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杜氏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 donovani)概述一、形态一、形态二、生活史二、生活史三、致病三、致病五、流行与防治五、流行与防治四、实验诊断四、实验诊断杜氏利什曼原虫杜氏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 donovani)3概述概述利什曼原虫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spp.)属于动鞭)属于动鞭毛纲。毛纲。生活史有生活史有前鞭毛体前鞭毛体和和无鞭毛体无鞭毛体两期。前者两期。前者寄生于节肢动物(寄生于节肢动物(白蛉白蛉)的消化道内,后)的消化道内,后者寄生于脊椎动物的单核吞噬细胞内,通者寄生于脊椎动物的单核吞噬细胞内,通过白蛉传播。过白蛉传播。利什曼原虫引起人与动物的利什曼原虫
2、引起人与动物的利什曼病利什曼病,是,是一种一种人兽共患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寄生虫病。杜氏利什曼原虫杜氏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 donovani)4概述概述杜氏利什曼原杜氏利什曼原虫(虫(Leishmania donovani):引起内脏利什曼病。在印度,:引起内脏利什曼病。在印度,患者皮肤上常有暗的色素沉着,并有发热,故称患者皮肤上常有暗的色素沉着,并有发热,故称kala-azar,即黑热病。,即黑热病。热带利什曼原虫(热带利什曼原虫(L.tropica)和墨西哥利什曼原虫()和墨西哥利什曼原虫(L.mexicana):引起):引起皮肤利什曼病。皮肤利什曼病。巴西利什曼原虫(巴西利什曼
3、原虫(L.araziliensis):引起黏膜皮肤利什曼病。):引起黏膜皮肤利什曼病。我国主要流行我国主要流行杜氏利什曼原虫杜氏利什曼原虫。过去,黑热病是我国五大寄生虫病之一。过去,黑热病是我国五大寄生虫病之一。寄生于人体的利什曼原虫及引起的疾病寄生于人体的利什曼原虫及引起的疾病杜氏利什曼原虫杜氏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 donovani)5一、形态一、形态卵圆形,卵圆形,大小(大小(2.95.7)m(1.84.0)m,有一较大圆形细胞核,动基有一较大圆形细胞核,动基体位于核旁,细小、杆状,高倍镜下可见基体体位于核旁,细小、杆状,高倍镜下可见基体和根丝体。和根丝体。无鞭毛体:又称利杜体
4、无鞭毛体:又称利杜体 骨髓液涂片骨髓液涂片(吉氏染色),吉氏染色),细胞质呈淡蓝细胞质呈淡蓝色,核呈红色或紫红色,动基体紫红色。色,核呈红色或紫红色,动基体紫红色。1杜氏利什曼原虫杜氏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 donovani)6一、形态一、形态巨噬细胞破裂,无鞭毛体游离又进入其他巨噬细胞,重复增殖。巨噬细胞破裂,无鞭毛体游离又进入其他巨噬细胞,重复增殖。无鞭毛体寄生于人和其它哺乳动物单核吞噬细胞内,细胞无鞭毛体寄生于人和其它哺乳动物单核吞噬细胞内,细胞内充满大量的利杜体。内充满大量的利杜体。杜氏利什曼原虫杜氏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 donovani)7一、形态一、形态 虫体
5、呈梭形,大小(虫体呈梭形,大小(14.320)m(1.51.8)m,核位,核位于虫体中部,动基体在前部,基体发出一鞭毛,长与虫体相近,于虫体中部,动基体在前部,基体发出一鞭毛,长与虫体相近,弯曲。弯曲。前鞭毛体前鞭毛体 吉氏染色后细胞质呈蓝色,核呈吉氏染色后细胞质呈蓝色,核呈紫红色。紫红色。2杜氏利什曼原虫杜氏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 donovani)8一、形态一、形态在培养基内常以虫体前端聚集成团,排列成菊花状。在培养基内常以虫体前端聚集成团,排列成菊花状。活鞭毛体活鞭毛体请观看请观看“活鞭毛体活鞭毛体”视频视频杜氏利什曼原虫杜氏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 donovani)
6、9二、生活史二、生活史利什曼原虫生活史利什曼原虫生活史杜氏利什曼原虫杜氏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 donovani)10二、生活史二、生活史1白蛉体内发育白蛉体内发育1天天3、4天天7天天无鞭毛体无鞭毛体早期前鞭毛体早期前鞭毛体粗短或梭形前鞭毛体粗短或梭形前鞭毛体成熟前鞭毛体成熟前鞭毛体(口、咽、喙中口、咽、喙中)2天天2人体内发育人体内发育前鞭毛体前鞭毛体无鞭毛体(脾、肝、骨髓、淋巴结的巨噬细胞)无鞭毛体(脾、肝、骨髓、淋巴结的巨噬细胞)杜氏利什曼原虫杜氏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 donovani)11二、生活史二、生活史 致病阶段:致病阶段:无鞭毛体(利杜体)无鞭毛体(利杜
7、体),寄生于肝、脾、骨髓和淋巴结等寄生于肝、脾、骨髓和淋巴结等器官的巨噬细胞内。器官的巨噬细胞内。感染阶段:前鞭毛体,寄生于白蛉消化道内。感染阶段:前鞭毛体,寄生于白蛉消化道内。感染方式:雌性白蛉吸血,鞭毛体随唾液注入人体。感染方式:雌性白蛉吸血,鞭毛体随唾液注入人体。传播媒介:白蛉传播媒介:白蛉 。生活史要点生活史要点杜氏利什曼原虫杜氏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 donovani)12二、生活史二、生活史白蛉白蛉体小,长体小,长3,约为蚊之,约为蚊之1/3,驼背状,全身密生细毛,灰黄色。,驼背状,全身密生细毛,灰黄色。杜氏利什曼原虫杜氏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 donovani
8、)13三、致病三、致病巨噬细胞增生:导致脾、肝、淋巴结肿大巨噬细胞增生:导致脾、肝、淋巴结肿大1.1.肝功能受损肝功能受损 导致白蛋白合成障碍,同时肾功能受损,白蛋白从尿中排导致白蛋白合成障碍,同时肾功能受损,白蛋白从尿中排出增加。浆细胞大量增生,导致球蛋白量增加,出现白出增加。浆细胞大量增生,导致球蛋白量增加,出现白/球蛋白比例倒置。球蛋白比例倒置。2.2.脾功能亢进脾功能亢进 造成红造成红细胞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破坏,、白细胞和血小板破坏,是贫血、出血的主要原因,免疫溶血也参与贫是贫血、出血的主要原因,免疫溶血也参与贫血的形成。血的形成。3.3.肾小球淀粉样变性以及免疫复合物肾小球淀粉样变
9、性以及免疫复合物的沉积是蛋白尿、血尿的原因。的沉积是蛋白尿、血尿的原因。致病机制致病机制脾病理组织切片脾病理组织切片杜氏利什曼原虫杜氏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 donovani)14三、致病三、致病1.内脏利什曼病内脏利什曼病 长期不规则发热,脾(长期不规则发热,脾(95%以上)、肝、淋巴结肿大和全血细以上)、肝、淋巴结肿大和全血细胞减少性贫血。胞减少性贫血。典型病例的临床表现是缓慢起病,多为长期不规则发热,常呈典型病例的临床表现是缓慢起病,多为长期不规则发热,常呈双峰热型,病程可达数月,但全身中毒症状不明显。双峰热型,病程可达数月,但全身中毒症状不明显。患者脾、肝、淋巴结肿大。脾肿大
10、是黑热病的最主要体征。患者脾、肝、淋巴结肿大。脾肿大是黑热病的最主要体征。合并合并HIV感染的黑热病(免疫低下的黑热病),患者的临床症感染的黑热病(免疫低下的黑热病),患者的临床症状与无合并感染的黑热病相似,但其表现更为严重。状与无合并感染的黑热病相似,但其表现更为严重。临床表现临床表现杜氏利什曼原虫杜氏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 donovani)15三、致病三、致病黑热病病人黑热病病人肝脾肿大肝脾肿大示肝脾肿大示肝脾肿大杜氏利什曼原虫杜氏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 donovani)16三、致病三、致病2.2.淋巴结型黑热病淋巴结型黑热病 无黑热病病史,病变局限于淋巴结,故无黑
11、热病病史,病变局限于淋巴结,故此类内脏利什曼病又称淋巴结型黑热病此类内脏利什曼病又称淋巴结型黑热病 临床表现主要是全身多处淋巴结肿大,临床表现主要是全身多处淋巴结肿大,尤以腹股沟和股部最多见,其次是颈部、尤以腹股沟和股部最多见,其次是颈部、腋下和上滑车,再次是耳后,锁骨上和腋腋下和上滑车,再次是耳后,锁骨上和腋窝处,局部无明显压痛或红肿窝处,局部无明显压痛或红肿临床表现临床表现淋巴结型黑热病淋巴结型黑热病杜氏利什曼原虫杜氏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 donovani)17三、致病三、致病3.3.黑热病后皮肤利什曼病黑热病后皮肤利什曼病 部分黑热病患者在用锑剂治疗过程中,部分黑热病患者在用
12、锑剂治疗过程中,或治愈后数年甚至十余年后可发生皮或治愈后数年甚至十余年后可发生皮肤黑热病。肤黑热病。病人面部、四肢或躯干等部位出现许病人面部、四肢或躯干等部位出现许多含有利什曼原虫的皮肤结节,结节多含有利什曼原虫的皮肤结节,结节呈大小不等的肉芽肿,或呈暗色丘疹呈大小不等的肉芽肿,或呈暗色丘疹状,常见于面部及颈部,有的酷似瘤状,常见于面部及颈部,有的酷似瘤型麻风。型麻风。临床表现临床表现皮肤黑热病皮肤黑热病杜氏利什曼原虫杜氏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 donovani)18三、致病三、致病4.4.皮肤利什曼病皮肤利什曼病 皮肤利什曼病常发生皮肤溃疡,溃疡中常有脓液渗出。皮肤利什曼病常发生皮
13、肤溃疡,溃疡中常有脓液渗出。溃疡可发生在肘、膝及手腕关节等部位,若继发感染,则可并溃疡可发生在肘、膝及手腕关节等部位,若继发感染,则可并发淋巴管炎,面部的皮肤溃疡,愈合后可残留瘢痕。发淋巴管炎,面部的皮肤溃疡,愈合后可残留瘢痕。临床表现临床表现杜氏利什曼原虫杜氏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 donovani)19三、致病三、致病 利什曼原虫在巨噬细胞内寄生和繁殖,其抗原可在巨噬细胞表利什曼原虫在巨噬细胞内寄生和繁殖,其抗原可在巨噬细胞表面表达。宿主对利什曼原虫的免疫应答属细胞免疫。面表达。宿主对利什曼原虫的免疫应答属细胞免疫。人体对杜氏利什曼原虫无先天免疫力,但黑热病愈后则可产生人体对杜氏
14、利什曼原虫无先天免疫力,但黑热病愈后则可产生稳固的获得性免疫,能够抵抗同种利什曼原虫的再感染。稳固的获得性免疫,能够抵抗同种利什曼原虫的再感染。免免 疫疫杜氏利什曼原虫杜氏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 donovani)20(1)穿刺检查:)穿刺检查:涂片法:骨髓穿刺,最为常用涂片法:骨髓穿刺,最为常用,检出率,检出率8090;淋巴结穿刺应选取;淋巴结穿刺应选取表浅、肿大者,检出率约为表浅、肿大者,检出率约为46。培养法培养法:将穿刺物接种于:将穿刺物接种于NNN培养基,置培养基,置2225培养培养1周,有活动的周,有活动的前鞭毛体长出为阳性。前鞭毛体长出为阳性。动物接种法:动物接种法:将
15、穿刺物接种于易感动物(如地鼠、将穿刺物接种于易感动物(如地鼠、BALBc小鼠等),小鼠等),12个月后取肝、脾作印片涂片,瑞特染液染色镜检。个月后取肝、脾作印片涂片,瑞特染液染色镜检。(2)皮肤活组织检查或淋巴结活检)皮肤活组织检查或淋巴结活检四、实验诊断四、实验诊断1病原检查病原检查 杜氏利什曼原虫杜氏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 donovani)21(1)抗体检测:)抗体检测:IF、IHA、ELISA等等(2)循环抗原检测:)循环抗原检测:单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抗原斑点试验(抗原斑点试验(McAb-AST)四、实验诊断四、实验诊断2免疫诊断法免疫诊断法3分子生物学方法分子生物学方法(
16、1)PCR(2)快速试纸法)快速试纸法具有敏感性、特异性均高的特点,还可确定虫种。具有敏感性、特异性均高的特点,还可确定虫种。杜氏利什曼原虫杜氏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 donovani)22五、流行与防治五、流行与防治 黑热病在世界上分布很广。在亚洲主要流行于印度、中国、孟黑热病在世界上分布很广。在亚洲主要流行于印度、中国、孟加拉和尼泊尔等国家。东非、北非、欧洲的地中海沿岸地区和国家,加拉和尼泊尔等国家。东非、北非、欧洲的地中海沿岸地区和国家,前苏联的中亚地区,中、南美洲的部分国家也有此病流行。前苏联的中亚地区,中、南美洲的部分国家也有此病流行。1.分布分布杜氏利什曼原虫杜氏利什曼原
17、虫(Leishmania donovani)23五、流行与防治五、流行与防治 1949年以前,我国黑热病流行广泛,疫区范围包括山东、河北、河南、年以前,我国黑热病流行广泛,疫区范围包括山东、河北、河南、江苏、安徽、陕西、甘肃、新疆、宁夏、青海、四川、山西、湖北、辽宁、江苏、安徽、陕西、甘肃、新疆、宁夏、青海、四川、山西、湖北、辽宁、内蒙古及北京市郊等省、市、自治区。我国黑热病防治工作成绩卓著。近内蒙古及北京市郊等省、市、自治区。我国黑热病防治工作成绩卓著。近年来,黑热病主要发生在新疆、内蒙古、甘肃、四川、陕西、山西年来,黑热病主要发生在新疆、内蒙古、甘肃、四川、陕西、山西6个省、个省、自治区。
18、自治区。1.分布分布杜氏利什曼原虫杜氏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 donovani)24五、流行与防治五、流行与防治(1)人源型:)人源型:又称平原型,多见于平原地区,常有大流行,青少年多见,又称平原型,多见于平原地区,常有大流行,青少年多见,传播媒介为家栖型中华白蛉和新疆长管白蛉;传播媒介为家栖型中华白蛉和新疆长管白蛉;(2)犬源型:)犬源型:又称山丘型,多见于山丘地区,人的感染多来源于病犬,儿又称山丘型,多见于山丘地区,人的感染多来源于病犬,儿童多见,传播媒介为近野栖型中华白蛉;童多见,传播媒介为近野栖型中华白蛉;(3)自然疫源型:)自然疫源型:又称荒漠型,多分布新疆和内蒙古的某些荒
19、漠地区,当又称荒漠型,多分布新疆和内蒙古的某些荒漠地区,当地患者主要见于婴幼儿,传播媒地患者主要见于婴幼儿,传播媒介为野栖吴氏白蛉、亚历山大白蛉。介为野栖吴氏白蛉、亚历山大白蛉。2.分型分型杜氏利什曼原虫杜氏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 donovani)25五、流行与防治五、流行与防治(1)传染源:)传染源:病人、病犬及某些野生动物病人、病犬及某些野生动物。(2)传播途径:)传播途径:主要通过白蛉叮刺传播,偶可通过口腔黏膜、破主要通过白蛉叮刺传播,偶可通过口腔黏膜、破损皮肤、胎盘和输血传播。损皮肤、胎盘和输血传播。(3)易感人群:)易感人群:人群普人群普遍遍易感。病后免疫力持久。易感。病
20、后免疫力持久。3.流行环节流行环节杜氏利什曼原虫杜氏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 donovani)26五、流行与防治五、流行与防治(1)控制传染源:)控制传染源:治疗病人、捕杀病犬治疗病人、捕杀病犬。(2)消灭白蛉:)消灭白蛉:用杀虫剂在室内和畜舍滞留喷洒;加强个人防护,用杀虫剂在室内和畜舍滞留喷洒;加强个人防护,涂驱避剂等。涂驱避剂等。4.预防预防杜氏利什曼原虫杜氏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 donovani)27五、流行与防治五、流行与防治(1)治疗药物:)治疗药物:五价锑剂葡萄糖酸锑钠(国产药斯锑黑克)注五价锑剂葡萄糖酸锑钠(国产药斯锑黑克)注射,疗效可达射,疗效可达97.4;喷他脒和二脒替用于抗锑病人。喷他脒和二脒替用于抗锑病人。(2)脾切除术:经药物治疗无效,且有脾功能亢进者,可考虑。)脾切除术:经药物治疗无效,且有脾功能亢进者,可考虑。5.治疗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