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51T3103-2023四川省天然林修复类型划分与评价.pdf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435107 上传时间:2023-09-23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73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51T3103-2023四川省天然林修复类型划分与评价.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DB51T3103-2023四川省天然林修复类型划分与评价.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DB51T3103-2023四川省天然林修复类型划分与评价.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DB51T3103-2023四川省天然林修复类型划分与评价.pdf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DB51T3103-2023四川省天然林修复类型划分与评价.pdf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ICS 65.020.40 CCS B 60/79 DB51 四川省地方标准 DB51/T 31032023 四川省天然林修复类型划分与评价 2023-08-22 发布 2023-10-01 实施 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目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类型划分原则.1 5 类型划分.2 6 质量评价.3 附录 A(规范性)树种龄组龄级划分.5 参考文献.6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 及GB/T 1.2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2部分:标准化文件的制定程序的规定起草。请注

2、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提出、归口并解释。本文件起草单位:四川省林业和草原调查规划院、四川省天然林保护中心。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国春、李悦、王纪杰、李茜、王峰、王洪荣、王撼、唐思莹、杨代强、张文、刘波、潘燕、李明、唐小智、廖成云、刘赞。本文件为首次发布。四川省天然林修复类型划分与评价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天然林修复类型的划分原则、类型划分和质量评价。本文件适用于小班尺度天然次生林修复前的类型划分和修复后的质量评价。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3、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38590-2020 森林资源连续清查调查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天然林 natural forest 自然下种、萌生或者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所形成的仍保持较好自然性的森林。3.2 天然次生林 natural secondary forest 因人为或自然干扰后形成的,林分结构和活力存在缺陷的天然林。3.3 天然林修复类型 natural forest restoration type 按照林分结构和活力中存在的突出缺陷因子而划分出的可人为修复的天然次

4、生林类型。3.4 建群树种 constructive species 在一定生境中建立的能长期存在的植物群落中的优势种。3.5 天然更新等级 natural regeneration level 根据单位面积内天然更新幼树株数确定的等级。3.6 郁闭度 forest canopy closure 是指林冠投影面积与林地面积的比值,一般用十分法表示。3.7 萌生林木 coppiced tree 指由树木的伐桩上萌条、根蘖等形成的林木。一般而言,其较于由种子萌发而长成的实生林木具有寿命短、质量差等问题。4 类型划分原则 天然林修复类型划分应坚持如下原则:a)坚持问题导向原则,以林分显著问题表征为类

5、型划分的主要依据。b)坚持特征差异性原则,应充分反映出森林结构、健康以及林木生长活力上的差异。c)坚持可操作性原则,应充分考虑当前森林资源调查的现实条件,实际操作简明、易行。5 类型划分 林分结构失调型 5.1 5.1.1 水平结构失调型 5.1.1.1 水平结构重度失调型 满足以下条件之一:a)郁闭度0.4 的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龄组划分见附录 A;b)郁闭度0.4 且天然更新不良(苗高30cm、胸径5cm 的幼树数量1000 株/hm2)的成熟林、过熟林。5.1.1.2 水平结构轻度失调型 满足以下条件之一:a)郁闭度 0.4(含)0.6 的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b)郁闭度 0.4(

6、含)0.6 且天然更新中等及以下(苗高30cm、胸径5cm 的幼树数量3000 株/hm2)的成熟林、过熟林。5.1.2 垂直结构失调型 郁闭度0.6,群落结构不完整(缺少下木层、地被物层中任一层)的近熟林、成熟林、过熟林。5.1.3 树种结构失调型 满足以下条件之一:a)郁闭度0.6,建群树种株数比例 30%以下的幼龄林、中龄林。b)郁闭度0.6,建群树种的幼苗幼树生长发育受上层非建群树种抑制的异龄林。5.1.4 起源结构失调型 郁闭度0.6,萌生林木株数比例50%的林分。林木生长滞缓型 5.2 5.2.1 林木竞争激烈型 满足以下条件之一:a)郁闭度0.8 的或郁闭度0.7 且分布不均匀的

7、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b)林木胸径年生长量连续 3 年下降,枯死木、濒死木数量超过林木总株数 15%;c)天然更新幼树(苗高30cm、胸径5cm)超过 3000 株/公顷,幼树层的植被总覆盖度 80%以上的幼龄林分;d)萌条丛生、主干不明显的幼龄林。5.2.2 天然更新困难型 郁闭度0.6,建群树种天然更新不良(苗高30cm、胸径5cm的幼树数量1000株/hm2)的成熟林、过熟林。5.2.3 林木生长衰退型 郁闭度0.6,林分生长量1.5m3/(hm2a),进入生理衰老期的成熟林、过熟林。森林健康受损型 5.3 5.3.1 病虫损害型 因遭受病虫害,导致出现下列条件之一:a)受害木株数超过

8、 10%(含)以上;b)出现松材线虫、蜀柏毒蛾等并可能引起疫病扩散的林分。5.3.2 火灾损害型 受害木株数超过 20%(含),出现斑块状或群团状死亡,形成林中空地。5.3.3 其他自然损害型 因遭受泥石流、塌方、洪涝、风、雪、雷电等气候,导致出现树干腰折、劈裂,或出现倒伏,或断梢三分之二以上等现象,且受害木株数达40%(含)以上,对林分快速更新演替造成较大阻碍。6 质量评价 修复后的质量评价见表1。表1 天然林修复质量评价 指标 指标描述 评定 林分结构 水平结构 郁闭度 0.60 好 0.40(含)0.60 中 0.40 差 垂直结构 群落结构 结构完整:按照 GB/T 38590-202

9、0 中表 C.22“完整结构”划分标准执行 好 结构较完整:按照 GB/T 38590-2020 中表 C.22“较完整结构”划分标准执行 中 结构单一:按照 GB/T 38590-2020 中表 C.22“简单结构”划分标准执行 差 树种结构 建群树种株数比例 60%好 30%(含)60%中 30%差 起源结构 萌生林木占比 20%好 20%(含)50%中 表 1 天然林修复质量评价(续)指标 指标描述 评定 50%差 林分活力 林木生长 林木胸径年生长量 连续 3 年上升或波动 10%(含)以下 好 连续 3 年波动 10%以上 中 连续 3 年下降 差 天然更新等级 良好:苗高30cm、

10、胸径5cm 的幼树数量3000 株/hm2 好 中等:苗高30cm、胸径5cm 的幼树数量 1000(含)2999 株/hm2 中 不良:苗高30cm、胸径5cm 的幼树数量1000 株/hm2 差 枯死木、濒死木株数比例 5%好 5%15%(含)中 15%差 林木年均生长量 3.0m3/(hm2 a)好 1.5(含)3.0m3/(hm2 a)中 1.5m3/(hm2 a)差 林分健康 病虫害程度 无病虫害 好 病虫害木株数10%,排除松材线虫、蜀柏毒蛾等严重传染性病虫害 中 病虫害木株数10%,或松材线虫病、蜀柏毒蛾等严重传染性病虫害 差 火灾受害程度 无灾害 好 受害立木 20%以下,仍能

11、恢复生长 中 受害立木 20(含)以上,生长受到明显抑制 差 其他自然灾害程度 无灾害 好 受害立木株数 40%以下 中 受害立木 40(含)以上 差 A B A 附录A (规范性)树种龄组龄级划分 优势树种龄组龄级划分见表A.1。表A.1 优势树种龄组龄级划分表 单位:年 树种 区域 起源 龄组划分 龄级期限 幼龄林 中龄林 近熟林 成熟林 过熟林 云杉、铁杉、柏木、红豆杉 高原丘陵、高山峡谷区 天然 60 61-100 101-120 121-160 160 20 其他林区 天然 40 41-80 81-100 101-140 140 20 全省 人工 20 21-40 41-60 61-

12、100 100 20 冷杉、落叶松 高原丘陵、高山峡谷区 天然 60 61-100 101-120 121-160 160 20 其他林区 天然 40 41-80 81-100 101-140 140 20 全省 人工 20 21-30 31-40 41-60 60 10 云南松、高山松、油松、油杉、思茅松、华山松 高原丘陵、高山峡谷区 天然 30 31-60 61-70 71-90 90 10 其他林区 天然 20 21-40 41-50 51-70 70 10 全省 人工 10 11-20 21-30 31-50 50 10 马尾松、巴山松 全省 天然 20 21-30 31-40 41-

13、60 60 10 人工 10 11-20 21-30 31-50 50 10 杉木、水杉、柳杉、国外松 全省 天然、人工 10 11-20 21-25 26-35 35 5 栎、樟、楠、栓皮栎 高原丘陵区 天然 40 41-80 81-100 101-140 140 20 高山峡谷区 天然 40 41-60 61-80 81-120 120 20 其他林区 天然 20 21-40 41-60 61-100 100 20 全省 人工 20 21-40 41-50 51-70 70 10 桦、椴、漆树、其他硬阔 高原丘陵区 天然 40 41-70 71-80 81-100 100 10 高山峡谷区

14、 天然 30 31-50 51-60 61-80 80 10 其他林区 天然 20 21-30 31-40 41-60 60 10 全省 人工 10 11-20 21-30 31-50 50 10 杨、桉、泡桐、檫、珙桐、其他软阔 高原丘陵区 天然 30 31-50 51-60 61-80 80 10 高山峡谷区 天然 20 21-30 31-40 41-60 60 10 其他林区 天然 10 11-15 16-20 21-30 30 5 全省 人工 5 6-10 11-15 16-25 25 5 参考文献 1 GB/T 15163-2018 封山(沙)育林技术规程 2 GB/T 15776-

15、2016 造林技术规程 3 GB/T 15781-2015 森林抚育规程 4 GB/T 26424-2010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规程 5 LY/T 1690-2017 低效林改造技术规程 6 LY/T 1817-2009 长江上游天然林类型划分与评价 7 LY/T 1898-2010 天然次生低产低效林改培技术规程 8 LY/T 2764-2016 西南亚高山退化森林恢复与可持续经营技术规范 9 LY/T 2786-2017 三北防护林退化林分修复技术规程 10 LY/T 3179-2020 退化防护林修复技术规程 11 DB51/T 2918-2022 林木采伐技术规程 12 四川省林业厅关于印发四川省森林抚育技术指南的通知(川林发201720 号).13 惠刚盈等.结构化森林经营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20.14 侯元兆等.天然林保育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22.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品牌综合 > 行业标准/行业规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