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口腔执业医师考试辅导 口腔颌面外科学
口腔颌面部创伤
口腔颌面部损伤----重点概况
概论---颌面部损伤特点
1)血丰富: 利—抗感染/再生强/易愈合
弊---易血肿,水肿快
2)牙: 利(咬合)—骨折诊断体征,治疗指标,固定基础
弊(坚硬)---二次弹片伤,骨断端感染
3)窦腔多:易感染
4)解剖结构多: 三叉神经、面神经、唾液腺易损伤
5)美观: 尽快恢复外形功能,减少畸形
6)重要邻居: 颅脑、颈部、气道、食道
【例题】口腔颌面部血循环丰富,受伤后通常不会导致
A.出血较多,常见发生休克
B.易形成血肿
C.组织水肿反应快而重
D.组织再生修复能力强
E.组织抗感染力强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口腔颌面部血运丰富,出血较多,容易出现血肿。因为会及时发现并处理,故一般不易发生休克。
急救
软组织损伤
1)软组织损伤类型
挫伤
原因:伤区小血管和淋巴管破裂,导致组织内渗血。
特点:局部皮肤变色,肿胀疼痛。
治疗:止血、止痛、促进血肿吸收和恢复功能、预防感染。
①早期---冷敷、加压包扎
②血肿较大---无菌条件下粗针头抽出淤血,加压包扎
③已形成血肿---2d后热敷、理疗或中药外敷,促进血肿吸收及消散
④血肿感染----切开引流
撕脱伤
原因:由较大的机械力量大于组织耐受力造成组织的撕裂或撕脱。
特点:伤情重、出血多、创缘不齐,疼痛剧烈、易发生休克。
治疗:①撕裂组织与正常组织相连,及时清创、复位缝合;
②重要部位组织如几乎不相连仍不能放弃;
③有血管可吻合,立即行血管吻合组织再植术;
④无血管吻合,6h内,清创后切削成全厚或中厚皮片做再植术;
⑤伤损过重,超过6h,清创后切取皮片游离移植。
擦伤
定义:为皮肤表皮层及真皮层浅层破损。
治疗:清洗创面,干燥或无菌,可用凡士林纱布覆盖。
刺割伤
特点:刺伤---创口小,伤道深,盲管伤;
割伤---创缘齐,易伤神经血管。
治疗:清创缝合术,注意探查面神经、腮腺导管。
咬伤
定义:组织撕脱,有齿痕,外形功能损伤严重。
治疗:清创缝合,消灭创面。
清创缝合术------口腔颌面部损伤最有效的防止感染的措施
原则:
各类软组织损伤处理特点
硬组织损伤
牙和牙槽突骨折
牙槽突尽量不要去除
摇动一牙,邻近牙和牙槽骨随之摇动
颌骨骨折
临床表现
共性:骨折移位、感觉异常、疼痛、肿胀
特性:
下颌——咬合、神经、牙龈、开口、异动
上颌——咬合、眶周、颅脑
骨折线---骨折好发部位
骨折段移位决定因素:骨折的部位;外力的大小和方向;骨折线的方向和倾斜度;骨折段上是否有牙;咀嚼肌的牵拉作用。
骨折段移位:
骨折段移位总结
无明显移位
单发的正中联合骨折、骨折线位于下颌角、囊内骨折(高位骨折)
舌后坠,可引起窒息
双侧颏孔骨折、正中联合粉碎性骨折
下方移位
颏孔区前段骨折:单侧(下外)双侧(下后)下颌角骨折线位于咀嚼肌附着之前(下内)
单侧髁突骨折
后牙早接触,前牙及对侧牙开(牙合)
双侧髁突骨折
后牙早接触,前牙开(牙合)
颌骨骨折
【例题】下列何种骨折最易伴发颅脑损伤
A.下颌骨骨折
B.鼻骨骨折
C.上颌骨Le Fort I型骨折
D.颧骨颧弓骨折
E.上颌骨Le Fort Ⅲ型骨折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上颌骨Le Fort Ⅲ型骨折多伴发颅底骨折或颅脑损伤。
颧骨及颧弓骨折
临床表现:
1.张口受限
2.复视
3.神经症状(面N、上颌N)
眼眶骨折
临床表现:
1.骨折移位 鼻眶筛骨折的重要特征:鼻根区塌陷、内眦距变宽、内眦角下垂。
2.眼球内陷 眶底和鼻眶筛骨折的重要体征。
3.复视
4.眶周淤血、肿胀
5.眶下区麻木
骨折愈合
1.血肿形成 伤后4~8小时
2.血肿机化 骨折后24~72小时
3.骨痂形成 骨折后1~2周
4.骨痂改建 骨折后2周
下颌骨临床愈合所需时间为6~8周,但在X线片需5~6个月后达到组织学上愈合。
总结:颌面损伤特点急救
软组织损伤---类型---治疗原则---特点
硬组织损伤---临表---诊断---治疗
第7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