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康复评定说课 康复评定技术课程说案系 部 康复系 教研室 临床康复教研室 说课人 二O一O年十二月 康复评定技术课程说案一、课程设置(一)课程定位、性质及作用康复评定技术是康复医疗流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在临床检查的基础上,用客观的方法有效和准确地评定病、伤、残者的功能障碍种类、性质、部位、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全过程。该课程是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第三学期开设的专业核心课程,与运动治疗技术、作业治疗技术、言语治疗技术、传统康复治疗技术共同构成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专业能力课程群。本门课程共设98学时,其中44学时为理论学时,24学时为实训学时,30学时为临床见习学时;它的前序课程以解剖学、生理学、人体发育学
2、、运动学、康复医学概论等课程的学习为基础;同时,也是进一步学习各种康复治疗技术及常见疾病康复课程的基础。本课程紧紧围绕着“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以工作任务为导向,以培养学生未来康复治疗岗位所需的职业能力和素质能力为本位,倡导以学生为中心,对康复专业学生职业素质养成和职业能力培养起到主要支撑作用。(二)课程目标目标是通过学习、实训和临床见习使学生具备康复功能评定的能力,记住康复功能评定的内容和方法,知道各种康复功能评定技术的概念、评定目的、工作流程和注意事项,了解各种康复评定技术的用具,学会各种康复功能评定技术的具体评定方法;从而能够准确地设计患者的康复目标,制订行之有效的康复方案,指导康复治疗
3、工作的顺利进行。(三)课程设计理念1本课程以高等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为指导思想;2强化技能培养和素质教育两个环节,通过校内仿真实训室的实训和校外实训基地的临床见习,突出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思想教育,使其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较强的敬业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3倡导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4注重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结合。(四)课程设计思路1课程开设依据:依据康复治疗师岗位所必备的职业能力及职业素养,结合技能型培养目标开设本课程;课程的开设经过了学校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专家的多次论证和分析。2课程内容确定的
4、依据:以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生就业岗位的实际任务、人才准入标准(试行)、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课程内容的选择本着“必需、够用”的原则,并充分考虑岗位工作任务、学生的认知特点及职业等级考试等因素,内容的编排以工作任务为导向来确定16项工作任务。3教学理念:根据康复治疗师临床工作的实际需要,序化教学内容;采用工学交替的模式组织教学内容,通过课程“任务”的设计,使学生在仿真环境和临床实际工作环境下进行学习活动,达到教中学、学中做,实现“教学做”一体化;并通过校内实训、临床见习、顶岗实习等多环节,强化实践技能的培养,体现“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实现学生的技能训练与临床岗位需求的零距离。二、教学内容及设计1
5、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主要是针对康复治疗师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满足国家康复医学治疗技术等级考试大纲所需要的应知内容;支撑前后续课程。2教学内容的适用性:针对未来职业岗位的需求和培养目标,对康复评定技术课程重新进行了序化和整合,分为16个任务项目;将16个任务项目分解为若干需要完成的任务,理论、知识、技能一体化,使其更贴近临床实际,贴近职业岗位,学生毕业后就能解决职业岗位上的实际问题,并具有自我学习,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一定的创新能力。本门课程总学时: 98 理论学时:44 校内实训:24 临床见习:30本课程任务项目及建议学时(见附表1)。附表一序号任务项目建议学时理论学时实训
6、学时总学时1康复评定技术基础2022人体形态评定4263反射发育评定2244肌力评定2465关节活动度评定2466肌张力评定2247平衡及协调功能评定4268步态分析2249感觉功能评定42610心肺功能评定20211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42612神经肌肉电生理评定40413言语功能评定22414精神功能评定40415社会功能评定40416临床见习03030(三)实践教学设计本课程共设24学时的校内实训及30学时的临床见习。在校内实训方面,主要根据制定的课程标准及各个任务项目的特点,进行实践教学内容的设计。实训的任务项目主要有人体形态评定、反射发育评定、肌力评定、关节活动度评定、肌张力评定、平
7、衡及协调功能评定、步态评定、感觉功能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及言语功能评定,根据任务的特点进行实训学时的设计。现以“关节活动度评定”为例, 在实训教学中,首先巩固加强理论知识的复习,然后通过任课教师演示,学生分组进行操作,通过“角色扮演”等形式,巩固学生对关节活动度的测量及评定方法,并通过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点评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够理解理论知识并能够熟练运用关节活动度评定技术。三、教学方法及手段“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以技能为中心”是我们实施教学改革的核心。为满足学科需要、教学需要、岗位需要,使学生毕业后具备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多年来我们积极进行教学
8、改革,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在理论教学上,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如讲授、讨论、演示、案例教学)及现代化多媒体课件等,启发学生善于观察、自主思考、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注意给学生更多的思维活动空间,发挥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在实训教学上,通过示教、角色扮演等形式帮助学生熟练掌握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使理论内容尽可能的形象化、生动化、趣味化,在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识和理解的同时,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四、教学资源(一)师资情况课程组是一支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年龄和知识结构比较合理,具有较高的教学和教科研水平。目前,有专任教师6人,教授1人,副教授
9、1人,讲师2人,助理讲师2人;兼职教师3名,教授1名,副教授2名,均来自于临床一线;共计9名教师。兼职教师所占比例为33%。教师均为本科以上学历,其中研究生学历4人,占教师人数的44%;40岁以上2人,3139岁6人,2030岁1人,平均年龄37.2岁;师生比例是1:7。在教研室方面,聘任临床专家担任教研室主任,对专业发展起到非常好的引领作用;同时任命校内专任教师作为教研室副主任,积极配合临床专家做好教研室相关具体工作,为学科发展奠定了基础。(二)实验及实训条件1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是学校重点发展的专业,学校非常重视实训基地的建设,投资近六十万元资金用于基地建设。目前,有一个仿
10、真实训基地,面积1000平方米,一个康复评定技术实训室,评定设备较齐全,能够适应教学及实训的需要。并配有一个一体化教室和一个模拟病房;开放的校内实训基地已成为校内学生技能训练、大庆市康复继续教育和岗位技能培训的基地。这是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实训区:照一下实训室现有设备,在网上查找括号内的先进仪器照片(步态及平衡等)这是实训室内的具体设备,有:(图片)(图片)这是目前比较先进的评定设备,也是我校将进一步引进的先进仪器。2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与利用这是部分省内实习医院:(图片)这是部分省外实习医院:(图片)大庆市内实训基地有大庆油田总医院、大庆龙南医院、哈医大第五医院、大庆脑血管医院、大庆创伤医院等市
11、内几所医院,同时我们还扩展了省内的黑龙江省康复医院和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省外的中山医大附属第一医院、天津大港医院、天津环湖医院等医院,这些医院规模大、医疗设备先进、康复医护人员技术力量雄厚,带教意识强,医院内都设有示教室、图书馆,由科教处专门负责实习教学的管理,能够充分满足临床见习和毕业实习的教学要求。(三)教材的选取及参考书1教材选取教材建设是课程建设的一部分,选用高质量的权威教材是我校教学管理的既定方针。我们选用的是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全国中医药高职高专院校教材及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规划教材康复评定,并且我系的王晓臣教授担任了本书的副主编。2参考书籍主
12、要选择的是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本科教材及华夏出版社出版的本科教材作为参考书籍,作为教材的补充。(做幻灯时注意,可以把相应的书籍封皮扫描后做在幻灯里。)(四)网络资源利用学校图书馆的专业书籍、电子书刊及专业网站查找资料,使教学资源从单一走向多元化,为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拓展提供了保证。康复医学相关的网站:爱爱医网()康复医学讨论版;中国康复医学会论坛();丁香园网()医学论坛版中康复医学讨论版;佳木斯大学康复医学院网();中国康复研究中心网()等。五、学情分析(一)学情分析现有基础:1有一定的临床医学知识2对康复医学感兴趣3对康复有粗浅认识4愿意动手实践5有岗位认知的经历存在问题:1自主学习能力弱;
13、2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3还没有形成职业行为规范。(二)学法指导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指导学生如何查找资料,做好任务讨论中的问题。2把抽象的理论趣味化、简单化,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激发学习的兴趣。3学生良好职业岗位行为规范的养成需要一个过程,应该注重细节,及时指导。4针对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让学生担任各组的组长,负责小组的组织工作。5针对学习能力不强,自信心较差的学生给予更多的鼓励,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六、课程考核本课程主要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评价。突出过程性评价,主要结合出勤率、课堂提问、课后作业、阶段测验、技能操作等方面进行评价,过
14、程性评价占总成绩的20%;终结性评价主要包括理论考核及实训考核两方面,理论考核占总成绩的50%,并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评价,实训考核成绩占本门课程总成绩的30%。七、课程特色及质量评价(一)课程特色1聘请临床康复专家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并聘请临床专家担任教研室主任,共同参与课程改革和建设,校企合作育人,突出了高职高专医学教育特色,能够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2以康复治疗师职业能力为本位开发课程,以任务项目为导向,以仿真临床环境为依托,课堂与实训地点一体化,设计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3以工作任务为中心,建立课堂教学与临床工作实际一体化,实现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4建立了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康复
15、治疗技术课程标准,规范了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5在教学过程倡导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二)创新点1教学模式的创新:突出“工学交替”.“能力为本”.“学生为中心”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理念;以院校合作为特色,实施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2对教学内容的整合序化:根据康复治疗师岗位工作任务的要求、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前后续课程的衔接及执业等级考试大纲进行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序化,并注重对学生各种康复评定技能的培养。3实训教学模式的创新: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仿真临床环境为依托,课堂与实训地点一体化,设计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并采取多元化方式。4改革考核方法: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
16、法进行评价。(三)校内督导评价刘兴国、艾晓清、王洪波教授的评价:主讲教师大部分为“双师型”教师,学历层次较高,既有教学经验丰富的专任教师,又有临床经验丰富临床兼职教师;课程设计科学合理,教学理念先进,采用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符合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教学方法多样化的同时,并灵活使用临床情景、角色扮演、讨论、案例及床边教学等教学方法,课堂气氛活跃,师生互动好,深受学生欢迎。教案设计合理,突出教学方法和思路,有突破重点和难点的方法。按时开展教研活动,坚持集体备课,整体授课水平不断提高。(四)学生评价06级、07级及08级三届康复班徐亚男、鲍婷等137名同学的评价:老师为人师表,知识渊博,教学经验丰富。
17、教学十分认真,讲课内容重点突出、条理清楚、层次分明,板书规范、设计合理,语言生动、富有激情,按时上下课。应用多媒体教学,掌握适度,课件素材丰富,优化了教学环境,激发了学习兴趣。掌握大量的专业信息和前沿动态,并能在授课过程中及时向学生传授。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进行职业素养教育,激励学生热爱本职工作、勤奋向上.充满爱心。耐心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很好地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对本门课程的喜爱。三届学生对任课教师的教学反馈满意率均大于90%。(五)社会评价1校外专家评价: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康复科赵振峰主任:课程组能够按照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对课程进行改革,课程
18、设计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比较先进,教学效果显著;尤其是注重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并注重渗透思想教育,使学生的综合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学生进入毕业实习时,基本能够独立为患者提供服务,受到了患者的认可,提高了学校本专业的知名度,也为顶岗实习的顺利实施及就业提供了保障。目前,06级康复班1名学生就业于本院。2行业企业专家评价:大庆油田总医院集团脑血管医院付井成院长:康复医学是一个新兴学科,学校从2006年招收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生,康复评定技术是专业核心课程,几年来在课题组的不断努力下发展很快,在课程建设和改革上力度很大,如重新编制了课程标准、序化和整合了教学内容、采取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考试方式等方面,成绩显著,效果也比较明显。同时,本专业的学生得到了实习及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06级3名学生及07级1名学生已在大庆脑血管病医院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