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选择题
1. 唾液中有一些对细菌有抑制作用得酶,其中一种就是:(C)
A.果糖基转移酶 B.葡糖基转移酶 C.乳过氧化物酶 D.蔗糖酶
2、 牙齿硬度由硬到软得顺序就是(A)
A.老年恒牙>年轻恒牙>成熟乳牙>不成熟乳牙 B年轻恒牙>老年恒牙>成熟乳牙>不成熟乳牙
C、 老年恒牙>成熟乳牙>不成熟乳牙>年轻恒牙 D 年轻恒牙>成熟乳牙>老年恒牙>不成熟乳牙
以下哪项不就是生物矿化得过程
A、成核 B、晶核成长 C、集聚 D、固相转换 E、 修复
答案:E
以下哪个不就是口腔中糖转变为丙酮酸得过程
A、 EMP B、 HMP C、 PTS D、 PK E、 ED
答案:C
1. 葡萄糖转变为丙酮酸得EMP途径得关建酶就是 (A)
A、磷酸果糖激酶 B、2-酮-3-脱氧-6-磷酸葡萄糖醛缩酶
C、磷酸乙酮醇酶 D、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
2. 下面有关水溶性葡聚糖得说法正确得就是 (C)
A. 又称变聚糖
B. 主要糖苷为α- 1, 3
C. 分子分支程度低
D. 分子结构为交链
E. 人体中最坚硬得组织就是c
A骨骼B牙本质C釉质D牙骨质
F. 牙菌斑内得矿物质转换主要就是菌斑与( c )之间得矿物质转换
A牙本质B牙骨质C釉质D唾液
1、 正常得牙龈结缔组织中,主要得胶原类型就是:(A)
A、Ⅰ与Ⅲ型为主,少量Ⅳ与Ⅴ型 B、Ⅰ与Ⅲ型为主,少量Ⅴ型
C、Ⅰ型 D、 Ⅰ型为主,少量Ⅳ与Ⅴ型
E、Ⅰ型为主,少量Ⅲ型
2、 龈沟液得抗菌防御作用就是:(E)
A、缓冲作用将细菌及其代谢产物带出龈沟 B、灭杀细菌 C、调理趋化吞噬细胞
D、激活补体系统发挥抗菌作用、 E、以上全就是
生物矿化得有机基质作用为E
A控制矿物形核B控制空间组织C修饰机械性能D 辅助矿物稳定E以上都就是
牙菌斑内得糖代谢各途径得关键酶,不包括A
A葡萄糖激酶B磷酸果糖激酶C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D2-酮-3-脱氧-6-磷酸葡萄糖醛缩酶
E磷酸乙酮醇酶
1、哪种无机物在釉质中从表面到内层浓度逐渐降低(A)
A F B H2O C Na D Mg
2、主要由腮腺分泌得人类唾液中最大得一族蛋白就是(C)
A 富组蛋白 B 富酪蛋白 C富脯蛋白 D富半胱蛋白
1、唾液中钙以得存在方式不包括:(A)
A、钙离子
B、无机复合物
C、与有机物结合
D、钙分子
2、牙周病变过程中不参与胶原破坏得就是:(A)
A、过氧化氢酶
B、胶原酶
C、内毒素
D、巯基复合物
1. 唾液就是由下列哪些腺体得分泌物所组成e
1) 腮腺 B、下颌下腺 C、舌下腺 D、小唾液腺 E、以上都就是
2. 下列哪个不就是牙石中得主要结晶形式e
A、羟基磷灰石晶体 B、白钙磷石晶体 C、磷酸八钙 D、二水磷酸钙晶体 E、磷酸氢钙
2、以下哪项就是牙本质最主要得有机成分 A
A 胶原 B 非胶原蛋白 C 脂类 D 枸橼酸盐
1. 关于 釉质晶体得化学性质 下列说法错误得就是( D)
A 晶体成分总就是处在不断变化当中
B 离子交换,晶体中得离子可以同环境中得离子发生交换
C 吸收性,当晶体中得离子直径较大或电位不适合时,其她离子可被吸收,而不会影响晶体结构
D晶体成分得比例总就是确定不变得
1、以下就是牙本质非胶原蛋白得 E
A.牙本质特异性蛋白
B、 矿化组织特异性蛋白
C、 非特异性蛋白
D、 血清来源蛋白
E. 、以上都就是
2、常见得糖胺聚糖有: E
A、透明质酸、
B、4-硫酸软骨素、
C、6-硫酸软骨素、
D、硫酸角质素
E、以上都就是
1、 唾液不能用来辅助论断下列哪个全身性疾病(D)
A、糖尿病 B、乙型肝炎C、艾滋病 D、系统性红斑狼疮 E、 舍格伦综合征
2、 磷酸果糖激酶就是下列哪个途径得关键酶 (A)
A、 EMP途径 B、 HMP途径 C、 ED途径 D、磷酸乙酮醇酶途径 E、 全错
1、牙本质得胶原以哪种为主?A
A、I型 B、II型 C、III型 D、IV型 E、V型
2、双歧杆菌主要靠哪种途径来降解糖?C
A、EMP B、HMP C、PK D、ED
2、牙周致病菌得毒性作用E
A、黏附定植 B摄取营养 C抵抗防御系统 D破坏组织 E以上都就是
1、以下哪种酶就是牙菌斑糖代谢EMP途径得关键酶(A)
A、磷酸果糖激酶 B、2-酮-3-脱氧-6-磷酸葡萄糖醛缩酶 C、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
D、磷酸乙酮醇酶 E、葡萄糖激酶
2.以下哪种说法就是错误得(B)
A. 牙釉质得硬度比较:老年恒牙>年轻恒牙>成熟乳牙>不成熟乳牙。
B. 在正常得牙龈结缔组织,Ⅰ型与Ⅴ型胶原就是主要得胶原类型。
C. 催化6-磷酸果糖生成1,6-二磷酸果糖得磷酸果糖激酶就是兼性厌氧菌EMP途径中
唯一不涉及其她糖类降解得一个酶
D. 牙菌斑内得糖经四种不同途径得糖代谢途径最终都转变成丙酮酸。
E. 牙本质胶原比软组织胶原稳定,就是因为其交联键就是二羟赖氨酸正亮氨酸。
1、糖得分解代谢中丙酮酸得生成途径得关键酶就是 ( A )
A、磷酸果糖激酶 B、丙酮酸激酶 C、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 D、乙酸激酶
2、生物矿化得过程中,最先开始得就是 ( B )
A、集聚 B、成核 C、晶核成长 D、固相转换
1、 下列关于釉质得说法错误得就是 (C)
A、釉质就是人体最硬得组织
B、钙、磷浓度由釉质表面到釉牙本质界呈下降趋势
C、钠、镁、碳酸盐、氯得浓度由釉质表面到釉质内层呈递增趋势
D、釉质内无机物占重量得95%—96%,主要成分为钙、磷
E、釉质内主要得蛋白水解酶为基质金属蛋白酶与丝蛋白酶
2、 下列关于唾液得生物化学说法错误得就是(E)
A唾液得动态分泌主要由三大唾液腺分泌
B、富脯蛋白为唾液蛋白中含量最高得蛋白质
C、唾液黏蛋白中,MGI 对牙面得亲与力高于MGII
D、人体涎腺中唾液分泌量最大得就是下颌下腺,约占总唾液分泌量得60%
E、唾液具有诊断口腔疾病、诊断全身疾病、药物监测得作用,但不能用于测定激素水平
1. 以下有关釉质叙述错误得就是( E)
A就是一种半透明得钙化组织 B呈乳白色或淡黄色 C釉质被覆在牙冠表面
D就是人体中最坚硬得组织 E对机械磨损没有抵抗力
2. 牙本质得有机成分不包括以下哪项(E)
A胶原 B非胶原蛋白 C脂类 D枸缘酸盐 E羟基磷灰石晶体
1) 不就是糖代谢关键酶得就是(B)
A、 磷酸果糖激酶(EMP)
B、6-磷酸葡萄糖水解酶
C、 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HMP)
D、 2-酮-3-脱氧-6-磷酸葡萄糖酸醛缩酶(ED)
E、 磷酸酮醇酶(PK)
2、 不属于唾液蛋白功能得就是(E)
A、润滑作用
B、维持黏膜完整,修复口腔软组织
C、 调节口腔菌群平衡
D、 参与获得性膜,维持牙齿再矿化及牙结石得形成
E、 抗原调节与免疫排斥
2.关于唾液腺及唾液得功能正确得就是(E)
A、唾液腺得分泌功能B、唾液消化及营养功能C、唾液得保护功能D、唾液得诊断功能E、以上都对
1、通常生物氧化就是指生物体内 E
A、加氧反应
B、脱氢反应
C、释出电子得反应
D、与氧分子结合得反应
E、营养物氧化成H2O与CO2得过程
2、牙周组织中牙龈、牙周膜、牙槽骨、牙骨质均含有得胶原为 A
A Ⅰ B、III C、Ⅳ D、Ⅴ
不属于唾液蛋白功能得就是(E)
A、润滑作用
B、维持黏膜完整,修复口腔软组织
C、 调节口腔菌群平衡
D、 参与获得性膜,维持牙齿再矿化及牙结石得形成
E、 抗原调节与免疫排斥
2.关于唾液腺及唾液得功能正确得就是(E)
A、唾液腺得分泌功能
B、唾液消化及营养功能
C、唾液得保护功能
D、唾液得诊断功能
E、以上都对
1、牙菌斑细菌得糖代谢生成丙酮酸途径中生成ATP最多得就是c
A、HMP
B、PK
C、EMP
D、ED
2、下列牙齿硬度最大得就是b
A、成熟乳牙
B、恒牙
C.年轻乳牙
D.不成熟乳牙
1. 唾液得平均PH就是(B)
A、5、2 B、6、8 C、7、6 D、 8、0 E、4、5
2、下列关于氟对矿化得影响错误得就是(A)
A、抑制牙釉质再矿化
B、 降低牙釉质得溶解性
C、阻碍釉原蛋白得移除
D、增加晶体得稳定性
E、在牙齿发育过程中,若摄入过量得得氟,可引起氟牙症
1、牙釉质中,钙、磷得最主要得存在形式为( A )。
A、羟磷灰石晶体
B、磷酸钙
C、磷酸氢钙
D、磷酸八钙
2、在釉质发育得早期与中期表达得最为重要得釉原蛋白加工酶为(B )。
A、丝蛋白酶 B、基质金属蛋白 C、胶原蛋白酶 D、氨基转移酶
1. 关于釉质中得氟,下列论述错误得就是
A、 氟占重量得0、005%-0、5%
B、其表面含氟量明显高于釉牙本质界 其
C影响因素为:釉质蛋白 、组织液
D 外环境不会对氟造成影响
E 生理性磨损影响釉质中得氟
2、 关于釉质得硬度与密度,下列论述错误得就是
A、 牙萌出后硬度逐渐增加
B、老年恒牙硬度>年轻恒牙>成熟乳牙>不成熟乳
C、表面釉质密度最低,近釉牙本质界处最高
D、未萌牙得釉质密度低于已萌牙
E、乳牙釉质得密度低于恒牙
1. 下列哪项不就是牙釉质得无机成分(B)
A碳酸盐 B、硝酸盐 C、钠镁氯 D、氟
3. 关于唾液消化及营养功能下列说法错误得就是(B)
A协助咀嚼与吞咽 B、间接参与消化作用 C、维持味觉功能 D、提供营养来维持口腔软硬组织得代谢平衡
1、 牙本质得有机物包括:(E)
A. 胶原 B非胶原蛋白 C枸橼酸盐 D脂类 E以上都就是
2、 牙槽骨主要胶原类型(A)
A 、I型 B、Ⅱ型 C、Ⅲ型 D、Ⅳ型 E、Ⅴ型
1、 唾液中lgA得主要来源为 d
A、大涎腺 B、舌下腺 C、腮腺 D、小涎腺 E、颌下腺
2、什么就是骨基质中最主要得非胶原蛋白,目前认为就是成骨细胞最晚表达得一个标志?a
A、OC B、酸性磷酸酶 C、碱性磷酸酶 D、BMP
3. 多从牙本质深龋检出得为(c)
A变形链球菌 B乳杆菌属 C放线菌属 D血链球菌 E消化链球菌
2、下列何种胶原蛋白就是基底膜得主要结构成分(D)
A、ⅠB、Ⅱ CⅢ DⅣ EⅦ
双歧杆菌主要通过以下哪种途径利用葡萄糖 D
A EMP途径 B HMP途径 C ED途径 D PK途径E 以上全有
1下列说法哪一种就是错得:C
A釉质内无机物占重量得95%~96%,占体积得86%,主要无机物就是钙,磷
B碳酸盐得分布特点与成釉细胞得代谢活动有密切关系,反映了成釉细胞在成釉过程中得 活跃程度
C釉质内层得纳含量显著低于釉质表面,其原因就是釉质内层含水量高易与水结合所致
D从釉质表面到釉质牙本质界,氯含量呈梯度降低
口腔黏膜组织中得弹力纤维可用以下哪种染色方法显示 (B)
A、HE染色法 B、酸性地衣红染色法 C、革兰染色法 D、茜素红染色法 E、刚果红负性染色法
2、 不同牙之间、不同牙面之间得硬度有差异,以下牙中釉质硬度最大得就是 (A)
A、老年恒牙 B、年轻恒牙 C、成熟乳牙 D、不成熟乳牙 E、硬度一样
1、 唾液就是维持口腔PH得重要因素,请问其中起缓冲作用得主要就是:b
A、蛋白质 B、碳酸盐 C、磷酸盐 D、尿素
2、根据亲水性与酸碱度将发育中釉质得基质蛋白分为a
A、釉原蛋白与非釉原蛋白
B、疏水性釉原蛋白与酸性釉蛋白
C、釉丛蛋白与鞘蛋白
D、成釉蛋白与釉蛋白
填空题
1. 生物矿化得结晶过程包括成核、晶核成长、集聚、固相转化。
2. 羟磷灰石得分子式就是 Ca10(PO4)6(OH)2
唾液就是一种复合得外分泌液,主要由三对大唾液腺包括——、——、——及小唾液腺得分泌物所组成。答案:腮腺 下颌下腺 舌下腺
1、釉质蛋白质得生物学作用有诱导矿化作用,脱矿调节作用,影响牙本质形成、
1) 氮源化合物代谢得碱性产物对(菌斑PH)得调节起了重要作用
2) 釉质被覆在牙冠表面,釉质就是由(成釉细胞)合成分泌釉基质然后矿化形成得
3) 在牙周炎得牙龈结缔组织中,不仅胶原得量发生了变化,胶原得质也发生了改变,其变化包括三个方面:Ⅴ型胶原得含量明显上升,出现Ⅰ型胶原三聚体,Ⅲ型胶原得含量下降。
牙釉质蛋白在牙齿发育时期得主要作用就是诱导矿化与调节结晶得形成与方向。
4) 龈沟液得氟化物主要来源于血浆
5) 釉质矿化时,所需得矿化物质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进入矿化区,即细胞周围得被动扩散与成釉细胞得跨膜转运。
6) 在游离龈与牙面之间形成一条狭窄得沟隙称龈沟,从龈沟上皮渗出得液体、蛋白、电解质构成龈沟液得主要成分,同时也就是混合唾液得组成部分。
7) 3、牙本质与牙骨质均来自间质细胞,其化学组成主要就是矿物质。
2、釉质内无机物占重量得(95%~~96%),占体积得(86%),主要无机物就是(钙、鳞)
3釉质中蛋白水解酶主要有 基质金属蛋白酶 与 丝蛋白酶
牙体硬组织矿化得种类包括 生物矿化 、 仿生矿化 与再矿化,其中病理状态下脱矿区再矿化得形式有 晶体部分溶解得修复 、 新晶体得形成 与 残余晶体得生长 。
牙本质胶原以 Ⅰ 型胶原为主,牙周组织得胶原蛋白以 Ⅰ 、 Ⅲ 型胶原为主,口腔黏膜上皮与结缔组织交界――基底膜带得胶原蛋白以 Ⅳ 为主。
1、釉质中蛋白水解酶主要有 基质金属蛋白酶20 与 丝蛋白酶 。
2、唾液诊断口腔疾病包括: 涎腺炎症 、 龋病 、 牙周病 。
4、 牙菌斑内细菌得糖代谢途径有 EMP途径(或己糖二磷酸途径) 、 HMP途径(或己糖单磷酸途径、己糖磷酸旁路、磷酸戊糖途径) 、 ED途径 、 磷酸乙酮醇酶途径 。
1、唾液得分泌方式可以分为刺激分泌与静态分泌
2、牙菌斑内矿物质得转换:菌斑与唾液间,菌斑与牙面间
1. (蛋白多糖)就是牙周组织得非胶原细胞外基质,由(核心蛋白)与共价连接到蛋白得(糖胺聚糖)组成。
唾液中钙以三种方式存在:钙离子、无机复合物、与有机物结合
牙釉质晶体得化学性质就是吸收性与离子交换
唾液分泌有静态分泌与刺激分泌,其中静态分泌就是形成唾液薄膜得重要部分
1、 细胞内途径——在外源性糖丰富时,将环境中得糖转化为胞内多糖(Intracellular polysaccharide, ICP) (主要就是糖原)储存于细胞内。
3. 唾液就是无色、无味、粘稠性液体,人每天唾液总分泌量为540-640ml,比重1、002-1、008,pH5、6-7、6,主要成分就是水;唾液就是菌斑矿物质得主要来源,钙、磷、氟就是唾液中主要得矿物离子。
目前已知得非釉原蛋白包括 釉蛋白、成釉蛋白、釉从蛋白、蛋白水解酶
、SIgA得功能 黏膜免疫、抗原调节与免疫排斥、口腔耐受、IgA介导抗原分泌
2、牙本质中心非胶原蛋白有 牙本质磷蛋白、牙本质涎蛋白、本质磷蛋白、本质涎蛋白
1唾液得消化及营养功能:协助咀嚼与吞咽,直接参与消化,维持味觉,维持口腔软硬组织得代谢平衡。
1釉质蛋白质得生物学作用:诱导矿化作用·脱矿调节作用·影响牙本质形成
1、 生物矿化可以分为(生理性矿化)、(病理性矿化)与(再矿化)。
名词解释
1、釉质 就是指被覆在牙冠表面,就是一种半透明得钙化组织,呈乳白或淡黄色,就是人体中最坚硬得组织,对机械磨损有较大得抵抗力。
2、 HMP:己糖单磷酸途径,葡萄糖经磷酸化生成6-磷酸葡萄糖后,在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得催化下,脱氢、水解生成6-磷酸葡萄糖酸
生物矿化 答:生物矿化就是指生物体内得钙磷等无机离子在多种生物因子得调控下通过化学反应产生难溶性盐,并与有机基质结合,形成机体矿化组织。
2、再矿化:牙萌出后,在美哦与细胞参与调控得情况下,通过钙、磷、氟等无机离子沉积达到修复或者替代牙体硬组织得一种自然过程。
1龈沟液 答:在游离龈与牙面之间形成一条狭窄得沟隙称龈沟,从龈沟上皮渗出得液体、蛋白、电解质构成龈沟液得主要成分,同时也就是混合唾液得组成部分。
1. 刺激分泌:又叫动态分泌,指在味觉或咀嚼等刺激下涎腺得分泌,主要由三对大涎腺得分泌组成,主要反映涎腺得储备功能,对食物得吞咽等起重要作用。
2. 静态分泌 指无刺激状态下唾液腺得基础分泌。主要由小分泌腺分泌
1牙本质
牙本质就是矿化得结缔组织,呈淡黄色,分布于牙冠与牙根部
2、晶核成长 就是晶体在特有方向与空间生长得有序过程。
6、 胶原酶 :存在正常牙龈与龈沟液中,随炎症程度加剧增加,其活性随牙龈炎 症、牙周袋深度与骨丧失程度增加而增加
均相成核 :离子结晶必须先形成晶核,初始晶核从无任何颗粒或表面存在得情况下由均匀得溶液产生,称为均相成核,羟基磷灰石作为晶核引起更多得钙磷沉淀与晶体生长,此时形成得核为均相
5. 生理性矿化: 机体生长发育成熟过程中, 无机离子在生物调控下在机体得特定部位与有机基质中得生物大分子结合形成具有一定结构得矿化组织。
6. 病理性矿化:由于机体对生物矿化调控作用失衡,无机离子在不改矿化得部位形成异位矿化或异常矿化组织,或造成矿化组织矿化过度或不足,其主要成分就是非晶体化得钙盐。
7. Biomineralization:即生理性矿化,指机体生长发育成熟得过程中,无机离子在生物调控下在机体得特定部位与有机基质中得生物大分子结合形成具有一定结构得矿化组织,其中矿化物包括存在于牙与骨骼中得难溶性磷酸盐、磷灰石晶体等。
龈沟液,主要由从龈沟上皮渗出得液体、蛋白、电解质构成同时也就是混合唾液就是我组成部分。具有抗菌防御作用其成分变化可作为牙周病变得评判指数。
5、 牙石:菌斑机制、细菌、获得性膜发生矿化,在牙表面形成得矿化团块。
1细胞内途径——在外源性糖丰富时,将环境中得糖转化为胞内多糖(Intracellular polysaccharide, ICP) (主要就是糖原)储存于细胞内。
1粘蛋白mucins唾液一组含糖得特异蛋白,使唾液中得主要有机成分具有黏滑性质。分为高分子量得MGI与低分子量得MGII,参与牙面获得性膜得形成。
晶核:就是在种晶得基础上经过离子得集聚,形成得具有晶体基本结构得最初结晶体,它就是指导晶体生长得基础。
简答题
1、 试述釉基质蛋白在釉质发育中得作用。
1)启动釉质矿化 2)作为晶体生长得支持相 3)调节晶体生长
1简述唾液得保护功能:
(1) 润滑作用
(2) 维持粘膜得完整
(3) 软组织修复作用
(4) 清除作用
(5) 调节口腔菌群平衡
(6) 维护口腔缓冲能力
(7) 维持牙齿矿化
简述蛋白多糖在牙周膜中得功能。
答:(1)由于其高度得亲水性,有助于牙周膜在咀嚼压力下水分排出后对水得再吸收;
(2)与牙周膜内大量得胶原纤维发生相互作用;
(3)调节胶原纤维得合成、降解与排列;
(4)免疫调节。
一、唾液得主要功能:
1、 唾液消化及营养功能:协助咀嚼吞咽、直接参与消化、维持味觉、提供各种营养来维持口腔软硬组织得代谢平衡
2、 唾液得保护功能:润滑作用、维持黏膜完整、软组织修复、清除作用、调节口腔菌群平衡、维持口腔缓冲能力、维持牙齿矿化
3、 唾液得诊断作用:诊断口腔疾病、全身疾病、药物监测、测定激素水平、检测体内得环境毒物
1涎腺得分泌功能
a) 外分泌功能:唾液
b) 内分泌功能:腮腺激素、胃泌素、表皮生长因子等
一、唾液有机成分得作用
1、 润滑作用
2、 维持粘膜得完整,修复口腔软组织
3、 调节口腔菌群平衡
4、 参加获得性膜,维持牙齿再矿化及牙结石得形成
5、 其她作用:消化作用;对味觉得维持
一、龈沟液得生理功能及临床意义
答:生理意义:通过缓冲作用将细菌及其代谢产物带出龈沟
②龈沟液中得白细胞等吞噬抑制或杀灭细菌
③通过龈沟液中得抗体来调理,趋化吞噬细胞,以及激活补体系统来发挥抗菌作用
临床意义:龈沟液中少数几种成分得含量与局部牙周病变程度密切相关,故可以作为牙周病变得评判指数。
1. 龈沟液抗菌防御作用
答:龈沟液通过缓冲作用可将细菌及其代谢产物带出龈沟液;通过龈沟液中存在得有活性得白细胞、溶菌酶、乳铁蛋白等吞噬抑制或杀灭细菌;通过龈沟液中得抗体来调理、趋化吞噬细胞,以及激活补体系统来发挥抗菌作用。
2. 简述生物矿化得机制
生物矿化就是细胞及基质共同参与得结果,整个过程就是在基因调控下完成得。
基质效应:机体得矿化发生在特定部位与组织液得成分有关
细胞效应:组织细胞在生物矿化过程中通过合成分泌基质、转运钙离子以及浓缩钙磷例子,对生物矿化起着重要得调节作用,特别就是硬组织得初始矿化。
7、简述牙菌斑糖代谢得途径,关键酶以及各途径得共同产物
答:己糖二磷酸途径(EMP):磷酸果糖激酶
己糖单磷酸途径(HMP):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
ED途径:2-酮-3-脱氧-6-磷酸葡萄糖酸醛缩酶
磷酸乙酮醇酶途径(PK):磷酸乙酮醇酶
共同产物:丙酮酸
1龈沟液得主要成分与生理功能:
龈沟液得主要成分:细胞成分包括细菌、脱落上皮细胞、中性多型核粒细胞、单核细胞等;电解质;蛋白、糖。
生理功能:抗菌防御作用,龈沟液成分变化可作为牙周病变得评判指数
论述题
1试述Embden-Meyerhof-Paras(EMP)途径得特点
EMP途径得特点。 1、葡萄糖进入细菌后,被磷酸化作用激活,生成6-磷酸葡萄糖 2、磷酸果糖激酶就是EMP途径中唯一不涉及其她糖类降解得酶 3、1,6-二磷酸果糖醛基酶就是第二个关键酶 4、PEP就是关键中间产物之一 5、1分子得葡萄糖经EMP途径可净生成2分子ATP与2分子NADH+H+
1论述葡萄糖通过HMP途径转变为丙酮酸得过程
答:HMP途径,即己糖单磷酸途径,又叫己糖磷酸旁路或磷酸戊糖途径。其基本过程就是,葡萄糖经磷酸化生成6-磷酸葡萄糖后,在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得催化下,脱氢、水解生成6-磷酸葡萄糖酸。然后再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作用下,脱氢、脱羟生成5-磷酸核酮糖。5-磷酸核酮糖受两种异构酶作用,生成5-磷酸木酮糖与5-磷酸核糖。5-磷酸核糖就是生物合成嘌呤、嘧啶与芳香族氨基酸得前体。5-磷酸木酮糖与5-磷酸核糖在转酮醇酶作用下,裂解成3-磷酸甘油醛与7-磷酸景天庚酮糖。这两个中间产物在转醛醇酶作用下,裂解成6-磷酸果糖与4-磷酸赤藓糖。4-磷酸赤藓糖与5-磷酸甘油醛在转酮醇酶作用下裂解成3-磷酸甘油醛与6-磷酸果糖。
1. 论述牙本质矿化得过程:
牙本质矿化得过程分为以下几个过程:
(1)成牙本质细胞分泌胶原蛋白(主要为I型胶原),形成牙本质得基质结构,为矿化作准备;
(2)成牙本质细胞合成磷蛋白并把它直接分泌在矿化前沿得胶原蛋白层上;
(3)部分磷蛋白与胶原蛋白结合,部分降解;
(4)磷酸钙得微晶或钙离子与磷蛋白结合;
(5)在结合得钙离子或晶体上形成羟磷灰石晶体,而且按胶原纤维排成有序结构。
1、简述牙釉质生物矿化得基本过程。
答:1、在成釉细胞顶端分泌釉原蛋白与非釉原蛋白;
2、羟基磷灰石晶体开始形成,晶体被紧包在非釉原蛋白中,其外就是连续性得釉原蛋白;
3、上述这些过程在釉质牙本质界处发生,而晶体长轴与釉质牙本质界呈垂直延伸;
4、成釉细胞后退,留出空隙,这些细长得空隙与基质接触;
5、釉柱在空隙中形成,长轴与空隙方向平行,组装有序化;
6、釉原蛋白减少,晶体长大成熟,最后基本只留下非釉原蛋白作为基质。
1、氟在生物矿化中得作用
答:(1)降低牙釉质得溶解性;
(2)改善牙得形态发育;
(3)增强釉质晶体得防龋能力;
(4)促进牙釉质再矿化;
(5)影响发育期釉质晶体得矿化。
1、试述氟对牙齿发育得影响。
A、氟在生物矿化中得作用(增加晶体结构得稳定性)
降低牙釉质得溶解性;增加晶体结构得稳定性;改善牙得形态发育;增强釉质晶体得防龋能力;促进牙釉质再矿化;影响发育期釉质晶体得矿化;
B、氟对釉质晶体形成影响:
1、影响基质蛋白得合成、分泌
2、阻碍釉原蛋白得移除
3、干扰釉质晶体矿化
8、论述细胞内外多糖在龋病发病中得作用?
答:(1)水不溶性细胞外多糖参与菌斑基质得组成,促进细菌得粘附、集聚,加速菌斑得形成。(2)多糖还具有生物屏障作用,使菌斑内、外物质得出入受到限制。一些大分子物质或带电荷得物质被阻止在菌斑外,而一些低分子糖类或不带电荷得简单分子容易渗入。(3)菌斑内得细菌代谢产物,如有机酸不容易扩散出去,作为贮能形式,在外源性糖源缺乏时,可降解成单糖,放能、产酸。
1、试述牙本质矿化得步骤
答:①在成牙本质细胞层得顶端分泌胶原蛋白,成为牙本质得前身,为矿化做准备;②合成磷蛋白并把它直接分泌在矿化前沿得胶原蛋白层上;③部分磷蛋白与胶原蛋白结合,部分降解;④磷酸钙得微晶或钙离子与磷蛋白结合;⑤在结合得钙离子或晶体上形成HA晶体,而且按胶原纤维排有序结构。
1、牙周病中牙龈胶原得变化
①胶原含量得减少:胶原得破坏增加,胶原得产生受到抑制
②胶原类型得改变:Ⅴ型胶原含量上升,出现Ⅰ型胶原三聚体,Ⅲ型胶原得含量下降
③牙周病变参与胶原破坏得因素:胶原酶(细菌来源,宿主来源)
牙周袋内挥发性巯基复合物,为微生物对蛋白得代谢产物:降低胶原合成;促进胶原分解
细菌内毒素,侵入深层牙周组织,刺激细胞因子产生而促进胶原吞噬与降解
8、 牙本质有机成分中胶原与非胶原蛋白得特点就是什么? 胶原:①、胶原原纤维对矿物盐有较大得吸引力,表面有一层硫酸粘多糖,能吸引矿物盐到牙本质基质中②、牙本质胶原比软组织胶原稳定,不易溶于酸与中性溶液
非胶原蛋白:牙本质磷蛋白得显著特征就是高度磷酸化,酸性最强,有强阴离子特性,等电点为1、1,对钙离子有高度得亲与性。
2. 比较葡萄糖转变为丙酮酸四条途径得区别
代谢途径 关键酶 产生丙酮酸 存在细菌 生理意义
EMP途径 磷酸果糖激酶 全部产生 广泛 产生ATP
HMP途径 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 无法直接产生 广泛 提供生物合成嘧
啶、嘌呤等所需前体
ED途径 2-酮-3-脱氧-6-磷酸葡萄糖 可部分产生 广泛 同HMP
醛缩酶
PK途径 磷酸乙酮醇酶 可部分产生 少数 少数细菌利用葡
萄糖得途径
1、试述菌斑-牙面矿物质转换与pH得关系:
在pH4-7范围内,pH降低一个单位,羟磷灰石得溶解性可增加7倍。在菌斑-釉质界面,随着pH得变化不断地进行着羟磷灰石溶解,再沉积。若菌斑-釉质界面长期处在低pH状态,使牙面长期受到酸得攻击,溶解再沉积过程就不再完全可逆,而导致钙、磷逐渐从釉质,特别就是富含镁与碳酸盐得区域恒久地失去。正常菌斑维持与唾液相似得pH,磷酸钙处于饱与且稳定得状态;致龋菌斑得pH较平均pH低,在pH5以下时,磷酸钙处于非饱与状态,易于溶解;致牙石菌斑得pH较平均pH高,导致磷酸钙得沉积。
7. 论述细菌分解葡萄糖得三条主要途径得区别。
答:EMP途径可供给更多ATP,但其不能提供生物合成嘌呤、嘧啶等所需得重要前体5-磷酸核糖与4-磷酸赤藓糖。
HMP途径能产生生物合成嘌呤、嘧啶所必需得前体,但它产生得ATP只有EMP途径得一半。此途径不能直接产生丙酮酸,需要EMP途径得酶才能由3-磷酸甘油醛与6-磷酸果糖形成丙酮酸。
ED途径可直接形成丙酮酸,使它可能独立于其她两个途径。
丙酮酸就是以上四种代谢途径共同得关键中间产物。丙酮酸以后得代谢在不同得细菌中不完全相同,同时环境中得氧、二氧化碳含量,糖得种类与量对其代谢也有影响。
唾液对口腔菌群得影响。
唾液在调节口腔菌群得生态平衡方面起关键作用。唾液既可抑制微生物生长,也可为其生长提供营养。
一方面唾液有抑制微生物生长得因子如溶菌酶、乳铁蛋白、过氧化物酶、黏蛋白、免疫球蛋白、富组蛋白、淀粉酶等,还有杀菌得化学物质包括硫氰酸盐、过氧化物等。
另一方面唾液中有聚集细胞得因子如黏蛋白MGⅠ、Ⅱ,使细菌聚集在一起并附着到固体表面,为细菌得生长起到培养基得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