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人的“社会化”与“个体化”倾向的思索_林劲博.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453048 上传时间:2023-10-10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0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的“社会化”与“个体化”倾向的思索_林劲博.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的“社会化”与“个体化”倾向的思索_林劲博.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人的“社会化”与“个体化”倾向的思索_林劲博.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马克思 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收稿日期:20230106作者简介:林劲博(1999),男,浙江温州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人的“社会化”与“个体化”倾向的思索林劲博(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北京100872)摘要:人的诞生发展过程本质上也是人作为个体寻觅自身,以及人类社会作为群体不断形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的发展呈现出两面性,一方面,人作为一个实在的个体,倾向于自我发展与挣脱束缚,彰显个性,强调自身利益;另一方面,人自从诞生起长期以群居方式共同生存,在发展过程中,为了群体利益以及相应的个体利益,人们会选择让渡某些个体权利,而去在群体中得到庇护、

2、尊重与承认。人类发展的过程中,思想界关于上述两种倾向始终处于争论不休的状态,并且相应地形成各种理论,互相之间也时常发生论战。相比于比较各种理论孰优孰劣,探讨这两种理论倾向背后的原因或许有更大的价值与意义,在探索的同时,发现这两种思想各自的优点,并择善而从,或有更大裨益。关键词:人;社会化;个体化;社会;自由中图分类号:C91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234(2023)01004405人类自诞生之日起,便在“社会化”与“个体化”两种倾向之中徘徊。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长期受到基于这两大倾向的各种理论的影响。在人类发展历程中,我们很难确定人的个体意识与群体意识中何种意识觉醒的更早,但不否

3、认的是,这都是在人的社会历史中逐渐产生的。对于个体意识,人类可能首先产生于与自然之间的分离,在与自然环境的交互中,人类逐渐与自然之间出现分化,这种分化可能基于人与自然之间的分工,自然负责供给,人类负责索取,形成一种主客二分的状态,“即以人的劳动换取自然的产品”而这种分化并非到此为止,随后则开始了人与人以及每个人自身的分化与重组,这同样可以从分工的角度理解,各人意识到自身的“比较优势”,更愿意用这种比较优势去换取自己需要的产品。在这种物质基础上,每个人开始意识到了自己与他人的区分,个体的思想逐渐产生。但也是在这个过程中,人也存在互相之间的协作,从人与自然的角度而言,人类个体的力量在自然当中势单力

4、薄,难以从自然中获取生存资料,因此会倾向于合作以获取各种物品。而从人与人的角度上来说,分工后必然要有交换来帮助每个人获取生存所需的各种物品,通过相互协作,进行帕累托改进,人类社会逐渐形成,人的社会属性进一步加强,这对以后人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从“社会化”与“个体化”两个方向分别进行分析,探索各自理论形成的原因、发展动向,并博采众长、择善而从,对于各种社会理论的发展以及现实社会的建设都大有裨益。一、人的社会化倾向的现实基础在这一部分中,我们将首先来探讨人类在发展过程中曾经经历的几个群体组成方式。从这些群体发展的脉络中,我们可以探索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人类群体组织形式在不同时期的组成特点,并

5、通过分析这些特征,研讨人类在不同历史发展时期遇到的难题与挑战,以及采用这种组成方式的原因。首先,我们来关注人类社会较早期的族群组成形式。这种形式有很多人将其称作“原始社会”或者“原始共产主义社会”,针对于此,在下文中将统一使用“原始社会”这一称呼,并针对性地介绍这种群体组成形式的特点。应该说,原始社会是人类历史上第一种组织形式。人类作为一个群体产生的过程就是原始社会持续发展的过程。在这一阶段,人类的意识逐步觉醒,最明显的便是开始使用劳动工具,并在劳2023年第01期理论观察No.01,2023(总第197期)Theoretic ObservationSerial No.197哲学研究44-动中

6、产生了简单的协作。这一时期人类本身的力量较为弱小,几乎无力同自然界展开斗争,在与其他物种争夺生存资源的斗争中经常处于下风,在这种形势下,人类为谋取生存资料必须共同劳动,发挥合作的力量。这个时期人类的结合与协作,更多的是为了求取作为一个群体的生存权。所以人们之间的连接关系,大致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进行简单地分工、协作、生产、生活。随后,人类的组织形式进一步发展,其社会属性愈发凸显,社会表现为人与环境形成的关系总合,人类的生产、消费、政治、教育等都包含其中。也就是说,作为社会存在的人类,相互之间的联系不再依靠简单的血缘联系以及分工劳作,其联系已经由单纯的生存需要逐渐蔓延到其他领域,这也体现了人类在不

7、断发展的过程中延伸出的对其他领域的需求。“社会”具有一定的组织性和文化性,是人类以及多个共同体有机的组合,其作为整体,可以大于,也可以小于这些个体之和,这与其特点是相关的,不是简单的个体的加法,而是更加有机的组合。譬如墙和砖,墙不是砖简单的数量的集合,当砖集合起来形成墙的时候,其具有砖本身所不能具有的一些特征,而这并不是同等数量的砖能达到的。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如果组合不当,那么则会使其功能更加削弱。当社会进一步发展后,人类社会新的组成形式,即延续至今的主要组成形式国家便诞生了。从一个角度上来讲,国家是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人们之间的联系不断加强,相互之间的依赖不断加深的情况下的产物,而从一定角度上

8、来说,国家也是共同体不断发展的结果。如亚里士多德所言,“其国家之起源,即由于人类繁殖所需的一对男女以及生来就为主人与奴隶的相互保全欲求,自然而然地构成家庭,由此逐步形成一个自然村。人类天性向往美好生活,为了满足这种本性欲望,继而在自然村的基础上自发地建立一个共同体。这一顺其自然发展形成的共同体,就是国家。”国家的本身,将比原始的共同体、社会的组织形式提供更多的国家所特具的特点,在国家中,我们看到了诸如立法、行政、司法等全新的分工,也看到了警察、军队等国家暴力机关的出现,同时国家也开始了教育、文化、医疗等新的功能。在国家中,统治者以及官员变得专业化,同时人与人之间原始的平等被打破,权力中心的集中

9、化开始出现,对于整个族群的管控开始脱离了原始的血缘纽带,政治权利逐步制度化、非人格化、非家族化,体现了社会进一步发展为国家后的新特点。但在整个发展过程中,国家无疑是一种人的社会化倾向明晰的现实体现,也是一种比之前的所有制度都更体现人的社会化倾向与群体结合性的社会组织形式。二、人的社会化倾向的演变路径在前文中,我们主要介绍了几种人类的族群组织形式,他们均有不同的特点,但在一定程度上都显现了人类在历史进程中,进一步分工、合作,依赖于集体不断发展的特点。在这一部分中,笔者将以“社会化”来代表人类在发展过程中对集体的渴求与依赖的特点,并对其进行分析。人类在进入智人时代之后,其自身便拥有了意识,而在人类

10、个体相互合作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集体与社会的思想,并在其中开始拥有了社会化的倾向。人本身便是两性关系的产物,从其出生起就与血缘关系等纽带有了不可脱节的联系。从原始社会起,人便生存在一个群体之中,对于整体有了不可脱节的依赖性。在原始社会开始出现分工、合作的时候,人便已经被纳入了社会的大集体,在这个集体中,人们将要去完成自己更加擅长、更加适合的工作,比如打渔、捕猎、采集等等。在这种形势下,人们自我所完成的工作实际上不能满足自身以及家庭成员的需求,同时通过劳动所得到的东西需要在社会集体之间得到承认,并进行交换。在许多原始部落,都会按照性别、年龄、身高等分配工作,比如男人打猎猛兽,女人编织篮子等。而在

11、一些部落,为了照顾部落中处于弱势的群体,以及维持整个部落的存在,不会由于某一位成员过于优异的能力而使他想要脱离这个整体,制定了一系列措施。比如在法国著名人类学家与社会学家Pierre Clastres的著作Society Against the State(社会反对国家)中就讲到南美洲的瓜亚基人,男人和女人的分工极其明确,男人负责打猎,女人负责采摘,各司其职,绝对不可以有一点混淆。而因为男人在打猎过程中由于个体差异巨大,每个人所得到的猎物数量是有较大差异的,在这种情况下,为了照顾那些因身体柔弱而难以获得大量野兽又需要养家糊口的男人们,同时也为了保证这个群体对每个人都有一种约束与束缚,而不至于使

12、个体的人萌生脱逃这个社会的想法,瓜亚基社会建立了一个制度:每个男人不能吃自己打猎得到的猎物,否则会受到来自神的诅咒。此时,每个男人打猎得到的猎物都必须上交,每个人实际上拿到的便是他人的猎物,这样的话,每个人都必须依靠这个社会,和这个社会中其他人的劳动成果来完成自我的生存。这也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陈虹秀译.北京:台海出版社,2016。45-是最原始的将人束缚于社会之中的方式。在随后的社会发展中,人类首先进入了奴隶社会。在奴隶社会时期,最大的特点莫过于奴隶主完全掌握了生产资料,甚至对奴隶本身也拥有所有权。奴隶丧失了个人自由,被以一种实际上充满血腥与不光彩的方式挟持进了社会化的潮流,他们必须依赖于

13、社会整体才能进行生存与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个体融合于整体之间,达到了初步的一种社会化。在这个过程中,人们自身不得不走向了社会,奴隶主为了在其自身阶级内谋得更大的利益而进行交流,而奴隶自身则在奴隶主的强迫下在集体中进行劳动、搏斗、战争这是一种较为原始与残酷的社会化,人在胁迫下走向了社会这个整体。在封建时代,地主阶层占据了主导地位,土地资源并且通过对土地的占有,来对农民等阶层进行控制。在这一阶段,人们的社会化,与奴隶时代相比,进步并不是特别巨大。自给自足成为了这一时期的主旋律。在中国,小农经济盛行,男耕女织式的生产、生活方式在这一时期非常广泛,在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方式下,人们完成了粮食、衣物等多种

14、生活必需品的自我生产与自我消费。在欧洲,庄园式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几乎是将一个庄园变成了一个生产单位,在这个单位中几乎能完成人们日常生活所有的需求。因此人们将更少地走向社会,在与社会的交流中主要还是交换铁具、食盐等不能自我生产的生活用品。在这一时期,国家这个新生的社会组织形式变得活跃起来,人们在自身生产单位之外最大的合作与交往便是与国家之间的交往。人类的社会化在这一时期主要体现在与国家交往之中所拥有的权利以及义务。人类没有走出自己所局限的小圈子,而是在一个自给自足的小圈子里逐渐发展,以至经过了数千年。当蒸汽机的声音隆隆作响,人类开始步入了在许多国家还延续至今的资本主义时代。在这个时期,首先以小工场

15、、小作坊为起点,人们开始告别自己所局限的家庭或庄园式经济,走向社会,与社会上的各种人,各种资源开始了深入的交流,而人也进一步加快了自身的社会化进程。人们走入工厂,走入社会,其自身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都需要在社会集体的背景下实现。在这一时期,社会分工进一步精细,越来越多的人在时代潮流的裹挟下,开始成为社会运转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社会的整体生产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但每个人都不再可能以自己本身或几个人的小群体满足人类生存的需要。他们只能将自己待到社会上参与社会的分工劳动,又或者将自己的劳动成果带到社会上寻求承认以及交换,而这些,都是人不得不走向社会化的原因。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学者们开始意识到社会化

16、的问题,并且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与看法。马克思在1845年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这直观地体现了在资本主义时代来临之际,哲学家们对于人类本身的研究也开始以社会化的人类作为起点。人类个体具有适应社会、发展自我的需要,而社会本身又有延续自身、有序运行的需要,两者相互结合,寻求统一,将更加促进人的社会化,而这种社会化统一于资本运作下的社会化的生产和劳动之中,马克思除了在论述社会化的人以外,还使用了社会化了的人类、社会化的工人等概念,同时使用了生产资料变为社会化的、社会化的生产、社会化劳动、社会劳动等概念。在这些概念中,很明显地将

17、这一时期的人、生产资料与早期的生产主体、生产资料等对立起来。在这一时期,人变为社会化的,生产资料变为社会化的、社会化的生产、社会化的劳动成了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的必然要求。三、人的个体化倾向的现实基础应该认识到,人的个体化倾向同样是一种潜藏于个人思想中的重要倾向。但是如前文所述,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中,人类需要通过相互之间的分工合作才能完成自我的生存,因此社会化更像是一个顺理成章的结果。而人的个体性倾向虽然潜在于人的思想之中,但是从强调个体的自由,强调自我的价值的相关思想则是在封建社会末期才大规模地被推上历史的舞台的。“个体化”的概念源自于社会学,指的是“人的解放”过程,即个人从宗教信仰、封建社会

18、体制和阶级隶属关系的束缚下解放出来,不再“被他人所约束,而进入自己决定自己命运的过程。个体化的哲学表现形式为“个人主义”与“自由主义”,在西方世界作为一种正面的价值和社会道德准则被普遍认同:一方面,其强调个人有权利追求自身的利益与幸福;但在另一方面,也指出个人为追求自身利益而做的任何事都不得侵害他人。在启蒙运动中,“自由、平等、博爱”受到了广泛的推崇,在这一时期的文艺作品也都以自由主义与个人主义为重要的宣传对象。而在人类社会走入资本主义时代之后,虽然社会合作明显加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不断加深,但伴随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加剧,个体化倾向也开始越发明显,并且随着私有制的发展而发展。所谓经济马克思 恩格

19、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6-斐多菲.斐多菲文集M.兴万生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决定思想,当个人的经济走向私有之后势必会导致人们更加重视个人利益,强调通过个人的努力而达到世俗层面的成功。而当社会通过个人的成功去评判他人的时候,舆论导向也会促使人们个体化的倾向更加明显。在后现代,社会的交流合作也在持续增多,人们的社会化依然也在不断增强,但是社会的“去一体化”和多元化也在不断增强,伴随而来的是人类对“个体化”的进一步崇拜,人们在多元选择下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价值取向,自己的思维、行为和生活方式。社会阶层的流动性也变得更加巨大,网络时代互联网的迅速普及,让每个

20、人都想发出自己的声音,都想取得更高的地位。人们在挣脱了原始的所具有的社会纽带的束缚后,开始谋求成为一个选择和规划自己生活,具有明确的自我认知、自我人格的人。人在某些方面的“个体化”、“原子化”、“单子化”似乎已经成为了一股时代洪流。四、人的个体化倾向的理论维度人的个体化倾向除了现实基础的演进路径外,其同样存在自身的理论维度与视野。在人的个体化倾向当中,自由无疑处在一个十分重要的地位,值得进一步探讨。而谈起自由,也总会要提到它的“孪生兄弟”自然,自由与自然各有什么特点,有什么相似,有哪里不同,为什么会演变出自由主义与个人主义的重重理论特点?首先,自然在原初有三重含义:一是自己如此,自然而然,所谓

21、客观性,便是“万物兴歇皆自然”,强调自然的本真性以及纯洁性,其自然而然地存在,不加任何修饰与改动。二是我们经常所说的作为一个实体而存在的大自然或自然界。第三则是自然物,作为人的对象意识中所认识的可用之物与无用之物。人的本身在一开始毫无疑问也作为一种“自然物“存在,其不加修饰,以一种本真的特性而存在,更多地体现其动物性的一面,如求食、求生、求偶等。其与自然界中大部分的动植物相似,保持自然所拥有的状态,这种状态也称为“自在”。而“自由”则来源于“自然”,却又高于“自然”。“自然”的本身更多的是上述所提到的“自在”,而人类的自由既需要“自在”,又需要大量的“自为”的行为,通过“自为”来表达自身的需要

22、与诉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类更像是自然界的“逆子”,来源于自然界却不甘心受制于它,而在寻求自我的突破与提升。古埃及的狮身人面像便很好地反映了人类这样的心理,我们的身体是大自然给予的,挣脱不了动物其本身就必须经历的生老病死,逃脱不了出生、发育、成熟、衰弱等种种生命周期中必须经历的过程。但在动物身体之上,又有人自身所具有的意识,以期望在这种意识的引导下,抬头看世界,追寻真理。而这大概也就是文明的起源。在“自在”的基础上进行“自为”,人类开始追寻其自身所认为的“自由”。关于“自由”在人类价值观中所具有的重要地位,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自由与爱情想必是中国人耳熟能详的一首诗歌,“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

23、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这首诗歌的代代传承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人类这个群体对自由的向往。自由意指人类可以自我支配,拥有自身的自由意识,但同时也需要对自身的行为负责。在这种语境下,人类试图摆脱过去那种奴隶社会情况下受制于奴隶主以及后期受制于地主阶级的境地。“自由”在中国古文里的解释是“由于自己”,就是自己做主,自己决定自己的一切,在欧洲则含有“解放”、“解脱”之意。虽然在许多的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的作品中都提到了“自由”,但至今没有一个准确明晰的定义。据著名的自由主义大师、英国剑桥大学历史系教授、历史学家阿克顿勋爵统计,对“自由”的界定竟有200余种之多。但就其实质,基本都强调个人与自我

24、的主导地位,倾向于“个体主义”。人类在“自在”的基础上进行“自为”,追寻的是自我看来的心中的自由,不再拘泥于自然界所赋予的动物性的本性,而追求更多的精神财富与更高的精神境界。对于自由的划分,以赛亚伯林提出了消极自由与积极自由两种,为当代的自由观提供了一种思路。所谓消极自由指的是没有收到别人干涉或没有受到人为束缚的自由,根据这一定义,就是说一个人有做绝大部分甚至是所有事的自由,别人与外物不得加以阻止,他能不能做到是自身能力的问题,但任何人都不能去阻止他做这件事。另外一种则是积极自由,倡导的则是个人做自己的主人,希望自己的生命以及决定是取决于自己而非他人的,知识期望自己成为自己而非受别人意志所支配

25、的工具,其重点在于”能做自己的主人“。综合来看,人的社会化取向与个体化取向的本身并不是完全对立的,比如在封建时代,以小规模生产单位存在的人类群体,其社会化倾向于个体化倾向都不够明显,而是一种介于其中的“中间态”。而当进入资本主义时代后,人们不得不走向社会,进行广泛的分工、合作、交流,对社会的依赖进一步提升,社会化进一步增强。但是同时,人们也意识到了自己的自我价值,期望能够通过自我奋斗实现自47-我成功。人既无法脱离社会,却又期待个人成功,在笔者看来,摆正两种倾向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认识到自身生活于社会之中,需要与社会中的其他人进行交流;另一方面,也应当适当强调个人,鼓励个人在实现自身价值的过

26、程中也为社会带来价值。也就是说,在这一时期,人的社会化倾向与个体化倾向都得到了更加充分的发展,这也说明,人的社会化倾向与个体化倾向并不是完全对立的,其在发展过程中可能是可以协调存在与相互促进的,并最终促成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参考文献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3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陈虹秀,译.北京:台海出版社,20164斐多菲.斐多菲文集M.兴万生,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5张一兵.奇异诸众:个体化与先个体化维尔诺的诸众的语法解读J.南京社会科学,2018(06):47-53.6章国锋

27、.后现代:人的“个体化”进程的加速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1(04):5-10+158.7赵克荣.论人的社会化与人的现代化J.社会科学研究,2001(01):97-99.8尹岩.现代社会中“个体化”的哲学审视J.天津社会科学,2020(04):43-50.9张双喜.“人的社会化”研究的若干问题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3):17-20.责任编辑:侯庆海Reflections on the tendency of socialization and individuation ofhuman beingsLin Jinbo(School of Philosophy,Renm

28、in University of China,Beijing100872)Abstract:The process of human birth and development is essentially the process of manssearch for himself as an individual and the continuous formation of human society as a group.Inthis process,human development presents two sides,on the one hand,as a real indivi

29、dual,peopletend to self-development and break free,to express their individuality,and to emphasize their owninterests;on the other hand,since the birth of human beings to live together in groups for a longtime,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for the benefit of the group and the corresponding individua

30、linterests,people will choose to give up some individual rights,and to get shelter,respect andrecognition in the group.In the process of human development,the two tendencies have alwaysbeen debated in the world of thought,and various theories have been developed and often debatedamong themselves.It

31、may be more valuable and meaningful to explore the reasons behind thesetwo tendencies than to compare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various theories,and it maybe more beneficial to discover the merits of each theory and come to follow them selectively.Key Words:People,Socialization,Individualization,Society,Freedom48-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百度文库年卡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