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品德和社会课程标准解读省公共课一等奖全国赛课获奖课件.pptx

上传人:人****来 文档编号:4147542 上传时间:2024-08-02 格式:PPTX 页数:34 大小:578.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品德和社会课程标准解读省公共课一等奖全国赛课获奖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品德和社会课程标准解读省公共课一等奖全国赛课获奖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品德和社会课程标准解读省公共课一等奖全国赛课获奖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品德和社会课程标准解读省公共课一等奖全国赛课获奖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品德和社会课程标准解读省公共课一等奖全国赛课获奖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解读第1页一、课程性质品德与社会是在小学高年级开设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综合课程。1 1、依据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社会生活范围不停扩大实际、认、依据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社会生活范围不停扩大实际、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形成需要。识了解社会和品德形成需要。2 2、将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将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有机融合。等有机融合。3 3、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认识和了解,并在此基础、加深对自我、对他人

2、、对社会认识和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形成基本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道上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形成基本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道德判断能力。德判断能力。第2页二、基本理念(一)帮助学生参加社会、学习做人是课程关键关注每一个儿童成长,培养他们对生活主动态度和参加社会能力,成关注每一个儿童成长,培养他们对生活主动态度和参加社会能力,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人。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人。(二)儿童生活是课程基础教育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生活,反应儿童需要,让他们从自己世教育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生活,反应儿童需要,让他们从自己世界出发,用自己眼睛观察社会

3、,用自己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方式研界出发,用自己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方式研究社会究社会。(三)教育基础性和有效性是课程追求有效教育必须采取儿童乐于和适于接收生动活泼方式,帮助有效教育必须采取儿童乐于和适于接收生动活泼方式,帮助他们处理现实生活问题,为他们今后人格友好发展与完善奠定他们处理现实生活问题,为他们今后人格友好发展与完善奠定基础。基础。第3页三、设计思绪一条根本,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一条根本一条根本”即以儿童社会生活为根本即以儿童社会生活为根本“点面结合点面结合”“”“面面”是儿童逐步扩大生活领域,是儿童逐步扩大生活领域,“点点”是是社会生活几个主要原因,

4、在面上选点,组织教学内容社会生活几个主要原因,在面上选点,组织教学内容“综合交叉,螺旋上升综合交叉,螺旋上升”指是某一教学内容所包含社会要指是某一教学内容所包含社会要素是综合,所包括社会领域也不是单一,能够交叉;一样素是综合,所包括社会领域也不是单一,能够交叉;一样内容在后续年段能够重复出现,但要求提升,螺旋上升。内容在后续年段能够重复出现,但要求提升,螺旋上升。第4页四、课程目标总目标:品德与社会品德与社会课程意在促程意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展,为学生学生认识社会、参加社会、适社会、参加社会、适应社会,成社会,成为含有含有爱心、心、责任心、良好行任心、良

5、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和个性品质社会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合格公民奠定基基础。分目标:分目标:(一)情感(一)情感态度度价价值观(二)能力(二)能力(三)知(三)知识第5页分目标:分目标:(一)情感态度价值观1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养成自尊自主、乐观向上、热爱科学、热爱劳动、勤俭节约态度。2在生活中养成文明礼貌、老实守信、友爱宽容、公平公正、热爱集体、团结合作、有责任心品质。3初步形成民主、法制观念和规则意识。4热爱祖国,珍视祖国历史、文化传统。尊重不一样国家和人民文化差异,初步含有开放国际意识。5关爱自然,感激大自然对人类培育,初步形成保护生态环境意识。第6页分目标:分目标:(二)能力1能够初步认

6、识自我,控制和调整自己情绪和行为。初步掌握基本自护自救本事。养成良好生活和行为习惯。2能够清楚地表示自己感受和看法,能够倾听他人意见,能够与他人平等地交流与合作,学习民主地参加集体生活。3学习从不一样角度观察、认识、分析社会事物和现象,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处理生活中问题。学习对生活中碰到道德问题做出正确判断和选择。4学习搜集、整理、分析和利用社会信息,能够利用简单学习工具探索和说明问题。第7页分目标:分目标:(三)知识1初步了解儿童基本权利和义务,初步了解个体与群体互动关系。了解一些社会组织机构和社会规则,初步知道规则、法律对于社会公共生活主要意义。2初步了解生产、消费活动与人们生活关系

7、。知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存与发展主要影响。3了解一些基本地理知识,了解人与自然、环境相互依存关系,简单了解当今人类社见面临一些共同问题。4知道在中国长久形成民族精神和优良传统。初步知道影响中国发展重大历史事件。初步了解新中国成立和祖国建设伟大成就。5知道世界历史发展一些主要知识和不一样文化背景下人们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知道社会生活中不一样群体、民族、国家之间和睦相处主要意义。第8页五、内容标准(一)、我在成长(二)、我与家庭(三)、我与学校(四)、我故乡(小区)(五)、我是中国人(六)、走近世界第9页(一)、我在成长内容标准1了解自己特点,发扬自己优势,有自信心。知道人各有所长,要取长补短,学会

8、观赏和尊重他人。对人宽容。2懂得做人要自尊、自爱,有羞耻感,爱惜自己声誉。学习反省自己生活和行为。3知道生活和学习中会有困难,碰到困难不退缩,体验克服困难取得成功乐趣。初步形成主动上进生活态度。4学习正确对待生活中问题、压力、冲突和挫折,学习自我调节方法,提高适应能力。5了解和体验做人要老实守信,学会尊重人。6了解吸烟、酗酒、迷恋游戏机等不良生活习惯危害,抵制不健康生活方式。知道吸毒是违法行为,远离毒品。对自己生命有一种负责任态度。7 知道邪教危害,反对邪教。8了解有关安全常识,有初步安全意识和自护自救能力。爱护自己身体和生命。9简单了解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与少年儿童有

9、关法律法规,学习利用法律保护自己,初步养成遵法意识。第10页(一)、我在成长教学活动提议1开展“寻找身边同学优点”或“我能行”等活动。搜集生活中宽以待人故事。了解因嫉妒而产生不良后果事例。2结合实例,举行相关善恶、美丑、荣辱等分清是非辨析活动。3讲一件自己或他人克服困难实际事例,相互交流。4回想自己在面对压力、冲突和挫折时想法和表现,在小组中交流各自经验和体会。饰演冲突情景下角色,由小组或班级进行评析。5结合自己生活中事例,交流自己得到尊重时感受。搜集社会生活中关于诚信事例,进行比较分析。6能够举行“吸烟、酗酒和沉迷游戏机危害大”板报。从报刊、展览、影视中了解因吸食毒品酿成严重恶果,举行相关主

10、题活动。7从防火、防盗、防触电、预防溺水等方面,查找相关安全小常识和发生安全事故案例,以知识竞赛、设置情景等方式,学习、演练自救自护方法。第11页(二)、我与家庭内容标准1知道自己成长离不开家庭,感觉父母长辈养育之恩,体会家庭组员间亲情。以恰当方式表示对他们感激、尊敬和关心,孝敬父母长辈。2学习料理自己生活,尽可能少给父母添麻烦;关心家庭生活,愿意分担家务,有一定家庭责任感。3知道家庭经济起源各种形式,了解家庭生活必要开支。学习合理消费、勤俭节约。4体会健康文明生活方式有利于家庭幸福和个人身心健康,养成良好生活习惯。5知道家庭生活中要讲道德,要有家庭责任感,家庭组员之间应该相互沟通、平等相待,

11、能正确处理自己与家庭组员之间矛盾。6 知道与邻里要和睦相处,爱护家庭周围环境。第12页(二)、我与家庭教学活动提议1向父母长辈了解他们养育自己成长事例。能够结合相关节日、纪念日,用写信或其它方式向父母长辈表示感激之情。还能够讲一则自己印象深刻孝敬父母长辈故事。2观察和体会日常生活中父母辛劳操劳,选择一些自己能够负担家务劳动,坚持去做。3经过问询,向父母了解他们从事工作、家庭经济起源以及家庭开支情况。5召开“与父母长辈沟通”主题活动,请父母长辈一起参加。讨论怎样用平和态度和正确方法处理与长辈之间矛盾。6交流自家与邻里相处情况,讨论邻里怎样才能和睦相处。观察自家周围环境和公共设施,为合理使用和爱护

12、它们提出提议,做力所能及事第13页(三)、我与学校内容标准1能利用简单图形画出学校及周围区域简单平面图和路线图。2知道学校组织机构,了解学校发展改变,增强对学校亲切感,尊敬老师,尊重学校工作人员劳动。3感受与同学间友爱之情,学会和同学平等相处、相互帮助。4体会真诚相待、相互了解、讲信用可贵。知道同学、朋友之间要建立真正情谊,男女同学之间友好交往,相互尊重。5珍惜时间,学习合理安排时间,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独立完成学习任务,不剽窃、不舞弊。6知道自己是集体中一员,关心集体、参加集体活动、维护集体荣誉,对自己负担任务负责。学会与人交流、合作,分享高兴。7感受集体生活中规则作用,初步形成规则意识,恪守

13、活动规则和学校纪律。8经过学校和班级等集体生活,了解公平、公正、民主、平等在社会生活中现实意义,培养当代民主意识。第14页(三)、我与学校教学活动提议1尝试绘制教室、学校及周围环境平面图和上学路线图。2经过不一样路径,了解并交流学校某首先发展改变。访问并向同学介绍老师或学校其它工作人员是怎样为培养学生辛勤工作3能够讲述同学们相互关心事例和自己感受。也能够针对同学中常出现摩擦和冲突,设置情景,讨论处理方法。5经过游戏,体会时间宝贵。尝试设计一周课余或寒暑假时间安排,并进行交流。搜集关于时间格言、谚语和故事。6尝试与同学合作完成一件事,并在班内交流自己体会和感受。7经过游戏和学校、班级活动体会规则

14、必要性,并尝试制订规则。8分析班级民主参加和管理现实状况,提出主动提议。第15页(四)、我故乡(小区)第16页(五)、我是中国人内容标准1知道我国地理位置、领土面积、海陆疆域、行政区划,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一部分,祖国领土神圣不可侵犯。2了解我国自然概况,知道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有着许多名山大川和名胜古迹国家,体验热爱国土情感。3知道我国是有几千年历史文明古国,感受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重大贡献,萌发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4知道近代以来列强对中国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屈辱和危害,知道中国人民,尤其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救亡图存抗争事例,爱戴革命先辈,树立奋发图强爱国志向。5知道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以来取得成

15、就,加深对中国共产党热爱。6知道人民解放军是保卫祖国、维护和平主要力量,热爱解放军。7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了解不一样民族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了解和尊重不一样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团结。8了解我国不一样地域差异,探究这些差异对人们生产和生活影响。了解和尊重不一样地域人们生活方式。第17页(五)、我是中国人9经过日常生活中某种家产品,探究农业生产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体验农民为此付出劳动与智慧。10经过身边生活用具,探究工业与人们生活关系,了解工人生产劳动情况。11了解交通发展情况,感受交通在人们生活中主要作用,关注交通发展带来问题。12知道当代通信种类和方式,学会一些惯用通信方法,感受通信与

16、人们生活关系。知道并恪守通信基本礼貌和相关法律法规。13体会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当代传媒与人们生活关系,学习利用传媒安全、有效地获取信息。恪守网络道德规范,努力增强对各种信息区分能力。14了解曾经发生在我国重大自然灾害,认识大自然有不可抗拒一面,体会人们在危难中团结互助精神可贵。学习在自然灾害面前自护与互助方法,形成对应能力。第18页(五)、我是中国人教学活动提议1进行查找地图竞赛或拼图游戏。2列举一些能够代表中国经典标志和象征,而且说明它们之所以能够代表祖国理由。观看相关祖国风光影像片;搜集整理图片、诗文、风景点门票等资料,相互交流。3观看一些反应我国历史上重大创造或主要文化遗产影视片。

17、或搜集相关资料,举行汇报会。或讲述表达我国劳感人民聪明才智和创造创造故事。4有条件地方能够参观历史博物馆。还能够观看相关影视片,学唱抗日救亡歌曲。5在搜集实物、照片和对家长等成年人采访基础上,举行反应生活改变和祖国发展改变小型展览。7选择、列举代表民族文化实例(诸如:传统节日、歌曲、民间传说、历史故事、衣饰、建筑、饮食等),进秆交流展示。8比较我国不一样区域中,人们生产和生活方式特点。9了解当地一个农产品来历,相互交流。有条件学校可组织学生访问农户,或参加农业劳动,或参观农业科技园。10以常见生活用具为例,经过各种路径了解这种产品过程,相互交流。11设置情境,对比古今抵达同一目标地所采取交通工

18、具和所选择交通路线巨大差异。12比较不一样通信方式特点,选择适当通信方式,与自己亲友进行一次实际通信联络,同学间相互交流自己使用这种通信方式经验与体会。13从媒体报道中搜集相关重大自然灾害经典事例,认识灾害巨大破坏性。第19页(六)、走近世界第20页五、内容标准“内容标准”说明1本内容标准为基本标准,在教材编写和教学活动展开过程中,可依据各地域、学校和学生实际有所拓展。2各项内容标准及排列次序与教材、课时不是一一对应关系,各年级内容分布应依据本课程标准示意图。3依据此次课程改革所提倡精神,表中所列教学活动提议侧重于有学生主体参加体验、探究、交流研讨等实践性教学活动。这些提议仅是提醒性,供编写教

19、材和教课时参考。4教学活动形式不拘一格,勉励教师依据详细目标、内容、条件、资源不一样,结合教学实际,选取并创设丰富多彩活动形式。第21页六、实施提议(一)、教学提议1、全方面把握课程目标2、丰富学生生活经验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4、充实教学内容5、拓展教学空间第22页(一)、教学提议1、全方面把握课程目标品德与社会课程目标三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结合统一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全方面地把握目标,改变过去偏重知识学习,忽略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教育学观念,经过各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取得丰富情感体验,形成主动生活态度,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提升适应和参加社会能力,掌握必备基础知识,从而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

20、第23页(一)、教学提议2、丰富学生生活经验学生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一个连续过程,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品德和行为习惯,积累了一些社会生活经验,形成了对应态度和能力。所以,在教课时要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经有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不停丰富和发展学生生活经验,使学生在取得内心体验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价值观。第24页(一)、教学提议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是学习主体,学生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经过本身与外界相互作用来实现。为此,教师要由单纯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习活动引导者、组织者转变,创设学生乐于接收学习情境,灵活多样地选取教学组织形式,

21、为学生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发展提供充分空间。注意引导学生从自己世界出发,用各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取得对世界真实感受,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觉和处理问题,要及时勉励学生各种尝试和有创造性思索,引导学生得出有价值观点或结论。第25页(一)、教学提议4、充实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要重视与语文等学科教学内容紧密结合,重视与学生生活和社会联络,要把静态教学内容和学生丰富多彩现实生活联络起来。教学内容能够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整个生活空间,包含社会生活中对儿童发展和改变,及时丰富、充实课程内容,促进课程内容现实性和亲近感。第26页(一)、教学提议5、拓展教学空间教学要面向学生生活实际,加强课程

22、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亲密联络,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应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为此,勉励教师主动地开发和利用地方和本校各种课程资源,以满足学生不一样学习方式需要。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参加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取得经验,逐步提升认识社会、参加社会、适应社会能力。第27页六、实施提议(二)、评价提议1、评价目标与功效(1)目标本课程评价根本目标在于取得反馈信息,以帮助教师改进教学,促进儿童发展,确保课程目标实现,而不在于对学生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水平做出终止性评定,更不是利用评价结果对儿童进行比较与分等。所以,要从每个学生原有基础出发,尊重学生个性特点,强调以勉励为主发展

23、性评价。(2)功效诊疗与调整功效:经过评价了解课程实施情况,判断学生学习质量与水平,了解学习成就、问题与需要,并对课程下一步实施进行有针对性调整。强化与教育功效:评价本身含有教育性,是人与人互动和交流过程。利用评价对学生学习成就进行勉励,对于不足提出改进提议,确保课程目标实现。第28页(二)、评价提议2、评价内容(1)学习态度。包含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参加和完成学习任务态度。(2)学习能力和方法。包含学习中观察、探究、思索、表示能力,搜集、整理、分析资料能力,与人合作完成学习任务能力等。(3)学习结果。完成学习任务质量和进步程度。第29页(二)、评价提议3、评价方式和方法1 评价方式本课程采取

24、多主体、开放性评价,教师可依据具休情况,选取或综合利用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学生相互评价与家长、社会参加评价等方式进行评价。2 平价方法本课程式提倡评价方法有:教师观察统计。教师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情感、态度、能力、行为进行观察,并做统计。描述性评语。在与学生进行充分交流基础上,教师对学生在一段时间内学习本课程学习态度、表现等以描述性语言写成评语,勉励学生巩固进步,修正不足,继续努力。学生自评。教师引导和帮助学生对自己在学习中表现与结果进行自我评价,以提升自我认识、自我调控能力。学生互评。学生依据一定标准相互评价,这种评价能够帮助学生逐步养成尊重、了解、观赏他人态度,相互促进。作品评价。

25、将学生调查、访问、搜集资料等腰三角形活动产生作品进行展示和交流,师生共同进行评析。个案分析。教师针对某一学生学习特殊情况进行跟踪评价,它有利于教师因材施教和个别化教学。教学评价方式、方法不是固定,每一个评价方法都有自己适用范围,教师应依据详细情况灵活地使用以上方式、方法,并在教学改革中探索创新,使其不停完善。第30页六、实施提议(三)、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1、开发多样化课程资源学生、教师、家长、社会人士等都是本课程主要资源,另外本课程资源还包含:图书(包含教材及教副辅)、报刊、图片、地图、图表等文本资源。影视节目、录音、录像、VCD、网络、软件等音像资源。博物馆、教育基地、图书馆、试验室、纪念馆

26、、文化馆、自然和人文景观、各种社会组织和政府机构等。课程资源利用应该做到为教学服务,不求花样繁多,但求切合实际。2、用当代化教育技术伎俩教师应尽可能使当代化教学技术与本课程教学有机结合,丰富课程资源,有条件地方尽可能开发利用计算机网络资源。第31页六、实施提议(四)、课程管理提议1各学校都应严格按照课程计划开设品德与社会课,不得随意降低课时或提前结束课程,并按照班级数额和课时要求配齐教师。2各学样应安排含有良好思想道德素质、相关专业知识和较强教学组织能力教师担任教学工作。支持教师参加学习培训,勉励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改革进取、不停成长,提升教育教学质量。3各学校领导应注意本课程与学校日常行为规范教

27、育、班队活动、课外活动、各科教学紧密结合,充分发挥其德育主导渠道作用。4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要在教学资源配置、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等方面给予支持和帮助,相关政府机构也要在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以及校教学活动场所安排等方面做出统筹协调,提供便利条件。第32页六、实施提议(五)、教材编写提议1教材编写应以课程标准为依据。要准确、完整地反应、了解课程标准理念和要求,不过,内容标准条目、次序与课文安排并不是一一对应关系。2教材编写要表达综合课程特点。要突破按学科体系构建传统模式,统整各相关学科知识内容,经过设置若干学习主题,展现不一样学习视角,使之有得学生形成认识社会整体视野,促进学生情感、态度、能力、知识在相互联络中得到友好发展。3教材编写要注意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切入,要有利于教学过程中学生主动参加和自主学习。有利于学生采取体验、探究和交流讨论等各种方式,为学生尝试表现和实践活动留有空间。4教材内容选择要真产反应社会,使学生对社会有比较全方面、客观认识。要精选教材内容。5教材展现方式要适合儿童审美习惯和接收能力,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愿望。6教材编写能够考虑不一样地域特点和学生需要,适当拓展相关内容,选择贴近当地生活素材;教材中教学活动设计应尽可能地提供各种方案,供教师依据学校和学生实际进行选择。第33页感激您关注!第34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