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在我国新闻学术界,最权威的新闻定义,是1943年陆定一提出的,“新闻的定义,就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陆定一对新闻的定义是“报道论”:“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个定义首先说明新闻是事实的新闻,是对事实的陈述,新闻传播的归属就是“受者晓其事”;其次,新闻是报道,报道是一种文字加工,是对事实的再现,里面含有主观的成分,是有弹性的。倒金字塔结构也叫“倒三角”结构,是消息写作中最常用的一种结构方式。它以事实的重要性程度或受众关心程度依次递减的次序,把最重要的写在前面,然后将各个事实按其重要性程度依次写下去,一段只写一个事实,全部陈述事实,犹如倒置的金字塔或倒置的三角形,因而得名。它多用于事件性新闻。优点:可以快速写作。不为结构苦思。可以快编快删,删去最后段落,不会影响全文。可以快速阅读,无需从头读到尾。这样的长处符合新闻“快”的特点,因此在战后,倒金字塔结构继续保留下来,并得到推广。缺点:缺少文采,没有生气,不能体现个性,结语不是铿锵有力而是有气无力。倒金字塔式结构消息的主体是对导语的扩展,倒金字塔式结构消息的结尾可有可无,如有话补充,或预告下文,也可加一个简短的结尾。例:肯尼迪遇刺丧命 【路透社达拉斯1963年11月22日电】急电:肯尼迪总统今天在这里遭到刺客枪击身死。总统与夫人同乘一辆车中,刺客发三弹,命中总统头部。总统被紧急送入医院,并经输血,但不久身亡。官方消息说,总统下午1时逝世。副总统约翰逊将继任新总统。知识改变命运 品德铸就人生 引题我院隆重举行2014年主题迎新晚会主题大爱无言铸师魂 主题 记“全省优秀教师”荣誉获得者、我院优秀教师郭淑娟 副题 梦想汇聚万博情 青春锻造强军梦 引题万博学院隆重举行2014级新生开学典礼暨军训动员大会 主题万博学院“新生杯”拔河比赛圆满落幕正题例:9月24日下午,万博学院校企合作单位合肥元一希尔顿酒店在我院2号教学楼2102教室为2014级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成功举行了专业介绍会,万博学院就业指导中心和财经分院的相关负责人到场参加。8月2日,对肇庆市洪河乡农民王林胜来说是个值得高兴的日子,患有动脉高压症达三年之久的王林胜,在乡卫生院做了手术,解除了病痛,全部费用只花了一万元,比到市里大医院少花了两万多元。他高兴地说:“有了医疗联合体,我们农民看病,再也不犯难了。”绚丽的灯光,激昂的喝彩,万博科技职业学院风雨操场内远远望去人山人海、灯火辉煌,呈现一片欢乐的海洋。9月22日晚,我院以“知识改变命运,品德铸就人生”为主题的2014年迎新晚会在学院风雨操场浓情上演。例:香港南华早报10月18日报道农民的丰收喜悦被通胀削弱的导语:一个和煦的秋日,黑龙江佳木斯市农民王宝伟(音)家的稻田里,一台联合收割机正在来回穿梭,轰隆隆地忙着收获,一袋袋金灿灿的粮食不时从机器后面滚落。王宝伟说:“今年年景好,风调雨顺,收成比往年都好。”他边说边在地里走动,检查稻谷的收割情况。他希望自己在国有莲江口农场耕种的1.3公顷土地今年能创下历史最高产量。哥伦比亚时代报10月17日文章中国人不健康习惯致慢性病高发的导语:已经中年的吴芝欣(音)午餐时点了一份泛着油光的肉丝面。为了能吃下这碗面,她还要了一瓶类似伏特加的白酒。吃完饭她点燃了一支香烟。尽管服务员走上来说“这里不允许吸烟”,但吴还是坚持抽完了最后一口,然后将烟头扔在了地上。这是一幅典型的中国场景,说明这个国家正面临防止各种慢性疾病暴发的严峻挑战。心脏病和癌症已成为导致中国人死亡的两大“杀手”。描述式导语也称为描写性导语,其突出优点是,用镜头语言呈现画面和场景,绘声绘色,形象生动,给受众留下深刻的印象。(一)对比性背景 对比性背景就是对事物进行前后、左右、正反的比较,以突出新闻事实的重要意义,或阐明一定的主题思想。事物靠对比,尤其是背景材料的对比,它有助于突出主题。比如,采写田径、游泳等体育消息,如果不了解原来的纪录,即使是惊人的最新纪录,也不知道它是新闻。不交代必要的背景材料,新闻的的价值从哪里体现呢?原人民日报总编辑范敬宜曾到辽宁省兴城县老附马村采访,听村民介绍:“过去村里没有一座钟,如今家家都买上了。”他一家一户地看,果真都买了钟。范敬宜“触”钟想起往日农村“白天看电影,晚上观三星”的计时观,顿感这是一个历史性的变化,于是将这个村进行前后对比,写出夜半钟声送“穷神”,作品产生较大影响。试想,如是只是写写今天,没有往日的背景,没有比较,哪会有如此的深度、如此的感染力呢?(二)说明性背景说明性背景,说明事情产生的条件,包括介绍时代背景、地理环境、历史演变等,借以引导和帮助读者加深对新闻的理解。国外新闻界对“解释”的作用越来越重视。美国新闻学者赖斯顿说:“解释,在我看来,就是新闻报道的深化,就是把单一的新闻事件放到一系列的事件中写,就是提供新闻的背景知识,从而使读者能够对新闻事件作出客观的判断。”(三)注释性背景新闻中涉及一些新科技、新工艺、新产品,往往要加以注释。用通俗的语言“翻译”给读者,既能方便阅读,又能丰富内容。美国大众科学杂志的记者在一篇关于等离子掘进机的报道中写道:“这种掘进机头部有个火把。但是,这个火把放射出来的不是温度特别高的火焰,而是一种叫做等离子体的电流。等离子是一种很怪的物质,它既不是固体,也不是液体,更不是气体。物理学家们认为,它是物质存在的第四种方式。”这篇报道避深就浅,化专为常,把等离子这种一般人不了解的物质写浅显和平常,让专业的深奥的科学技术问题变得通俗易懂,这就是注释的作用。谢谢大家,祝大家学习愉快!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