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公共管理学选择题
一、 单项选择
1、在私人部门中,组织的最终目标为( A )
A、追求可持续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B、追求可持续政治利益的最大化
C、追求社会公平
D、追求公众的满意度
2、公共行政范式产生于( C )
A、17世纪末18世纪初
B、18世纪末19世纪初
C、19世纪末20世纪初
D、20世纪末21世纪初
3、威尔逊指出行政研究建立的基础为( A )
A、管理
B、法律
C、经济
D、政治
4、对政府管理运行职能包括的内容提出七职能说(即POSDCORB)的学者是( D )
A、法约尔
B、孔茨
C、奥唐奈
D、古利克
5、下列物品中不是准公共物品的是( C )
A、能源
B、通信
C、国防
D、教育
6、第一本为“公共管理”确立基本学科框架的教科书是( C )
A、《美国的公共管理研究》
B、《理解和管理公共组织》
C、《公共管理战略》
D、《公共管理精华读物》
7、认为人一般生来厌恶工作,只要有可能就像逃避工作的理论是( A )
A、X理论
B、Y理论
C、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D、超Y理论
8、美国卫生及卫生服务不与退伍军人管理局发生关系产生的冲突属于( A )
A、目标与顾客的冲突
B、目标间的冲突
C、功能与领域的冲突
D、以上三种都不是
9、从1949到2002年我国前后经历了( C )次较大的以机构改革为重点的行政体制改革。
A. 5
B. 6
C. 7
D. 8
10、我国从二十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在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上实行全面改革,改革使政府间关系在权力分配上趋向于( B )
A、集权主义
B、地方分权主义
C、均权主义
D、财政联邦主义
11、从整体上看,西方政府中央和地方关系的历史进程大致经历了( C )阶段
A. 由集权到分权
B. 由集权到分权,再由分权到集权
C. 由集权到分权,再由分权到集权,再由集权走向分权
D. 由分权到集权,再由集权到分权,再由分权到集权
12、我国两种经济体制转轨时期,国家经济职能或政府干预行为模式是( D )
A. 市场自发调节
B. 政府辅助干预
C. 无干预
D. 政府主导干预
13、公共选择理论的最高目标是( C )
A. 克服政府干预行为的局限
B. 克服非市场缺陷现象
C. 分析政府行为的效率并寻找最高效率工作的规则制约体系
D. 纠正和防范政府失败
14、在公共决策过程中相互勾结的所谓的“铁三角”指的是( D )
A. 政治家、思想家、利益集团
B. 政治家、资本家、利益集团
C. 政治家、政府官员、资本家
D. 政治家、政府官员、利益集权
15、评估按对象可以划分为( B )
A. 内部评估和外部评估
B. 个人绩效评估和组织绩效评估
C. 管理与改进型评估
D. 责任与控制型评估
16、绩效评估的效益标准又称为( B )
A. 成本标准
B. 质量标准
C. 生产标准
D. 数量标准
17、现代文官制度首先在( C )形成
A. 法国
B. 德国
C. 英国
D. 意大利
18、目标管理预算模式是由( B )首先倡导
A. 20世纪40年代末美国胡弗政府
B. 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尼克松政府
C. 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政府
D. 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政府
19、我国当前的社会体制下,( A )是一种从组织特征上最接近非营利的社会组织
A. 社会团体
B. 民办非盈利组织
C. 事业单位
D. 互助和慈善组织
20、科廷(Jack Koteen)在( C )一书中,描述了西方国家公共与非盈利部门战略管理实践的六个新发展趋势
A. 《战略论》
B. 《战略历程:纵览战略管理学派》
C. 《公共与分营利组织的战略管理》
D.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与战略》
二、多项选择题
1、计划经济条件下公共管理的弊端主要有( )
A. 政企不分,政资不分
B. 政党不分,以党代政
C. 机构臃肿,效率低下
D. 权力过于集中
E. 政治民主化、科学化、制度化薄弱
2、网络治理的多重困境包括( )
A. 合法性问题
B. 公平正义问题
C. 可治理问题
D. 有效性问题
E. 责任性问题
3、现代市场经济中的政府行为模式包括( )
A. 公共物品的提供者
B. 宏观经济的调控者
C. 外在效应的消除者
D. 收入及财产的再分配者
E. 市场秩序的维护者
4、对于组织高层管理者而言,权力来源的主要方面有( A. B .C .D .)
A. 正式的职位
B. 所控制的资源
C. 对决策前提和信息的控制
D. 居于组织中心位置
E. 人民群众的政治认同
5、1979年,英国保守党政府推行了西欧最激进的政府改革计划,这种改革的特征是(B.C.D )
A. 政府精简机构
B. 注重商业管理技术
C. 引入竞争机制
D. 顾客导向
E. 最大程度引入私有制
6、詹姆斯.N.罗西瑙的“没有政府的管理”是指( A.B.D )
A. 全球治理
B. 国际治理
C. 社区治理
D. 世界秩序政府治理
E. 世界公民社会的治理
7、造成政府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A B C D )
A. 所有的政府行为都不能享受自利动机的影响
B. 在不受市场制约时由自利动机驱使的行为必然导致寻租及腐败
C. 不当的干预会瓦解市场
D. 干预妨碍自由
E. 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8、根据政策对社会和有关人们之间的关系影响,可将公共政策划分为(A B C D)等类型
A. 分配性政策
B. 调节性政策
C. 自我调节性政策
D. 再分配政策
E. 宏观调控政策
9、我国的政策系统运行可看作由(A B D E )功能活动环节所组成的过程
A. 政策制定
B. 政策执行
C. 政策变更
D. 政策评估
E. 政策监控
10、美国学者博尔丁认为国家的基本政策目标是(A C D E )
A. 经济进步
B. 绿色经济
C. 经济稳定
D. 经济公正
E. 经济自由
11、节约调查成本的方法有( A B C D )
A. 缩小样本规模
B. 特定的顾客调查
C. 聘请专家
D. 委托专业调查公司
E. 举行听证会
12、公共管理伦理是一个有机整体,具有诸多层面的要素,包括
(A B C )
A. 观念形态
B. 实践形态
C. 准则评估形态
D. 物质形态
E. 社会形态
13、公共与非营利组织所处的环境发生变化时所表现的特点
( A B D )
A. 不确定性
B. 相互关联性
C. 决定性
D. 限制性
14、下列对政府与第三部门关系阐述有误的是(A C D )
A. 政府应该承担第三部门发展所需的小部分资金,且财政拨款不应以左右第三部门自身运作为条件
B. 政府是第三部门发展的监督者,但是监督要依法进行
C. 政府是第三部门的领导者
D. 第三部门与政府之间是依附与被依附的关系
E. 第三部门又称非营利组织
15、公共财政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 A B C D )
A. 公共预算管理
B. 公共收入管理
C. 公共支出管理
D. 公共部门会计
E. 公共事业预算
16、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财政管理体制发展变化主要经历了以下哪几个阶段(A C D )
A. 计划型财政管理阶段
B. 市场型财政管理
C. 计划型财政管理向公共财政管理过渡阶段
D. 明确导向公共财政管理阶段
17、传统政府人事管理理论及模式有以下哪些缺陷(A B C D E )
A. 视事为中心
B. 人事管理过程受政治影响较大
C. 视人为集体财产,只重拥有,不重开发、使用
D. 忽视人事管理的地位作用
E. 管理活动局限于给人找岗、为事找人
18、评估的目标包括( A B C )
A. 提高组织绩效
B. 明确责任制
C. 增收节支
D. 提高个人绩效
E. 增强政府公信力
19、政府绩效可以分为( A B C D )
A. 政治绩效
B. 经济绩效
C. 社会绩效
D. 文化绩效
E. 生态绩效
20、政策系统的三种因子指(A C D )
A. 政策客体
B. 政策过程
C. 政策主体
D. 政策环境
E. 政策合法性来源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