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1/55第一部分第一部分为什么要构建“橄榄型”分配格局?第二部分第二部分我们离“橄榄型”分配格局还有多远?第三部分第三部分构建“橄榄型”分配格局的实现途径2/55第一部分:为什么要构建“橄榄型”分配格局?3/55概要(一)什么是“橄榄型”分配格局?(二)“橄榄型”分配格局与其他分配格局的区别(三)在我国构建“橄榄型”分配格局意义重大4/55(一)什么是“橄榄型”分配格局?富人阶层中产阶层贫穷阶层“橄榄型橄榄型”分配格局指的是低收入者和高收入者相对较少,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的收入分配格局指的是低收入者和高收入者相对较少,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的收入分配结构。分配结构。与与“橄榄型橄榄型”分配结构相对的是分配结构相对的是“金字塔型金字塔型”分配结构,即低收入者占大多数的分分配结构,即低收入者占大多数的分配结构,这是一种两极分化的结构。配结构,这是一种两极分化的结构。尽管对于当前我国是否属于尽管对于当前我国是否属于“金字塔型金字塔型”分配结构,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但分配结构,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但收入差距过大,并且呈现继续拉大的趋势,是当前不容忽视的事实。收入差距过大,并且呈现继续拉大的趋势,是当前不容忽视的事实。一方面,一些富人在世界各地购买豪宅、名车及各种奢侈品一掷千金,甚至令发达一方面,一些富人在世界各地购买豪宅、名车及各种奢侈品一掷千金,甚至令发达国家的民众都感慨国家的民众都感慨“中国人真有钱中国人真有钱”;另一方面,我国大多数人只是实现初步小康,还存在数量众多的贫困家庭。许多国另一方面,我国大多数人只是实现初步小康,还存在数量众多的贫困家庭。许多国家的实践都证明,收入分配结构呈家的实践都证明,收入分配结构呈“橄榄型橄榄型”的社会比呈的社会比呈“金字塔型金字塔型”的社会要稳的社会要稳定得多。定得多。要形成要形成“橄榄型橄榄型”的分配格局,必须双管齐下,既要加大对高收入的调节力度,更的分配格局,必须双管齐下,既要加大对高收入的调节力度,更要提高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从而不断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要提高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从而不断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5/55中产阶级特征: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依附于庞大机构,从事行政管理工作与技术服务。无固定资产,不对服务机构拥有财产分配权。靠知识与技术谋生,有稳定丰厚的收入。思想保守,但拒绝流俗和粗鄙的大众趣味。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 赖特米尔斯(一)什么是“橄榄型”分配格局?6/55中产阶级稳定性最强,是现代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一)什么是“橄榄型”分配格局?7/55目前,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经过上百年的经济社目前,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经过上百年的经济社会发展历程,到今天基本都形成了中产阶层占大会发展历程,到今天基本都形成了中产阶层占大多数、富人阶层和相对贫穷阶层占少数的多数、富人阶层和相对贫穷阶层占少数的“橄榄橄榄型型”分配格局。其中,大多数国家的中产阶层占分配格局。其中,大多数国家的中产阶层占6060以上有的国家甚至达到以上有的国家甚至达到9090的比重。的比重。(一)什么是“橄榄型”分配格局?8/55(二)“橄榄型”分配格局与其他分配格局的区别 发达国家在形成“橄榄型”前出现过其他形状的分配格局:金字塔型金字塔型:底座庞大塔尖细小9/55哑铃型哑铃型:两头大中间细长高、中、低三种收入群体的比重大体是3:2:5 穷人一般都大于富人(二)“橄榄型”分配格局与其他分配格局的区别10/55倒丁字型倒丁字型 中低收入者数量庞大,主要表现为高居顶尖的少数人占据着大量的财富,通常少数富有者占有着很多资产,高收入者约占居民总数的2030。而中低收入者和贫困居民没有多大差别,可以看成为同一类,占居民总数的绝大多数,约7080。(二)“橄榄型”分配格局与其他分配格局的区别11/55不稳定不稳定人数少地位高财富多人数多地位最低财富少人数少财富不多(二)“橄榄型”分配格局与其他分配格局的区别12/55按照社会学理论,按照社会学理论,“橄榄型橄榄型”社会结构是稳定、健康的社会模型。也社会结构是稳定、健康的社会模型。也是公道和合理的,它不仅构成了一国社会的经济结构,影响着一国的是公道和合理的,它不仅构成了一国社会的经济结构,影响着一国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发展,更为重要的是它影响着整个社会的风气、精神经济发展和政治发展,更为重要的是它影响着整个社会的风气、精神状态和价值取向。状态和价值取向。社会中间层通常被称为社会的社会中间层通常被称为社会的“稳定器稳定器”,庞大的中产阶级具有对社,庞大的中产阶级具有对社会贫富分化较强的调节功能,对社会利益冲突较强的缓冲功能,它可会贫富分化较强的调节功能,对社会利益冲突较强的缓冲功能,它可以在社会高层与社会底层之间起到以在社会高层与社会底层之间起到“缓冲层缓冲层”的作用,可以使激烈的的作用,可以使激烈的社会矛盾和冲突得到缓解,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社会矛盾和冲突得到缓解,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二)“橄榄型”分配格局与其他分配格局的区别13/55稳定器稳定器推动和扩大内需良性循环公正合理开放(二)“橄榄型”分配格局与其他分配格局的区别14/55(三)在我国构建“橄榄型”分配格局意义重大1978年的102倍1978年的72倍1978年的59倍15/55邓小平: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重要意义重要意义1.1.贯彻落实党中央有关收入分配改革精神和既定大政方针的迫切需要贯彻落实党中央有关收入分配改革精神和既定大政方针的迫切需要理顺分配关系、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16大)“加强收入分配宏观调节,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到2020年,“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16届6中全会)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17大)今年年初,胡锦涛、温家宝分别作出关于调整分配结构、形成“橄榄型”格局的指示。(三)在我国构建“橄榄型”分配格局意义重大16/552.2.解决我国当前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的迫切需要解决我国当前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的迫切需要收入差距扩大、分配不公城乡居民收入比上海 2.431 甘肃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85年1.8612009年3.33126675元10969元2008年职工平均工资金融业 4.271农林牧渔业2007年10%居民收入最高组10%最低收入组23112958元61841元(三)在我国构建“橄榄型”分配格局意义重大17/5520072007年企业高管薪酬水平与其他职位人员薪酬差距扩大,其中:高管年度薪年企业高管薪酬水平与其他职位人员薪酬差距扩大,其中:高管年度薪酬最高者达酬最高者达66006600万元万元;是同年全国职工平均工资的;是同年全国职工平均工资的26472647倍倍;上市公司中;上市公司中1818户户金融企业高管平均年薪金融企业高管平均年薪351.1351.1万元,是金融行业职工平均工资万元,是金融行业职工平均工资4.944.94万元的万元的7171倍,倍,是全国职工平均工资的是全国职工平均工资的140.8140.8倍。倍。上述收入差距不符合我国初级发展阶段国情,不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上述收入差距不符合我国初级发展阶段国情,不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要求,与我国近邻日本、韩国和台湾等地区相比,我们现有某些收入差距比要求,与我国近邻日本、韩国和台湾等地区相比,我们现有某些收入差距比如行业收入差距、群体收入差距等更大。引起了人民群众的不满,成为社会如行业收入差距、群体收入差距等更大。引起了人民群众的不满,成为社会聚焦的热点问题。所以,亟待通过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构建聚焦的热点问题。所以,亟待通过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构建“橄榄型橄榄型”分配格局、遏制收入差距扩大来加以解决。分配格局、遏制收入差距扩大来加以解决。(三)在我国构建“橄榄型”分配格局意义重大18/553.3.促进调整我国经济结构、扩大内需的迫切需要促进调整我国经济结构、扩大内需的迫切需要推动经济积极发展刺激和带动内需保障社会经济和谐 中等收入者群体既是经济生产的主体,又是稳定的消费群体。它的扩大,有利于购买力增加购买力增加又将促进扩大内需。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主要靠外贸和投资拉动,这一经济发展模式和结构已经不可持续,必须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动内需、外贸、投资协调发展。(三)在我国构建“橄榄型”分配格局意义重大19/55中等收入阶层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性概念,中等收入阶层中等收入阶层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性概念,中等收入阶层既是收入水平达到中等、生活质量较好的社会群体,同时既是收入水平达到中等、生活质量较好的社会群体,同时也是个人素质较高、社会责任心较强的社会群体。他们自也是个人素质较高、社会责任心较强的社会群体。他们自身的价值取向、精神状态和社会行为等符合党和国家倡导身的价值取向、精神状态和社会行为等符合党和国家倡导的主流价值观和社会导向。因而对其他社会群体有示范引的主流价值观和社会导向。因而对其他社会群体有示范引导作用。导作用。4.4.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三)在我国构建“橄榄型”分配格局意义重大20/554.4.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中等收入阶层提高人口素质推动政治文明建设促进生产力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中坚力量(三)在我国构建“橄榄型”分配格局意义重大21/555.5.按期完成全面建按期完成全面建成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共同富裕的迫切需要小康社会目标、实现共同富裕的迫切需要 2020年消除三大差别民主完善、法制健全人民生活更加富足全民素质明显提高构建“橄榄型”分配格局共同富裕(三)在我国构建“橄榄型”分配格局意义重大22/55第二部分:我们离“橄榄型”分配格局还有多远?23/55概要(一)关于我国中等收入阶层的界定标准(二)国外相关国家中等收入的界定标准(三)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四)在我国建立“橄榄型”分配格局任重道远24/55(一)关于我国中等收入阶层的界定标准1.1.以中等收入为基础以中等收入为基础社会平均收入水平等于或稍低于和略高于平均水平的收入,均可视为中等收入水平。以人群收入的平均值为标准以人群收入的中位数为标准平均数与中位数相结合确定不同的发展阶段会有不同的中等收入标准25/552.2.中等收入阶层是生活较富裕且收入水平、生活水平较稳定的社会群体中等收入阶层是生活较富裕且收入水平、生活水平较稳定的社会群体较强就业能力和投资能力生活稳定中等阶层收入家庭基本生活需要实现个人及家庭成员的发展、享受和投资劳动收入非劳动收入(一)关于我国中等收入阶层的界定标准26/553.3.中等收入阶层是职业处于社会中上等的社会群体中等收入阶层是职业处于社会中上等的社会群体较高文化素质较强职业技能富有管理经验必备必备素质素质(一)关于我国中等收入阶层的界定标准27/554.4.中等收入阶层拥有基本相近或相同的价值观及行为规范中等收入阶层拥有基本相近或相同的价值观及行为规范爱岗敬业较强社会责任心遵纪守法文明礼貌(一)关于我国中等收入阶层的界定标准28/55国家国家(地区)(地区)家庭年收入家庭年收入(万美元)(万美元)比重(比重(%)主观认同主观认同率(率(%)人均人均GDPGDP(美元)(按现价计算)(美元)(按现价计算)总人口总人口(亿)(亿)美国美国4 42020808037305373052.82.8英国英国65652481924819(20012001年)年)0.590.59瑞典瑞典4 410105555808025979259790.08870.0887日本日本4 44 46 68 837000370001.271.27香港香港24.124.123800238000.06820.0682韩国韩国23.623.610260102600.480.48印度印度0.070.30.070.329.229.246846810.2710.27中国中国(20022002)4-64-6万元万元人民币人民币14141000100012.84512.845中国中国(20082008)6-126-12万元万元人民币人民币22223300330013.313.3中国中国(20202020)8-208-20万元万元人民币人民币3838500050001414(二)国外相关国家中等收入的界定和标准不同国家、地区中产阶级或中等收入阶层比重、划分标准的比较不同国家、地区中产阶级或中等收入阶层比重、划分标准的比较资料: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3、世界银行发展报告、亚洲人口有限责任公司的数据和印度“国家应用经济研究理事会”发布的标准及作者加工整理。29/55中等收入职业处于社会中上等或中等附近价值观行为规范的统一生活较富裕收入水平生活水平稳定(三)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现现状状我国目前还没有真正意义的中等收入阶层,只有中等收入群体。30/55(三)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的现状和发展趋势项项 目目 全全 国国按收入等级分按收入等级分困难户困难户(最低(最低)次最低次最低收入户收入户低低收入户收入户中等中等偏下户偏下户中等中等收入户收入户中等中等偏上户偏上户高高收入户收入户最高最高收入户收入户(5%)(5%)(5%)(5%)(10%)(10%)(20%)(20%)(20%)(20%)(20%)(20%)(10%)(10%)(10%)(10%)调查户数调查户数 (户户)64675646753137313732173217648564851298312983129931299312998129986445644564186418 调查户比重调查户比重 (%)(%)100.00100.004.854.854.974.9710.0310.0320.0720.0720.0920.0920.1020.109.969.969.929.92 平均每户家庭人口平均每户家庭人口 (人人)2.912.913.343.343.323.323.223.223.063.062.892.892.742.742.622.622.512.51 平均每人全部年平均每人全部年 收入收入 (元元)170671706741874187620162017916791610974109741505415054207842078428518285184742247422我国城镇居民家庭基本情况(我国城镇居民家庭基本情况(20082008年)年)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9“9-6 城镇居民家庭基本情况(2008年)”整理。31/55根据我们提出的中等收入的划分标准,根据我们提出的中等收入的划分标准,2002年,我国中等收入者收入约为年,我国中等收入者收入约为46万万元,根据元,根据抽样调查计算,全国大约有近一亿人口属于中等收入者,中等收入者比重约为全国总人口抽样调查计算,全国大约有近一亿人口属于中等收入者,中等收入者比重约为全国总人口的的7左右,约占当时全国从业人员总数的左右,约占当时全国从业人员总数的1 4以上。以上。参照参照2002年对中等收入水平的认识和调查。考虑到这些年来居民消费物价水平上涨等因素年对中等收入水平的认识和调查。考虑到这些年来居民消费物价水平上涨等因素以收入为主要指标,我们定义现阶段中等收入标准为年收入以收入为主要指标,我们定义现阶段中等收入标准为年收入620万万元,其中,主体部分元,其中,主体部分为为61 2万万(相当于相当于9000美元至美元至18000美元美元),此外,家庭储蓄和其他货币性资产,此外,家庭储蓄和其他货币性资产30万万元以上,元以上,家庭人均居住面积高于当地平均水平,家庭恩格尔系数,即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家庭人均居住面积高于当地平均水平,家庭恩格尔系数,即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为总额的比重为30左右,家庭成员有旅游健身、观看中高档文艺演出等的愿望和经济能力,左右,家庭成员有旅游健身、观看中高档文艺演出等的愿望和经济能力,有较高的技能或谋生能力以及较高的文化、思想道德素质等等。有较高的技能或谋生能力以及较高的文化、思想道德素质等等。2008年,中等收入群体占全国从业人员的比重约为年,中等收入群体占全国从业人员的比重约为21.56,以此为基础,经估算,以此为基础,经估算,2010年,年,我国中等收入群体大约占全国从业人员的我国中等收入群体大约占全国从业人员的24。(三)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的现状和发展趋势32/55(三)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的现状和发展趋势1.1.行业分布行业分布主要集中在:金融保险业科研和综合技术服务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房地产业社会服务业公共管理等行业垄断行业垄断行业知识含量高知识含量高市场潜力大的新兴行业市场潜力大的新兴行业具有一定行政权力的行业具有一定行政权力的行业33/55(三)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的现状和发展趋势2.2.职业分布职业分布职业分类人数(人)所占百分比(%)企事业单位负责人308731.0专业技术人员250425.2自由职业者177317.8不同职业人员占城市高收入群体比重不同职业人员占城市高收入群体比重来源: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总队来源: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总队34/55职业分类人数(万人)占从业人数百分比(%)机关科级以上公务员925.4925.41.19%1.19%事业单位人员2914.92914.93.76%3.76%企业中级以上管理人员240024003.10%3.10%专业技术人员210021002.71%2.71%高技能人才200020002.58%2.58%私营企业主及投资者1507.41507.41.95%1.95%个体工商户2917.32917.33.77%3.77%农民中的规模生产经营户主194019402.50%2.50%合计167051670521.56%21.56%2010年估算值180001800024%24%全部就业人员中中等收入群体的人员类别划分(全部就业人员中中等收入群体的人员类别划分(20082008年)年)(三)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的现状和发展趋势35/553.3.地域地域分分布布(三)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北京上海广州36/55(四)在我国建立“橄榄型”分配格局任重道远1.1.全面解决我国收入分配格局不合理问题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全面解决我国收入分配格局不合理问题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分配格局不够合理分配秩序比较混乱37/55发达国家中等收入群体比重50%2.2.我国现有的中等收入群体离我国现有的中等收入群体离“橄榄型橄榄型”还相距较远还相距较远我国中等收入群体比重24%美国中等收入群体比重80%差差 距距(四)在我国建立“橄榄型”分配格局任重道远38/55 3.3.我国要形成我国要形成“橄榄型橄榄型”的中等收入阶层需要更长的时间的中等收入阶层需要更长的时间中产阶级的发育需要很长的历史过程,而形成一套共同认可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更需要一定的历史环境、条件及时间。(四)在我国建立“橄榄型”分配格局任重道远39/55第三部分:构建“橄榄型”分配格局的实现途径40/55概要(一)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水平,促进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二)调整产业结构,创造更多能产生中等收入的职业和岗位(三)建立更广泛更全面的社会保障体系,稳定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四)加大教育尤其是农村教育的投入,为“扩中”提供基础(五)推进综合配套改革,为“橄榄型”社会建设提供体制保障41/55u以深化改革为根本推力构建“橄榄型”分配格局的基本思路以市场机制为基础,以政府发挥作用为补充,发挥好无形的手和有形的手的调节作用,共同促进“橄榄型”分配格局的形成。u提低、转中、扩中u调整结构“扩中、稳中”和提升中等收入群体档次42/55(一)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水平,促进扩大中等收入群体1.1.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让普通劳动者也能成为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让普通劳动者也能成为“有钱人有钱人”中等收入群体中等收入群体中等中等收入收入群体群体 中等中等收入收入群体群体 中等中等收入收入群体群体高级工和技师贡献大小技能水平高低43/55(一)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水平,促进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创业人才自主创业、科技创业,创办中小企业扩大就业带动较高收入,逐步进入中等收入群体部分低收入者提高收入2.2.大力支持创业人才创业致富大力支持创业人才创业致富,造就一批造就一批“小老板小老板”全国就业人口3.8%个体工商户是中等收入者的潜在群体或现实群体44/553.3.鼓励鼓励农民规模经营,农民规模经营,扶持一批扶持一批“新地主新地主”年均实际增长7.2%规模生产经营户主中等收入群体规模生产经营户主(一)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水平,促进扩大中等收入群体45/55有机结合有机结合(二)调整产业结构,扩大更多能 产生中等收入的职业和岗位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让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让“英雄英雄”有用武之地有用武之地大力促进第三产业发展大力促进第三产业发展推进工业化和现代化步伐扩大就业领域、大量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保证社会稳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在第三产业发掘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岗位的在第三产业发掘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岗位的“含金量含金量”46/55扩大社保覆盖面使农村贫困人口得到基本保障控制并缩小贫困人口比重(三)建立更广泛、更全面的社会保障体系,稳定中等收入群体比重进一步扩大农村社会保障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农村社会保障覆盖面完善城市社会保障体系47/55(四)加大教育尤其是农村教育的 投入,为“扩中”提供基础1.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发展各级各类教育,特别是发展高级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教育体系的多元化教育体系的多元化在职在职培训培训教育教育高级高级职业职业教育教育高等高等教育教育48/552.平衡城乡教育资源(四)加大教育尤其是农村教育的 投入,为“扩中”提供基础大力发展义务教育、农村教育49/55协调推进社会保障制度、劳动用工制度等改革建立竞争有序、城乡一体的人力资源市场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提高农民收入(五)推进综合配套改革,为“橄榄 型”社会建设提供体制保障1.进一步打破城乡分割管理体制,积极引导和吸收更多的农民转变为市民户籍制度改革50/552.加快城镇化建设进程加强农民培训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搞好小城镇建设提高城市化程度(五)推进综合配套改革,为“橄榄 型”社会建设提供体制保障51/553.千方百计增加农民的收入积极为农民“减负”加大农业生产资料的建设,降低农业生产资料的成本继续执行对农产品的补贴和价格政策开展针对农产品生长的保险(五)推进综合配套改革,为“橄榄 型”社会建设提供体制保障52/554.改进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5.继续抓好房地产市场规范和教育、卫生体制的深化改革调整起征点减少征税分级降低税率建立豁免费用制度改善中低收入居民的生活质量为“扩中”创造更多有利条件减轻中低收入群体面临房价贵、上学贵、看病贵“三座大山”的经济压力(五)推进综合配套改革,为“橄榄 型”社会建设提供体制保障53/551.关于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的几个问题温家宝 求是4月1日2.劳动收入占比为何持续下降等四篇系列文章人民日报5月17日、5月24日、5月31日、6月7日3.七个怎么看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编 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出版4.四问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苏海南、杨宜勇、李实、马克等 时事报告第8期54/551.新一轮收入分配改革,为什么要确立以中等收入群体为主体的“橄榄型”分配格局?2.为什么说我国目前还没有真正意义的中等收入阶层,只有中等收入群体?3.你对未来跨入中等收入群体有哪些考虑?55/55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