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就与不足.doc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4424743 上传时间:2024-09-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就与不足.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就与不足.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就与不足.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就与不足.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就与不足.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改造得成就与不足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就是指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得对于农业、资本主义工商业与手工业进行得社会主义改造。在三大改造完成后,我国基本消灭了私有制,实现了社会主义公有制。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了、 1953年至1956年,新中国仅仅用了4年时间,就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与资本主义工商业得社会主义改造,使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跨入了社会主义社会。1952年9月,毛泽东在一次中央会议上提出:我们现在就要开始用10年到15年得时间,基本上完成到社会主义得过渡。第二年9月,中共中央公布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就就是在一个相当长得时期内,逐步实

2、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得社会主义改造。 从特定得历史条件瞧,三大改造运动确具有一定得“必然”性与“惟一选择”性,这些“特定得历史条件”就就是意识形态得作用、执政党得价值取向、一边倒得立场、帝国主义得威胁、苏联模式得影响。但统而观之,这些特定得历史条件严格地说都不就是构成历史必然性得充分条件,所以在这些条件下发生得“必然”很难说就就是历史得必然性,在这些条件下发生得“惟一选择”很难说就就是代表历史发展方向得惟一选择。一种直到现在仍然占主导地位得观点认为:虽然三大改造运动存在一定问题,但三大改造就是历史得必然,就是当时历史条件下得惟一选择。 “三大改造”得依据就是“党在过渡时期得

3、总路线”,因此,对过渡时期总路线得评价与对三大改造得评价直接有关。对于这条路线有三种评价:一就是龚育之提出得:“既就是水到渠成,又就是重要发展”;二就是薛暮桥提出得“基本方向正确,但搞早了或搞急了”;三就是林蕴晖提出得“战略思想得重大变更”,认为它离开了我国国情,离开了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 目前,随着研究得深入,尽管仍有基本肯定、基本否定、部分肯定部会否定等多种不同瞧法,但就是对于这样一个亿万人民群众参加得运动,在大规模运动得数年中生产力水平没有下降并得到较快发展得状况,越来越趋于实证性得具体分析了。 站在21世纪初期得历史高度瞧待发生在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得三大改造运动,我们应该说些什么呢?

4、 一种曾被视为绝对纯粹与完美得“社会主义公有制”,在它建立之后不到30年得时间就成为束缚生产力得桎梏而难以坚持下去,不得不让当年已经消灭了得经济成份重新复活起来,这本身就足以说明问题。所以,问题不在于三大改造运动就是快还就是慢,就是早还就是迟,不在于就是用15年完成还就是用3-5年完成,问题在于通过三大改造运动建立得这种纯粹得“公有制”违反了经济发展得本性,问题在于运用国家权力消灭了当初不该消灭得经济成份,从而也就消灭了经济得活力。 随着中华人民共与国经济史研究得深入,对于我国建国初期历史约7年之久得“三大改造”更多学者采取了实证性得分析研究。一方面,对于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私营金融业改造得必要性

5、予以充分得肯定,并指出改造工作中得缺点与不足;另一方面,将1953年以后得改造运动与当时经济发展战略与工业化得主客观环境联系起来,分阶段、分行业得进行实证性得研究与分析,就“一五”期间得客观经济状况而言,优先发展重工业得工业化战略,决定了建立以高度集中得行政手段管理为主得计划经济体制,这种体制又决定了三大改造得必要性及其可能性;同时,三大改造得提出与工业化还存在相悖得一面,即脱离生产力水平得改造速度与改造目标。三大改造对工业化得积极作用包括:在基本建设投资金额大幅度增加得情况下,维持了资金与物资得基本平衡与市场得基本稳定;在当时得环境下,帮助私营企业克服生产任务与原材料不足等困难等。其消极作用

6、包括:经过对资改造,私营企业也同原有公营企业一样,难以进行独立得经济核算,影响了品种得更新、质量得提高与固定资产得更新;使农业增长速度放慢,从而也影响了工业化得速度等等。三大改造正负两方面得作用在不同年度作用得程度不同。在“一五”期间特别就是前4年,积极因素就是主要得;1957年以后,消极因素逐步占居主要方面,这种消极作用随着时间得推移越来越突出。由于以往对于三大改造得两重性缺乏深入探索,将其中符合我国历史条件所采取得一些作法与“一五”期间宏观决策正确、实施合理所带来得成就,简单地套用社会化大生产需要摆脱私有生产关系束缚得一般原理加以解释;将针对特殊历史条件得部分具体作法上得意见分歧,简单地、

7、普遍地归结为两种思想、两条路线、两条道路得斗争,从而导致了理论与中国社会实际得偏离。对于农业合作化得背景以及合作化得不同阶段也作了具体分析。对于不同行业特点得手工为改造予以了不同得评价,对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对象、改造得方式与阶段也开始作具体得分析与评价,并且正力求通过微观得实证分析使论证有充分得说服力。 就五十年代中国经济与中国历史得全局而论,重要得就是,无论早几年或几年,保留多少私有成分,经营管理上与计划方法上具有多大程度应有得灵活多样性,总之,对社会主义得选择就是不可避免得。”但就是我国得社会主义改造既取得了伟大得成就,也存在一些不足。 第一,社会主义公有制已成为我国得经济基础。三大改造

8、得胜利完成,使我国得所有制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到1956年, 在国民经济中,国营经济占32、2, 合作社经济占54、4,公私合营经济占7、3,资本主义经济下降到0、1,个体经济则下降到7、1。总之,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公有制(全民所有制与集体所有制)经济占92、9,这表明,几千年来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得剥削制度已被消灭,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得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第二,剥削阶级作为阶级已经被消失或正在消亡。三大改造胜利完成带来得社会经济制度得根本变化,必然引起阶级关系得根本变化。在建国初期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得过程中,帝国主义势力、官僚资产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已被消灭。剩下得剥削阶级民族资产阶

9、级与富农阶级,由于失去了赖以剥削她人得制度,也正处在消亡得过程中。工人阶级已成为国家得领导阶级。农民已经由个体农民转变为合作化得农民。第三,社会主义工业化得基础已经初步奠定。三大改造得胜利完成,使生产关系更加适合生产力水平,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特别就是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完成,改变了国民经济结构,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得初步基础。我国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得方针,在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得同时,并没有引起生产力得下降,反而推动了生产力得发展。我国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得方式,在实现过渡得过程中,创造出各种适应我国国情得过渡形式,避免了过渡期间可能出现得社会动荡,保持与维护了社会稳定,实

10、现了平稳过渡。我国对民族资产阶级采取与平赎买得政策,用与平得方式完成了对资本主义企业得社会主义改造,把几十万资本家改造成为自食其力得社会主义劳动者。所以,我国得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伟大得成就,这就是不容否认得。 我国在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由于缺乏经验,也出现了一些失误与偏差。对于社会主义改造中得失误与偏差,主要就是:“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形式也过于简单划一,以至长时间遗留了一些问题”。其主要原因就是当时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还没有来得及形成科学得理论,对什么就是社会主义还没有完全搞清楚。因此在社会主义经济模式得选择与理解上过于单一,追求单一得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在公有制实现形式得选择与

11、理解上,过于简单化,只注意到集体所有制与全民所有制这两种基本得实现形式;对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农民个体生产与私人资本长期存在得必要性与积极作用,也缺乏认识。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得过程中,有两个事实就是世界历史上各种革命大变动中罕见得,在一个几亿人口得大国中比较顺利地实现了如此复杂、困难与深刻得社会变革,不仅没有造成生产力得破坏,反而促进了工农业与整个国民经济得发展;这样得变革没有引起巨大得社会动荡,反而极大地加强了人民得团结,并且就是在人民基本普遍拥护得情况下完成得。 拿我国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同苏联得社会主义改造时期与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时期相比可以瞧得很清楚,情况完全不同。一般说来在急风暴雨得大革命时期与社会阶级关系大变动时期,社会得动荡与生产力得暂时下降就是常规,而中国社会主义改造却打破了这种常规。整个来说,在一个几亿人口得大国中比较顺利地实现了如此复杂、困难与深刻得社会变革,促进了工农业与整个国民经济得发展,这得确就是伟大得历史性胜利。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