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2-2022高中化学111《原子结构》规范训练鲁科版选修3.docx

上传人:二*** 文档编号:4395225 上传时间:2024-09-18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2022高中化学111《原子结构》规范训练鲁科版选修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本文档共3页,全文阅读请下载到手机保存,查看更方便
资源描述
第一章 原子结构 第一节原子结构模型 第1课时原子结构 (时间:30分钟) 考查点一 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史 1.在物质结构研究的历史上,首先提出原子是一个实心球体的是(  )。 A.汤姆逊 B.卢瑟福 C.道尔顿 D.玻尔 答案 C 2.提出核式原子模型的是英国物理学家(  )。 A.玻尔 B.卢瑟福 C.汤姆逊 D.道尔顿 答案 B 3.自从1803年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道尔顿提出了原子假说,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就不断深入、开展,并通过实验事实不断地完善对原子结构的认识。以下关于原子结构模型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 A.道尔顿的原子结构模型将原子看作实心球,故不能解释任何问题 B.汤姆逊“葡萄干布丁〞原子结构模型成功地解释了原子中的正负粒子是可以稳定共存的 C.卢瑟福核式原子结构模型指出了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的质量关系、电性关系及占有体积的关系 D.玻尔电子分层排布原子结构模型引入了量子化的概念,能够成功解释所 有的原子光谱 解析 道尔顿的原子理论成功地解释了质量守恒定律等规律,故A选项是错误的;汤姆逊“葡萄干布丁〞原子结构模型提出了正、负电荷的共存问题,但同时认为在这样微小的距离上有着极大的作用力,存在着电子会被拉进去并会碰撞在带正电的核心上这样的问题,故B选项是错误的;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核式原子结构模型,散射实验的结果能够分析出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的质量关系、电性关系及占有体积的关系,故C选项是正确的;玻尔电子分层排布原子结构模型只引入了一个量子化的概念,只能够解释氢原子光谱,而不能解释比较复杂的原子光谱,故D选项是错误的。 答案 C 4.关于原子模型的演变过程,正确的选项是(  )。 A.汤姆逊原子模型→道尔顿原子模型→卢瑟福原子模型→玻尔原子模型→量子力学模型 B.汤姆逊原子模型→卢瑟福原子模型→玻尔原子模型→量子力学模型→道尔顿原子模型 C.道尔顿原子模型→卢瑟福原子模型→汤姆逊原子模型→玻尔原子模型→量子力学模型 D.道尔顿原子模型→汤姆逊原子模型→卢瑟福原子模型→玻尔原子模型→ 量子力学模型 解析 原子模型的演变过程是:道尔顿原子模型、汤姆逊原子模型、卢瑟福原子模型、玻尔原子模型、量子力学模型。A、B、C均错误,所以选D。 答案 D 考查点二 氢原子光谱及玻尔原子结构模型 5.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氢原子光谱是元素的所有光谱中最复杂的光谱之一 B.“量子化〞就是不连续的意思,微观粒子运动均有此特点 C.玻尔理论不但成功解释了氢原子光谱,而且还推广到其他原子光谱 D.原子中电子在具有确定半径的圆周轨道上像火车一样高速运转着 解析 氢原子光谱是元素的所有光谱中最简单的光谱;原子光谱源自核外电子在能量不同的轨道之间的跃迁,而电子所处的轨道的能量是“量子化〞的,其他微粒如分子、离子等无此特点;玻尔理论成功地解释了氢原子光谱,但对多电子原子的光谱却难以解释;原子中电子没有确定的半径,原子半径是电子运动的“区域〞。 答案 B 6.1913年,丹麦科学家玻尔第一次认识到氢原子光谱是氢原子的电子跃迁产生的。玻尔的原子结构理论一个很大的成就是 (  )。 A.证明了原子核外电子在圆形轨道上运动 B.提出了原子核是可以进一步细分的 C.解决了氢原子光谱和原子能级之间的关系 D.应用了量子力学理论中的概念和方法 解析 玻尔把量子论用于原子,与卢瑟福核式原子模型结合起来,提出电子在一定轨道上运动的原子结构模型,成功地解释了氢原子光谱是线状光谱的原因,为后来人们用更多的量子数来标记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来解释复杂的原子光谱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方法。所以D说法正确。 答案 D 7.生活中的以下现象与原子核外电子发生跃迁有关的是(  )。 A.钢铁长期使用后生锈 B.节日里燃放的焰火 C.金属导线可以导电 D.卫生丸久置后消失 解析 钢铁长期使用后生锈是铁失去了电子,A错;节日里燃放的焰火是原子核外电子发生了跃迁,B正确;金属导线可以导电是电子在电场作用下的定向运动,C错;卫生丸久置后消失是分子的运动,D错误。 答案 B 考查点三 关于基态和激发态 8.氢原子核外只有一个电子,当氢原子的这个电子处于怎样的状态时是基态(  )。 A.n=1 B.n=2 C.n=3 D.n=4 答案 A 9.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自然界中的所有原子都处于基态 B.同一原子处于激发态时的能量一定高于基态时的能量 C.无论原子种类是否相同,基态原子的能量总是低于激发态原子的能量 D.激发态原子的能量较高,极易失去电子,表现出较强的复原性 解析 自然界中的原子有的处于基态,有的处于激发态,A选项错误;同一种原子处于激发态时的能量一定高于基态时的能量,假设原子种类不同,那么不一定如此,所以B选项正确,C选项错误;激发态原子的能量较高,容易跃迁到能量较低的状态或基态,能量降低。激发态原子假设要失去电子,仍必须再吸收能量,失去电子难易程度需根据原子的具体情况而定,有的激发态原子易失去电子,有的激发态原子难失去电子,故D错误。 答案 B 10.在探索微观世界的过程中,科学家们常通过建立假说模型来把握物质的结构及特点。关于假说,有如下表述,其中正确的选项是 (  )。 A.假说是对现实中事物或现象的一种简化处理 B.假说是对未知领域的事物或现象提出的一种推测 C.假说是对一个问题的所有梦想和假定 D.假说最终都可以变成科学理论 答案 B 11.(1)19世纪末,人们开始揭示原子内部的秘密,最早发现电子的科学家是________。 (2)道尔顿的原子学说曾起了很大的作用。他的学说包含以下三个论点:①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②同种元素的原子的各种性质和质量都相同,③原子是微小的实心球体。从现代的观点看,你认为三个论点中不确切的是________。 解析 (1)最早发现电子的科学家是汤姆逊;(2)从现代化学理论看:①原子是能再分的粒子,②同种元素的原子的各种性质和质量不一定相同,③原子不是微小的实心球体。所以上述三个论点均不确切。 答案 (1)汤姆逊 (2)①②③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化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