定后连续采集,使总采集时间大于48小时,然后进行开门验证
(7)开门验证:
开门验证应该在48小时连续采集之后,且温控器显示值为温度相对低点时进行(如温控器显示值在3—8℃)应在4±1℃附近开始,按正常出入库的开度打开库门,以红外测温枪测量库内温度,在温度超出8℃时结束。
(8)温度恢复
开门验证结束,关闭冷库门,等待温度降低到低点且温度稳定后,才可判定温度已恢复;
(9)断电验证
在温度恢复后,选择库内温度在5±1℃左右时进行断电,即关闭冷风机,温度升高到8℃以上即可结束。在断电环节能够延长断电时间以获得长时间断电的数据,其方法就是断电时间在2小时以上
2.验证过程记录表
验证操作员 日期:
序号
操作内容
时间
备注
1
确认验证对象各项参数
2
确认并记录温控设备设置的温度范围
3
依据验证点位安装要求安装测点
4
确认测点安装位置合理并拍照片
5
关闭冷库门,验证开始
6
记录达到设定温度的时间
7
每间隔5分钟记录一次温控器温度示值,共记录5次
8
取出一只记录仪,查看温度是否稳定在2-8℃内,如有偏差进行纠正
9
开门作业开始时间
10
开门作业结束时间
11
断电作业开始时间
12
断电作业结束时间
13
验证作业结束时间
六、验证项目及验证方案
附录5 验证管理
第四条:企业应当在验证实施过程中,建立并形成验证控制文件,文件内容包括验证方案、标准、报告、评价、偏差处理和预防措施等,验证文件应当归入药品质量管理档案,并按规定保存。
(一)验证方案根据每一项验证工作的具体内容及要求分别制定,包括验证的实施人员、对象、目标、测试项目、验证设备及监测系统描述、测点布置、时间控制、数据采集要求,以及实施验证的相关基础条件,验证方案需经企业质量负责人审核并批准后,方可实施。
1.温度分布特性的测试与分析验证方案
验证项目
温度分布特性的测试与分析
验证目的
确认冷库温度能满足设计要求。
确认适宜药品存放的安全位置及区域。
确认冷库内存放药品的位置温度在2-8℃范围内。
分项分析
⑴温度分布均匀性分析,用以指导药品的摆放,使冷量扩散更均匀。
⑵温度波动性分析,用以评价温度的稳定性。
⑶门的密封性及门附近的温度分布特性分析,确认有无漏冷点。
⑷冷风机附近的温度分布特性分析,确定风机附近的药品摆放边界。
⑸货架或托盘区域的分布特性分析,判定货架或托盘区域是否适合放置药品。
⑹均匀性点位的温度分布特性分析,判定冷库中间区域是否适合放置药品。
⑺确认超过规定温度限度的位置及区域,确定适宜药品存放的安全位置及区域,并标注在冷库图上,以指导药品摆放。
验证方法
根据全部测点,分析冷库在稳定运行条件下的数据。
分析冷库中的温度分布情况、各测点间的温度差值、测点随时间的温度波动规律。
验证所需基本条件
验证期间制冷设备运行正常,冷藏品(替代品)按设计位置摆放,验证方案经过审核、批准并已经培训。
验证目标测点
冷库中全部测点
数据采集时间间隔
5分钟1次。
项目总时间控制
满载或空载状态下运行48小时以上。
数据分析方法
分析断电、开门测试段外的同一时间下对各测点进行温差分析;同一测点进行温度波动性分析;以上分析均采用数据图表方式。
判定方法判定指标
1.以300座合格的冷库的平均值作为判定的经验值
2.适合药品存储的区域在除开门和断电外应控制在目标温度范围内。
3.设备及监测系统能够符合规定的设计标准和要求,并能安全、有效的正常运行和使用,确保冷藏、冷冻药品在储存、运输过程中的质量安全。
4.能够参考一些经验数据来做出适当的评定。
不适合放药品区域判定方法
GSP法规中,明确规定不适合存放药品的区域,及同一时间内(开关门、断电测试时段除外);测点温度出现超过2-8℃的测点周围2米范围内不适合存放药品。
2.温控设施运行参数及使用状况测试和确认方案
验证项目
制冷机组的测试和确认
验证目的
⑴对温控系统的温度调控区间给出建议,确保温度控制在要求范围内。
⑵对制冷机组的启动周期的统计和评价,初步评价冷库的保温性能。且兼顾机组的能效消耗是否节能。
⑶制冷效率即为对压缩机的制冷效率作出统计和计算,评价此压缩机安装在当前冷库下的制冷效率。
⑷冷库预冷时间的测试和确认,依据温度变化趋势和实际测试结果,确定制冷机组开启后多长时间后温度达到指定区间,能够进行药品存储。
⑸对温控器连接的温度传感器精度进行测试和确认,确保制冷机组在正确的温度控制点启停。
⑹对温控器连接的温度传感器安装位置进行测试和确认,确保安装的位置能真实、有效的反应冷库的温度情况。
验证方法
⑴设置冷库不同温度上下限,根据放置的均匀性测试点温度变化情况,确认冷库温控器最佳温度设置范围;
⑵依据稳定区间内的启停曲线确定启停周期;
⑶依据稳定区间内风机启动后降温速率得出当前环境下制冷机组的制冷效率;
⑷依据预冷曲线确定预冷时间;
⑸经过在温控器连接的温度传感器的同等位置安装的验证点的比对确定温控器传感器的精度;
⑹经过与均衡性点的平均值的比对确定温控器安装的位置的正确性
分析项目
⑴对温控系统的温度调控区间给出建议,确保温度控制在要求范围内。
⑵对制冷机组启停周期的统计和评价,初步评价冷库的保温性能。
⑶对温控设施的制冷效率给出评价。
⑷冷库预冷时间的测试和确认,依据温度变化趋势和实际测试结果,确定制冷机组开启后多长时间后温度达到指定区间,能够进行药品存储。
⑸对温控器连接的温度传感器精度进行测试和确认,确保制冷机组在正确的温度控制点启停。
⑹对温控器连接的温度传感器安装位置进行测试和确认,确保安装的位置能真实、有效的反应冷库的温度情况。
验证所需基本条件
提供冷库相关硬件和运行参数及相应文档;验证方案经过审核、批准并已经培训。
验证目标测点
库房中均匀性布点共计(11 )个。
在各角及中心位置布置测点。
每两个测点的水平间距小于5米。
垂直间距小于2米。
数据采集时间间隔
记录间隔时间5分钟。
项目总时间控制
满载或空载状态下运行48小时以上,不同温度下运行时间不少于12小时(如默认温度已符合要求则无需再做调整)
数据分析方法
分析冷库温度在特定设定值时,库内温度波动范围是否符合2-8℃要求。以上分析均采用数据图表方式。
判定方法
相关运行参数是否设置合理,相应文档是否齐全并符合规范要求。
3.温湿度监测系统配置的测点终端的精度、安装位置及报警功能确认
冷库温湿度监测系统配置的测点终端参数及安装位置确认方案
验证项目
冷库配置的监测系统的测点终端参数及安装位置确认
验证目的
⑴确认冷库监测系统配置的测点的参数及安装位置合理性,确保监测系统探头能真实、准确、及时反映冷库温度变化。
⑵温湿度监测系统配置的测点终端精度的确认:对校准证书进行检查,确认其精度在±0.5℃内(校准证书作为报告附件)。
⑶温湿度监测系统配的测点终端安装位置的建议。并将建议的位置标准在冷库的库房图上。
分析项目
⑴冷库温湿度监测系统简述,确认功能符合规范要求。
⑵温湿度监测系统配置的测点终端精度的确认:对校准证书进行检查,确认其精度在±0.5℃内(校准证书作为报告附件)。
⑶温湿度监测系统配的测点终端安装位置的确认:依据冷库温度分布均匀性的分析,选择不影响出入库靠墙的位置作为建议的位置标注在冷库的库房图上。
⑷对温湿度监测系通报警功能进行测试和确认,确保在停电、超标等状态既能够现场声光报警,又能够远程短信报警(现场报警照片、短信报警照片作为报告附件)。
验证方法
对冷库检测系统探头采集的数据和验证设备采集数据进行对比;
根据冷库验证全部测点和测试项目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情况比对冷库监测系统探头记录数据情况,检查监控系统测量数据能否真实、准确、及时反映冷库温度变化。
验证所需基本条件
冷库需已安装监测系统终端,并能正常记录数据;能提供验证期间的历史数据。验证方案经过审核、批准并培训。
验证目标测点
冷库中每个检测系统探头位置布置1个测点。
数据采集时间间隔
记录间隔时间5分钟。
项目总时间控制
满载或空载状态下运行48小时以上。
数据分析方法
对比监测系统探头位置的测点记录仪温度数据和自动检测系统中保存的历史数据,检查两者差异性;监测系统探头位置的测点记录仪温度数据和各测点的平均值最大值及最小值点温度(包括开关门、断电测试时段数据)对比,检查其是否具有预警作用
判定合格方法
验证期间,测点温度和自动检测系统温度记录间平均差值小于0.5℃;
监测系统探头位置的测点温度波动情况和全库平均温度情况一致(包括开关门、断电测试时段数据)
测点终端的位置应位于不影响出入库靠墙的位置
4.开门作业对库房温度分布及药品储存影响的验证方案
验证项目
开门作业对库房温度分布及药品储存的影响
验证目的
⑴对开门作业的温度变化趋势及开门作业影响的区域进行分析,对冷库的开门特性做出评价。
⑵确定最长的开门作业时间,防止因开门作业时间太长造成的超温。
⑶确认冷库开门作业后温度恢复时间,防止因开门作业时间间隔过短造成的超温。
⑷对不能满足开门作业的时间要求情况给出整改措施。
⑸为冷库出入库工作做出规范性文件
验证方法
在连续采集48小时后,冷库温度的相对低点进行开门测试,根据放置的出入口测试点温度变化情况,确认冷库的开门作业时间,和温度恢复时间。
验证所需基本条件
确认库门的密封胶条没有明显的老化和破损;确保出入口附近没有堆放温度敏感药品。验证方案经过审核、批准并培训。
验证目标测点
每个出入口附近至少布置5个测点;测点距离出入口的距离推荐在0.5-1.5米之间(可根据实际冷库大小、货物摆放情况调整)。
数据采集时间间隔
记录间隔5分钟。
项目总时间控制
持续时间以冷库温度到达8℃为准,最长不超过20分钟。
数据分析方法
绘制、观察冷库开门作业时间段(包含关门后温度回归至正常温度的时间段),出入口测点温度变化曲线图,查看温度超标时间及温度回落时间。
判定合格方法
如果在验证条件下不能满足最短出入库操作时间的要求,即提出改进措施。根据实测情况,增加出入口隔热设施及开门作业操作建议
5.库房保温性能及变化趋势分析测试验证方案
验证项目
在外部电源断电或设备故障的情况下,测试库房保温性能及变化趋势
验证目的
⑴确认设备故障或外部电源中断状况下的库房保温性能及变化,了解设备故障或外部电源中断状况下对冷库内药品温度变化的影响
⑵对冷库的保温性能进行评价,给出备用电源或备用供电回路在停电后的启动时间要求。
⑶对断电或故障状态的修复或恢复能力进行确认。
⑷给出断电或故障状态的风险防范措施。
⑸为冷库储运工作做出规范性文件
验证方法
在冷库运行时温度的中点进行断电测试,根据验证点平均温度变化情况,确认冷库的保温时间,以及恢复供电后温度恢复时间
验证所需基本条件
验证期间需要温度超过8℃即可结束的断电测试。
库内达到温度上限即结束,无需移出药品。
需要冷库使用人员配合进行断电操作。
验证方案经过审核、批准并培训。
验证目标测点
库房中均匀性布点共计(11 )个;在各角及中心位置布置测点。
每两个测点的水平间距小于5米;垂直间距小于2米。
均匀性布点距离四壁/顶/地面0.5~1m(由冷库实际大小和形状决定)。
数据采集时间间隔
记录间隔5分钟。
项目总时间控制
持续时间以冷库温度到达8℃为准,最长不超过180分钟。
数据分析方法
绘制、观察冷库断电测试时间段,均匀性测点温度变化曲线图,查看温度超标时间。
判定合格方法
保温时间必须大于最短恢复供电的时间,如果不能满足,必须对恢复供电的响应时间进行改进。
根据实测情况,提出冷库断电情况下应急操作建议。
6.高温或低温库房保温性能及变化趋势分析测试验证方案
验证项目
本地区的高温或低温等极端外部环境条件下保温效果测试和分析。
验证目的
确认冷库在本地区的高温或低温等极端外部环境条件下能够将温度控制在合格范围内。
对高温或低温等极端外部环境条件下所需的设置参数进行确认。
评估在高温和低温等极端环境条件下冷库的保温性能,以做好应急措施。
验证方法
在本地区的高温或低温等极端外部环境条件下,对冷库进行性能测试。
6、7、8、9月份的测试可认为是高温极端外部环境的测试,12月及次年的1、2月可认为是低温极端外部环境的测试。
验证所需基本条件
外界环境达到本地区的高温或低温等极端外部环境条件
验证目标测点
全体测点,但注意库中库的外部环境温度采集
数据采集时间间隔
记录间隔5分钟
项目总时间控制
至少连续采集48小时。
数据分析方法
以数据分析软件生成便于规律观察的图表,以图表表示库房特性,同时图 表比对评价标准。
判定合格方法
确认冷库在本地区的高温或低温等极端外部环境条件下能够将温度控制在合格范围内。
注:以上各章中分项测试内容若有重叠,重叠部分不再做单独分析。
7.验证分类
在新建库房初次使用前或改造后重新使用前,进行空载及满载验证;
年度定期验证时,进行满载验证。
当相关设施设备及监测系统超出设定的条件或用途,或是设备出现严重运行异常或故障时,要查找原因、评估风险,采取适当的纠正措施,并跟踪效果。
超过最大停用时限的,在重新启用前,要评估风险并重新进行验证。
8.空载满载区别
验证项目
空载测试
满载测试
验证目的
在新建库房初次使用前或改造后重新使用前,确定冷库的基本性能,确定冷库的基本设置参数,作为冷库验收的依据之一,为满载验证做准备。
验证空载验证确立的参数是否合理,确认冷库满足规范要求和日常存储要求,确认冷储日常操作的关键参数。
验证方法
空载运行情况下,根据放置的均匀性测试点温度变化情况,确认冷库在空载运行条件下温度变化情况:该验证项目为使用前验证, GSP前投入使用的冷库可选择不做该项目:建议在空载测试时同时进行开关门测试和断电测试。
堆放货物需达到冷库允许容量70%以上,根据放置的所有测试点温度变化情况,确认冷库在满载运行条件下温度变化情况;满载测试包括开关门测试和断电测试。
验证所需基本条件
新建冷库或改造后重新投入使用冷库需要进行空载验证,如需进行空载验证,冷库需具备空载条件。
冷库需具备满载(堆货70%以上)条件,要有与冷藏品包装和热容接近的替代品
验证目标测点
全体测点
全体测点
数据采集时间间隔
记录间隔5分钟
记录间隔5分钟
项目总时间控制
48小时以上
48小时以上
数据分析方法
以数据分析软件生成便于规律观察的图表,以图表表示库房特性,同时图表比对评价标准
以数据分析软件生成便于规律观察的图表,以图表表示库房特性,同时图表比对评价标准
判定合格方法
参见本报告以上所有测试项目分析方法
参见本报告以上所有测试项目分析方法
注:以上各章中分项测试内容若有重叠,重叠部分不再做单独分析。
七、判断标准
下述评价指标是zxxxxx结合超过300个验证实践及企业操作实践总结出来的满足冷链要求的平均水平的设备参数参考值,用于对冷链设施设备的性能进行评价。
考量指标
评判标准(注:X为实际值)
温度均匀性(max-min)
均值极值差
X≤1 优异
1<X≤1.5 良好
X>1.5 一般
温度稳定性
标准偏差(SD)
X≤1.5 优异
1.5<X≤2 良好
X>2 一般
保温性能
启动周期
X≥1小时 优异
X<1小时 良好
停电特性
停电期间的温升
X≤0.05℃/min 优异
0.05<X≤0.15 良好
X>1.5 一般
制冷效率(降温速率)
降温速率
X≥0.25℃/min 优异
0.15<X<0.25℃/min 良好
X<0.15℃/min 一般
1.温度均匀性
温度均匀性(max-min)为均值极值差。即每个测点的平均值中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值。
2.温度稳定性
温度稳定性为测点的标准偏差。标准偏差(Std Dev,Standard Deviation)-统计学名词。一种量度数据分布的分散程度之标准,用以衡量数据值偏离算术平均值的程度。标准偏差越小,这些值偏离平均值就越少,反之亦然。标准偏差的大小可经过标准偏差与平均值的倍率关系来衡量。用来评测温度的波动性。计算公式如下。
八、验证设备描述
验证用记录仪为xxxxx有限公司提供的便携式温度记录仪,该记录仪背部有吸盘及吊链,能够吸附和调整高度;数据记录间隔为5分钟;温度探头采取外置方式以消除电路温升造成测试误差;所有用于验证的记录仪均取得北京市大兴区技术质量监督局校准证书,在验证的温度区间内,温度精度高于±0.5℃。
每只记录仪最多可记录10万条数据,数据经过数据监测软件读取到计算机进行汇总,数据监测软件负责验证数据的二级存储,能进行最值和均值的统计。
龙邦科技使用的冷链验证专用温度记录仪LBRC-4精度均在有效期范围内。
仪表型号
编号
检定时间
有效期
测量位置
LBRC-4
LB14040006
4月16日
一年
T1
LBRC-4
LB14040007
4月16日
一年
T2
LBRC-4
LB14040008
4月16日
一年
T3
LBRC-4
LB14040009
4月16日
一年
T4
LBRC-4
LB14040010
4月16日
一年
T5
LBRC-4
LB14040011
4月16日
一年
T6
LBRC-4
LB14040012
4月16日
一年
T7
LBRC-4
LB14040013
4月16日
一年
T8
LBRC-4
LB14040014
4月16日
一年
T9
LBRC-4
LB14040015
4月16日
一年
T10
LBRC-4
LB14040016
4月16日
一年
T11
LBRC-4
LB14040017
4月16日
一年
T12
LBRC-4
LB14040018
4月16日
一年
T13
LBRC-4
LB14040019
4月16日
一年
T14
LBRC-4
LB14040020
4月16日
一年
T15
LBRC-4
LB14040021
4月16日
一年
T16
LBRC-4
LB14040022
4月16日
一年
T17
LBRC-4
LB14040023
4月16日
一年
T18
LBRC-4
LB14040024
4月16日
一年
T19
LBRC-4
LB14040025
4月16日
一年
T20
LBRC-4
LB14040026
4月16日
一年
T21
LBRC-4
LB14040027
4月16日
一年
T22
LBRC-4
LB14040028
4月16日
一年
T23
LBRC-4
LB14040029
4月16日
一年
T24
LBRC-4
LB14040030
4月16日
一年
T25
LBRC-4
LB14040031
4月16日
一年
T26
LBRC-4
LB14040032
4月16日
一年
T27
LBRC-4
LB14040033
4月16日
一年
T28
LBRC-4
LB14040034
4月16日
一年
T29
LBRC-4
LB14040035
4月16日
一年
T30
LBRC-4
LB14040036
4月16日
一年
T31
LBRC-4
LB14040037
4月16日
一年
T32
LBRC-4
LB14040038
4月16日
一年
T33
LBRC-4
LB14040039
4月16日
一年
T34
九、验证测点布置
依据附录5验证管理设计验证点位的布置,设计完成后提交质管部负责人审核和改进,经质量负责人批准后方可实施。
1.布点原则
测点类型
布点原则
均匀性测点
每个仓库中均匀性布点数量不得少于9个
各角及中心位置需布置测点
每两个测点的水平间距不得大于5米
垂直间距不得超过2米
均匀性布点距离四壁/顶/地面0.5~1米(由冷库时间大小和形状决定)
出入口测点
每个出入口附近至少布置5个测点
测点距离出入口的距离推荐在0.5-1.5米之间(可根据实际冷库大小、货物摆放情况调整)
出风口下沿高度位置,距离出风口1米、1.5米、2米处各放置1个测点
风机口测试
每个风机口附近至少布置5个测点
正对出风口高度位置,距离出风口2米处放置左右2个测点
出风口下沿高度位置,距离出风口1米、1.5米、2米处各放置1个测点
死角测点
冷库中风向死角位置至少应当布置3个测点
货架测点
冷库中每组货架位置至少应当布置3个测点
每组货架的测点在货架中均匀分布
检测系统探头测点
冷库中每个监测系统探头位置布置1个测点
环境测点
冷库外部环境中至少放置一个测点
环境测点建议放置于冷库出入口外部附近
如冷库四周所处环境温度有明显差异,则需添加相应的环境测点
2.点位布置平面图
冷库一般为长方体,点位布置在满足布点原则的基础上,以长方体的对角线和中线作为布点的基线,以地面到棚顶的高度的1/4,1/2,3/4为布点高度,按3层错落布置,为尽可能覆盖更大的立体空间,除几何中心外,相邻两点的水平和垂直方向的投影不得重合 。T1(1/4)代表的是1号仪表,高度为地面到棚顶的高度的1/4。
十、验证方案的培训
验证开始前,全体验证小组成员接受验证方案培训,明确职责和分工,在验证过程中完成本职工作。
序号
培训项目
培训内容
1
验证人员及职责
明确人员职责,特别是企业验证负责人的职责,
明确成员间的配合
2
验证计划
阐述验证项目、验证时间及验证需要的配合
3
验证流程
验证的步骤和操作规程
4
验证项目及验证方案
包括验证的实施人员、对象、目标、测试项目、验证设备及监测系统描述、测点布置、时间控制、数据采集要求,以及实施验证的相关基础条件
5
判断标准
给出评价指标优劣的依据,依据来源于法规、实践经验和日常使用
6
验证设备描述
设备合规性描述
7
验证测点布置
依据点位布置规则,结合客户的库房及货物存储的实际情况,阐述布点的依据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