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五章细菌感染性疾病
第十七节 感染性休克
一、学习要点
(一)掌握感染性休克得定义
感染性休克就是由病原微生物及其毒素等产物直接或间接地激活宿主得各种细胞与体液免疫系统,产生细胞因子或内源性介质,作用于机体各种器官、系统,引起急性微循环灌注不足,导致组织缺氧、细胞损害、代谢与功能障碍,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得危重综合征。
(二)掌握感染性休克常见得病原体
感染性休克得常见致病菌有革兰阴性细菌;如肠杆菌科细菌、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属、脑膜炎球菌与类杆菌等。革兰阳性菌:如葡萄球菌、链球、,肺炎链球菌与梭状芽孢杆菌等也可引起休克。某些病毒如引起肾综合征出血热得汉坦病毒等也易引起休克发生。
(三) 掌握容易并发感染性休克得感染
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暴发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肺炎、化脓性胆管炎、腹腔感染与幼儿细菌性痢疾等。
(四)掌握感染性休克得病因治疗原则
在病原菌未明前,可根据原发病灶、临床表现,推测最可能得致病菌,选用强力得、抗菌谱广得杀菌剂进行治疗,待病原菌确定后,根据药敏结果调整用药方案。剂量宜较大,首次可用加倍量,应于静脉内给药,以联合应用两种药为宜。
(五)掌握感染性休克抗休克治疗得五大治疗要点
⒈ 补充血容量。
⒉ 纠正酸中毒。
⒊ 血管活性药物得应用。
⒋ 维护重要脏器得功能。
⒌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得使用。
(六) 掌握预示感染性休克发生得可能征象
体温过高(>40、5℃)或过低(<36℃);非神经系统感染而出现神志改变,如表情淡漠或烦躁不安;呼吸加快伴低氧血症,与(或)代谢性酸中毒,而胸部X线摄片无异常发现;血压偏低或体位性低血压;心率明显增快与体温升高不平行,或出现心律失常;尿量减少;实验室检查发现血小板与白细胞(主要为中粒白细胞)减少、血清乳酸值增高、不明原因得肝肾功能损害等。
(七) 熟悉休克发生发展过程中微循环障碍得三个阶段
微血管经历痉挛、扩张与麻痹3个阶段:①缺血缺氧期;②淤血缺氧期;③微循环衰竭期。
二、复习题及答案
㈠ 名词解释
1、 中毒休克综合症(TSS):
名词解释答案:
1、 中毒休克综合症:就是由细菌毒素引起得严重感染性中毒休克一系列表现。
㈡ 填空题
1、 感染性休克多见于① ② ③ ④
大手术后体力恢复较差者尤为易感。
2、 感染性休克就是微生物因子与宿主防御机制间相互作用得结果,因此微生物得 与 以及机体得 与 就是决定休克发生发展得重要因素。
3、 感染性休克扩容治疗要求到达:① ;② ;③ ;④ ;⑤ ;
填空题答案:
1、 感染性休克多见于①医院内感染者;②老年人;③婴幼儿;④分娩妇女;⑤大手术后体力恢复较差者尤为易感。
2、 感染性休克就是微生物因子与宿主防御机制间相互作用得结果,因此微生物得毒力 与数量以及机体得内环境与应答就是决定休克发生发展得重要因素。
3、 感染性休克扩容治疗要求到达:①组织灌注良好,神清、口唇红润、肢端温暖、紫绀消失;②收缩压>90mmHg,脉压>30mmHg;③脉率<100次/分;④尿量>30ml/小时;⑤血红蛋白恢复至基础水平,血液浓缩现象消失。
㈢ 选择题 A1型题
1、在感染性休克中。导致低血压得重要介质为:
A.白细胞介素-4 B.白细胞介素-10 C.白细胞介素-13
D.前列腺素E2 E.一氧化氮
2、在感染性休克得淤血缺氧期,微循环障碍特点为:
A.微动脉舒张,毛细血管开放,微静脉仍持续收缩
B.微动脉舒张,毛细血管开放,微静脉开放
C.微动脉舒张,毛细血管收缩,微静脉收缩
D.微动脉收缩,毛细血管舒张,微静脉舒张
E.微动脉收缩,毛细血管舒张,微动脉舒张
3、感染性休克纠正酸中毒治疗得首选药物为;
A.10%碳酸氢钠 B.11、2%乳酸钠 C.22、4%乳酸钠
D.5%碳酸氢钠 E.10%葡萄糖酸钙
A2型题
4、有解除血管痉挛、兴奋呼吸中枢、提高窦性心律、稳定溶酶体膜、抑制血小板与中性粒细胞集聚得抗休克药物为:
A.多巴胺 B.间羟胺 C.酚妥拉明
D.东莨菪碱 E.异丙肾上腺素
5、感染性休克补充血容量治疗,每日低分子右旋糖酐得用量以多少为宜:
A.不超过800ml B.根据病情需要 C.不超过1500ml
D.不超过1000ml E.不超过500ml
题号
1
2
3
4
5
答案
E
A
D
D
D
(四)问答题
1.预示感染性休克发生得可能征象
2.感染性休克得病因治疗原则
3.感染性休克常见得病原体
⒋ 感染性休克抗休克治疗得五大治疗要点
问答题答案:
⒈ 预示感染性休克发生得可能征象 体温过高(>40、5℃)或过低(<36℃);非神经系统感染而出现神志改变,如表情淡漠或烦躁不安;呼吸加快伴低氧血症,与(或)代谢性酸中毒,而胸部X线摄片无异常发现;血压偏低或体位性低血压;心率明显增快与体温升高不平行,或出现心律失常;尿量减少;实验室检查发现血小板与白细胞(主要为中粒白细胞)减少、血清乳酸值增高、不明原因得肝肾功能损害等。
2、 感染性休克得病因治疗原则 在病原菌未明前,可根据原发病灶、临床表现,推测最可能得致病菌,选用强力得、抗菌谱广得杀菌剂进行治疗,待病原菌确定后,根据药敏结果调整用药方案。剂量宜较大,首次可用加倍量,应于静脉内给药,以联合应用两种药为宜。
⒊ 感染性休克常见得病原体 感染性休克得常见致病菌有革兰阴性细菌:如肠杆菌科细菌、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属、脑膜炎球菌与类杆菌等。革兰阳性菌:如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链球菌与梭状芽孢杆菌等也可引起休克。某些病毒如引起肾综合征出血热得汉坦病毒等也易引起休克发生。
⒋ 感染性休克抗休克治疗得五大治疗要点
(1) 补充血容量。
(2)纠正酸中毒。
(3) 血管活性药物得应用。
(4) 维护重要脏器得功能。
(5)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得使用。
(五)病案分析
患者女性,3 3岁,民工。2008年1月3日起出现咽痛,少许咳嗽,无痰。1月5日上午突然寒战、高热,头痛、肌肉酸痛,频繁呕吐胃内容物、呈喷射性,间断出现谵妄。被送到当地医院急诊。入院体检:体温39、8℃,脉搏124次/分,呼吸28次/分,血压82/48mmHg。面色苍白、四肢末端厥冷、发绀、四肢及躯干皮肤有大片瘀点、瘀班、呈花斑状,颈硬、骸胸距3个横指,克氏征阳性。
⒈ 本例最可能得临床诊断为:
A、 肾综合症出血热
B、 脑型疟疾
C、 钩端螺旋体病脑膜脑炎型
D、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败血症休克型
E、 恙虫病并发脑膜脑炎
⒉ 有助于本例患者确诊得病原学检查有:
A.脑脊液革兰染色涂片找细菌与培养
B.脑脊液找疟原虫
C.患者血液做小鼠腹腔注射分离恙虫病立克次体
D.肾综合症出血热抗体检测
E.钩端螺旋体凝溶试验
⒊ 本例患者病原临床经验治疗得药物为:
A、 氯喹
B、 利巴韦林
C、 氯霉素
D、 磺胺嘧啶
E、 青霉素
病案分析答案:⒈D ⒉A ⒊E
( 长沙医学院:周毅)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