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高士中学2012-2013高一下学期地理期中试卷
2012修订版人教PEP三年级上册
本试题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第Ⅰ卷为选择题,第Ⅱ卷为答题卷。 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60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相应的方框内填涂(本大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上海市1993年以来出生率在6‰以下, 死亡率在8‰以下。读1993-2003年来上海市人口总数与自然增长率变化示意图,回答1~2题。
1.近年来上海市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而总人口数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
A.出生率高 B.死亡率低 C.人口迁移 D.经济发达
2.导致上海市人口总数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
A.社会文化因素 B.政治因素 C.生态环境因素 D.经济因素
世界人口目前增以每年7700万人口的速度增加,其中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规模速度较快,印度、中国、巴基斯坦、尼日利亚、孟加拉国、印度尼西亚等六国人口增长将占世界净增人口的一半。据此回答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世界普遍面临着人口出生率高的问题
B.世界大多数国家面临着人口出生率高的问题
C.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面临着出生率高、高增长率的问题
D.发达国家面临着少年儿童比重大的问题
读某城市功能分区图(下图),完成4-5题。
4.以该城市空间结构属于( )
A.同心圆模式 B.扇形模式 C.多核心模式 D.未来田园模式
5.该城市最不可能的主导风向是( )
A.东南风 B.西北风 C.东北风 D.西南风
6.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经历了“桑基、蔗基→果基、花基”的发展历程。引起这种农业生产方式变化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市场需求 B.技术条件 C.劳动力价格 D.国家政策
图为某城市功能分区示意图。读图回答7-8题。
7.若数字①一④表示城市各功能区,则①最有可能是( )
A.住宅区 B.商业区
C.绿化带 D.工业区
8.若该城市工业布局合理,则该地主导风向和河流的大致流向是( )
A.西北风、向北流 B.东北风、向南流
C.东南风、向南流 D.西南风、向北流
下图是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图,读图回答9~10题。
9、该国人口达到顶峰时期为 ( )
A.① B.② C.③ D.④
10、下列各国家中,人口发展情况与图示类型一致的是( )(
A.德国 B.日本 C.中国 D.巴西
陕西省北部白于山区39.2万人因干旱缺水和水质差而陷入贫困。2011年陕西省政府决定将他们搬迁到城镇周边、中心村附近或其他城市。据此完成11-12题。
11.影响白于山区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是( )
A.自然资源 B.科学技术 C.消费水平 D.开放程度
12.促成此次人口迁移的直接原因是( )
A.矿产枯竭 B.经济落后 C.政策扶持 D.教育需求
13.影响我国南疆的棉花种植、松嫩平原的甜菜种植、千烟洲一带的垂直农业、城郊蔬菜生产基地形成的主导区位因素分别是( )
A.热量、(灌溉)水源、地形、市场 B.地形、市场、热量、(灌溉)水源
C.地形、热量、市场、(灌溉)水源 D.(灌溉)水源、热量、地形、市场
14.英国等西欧国家牧牛业发达的有利条件是( )
A.地下水丰富,提供牲畜饮用水 B. 市场需求量大
C.山区面积广大,草场资源丰富 D.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15.有关阿根廷牧牛业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横穿潘帕斯草原大铁路的修建,促进了牧牛业的发展 ② 种植饲料作物等措施弥补了天然草场的不足 ③这里所产的牛肉大量供应美国市场 ④粗放的经营方式降低了生产成本
A .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16.既是世界上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又是重要的小麦出口国的是 ( )
A.美国 B.新西兰 C.澳大利亚 D.阿根廷
17.我国糖料作物的“南蔗北菜”的分布,体现了农业生产的( )
A.地域性 B.季节性 C.周期性 D.连续性
18.关于人口迁移概念的理解,正确的是 ( )
A.凡人口在两地区间的空间移动,均称为人口迁移
B.参与国际旅游属于人口迁移范畴
C.我国大学生赴欧美留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属人口迁移
D.属人口迁移范畴的迁移人口,其空间移动距离在1000千米以上
图是“我国西北某城郊一小型大棚蔬菜生产模式图”,棚顶用塑料薄膜密封,西北面是墙,侧面是唯一进出大棚的工作门。回答
19.我国近年来塑料大棚菜田发展迅速的原因是( )
①平原地形为主 ②雨热同期的气候 ③城市市场需求量大 ④农业技术的推广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
20.农业区位的选择实质就是( )
A.农作物的合理分布 B.对气候的资源的合理利用
C.对农产品市场的最佳选择D.对土地的合理利用
21. 地租差异是功能区形成的重要原因,这是由于( )
①不同功能的活动对土地需求不同
②土地供应有限,条件好的地区地租也高
③在市场经济中,竞争环境下,各类活动的付租能力有差异
④土地的最终使用与各种活动的付租能力无关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2.商品谷物农业的基本特征是( )
A.只种玉米 B.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
C.是一种粗放型农业类型D.商品谷物农场都是私营的
23.季风水稻田区发展水稻种植业的优势有( )
A.大面积可供开垦的土地 B.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C.终年高温多雨的气候 D.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
24.决定上海郊区的乳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 )
A.优越的水热条件 B .市场的需要 C .国家政策的影响 D .地势平坦的三角洲地区
25.美国商品谷物农业和阿根廷大牧场放牧业生产的共同条件是( )
A .人多地少 B.土地租金地 C .便捷的交通 D .高度发达的工业
26.我国海南岛利用光热条件,重点发展蔬菜,花卉的生产供应北京市,主要依赖:( )
①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 ②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
③优良的品质和政策优势 ④农产品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据报道,天津市政府决定,从2001年起,将原有的1万亩水稻田改种玉米和小麦,据此回答27-28题。
27.天津市政府作出农业调整决策的主要原因是:( )
A.华北地区居民习惯吃面食,大米销售有困难
B.水稻产量低于玉米、小麦,经济效益差
C.华化地区缺水严重,而种水稻需水量过多
D.种植水稻需喷洒农药,会严重影响环境质量
28.这项农业调整政策:( )
A.符合“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原则
B.充分考虑到了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周期性特点
C.说明市场的需求量对农业生产的类型和产量影响最大
D.说明对于食物的偏好是影响作物品种选择的最关键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量农民离开家乡向大城市和东部沿海地区流动,形成了民工潮。大量农民工进城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但也带来了一些社会问题。据此完成29-30题。
29.形成我国民工潮的主要原因是( )
A .自然资源地区分布不均 B .人口密度地区分布不均
C .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差异 D .交通线路地区分布差异
30.下列措施有助于缓解民工潮过度攀升的是( )
A .加快农业机械化步伐,提高生产效率 B .加强东西部联系,促进产业转移
C .加快高速铁路建设,缩短时空距离 D .发挥区位优势,加快沿海发
第Ⅱ卷(非选择题 40分)
高士中学2012-2013高一下学期地理期中试卷
答题卷
一. 选择题(6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二. 综合题(40分)
31. 读“某国不同时期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A图 B图
(1) A图中ABCDEF反映的是_________________过程;该过程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图中的变化过程与B图中的_______曲线对应。(5分)
(2) 一个国家和地区的______________水平,体现其经济发展水平。B图中a的国家按经 济发展水平处于_______________国家。而B图中另一曲线表示的是____________国家。(3分)
(3) A图中E—F反映了___________现象,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32.下图是“西欧国家农业生产结构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________(14分)
(1)A阶段农业生产以________为主,B阶段农业生产是种植业和畜牧业并重的________,C阶段则以________为主。(3分)
(2)C阶段的生产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是影响其生产的重要因素。(3分)
(3)西欧的牧草大部分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气候区,这种气候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很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我国的西部牧草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气候区和________气候区。(4分)
(4)西欧人称牧草为“绿色金子”,是因为西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乳产品需求量大。(2分)
(5)我国西部人称牧草为“天然蓄水池”,是因为其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2分)
3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请分析改革开放前,四季青作为北京市蔬菜生产基地的原因。(4分)
(2)试从社会经济条件分析,是什么因素的变化促使海南岛成为北京蔬菜生产基地?(4分)
(3)请分析20世纪90 年代中期后,是什么自然因素使北京附近地区不能成为北京的蔬菜基地?(2分)
(4)海南岛与山东寿光相比,蔬菜生产具有什么自然条件上的优势?(4分)
高士中学2012-20123第二学期地理期中试卷
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C
D
D
C
D
A
B
D
D
A
A
C
D
B
A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C
A
C
C
D
C
B
B
B
C
D
C
A
C
B
二.综合题
1.答案:(1)城市化 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 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逐渐转移 a (每空1分) (2) 城市化 发达 发展中 (每空1分)
(3) 逆城市化 ( 1分) 大城市环境日益恶化,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的提高,乡村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渐完善(3分)
2.答案:(1)种植 混合农业 乳畜(每空1分)
(2)奶牛 市场 饲料供应 (每空1分)
(3) 温带海洋性 全年温和多雨 温带大陆性 高山 (每空1分) (4)经济发达,城市众多(2分) (5)涵养水源,保持水土(2分)
3.答案:(1)位于北京城郊;接近消费市场,运输成本低;附近水源丰富。
(2)交通运输和冷藏技术的发展。
(3)水资源缺乏
(4)纬度低;光热充足;一年四季连续生产;降水较丰富。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