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全面了解西北地区的自然与人文地理特征
过程与方法
学会分析西北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对其他要素产生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会分析西北地区的工农业的开展以及引发的环境问题成因解决措施
【教学重难点】
重点:1.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
2.西北地区开展农业的有利条件。
难点:自然条件对农业开展影响。
【导学过程】
【情境引入】
我们已经学习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它们都位于东部季风区。今天我们学习非季风区的西北地区〔指图〕。
【自主学习】
知识点一、草原和荒漠
1、地理范围:主要位于我国地势_____阶梯,大体位于_______以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北。
2、地形:_______、_______以为主,东部主要是_______高原,西部_______和_______相间分布〔三山夹两盆〕。
3、气候:以_______气候为主,降水_______,是我国_______面积最广的地区。干旱的原因是:_______
降水自_______向_______递减,景观自西向东变化为_______、_______、_______。4、河流:这里河流稀少,且多为_______河流,是我国_______的主要分布分。
5、牧区传统的民居是_______,便于牧民_______。
知识点二、牧区和灌溉农业区:
1、农、牧业生产特点:以_______业和_______农业为主。贺兰山以东降水_______,
_______资源比拟丰富,分布有_______、_______草原。贺兰山以西多荒漠,但山地降水较多,分布有_______草场。
2、灌溉农业:
〔1〕宁夏的_______平原、内蒙古的_______平原是我国著名的灌溉农业区。引 水自流灌溉。被誉为“_______。
〔2〕甘肃 和新疆天山山麓的绿洲,利用 、 开展农业,成了瓜果之乡。
〔3〕西北地区开展农业的有利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这里瓜果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新疆长绒棉享誉全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作探究】
坎儿井利用了当地的的哪些有利条件?为什么开凿坎儿井?
【课堂小结】
通过学习这一节,我们了解了西北地区地广人稀,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气候干旱以及河湖、植被方面的自然特征,也了解到本区矿产资源丰富,畜牧业和灌溉农业兴旺,有便利的陆上交通和航空联系等经济概况。特别是,我们还学会了通过“干旱〞这一主导因素,逐层分析区内其他因素、归纳区域特征的方法。
【练习设计】
1、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的主要原因:〔 〕
A.深居内陆,距海遥远
B.纬度较高,气温低
C.终年积雪,冰川广布
D.地势高,气温低
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述以下区域最适宜的是〔 〕
A.长江中下游地区
B.塔里木河下游地区
C.雅鲁藏布江谷地
D.山东丘陵地区
3、西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 〕
A.林业基地
B.渔业基地
C.畜牧业基地
D.商品粮基地
4、西北地区河流主要补给形式及汛期分别是〔 〕
A.雨水、夏季B.冰雪融水、春季C.冰雪融水、夏季D.地下水、秋季
5、小明从乘车从呼和浩特出发到乌鲁木齐,他在途中见到的自然景观依次是〔 〕
A.草原-荒漠-荒漠草原
B.森林-草原-荒漠
C.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D.荒漠-草原-森林
6、我国西北地区在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是〔 〕
A.土地荒漠化B.水土流失 C.乱占耕地 D.滥发森林
7、被称作“沙漠之舟〞的动物是〔 〕
A.牦牛 B.骆驼 C.三河马 D.三河牛
8、制约西北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 〕
A.水源条件B.劳动力条件C.光照条件D.气候条件
9、西北地区的主要地形〔 〕
A.平原、丘陵 B.高原、盆地 C.高原、平原 D平原、盆地
10.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最直接的灌溉水源是:〔 〕
A.河水 B.湖水 C.地下水 D.雨水
11.西北地区许多地方不能种植农作物,其主要原因是:〔 〕
A.当地气温太低
B.当地人口稀少,劳力缺乏
C.当地年降水量太少
D.当地土壤肥力缺乏
12.以下地理事物属于西北地区的是〔 〕
A.千沟万壑的黄土地貌 B.一望无际的草原牧场
C.金碧辉煌的布达拉宫 D.河湖密布的鱼米之乡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