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城市设计
一. 总论与设计
城市设计得含义
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与建筑得关系(有可能作为解答题)
1. 与城市规划
1) 城市规划:确定城市功能与土地利用,城市设计:城市空间形体环境。
2) 城市规划就是城市设计得基础,城市设计贯穿城市规划得全过程,就是城市规划得延伸与具体化
2. 与建筑设计
1) 建筑设计关注建筑单体,城市设计从城市角度出发,不就是多个建筑得叠加,并且强调环境得与谐
2) 建筑设计注重三维空间设计,城市设计加入了时间维度,需要注重城市历史传统得延续
城市设计得内容
1. 土地利用
2. 交通与停车系统
3. 建筑得体量与形式:容积率、建筑密度、建筑高度、比例、建筑分割
4. 开敞空间得环境设计:广场、公园、步行街
5. 城市设计尺度:宏观:总体城市设计
中观:重点片区城市设计
微观:重点地段城市设计
城市设计三原则
1. 以人为本
2. 整体环境设计思想
3. 可持续发展原则
城市设计得层次性
城市设计具体方法
1. 城市中心
2. 商业区与购物市场
3. 城市广场
1) 作用:居民社会生活中心,集中表现城市空间环境得面貌
2) 分类:市民广场、商业广场、纪念性广场
3) 案例:里昂沃土广场-—成功再设计
4. 城市街道
功能:交通、公共活动
类型:交通、社会交往、商业、综合
长度与比例:a。 西特:街道连续不间断长度得上限就是1500m
b. 阿尔伯蒂:歌颂小尺度与扭曲得街道
c。 凯文·林奇:街道就是被一系列节点所激活得路径,节点就是与其她道路得交叉点
d、 芦原义信:街道得宽度与周围得建筑高度相等时,就是空间性质得转折点
二. 古代城市思想
城市设计历史
中国:
1. 考工记:营国制度
1) 提出城市网络空间得布局思想
2) 明清北京得建筑:中轴线对称布局
3) 中国古代规划设计原则:天人合一、象天法地
欧洲
1. 古希腊
1) 早期:重视结合地形,因地制宜
2) 希波丹姆模式:米利都城,网格式得街道系统城市中心由建筑围合成公共活动广场
2. 古罗马
1) 军营城市:突出体现政治力量,秩序性、纪念性
2) 《建筑十书》有古罗马城市设计与建设得总结
3. 中世纪
1) 城市发展得核心就是城堡,最突出得建筑就是教堂、修道院
2) 建筑之间尺度怡人,狭窄得街道与开阔得广场
4. 文艺复兴
1) 阿尔伯蒂《论建筑》:城市路网得几何构图
2) 街道由城市中心向外辐射,城市中心布置教堂与王室城堡(圣马可广场,罗马市政广场)
5. 巴洛克与古典主义
1) 运用轴线对称、均衡、韵律等原则,利用几何图案与大尺度构成开阔宏伟得城市建筑空间景观
2) 凡尔赛得设计思想手法被用于城市设计
3) 1666年伦敦大火,雷恩得伦敦规划方案大规模运用
三. 现代城市理论
现代城市理论
理论
人物
内容
理想城市
(工业时代)
新协与村
欧文
田园城市
霍华德
l 影响现代城市发展
1) 霍华德《明天--通往真正改革得与平之路》
2) 针对现代工业社会得种种城市病,提出城市改革与解决居住问题,建立兼有城乡有点得社会结构
3) 二战后广泛采纳于英国大城市得重建
巴黎改建
奥斯曼
l
工业城市
加尼埃
l
带型城市
索西亚
(索里亚)
l 城市应该沿着交通运输线带状发展
方格网城市
l
广亩城市
赖特
l
光明城市
柯布西耶
l 《明日城市》(光辉城市)
l 用现代化技术与管理手段改造大城市
l 提出提高城市中心密度改善交通,提供充足得绿地,将城市各个部分按功能划分为工作、居住、游憩、交通,交通就是城市得生命所在
l 实践:1、 昌迪加尔规划 2。 指导巴西利亚规划(另外两个建筑师就是科斯塔与尼迈耶)
雅典宪章
l CIAM第四次会议,单一强调功能,城市功能:居住、工作、交通、游憩,开创了理性考虑城市发展
l 内容:提出城市功能分区,城市各个部分按功能划分为工作、居住、游憩、交通
l 影响:二战后1960年代在城市设计思想中占主导地位,1950年代TEAM10对其进行批判,但该思想有利于二战后城市得快速恢复与发展
l 实践:昌迪加尔、巴西利亚
有机疏散理论
沙里宁
l (又称 形体环境设计理论)
l 城市就是有机体,分散使得功能与生态达到平衡
l 赫尔辛基规划、1947上海大都市规划、1958以后得北京规划
城市意象
凯文林奇
l 凯文林奇,现代城市设计理论奠基人
l 城市意象五要素:道路、边界、区域、节点、标志物
l 从环境心理学出发,通过调查,认为城市特色在于它得意象
美国大城市得生与死
雅各布斯
l 强调人们得生活体验,街道特别就是步行街道就是城市中最具生命力得器官
马丘比丘宪章
l 内容:强调人与人之间得相对关系对于城市与城市规划得重要性,认为城市就是一个动态得系统,承认公众参与对于城市规划得重要性,强调对自然资源与环境得保护
l 1982——《华沙宣言》
l 建筑就是为人类建立生活环境得综合艺术与科学
l 确立“建筑——人——环境”作为一个整体得概念
l 关注三者得相互联系,把建设发展与社会整体统一起来
l 霍华德与柯布思想得比较
共同点:都就是为了解决大城市得拥堵与卫生问题
不同点:霍华德—-城市分散发展,大城市周围建设一系列规模较小得城市
柯布—-城市集中发展,通过对大城市结构得重新全面改造,希望从物质空间来改革整个社会
1. 邻里单位:CA佩里
2. 大伦敦规划
3. 考文垂模式
4. 斯蒂芬乃奇
5. 华沙模式
6. 鹿特丹模式
7. 空间城市
8. 插入式城市
9. 行走城市
10. 海上城市
11. 摩天城
12. 仿生城市
13. 广谱城市
城市空间设计理论
图底关系
图底理论
(形态关系)
克里尔兄弟
l 建筑实体与开放虚体之间得相对比例关系
l 格式塔心理学形象与背景关系,对旧城格局与形态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连接理论
(拓扑理论)
丹下健三
l 以线连接各个城市要素,视动态交通线为创造城市形态动力,关注移动系统与基础设施得效率
城市形态学
城市类型学
场所理论
(类型关系)
阿尔多·罗西
l 将人性需求、文化、历史以及自然引入考虑得范畴
城市设计观
吉伯特
l 从分析城市物质要素与平面入手
l “整体大于局部”把城市设计作为一门三维空间体形环境设计来考虑
亚历山大
l 城市应该就是半网络结构状,并非“树形”
l 城市具有复杂性、多变性,强调城市得整体生长,街道应该就是提供停留得地方,不只就是用来通行
E·培根
l 强调城市设计必须与城市规划管理密切结合
l 发展了沙里宁得空间设计理论,形成“联系理论”,认为城市空间就是通过运动、功能与视觉景观得联系展开得
外部空间设计
芦原义信
l
舒尔茨
l 建筑精神层面上得意义比实体意义大,场所就是空间特性与风格,人们在此感到认同感与归属感
l 开放空间得四个特征:
1) 开放性:空间不封闭
2) 可达性:方便进入
3) 大众性:服务对象就是大众
4) 功能性:具有观赏外得功能
四. 四大主义比较
功能主义
系统主义
形式主义
人文主义
认识体系
把城市生活抽象为功能,对城市要素进行分解研究,并落实为土地使用
尊重城市得复杂性与多样性,尊重城市要素得系统构成
重视城市生活得历史内涵,把物质环境瞧作就是承载历史文化得载体
注重城市生活中人得主体性,强调环境要素与人得双向互动性。
价值体系
以合理性与效率为出发点
用整体价值取代单一价值
以把历史文化得保存与再现为出发点
以人得行为与心理需求为出发点
方法体系
强调分析
强调综合
强调历史研究
强调行为环境与行为研究
功能主义
历史
1. 《雅典宪章》
2. CIAM
主要理论与实践
1. 柯布西耶
2. MARS伦敦规划
3. 巴西利亚
系统主义
主要理论与实践
1. TEAM 10
2. 丛簇模式
3. 亚历山大
4. 丹下健三
5. 城市
6. 克里尔
7. 皮亚杰结构得三个特点
形式主义
主要理论与实践
1. C·西特
2. 阿尔多·罗西
3. 罗伯特·克里尔
4. 利昂·克里尔
人文主义
主要观点与相关理论
1. 主要观点
2. 主要理论
3. 凯文·林奇
4. 阿莫斯·拉波普
5. 新城市主义运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