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二、内容讲解 新民主主义论全文由十五部分组成,对新民主主义理论作了系统阐述,概括起来,主要论述了以下六个方面的内容: (一)中国社会的性质 毛泽东曾经指出:“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就是说,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依据。”在本文中,毛泽东对中国社会的性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说“自外国资本主义侵略中国,中国社会又逐渐地生长了资本主义因素以来,中国已逐渐地变成了一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现在的中国,在日本占领区,是殖民地社会;在国民党统治区,基本上也还是一个半殖民地社会;而不论在日本占领区和国民党统治区,都是封建半封建制度占优势的社会。这就是现时中国社会的性质,这就是现
2、时中国的国情。” (二)中国革命的对象和任务 中国社会的性质决定了中国革命的对象、任务和性质。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乃是各种矛盾中的最主要的矛盾,因而中国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即中国需要进行对外推翻帝国主义压迫的民族革命和对内推翻封建地主压迫的民主革命,而最主要的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的民族革命。这是互相关联的两项任务。 (三)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无产阶级的领导,那么,中国无产阶级能否从一开始就实行社会主义革命呢?毛泽东深刻分析了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状况,明确指出:“中国革命
3、的历史进程,必须分两步走,其第一步是民主主义的革命,其第二步是社会主义的革命,这是性质不同的两个革命过程。”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这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决定的,是由中国特殊的国情决定的,即由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革命的主要对象、主要任务,参加革命的力量决定的。中国革命必须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改变这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为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社会。 毛泽东还认为,中国革命的两个阶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第一个为第二个准备条件,而两个阶段必须衔接,不容横插一个资产阶级专政的阶段。但是,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的一定任务,自己的
4、一定时间。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只有认清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同时又认清二者的联系,才能正确地领导中国革命。在本文中,毛泽东批评了两种“一次革命论”,一种是右的,取消革命的一次革命论,即认为中国既然处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阶段,就应该由资产阶级来领导,无产阶级只能在将来再去领导社会主义革命;一种是左的,混淆革命的步骤,空想的一次革命论,即把民主革命同社会主义革命相混淆,急于在民主革命阶段采取一些社会主义革命的措施。 (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和领导 毛泽东指出,在中国,谁能领导人民取得反帝反封建斗争的胜利,谁就能取得人民的信任。他逐
5、一分析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特点,认为:资产阶级政党不可能领导人民取得反帝反封建斗争的胜利。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决定了中国革命不能由民族资产阶级来领导。 无产阶级是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这是因为,其一,无产阶级具有坚定的革命性;其二,五四运动以后,中国无产阶级由于自己的成长和俄国革命的影响,已经迅速成为一个觉悟了的独立的政治力量;其三,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打倒帝国主义的口号和中国革命的彻底的纲领,并且单独进行了土地革命,取得了广泛的支持。 农民是中国革命的动力。中国80的人口是农民,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所以,中国革命实质上是农民革命。无产阶级领导权
6、的中心问题,是实现无产阶级对农民的领导,结成巩固的工农联盟。 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也是革命的动力。城市小资产阶级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民族资产阶级则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程度上是无产阶级的同盟军,也是革命的动力之一。 (五)中国革命是世界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通过对时代的特点、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的性质以及中国革命在世界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分析,毛泽东进一步论证了中国革命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世界革命的一部分这个命题,中国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无产阶级的领导权,革命的社会主义前途,决定了这种革命是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十月革命后的殖民地半殖民地革命,虽然其性质仍属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其客
7、观要求仍是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道路,但是,无产阶级的领导权,在第一阶段上建立新民主主义的社会和建立各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国家的目的,恰是为社会主义的发展扫清更大的道路,它的前途只能是社会主义,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世界革命的一部分。 (六)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经济、文化纲领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的是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这种共和国既区别于旧形式的、欧美式的、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的共和国,又区别于苏联式的、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的共和国。前者已经过时,因为国际国内的环境都不允许中国再走欧美资产阶级走过的老路国际上帝国主义不容许,社会主义也不容许,国内人民大众不容许,共产党不容许;而后者当
8、时还不适用于中国。因此,中国在一定历史时期中所采取的国家形式,只能是新民主主义共和国,这决定了其纲领也是既不同于资本主义又不同于社会主义,是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纲领。 政治纲领:彻底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一切反帝反封建的人们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采取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的国体和民主集中制的政体。无产阶级、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小资产阶级是决定国家命运的基本力量,是国家构成和政权构成的基本部分,无产阶级则是其中的领导力量。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政权构成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即民主集中制,按这种形式组成的政府,才能充分发挥人民的意志,才能最
9、有力量去反对革命的敌人。 经济纲领:第一,没收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大银行、大工业、大商业,归国家所有;第二,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无地和少地的农民,在土改的基础上发展合作经济;第三,保护民族工商业。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由国营经济、私营经济和合作经济三部分组成,其中国营经济是社会主义的性质,是国民经济的领导力量,各种合作经济也具有社会主义因素。中国的经济一定要走“节制资本”和“平均地权”的道路,决不能是“少数人所得而私”,决不能让少数资本家和地主“操纵国计民生”。 文化纲领: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以无产阶级思想即共产主义思想为领导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民族的,就是
10、说是反对帝国主义压迫,主张民族尊严和独立,带有中华民族特点的,采取中华民族形式的文化。这种文化不是孤立存在的,要同一切别的民族的社会主义文化和新民主主义文化相结合,共同形成世界的新文化。对于资本主义创造的文化,也应该本着“排除其糟粕,吸收其精华”的原则经过分解有批判地吸收。 科学的,就是指这种文化反对封建思想和迷信思想,主张实事求是,主张客观真理,主张理论和实践相一致。对于传统文化要批判继承,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 大众的,就是说这种文化不是为少数人的,而是为90以上的工农民众服务的,并逐渐成为他们的文化,因而这种文化也是民主的。还应看到,虽然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具有社会主义的因
11、素,但是现阶段整个国民文化的内容还是新民主主义的,不是社会主义的,因此需要作两个区分:既应把对于共产主义的思想体系和社会制度的宣传,同当前新民主主义行动纲领的实践区别开来;又应把作为观察问题、研究学问、处理工作、训练干部的共产主义的理论和方法,同作为整个国民教育和国民文化的新民主主义的方针区别开来。 此外,毛泽东在这篇文章中还再次强调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他说,“形式主义地吸收外国的东西,在中国过去是吃过大亏的。中国共产主义者对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应用也是这样,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完全地恰当地统一起来,就是说,和民族的特点相结合,经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有用处,决不
12、能主观地公式地应用它。公式的马克思主义者,只是对于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开玩笑,在中国革命的队伍中是没有他们的位置的”。 三、重点提示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世界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和任务,决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新民主主义革命发生的时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新民主主义的前途,决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世界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 新民主主义革命前途,是经过新民主主义逐渐过渡到社会主义。一般地说,资产阶级民主
13、革命的前途,应是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制度。但是由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多次丧失掉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机遇,所以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不走资本主义道路,但也不是立即建立社会主义,而是经过新民主主义逐渐过渡到社会主义。 3、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 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这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决定的,是由中国特殊的国情决定的,即由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革命的主要对象、主要任务,参加革命的力量决定的。中国革命必须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改变这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为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社会。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一篇文章的上篇与下篇
14、的关系,只有上篇做好,下篇才能做好。民主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革命的必然趋势。只有认清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同时又认清二者的联系,才能正确地领导中国革命 4、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 关于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问题,党内曾流行过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陈独秀的“二次革命”论,把中国革命过程中两个紧密联系的阶段割裂开来,只看到两者之间的区别,没看到两者之间的联系,要在两个阶段之间硬插一个资产阶级专政的和发展资本主义的阶段;二是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主张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毕其功于一役”,混淆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界限,企图把两种不同
15、性质的革命阶段并作一步走,一举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这种观点只看到两者之间的联系,而忽视了两者之间的区别。“二次革命论”、“毕其功于一役”的观点都违背了中国革命的发展规律。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两步走的思想,深刻揭示了中国革命的客观规律,揭示了中国革命的前途,分清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学说。 5、新民主主义共和国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采取的国家形式,是新民主主义政治纲领的体现。毛泽东指出,在新民主主义国家的阶级构成上,无产阶级、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小资产阶级,乃是决定国家命运的基本势力。这些阶级,或者已经觉悟,或者正在觉悟起
16、来,他们必然要成为中华民主共和国的国家构成和政权构成的基本部分,而无产阶级则是领导的力量。现在所要建立的中华民主共和国,只能是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一切反帝反封建的人们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这就是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新民主主义共和国,一方面和旧形式的、欧美式的、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的共和国相区别,那是旧民主主义的共和国,那种共和国已经过时了;另一方面,也和苏联式的、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的共和国相区别,但是那种共和国,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中,还不适用于脱胎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中国。新民主主义共和国这种国家形式,是一切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革命,在一定历史时期中所采取的国家形式,因而是过渡的形式
17、,但是不可移易的必要的形式。新民主主义共和国采取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国体和民主集中制的政体。 6、资产阶级专政的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毛泽东对此作了深刻的分析:首先是国际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不允许;其次是世界社会主义不允许;还有就是中国的资产阶级没有力量,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不允许。 7、关于新民主主义的文化 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以无产阶级思想即共产主义思想为领导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民族的,就是说是反对帝国主义压迫,主张民族尊严和独立,带有中华民族特点的,采取中华民族形式的文化;科学的,就是指这种文化反对封建思想和迷信思想,主张实事求是,主张客观真理,主张理论和
18、实践相一致;大众的,就是说这种文化不是为少数人的,而是为90以上的工农民众服务的,并逐渐成为他们的文化。 8. 一九二七年以后的反苏运动 指蒋介石叛变革命以后国民党政府所进行的一系列的反苏运动:一九二七年十二月十三日国民党反动派枪杀广州苏联副领事;同月十四日南京国民党政府下“绝俄令”,不承认各省苏联领事,勒令各省苏联商业机构停止营业。一九二九年七月蒋介石又受帝国主义的唆使,在东北向苏联挑衅,不久引起军事冲突。 9、处理异党问题实施方案 一九三八年十月武汉失守后,国民党逐渐加紧反共活动。一九三九年春,国民党中央秘密颁布防制异党活动办法,随后又秘密颁布异党问题处理办法、处理异党问题实施方案。在这些
19、反动的文件里,规定采用法西斯统治的方法,限制共产党人和一切进步分子的思想、言论和行动,破坏一切抗日的群众组织;在国民党反动派所认为的“异党活动最烈之区域”,实行“联保连坐法”,在保甲组织中建立“通讯网”,即建立反革命的特务组织,以便随时监视和限制人民的活动;在华中、华北各地,布置对共产党的政治压迫和军事进攻。阅读文献内容梗概新民主主义论1)深入论述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特点 首先,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其次,革命的领导者是无产阶级; 再次,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社会; (2)论证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 (3)第一次完整的提出了
20、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制定了中国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纲领。提出了建立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方案。 政治纲领是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几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 经济纲领是没收官僚资本主义归人民共和国所有,没收地主的土地归农民所有,容许民族资本的存在和发展,实行“节制资本”; 文化纲领是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科学的大众的新文化 (4)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从中国社会性质和中国革命的历史特点出发,毛泽东科学地论述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时代特点。他指出,中国现实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两个步骤
21、:其第一步是民主主义革命,其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 毛泽东进一步揭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特点,“ 而所谓民主主义,现在已不是旧范畴的民主主义,已不是旧民主主义,而是新范畴的民主主义,而是新民主主义。” 具体来说,从革命的阵线看,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从十月革命开始的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而已经不是旧的,以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的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从革命的领导看,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者已经是中国的无产阶级而不再是资产阶级,毛泽东指出,中国革命中领导权的这种历史变化,是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标志,从1919年五四运动开始,中国的民主主义革命转变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即无产
22、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从革命的前途看,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毛泽东指出,只有完成前一个革命才能去完成后一个革命,想要“毕其功于一役”是不可能的。但是,想要在这两个革命中间横插一个资产阶级专政的阶段也是“走不通的”。 毛泽东的这些著作还描绘了新民主主义社会制度的蓝图。他指出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在政治上,要建立“ 无产阶级领导下的一切反帝反封建的人们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这就是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在经济上,要使一切“大银行、大工业、大商业归这个共和国的国家所有” ;“这个共和国并不没收其他资本主义的私有财产,并不禁
23、止不能操纵国民生计的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 这个共和国将采取某种必要的方法,没收地主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和少地的农民”。在文化上,要挣脱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文化思想的奴役,实行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主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这些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既不同于旧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又区别于社会主义。 最后,毛泽东的这些著作还深刻地总结了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这三个战胜敌人的主要经验。毛泽东认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主要的法宝,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而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
24、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人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毛泽东认为,“正确地理解了这三个问题及其相互关系,就等于正确地领导了全部中国革命”。 所阅读文献的历史背景及当时的指导意义写作背景 新民主主义论这篇著作,是马列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伟大成果,它科学总结了鸦片战争以后,特别是共产党成立以后中国革命的经验教训,深刻论述了中国民主革命发展的基本规律,第一次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完整理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一次飞跃,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有关民族和殖民地革命的理论。 1938年10月下旬广州、武汉相继失守后,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日军已无法继续保持原有的进攻势头,
25、把重点转向巩固已有的占领区,并对国民党进行政治诱降。年底,汪精卫公开主张停止抗日,对日求和,蒋介石虽然主张继续抗日,但中共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和游击战争的迅速发展却使他忧心忡忡。1939年4月,国民党中央秘书处秘密颁布防制异党活动办法的训令后,国内政治形势恶化,国民党内的顽固派不断制造同八路军的军事摩擦。而此时,国际形势也发生了重大变动:1939年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正是在这样的国际国内的大背景下,1939年与1940年之交,毛泽东先后发表了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等文章。1939年12月写成的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最早提出了“新民主主义”这
26、个概念,第一次把中国的民主革命区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并且明确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的发表,说明了有关中国革命的一系列重大问题,高举起了新民主主义的大旗,意义十分重大。但是,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特点和具体内容以及其他一些问题还需要进一步说明。这样,1940年1月9日,毛泽东又在延安作了长篇演讲,题目是新民主主义的政治与新民主主义的文化。2月20日,在延安出版的解放周刊上发表时,题目改为新民主主义论。在这篇文章中,毛泽东第一次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完整理论,并对其作了系统的阐述。毛泽东在这个时候写出这些文章,决不是偶然的,而是有着深刻的原
27、因。 首先,是表明立场和主张的需要。抗战爆发以后,中共从原来遭受严密封锁的境况中走出来,变成全国性的大党,公开走上全国政治生活的大舞台,受到人们越来越密切的关注。他们希望了解中共对时局和中国未来前途的看法。而中共要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坚持独立自主,也必须在全国人民面前旗帜鲜明地提出自己区别于其他政治力量的主张。 其次,是反对国民党顽固派的需要。抗战进入相持阶段以后,国民党内的顽固派拚命鼓吹“一个主义、一个政党”的主张。1939年1月召开的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党务报告之决议案,要求国民党“应力求革命理论之领导”,“而使违反主义之思想无从流布于社会,而于战区及敌人后方,尤应特别注意”。号
28、称国民党“理论家”的叶青公开主张三民主义可以满足中国现在和将来的一切要求,中国不需要社会主义,国民党外的一切党派没有独立存在的理由。蒋介石更是鼓吹“以党治国”、“以党建国”,“要使抗战胜利之日,即为建国完成之时”。此外,国家社会党的张君劢也主张将马克思主义暂搁一边。这些言论和主张把“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尖锐地提了出来,要求中共必须对此表明自己的立场和观点。 第三,是统一全党思想的需要。党的六届六中全会批判了王明的左倾教条主义,但是党内一些同志对于中国革命的性质、阶段、抗战胜利后中国的前途等问题,仍缺乏明确的认识,甚至存在着错误的看法。这就要求在理论上阐述中国革命的重大问题,指明正确的前进方向
29、,澄清党内的错误思想,统一全党的认识。 最后,中共有了说清这个问题的可能性。这时的中共,已经有了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的近20年的经验教训,已经成为一个政治上成熟的政党。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领导人,已经能够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很好地结合起来,能够系统地问答上述问题。意义新民主主义论这篇著作,是马列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伟大成果,它科学总结了鸦片战争以后,特别是共产党成立以后中国革命的经验教训,深刻论述了中国民主革命发展的基本规律,第一次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完整理论,描绘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蓝图,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一次飞跃,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
30、有关民族和殖民地革命的理论,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成熟。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历史背景和主要内容 国民党顽固派在军事上进行反共摩擦的同时,在政治思想上也加紧进行了反共的步伐。在尖锐复杂的民族斗争和阶级斗争的历史环境下,为了中国的民族解放事业和抗日的民主团结,为了给中国人民指出正确的革命道路,粉碎国民党顽固派在政治思想上的进攻,毛泽东在科学地总结中国革命经验的基础上,写了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等重要著作,在批驳顽固派反共谬论的同时,丰富和完备了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向全国人民阐明了共产党对于中国革命和新中国建设的全部见解,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路线和纲领政
31、策。 总之,在抗日战争时期,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进一步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科学地分析了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革命的历史特点和中国革命发展的基本规律,从而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第一次把民主革命区别为新旧民主革命,并把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路线和相应的基本政策形成了完整的体系。这标志着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实践结合的毛泽东思想有了进一步发展。毛泽东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论述,使中国人民清楚地看到了中国革命的发展规律和发展前途,极大地鼓舞了他们的胜利信心,有力地指导和促进了抗日战争和中国革命的胜利发展。所阅读文献在今天的指导意义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创立的新民主主义理论与中国现代化的关系的考察表明新民主主义理论初步解决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现实道路和途径,初步确立了中国现代化的基本目标完整地提出了中国现代化的基本内容并明确了中国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发展方向提出了当时历史条件下中国现代化的基本经济政策新民主主义理论及其实践,开启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