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浅谈农机购置补贴对农业机械化的影响_宋丽.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449855 上传时间:2023-10-08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1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农机购置补贴对农业机械化的影响_宋丽.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谈农机购置补贴对农业机械化的影响_宋丽.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谈农机购置补贴对农业机械化的影响_宋丽.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662023 年 4 月下Agricultural Machinery and Agronomy农机与农艺浅谈农机购置补贴对农业机械化的影响宋丽(安徽省颍上县农机监理站,安徽 阜阳 236200)摘要: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而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农业机械,作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机在农业生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为了端牢中国饭碗,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必须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化。笔者以新时期农机发展为切入点,详细阐述了我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发展过程,并就农机购置补贴对农业机械化的推动作用进行了分析,进一步明确了必须大力发展科技,提升现代农机装备质量,推动农业机械化全程、全面、高质量发展,为保

2、障粮食生产安全、全面促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实支撑。笔者认为,应该始终坚持以高质量的农机装备为粮食安全保驾护航,共同筑牢国家粮食安全防线。关键词:农机;购置补贴;科技;农业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672-3872.2023.08.020我国是农业大国,人口众多。自古以来,粮食一直是社会健康稳定发展的基础,也是关乎老百姓安居乐业的重要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大力推动粮食生产,端牢中国饭碗。促进粮食生产除了大力发展生产力,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农业机械是我国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基础,农业机械化可以极大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农民劳

3、动强度,同时还可以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使其从事第三产业,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1 我国农机发展的历程我国是农业大国,人口基数大,新中国成立前农业生产力低下,缺少生产工具,种地主要依靠人力、畜力,只有经济条件好的家庭才有耕牛帮助种地。解放后,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慢慢地制造出了小型农业机械,投入到农业生产中,代替了部分的人力、畜力,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同时也促进了农业的增产增收。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农业机械数量快速增长。1998年与1978年相比,全国大中型拖拉机数量增长了20%,小型拖拉机及手扶拖拉机数量增长了717%,联合收割机数量增长了862%1。农业机械的数量越来越多,在农业生产中的作

4、用越来越大,保障了粮食的丰产丰收。毋庸置疑,粮食安全问题一直是党和政府的头等大事,只有让老百姓吃饱饭,国家才能长治久安,才能安稳地发展经济。农业机械替代人力、畜力,这是农业现代化生产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现阶段正处于农业机械化高速发展的进程中,只有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才能为农业产业的安全发展提供坚实保障,为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坚实支撑,这同时也为农业机械化价值的全面体现提供了广阔空间2。2 农机购置补贴发展过程2.1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出台的背景19972003年,受粮食价格持续下降的影响,小麦、水稻、玉米的播种面积出现了六连减,产量也大幅度下降,导致农民的收入也出现了下降,农民的生活

5、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党中央一直非常重视农业、农村、农民工作,为了促进农民增收并确保粮食丰产、丰收,决定给予购买农业机械的农民一部分购机款项补贴,以减少农民的实际负担,这项政策不仅极大地激发了农民购置农业机械的热情和种地的热情,还保障了粮食的安全生产和社会的和谐稳定。2.2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过程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最初是从16个农业主产省的66个粮食生产大县开始,逐步扩大范围,到2007年扩大到31个省(区、市)1 500个左右的农牧县(场),到2008年就覆盖了全国所有的农牧县(场)。补贴机具也从最开始的6种机具,不断地增加扩充,到2021年已根据需要调整扩充为15个大类44个小类172个品目。

6、参与购置补贴的产品,最开始都是辅助粮食生产的,后来慢慢地扩大范围,发展到大豆、玉米、棉花、林果、水产等。申请购置补贴的对象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无论是农民还是从事农业生产的组织,购买国家明确推广的农业机械,都可以得到一定数额的补贴。而有些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民了,而是一群有理想且有知识的有志青年、有抱负的农业企业家或其他有想法的创业者。作者简介:宋丽(1973),女,安徽颍上人,大专,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农业机械工程。2023 年 4 月下67Agricultural Machinery and Agronomy农机与农艺2.3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在2004年

7、刚实施购置补贴政策时,全国补贴资金仅有7 000多万元,而到了2014年,补贴资金就达到了230多亿元。仅10年时间,补贴资金就增加了300多倍,2004年拉动全社会农业机械购置投入249亿元,2013年就增加到了887亿元。农机购置补贴不仅带动了农业经济市场的快速发展,还提高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农机购置补贴主要是针对小麦、水稻、玉米等产粮区主要农作物的耕种收,后来在生产过程中逐渐扩大了适用面,插秧机、还田机、打捆机、喷雾机、烘干机、植保无人机等农机具也可以进行补贴。实施购置补贴的十几年来,农机购置补贴这项惠民政策让越来越多的农民投入到轰轰烈烈的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浪潮中,激发农民种地积极性的同时

8、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在实行农机购置补贴以前,我国的农机数量比较少,耕种收机械化程度较低,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粮食生产;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不仅使得我国农业机械在数量上增长迅速,还使得其在质量、性能上都有质的提升。统计显示,目前全国主要农作物的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0%,玉米、棉花等农产品机械化生产的面积和产量也在不断提升,用来收获、挑拣、烘干以及再加工土豆、红薯、花生、茶树等农作物的机具也相继研发出来,并已增加到补贴目录中。农民耕种越来越科技化、系统化、精细化。我国自2004年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以来,极大地调动了农民购买农机的积极性,并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保持着高速发展,因此在我国农机化发展史

9、上就有了“黄金十年”。以安徽省为例,安徽省的农业机械化发展同全国态势一样,保持着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农机装备总量得到快速提升。截至2022年上半年,安徽省的农业机械总动力超过了6 900万kW,农作物的综合机械化率达到了80%以上。颍上县的农机购置补贴工作在上级部门的领导下,发展迅猛。其中,2019年该县共发放补贴资金5 319.4万元,共受理补贴各类农机具2 346台(套),受益农户1 377户,带动社会投入14 162.1万元。动力机械、收获机械、种植施肥机械、收获后处理机械等机械的保有量增长迅速。3 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20042014年,伴随着农机购置补贴惠民政策的实施,我国的农业机械

10、化得到了快速迅猛的发展,数量、使用率和智能化水平都有极大提升。但是有些地区出现了农业机械饱和的情况,如果得不到缓解,就会造成农业机械的浪费,影响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还有一些地区,多数青壮年外出打工,只有老人在家中种地,由于老人年老体弱且缺乏相应的知识,使得农业机械的普及率和使用率不高,从而阻碍了农业机械化在当地的发展。但是从全国整体情况来看,我国的农业机械化还是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到2021年全国主要农作物的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0%,小麦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水稻、玉米的机械化率超过75%。这些数字表明,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对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的提高有极大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农机购置补

11、贴政策实施的前几年,农机化发展进入了快车道,农机购置补贴的作用十分明显。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后,我国主要农作物机械化生产水平提高较快,主要环节的机械化作业水平显著提升3,农作物生产正逐步实现全程机械化。4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存在的问题农机购置补贴的目录范围应该根据实际需要及时调整,现有的农机购置补贴没有根据地区特点调整到位,应根据各地的发展水平、地形特点、种植品种、土壤条件来制定相应的补贴政策。我国的农机购置补贴产品偏重于大型农业机械,这对于经济不发达的地区或者非平原地区就不太实用,农机购置补贴要兼顾各地区的种植结构差异。对于刚研发上市的新型先进农业机械,应试点推广,多办学习培训班,扩大产品的影

12、响力和知名度。积极做好补贴政策的宣传工作,以前的购置补贴申请是先购机,后报送材料,有时因为材料准备得不完整,要来来回回跑上好几趟;或者购机者在外地作业,不方便提供材料,这些都会导致补贴申请的不及时。现在提倡通过手机App自行申请补贴,优点是不受时间、地点限制,缺点是有些购机者不懂、不会通过手机申请,这就需要在农闲时节或者定期举行补贴申请培训。近年来,随着承包土地的家庭农场和合作社越来越多,购买农机具的人也多了起来,补贴资金出现了较大的缺口,导致补贴资金支付不及时。5 智能农机进入购机补贴目录5.1 补贴范围不断扩大近几年,智能农机异军突起,发展非常迅速,农机购置补贴目录中的智能农机多了起来。各

13、大农机682023 年 4 月下Agricultural Machinery and Agronomy农机与农艺生产商都在加大力研发智能农机,智能农机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将互联网、智能控制、卫星定位等信息技术与农机装备深度融合,改善传统农业机械的运行状态,使农业机械适应现代农业的生产环境。农业机械与人工智能技术结合起来,农业机械便带有智能化的属性,可以实现农业耕、种、管、收等核心环节的自动化生产,甚至由计算机系统操控生产过程,由此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水平。智能化是农机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需要与农业生产结合起来,注重人工智能技术在农机生产中的运用4。无人驾驶的拖拉机、无人驾驶的收割机、无人水稻插秧机

14、等便是其中的代表。5.2 植保无人机在智慧农机中,无人驾驶植保机格外引人注目,我国的植保无人机发展起步较晚,直到2005年才开始自行研制,并于2010年首次投入使用。经过十几年的打磨、发展、积累,现在的技术越来越成熟。无人机之所以“无人”,是因为无人机上搭载了北斗导航系统5。北斗导航系统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导航系统,性能优良,在植保无人机上搭载北斗导航系统,遥控操作,进而实现使用智慧农机进行高效田间作业。植保无人机按照北斗导航系统提供的定位信息,能够准确地定位飞防作业区域,即使中途折返,也会识别出停止作业的区域,误差很小,只有2 cm左右,非常智能,有效地避免了重喷、漏喷等情况出现,由于无人机是单

15、独作业,这也使喷洒农药的安全性得到了提高。植保无人机不受地形影响,能适应外界环境变化而自主轻松地作业,一架无人机每分钟可完成一亩地的喷洒作业,喷洒效率是传统人工的30倍,还可以24 h不间断作业,有效地提升了作业的效率。无人机依靠北斗系统精准作业,节约了农药的用量,把农药对农村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近年来,无人机的使用范围也是越来越广,从最初的单一喷洒农药延伸至水稻和小麦追肥、水稻和油菜直播、草原复绿甚至鱼虾养殖塘的饲料投喂等领域6。5.3 水稻插秧机智能农机中的水稻插秧机是替代人工插秧的伟大发明,结束了几千年的人工种植模式,解放了生产力,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还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据从事农业

16、生产的专业合作社介绍,机插秧的行距与株距是经过测算的,通风便利,有利于秧苗生长,杂草少,还能减少病虫害,米质优,产量高。自从购置了水稻插秧机,通过实际作业、核算,每亩地除去种苗、人工、化肥、农药等成本,收入多了300400元。这些智能农机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使得农业生产变得轻松了,农民的收入增加了,投入的成本变低了,吸引了大量的年轻人返乡,重新投入农业生产中,为农业农村的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和动力7。6 补贴产品多样化、全面化随着农机补贴的深入发展,补贴产品越来越多样化,越来越贴近生活。比如出现在补贴目录上的大米色选机8。大米是老百姓餐桌上最主要的粮食品种之一,大米的安全直接关乎老百姓口粮的安全

17、,最近几年,大米加工市场爆出过度加工导致营养流失、片面追求外部包装、加工手段落后等重大问题9。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消费理念不断升级,追求“吃得营养”“吃得健康”,提倡摄入多种食物,提出以全谷物替代精米白面,对粮食品质和食品安全的关注度持续提升。现在的大米色选机拥有先进技术,提供大米分选、糙米分选、糯米分选等数十种专业化、智能化的分选解决方案,还可以剔除玻璃、塑料、石子等各种非米类杂物,让每一粒米都干干净净,让人们吃得安心、放心10。7 结论我国制定了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在“十四五”规划中,我国一如既往地重视农业,为农业的发展规划了方向。战略上,在“十四五”期间,要持续推动农业科技发展,强化农业

18、科技创新,坚持自主研发农机装备,特别是核心的关键技术,自主创新绿色、环保、智能的农业机械,促进农业现代化整体水平全面提升。目标上,在“十四五”期间,要优化农业种植生产区域和种植生产结构,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农机装备质量水平,大力推进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不断完善农机具的功能,持续增加绿色、优质、有机农产品的供给。大量的实践证明,农业生产越来越离不开农业机械,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升改进了传统的机械设备,提高了农业的生产能力,获得了更多产出。今后一段时期,是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期,必须立足于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战略部署,准确把握新阶段农业机械化的历史定位,202

19、3 年 4 月下69Agricultural Machinery and Agronomy农机与农艺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全程、全面、高质量发展,始终坚持以高质量的农机装备为粮食安全保驾护航,共同筑牢国家粮食安全防线,端牢中国饭碗。参考文献:1 王立志.浅谈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历程 J.科技资讯,2007(25):220.2 杨杰.高规格会议再传风向 农机地位今非昔比N.中国农机化导报,2022-02-21(1).3 沈永哲.农机购置补贴对农业机械化水平的影响J.现代农机,2021(4):42-43.4 林领,黄玉流.人工智能在农机装备智能化中的应用分析J.南方农机,2022,53(19):92-

20、94.5 农业农村部.“十四五”全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J.农机科技推广,2022(1):4-14.6 杨杰,李学依.“十四五”全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 解读J.中国农机监理,2022(1):9-13.7 姚夫芳.新农村建设环境下农业经济管理优化策略分析J.商讯,2021(36):173-175.8 刘冠军,惠建国.中国农村集体经济的实现形式与创新发展J.甘肃社会科学,2021(3):189-196.9 曾兴华,覃杏花.马克思对土地问题的理论探索及启示J.现代农业研究,2019(9):101-106.10 林光彬.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历程与未来思路J.国家治理,2019(31):41-48.3.4

21、改变经营模式,成立农业合作社鼓励农户自主成立农业合作社,共同承担苜蓿种植过程中的各项费用,并加强对苜蓿的推广,带动中小养殖户利用苜蓿喂养家畜,建设苜蓿除草设施,从而提高对苜蓿的供求价格弹性,降低市场物价波动。针对中低产田改良、环境修复、条件改良等制定特殊的苜蓿栽培扶持措施,并定时组织农户学习苜蓿种植等方面的知识,提高农户专业素养,增强田间管理能力,做到科学种植。3.5 加强合作,打造品牌产业加强与国外及国内龙头企业之间的合作。一是阿拉尔垦区相关部门要做好对牧草政策的支持和调整,确保阿拉尔苜蓿稳定供给,并根据日益增长的生产需要,逐步增加阿拉尔垦区苜蓿栽培面积。二是要加强阿拉尔政府对苜蓿交易市场的

22、监控与预警,着重关注疆内外甚至国际形势,取长补短,全力打造阿拉尔垦区苜蓿品牌。参考文献:1 郭文静.紫花苜蓿丰产栽培技术J.特种经济动植物,2021,24(10):93-94.2 王瑞港,徐伟平.我国苜蓿产业发展特征与趋势分析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21,23(12):7-12.3 肖燕子,乌仁其其格,孟凯,等.配方施肥对苜蓿生产性能的影响J.中国草地学报,2020,42(1):174-178.4 任然.和田荒漠化地区种植苜蓿现状J.农业与技术,2022,42(1):77-79.5 拉旦,徐可,索南才让,等.青海省种植紫花苜蓿前景与思考J.青海草业,2021,30(4):60-62.6 雷双

23、嘉.紫花苜蓿种植技术及应用J.今日畜牧兽医,2020,36(2):53.7 王志龙,黄卫国,王新强,等.10种紫花苜蓿在酒泉荒漠灌区中轻度盐碱地生产性能比较研究J.畜牧兽医杂志,2021,40(6):14-17+20.8 臧广贺.苜蓿常见虫害的发生规律及防治要点J.现代畜牧科技,2022(1):73-74.9 姚凤军.苜蓿种植方法与提高越冬率的措施J.现代畜牧科技,2021(10):69-70.10 侯晨丽,田德龙,徐冰,等.不同水盐处理对苜蓿耗水、品质及产量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19,33(6):293-298.11 雷文韬.中高海拔地区苜蓿种子种植技术研究J.种子科技,2021,39(24):34-35.12 王丽,刘雅宁,程爽,等.西北地区紫花苜蓿高效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19(12):296-298.13 臧广贺.河北省苜蓿种植技术要点J.基层农技推广,2022,10(2):44-46.14 杨辉.苜蓿的种植及田间管理技术 J.现代畜牧科技,2021(9):66+68.15 梁万鹏,李世恩,贺春贵,等.庆阳市紫花苜蓿和燕麦推广利用现状J.中国牛业科学,2021,47(4):82-83+88.(上接第52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农业/农作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