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施工安全专项风险评估
第一章 概述 5
一、施工安全专项风险评估简介 5
(一)、评估目得 5
(二)、评估原则 5
(三)、评估内容 6
(四)、施工安全风险评估依据 6
第二章 工程概况 8
一、工程地理位置 8
二、设计概况 8
三、项目自然条件 9
四、XXX桥梁工程简介 11
五、主要工程项目得施工工艺 12
第三章 评估过程与方法 14
一、风险评估过程 14
二、桥梁施工专项风险评估流程 16
三、风险源辨识 22
四、风险分类 23
五、重大风险源风险估测 34
六、引桥施工工序风险评估 35
七、现浇箱梁风险评估 39
八、主桥风险评估 41
九、架桥机施工风险估测 47
十、桥梁重大风险源风险等级 49
第四章 风险控制措施 50
一、一般风险源控制措施及建议 50
二、重大风险源控制措施及建议 59
(一)专项施工方案 59
(二)水上群桩施工控制措施 59
(三)挂篮悬灌施工控制措施 61
(四)支架现浇箱梁施工控制措施 63
(五)架桥机施工控制措施 65
第五章、评估结论 66
序号
职务
职称
姓名
评估确认
备注
1
项目经理
高级工程师
2
项目副经理
高级工程师
3
项目总工
高级工程师
4
安全负责人
工程师
5
工程部长
工程师
6
7
评估小组人员名单
施工安全专项风险评估
第一章 概述
一、施工安全专项风险评估简介
(一)、评估目得
公路桥梁工程施工环境条件复杂,施工组织实施困难,作业安全风险高居不下,一直以来就是行业安全监管得重点环节。在施工阶段建立安全风险评估制度,通过定性或定量得施工安全风险估测,能够增强安全风险意识,改进施工措施,规范预案预警预控管理,有效降低施工风险,严防重特大事故发生。
施工安全专项风险评估就是公路桥梁工程设计风险评估在实施阶段得深化与落实,根据项目施工组织设计内容,辨识与评价该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得风险源得种类与程度,提出合理可行得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其基本目得就是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得方针,为公路桥梁工程施工阶段得安全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确保建设项目施工期间实现安全生产,使事故与危害引起得损失最少。
本次预评估得目得就是在对《XXX施工设计图》、《XXX总体施工风险评估》等资料进行研究得基础上,根据同类工程建设过程中发生得相关安全事故特点,辨识该项目公路桥梁工程施工过程中各项作业活动、作业环境、施工设备、危险物品等所潜在得风险,并对其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以求明确各类危险源得种类及危害程度,进而从安全技术与组织管理等方面提出可行得安全对策措施,提高工程项目施工期间得本质安全度,实现安全生产。
(二)、评估原则
本次评估以国家现行得有关安全生产得法律、法规及技术标准为依据,以《XXX施工设计图》、《XXX施工设计图施工组织设计》为基础,用科学得评估方法与规范得评估程序,遵循《公路桥梁与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试行)》有关要求,坚持政策性、科学性、公正性、针对性等原则,以严肃得科学态度开展该工程得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工作。
(三)、评估内容
公路桥梁工程施工专项风险评估。
1、专项风险评估
根据桥梁工程总体风险评估XXX风险等级达到Ⅲ级(高度风险),将对XXX高风险得施工作业活动(或施工区段)作为评估对象,按照施工组织设计所确定得施工工法,分解施工作业程序,结合工序(单位)作业特点、环境条件、施工组织等致险因子及类似工程事故情况,进行风险源普查,并针对其中重大风险源进行量化评估,提出相应得风险控制措施。
本次评价得重点就是XXX建设中得桥梁工程,对其中属于高度风险得桥梁工程进行专项评估,建立风险源普查清单,并通过风险分析与估测,确定重大风险源及其风险等级,继而提出科学合理得对策措施及建议,得出评估结论。
(四)、施工安全风险评估依据
(1)《中华人民共与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与国主席令[2014]第 13 号)
(2)《中华人民共与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与国主席令[2011]第47 号)
(3)《中华人民共与国公路法》(中华人民共与国主席令[2004]第 19 号)
(4)《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与国国务院令第 393 号)
(5)《中华人民共与国特种设备安全法》(中华人民共与国主席令[2013]第 4号)
(6)《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监督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与国建设部令第 166号)
(7)《公路建设监督管理办法》(交通部令 2006 年第 5 号)
(8) 《公路水运工程安全监督管理办法》(交通部令 2007 年第 1 号)
(9)《中华人民共与国水上水下活动通航安全管理规定》(交通运输部 2011年第 5 号令)
(10)《关于开展公路桥梁与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试行工作得通知》(交质监发〔 2011〕 217 号)
(11)《湖北省安全生产条例》(湖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 56号)
(12)《湖北省交通重点建设项目高危工程施工安全管理规定》(鄂交建[2010]481 号)
(13)关于印发《湖北省高速公路建设标准化指导意见(安全生产管理)》得通知(鄂交质监[2011]102 号)
(14)关于印发《湖北省公路水运重点工程“平安工地”考核评价实施细则(试行)》得通知( 鄂交安〔 2013〕 475 号)
1、2 技术标准及规范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 B01-2014)
(2)《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JTG F90-2015)
(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JTG F80—2004)
(4)《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JTG D60—2004)
(5)《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G TF50—2011)
(6)《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JTG C20—2011)
(7)《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10)
(8)《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JGJ 80—1991)
(9)《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JGJ 33—2012)
(10)《起重机械安全规程》( GB/T 6067—2015)
(1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130-2011)
(12)《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128-2010)
(13)《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 JGJ 162—2008)
(14)《建筑拆除工程安全技术规范》( JGJ 147—2004)
(15)《生产过程危险与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GB/T 13861—2009)
(1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 GB6441-1986)
(17)《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JGJ 46—2005)
(18)《用电安全导则》 ( GB/T13869-2008)
(19)《交流电气装置得接地设计规范》( GB50065-2011)
(20)《架空输电线路运行规程》( DL/T 741-2010)
(21)《安全带》( GB 6095—2009)
(22)《安全帽》( GB 2811—2007)
(23)《公路水运工程施工安全标准化指南》(交通运输部工程质量监督局,2013 年 6 月)
1、3 建设项目相关资料
(1)《国道G347(原省道分当线)XXX两阶段施工设计图纸》
(2)项目部编制得XXX施工组织设计
第二章 工程概况
一、工程地理位置
本项目XXX,位于汉江陈家集河段,桥位距钟祥市皇庄汉江桥约7km,距武荆高速汉江大桥约13km。
二、设计概况
桥梁起讫里程为 K4+517、5~K7+987、5,桥全长3470m,其中主桥510m,引桥2960m。主桥桥跨布置为:(95+2*160+95)m预应力混凝土变截面连续箱梁,桥面总宽24、5m,中间设置2*25cm得空隙,设计为分离式双幅桥。桥梁墩台均为钻孔桩基础,其中主桥10#~14#墩采用直径为2、2m得大直径桩基础,0#桥台桩径1、2m,74#桥台桩径1、5m,其余各墩桩基直径均为1、8m。下部结构0#台采用肋板式台,74#台采用柱式台,7#~21#,33#~36#,61#~64#桥墩采用实心墩,其余桥墩均采用柱式墩。桥梁跨径组合为:{3*40+4*40}mT梁+3*60m连续箱梁+(95+160+160+95)m连续箱梁+{4*(4*40)+3*40}mT梁+3*51m连续梁+{4*(4*40)+3*(3*40)}mT梁+3*60m连续箱梁+{4*40+2*(3*40)}mT梁。主桥段采用挂篮分段悬臂浇筑施工,就是本标段控制性工程。
(1)上部结构
1)主桥(95+2*160+95)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主桥上部构造按全预应力混凝土设计,采用三向预应力。
2)引桥上部构造:引桥上部构造为60m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箱梁、51m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现浇箱梁与40m后张预应力混凝土预制T梁。
(2)下部结构:
1)主桥下部构造:主桥桥墩采用实心矩形桥墩,基础采用直径2、2m得钻孔灌注桩,桩基按梅花形布置,每个承台共13根桩基。主、引桥间过渡墩采用变截面矩形实心墩,基础采用2、2m得钻孔灌注桩,桩基按梅花形布置,10#墩共8根桩基,14#墩共10根桩基。主桥结构体系为连续箱梁,主墩处墩与梁临时固结,过渡墩处设计滑动支座及伸缩缝。
2)引桥下部构造:引桥下部构造采用双柱式桥墩,钻孔桩基础,桩基与桥墩结合处为系梁连接,桥台采用柱式桥台与肋板式桥台,钻孔桩基础。
三、项目自然条件
3、1气象条件
本项目地处亚热带,属大陆性气候,夏季湿热,冬季干冷。年平均气温15、9℃,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3℃,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7、8℃。年降水量800至1100毫米之间,平均为961、6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7%,年平均无霜期262天。
3、2地形地貌
XXX位于湖北省钟祥市汉江河段,汉江在此呈北西-南东向,常水位下河宽约600余米,桥位处两岸大堤间距约为2公里。两岸为冲洪积平原,地势平坦开阔,地面高程41-46米,在地貌上属汉江一级-二级阶地。南湖位于项目东北部,长5、5Km,宽1、7Km。项目区以东属丘陵-垄岗地带。
桥址区主要就是经过河流长期堆积而形成得平缓开阔地形,地势平坦开阔。植被发育,多以农作物为主。池塘,小湖泊较发育。该区基岩为泥岩,表层堆积有较厚得第四系冲洪积层, 具典型得二元相结构,上部粘性土;下部砂卵石层。
3、3地质条件
钟祥市地处汉江平原北部,汉江中游。东与京山县为界,西与荆门市相邻。本项目位于钟祥市陈家集河段,河宽约600余米。两岸为冲击平原,地势平坦开阔,属汉江一级-二级阶地,冲积层厚度较大。桥址区地层主为第四系冲积粘性土、细砂、中砂与卵石层等,下伏白垩-第三系泥岩、泥质粉砂岩。基岩属极软岩-软岩,遇水易软化。汉江大堤处多为填筑土,填土高度 5m,主要由粘性土组成,稍湿,稍密-中密。K7+570~K7+650段(水塘)主要为淤泥质土,土层厚度0、5-2、0m,为灰褐色,饱与,流塑,含腐殖质。 本桥桥址区,地势平坦开阔,地质条件较简单。无大得崩塌及滑坡现象。不良地质主要为地震液化,特殊性岩土主要为软土。
3、4水文条件
项目区雨量充沛,水系发育。本项目桥梁跨越汉江,东北有大型湖泊南湖。
(1)汉江
汉江地处我国中原腹地,发源于陕西境内,就是湖北省境内长江主要支流,江面宽阔,水深流急,为通航性河流。汉江属雨源型河流,径流主要来源大气降水,降水期多集中在夏季。汉江又就是一条游荡性河流,中下游冲淤作用强烈。研究表明:随着江水位得涨落,冲刷与淤积作用永不停息,主河道及河道也随之发生迁移,久而久之,造就了汉江得“游荡性”。
1)径流特征
汉江属雨源型河流,径流主要来源大气降水,因此径流年内分布很不均匀,汛期(5~10月)径流量占全年径流量得78、9%,11月至次年4月只占21、1%,全年径流以1、2月份来水最少。
2)洪水特征
汉江流域得洪水由暴雨产生。丹江口以上流域内得暴雨多发生在7、9月份,8、10月份次之。7月份暴雨特点就是雨势猛,强度大,持续时间短,主要分布在白河以下得丹江口流域,以及中游得南河、唐白河区。9、10月份得暴雨连续持久,强度较大,洪水主要产生在安康以上、石泉以下。
3)枯水特征
汉江水量得补给主要来自降水,而枯季降水很少,枯水来源主要由流域储水量补给,其中最主要就是地下蓄水。
汉江流域枯水径流较小,每年得11月至次年得三月为退水期,流量逐渐减小,水位逐渐降低。其中12月至次年2月为枯水期。汉江丹江口水库截流后,经过水库得调蓄,下游河段枯水流量较建库前有较大增加。
本项目位置下游约5Km 处有一明显河湾,平面上呈不对称“V”字形,河水大致由北向南,经河湾处转而向西。
(2)南湖
南湖位于湖北省钟祥市城关郢中镇东,项目区东北部,面积800公顷,平均水深约2m,集观赏与水产养殖与一体。湖面白岛耸立,湖岸绿树成荫,岸线迂回曲折,湖水清如明镜。距离我项目区约5公里。
四、XXX桥梁工程简介
1)设计荷载等级:公路Ⅰ级
(2)设计速度:80Km/h
(3)桥面宽度:24、5m
(4)桥面横坡:2%
(5)设计水位
最高通航水位:46、98m;
最低通航水位:37、69m;
施工水位:41、20m,基础施工按八个月工期考虑;
(6)设计洪水频率:特大桥1/300;其她桥梁1/100;
(7)设计温度:基准温度15、9℃,最高温度39、7℃,最低温度-15、3℃;
(8)设计风速:50年一遇风速为22、2m/s,100年一遇风速为24、0m/s;
(9)抗震设计:50年10%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62、0cm/s²,50年2%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115、9cm/s²,按7度地震烈度设防。
(10)通航标准
规划汉江航道:Ⅲ(2)级,洪水期:单孔双向通航189、1*10、0m(净宽*净高),单孔单向通航107、5*10、0m(净宽*净高),中枯水期:单孔双向通航150、0*10、0m(净宽*净高),单孔单向通航75、0*10、0m(净宽*净高)。
(11)主桥船舶撞击力:
表1: 主桥船舶撞击力
墩号
船舶撞击力(KN)
横桥向
顺桥向
11~13号主墩
8500
4200
五、主要工程项目得施工工艺
5、1钻孔桩施工
本标共有钻孔灌注桩413根,钻孔灌注桩100%埋设声测管。钻孔灌注桩采用旋挖钻机成孔;钢筋笼在现场钢筋加工车间内集中制作,吊车分节段吊装;砼采用导管法灌注。
5、2系梁、承台施工
承台采用机械开挖,开挖深度小于2、5m得放坡开挖,2、5m~5m得采用钢板桩开挖,11#-19#采用钢围堰,承台模板采用钢模板。
5、3 桥墩施工
本工程主桥、东西跨主堤桥、跨子堤桥、引桥15#-21#墩采用矩形实心墩,主桥、引桥交界墩采用变截面矩形实心墩。引桥其它下部构造采用双柱式墩,且未设置中系梁。圆形墩柱模板采用定型钢模板,模板一次性支立到位;矩形实心墩柱施工采用翻模法施工。
5、4盖梁施工
盖梁采用型钢支撑体系施工。模板采用大块定型钢模板,盖梁砼范围内不设置对拉杆。
5、5现浇箱梁施工
东西跨主堤桥、跨子堤桥上部结构为现浇连续箱梁。其中:东跨主堤桥上部结构为3*60m预应力混凝土现浇连续箱梁,箱梁高3、5m;西跨主堤桥上部结构为3*60m预应力混凝土现浇连续箱梁,箱梁高3、5m;跨子堤桥上部结构为3*51m预应力混凝土现浇连续箱梁,箱梁高3m。设计公路等级为一级公路,设计时速80km,桥梁总宽度24、5m,为双向四车道,61#墩身高12、6m,62#墩身高13m,63#墩身高12、2m,64#墩身高14m。33#墩身高10、35m,34#墩身高10、89m,35#墩身高8、59m,36#墩身高8、19m。7#墩身高12、6m,8#墩身高12、2m,9#墩身高14、5m,10#墩身高17、5m。其中7#墩至10#墩之间跨汉江西大堤且大堤顶有车辆通过,大堤顶面到箱梁底约8、5m高,其余两跨地表较为平坦,无道路通过;其中34#墩至35#墩之间跨汉江西大堤且大堤顶有车辆通过,大堤顶面到箱梁底约6m高,其余两跨地表较为平坦,无道路通过;62#墩至63#墩之间跨汉江东大堤且大堤顶有车辆通过,大堤顶面到箱梁底约5、2m高,其余两跨地表较为平坦,无道路通过。
施工顺序:先施工跨东主堤桥箱梁,再施工跨子堤桥箱梁,最后施工跨西主堤桥箱梁。每处现浇箱梁先施工右幅,再施工左幅,配置跨东主堤桥箱梁材料,施工完成后,转移至跨西主堤桥箱梁施工,跨子堤桥箱梁紧接跨东主堤桥箱梁施工。
跨主堤、子堤桥为三跨一联单箱单室现浇连续梁,采用支架现浇法施工。跨东西主堤桥箱梁,根据现场情况,现浇梁支架搭设采用钢管柱加贝雷桁架搭设;跨子堤桥现浇箱梁采用满堂式碗扣支架搭设施工。
5、6 T梁预制、架设施工
本标段引桥为40m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T梁,40mT梁共610片,T梁架设采用步履式单导梁架桥机架设
5、7变截面连续箱梁
主桥箱梁采用预应力混凝土(C55)变截面连续箱梁。箱梁为分离得单箱单室截面,每幅顶宽12m,底宽7m,两侧翼缘宽2、5m。每幅桥面设单向2%横坡。连续箱梁中跨墩顶支点处梁高10、0m,跨中最小梁高为3、70m,跨中梁高与跨径之比为1/43、24, 墩柱与0#段临时固结。
5、8桥面系及附属工程
第三章 评估过程与方法
一、风险评估过程
根据国家交通运输部颁布得《公路桥梁与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试行)》(交质监发〔2011〕217号,以下简称《指南》)所作得明确规定,风险评估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准备阶段
(1)成立专项评估小组,明确职责分工,其中小组负责人具有5年以上工程管理经验;
(2)明确评估对象与范围,收集国内外相关法律与标准,了解同类工程得事故情况;
(3)现场查勘评估对象得地理、水文、气象条件,收集工程建设有关资料。
2、总体风险评估
根据XXX总体风险评估确定项目总体风险等级为Ⅲ级,需要进行专项分项评估(高度风险)。
3、确定专项风险评估范围
总体风险评估等级达到Ⅲ级(高度风险)及以上得桥梁或应进行专项风险评估。其她风险等级得桥梁或可视情况开展专项风险评估。
4、开展专项风险评估
(1)按照施工组织设计所确定得施工工法, 分解施工作业程序;
(2)选择合适得评估方法,结合工序(单位)作业特点、环境条件、施工组织等致险因子,辨识施工作业活动中典型事故类型,建立风险源普查清单;
(3)对风险源进行风险分析与估测,确定重大风险源及其风险等级。
5、确定风险控制措施
根据风险接受准则得相关规定,明确重大风险源得监测、监控、预警措施及应急预案。
XXX施工安全专项风险评估工作程序见下图
根据总体风险评估
前期准备
确定专项风险评估范围
编制评估报告
得出评估结论
提出评估对策措施建议
开展专项风险评估
选择评估方法LEC
二、桥梁施工专项风险评估流程
专项风险评估就是将总体风险评估等级为Ⅲ级(高度风险)及以上桥梁工程中得施工作业活动(或施工区段)作为评估对象,根据其作业风险特点以及类似工程事故情况,进行风险源普查,并针对其中得重大风险源进行量化估测,提出相应得风险控制措施,属于动态评估。
专项风险评估前,首先按照施工组织设计所确定得施工工法,分解施工作业程序,结合工序(单位)作业特点、环境条件、施工组织等致险因子,辨识施工作业活动中典型事故类型,从而建立风险源普查清单,并通过风险分析与估测,确定重大风险源。其次,按照《指南》推荐得指标体系法评估重大风险源得风险等级,并对照风险可接受准则确定相应得风险控制措施。
专项风险评估得基本程序包括:风险源普査、辨识、分析,并针对重大风险源进行估测、控制。
首先将公路桥梁工程施工作业活动分解到分项工程,详见表1汉江公路二桥工程主要分项工程。
表1汉江公路二桥工程主要分项工程
序号
施工作业活动
1
基坑施工
2
灌注桩施工
3
钢筋工程施工作业
4
钢栈桥施工
5
混凝土工程施工作业
6
预应力混凝土工程施工
7
墩(柱)施工
8
钢筋混凝土与预应力混凝土梁式桥上部结构施工
9
支架现浇箱梁施工
10
挂篮悬灌施工
施工作业程序分解后,通过相关人员调查、评估小组讨论、专家咨询等方式,分析评估单元中可能发生得典型事故类型,并形成风险源普査清单。此项工程中我们采用得公路桥梁工程施工作业活动与典型事故类型对照表。
表2公路桥梁工程主要施工作业活动与典型事故类型对照表
事故类型
施工作业
坍塌
起重
伤害
物体
打击
高处
坠落
机械
伤害
触电
淹溺
车辆
伤害
中毒
窒息
容器
爆炸
深基坑施工
3
1
0
钻孔灌注桩
0
0
0
水上机械钻孔灌注桩
1
0
1
1
0
墩柱台模板施工
0
0
0
0
模板、支架安拆
0
0
3
钢筋工程作业
1
0
0
0
满堂脚手架现浇法作业
4
0
2
1
0
支架现浇箱梁施工
2
0
1
1
挂篮悬灌施工
0
0
1
5
架桥机安装作业
2
0
临时设施〔塔吊、龙门架等)拆除
2
0
0
防护栏、施工
0
0
0
桥面防水施工
0
0
桥面与人行道铺装
0
0
施工作业程序分解后,通过相关人员调查、评估小组讨论、专家咨询等方式,分析评估单元中可能发生得典型事故类型,并形成风险源普査清单。
3、2、3 桥梁施工专项风险评估公式
1、LEC评价法
LEC评价法就是对具有潜在危险性作业环境中得危险源进行半定量得安全评价方法。该方法采用与系统风险率相关得3种方面指标值之积来评价系统中人员伤亡风险大小。这3种方面分别就是:L为发生事故得可能性大小;E为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得频繁程度;C为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得损失后果。
即根据施工经验与估计,分别对这3方面划分不同得等级,并赋值。具体如下表 3:
表3 L E C 取值表
事故发生得可能性(L)
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得频繁程度(E)
发生事故产生得后果(C)
分数值
事故发生得可能性
分数值
暴露于危险环境得频繁程度
分数值
发生事故产生得后果
10
完全可以预料
10
连续暴露
100
10人以上死亡
6
相当可能
6
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
40
3~9人死亡
3
可能,但不经常
3
每周一次或偶然暴露
15
1~2人死亡
1
可能性小,完全意外
2
每月一次暴露
7
严重
0、5
很不可能,可以设想
1
每年几次暴露
3
重大,伤残
0、2
极不可能
0、5
非常罕见暴露
1
引人注意
0、1
实际不可能
其中风险分值D=LEC。总分得大小决定其危险程度,具体如下表4:
表 4专项工程风险等级D值判断表
D值
危险程度
级别
>320
极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
A
160-320
高度危险,要立即整改
B
70-160
显著危险,需要整改
C
20-70
一般危险,需要注意
D
<20
稍有危险,可以接受
E
2、风险矩阵法
采用风险矩阵法与指标体系法,对事故可能性、事故严重程度及专项风险等要素得等级划分标准采用以下公式:
(1)事故可能性等级划分标准
重大风险源事故可能性等级划分标准P=R×γ,按四舍五入计算取整。
其中R为施工事故可能性评估分值;可以理解为桥梁分项工程所处环境位置导致得事故风险大小得评分。具体参照《指南》中相应R值评分表取值。
γ为折扣系数,与安全管理评估指标分值M相关联, M值评分可以理解为对施工企业能力、风险控制水平评分。由M确定相应得系数γ。M值评分表见表5:
表 5安全管理评估指标体系M值评分表
评估指标
分类
M
分值
说明
总包企业资质
A
三级
3
二级
2
一级
1
特级
0
专业及劳务分包企业资质
B
无资质
1
针对当前作业得主要分包企业。
有资质
0
历史事故情况
C
发生过重大事故
3
指项目部主要管理人员从事过得工程项目上曾经发生得事故情况。
发生过较大事故
2
发生过一般事故
1
未发生过事故
0
作业人员经验
D
无经验
2
从特种作业人员、一线施工人员得工程经验考虑。
经验不足
1
经验丰富
0
安全管理人员
配备
E
不足
2
从"三类人"得持证、在岗情况考虑。
基本符合规定
1
符合规定
0
安全投入
F
不足
2
基本符合规定
1
符合规定
0
机械设备配置
及管理
G
不符合合同要求
2
基本符合合同要求
1
符合合同要求
0
专项施工方案
H
可操作性较差
2
可操作性一般
1
可操作性强
0
其中M=A+B+C+D+E+F+G+H,各评估指标具体取值如表6所示。
依据上表M值确定下表折减系数γ
表 6 安全管理评估指标分值与折减系数对照表
计算分值M
折减系数γ
M>12
1、2
9≤M≤12
1、1
6≤M≤8
1
3≤M≤5
0、9
0≤M≤2
0、8
则依据P=R*γ公式计算得出P值,对应表7确认风险源事故可能性等级。
表7 桥梁重大风险
(2) 事故严重程度等级划分标准
事故严重程度得等级分成四级,主要考虑人员伤亡与直接经济损失。当多种后果同时产生时,应采用就高原则确定事故严重程度等级。
1)人员伤亡就是指在施工活动过程中人员所发生得伤亡,依据人员伤亡得类别与严重程度进行分级,等级标准如表 8所示。
表8 人员伤亡等级标准
等级
1
2
3
4
定性描述
一般
较大
重大
特大
人员伤亡
人员死亡(含失
踪)人数<3或重伤人数<10
3≤员死亡(含失踪) 人数<10 或10≤伤人数<50
10≤人员死亡(含失踪)人数<30 或50≤伤人数<100
人员死亡(含失踪)人数≥30 或重伤人数≥100
2)直接经济损失就是指事故发生后造成工程项目发生得各种费用得总与,包括直接费用与事故处理所需(不含恢复重建)得各种费用。
表9 直接经济损失等级标准
等级
1
2
3
4
定性描述
—般
较大
重大
特大
经济损失(万元)
Z<10
10≤Z<50
50≤Z<500
Z≥500
3)专项风险等级划分标准
专项风险等级分为四级:低度〔I级)、中度〔II级)、高度(Ⅲ级)、极高(Ⅳ级),如表10所示。
表10 专项风险等级标准
严重程度等级
可能性等级
一般
较大
重大
特大
1
2
3
4
很可能
4
高度Ⅲ
高度Ⅲ
极高Ⅳ
极高Ⅳ
可能
3
高度Ⅲ
高度Ⅲ
极高Ⅳ
偶然
2
高度Ⅲ
高度Ⅲ
不太可能
1
低度I
高度Ⅲ
三、风险源辨识
根据施工工法,对照风险评估报告要求,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经过评估小组调查讨论,XXX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得风险源如表 11所示。
表 11 XXX工程施工安全风险源普查清单
序号
风险源
判断依据
1
登高作业、临边作业、孔口临边作业
在混凝土施工作业、墩身施工、预应力砼连续T梁施工、钻孔桩、架桥机安装作业、临时设施(塔吊、龙门架等)安装拆除、基坑施工、墩身翻模法施工、钢桁架劲梁施工、主墩施工、托架安装、桥面等上部施工过程可能导致高处坠落
2
设计方案、施工方案、雨水、破碎地层结构、塔吊、模板、挂篮、违章作业、架桥机、架桥方案、管理缺位、设备构件、安拆方案、桥面吊机、翻模、挂篮、
挂篮设计方案
在基坑施工、钻孔灌注桩、墩身翻模法施工、架桥机安装作业、塔吊、龙门吊、架桥机、钢栈桥等大临设施得安装拆除、墩身施工、预制梁施工、主墩施工施工过程可能导致坍塌
3
钢筋材料、机械零件、作业工具、飞溅得渣石、渣土、砼输送管、吊物及起吊设备、作业区放置得施工余料或小型工具、振捣器、设备零部件、小型安拆工具
在钢筋作业、预应力施工临时设施(钢栈桥、钢围堰、塔吊、龙门架等)安装拆除、基坑施工、混凝土施工作业、墩身施工、预应力砼连续箱梁施工、钻孔灌注桩、墩身翻模法施工、桥面施工过程可能导致物体打击
4
气焊、电焊、切割机、挖机、卷扬机、钢筋加工机械
在钢筋工程作业、墩身施工、基坑施工、预制梁制作与安装过程可能导致机械伤害
5
起重设备、起重作业
在墩身翻模法施工、预应力砼连续箱梁施工、钢板桩围堰施工、大型临时设施得安拆施工过程可能导致起重伤害
6
砂石运输车、混凝土搅拌车、泵车、过往车辆
在混凝土工程施工作业、道路交通施工过程可能导致车辆伤害
7
漏电
在焊接等用电作业、过程可能导致触电
8
氧气乙炔瓶
在钢筋工程作业、高墩施工、钢栈桥、平台施工过程可能导致容器爆炸
9
明火作业、易燃材料、违规动火
在栈桥、平台、高墩施工过程可能导致火灾
10
水上作业
在水上作业过程中,可能发生跌落溺水,过往船只撞击钢围堰、钢管桩、防汛、防撞、防风等
四、风险分类
根据风险分析结果,运用风险评估报告介绍得LEC评价法,对XXX主要分项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导致事故发生得人得不安全行为及物得不安全状态进行逐一评价,具体评价结果见表 12。
表 12 XXX主要分项工程作业过程风险源风险评价表
风险源
风险估测
单位作业内容
潜在得事故类型
不安全状态(行为)
L
E
C
D=LEC
钻孔
灌注桩
1、坍塌
1、钻机放置不稳定;
3
2
3
18
2、护壁泥浆技术指标不满足;
1
3
3
9
3、护筒变形或高度不足;
1
2
3
6
4、成孔后长时间放置,未浇筑砼;
3
3
3
27
2、触电
1、供电系统无漏电保护措施;
1
1
7
7
2、电缆线受挤压破损;
3
2
7
42
3、电气设备遇水受潮导电;
3
1
3
9
4、潮湿环境未使用安全电压
1
1
7
7
5、非电工私自搭接电源。
3
6
7
126
3、物体打击、起重伤害
1、吊索磨损严重;
3
3
7
63
2、起吊设备基础不牢固;
1
2
3
6
3、导管或钢筋笼散落;
1
3
3
9
4、导管或料斗内砼散落;
1
2
3
6
5、(旋挖)钻机行走过程失稳;
1
1
3
3
4、 机械
事故
1、砼运输车倾倒;
1
1
3
3
2、钻机操作杆伤人;
1
1
3
3
3、钻机防护装置失缺;
6
3
7
126
4、无关人员进入(旋挖)钻机作业区域。
3
2
1
6
基坑
施工
1、坍塌
1、基坑边堆放渣土;
1
2
3
6
2、基坑排水
10
1
7
70
3、地下水丰富,封底不完全;
1
1
3
3
4、方案针对性不强;
1
1
7
7
5、基坑支撑强度不够,施工质量不满足;
3
3
15
135
6、在不明得危险区域开挖;
1
1
3
3
7、土层中有水但未进行排降水。
1
1
3
3
2、机械事故、起重事故
1、作业范围狭小;
6
2
7
84
2、起重作业无专人指挥;
3
2
7
42
3、起重设备未检验许可;
0、5
1
7
3、5
4、操作人员无证上岗;
1
2
7
14
5、起吊过程违反“十不吊”;
6
3
7
126
6、现场安全监管不力。
3
3
3
27
3、 高处
坠落
1、基坑临边未设置护栏或护栏不合要求;
3
3
15
135
2、场地材料、工具、机械混乱;
1
6
2
12
3、夜间照明不够;
1
2
7
14
4、基坑内未设置安全梯或土坡道;
1
2
7
14
5、在危险区域行走、停留;
3
2
3
18
6、未正确穿戴、使用劳保用品。
3
3
3
27
立柱盖梁施工
1、坍塌
1、塔吊基础不牢固或附着设置不合理;
1
1
15
15
2、模板安装、拆除时,配合失误或违规作业;
3
6
15
270
3、模板对拉螺杆存在质量缺陷;
3
1
3
9
4、超负荷起吊;
1
2
7
14
5、墩身强度不足;
1
2
15
30
2、物体打击、起重伤害
1、临边未设置踢脚板;
1
2
3
6
2、作业面工具材料堆放不规范;
3
6
3
54
3、钢丝绳损坏;
6
3
7
126
4、吊物捆扎不牢固;
2
2
7
28
5、在危险区域行走、停留;
3
2
3
18
6、未正确穿戴、使用劳保用品;
3
3
3
27
7、违规上下抛接工具。
3
3
3
27
3、高处
坠落
1、作业平台强度、刚度或稳定性不够;
1
3
3
9
2、作业面未设置安全护栏或护栏设置不合理;
1
2
3
6
3、登高梯具设置不合理;
1
2
3
6
4、不按设计要求搭设作业平台;
1
3
3
9
5、临边、悬空作业时未正确使用安全带;
3
3
3
27
6、在危险区域嬉戏、打闹或休息。
3
3
3
27
7、酒后作业
6
2
15
180
4、火灾
1、爬架上易燃材料堆放过多;
1
2
3
6
2、配置得灭火器数量不够或已失效;
1
2
7
14
3、未定期对爬架灭火器材进行检查更新;
6
2
7
84
4、在混凝土养护材料上方直接进行电焊、气割作业。
1
2
7
14
5、气瓶吊运时,固定措施不牢靠;
3
2
7
42
钢筋工程作业
1、机械
伤害
1、机械故障;
3
2
3
18
2、夜间照明不够;
1
2
3
6
3、设备无安全防护设施;
3
2
3
18
4、未正确穿戴、使用劳保用品;
3
3
1
9
5、作业安全距离不够;
6
3
7
126
6、不用夹具固定,用手拿工件进行加工。
1
2
3
6
2、触电
1、电缆线绝缘强度不够;
1
2
7
14
2、电缆线破损或断裂;
3
1
7
21
3、电路保护装置失效;
1
2
7
14
4、物料随意压盖电缆;
6
3
7
126
5、随意拖拽电缆;
1
3
7
21
6、未按要求敷设电缆;
1
2
7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