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重点解析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化学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则下列表示混合物的是ABCD2、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
2、的质量一定比原子大B钠原子和钠离子的核电荷数相等C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D原子中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3、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A铝B氢氧化钠C金刚石DC604、湿衣服经过晾晒就能变干的原因是A分子在不停运动B分子的体积很小C分子间有间隔D分子的质量很小5、铬是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金属。如图是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铬原子的质子数是24B铬的相对原子质量是52.00gC铬属于金属元素D铬原子核外有4个电子层6、如图为四种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化学性质相似的一组是A和B和C和D和7、能保持过氧化氢化学性质的微粒是A过氧化氢分子B氧分子C氢分子D氢原子8、如图是硒元素
3、在元素周期表中相关信息及其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硒元素是金属元素B硒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4C硒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gD图中n的值为49、乙烯(C2H4)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用乙烯可制备乙醇,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乙烯分子中碳原子、氢原子个数比为1:2B乙醇由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C反应过程中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D28 g乙烯能与36 g水反应生成64 g乙醇10、磷元素对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其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属于金属元素B磷原子核外有16个电子C相对原子质量为30.97gD每个磷原子中有16个中子第卷(非选择题 70分
4、)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2020年4月,首钢工业遗址公园莲石湖全线完工蓄水,干涸25年的河道首次实现全线通水。(1)河水属于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2)河水下泄过程中有部分水蒸发掉,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发生变化的是_(填序号)。A分子质量B分子种类C分子间隔2、用化学用语填空(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_;(2)构成氯化钠的阴离子是_;(3)两个镁离子_;(4)两个氢原子_3、硒元素具有抗衰老、抑制癌细胞生长的功能,其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甲。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n =_。(2)硒属于_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3)A、
5、B_ (填“属于”或“不属于”)同种元素。(4)图乙表示的粒子中,其化学性质与硒原子化学性质相似的是_(填标号)。4、如图是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据图可知: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_,在化学反应中该原子容易_(填“失去”或“得到”)电子而变成_(用符号表示),该元素属于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5、下列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依图回答下列问题:(1)D示意图中,x=_,其所示元素属于_(金属/非金属)元素。(2)A、B、C、D、E中,在周期表中处于第二周期的是_。(3)B、D、E中,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的是_。三、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8分,共计40分)1、某原子的质量是碳12原子质量的
6、两倍。求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2、计算:(1)已知某粒子符号为Rm+,其核外电子数为n,则其质子数为_;(2)已知一个氧原子的质量为akg,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为bkg,求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3、碳12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kg,一种氧原子的质量为2.65710-26kg,计算该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要求写出算式,结果取整数)4、请回答下列问题。(1)某同学用氯酸钾制取14.3克的氧气,则这些氧气的体积是多少升?若这些氧气来自于空气则需要空气多少升?(氧气的密度1.43g/L,空气的密度1.29g/L)(2)某原子的核电荷数为26,相对原子质量为56,则它的中子数与电子数之差
7、是多少?5、已知碳-12原子的质量为X千克,若某原子的质量为Y千克,则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写出计算表达式)。四、实验探究(1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10分)1、拔丝地瓜是深受漳州人们喜爱的一道菜肴,烹饪的关键是将白砂糖加热熬制到能拉出长丝的最佳状态。兴趣小组同学对影响白砂糖拔丝效果的因素进行探究。(査阅资料)水拔和油拔是两种常用的拔丝方法。其中,水拔是将白砂糖加水混合熬制,油拔是将白砂糖加油混合熬制。(实验目的)探究不同温度下,水拔、油拔对拔丝效果的影响。(猜想与假设)_对拔丝效果好。(进行实验)如下图装置所示(夹持仪器已略去),兴趣小组同学分别往装有混合物A(白砂糖20g,色拉油6mL
8、)和混合物B(白砂糖20g,水a mL)的两根试管中分别放入相同的环形搅拌棒和温度计,再将两根试管一起放入裝有色拉油的烧杯中加热,所测得的温度和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记录在下表。(实验记录)实验序号A组(白砂糖20g,色拉油6mL)B组(白砂糖20g,水a mL)温度/混合物A中现象温度/混合物B中现象1146熔融,产生大量气泡146沸腾,产生大气泡2158几乎无气泡,淡黄色,出短糖丝158有小气泡,淡黄色,出短糖丝3160几乎无气泡,淡黄色,出长糖丝160几乎无气泡,黄色,出长糖丝4162几乎无气泡,深黄色,出长糖丝162几乎无气泡,深黄色,出长糖丝5164有小气泡,棕黄,糖丝易断164有小气泡,
9、棕黄,糖丝易断6166有大量小气泡,棕色,出丝差166有大量小气泡,棕色,出丝差7176糖液明显变黑分解176糖液明显变黑分解(解释与结论)(1)混合物B中,a=_mL;B组实验的目的是_。(2)加热过程中需要不断搅拌混合物,其目的是_。加热时,温度计中的汞柱液面上升的原因是_(从微观角度分析)。(3)为保证油拔效果最佳,加热时应将糖液的温度区间控制在_。(实验结论)(4)水拔、油拔对拔丝效果_。(填“有”或“没有”)影响。理由是_。(反思与评价)(5)油拔过程中,若没有温度计,可用于推断糖液是否达最佳温度区间的现象除了糖丝长短外,还有_。(6)从实验记录表发现,当温度升到176时没有继续升温
10、进行实验的理由是_。(7)如果你是老板,从成本的角度考虑,你选择的拔丝方法是_。-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A【分析】混合物:多种分子构成的物质。纯净物:同种分子或原子构成的物质。【详解】A.含有三种不同的分子,属于混合物,符合题意;B.只有一种分子,属于纯净物,不符合题意;C.由同种原子构成的纯净物,不符合题意;D.只有一种分子,属于纯净物,不符合题意;故选:A。2、B【详解】A、分子的质量不一定比原子大,如铁原子的质量比氢分子大。故选项说法不正确;B、钠离子是钠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形成的,核电荷数不变,故选项说法正确;C、在化学变化中,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故选项说法不正确;D、原子中质子数和
11、核外电子数相等,但与中子数不一定相等,故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B。3、D【详解】A、铝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铝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B、氢氧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C、金刚石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D、C60是由C60分子构成的,故选项正确。故选:D。4、A【详解】湿衣服经过晾晒就能变干的原因是水分子不断运动到了空气中,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故选A。【点睛】5、B【详解】A、元素信息图中左上角的数字是元素的原子序数,原子序数等于原子的质子数,由图可知,铬原子的质子数是24,选项正确;B、元素信息图中正下方的数字就是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由图可
12、知,铬的相对原子质量是52.00,选项错误;C、铬元素的名称带有金字旁,属于金属元素,选项正确;D、由铬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铬原子核外有4个电子层,选项正确;故选B。6、B【详解】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最外层8个电子是相对稳定结构。但第一层就是最外层的,2个电子就是相对稳定结构。图中都是相对稳定结构。综上所述:选择B。7、A【详解】A、过氧化氢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则保持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过氧化氢分子,故选项正确;B、过氧化氢是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不含有氧分子,故选项不正确;C、过氧化氢是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不含有氢分子,故选项不正确;D、保持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的
13、最小粒子是过氧化氢分子,不是氢原子,故选项不正确。故选A。8、B【详解】A、硒元素中文名称中偏旁“石”表示该元素为非金属元素,故A错误;B、元素周期表单元格左上角数字表示该元素的原子序数,由图可知,硒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4,故B正确;C、元素周期表单元格中文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单位为“1”,硒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故C错误;D、原子中质子数和电子数相等,由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得n=6,故D错误;故选B。9、D【详解】A、由图可知,乙烯分子中碳原子、氢原子个数比为1:2,正确。B、由图可知,乙醇由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正确。C、由图可知,反应过程中分子
14、种类发生了改变,正确。D、由微观示意图可知,一个乙烯分子和一个水分子生成一个乙醇分子,质量比为28:18:46,故28 g乙烯能与18 g水反应生成46g乙醇,错误。故选:D。10、D【详解】A:磷是“石”字旁,属于非金属元素。A错。B:原子中核外电子数等于质子数,磷原子核外有15个电子。B错。C:元素名称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磷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0.97。C错。D:每个磷原子中有15个质子,相对原子质量为30.9731,所以每个磷原子中有31-15=16个中子。正确。综上所述:选择D。二、填空题1、(1)混合物(2)C【解析】(1)河水中含有水、难溶性杂质、可溶性杂质等,属于混合物
15、,故填:混合物。(2)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而水分子本身的质量、大小和种类没有发生变化,故填:C。2、(1)Al(2)Cl-(3)2Mg2+(4)2H【分析】(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其元素符号为Al;故填:Al。(2)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省略不写,若表示多个离子,则在该离子符号前面加上相应的数字,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其阴离子为Cl-;故填:Cl-。(3)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
16、,1省略不写,若表示多个离子,则在该离子符号前面加上相应的数字,则两个镁离子表示为2Mg2+;故填:2Mg2+。(4)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若表示多个原子,则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两个氢原子表示为2H;故填:2H。【点睛】3、(1)6(2)非金属(3)不属于(4)C【分析】(1)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以34=2+8+18+n,n=6。(2)硒是“石”字旁,是非金属元素。(3)A、B质子数分别为9、11,质子数不同,不属于同种元素。(4)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硒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6,与C相同,与C化学性质相似。4、16 得到 S2- 非金属 【详
17、解】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6,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子序数,该原子是硫原子,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6,容易得到两个电子而形成硫离子,其符号为:S2-,硫是“石字旁”属于非金属元素。5、(1) 13 金属 (2)B(3)DE【解析】(1)D示意图中,最外层电子数为3,则D属于原子,原子中核外电子数=原子质子数,质子数为13的元素为铝元素,铝元素属于金属元素;(2)原子中,原子核外电子层数=其所在的周期数;A、原子核外电子层数=1,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第一周期;B、原子核外电子层数=2,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第二周期;C、C粒子对应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3,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第三周期;
18、D、原子核外电子层数=3,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第三周期;E、原子核外电子层数=3,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第三周期;A、B、C、D、E中,在周期表中处于第二周期的是B;(3)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B、D、E中,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的是DE。三、计算题1、解:设每个碳原子质量是aKg,则某原子质量为2aKg.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答: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4。【详解】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的定义进行计算,即以C-12原子质量的十二分之一作标准,其他原子质量与其相比较所得值,就是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详解见答案。2、(1)n+m(2
19、)【解析】(1)某粒子符号为Rm+,为R失去m个电子形成的,其核外电子数为n,则其质子数为n+m。(2)相对原子质量计算方法:,一个氧原子的质量为akg,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为bkg,则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3、16【详解】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4、(1)气体的体积=气体的质量气体的密度,氧气的体积为: ;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1/5 ,空气的体积为10L5=50L(2)核电荷数=质子数=26,根据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中子数=56-26 =30;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中子数与电子数之差是30-26=4【分析】(1)见答案;(2)见答案。5、【详解】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20、四、实验探究1、水拔 6 探究温度对水拔效果的影响 使混合物受热均匀 温度升高原子间隔变大 160-162 没有 其他条件相同时,A组B组出长糖丝温度区间相同都在 有没有气泡 糖液明显变黑分解 水拔 【详解】猜想与假设探究不同温度下,水拔、油拔对拔丝效果的影响,故可猜想水拔对拔丝效果好,故填:水拔。解释与结论(1)为了维持单一变量,形成对照实验,混合物B中,a=6mL;B组实验变量是温度,目的是探究温度对水拔效果的影响,故填:6;探究温度对水拔效果的影响。(2)加热过程中需要不断搅拌混合物,其目的是使混合物受热均匀。加热时,温度计中的汞柱液面上升的原因是温度升高原子间间隔变大,故填:使混合物受
21、热均匀;温度升高原子间隔变大。(3)160-162几乎无气泡,黄色,出长糖丝,为保证油拔效果最佳,加热时应将糖液的温度区间控制在160-162,故填:160-162。实验结论(4)水拔、油拔对拔丝效果没有影响,理由其他条件相同时,A组B组出长糖丝温度区间相同都在160-162,故填:没有;其他条件相同时,A组B组出长糖丝温度区间相同都在160-162。反思与评价(5)油拔过程中会伴随气泡的变化,油拔过程中,若没有温度计,可用于推断糖液是否达最佳温度区间的现象除了糖丝长短外,还有有没有气泡,故填:有没有气泡。(6)从实验记录表发现,当温度升到176时糖液明显变黑分解,没有继续升温进行实验的必要,故填:糖液明显变黑分解。(7)从成本的角度考虑,选择的拔丝方法是水拔,省油,故填:水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