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医学心理学(第五版)教学大纲.doc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4361354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心理学(第五版)教学大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医学心理学(第五版)教学大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学心理学 第五版 教学、学习大纲与重点 医学心理学(第五版)教学大纲 第一章 绪 论 [学习要求] 掌握: 1. 医学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 2. 医学心理学的学科性质、特点、应用范围。 3. 医学模式转变的原因。 4. 新医学模式对健康和疾病的认识。 熟悉: 1. 医学心理学的分支和相关学科。 2. 医学模式的定义。 3. 医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了解: 1. 我国医学心理学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2. 国内外医学模式的转变现状。 第二章 心理学基础 [学习要求] 掌握: 1.感觉、知觉的概念 2.感觉、知觉的基本分类 3.记忆的概念 4.记忆的基本分类 5.遗忘及其规律 6.思维、想象的概念 7.思维、想象的基本分类 8.注意的概念 9.注意的基本分类 10.情绪与情感的概念与分类 11.情绪理论:詹姆斯-兰格理论、坎农-巴德理论及情绪的认知理论 12.动机冲突的基本形式 13.人格、气质、性格、能力的概念。 14.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15.四种气质类型及特点 16.人格的特征;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 16.个性的主要特征;影响个性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熟悉: 1.感觉、知觉的特征。 2.注意的特征。 3.错觉 4.想象的功能 5.情绪与人类行为和健康的关系 6.意志的概念 7.冲突与挫折的概念 8.挫折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因素 9.自我意识的概念和自我调控系统 10.心理的社会学基础 了解: 1.感受性和感觉阈限 2.思维的过程 3.情绪的边缘系统学说 4.情绪与人类行为和健康 5.意志的基本过程 6.意志的品质 7.个性的形成与发展 8.需要的分类;动机的种类 9.能力的概念与分类 10.心理的生物学基础 第三章 心理发展与心理健康 [学习要求] 掌握: 1.心理健康的概念及判断标准。 2.儿童、青少年期的心理特点。 熟悉: 1.如何维护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2.儿童、青少年时期的心理健康与各种疾病的关系 3.中年期的生理及心理特点,及如何维护中年人的心理健康; 4.老年期的生理及心理特点,及如何维护老年人的心理健康。 了解: 1.人的发展和生命周期的概念和观点。 2.儿童、青少年期的生理特点 第四章 主要理论流派 掌握: 1.精神分析心理结构和人格理论的内容。 2.经典条件反射理论、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与社会学习理论 3.人本主义理论:马斯洛需要理论及罗杰斯自我论的要点。 4.Ellis的ABC理论 5.Beck的认知行为治疗假说 6.心理生物学的主要研究领域 7.人性主义理论中人性的三个属性 熟悉: 1.马斯洛需要理论与奥尔德弗需要理论的不同。 2.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3.Kelly的个人构念理论 4.认知与情绪的关系 5.心理生物学的理论发展史 6.中医心理学的发展史 了解: 1.心理动力学研究简史 2.社会学习理论 3.人本主义心理学述评 4.认知心理学 5.心理生物学各研究领域的相关理论和技术 6.人性主义理论的内容 第五章 心理评估 [学习要求] 掌握: 1.心理评估的目的和意义 2.心理测验的定义 3.标准化心理测验的基本条件 4.应用心理测验的基本原则 5.智商的定义和分级 6.离差智商、比率智商的概念 7.人格测验的概念、分类和应用 8.神经心理测验的概念 9.SCL—90、SDS、SAS等常用的评定量表的作用 熟悉: 1.心理测验的分类 2.智力测验的目的和使用 3.常用智力测验与发展量表的适用范围及理由 4.MMPI分量表的意义及结果分析 5.EPQ分量表的意义及结果分析 6.常用神经心理测验的分类和应用 7.常用自评和他评评定量表的使用方法 8.心理评估专业人员的条件要求 了解: 1.标准化心理测验的技术指标分类和计算方法 2.常用智力测验与发展量表的分测验内容及功能 3.大五因子模式人格问卷 4.洛夏测验及其应用 5.HR神经心理成套测验的主要内容和分析提纲 6.心理评估的发展与现状 第六章 心理应激 [学习要求] 掌握: 1.心理应激理论的主要内涵。 2.应激系统模型的基本特征 3.生活事件(应激源)的概念、分类和生活变化单位。 4.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的定义和分类。 5.应激的心理反应和生理反应的主要内容以及应激反应的心身中介机制。 6.应激易感模型的概念及其主要内容。 熟悉: 1.一般适应综合征(GAS)概念及其分期。 2.认知评价在应激过程中的作用。 3.应对方式在心理病因学中的意义。 4.社会支持保护健康的作用机制。 5.个性与应激因素的关系。 6.应激与疾病的伴随关系的解释。 7.个体层面的应激管理的内容。 了解: 1.心理应激的宏观和微观研究方向。 2.应激系统模型在临床心理咨询、婚恋指导和压力管理中的应用。 3.生活事件不同量化方法存在的问题。 4.心理应激反应对健康的积极和消极意义。 5.心理反应、心身反应、心身障碍、心身疾病概念的比较。 6.应对指导模式的主要内容。 第七章 健康行为 [学习要求] 掌握: 1.健康行为和影响健康行为的因素。 2.自我效能理论和健康信念理论与损害健康行为的转变。 3.成瘾行为、饮食行为、性行为、锻炼等行为与健康的关系。 4.性行为与性传播疾病的含义,艾滋病与性行为的关系及预防。 熟悉: 1.保护健康行为与损害健康行为的分类。 2.成瘾药物的共同特点及其危害,药物成瘾的心理社会原因。 3.酗酒、吸烟和网络成瘾的危害与预防。 4.肥胖的危害与合理体重的控制。 5.艾滋病的危害及其流行与心理社会因素的关系。 6.锻炼对健康的积极意义。 了解: 1.在促进健康行为中国家和社会的作用。 2.治疗药物成瘾、酗酒、吸烟和网络成瘾的原则。 3.肥胖的定点理论。 4.合理饮食应的注意事项。 5.合理锻炼的原则。 6.如何预防意外发生。 第八章 病人心理 [学习要求] 掌握: 1. 病人角色的概念及基本要素 2. 病人角色的适应问题 3. 影响求医行为的因素 4. 影响遵医行为的因素 5. 病人的一般心理反应和基本干预方法 熟悉: 1.病人的心理需要 2.求医行为的原因、类型和影响因素 3.病人心理干预的基本方法 4.不同病期病人的心理特征 5.手术前焦虑反应的原因 6.术后病人心理反应的影响因素 7.伤残病人康复期心理问题 8.癌症病人心理问题的干预 了解: 1.病人角色的权利和义务 2.影响病人角色适应的因素 3.求医行为的类型和原因 4.手术病人心理问题的干预 5.伤残病人康复期心理问题的干预 6.癌症病人常见的心理变化 第九章 医疗行为中的人际关系 [学习要求] 掌握: 1.医患关系的概念。 2.建立良好医患关系的基本原则 3.医患关系的特点、类型和主要影响因素。 熟悉: 1.医生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2.病人的基本权利。 3.沟通的概念和沟通中应注意的问题。 了解: 1.广义医患关系的主要内容 2.医生的心理特征。 3.沟通的结构、分类和功能 第十章 心身疾病 [学习要求] 掌握: 1.心身疾病的概念。 2.心身疾病的特点。 3.心身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原则。 4.影响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和糖尿病的心理社会因素与诊疗对策。 熟悉: 1.临床心身疾病概念的演变。 2.心与身的关系。 3.心身疾病的分类。 4.各学派所提出的心身疾病的发病机制。 5.各种心身疾病的社会心理危险因素、发病机制和基本的干预措施。 6.影响支气管哮喘、消化性溃疡、经前期紧张综合征的心理社会因素。 了解: 1.心身医学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第十一章 异常心理问题 [学习要求] 掌握: 1.异常心理的概念 2.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的区分和判断 3.异常心理的医学心理学分类 熟悉: 1.贪食、厌食的诊断和防治 2. 自杀的定义、基本线索及其干预 3. 性心理障碍的概念、判别标准 4. 人格障碍的概念、诊断标准 5. 失眠的定义、原因及其治疗 了解: 1.异常心理的理论解释 2.自杀的成因、动机,有关自杀的误解 3.常见的性心理障碍及其干预 4.人格障碍的分类、成因及其干预 5.其它睡眠障碍的表现及防治原则 第十二章 心理干预 [学习要求] 掌握: 1.心理干预的基本概念。 2.健康促进与预防的基本概念。 3.心理治疗的基本概念。 4.心理咨询的基本概念。 5.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区别。 6.心理治疗的基本过程和原则。 熟悉: 1.预防性干预的基本概念。 2.综合医院临床各科的心理问题。 3.社会适应不良及其他行为问题表现。 4.心理治疗的基本技术。 了解: 1.心理治疗的简史 2.实施各种心理治疗技术时应注意的问题 第十三章  心理干预各论 [学习要求] 掌握: 1.精神分析治疗的基本技术 2.系统脱敏的方法 3.认知治疗的基本概念 4.以人为中心疗法的基本概念 5.森田疗法的理论基础和治疗原则 6.暗示和催眠疗法的基本原理 7.松弛疗法的基本原理 8.生物反馈疗法的基本原理 9.支持疗法的定义和主要特点 10.家庭治疗的干预技术 11.集体心理治疗的基本原理 12.危机干预的概念和一般原则 13.心理联络会诊的综合治疗策略 熟悉: 1.精神分析治疗过程 2.行为治疗的记录方法 3.认知疗法的基本过程 4.以人为中心疗法的基本过程 5.森田疗法治疗的重点和适应证 6.暗示和催眠治疗的方法 7.生物反馈疗法的基本技术 8.松弛疗法的程序 9.支持疗法的实施方法 10.集体心理治疗的治疗机制和适应证 11.家庭治疗的基本概念 12.危机干预的技巧 13.心理联络会诊的适应证 了解: 1.精神分析性短期焦点治疗的过程 2.行为治疗的适应证 3.认知治疗使用的具体方法 4.以人为中心疗法的适应症及评价 5.森田疗法的治疗方法 6.暗示催眠的适应证和评价 7.生物反馈疗法的适应证 8.松弛疗法的适应证和评价 9.支持疗法的适应证 10.集体心理治疗的发展历程 11.家庭治疗的流派和种类 12.危机干预的伦理学原则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