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QC T 520-1999 汽车用摩阻材料惯性制动试验方法.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4311454 上传时间:2024-09-05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2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QC T 520-1999 汽车用摩阻材料惯性制动试验方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QC T 520-1999 汽车用摩阻材料惯性制动试验方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工业部部标准                            QC/T 520—1999               汽车用摩阻材料惯性制动   代替JB 3680—84                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装载重量(质量)太于1.5t载货汽车行车制动器用摩擦衬面 材料在MM—1000摩擦试验机上的试验。 1 试验项目 1.1 摩擦力矩的测定(摩擦系数的测定)。 1.2 摩损率的测定。 2 试验条件 2.1 试验仪器、设备、样品 2.1.1 MM-1000摩擦试验机。 2.1.2 试验样品。试样应在制动器摩擦衬面成品上取。试样摩擦接触面的形 状是外径ф74mm、内径为ф54mm的圆环上,两段a度角的弧所包含的面(a角 和制动器摩擦片的包角应一致)。见图1、图2或图3所示。试样的厚度为8±0.1 mm(不足8mm的试样允许取其最大厚度)。对于取样困难的产品,允许取其若 干块拼凑成试样。如用粘接时,一律要在常温下进行。将试样对称粘牢在外径为 ф75mm、内径为ф53mm、厚度为8mm的金属试环上。粘接后,其摩擦表面不 应有粘接剂影响。在加工样品时不得使用冷却剂。试样应装在固定端,并和对偶 间隙为0.4~0.6mm。试验时对偶旋转。 2.1.3 试样的摩擦对偶为圆环状。外径ф75mm,内径ф53mm,厚度为 12mm。材质为实际使用中的对偶材料。摩擦表面粗糙度 中只用一次(允许将用过的对偶件表面加工掉0.5mm厚可继续使用,但对偶件的 最小厚度不小于10mm)。 2.1.4 在每次试验前都要标定压力、力矩、转速、温度、时间等当量关系, 并调整好惯性负荷。 2.1.5 在试验过程中,能把测量的参数同时记录下来。如输入气压、制动时 转速的变化、摩擦力矩、制动时间、摩擦表面的温度等。 2.1.6 摩擦表面温度的测量,是以测量试样的温度为准。采用焊有镍铝一镍 铬热电偶测量,其测量点位于试样的计算半径上。热电偶触点距摩擦表面0.5mm。 详见图4、图5所示。 2.1.7 在备好冷却、加热装置的同时,要检查仪表记录装置、惯量、样品等 的装配和工作情况,以及安全措施,确认按要求调好后,并经过试车,才可开车 试验。 2.2 试验参数的确定 2.2.1 定义、术语、符号 2.2.1.1 摩擦系数(μ)是指摩擦对偶表面,沿着摩擦试样表面发生相对 运动,产生的摩擦力矩(M)与加在试样上的正压力(F)和试样平均半径(r0) 乘积之比值。   μ=M·F-1·r0-1……(1) 2.2.1.2 磨损率(v)是重量磨损量(△w)和体积磨损量(△v)与摩擦时 所吸收的功(A)之比值。分别称为重量磨损率(vw)和体积磨损率(vu)。 2.2.1.3 面积缩比系数(Ks)是每个制动器摩擦衬面的总面积(Sg)和试 验样品的总面积(So)之比值。 2.2.1.5 每次制动时所吸收的功(Az)。 2.2.2 试验惯量(Io)的确定。   汽车每个制动器的惯性负荷,按(JB 2805—79)《汽车制动器台架试验方法》 规定求出后,经过缩比计算,确定试验的惯性负荷(I0)。 2.2.3 试验转速的确定 2.2.4 按要求的试验减速度(a)确定其磨合和衰退、恢复试验的摩擦力矩 (Mo)。 2.2.5 制动器的制动力矩(MKQ,KH)与试验摩擦力矩(M)的关系按下 式: 2.2.7 已知制动的始未转速(no,nt)和制动的实际时间(t)验证试验减 速度(a)。 2.2.8 单位面积能量负荷(q)的验证。 3 试验程序 3.1 初磨合 3.1.1 目的:使摩擦对偶和试样的对磨表面100%接触。 3.1.2 试验条件 3.1.2.1 试验的初始制动转速(no),选取汽车行驶30km·h-1车速, 按公式(15)计算。 3.1.2.2 试验力矩相当于3m·s-2减速度按公式(16)计算。然后,按公式 (21)计算正压力值(F),再由试验机的Po—F曲线图查得管路气压值(Po)。 计算可采用摩擦系数(μ)为0.35。 3.1.2.3 磨合过程中,每次初始温度不得超过100℃。 3.1.2.4 制动次数磨至接触面达到要求为止,但不得少于10次。 3.2 第一次测量 3.2.1 目的:为计算磨损率需要。 3.2.2 条件 3.2.2.1 用千分尺测量试样和对偶件的定点厚度、测量点做标记,并记录。 3.2.2.2 在千分之一天平上称量并记录。 3.2.2.3 试样冷却至室温进行测量。 3.3 第一次摩擦力矩的测定 3.3.2 试验条件 3.3.2.1 制动的初始试验转速(no)分别取30、50、70km·h-1:车速, 按公式(15)计算确定。 3.3.2.3 制动周期以每次制动初始温度不超过100℃为准。 3.3.2.4 制动次数,在每一试验转速下,每一压力下制动一次,每次均从 制动到停车。然后,在4.5m·s-2的减速度情况下,试验转速相当30、50km·h-1。 分别制动三次,做衰退试验中的基准试验。 3.4 第一次衰退和恢复试验 3.4.1 目的:检查材料多次连续使用时性能衰退和恢复状况。 3.4.2 衰退试验条件 3.4.2. 1 按减速度a=4.5m·s-2,由公式(16)确定试验力矩(Mo)后, 再按公式(21)计算正压力(F),查试验机的Po—F曲线图,确定管路气压值 (Po)。 3.4.2.2 衰退试验的试验转速(no)选50km·h-1、车速,按公式(15) 计算确定。 3.4.2.3 制动周期为每30 s制动一次,共制动15次,每次均从制动到停车。 3.4.2.4 初始温度为65±5℃。 3.4.2.5 在试验过程中不得吹风冷却。衰退试验后,在相当车速30km·h-1: 转速空转以10m·s-1风速冷却3min后进行恢复试验。 3.4.3 恢复试验条件 3.4. 3.1 压力负荷同3.4.2.1规定。 。 3.4.3.2 试验转速(no)取30km·h-1车速按公式(15)计算。 3.4.3.3 制动周期,每隔60s制动一次。共进行15次。每次均从制动到停车。 3.5 第二次摩擦力矩的测定 3.5.1 目的:检查第一次衰退后,材料摩擦性能的变化。 3.5.2 试验条件:同3.3.2规定。 3.6 第二次衰退(拖磨) 3.6.1 目的:检查在低减速度下,长时间拖磨后材料摩擦性能的变化。 3.6.2 试验条件 3.6.2.1 试验转速(no)取汽车50km·h-1,车速,按公式(15)计算。 3.6.2.2 拖磨的试验力矩取减速度a=1.5m·s-1,按3.5.2.1规定确定。以 该力矩(Mo)为拖磨的初始力矩,确定拖磨的输入管路气压值(Po)。在试验 过程中,输入气压值(Po)应保持恒定不变。 3.6.2.3 制动周期为拖磨25s,脱开35s,每60s一次循环,共进行30次。 3.6.2.4 一拖磨的初始温度控制在65+5℃。 3.7 第二次磨合 3.7.1 目的:磨掉拖磨衰退后的表面碳化层。 3.7.2 磨合条件:同3.1.2项规定,但规定制动50次。 3.8 第三次摩擦力矩的测定 3.8.1 目的:检查二次磨合,二次衰退后材料摩擦性能的变化。 3.8.2 试验条件:同3.3.2项规定。 3.9 第二次测量   同3.2项规定,按第一次的定点标记测量厚度。 3.10 磨损量的测定 3.10.1 目的:检查材料的耐磨性能。 3.10.2 试验条件 3.10.2.1 第一次磨损:开始制动的初速度取30km·h-1时的车速,按公式 (15)计算出试验转速(no)。每次制动初始速度在80±10℃范围内,制动100 次。每次均从制动到停车。 3.10.2.2 按3.9条规定进行第三次测量。 3.10.2.3 第二次磨损:制动初速度取50km·h-1,时的车速,按公式(15) 计算出试验转速(no)。每次制动初始温度在120±10℃范围内,制动60次。每 次均从制动到停车。 3.10.2.4 按3.9条规定进行第四次测量。 3.10.2.5 第三次磨损:制动初速度取70km·k-1。时的车速按公式(15) 计算出试验转速(ho)。每次制动初始温度在150±10℃范国内制动20次,每 次均从制动到停车。 3.10.2.6 按3.9条规定进行第五次测量。 3.10.2.7 三次磨损试验均取减速度a=3m·s-2按3.4.2.1规定求管路压力 (Po)。每制动10次做一次记录。 3.11 磨损的评价   磨损率v计算取磨损试验前、后测量的数据做为评价指标。 4 数据的计算和整理 4.1 平均摩擦力矩:指一次制动中的持续制动过程制动力矩与制动时间的积分 除以持续制动过程的时间,所得的纵座标值(M),如图6所示。 4.2 平均摩擦系数按公式(1)算出。 4.3 摩擦力矩稳定系数按公式(10)算出。 4.4 磨损率的计算公式 4.4.1 体积磨损率 4.4.2 重量磨损率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国汽车工业公司提出,由长春汽车研究所归口。   本标准由第一汽车制造厂、长春汽车研究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张祥林。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