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2-2022学年北京市知春里中学高一(上)期中物理试卷(教师版).docx

上传人:二*** 文档编号:4449603 上传时间:2024-09-2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2022学年北京市知春里中学高一(上)期中物理试卷(教师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本文档共13页,全文阅读请下载到手机保存,查看更方便
资源描述
2022-2022 学年北京市知春里中学高一〔上〕期中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请将答案填在答题纸上,共18题,54分〕 1.〔3分〕〔2022秋•兴义市校级期末〕以下物理量为标量的是〔〕 A.平均速度 B.加速度 C.位移 D.温度 考点: 矢量和标量. 专题: 受力分析方法专题. 分析: 物理量按有无方向,分为矢量和标量,矢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标量是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 解答: 解:A、B、C 平均速度、加速度和位移都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矢量,故 ABC 错误. D、温度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故 D 正确. 应选:D 点评: 对于物理量的矢标性是学习的根本内容之一,对于矢量可结合其方向特点进行记忆. 2.〔3分〕〔2022秋•扬州期末〕以下运动图象中表示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是〔〕 A. B. C. D. 考点: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专题: 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 分析: 列出匀变速的位移时间公式和速度时间公式,由数学函数关系,可以解答各个选项. 解答: 解: 匀变速的位移时间关系为:,可知是二次函数关系,故AB错误. 匀变速的速度时间关系为:v=v0+at,可知是线性函数关系,t=0 时,速不为零,且斜率不为零,故 C 正确,D 错误 应选 C 点评: 图象问题,一定要按照给定的规律列出对应量的关系,然后在选择的时候要看清楚坐标轴,防止失误. 3.〔3分〕〔2022•雁峰区校级学业考试〕一个物体从A点运动到B点,以下结论正确的选项是〔〕 A.物体的位移一定等于路程 B.物体的位移与路程的方向相同,都从 A 指向 B C.物体的位移的大小总是小于或等于它的路程 D.物体的位移是直线,而路程是曲线 考点: 位移与路程. 专题: 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 此题根据位移和路程的定义进行分析:位移是由起点到终点的有向线段;路程是物体经过轨迹的长度. 解答: 解:A、位移是指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是由起点到终点的有向线段;而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 长度;故位移的大小一般是小于或等于路程的; 只有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假设物体的运动轨迹为直线,那么路程也可以为直线,故 D 错误; 故只有 C 正确;AB 错误; 应选 C. 点评: 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是学习物理的重要根底,在学习时要注意准确把握. 4.〔3分〕〔2022•海南〕两个大小分别为F1和F2〔F2<F1〕的力作用在同一质点上,它们的合力的大小F满足 〔 〕 A.F2≤F≤F1 B. ≤F≤ D.F12﹣F22≤F≤F12+F22 C.F1﹣F2≤F≤F1+F2 考点: 力的合成. 分析: 两个共点力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定那么,当两个力同向时合力最大,反向时合力最小. 解答: 解:两个共点力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定那么,当两个力同向时合力最大,等于 F1+F2,反向时合力最小等于 F1﹣F2,故 F1+F2≥F 合≥F1﹣F2 应选 C. 点评: 两力合成时,两力同向合力最大,两力反向合力最小. 5.〔3分〕〔2022秋•涪城区校级期中〕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物体竖直向下的运动就是自由落体运动 B.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的运动就是自由落体运动 C.在自由落体运动过程中,不同质量的物体运动规律相同 D.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位移与时间成反比 考点: 自由落体运动. 专题: 自由落体运动专题. 分析: 自由落体运动是物体初速度为零,只在重力作用下的下落运动,故任何物体自由落体的初速度都是零, 加速度都是 g,不同纬度 g 的数值不同,但这与物体本身质量无关. 解答: 解:A、自由落体运动是物体初速度为零且只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故 AB 错误; C、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初速度与加度均相同;故运动规律和质量无关;故 C 正确; D、由gt2可知,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故D错误; 应选:C. 点评: 此题关键明确自由落体运动的定义和条件,知道只有初速度为零且只受重力的运动才是自由落体运动. 6.〔3分〕〔2022•成都模拟〕如下列图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以下有关物体运动情况判断正确的选项是 〔 〕 A.前两秒加速度为5m/s2 B.4s末物体回到出发点 C.6s 末物体距出发点最远 D.8s 末物体距出发点最远 考点: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专题: 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 分析: 在速度﹣﹣时间图象中,某一点代表此时刻的瞬时速度,时间轴上方速度是正数,时间轴下方速度是负数;切线表示加速度,加速度向右上方倾斜,加速度为正,向右下方倾斜加速度为负;图象与坐标轴围成面积代表位移,时间轴上方位移为正,时间轴下方位移为负. 解答:解:A、前两秒加速度由加速度的定义式==5m/s2,故 A 正确. BCD、在速度时间图象中,图象与坐标轴围成面积代表位移,时间轴上方位移为正,时间轴下方位移为负,所以四秒末物体的位移为正向的最大值,离出发点最远,故 BCD 错误. 应选:A 点评: 此题是为速度﹣﹣时间图象的应用,要明确斜率的含义,知道在速度﹣﹣时间图象中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的含义. 7.〔3分〕〔2022•广东二模〕如下列图,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到一个水平向右的拉力F作用处于静止状态,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 A.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就是物体的重力 B.拉力 F 和水平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C.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为零 D.物体受到四对平衡力的作用 考点: 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 专题: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 分析: 根据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性质等分析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与物体的重力是否相同.分析物体受力情况分析拉力 F 和水平面对物体的摩擦力的关系. 解答: 解:A、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施力物体是物体、受力物体是水平面,而物体的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受力物体是该物体,可见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不是物体的重力.故 A 错误. B、物体水平方向受到拉力F 和摩擦力而处于平衡状态,拉力F 和水平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故B 错 误 . C、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受到的合外力为零.故 C 正确. D、物体受到 F 和摩擦力、重力和支持力两对平衡力作用而处于平衡.故 D 错误. 应选 C 点评: 分析受力情况是学习力学的根本功,一般按重力、弹力和摩擦力的顺序分析,根据平衡条件:合力为零分析各力的关系. 8.〔3分〕〔2022秋•松江区期末〕以下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只要是体积很小的物体都可看作质点 B.只要是质量很小的物体都可看作质点 C.质量很大或体积很大的物体都一定不能看作质点 D.由于所研究的问题不同,同一物体有时可以看作质点,有时不能看作质点 考点: 质点的认识. 专题: 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 只要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研究问题没有影响或者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时物体就可以当作质点,与物体的质量、体积的大小无关. 解答: 解:A.只要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研究问题没有影响或者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时物体就可以当作质点,故大的物体也可以作为质点,例如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地球可以看成是质点,故 A 错误; B.小的物体有时却不能当作质点,原子核很小,但在研究原子核内部的结构等的时候是不能看成质点的,故 B 错误; C.能否看成质点与物体的质量、体积的大小无关.例如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地球可以看成是质点, 故 C错误; D.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地球可以看成是质点,而研究地球自转时不可以把地球看成质点,故 D 正确. 应选 D. 点评: 只要掌握了质点的概念解决此类问题就不在话下,此题是帮助我们掌握质点的概念的不可多得的一道好题. 9.〔3分〕〔2022•防城港一模〕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们创造出了许多物理学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想法、类比法和科学假说法、建立物理模型法等等.以下关于所用物理学研究方法的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 〕 A.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假设法B.根据速度定义式,当△t非常非常小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了极 限思想方法 C.在探究加速度、力和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时,先保持质量不变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保持力不变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该实验应用了控制变量法 D.在推导匀变速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微元法 考点: 质点的认识;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 分析: 在研究多个量之间的关系时,常常要控制某些物理量不变,即控制变量法; 当时间非常小时,我们认为此时的平均速度可看作某一时刻的速度即称之为瞬时速度,采用的是极限思维法; 质点是实际物体在一定条件下的科学抽象,是采用了建立理想化的物理模型的方法; 在研究曲线运动或者加速运动时,常常采用微元法,将曲线运动变成直线运动,或将变化的速度变成不变的速度. 解答: 解:A、质点采用的科学方法为建立理想化的物理模型的方法,故 A 错误; B、为研究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时的速度,我们采用了取时间非常小,即让时间趋向无穷小时的平均速度作为瞬时速度,即采用了极限思维法,故 B 正确; C、在研究加速度与质量和合外力的关系时,由于影响加速度的量有质量和力,故应采用控制变量法, 故 C 正 确 ; D、在探究匀变速运动的位移公式时,采用了微元法将变速运动无限微分后变成了一段段的匀速运动, 即采用了微元法,故 D正确; 此题选错误的,应选:A. 点评: 在高中物理学习中,我们会遇到多种不同的物理分析方法,这些方法对我们理解物理有很大的帮助;故在理解概念和规律的根底上,更要注意科学方法的积累与学习. 10.〔3分〕〔2022•许昌一模〕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物体加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时,那么速度一定增加 B.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那么加速度就越大 C.物体加速度的方向保持不变,那么速度方向也保持不变 D.物体加速度的大小不断变小,那么速度大小也不断变小 考点: 加速度. 分析: 速度的方向与加速度的方向相同时,物体就做加速,相反就做减速,不是单看正负的, 加速度的物理意义是表示物体运动速度变化的快慢,加速度变小,只是说明速度增加的慢了. 解答: 解:A、正方向是人为的规定的,可以与加速度的方向相同,也可以与加速度的方向相反,加速度的方向与正方向相同时,加速度就是正的,与正方向相反就是负的,物体是加速还是减速是看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相同还是相反,不能只看加速度方向的正负.所以 A 错误. B、加速度就是表示物体运动速度变化的快慢,速度变化越快,也就说明加速度大,所以 B 选项正确. C、加速度的方向不变,速度的方向也可能改变,比方平抛运动,加速度就是竖直向下的,但速度的方向 时 刻 在 变 , 所 以 C 选 项 错 误 . D、加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速度变化的快慢,当物体做加速运动时,加速度变小,只是说明速度增加的慢了,但速度仍然是在增加的,所以 D 选项错误. 应选:B. 点评: 此题考查的就是学生对加速度,即加速度与速度的关系的理解,掌握好加速度的物理意义,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11.〔3分〕〔2022秋•顺德区校级期末〕如图示①②是两个物体甲、乙做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它们的加速度分别是a1、a2,那么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 A.甲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乙做匀减速直线运动B.甲和乙的速度方向相同 C.甲和乙的加速度方向相反 D.甲的加速度数值比较大 考点: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专题: 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 分析: v﹣t 图象中倾斜的直线表示匀变速直线运动,根据速度的正负,分析速度的方向关系.根据图象的斜率分析加速度的打下和方向关系. 解答: 解:A、由图看出,甲的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正,所以甲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乙的初速度为正,加速度为负,所以乙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故 A 正确; B、甲和乙的图象都在时间轴的上方,都为正,所以两者速度方向相同,故 B 正确; C 、甲的加速度为正,乙的加速度为负,所以加速度方向相反,故 C 正确; D、乙的斜率的绝对值比甲的大,所以乙的加速度比甲的大,故 D 错误. 此题选错误的,应选:D 点评: 此题考查根本读图能力,由速度图象直接读出速度的方向、加速度的方向,并能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 12.〔3分〕〔2022秋•黑龙江期末〕一个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从开始运动起,连续通过三段位移的时间分别是1s、2s、3s,这三段位移的长度之比和这三段位移上的平均速度之比分别是〔 〕 A.1:4:9,1:2:3 B.1:8:27,1:4:9 C.1:2:3,1:1:1 D.1:3:5,1:2:3 考点: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综合运用;平均速度. 专题: 计算题. 分析: 要求连续的时间不等的三段时间内的位移之比,就要分别求出这三段时间内得位移,要求这三段位移, 可以先求第一段的位移,再求前两段的位移,再求前三段的位移,前两段的位移减去第一段的位移,就等于第二段的位移,前三段的位移减去前两段的位移就等于第三段的位移;某段时间内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就等于该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解答:解:根据可得 物体通过的第一段位移为a×12又前3s的位移减去前1s的位移就等于第二段的位移故物体通过的第二段位移为a×〔1+2〕2﹣×a×12=a×8 又前 6s 的位移减去前 3s 的位移就等于第三段的位移 故物体通过的第三段位移为a×〔1+2+3〕2﹣×a×〔1+2〕2=a×27 故 x1:x2:x3=1:8:27 在第一段位移的平均速1= 在第二段位移的平均速度 = 在第三段位移的平均速= 故1: : ::=1:4:9 应选 B. 点评: 此题求解第二段和第三段位移的方法十分重要,要注意学习和积累,并能灵活应用. 13.〔3分〕〔2022•安徽〕L型木板P〔上外表光滑〕放在固定斜面上,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木板上,另一端与置于木板上外表的滑块 Q 相连,如下列图.假设 P、Q 一起沿斜面匀速下滑,不计空气阻力.那么木板 P 的受力个数 为 〔〕 A.3 B.4 C.5 D.6 考点: 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滑动摩擦力;物体的弹性和弹力. 专题: 压轴题. 分析: 先对物体 Q 受力分析,由共点力平衡条件可知,弹簧对 Q 有弹力,故弹簧对 P 有沿斜面向下的弹力; 再对物体 P 受力分析,即可得到其受力个数. 解答: 解:P、Q 一起沿斜面匀速下滑时,由于木板 P 上外表光滑,滑块 Q 受到重力、P 的支持力和弹簧沿斜面向上的弹力.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物体 Q 必对物体 P 有压力,同时弹簧对 P 也一定有向下的弹力,因而木板 P 受到重力、斜面的支持力、斜面的摩擦力、Q 的压力和弹簧沿斜面向下的弹力,所以选项 C 正确; 应选 C. 点评: 对物体受力分析,通常要用隔离法,按照先力,然后重力、弹力、摩擦力的顺序分析. D.m2/s3 14.〔3分〕〔2022•桂林一模〕轿车的加速度大小是衡量轿车加速性能的一项重要指标.近来,一些高级轿车的设计师在关注轿车加速度的同时,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叫做“加速度的变化率〞,用“加速度的变化率〞这一新的概念来描述轿车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快慢,并认为,轿车的加速度变化率越小,乘坐轿车的人感觉越舒适.下面四个单位中,适合做加速度的变化率单位的是〔 〕 A.m/s B.m/s2 C.m/s3 考点: 力学单位制. 分析: 根据题意可知新物理量表示的是加速度变化的快慢,根据定义式的特点可以知道物理量的单位.解答: 解:新物理量表示的是加速度变化的快慢,所以新物理量应该等于加速度的变化量与时间的比值, 而加速度的单位是 m/s2, 所以新物理量的单位应该是 m/s3,所以 C 正确. 应选 C. 点评: 加速度是表示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可以理解表示加速度变化的快慢的新物理量的单位. 15.〔3分〕〔2022秋•海淀区校级期中〕如下列图,受斜向上的恒定拉力作用,物体在粗糙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那么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 A.拉力在竖直方向的分量一定大于重力 B.拉力在竖直方向的分量一定等于重力C.拉力在水平方向的分量一定大于摩擦力 D.拉力在水平方向的分量一定等于摩擦力 考点: 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 专题: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 分析: 对物体受力分析,因为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抓住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合力等于零,比较拉力在竖直方向上的分力和重力的大小关系,以及拉力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力与摩擦力的大小关系. 解 答 : 解 : 物 体 受 重 力 、 拉 力 、 支 持 力 、 摩 擦 力 处 于 平 衡 , A、在竖直方向上合力为零,那么重力等于支持力和拉力的分力之和,并且支持力不会为零,所以拉力在竖 直 方 向 上 的 分 力 小 于 重 力 . 故 AB错 误 ; C、在水平方向上合力为零,所以拉力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力等于摩擦力.故 C 错 D正确; 应选:D. 点评: 解决此题的关键能够正确地进行受力分析,抓住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的合力等于零去分析. 16.〔3分〕〔2022•新安县模拟〕如下列图,两个等大的水平力F分别作用在物体B、C上.物体A、B、C都处于静止状态.各接触面与水平地面平行.物体 A、C间的摩擦力大小为 f1,物体 B、C间的摩擦力大小为 f2,物体 C与地面间的摩擦力大小为 f3,那么〔〕 A.f1=0,f2=0,f3=0 B.f1=F,f2=0,f3=0 C.f1=0,f2=F,f3=0 D.f1=0,f2=F,f3=F 考点: 摩擦力的判断与计算. 专题: 摩擦力专题. 分析: 把 ABC 看做一个整体进行受力分析,可知 C 与地面间的摩擦力情况,再分别把 AB 隔离出来,分别受力分析,可知 AC 之间及 BC 之间的静摩擦力情况. 解答: 解:把 ABC 看做一个整体,从整体的角度考虑,由于是两个等大、反向的力分别作用在系统上,所以物体 C 与地面间的摩擦力大小 f3=0; 隔离物体 A 进行受力分析,因物体 A 静止于物体 C 上,相对于 C 无相对运动趋势,所以物体 A、C 间 的摩擦力大小 f1=0; 隔离物体 B 进行受力分析,B 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 F 作用而相对于 C 静止,但有向右的运动趋势,会受到向左的静摩擦力,由二力平衡可知 f2=F 所以选项 ABD 错误,选项 C 正确. 应选 C. 点评: 该题考察了如何利用整体法和隔离体法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在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正确的选取研究对象,会使对问题的分析变的简单明了. 17.〔3分〕〔2022•安庆模拟〕一个实验小组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中,使用两条不同的轻质弹簧a和b,得到弹力与弹簧长度的图象如下列图.以下表述正确的选项是〔 〕 A.a 的原长比 b 的长 B.a的劲度系数比 b的大 C.a的劲度系数比 b的小 D.测得的弹力与弹簧的长度成正比 考点: 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 专题: 实验题;弹力的存在及方向的判定专题. 分析: 弹簧的弹力满足胡克定律,F=kx,在图象中斜率表示弹簧的劲度系数 k,横截距表示弹簧的原长. 解答: 解:A、在图象中横截距表示弹簧的原长,故 b 的原长比 a 的长,故 A 错误 B、在图象中斜率表示弹簧的劲度系数 k,故 a 的劲度系数比 b 的,故 B 正确 C、同理 C 错误 D、弹簧的弹力满足胡克定律,弹力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故 D 错误应选 B 点评: 考查了胡克定律,注意 F﹣t 图象的认识. 18.〔3分〕〔2022•宜宾模拟〕如图,质量为m的木块在与水平方向成α角斜向上的拉力F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匀速滑动.木块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 A.木块受到地面摩擦力大小为 μFsinα B.木块受到地面摩擦力大小为 Fsinθ C.木块受到地面摩擦力大小为 μ〔mg﹣Fsinα〕 D.木块受到地面摩擦力大小为 μmg 考点: 摩擦力的判断与计算. 专题: 摩擦力专题. 分析: 对 m 进行受力分析,匀速运动时,木块的合力为零,抓住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合力为零,求出摩擦力和支持力大小. 解答: 解:因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知处于平衡状态,合力为零. 在水平方向上有:Ff=Fcosα 在竖直方向上有:N=mg﹣Fsinα.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得知,木块对地面的压力大小 N′=N=mg﹣Fsinα. 根据Ff=μN得:Ff=μ〔mg﹣Fsinα〕. 故 C 正确,A、B、D 错误. 应选:C. 点评: 解决此题的关键能够正确地受力分析,运用共点力平衡,结合滑动摩擦力公式进行求解. 二、实验题〔请将答案填在答题纸上,每空 2 分,共 20 分〕 19.〔6分〕〔2022秋•海淀区校级期中〕如图是用打点计时器〔频率为50Hz〕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时得到的纸带,从O点开始每隔4个点取一个计数点,那么相邻的两个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0.1s,测得OA=10cm, AB=8cm,BC=6cm,那么A点的速度大小为0.9 m/s,物体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 m/s2. 考点: 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专题: 实验题. 分析: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 x=aT2 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 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可以求出打纸带上 D 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 解答:解:由于从O点开始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是50Hz〕,所以相邻的计数点间有 5 个时间间隔,即 T=0.1s; 〔2〕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平均速度和△ x=aT2 得: vA===0.9m/s, a===﹣2m/s2,负号表示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故答案为:0.1,0.9,2 点评: 要提高应用匀变速直线的规律以及推论解答实验问题的能力,在平时练习中要加强根底知识的理解与应 用. 20.〔14分〕〔2022•威海模拟〕某同学和你一起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并测弹簧的劲度系数k.做法是先将待测弹簧的一端固定在铁架台上,然后将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竖直放在弹簧一侧,并使弹簧另一端的指针恰好落在刻度尺上.当弹簧自然下垂时,指针指示的刻度数值记作 L0;弹簧下端挂一个 50g 的砝码时,指针指示的刻度数值记作 L1;弹簧下端挂两个 50g 的砝码时,指针指示的刻度数值记作 L2;…;挂七个 50g 的砝码时,指针指示的刻度数值记作 L7. 〔1〕下表记录的是该同学已测出的 6 个值,其中有两个数值在记录时有误,它们的代表符号分别是L5 和 L6 . 代表符号 L0 L1 L2 L3 L4 L5 L6 L7 刻度数值/cm 1.70 3.40 5.10 8.60 10.3 12.1 〔2〕实验中,L3 和 L7 还没有测定,请你根据以下列图将这两个测量值填入上表中. 〔3〕为了充分利用测量数据,该同学将所测得的数值按如下方法逐一求差,分别计算出了三个差值:d1=L4﹣ L0=6.90cm,d2=L5﹣L1=6.90cm,d3=L6﹣L2=7.00cm. 请你给出第四个差值:d4=L7﹣L3 = 7.20 cm. 〔4〕根据以上差值,可以求出每增加 50g 砝码的弹簧平均伸长量△ L.△ L 用 d1、d2、d3、d4 表示的式子为: △L=,代入数据解得△L=1.75 cm. 〔5〕计算弹簧的劲度系数k=28.0N/m.〔g取9.8m/s2〕 考点: 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 专题: 实验题;弹力的存在及方向的判定专题. 分析: 用毫米刻度尺测量长度是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即要有估读的. 按照 d1、d2、d3 的表达式的规律表示出 d4. 充分利用测量数据,根据公式△ F=k△ x 可以计算出弹簧的劲度系数 k.其中△ x 为弹簧的形变量. 解答:解:〔1〕尺的最小分度值为1mm,所以长度L5应为10.30cm,L6为12.10cm. 〔2〕根据图所示读出指针指示的刻度数值: L3=6.85cm,L7=14.05cm 〔3〕为了充分利用测量数据,该同学将所测得的数值按如下方法逐一求差, 根据题意:d4=L7﹣L3=14.05cm﹣6.85cm=7.20cm. 〔4〕d1、d2、d3、d4分别表示挂相差四个 50g的砝码时弹簧伸长量, 所以每增加50g砝码的弹簧平均伸长量△=1.75cm 〔5〕充分利用测量数据==28.0N/m 故答案为:〔1〕L5,L6 〔2〕6.85,14.05 〔3〕L7﹣L3,7.20 〔4〕1.75 〔5〕28.0 点评: 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是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对于实验问题,我们要充分利用测量数据求解可以减少误差. 三、计算题〔请将答案填在答题纸上,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结果要有单位,没有公式不得分,共 26 分〕 21.〔8分〕〔2022秋•绥棱县校级期末〕飞机着陆后以6m/s2大小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其着陆速度为60m/s,求: 〔1〕飞机着陆后 12s 内滑行的位移; 〔2〕整个减速过程的平均速度. 考点: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平均速度. 专题: 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 〔1〕先求出飞机着陆后到停止的时间,因为飞机速度为 0后,不再运动,然后根据匀变速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求出位移. 〔2〕根据平均速度的公式 去求减速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解答:  解.〔1〕飞机着陆后减速到0所需的时间 所以着陆后 12s 内的为位移等于 10s 内的位移. 即:x== 故飞机着陆后 12s 内滑行的位移为 300m. 〔2〕飞机减速过程的平均速度为: 故整个减速过程的平均速度为 30m/s. 点评: 解决此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以及知道飞机速度减速到 0 后不再运动,在 12s 内的为位移等于 10s 内的位移. 22.〔8分〕〔2022秋•海淀区校级期中〕如下列图,用绳将重10N球挂在光滑的竖直墙壁上,当球静止时,绳与墙壁间的夹角为=1.732〕 〔1〕画出小球所受各力的示意图; 〔2〕求绳子对球的拉力和墙壁对球的支持力 考点: 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物体的弹性和弹力. 专题: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 分析: 〔1〕对球受力分析,受重力、支持力和细线的拉力; 〔2〕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并结合正交分解法列式求解即可. 解答:解:〔1〕对球受力分析,如以下列图所示: 〔2〕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有: Tcos30°=G Tsin30°=N 解得: N=Gtan30°=10×≈5.77NT=2N=11.55N 答:墙面对球的支持力大小为 N=5.77N,方向水平向右; 绳子对球的拉力大小为 T=11.55N,方向竖直向上. 点评: 应用共点力的平衡解决物体,首先要正确的受力分析,再在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上列式求解. 23.〔10分〕〔2022秋•海淀区校级期中〕公共汽车从车站出发以4m/s的速度沿平直公路行驶,2s后,一辆摩托车从同一车站开出匀加速追赶,加速度为 2m/s2.试问 〔1〕摩托车出发后,经过多长时间追上汽车 〔2〕摩托车追上汽车时,离出发点多远 〔3〕摩托车追上汽车前,两者之间的最大距离是多少 考点: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专题: 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 〔1〕抓住位移关系相等,根据运动学公式求出追及的时间. 〔2〕根据追及的时间,运用匀速直线运动的公式求出公共汽车的位移,从而得知离出发点的距离. 〔3〕在速度相等前,两车的距离越来越大,速度相等后,两车的距离越来越小,知速度相等时,距离最大. 解答:解:〔1〕设经过t时间摩托车追上汽车. 有: 解得:t=2+s≈5.46s. 〔2〕根据运动学公式有:x=v0〔t+2〕=4×7.46m=29.84m 〔3〕当两者速度相等时,距离最大. 那么: 此时公共汽车的位移:x1=v0〔t′+2〕=16m 摩托车的位移: 最大距离:△x=x1﹣x2=16﹣4=12m. 答:〔1〕摩托车出发后,经5.46s追上汽车. 〔2〕摩托车追上汽车时,离出发点 29.84m. 〔3〕摩托车追上汽车前,两者最大距离是 12m. 点评: 解决此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灵活运用运动学公式进行求解.以及知道速度小者加速追速度大者,当速度相等时,距离最大.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物理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