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强作风、讲正气、倡廉洁党课宣讲稿
同志们:
根据党委的安排,今天由我给大家进行廉政党课的宣讲,我宣讲的题目是:强作风、讲正气、倡廉洁。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就廉政的话题与大家一起学习、探讨和共勉。
一、加强作风建设,促进廉洁从政的健康发展
领导干部作风和机关作风,是党风政风的具体体现。大力弘扬廉洁从政的良好工作作风,才能真正地代表人民掌好权、用好权。为此,我们身为国家公职人员在认真履行职责时,必须做到一心为公,一心为民,忠于职守,勤勉尽责,坚持恪守廉洁从政准则。我认为要做到以下三点:
第一、正确对待权力。关于权力,大家应该明白两点。第一、权力是人民给的。现在有的人认为,权力不是党和人民给的,而是凭自己的“本事”获得的,凭关系取得的等等。权力一旦背离了人民群众,或凌于人民之上,就必然走向腐败。我们必须牢记:代表了人民的利益,人民可以赋予我们权力;违背了人民的利益,人民也可以收回我们的权力。权力来自于人民,权力只能用来为人民服务的基本观点。第二、权力不等于权威。权威应由两方面组成:一是权力本身所产生的威力;二是权力拥有者个人的人格魅力。领导干部权威的大小取决于群众心目中的认可度、接受度。如果群众不认可,不接受,你地位再高,权力再大,也不会有权威。因此说,权力是一把“双刃剑”,可以成就一个人,也可以毁掉一个人;用好了就能造福人民,实现个人的抱负,如果滥用或失控,不仅会损害集体利益、贻误事业发展,还会使个人身败名裂,遭人唾弃。慎用权力,对于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来说,十分重要。
第二、坚持严格自律。我们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严格要求自己。在这里我要提醒同志们特别注意“慎始、慎微、慎好”这“三慎”。“慎始”也就是谨防“第一次”。保持自身廉洁,关键在于第一次。慎重对待“第一次”,果断拒绝“第一次”,这样我们就掌握了主动,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就找不到可乘之机,牢固的思想道德防线就不会突破,就能在廉洁与腐败的较量中赢得胜利,就能在各种腐蚀诱惑面前立于不败之地。我认为很有道理。“慎微”就是谨防积小恶成大恶。小节并非无害,它是一切大害的开始。因此一定要在“慎微”上下功夫,注意每一件细小的事情。“去小恶以保真,积小善以成大德”。我们既要注意在单位工作上“八小时以内”的小节,也要注意“八小时以外”生活中家庭里的小节。大家可能都听说过有一种“青蛙效应”,就是先把青蛙放入温水中,然后慢慢注入热水,青蛙浑然不觉,在舒舒服服中被烫死。我们每一个党员干部都要懂得事物发展的辩证法,懂得小节不拘酿成大恶的生活法则,防微杜渐,做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还有“慎好”,也就是谨防放纵欲望。欲望是人的一种本能,凡人都有七情六欲。人的欲望具有两面性,正常的欲望是社会前进的动力,放纵的欲望则可能毁灭人,毁灭社会。在这里我想说,不要攀比。一旦攀比,思想防线就会变得非常脆弱,就会自觉不自觉地利用手中的权力去追求不应有的东西,做不该做的事情。“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只要去掉私心杂念,就能一身正气。
第三、切实加强监督。邓小平同志曾经讲过,领导干部一要怕党,二要怕群众。这种“怕”,是指对组织、对群众要有敬畏之感,时刻把自己置于组织和群众的监督之下。其实,一个人如果没有监督,就容易忘乎所以,容易犯错误,监督,正是防止一个人犯错误的重要条件。从客观情况看,领导干部手中拥有一定的权力后,拒绝监督就很容易走向腐败。因此说,监督是一种约束,更是一种爱护。对那些自律不严、行为不端的领导干部,监督的必要性自不必说;即使一个品行端正的领导干部,也不能脱离或拒绝监督。我们的应当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诚恳态度正确对待,组织也不会因为一些不实之词而妄下结论,因此在工作中我们要引导群众正确行使民主权利,主动接受各个方面的监督。
二、弘扬正气新风,营造廉洁从政的良好氛围
讲正气是我国传统思想道德的精髓。公正廉明等思想一直是做官、做人、做事的基本准则,广泛渗透于政治、军事、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等很多格言都表达了中华民族对正义、气节的追求。
讲正气,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具体表现形式有所不同。战争年代,军人为了民族解放和人民利益,奋勇杀敌、不怕牺牲是讲正气;和平时期,党员干部艰苦奋斗,一尘不染,浩气凛然是讲正气;市场经济,普通群众讲求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也是讲正气;08年,面对藏独分子的险恶居心,面对冰冻天气和地震灾害的严峻考验,我们广大党员领导干部立场坚定、团结一致、众志成城、共渡难关就是讲正气。所以我认为:讲正气首先必须讲团结。古人说过“千人同心,则得千人之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正气代表的是大多数人的共同利益。破坏团结,损害集体利益,这决不是讲正气。一个单位如果大家齐心协力,互相补台,团队就有凝聚力、战斗力,就一定能把事情办好,就能出成绩;反之互相勾心斗角,没事整事,内讧必然内耗,内耗必然衰败,好事也会办砸。这是为正反两方面事实所证明的道理。所以与方方面面的人团结起来干事业、谋发展,是我们一直大力倡导的。而且,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构建和谐社会的新时代,唱响“和谐社会”主旋律,更需要广大党员干部充分发挥“人心齐泰山移”的先锋模范作用,扬正气、树新风、促和谐。其次讲正气必须讲原则。原则是什么?是说话或行事所依据的法则或标准。敢不敢于、善不善于讲原则,是检验党员干部修养和素质的一块试金石,是衡量领导干部事业心、责任感的一把标尺。但是目前有一种现象值得注意:一些人认为讲原则不利于团结不利于和谐,该坚持的原则不坚持了,该批评的问题不批评了。究其原因,在于这些人怕得罪人,怕损害个人利益,把“讲和谐”作为自己不讲原则的挡箭牌。从思想根源上看,是缺乏鲜明的党性原则。殊不知,和谐社会建设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讲和谐与讲原则不是对立的,而是辩证统一的。讲原则是为了讲和谐,讲和谐首先要讲原则。这就要求我们更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坚持原则、化解矛盾、解决问题,努力减少种种不和谐因素,实现真正的和谐。说到这里我想到前一阶段我们化解园区业主们因为暖气供应不上工作中所作出的努力。我们在细致排查梳理的基础上与上级有关部门进行沟通争取,与小区业主挨家挨户进行说服解释,与供暖企业进行沟通,所有工作都是严格遵循政策规定。这种讲原则的方式使得各方心服口服,缓解了矛盾和问题,为园区的稳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由此可见,在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包括和谐单位、和谐班子的建设中,一定不能把讲和谐与讲原则割裂开来。另外,讲正气必须讲奉献。讲“奉献”是《党章》对党员的基本要求,是保持良好精神状态的前提,也是搞好团结的强大动力,它是在实践中检验共产党员是否具有先进性的试金石。奉献,就会有牺牲;就必须担责任;就可能出风险。如果我们把自己的“奉献”“牺牲”,看作是自己应尽的义务,把党和人民给予自己的利益、甚至奖励,看作是自己进一步搞好工作的强大推动力,就能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在各个方面充分发挥出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心情舒畅地干好工作,组织和同志就会给你一个客观的评价。因此,我们每一个党员干部都要把握好自己,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再苦再累也不能懈怠党和人民的事业,再穷再贫也不能贪占一分钱的不义之财。多讲奉献、多讲团结,共同把我们的工作推向前进。
三、标本兼治重预防,开创廉政建设新局面
党的十八大对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是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提出的重大任务。我们开发区的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艰巨性和长期性,围绕开发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大局,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从自我做起,自觉加强自己的党性修养,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利益观,常怀律己之心,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做一个讲学习、重修养,讲正气、重品行,讲团结、顾大局,讲廉洁、重勤俭的党员干部,努力营造和谐的经济发展环境,为园区的再次腾飞做出贡献。 同志们,今天的党课就讲到这儿。谢谢大家!
欢迎浏览本文,我们致力为广大用户提供优质范文,有不足之处敬请提出指正,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