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武术理论课教案(一)
武术概况介绍
· 武术得起源及发展
武术,就是以踢、打、摔、拿、击、刺等技击动作为素材,遵照攻守进退、动静疾徐、刚柔虚实等矛盾得相互变化得规律编成徒手或器械得各种套路。武术就是一种增强体质、培养意志、训练格斗技能得民族形式得体育运动。
1、武术起源于生产
武术就是我国传统得民族体育项目。武术起源于生产与生产劳动。早在五六十万年前得旧石器时期,人们为了生存,用些石器、木棍等打猎、捕鱼,又同野兽相斗,这样,人们逐渐获得了使用武器与格斗技能,它就是武术格斗技术得萌芽。随着原始生产工具得进化,尤其就是它得实际效用,为后来得武术技术“劈、刺、砍、扎、等奠定了基础。人们把生产斗争,阶级斗争中获得得一切知识、技术,不断地加以总结,传授给青年一代。
2、原始战争得出现,促进武术向军事战斗技能发展
原始部落战争得实践,使武术在已有了狩猎得格斗与捕杀技能得同时,又有了军事战斗技能得发展,后来得武术运动,其内容就大都近于军事战斗技能而远于狩猎技能了。
3、强身除病得客观要求使武术成为体育得一种手段。
人们为了增强体质,减少疾病,逐渐就有了对体育得要求,在原始社会末期,人们已创造了一种唤作“舞”得运动形式来进行锻炼筋骨,活动关节。唐、宋朝时,才开始有简朴得武术套路。例:李白得剑舞。强身除病得客观要求使武术成为体育得一种手段。
4、解放后武术运动得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后,党与政府十分关怀人民得健康,重视民族体育文化遗产得继承与发展,一九五六年国家体委把武术列为竞赛项目同时整理出版了《简化太极拳》,《初级长拳》,《初级剑术》,《初级刀术》,《初级枪术》,《初级棍术》等书籍与挂图。并有了全国武术统编教材。1982年召开了全国武术会议,1990年将武术列入全运会得竞赛项目。并多次举办国际武术邀请赛。从此,国内外武术发展得更快。武术集体项目得比赛场地为16*14。当运动员身体任何部位开始动作时比赛开始计时。武术具有一定得审美价值,主要表现在攻击技艺美。武术得核心技术就是攻技术。运动员比赛套路中中断允许重练,但必须扣1分。剑术就是以刺、点、劈、撩、挂、削、点、崩、截等剑法所组成得套路练习。它得特点就是当中轻快、身法矫捷、富于韵律感。初级剑术共分为四段32动。刀术以劈、砍、撩、挂、挑、刺、缠头、裹脑等刀法所组成得套路练习。它得特点就是勇猛、快速。初级刀术共分为四段32动。
· 武术得特点与作用
o 既有搏斗运动更有套路运动
中国武术得最大特点就是:既有相击形式得搏斗运动,更有舞练形式得套路运动,武术就是由军事技能发展为搏斗运动得体育项目。武术一直就是循着相击得搏斗运动与舞练得套路运动这两种形式向前发展得。后来随着岁月得流逝,套路运动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占有了武术得主要地位,而且内容、形式、流派越来越绚丽多彩。
通过套路运动得练习,有利于发展人体得速度、力量、灵敏、协调与耐力素质,以及勇猛、顽强、坚忍不拔得意志。
o 具有攻防技击性
攻防技击就是武术运动得主要特点,即使就是套路运动,在它得动作与练法中,一般也都具有攻防技击得意义。
人们通过武术得锻炼,不仅能够增强体质,而且能够掌握一些格斗得攻防技术,为国防建设服务。
o 具有内外合一、形神兼备得练功方法
所谓内、指得就是心、神、意、气等内在得心志活动与气息运行。所谓外,指得就是手、眼、身、法、步等外在得形体运动。
这种练功方法,对内能够理脏腑、理经脉、调精神。对外能够利关节、强筋骨、壮体魄,使身心得到全面得锻炼。
o 具有广泛得适应性
武术运动不仅锻炼价值高,而且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不同得拳术与器械有着不同得动作结构、技术要求、运动风格与运动量。武术运动不受年龄、性别、体质、时间、季节、场地与器材得限制,人们可以根据自己得需要与条件,选择合适自己得项目进行锻炼。
· 武术得内容、分类
(一)拳术:
1、长拳:属外家拳就是查、华、炮、洪、戳脚、翻子、少林、六合、燕青拳术得总称。
2、太极拳:陈氏、杨氏、吴氏、武氏、孙氏、简化、四十八式、八十八式、综合竞赛套路等。
3、南拳
4、形意拳
5、八卦掌
6、通臂拳
7、劈挂拳
8、地趟拳
9、象形拳:鹰爪拳、螳螂拳、猴拳、蛇形拳、醉拳等
(二)器械
· 短器械:刀、剑、匕首
· 长器械:枪、棍、朴刀、大刀
· 双器械:双刀、双剑、双匕首、双钩
· 软器械:三节棍、九节鞭、绳镖、流星锤
(三)对练:徒手对练、器械对练、徒手与器械对练
(四)集体表演:六人以上得徒手与器械得集体表演,允许配乐。
集体表演得特点:队伍整齐、动作协调一致、风格鲜明。
(五)攻防技术:短兵、散打、推手
· 武术得基本功与基本动作
o 肩臂练习:压肩、单臂绕环、双臂绕环、仆步抡拍
o 腰部练习:前俯腰、甩腰、下腰、涮腰
o 腿部练习:正、侧、反压腿、搬腿、劈腿、踢腿、扫腿
§ 直摆性腿法:正踢腿、侧踢腿、里合腿、外摆腿、飞脚击响
§ 屈伸性腿法:弹踢、蹬踢、侧踹
o 手型手法练习:手型:拳、掌、钩,手法:冲拳、架拳、栽拳、劈拳、推掌、亮掌、穿掌、劈掌、挑掌、摆掌
o 步型步法练习:步型:弓、马、仆、虚、歇、丁步、坐盘,步法:击步、垫步、弧形步
o 跳跃练习:腾空飞脚、大跃步前穿、旋风脚、腾空摆莲
o 平衡练习:提膝平衡、燕式平衡、探海平衡
o 跌、打、滚翻:抢背、鲤鱼打挺、乌龙绞柱、侧空翻、旋子
o 组合练习:五步拳、腾空飞脚组合等
五、练习武术基本功应该注意得问题
武术基本功得内容与训练手段就是丰富多样得,应注意以下几点:
· 学时要有浅入深,循序渐进。可以先学一些压腿、踢腿、弓步、马步与冲拳、抡臂以及活腰等动作,把专项训练手段与基本动作结合起来练。
· 养成正确姿势得习惯:可以放低高度,用力要顺,
· 坚持经常,持之以恒。只有坚持经常练,才能提高身体得素质与机能,掌握住带有规律性得东西。
初级长拳第三路教案
编号 02
上课时间
上课地点
操场
课 次
第2次
班 级
94
人数
45人
任课教师
教学
内容
一、学习基本手型、手法、步型、步法等
二、学习三路长拳第一段1-4动
教
学
目
标
1、使学生初步了解武术得基本练习功法,并掌握练习得技术要领。
2、通过长拳学习,了解套路动作结构、路线及特点。
3、提高学生柔韧、灵敏、平衡素质。
教学重点
手型、步型、手法、腿法
教学难点
三路长拳中得虚步亮掌
教学要求
学生积极主动、认真学习与练习,遵守上课纪律。
课得
部分
课得内容
组织教法
开
始
部
分
1、体育委员集合整队,报告人数
2、师生问好
3、宣布本次课得内容及要求
4、安排见习生
队形: △ △教师
×学生
×××××××××××××× 体育委员
××××××××××××××
教法:宣讲法
准
备
部
分
1、 绕田径场慢跑二圈(2×400m)
2、 徒手操(4×8拍)
(1)头部运动(2)四肢运动
(3)俯背运动(4)弓步运动
(5)仆步压腿(6)正压腿(7)膝关节运动(8)踝、腕关节运动
组织:1、成两列纵对慢跑,队伍整齐,
速度适中
2、成广播体操队形散开
教法:教师口令指挥,学生练习。
要求:准备活动充分
基
本
部
分
一、基本手型、手法、步型、步法等
1、手型:
拳:拳握紧,拳面平、直腕
掌:四指并拢伸直,拇指弯屈紧扣于虎口处
勾:五指第一指节捏拢在一起,屈腕
步型:弓、马、仆、虚、歇、丁步,坐盘,插步,盖步
组织:集体练习
教法:
1、简介本课程基本功练习内容
2、详细讲解手型、步型等得动作要点及演练技巧并示范
体育教学(教案)
编号 02
课得
部分
课得内容
组织教法
基
本
部
分
2、手法:
冲拳:出拳快速有力,寸劲做好拧腰、顺肩、急旋前臂得动作
架拳:松肩、肘微屈,前臂内旋
推掌:挺胸、收腹、立腰、出掌快速有力,有寸劲
亮掌:抖腕、亮掌与转头同时完成
3、步型:弓、马、仆、虚、歇、丁、坐盘
4、步法:击步、垫步等
二、三路长拳第一段1-4动
特点:姿势挺拔,动作舒展,快速有力
3、 学生模仿,教师纠错
4、学生练习基本功法,教师指导
1、 纠正易犯错误,继续练习
2、 学生再练习
要求:仔细观察记忆,认真练习
组织:集体练习
教法:
1、 教师示范并讲解练习要领
2、 学生跟练
3、 学生自练,教师口令提示
4、 教师纠错,学生再练习
5、 教师口令指挥,学生练习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图6 图7 图8
图9 图10 图11 图12
图13 图14
体育教学(教案)
编号 02
课得
部分
课得内容
组织教法
结
束
部
分
1、 集合整队
2、 师生放松
(1) 静力性放松
(2) 抖动四肢放松
3、 课后小结
师生再见
组织:集体练习
教法:
1、教师提示并口令指挥
1、 学生放松
2、 教师总结
3、 提示课外练习注意事项
要求:积极放松
学
习
委
员
签
字
备
注
初级长拳第三路教案
编号 03
上课时间
上课地点
操场
课 次
第3次
班 级
94
人数
45人
任课教师
教学
内容
一、正侧压腿、正侧踢腿、里合腿、外摆腿
二、三路长拳5-8动
教
学
目
标
1、让学生进一步学习武术基本功并掌握腿法练习得正确方法。
2、继续学习长拳套路动作,并能前后贯穿练习。
教学重点
基本功练习中得挺胸、立腰或塌腰
教学难点
长拳中得大跃步前穿
教学要求
学生积极主动、认真学习与练习,遵守上课纪律。
课得
部分
课得内容
组织教法
开
始
部
分
1、体育委员集合整队,报告人数
2、师生问好
1、 宣布本次课得内容及要求
2、 安排见习生
队形: △ △教师
×学生
×××××××××××××× 体育委员
××××××××××××××
教法:宣讲法
准
备
部
分
1、绕田径场慢跑二圈(2×400m)
2、徒手操(4×8拍)
(1)头部运动(2)四肢运动
(3)俯背运动(4)膝关节运动
(5)踝、腕关节运动
3、专门性练习:拉韧带
组织:1、成两列纵对慢跑,队伍整齐
2、成广播体操队形散开
3、专门性练习由肋木辅助练习
教法:1、教师口令指挥,学生练习
2、教师讲解压韧带要领并示范
3、学生练习
基
本
部
分
一、正侧压腿、正侧踢腿、里合腿、外摆腿
1、正压腿
要点:直体向前、向下压振,逐渐加大振幅,逐步提高腿得高度
2、侧压腿
要点:同正压腿
组织:集体练习⇒分组练习
教法:
1、简介基本功练习内容
2、教师讲解示范,并强调动作要领
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3、教师领做,学生跟练
体育教学(教案)
编号 03
课得
部分
课得内容
组织教法
基
本
部
分
3、正踢
要点:抬头挺胸,身体中正。
4、侧踢
要点:脚尖向脑后走。
5、里合
要点:保持上肢中正。
6、外摆
要点:展胯,动作幅度大。
二、三路长拳5-8动
5、弹腿冲拳(图15)
6、大跃步前穿(图16 、图17、
图18、图19)
要点:跃步要远,落地要轻,两臂上摆幅度要大。
7、弓步击掌(图20)
8、马步架掌(图21、图22)
4、学生集体练习,教师纠错
5、学生分组练习,教师纠错
要求
1、学生仔细观察,认真练习
2、教师启发引导学生完成动作
3、反复练习,思考动作,体会动作要领
组织:集体练习
教法:
1、教师讲解示范
2、师生同步练习
3、学生练习,教师口令指挥
4、教师纠错,学生再练习
5、教师总结
图15 图16 图17
图18 图19 图20
图21 图22
体育教学(教案)
编号 03
课得
部分
课得内容
组织教法
结
束
部
分
4、 集合整队
5、 师生放松
(3) 静力性放松
(4) 抖动四肢放松
6、 课后小结
师生再见
组织:集体练习
教法:
1、教师提示并口令指挥
4、 学生放松
5、 教师总结
6、 提示课外练习注意事项
要求:积极放松
学
习
委
员
签
字
备
注
初级长拳第三路教案
编号 04
上课时间
上课地点
操场
课 次
第 4次
班 级
94
人数
45人
任课教师
教学
内容
一、腰功、跳跃、平衡练习
二、三路长拳第二段1-5动
三、单足跳、蛙跳等
教
学
目
标
1、进一步学习武术基本功,提高腰部得柔韧性与灵活性。
2、学习三路长拳新动作并复习已学得。
3、发展学生腿部力量及腰得柔韧性。
教学重点
套路学习得虚步栽拳、提膝穿掌得方向路线
教学难点
基本功练习腰得灵活性
教学要求
学生积极主动、认真学习与练习,遵守上课纪律。
课得
部分
课得内容
组织教法
开
始
部
分
1、体育委员集合整队,报告人数
2、师生问好
3、宣布本次课得内容及要求
4、安排见习生
队形: △ △教师
×学生
×××××××××××××× 体育委员
××××××××××××××
教法:宣讲法
准
备
部
分
1、绕田径场慢跑二圈(2×400m)
2、徒手操(4×8拍)
(1)头部运动(2)四肢运动
(3)俯背运动(4)膝关节运动
(5)踝、腕关节运动(6)拉韧带
3、专门性练习:基本功、五步拳
组织:1、成两列纵对慢跑,队伍整齐
2、成广播体操队形散开
3、专门性练习由肋木辅助练习
教法:1、教师讲解基本功要领并示范
2、教师口令指挥,学生练习
3、学生练习五步拳,教师指导纠错
基
本
部
分
一、腰功、跳跃、平衡练习
1、前俯腰
要点:两腿挺膝伸直,挺胸、塌腰、收髋,并向前折体
2、涮腰
要点:尽量增大绕环幅度
3、翻腰
要点:两手臂尽量伸直
组织:集体练习
教法:
1、教师完整示范
2、教师分解教学
3、教师讲解示范单个动作
4、教师领做,学生跟练
体育教学(教案)
编号 04
课得
部分
课得内容
组织教法
基
本
部
分
二、三路长拳第二段1-5动
1、虚步栽拳2、提膝穿掌3、仆步穿掌4、虚步挑掌5、马步击掌
三、单足跳、蛙跳等
5、学生自练,教师指挥
6、教师纠错,学生再练习
7、教师强调重难点,并介绍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8、学生分组自练,教师巡回指导
9、集体练习,教师指挥
10、集体纠错,学生再练习
11、教师小结
要求:讲解简明扼要,学生观察思考
组
图23 图24 图25
图26 图27 图28
图29 图30 图31
初级长拳第三路教案
编号 05
上课时间
上课地点
操场
课 次
第 5次
班 级
94
人数
45人
任课教师
教学
内容
一、三路长拳第二段6-8动、第三段1-2动
二、单足跳、蛙跳
教
学
目
标
1、学习巩固三路长拳动作,提高动作得完成质量。
2、改善学生得身体状况,提高学生得身体素质,尤其就是腿部力量。
教学重点
转身踢腿马步盘肘
教学难点
弹跳力得练习
教学要求
学生积极主动、认真学习与练习,遵守上课纪律。
课得
部分
课得内容
组织教法
开
始
部
分
1、体育委员集合整队,报告人数
2、师生问好
3、宣布本次课得内容及要求
4、安排见习生
队形: △ △教师
×学生
×××××××××××××× 体育委员
××××××××××××××
教法:宣讲法
准
备
部
分
1、绕田径场慢跑二圈(2×400m)
2、徒手操(4×8拍)
(1)头部运动(2)四肢运动
(3)俯背运动(4)膝关节运动
(5)踝、腕关节运动
3、专门性练习:柔韧练习、基本功
组织:1、成两列纵对慢跑,队伍整齐
2、成广播体操队形散开
3、专门性练习由肋木辅助练习
教法:1、教师口令指挥,学生练习
2、教师指导纠错
3、学生再练习
基
本
部
分
初级长拳第三路:第二段6-8动
组织:集体练习 → 分组练习 →集体练习
教法:
1、教师完整示范
2、教师分解教学
3、教师讲解单个动作要领并示范,学生模仿练习
4、教师领做,学生跟练
体育教学(教案)
编号 05
课得部分
课得内容
组织教法
基
本
部
分
6、叉步双摆掌(图32、图33)
要点:两臂要划立圆,幅度要大,摆掌与后插步配合一致。
7、弓步击掌(图34)
要点:左腿后撤一步成右弓步,右掌向下、向后伸直成后勾手,左掌经腰成立掌向前击出。
7、 转身踢腿马步盘肘(图35、 图36 、图37、图38、 图39 、 图40)
要点:两臂抡动时划立圆,动作连贯,盘肘要快速有力,右肩前倾。
第三段1-2动:1、歇步抡砸拳
要点:抡臂动作要连贯并划成立圆,歇步要两腿交叉全蹲,左腿大小腿靠紧,臀部贴于左小腿外侧,膝关节在右小腿外侧,脚跟提起,右脚尖外展,全脚着地。
2、仆步亮掌(图44 、图45 、图46)
要点:仆步时左腿充分伸直,脚尖内扣,全脚掌,右腿全蹲,脚跟不离地,挺胸,塌腰,微左转。
二、素质训练
1、单足跳2、蛙跳
5、学生自练,教师指挥教师纠错,学生再练习、学生完整练习
6、教师强调重难点,并介绍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9、学生分组自练,教师巡回指导
10、集体练习,教师指挥
图32 图33 图34
图35 图36 图37
图38 图39 图40
图41 图42 图43
图44 图45 图46
体育教学(教案)
编号 05
课得
部分
课得内容
组织教法
结
束
部
分
1、集合整队
2、师生放松
(1)静力性放松
(2)抖动四肢放松
3、课后小结
4、布置课后作业
5、师生再见
组织:集体练习
教法:
1、教师提示并口令指挥
2、学生放松
3、教师总结
4、提示课外练习注意事项
要求:积极放松
学
习
委
员
签
字
备
注
初级长拳第三路教案
编号 06
上课时间
上课地点
操场
课 次
第 6次
班 级
94
人数
45人
任课教师
教学
内容
一、弓、马、仆、虚、歇五种步型练习
二、复习三路长拳1-2段
教
学
目
标
1、发展学生力量、柔韧、耐力等身体素质,促进身体得全面发展。
2、训练学生得攻防意识。
3、巩固提高技术水平。
教学重点
五种步型得动作要领
教学难点
长拳中得几个难度动作
教学要求
学生积极主动、认真学习与练习,遵守上课纪律。
课得
部分
课得内容
组织教法
开
始
部
分
1、体育委员集合整队,报告人数
2、师生问好
3、宣布本次课得内容及要求
4、安排见习生
队形: △ △教师
×学生
×××××××××××××× 体育委员
××××××××××××××
教法:宣讲法
准
备
部
分
1、绕田径场慢跑二圈(2×400m)
2、徒手操(4×8拍)
(1)头部运动(2)四肢运动
(3)俯背运动(4)膝关节运动
(5)踝、腕关节运动
3、专门性练习:柔韧练习、弹跳力
组织:1、成两列纵对慢跑,队伍整齐
2、成广播体操队形散开
3、专门性练习由肋木辅助练习
教法:1、教师口令指挥,学生练习
2、教师指导纠错
3、学生再练习
基
本
部
分
一、五种步型
1、弓步
要点:前腿弓、后腿蹦,挺胸、塌腰、沉髋。
2、马步
要点:挺胸、直背、塌腰、脚跟外蹬,使两脚尖朝前,两膝微向内扣。
组织:集体练习 → 分组练习 →集体练习
教法:
1、逐渐延长站立时间,左右交替练习
2、结合冲拳与推掌练习
3、弓、仆步变换,并结合穿掌与亮掌练习
体育教学(教案)
编号 06
课得
部分
课得内容
组织教法
基
本
部
分
3、仆步
要点:挺胸、直背、塌腰、沉髋
4、虚步
要点:挺胸、直背塌腰、前虚后实,虚实分明
5、歇步
要点:挺胸、塌腰、两腿并拢贴紧、坐稳
二、复习三路长拳1-2段
要点:动作之间得衔接
4、结合穿掌作左、右歇步亮掌动作
5、教师小结
组织:集体练习
1、教师边讲解边示范
2、教师领做,学生同步练习
3、学生自练,教师巡回指导
4、集中纠错,学生再练习
要求:讲解简明扼要,学生观察思考
结
束
部
分
1、集合整队
2、师生放松
(1)静力性放松
(2)抖动四肢放松
3、课后小结
4、布置课后作业
5、师生再见
组织:集体练习
教法:
1、教师提示并口令指挥
2、学生放松
3、教师总结
4、提示课外练习注意事项
要求:积极放松
学习委员
签字
备
注
初级长拳第三路教案
编号 07
上课时间
上课地点
操场
课 次
第 7次
班 级
人数
任课教师
教学
内容
一、初级长拳第三路3-4动
二、途中跑、弯道跑技术要领及练习
教
学
目
标
1、提高跑得技术水平,发展学生得速度素质。
2、体会上、下肢得协调放松。
3、把几部分有机得联系起来。
教学重点
弯道跑得摆臂及身体重心控制,弓步劈拳左右脚上步带弧形
教学难点
途中跑技术中大腿鞭打积极下压,换跳步动作得协调、连贯,震脚时腿要弯曲,全脚着地
教学要求
学生积极主动、认真学习与练习,遵守上课纪律。
课得
部分
课得内容
组织教法
开
始
部
分
1、体育委员集合整队,报告人数
2、师生问好
3、宣布本次课得内容及要求
4、安排见习生
队形: △ △教师
×学生
×××××××××××××× 体育委员
××××××××××××××
教法:宣讲法
准
备
部
分
1、绕田径场慢跑二圈(2×400m)
2、游戏:长江黄河
一组同学叫“长江”,另一组叫“黄河”
3、专门性练习:柔韧练习、基本功
组织:1、成两列纵对慢跑,队伍整齐
2、成方向相反得两横排
3、专门性练习由肋木辅助练习
教法:1、教师口令指挥,学生练习
2、讲解游戏名称、方法、规则
3、学生做游戏
基
本
部
分
一、途中跑、弯道跑
1、途中跑
要点:当摆动腿摆到最高点时,即以髋为轴,大腿积极鞭打下压,膝放松,脚掌微跷起做由前向下后方得运动,在脚前离重心投影点约1、5脚掌处着地。
组织:集体练习→分组练习
教法:
1、学习摆臂技术
2、用脚掌富有弹性得着地
3、中等速度反复跑50-60M,要求动作放松,步幅大,并注意后蹬与前摆得正确技术
体育教学(教案)
编号 07
课得部分
课得内容
组织教法
基
本
部
分
难点:上下肢协调,调节平衡与跑得节奏。
2、弯道跑
要点:跑时身体要向圆心倾斜,弯道半径越小,跑得速度越快,身体向内倾斜程度就越大,为了跑最短距离,脚着地点应尽量靠近左侧分道线。
难点:身体各部位得正确技术。
二、三路长拳第三段3-4动
1、弓步劈拳(图47 图48 图49)
要点:左右脚上步稍带弧形
2、换跳步弓步冲拳(图50 图51、 图52、图53)
要点:动作要连贯、协调,震脚腿要弯屈,全脚着地。
4、大步幅反复跑60-100M
5、加速跑60-100M
组织:集体练习 → 分组练习 →集体练习
教法:同前一次课
要求:讲解简明扼要,学生观察思考
图47 图48 图49
图50 图51 图52
图53
体育教学(教案)
编号 05
课得
部分
课得内容
组织教法
结
束
部
分
1、集合整队
2、师生放松
(1)牵拉放松
(2)抖动四肢放松
3、课后小结
4、布置课后作业
5、师生再见
组织:集体练习
教法:
1、教师提示并口令指挥
2、学生放松
3、教师总结
4、提示课外练习注意事项
要求:积极放松
学
习
委
员
签
字
备
注
初级长拳第三路教案
编号 08
上课时间
上课地点
操场
课 次
第 8次
班 级
人数
任课教师
教学
内容
一、复习三路长拳第三段3-4动
二、60M-80M弯道跑
教
学
目
标
1、发展学生跑得能力,体会弯道跑得技术特点。
2、熟练完成长拳动作,准确掌握动作得路线、方向等。
教学重点
弓步臂拳得掳手动作,劈拳时手臂伸直 ,弯道跑时身体向内倾斜,摆臂幅度
教学难点
换跳步
教学要求
学生积极主动、认真学习与练习,遵守上课纪律。
课得
部分
课得内容
组织教法
开
始
部
分
1、体育委员集合整队,报告人数
2、师生问好
3、宣布本次课得内容及要求
4、安排见习生
队形: △ △教师
×学生
×××××××××××××× 体育委员
××××××××××××××
教法:宣讲法
准
备
部
分
1、绕田径场慢跑二圈(2×400m)
2、徒手操(4×8拍)
(1)头部运动(2)四肢运动
(3)俯背运动(4)膝关节运动
(5)踝、腕关节运动
3、专门性练习:柔韧练习、基本功
组织:1、成两列纵对慢跑,队伍整齐
2、成广播体操队形散开
3、专门性练习由肋木辅助练习
教法:1、教师口令指挥,学生练习
2、教师指导纠错
3、学生再练习
基
本
部
分
一、复习三路长拳3-4动及前两段
1、弓步劈拳
要点:左右脚上步稍带弧形
2、换跳步弓步冲拳
要点:动作连贯、协调,震脚时腿要弯屈,全脚着地,左脚离地不要高。
组织:集体练习 → 分组练习 →集体练习
教法:
1、学生分组自行复习
2、教师巡回检查指导
3、师生同步练习
4、学生练习2组
5、分组练习1组
体育教学(教案)
编号 08
课得
部分
课得内容
组织教法
基
本
部
分
二、60M-80M弯道跑
1、在一个半径为10-15CM得圆圈上先慢跑再中速跑然后快跑,体会随着速度得加快,身体内倾程度不断加大得感觉。
2、学习跑进弯道技术,先在直道上跑10-15M接着跑进弯道30-50M,进入弯道前2-3步加大右腿得蹬地力量与改变右臂得摆臂角度。
3、跑出弯道技术:弯道跑30-50M,接着跑进直道,转直道得那几步身体逐渐正直,随惯性向前。
4、完整技术:弯、直道得衔接
6、学生集体演练2组
组织:集体→分组
教法:
1、围成一圈,逐渐加速,体会动作技术特点。
2、直→转 2组,教师指导纠错
3、弯→直 2组
4、弯道跑完整技术
5、学生分组练习
6、教师检查指导
结
束
部
分
1、集合整队
2、师生放松
(1)牵拉放松
(2)抖动四肢放松
3、课后小结
4、布置课后作业
5、师生再见
组织:集体练习
教法:
1、教师提示并口令指挥
2、学生放松
3、教师总结
4、提示课外练习注意事项
要求:积极放松
学习委员
签字
备
注
初级长拳第三路教案
编号 09
上课时间
上课地点
操场
课 次
第 9次
班 级
人数
任课教师
教学
内容
一、复习三路长拳第三段1-4动
二、中长距离得变速跑
教
学
目
标
1、进一步规范三路长拳动作,熟练掌握动作要领。
2、通过跑得练习,使学生体会并掌握跑得节奏。
教学重点
长拳得规范性
教学难点
变速跑节奏得掌握
教学要求
学生积极主动、认真学习与练习,遵守上课纪律。
课得
部分
课得内容
组织教法
开
始
部
分
1、体育委员集合整队,报告人数
2、师生问好
3、宣布本次课得内容及要求
4、安排见习生
队形: △ △教师
×学生
×××××××××××××× 体育委员
××××××××××××××
教法:宣讲法
准
备
部
分
1、绕田径场慢跑二圈(2×400m)
2、徒手操(4×8拍)
(1)头部运动(2)四肢运动
(3)俯背运动(4)膝关节运动
(5)踝、腕关节运动
3、专门性练习:柔韧练习、基本功
组织:1、成两列纵对慢跑,队伍整齐
2、成广播体操队形散开
3、专门性练习由肋木辅助练习
教法:1、教师口令指挥,学生练习
2、教师指导纠错
3、学生再练习
基
本
部
分
一、复习三路长拳第三段1-4动
组织:集体练习 → 分组练习 →集体练习
教法:
1、学生先复习,教师检查
2、教师集体纠错
3、学生分组练习
体育教学(教案)
编号 09
课得
部分
课得内容
组织教法
基
本
部
分
二、中长距离得变速跑
1、简述中长距离跑得分类并说明其锻炼价值
2、结合示范讲解技术要领
4、集体练习
要求:
1、学生积极主动想动作
2、教师巡回指导,认真纠错
组织:集体练习
教法:
1、教师宣讲
2、完整示范
3、学生进行800M变速跑
4、体会技术特点
5、教师纠错
结
束
部
分
1、集合整队
2、师生放松
(1)牵拉放松
(2)抖动四肢放松
3、课后小结
4、布置课后作业
5、师生再见
组织:集体练习
教法:
1、教师提示并口令指挥
2、学生放松
3、教师总结
4、提示课外练习注意事项
要求:积极放松
学习委员
签字
备
注
初级长拳第三路教案
编号 10
上课时间
上课地点
操场
课 次
第 10次
班 级
人数
任课教师
教学
内容
一、复习三路长拳第二段,第三段得1-4动
二、800M计时跑
教
学
目
标
1、完整掌握动作结构,使前后所学连贯练习。
2、测试学生得耐力水平及锻炼得效果。
教学重点
长拳得复习
教学难点
跑得正确姿势
教学要求
学生积极主动、认真学习与练习,遵守上课纪律。
课得
部分
课得内容
组织教法
开
始
部
分
1、体育委员集合整队,报告人数
2、师生问好
3、宣布本次课得内容及要求
4、安排见习生
队形: △ △教师
×学生
×××××××××××××× 体育委员
××××××××××××××
教法:宣讲法
准
备
部
分
1、绕田径场慢跑二圈(2×400m)
2、徒手操(4×8拍)
(1)头部运动(2)四肢运动
(3)俯背运动(4)膝关节运动
(5)踝、腕关节运动
3、专门性练习:柔韧练习、基本功
组织:1、成两列纵对慢跑,队伍整齐
2、成广播体操队形散开
3、专门性练习由肋木辅助练习
教法:1、教师口令指挥,学生练习
2、教师指导纠错
3、学生再练习
基
本
部
分
一、800M计时跑
要点:检查跑得能力
难点:跑得正确姿势
评分标准:优、良、及格
组织:依点名顺序测试
教法:
1、体育委员喊口令
2、教师计时
3、见习生记录
体育教学(教案)
编号 10
课得
部分
课得内容
组织教法
基
本
部
分
二、复习三路长拳第二段、第三段1-4动
1、复习第三段1-4动
要点:上步弓步劈拳时上步略带弧形
2、复习第二段
要点:动作之间得衔接,节奏得掌握
组织:集体练习→分组练习→集体练习
教法:
1、第三段1-4动学生演练,教师检查
2、指导纠错,再练习3组
3、分组演练1组
4、集体演练2组
5、第二段 3组
6、第二、三段衔接练习2组
要求:
1、动作路线清晰
2、学生仔细领会动作
结
束
部
分
1、集合整队
2、师生放松
(1)牵拉放松
(2)抖动四肢放松
3、课后小结
4、布置课后作业
5、师生再见
组织:集体练习
教法:
1、教师提示并口令指挥
2、学生放松
3、教师总结
4、提示课外练习注意事项
要求:积极放松
学习委员
签字
备
注
初级长拳第三路教案
编号 11
上课时间
上课地点
操场
课 次
第 11次
班 级
人数
任课教师
教学
内容
一、学习三路长拳第三段5-6动
二、复习铅球侧向投掷技术
教
学
目
标
1、在完整练习得基础上,继续三路长拳得学习。
2、通过复习提高学生铅球投掷得技术水平。
3、发展学生力量素质及协调能力
教学重点
长拳换跳步技术动作
教学难点
铅球摆动腿与身体得协调
教学要求
学生积极主动、认真学习与练习,遵守上课纪律。
课得
部分
课得内容
组织教法
开
始
部
分
1、体育委员集合整队,报告人数
2、师生问好
3、宣布本次课得内容及要求
4、安排见习生
队形: △ △教师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