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全部教案.doc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4198796 上传时间:2024-08-21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20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全部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全部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全部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全部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全部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四单元单元内容总述1.本组教材以“家国情仇”为专题,安排了三首古诗和三篇课文以及习作、语文园地等项教学内容。三篇课文有展示古代战争画面的古诗三首;有毕必成赞美英勇顽强的将军刘伯成的精神的军神;青山处处埋忠骨一文,写出了伟大领袖毛泽东儿子毛岸英抗美援朝牺牲在朝鲜时痛失爱子却顾全大局的伟大胸襟;方志敏烈士的清贫,展现了共产党人的清贫以及爱国主义精神。2.阅读本组课文让学生树立爱国情怀;了解古诗的写作背景和描写的方法;学习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的方法。 集体备课:学情分析:9.古诗三首课题古诗三首课型讲读课文授课时间3课时教学目标1.会认“仞、岳”等6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

2、字形;正确书写会写字“仞、岳、摩、遗”等6个生字;正确读写课文中的重点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从军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3.借助注释和插图理解古诗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主要意思。4.体会古诗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深入理解古诗内容,学会背诵古诗。教学难点理解古诗大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字词,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书写会写字;正确读写文中的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并默写古诗。3.借助注释和插图理解古诗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主要意思。4.通过看插图、想象画面等方式帮助学生体验意境,体会诗人情感。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导

3、入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1.指名学生背诵乡村四月村晚 2.教师小结:我们刚刚交流的古诗多以自然风光、农村景物和农民、牧人、渔夫等的劳动为题材,这种诗被称为田园诗。3.背诵出塞凉州词塞下曲4.引导交流:同学们,你们发现没有,这些诗都是反映什么的?(战争)在唐诗中,有很大一部分诗歌是反映边疆地区自然风光和边地军民生活的,这些诗我们称之为边塞诗。5.谈话揭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从军行,就是一首边塞诗。(板书:从军行)6.出示从军行。引导了解“从军行”:乐府曲名,内容多写边塞情况和战士的;生活。12.简介作者。【出示课件】 新课教学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1.初读古诗,读准生字,指导书写。【出示课件】(1

4、)学生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2)指名学生读,师生评议。(3)指导书写会写字。【出示课件】2.理解词语:结合注释和自己的学习经验,互相交流对古诗中词语的理解。玉门关 楼兰三、借助注释,理解诗意【出示课件】1.学生熟读课文:自由读、同桌读、小组读、开火车读、比赛读。2.借助注释互相交流: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句的意思。3.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诗意。四、品读欣赏,深入探究(一)谈话过渡:同学们,要想学好古诗,首先要熟读古诗,然后借助注释和插图理解古诗,这样才能让古诗深深地印在我们心中。让我们先来朗读和理解古诗的前两句。(二)学习诗句。1.学习诗句:青海长云暗雪山(1)读一读:说一说如果

5、让你来读,你觉得该怎么读?(指多个学生读。)(2)说一说:小组交流:读了“青海长云暗雪山”这句诗,在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怎样的景象?你从“暗”这个字中读出了什么?【出示课件】教师相机小结。暗,荒凉,阴沉。(板书:青海 暗雪山)(3)看一看:【出示课件】雪山景象。学生欣赏雪山景观。互相交流,用自己的话说说自己看到的景象,说说自己的感受。(4)想一想。根据课件,想象场景,再次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诗的意思。全班交流,教师小结。(5)全班再次齐读青海长云暗雪山。2.学习诗句:孤城遥望玉门关(1)谈话过渡:青海上空的阴云遮暗了雪山。诗人将目光移到远处,看到的又一种景象:“孤城遥望玉门关”。【出示课件

6、】(出示图片)(2)“孤城”是什么意思?(孤零零的一座城池。)“遥望”是什么意思?(远远地望去。)(3)为什么特别提及青海与玉门关呢? (这跟当时民族之间战争的态势有关。 “青海”地区,正是唐军与敌人多次作战的场所;而“玉门关”外,则是敌人的势力范围。)了解玉门关。【出示课件】出示玉门关相关资料请同学说一说:看了图片及文字,你觉得玉门关处在一个怎样的地方?(玉门关在茫茫戈壁滩上,显得那么荒凉、孤寂、冷清。)(3)你觉得“孤城遥望玉门关”一句中哪个字让你感受最深?(孤)为什么?引导总结:“孤城遥望”让人感受的城“孤”,已有萧索感、荒凉感。而背景的辽阔,更反衬出它的萧索;背景的雄奇,更反衬出它的荒

7、凉。这样一座孤城,在万丈高山的衬托下,就更显得孤单和渺小。“孤城遥望”让人感受到“孤城”中的人“孤”,这“孤城” 不是居民点,而是驻防地。将士们久住“孤城”,举目无亲,孤苦伶仃,思家怀乡。(板书:孤城 玉门关)(4)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诗的意思。(5)指导朗读,在朗读中表现出环境的荒凉、孤寂、冷清,表达出戍边将士孤独和思乡怀亲的思想感情。(6)小结过渡【出示课件】 3.学习诗句: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1)三、四两句由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转为直接抒情。“黄沙百战穿金甲”,是概括力极强的诗句。作者在这两句诗里概括交代了什么?(戍边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战斗之艰苦,敌军之强悍,边地之荒

8、凉。)(2)“百战”是指一百次战斗吗?(不是,是指战斗的次数多。)(3)从“百战”和“黄沙”你感受到什么?(战争的惨烈。)(4)从“百战”而至“穿金甲”你又感受到什么?(更可想见战斗之艰苦激烈,也可想见这漫长的时间中有一系列“白骨掩蓬蒿”式的壮烈牺牲。)(板书:百战 穿金甲)(5)但是,金甲尽管磨穿,将士的报国壮志却并没有销磨,而是在大漠风沙的磨炼中变得更加坚定。哪句诗写出了身经百战的将士豪壮的誓言?(“不破楼兰终不还”)(板书:不破 终不还)(6)教师小结【出示课件】:“黄沙百战穿金甲”一句把战斗之艰苦,战事之频繁越写得突出,“不破楼兰终不还”一句便越显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7)试着用自己

9、的话说说“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意思。(塞外的将士身经百战磨穿了盔和甲,不打败西部的敌人誓不回来。)(6)指导朗读,在朗读中表达出自己的感受。4.感受将士的征戍之苦,体会将士的报国之志。(1)课件播放古代战争的视频片段。(2)结合诗句和刚才的视频,你能体会到戍边将士们怎样的情感?【出示课件】表现了他们立誓破敌、决战决胜的顽强斗志和爱国主义的豪迈气概。教师小结【出示课件】:这首诗前两句情景交融,后两句直抒胸臆,将边关的风貌,和将士们的爱国情怀展现的淋漓尽致。五、拓展交流。(1)征人思亲人:(2)亲人思征人:(3)学生自由发言。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六、课堂总结,作业布置1.课外练笔:假如

10、你是一名久戍边关的战士,你想说些什么?如果此刻,你就是戍边将士的小孩,你最想对爸爸说些什么?任选一项写下来。2.搜集并阅读边塞诗。 板书内容从军行【唐】王昌龄青海 暗雪山 孤城 玉门关百战 穿金甲 不破 终不还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字词,读准字音,准确书写会写字“仞、摩”等。2.抓住关键字词、借助注释和插图理解古诗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品味诗歌所表达的情感。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默写古诗。教具准备课件:作者简介、词语解释、有关图片教学设计 导入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1.谈话激趣:唐宋,是我们中华历史上文化最为繁荣的两个时代,无数的诗人就像夏夜的繁星,各自闪耀着夺目的

11、光芒,今天,让我们走进南宋,一起走进诗人陆游的心灵,去感受他的情怀。2.简介陆游。【出示课件】3.导入课题:今天,让我们来学习他的一首诗歌,一起感受他在68岁写下这首诗的情怀。(板书课题: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齐读课题,指导学生将课题读通、读顺。4.理解课题。(1)小组交流理解诗题,代表发言,教师相机引导。(2)题目中的关键词是哪个呢?(感)说说自己对题目中关键词语的理解。(感想、感受、感慨。)(3)从课题中,你知道诗人感受到了什么呢?(凉)(4)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题目的意思。(秋天夜里,天快要亮了,走出篱笆门不禁感到迎面吹来的凉风十分伤感。)5.谈话过渡:诗人仅仅只是感受到秋日的清凉

12、吗?来,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来学习这首古诗。6.了解写作背景。【出示课件】 新课教学二、初读古诗,解决字词1.初读诗歌,读准字音,指导书写 。(1)学生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2)指名学生读,师生评议,重点指导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理解词语:结合注释和自己的学习经验,互相交流对古诗中词语的理解。 三、借助注释,理解诗意【出示课件】1.学生熟读课文:自由读、同桌读、小组读、开火车读、比赛读。2.借助注释互相交流: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3.全班交流,教师评议并引导学生总结诗意。四、品读欣赏,深入探究1.三万里河东入海(1)这里的“河”指哪条河?(黄河)(2)你是怎样理解诗句中的“三万

13、里”的?(板书:三万里河)【出示课件】黄河图片及简介(3)你还可用哪些词句来形容黄河呢?(气势磅礴、一泻千里、惊涛骇浪、波涛汹涌)(4)“入”字表现了什么?(“入”字表现出黄河的生气。)(5)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诗的意思。(三万里长的黄河奔腾翻滚,向东流入大海。)2.五千仞岳上摩天(1)这里的“岳”指的是什么?【出示课件】华山图片及简介。(2)你是怎样理解诗句中的“五千仞”的?(“五千仞”也是虚指。形容华山的雄伟高大。)(板书:五千仞岳)(3)“摩”是什么意思?这个字表现了什么?(摩擦,接触。“摩”字突出山的高峻。)(4)你能用哪些词语来形容华山?(直插云霄、耸入云天、高耸入云)(5)试着用

14、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诗的意思。3.“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这两句主要写景,运用了怎样的写法?(夸张、化静为动,使人感到景物不仅雄伟,而且虎虎有生气。)4.指导朗读:祖国河山如此壮丽,你的心里涌起一股怎样的情怀?(高兴、激动、自豪、兴奋)(板书:山河壮丽) 带着这种心情来读一遍。 5.请同学再读古诗后两句。谈话过渡:读完后两句,你又感受到诗人心中有着一种怎样的心情?(悲凉、悲伤)你是从哪些字眼体会出来的?(“遗民”“泪尽”“胡尘”)6.遗民泪尽胡尘里(1)“遗民”“泪尽”“胡尘”是什么意思?(“遗民”指在金统治地区的原宋朝百姓。“泪尽”眼泪流干了,形容十分悲惨、痛苦。“胡”中国古代对北方

15、和西方少数民族的泛称。“胡尘”指金统治地区的风沙,这里指暴政。也指胡人骑兵的铁蹄践踏扬起的尘土和金朝的暴政。(板书:遗民泪尽)【出示课件】从“遗民”“泪尽”“胡尘”看出了百姓饱受战乱之苦,北方沦陷区老百姓在异族统治下受尽折磨,眼泪都哭干了。7.南望王师又一年(1)“南望”“王师”是什么意思?( “南望”远眺南方。“王师”指宋朝的军队。)(2)从“望”字你感受到什么?(全诗以“望”字为眼,表现了诗人希望、失望,千回百转的心情。)(板书:南望王师)(3)“遗民”就这样“望”了多长时间。教师引读:一年过去了。(读)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五年过去了。(读)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十年

16、过去了。(读)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65年过去了。(读)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4)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他们盼望南边的宋朝军队收复北方失地,解救他们,盼了一年又一年。)(5)同学们,“遗民”们的盼、他们的望,实现了吗?他们渴望的王师来了吗?他们期待的南宋君臣到底在干些什么?【出示课件】【出示课件】题临安邸 (6)“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北师又一年。”这两句诗主要描写了什么?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这两句描述了山河破碎,北方人民的境遇和盼望解放的急迫心情,表现了作者对当沦陷地区人民的同情,和对当权者不去收复失地的不满。)(板书:山河破碎)4.感情朗读,背诵古诗。(1

17、)交流了解朗读节奏。【出示课件】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2)学生练习感情朗读,熟读成诵。五、总结古诗主旨。这是一首爱国主义诗篇,此时爱国诗人陆游被罢斥归故乡,在山阴(今浙江绍兴)乡下向往着中原地区的大好河山,也惦念着中原地区的人民,盼望宋朝能够尽快收复中原,实现统一。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六、课堂总结,拓展阅读尽管南宋君昏臣庸,但诗人对祖国的热爱,那报国的赤子之心至死不渝,他在临终之际,留下一纸遗嘱示儿。【出示课件】此时此刻, 你深切地感受到诗人怎样的情怀?(板书:忧国忧民) 作业设计:(1) 面对壮志难酬、

18、忧国忧民的诗人陆游,你又想说些什么呢?(也可以以书信的形式写一写。)(2)积累古诗。春望出塞题临安邸示儿满江红等。板书内容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宋代:陆游三万里河五千仞岳 山河壮丽遗民泪尽南望王师 山河破碎 忧国忧民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字词,读准“裳”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读写课文中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3.凭借语言文字注解、图片等,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和内蕴美。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导入一、揭题,知背景。1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位在中国诗坛上占据重要地位的伟大诗人,他与李白齐名,被称为“诗圣”,认识吗?(杜

19、甫)你对大诗人杜甫了解多少?学生介绍。2揭题。杜甫的一生写了许多诗,流传至今的有一千五百余首。他的诗宛如一面镜子,真实地反映了唐朝由盛转衰的社会现实。今天要学习他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板书课题)【出示课件】齐读课题。3解题。谁能说说诗题目的意思?重点提示“闻”是听到的意思,不同于现在的“用鼻子嗅”,这是古今词义上的变化。 “河南河北”指的是河南省与河北省吗?(指的是黄河的南北两岸,那里是安史叛军的根据地。)4了解背景,再次读题。这首诗的背后有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你知道是什么事件吗?【出示课件】“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让原本繁华安定的国家岌岌可危,也把诗人杜甫卷入了生活的最底层,开始了长达八

20、年的逃难生活。【出示课件:写作背景】八年之后,诗人在四川剑外听到了官军收复失地的胜利喜讯,诗人心情如何?(喜悦,激动)让我们带着喜悦激动的心情读课题。新课教学二、初读,读通顺。1【出示课件】指名读诗,检查易错读音。蓟北 涕泪 妻子(z)(读轻声表示什么?) 衣裳2再读古诗,注意压韵。“裳、狂、乡、阳” 3齐读,读出节奏和韵味来。三、再读,明诗意。1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再读古诗,看看你能读懂什么。遇到不懂的地方,可以讨论解决。不能解决的问题,做上记号。2质疑问难。说说古诗中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字词。师生协同解决。3.用自己的话,简要说说诗的意思。教师适时点拨。四、细读,悟诗情。1一首好诗,是一段历史

21、,一个故事,也总是蕴含着一种心情!你们认为诗中哪个词语最能表示诗人当时的心情?(喜欲狂)(板书)2从哪里能体会到诗人这种喜欲狂的心情呢?请同学们读诗,细细地品味。A、对比感悟“悲喜交集”。(1)杜甫不是爱哭的人,但在写这首诗之前,他也曾流过泪,你看!【出示课件:杜甫春望】请生朗读。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2)本是百花盛开的春天,杜甫却对着花儿流泪,听到鸟的鸣叫也感到揪心,你们说,诗人的泪是怎样的泪?(国破家亡的泪;战火纷飞中流离失所的泪;是别离的人思乡的泪;深受战乱之苦痛苦的泪,仇恨的泪)(3)在多年的生离死别、颠沛流离

22、之后,诗人终于听到了胜利的喜讯,“初闻涕泪满衣裳”又是怎样的泪呢?(这是喜悦的泪、激动的泪、感慨的泪)B、想象感悟“欣喜若狂”。看课文插图,请你展开想象的翅膀,把你见到的诗人一家欣喜若狂的样子描绘一番。C、朗读感悟“放歌纵酒”。(1)泪满衣襟,欣喜若狂,不足以表达诗人心中的喜悦,他还要做什么?【出示课件】读五六句。指名读。(2)想到在阳春三月就要回到久别的故乡,回乡的路上有 做伴,有 做伴,还有 做伴,此时,诗人喜到极致,忘乎所以。让我们一起感受诗人的“喜欲狂”,与诗人一同放歌纵酒,一同颠狂。(板书:放歌纵酒)全班读。D、体验感悟“归心似箭”。(1)杜甫的家乡在哪儿呢?(洛阳)(2)洛阳美吗?

23、想不想到洛阳走一趟?请生读最后一句(评:还在巴峡流连),小组读(评:到了巫峡),大组读(评:到了襄阳),全班读(评:洛阳到了!)(3)这是一条怎样的归乡之路呢?【出示课件】 师:大家看,从巴峡到巫峡,周围高山险峻,路途艰难。而出巫峡到襄阳,从襄阳到洛阳又是何等的长途跋涉、千里迢迢。在这里诗人却这样说,你怎么理解?(5)诗人归心似箭,(板书:归心似箭)千里迢迢算什么,千山万水算什么,在诗人的眼里,洛阳就在眼前,故乡就在眼前。让我们一同感受诗人轻快愉悦的心情。齐读。4这是诗人杜甫的心声,更是唐朝千千万万苦难子民的共同心声。让我们与欣喜若狂的诗人一同放歌,与千千万万欣喜若狂的人民一起放歌吧! 齐读全

24、诗。五、诵读。板书内容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喜欲狂 放歌纵酒 归心似箭10、军神课题军神课型讲读课文授课时间2课时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沃、匪”等5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能正确书写文中“庆、龄”等15个会写字;正确读写“熟练、惊疑、审视”等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3.通过精读,理解沃克医生称刘伯承为“军神”的原因。4.理解描写人物动作、语言和神态、情绪变化的词句,体会刘伯承的坚强意志。教学重点 理解描写人物动作、语言和神态、情绪变化的词句,体会刘伯承的坚强意志。教学难点 通过人物的细节描写,体会刘伯承的坚强意志。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读写文中的会认

25、字,正确书写文中的会写字,理解文中出现的新词。2.正确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教具准备课件、作者及人物简介、词语解释教学设计 导入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1.【出示课件】关羽刮骨疗毒学生自由阅读,交流自己的阅读感悟。(感受到关羽豪迈的大丈夫的帅气、光彩风度、勇敢无畏、意志坚强。)2. 三国时期,蜀国名将关云长不用麻药刮骨疗伤,全无痛苦之色,神医华佗尊称他为“天神”。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中,刘伯承以当年关公刮骨之气概,在不使用麻醉剂的情况下忍受了72刀的刀割之痛,却一声不吭,为其实施手术的沃克医生尊称其为“军神”。(板书课题:军神)学生齐读课题。2.【出示课件】学生阅读了解人物刘伯承3.简介作者及

26、故事背景【出示课件】简介作者 【出示课件】故事背景新课教学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出示课件】:(1)大声流利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遇到自己喜欢的语句,多读几遍。2.自学课文生字词,可以用笔在文中圈出来,然后用合适的方法来解决生字词。3.检查学习效果,相机指导。【出示课件】三、再读感知,理清结构1.学生大声朗读课文,想想: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叙述的?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读后的收获,教师巡视指导。3.小组推荐一名同学汇报交流的结果,其他同学做补充。4.教师总结【出示课件】:第一部分(110),刘伯承伤势很重,找医生求治,非常镇定

27、。第二部分(1115),手术前,刘伯承坚决不使用麻醉药。第三部分(1623),讲手术台上病人汗如雨下,一声不吭,忍受着剧痛,还一直数着开刀的刀数,医生称赞病人是真正的男子汉,是会说话的钢板,是军神。第四部分(2426),讲手术后,当知道病人原来是刘伯承将军时,沃克医生肃然起敬,深感荣幸地认识了他。(板书:“求治”“术前”“术中”“术后”)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四、课堂总结,阅读全文1、这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词,并跟随作者一道了解了刘伯承疗伤的经过,理清了课文层次,初步感受了刘伯承坚强的意志。2、学生自由阅读全文。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2.通过精读,理

28、解沃克医生称刘伯承为“军神”的原因。3.理解描写人物动作、语言和神态、情绪变化的词句,体会刘伯承的坚强意志。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 导入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1.检查,指名学生分自然段合作读课文。2.谈话导入新课【出示课件】:上节课我们我们学习了生字词,并跟随作者一道了解了刘伯承疗伤的经过,理清了课文层次,初步感受了刘伯承坚强的意志。这节课我们继续阅读课文,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和神态、情绪变化的词句,继续体会刘伯承的坚强意志。新课教学二、抓住重点,感受“军神”。(一)浏览课文,整体了解。1.请同学们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回顾故事的前因后果,圈出不明白的地方。问题预设:为什么说刘伯承是一块会说话的钢

29、板? 为什么称刘伯承是“军神”?刘伯承保持清醒的大脑做什么?开始,刘伯承为什么谎称自己叫“刘大川”?2.汇报交流。(1)教师倾听学生提出的问题,对那些在课文中能直接找到答案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读书当即予以解决。(2)对那些易于回答的问题,请知道答案的同学予以帮助。(3)对那些有思考价值、值得阅读探究的问题,将其逐一梳理,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实践自主解决。3.问题探究:本文主要人物是刘伯承,但写沃克医生的文字更多,这是为什么呢?(学生各抒己见。)(二)再读课文,探究交流。1.再次快速浏览全文,找到沃克医生称赞军神刘伯承的话,并画下来。(师生交流。)【出示课件】沃克惊呆了,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

30、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2.指导朗读:指名多个学生朗读这段话,师生评议,教师相机指导,引导学生读沃克医生说的这句话时读出惊讶、激动、赞美、崇敬的语气 。3.学生练习感情朗读。师生齐读。4.探究交流:沃克为什么会惊呆了?为什么说刘伯承是一个真正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为什么称他为军神?(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问题阅读讨论、合作解疑;教师巡视,参与讨论。)三、汇报交流,崇拜“军神”。 【出示课件】(一)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汇报 研读成果,全班交流。教师相机引导。1.学习“求治”时,引导学生抓沃克医生的语言和表情神态的词句进行体会。 (1)从沃克医生的语言和神态变化“他愣住了,蓝色

31、的眼睛里闪出惊疑的神情。”你感受到什么?(足以说明刘伯承的伤势严重。)(板书:伤势严重)(2)从“你是军人!!沃克医生一针见血地说,我当过军医,这么重的伤势,只有军人才能这样从容镇定!”你又感受到什么?(刘伯承在身负重伤的情况下依然保持着从容镇定:可见他的坚强、勇敢,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3)沃克医生为什么会有“冷冷地”到“目光柔和了”这样的变化?(正是刘伯承的坚强意志使沃克的“目光柔和了”。)2.学习“术前”部分,引导学习抓刘伯承与沃克医生的对话,进行体会。【出示课件】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他额上汗珠滚滚,护士帮他擦了一次又一次。最后他忍不住开口对病人说:“

32、你挺不住可以哼叫。”(1)学生自由朗读,想一想:刘伯承动手术为什么拒绝使用麻药?(因为眼睛离脑子太近,刘伯承担心施行麻醉会影响脑神经,为了非常清醒的大脑。)(板书:拒用麻药)往日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的紧张表现说明了什么?作者点出这一点有什么作用?(医生紧张的表现说明他担心年轻人的忍受力,衬托了年轻人的坚强。)(2)简要介绍刘伯承在不同时期为中国革命事业建立不朽功勋,学生了解清醒的大脑对刘伯承的重要性。(3)老师小结:事实证明,刘伯承的确以自己清醒的大脑,超凡的才智以及他的勇敢无畏,为中国革命事业、解放事业,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建立了不朽的功勋。(4)指名多组学生分角色朗读,读后交流。从刘伯承为

33、了有一个非常清醒的大脑,甘愿承受剧烈疼痛中感受到什么?(刘伯承的坚毅。)从沃克医生“生气”“愣住”“有点口吃”“双手却有些颤抖,他额上汗珠滚滚”等神态、动作,以及语言的描写中你体会到什么?(体会沃克医生由生气到吃惊,再到由衷佩服的情感变化。)(5)学生练习感情朗读,在朗读中表现出刘伯承的坚毅,表现出沃克医生由生气到吃惊,再到由衷佩服的情感变化。3.学习“术中”部分,引导学生抓住课文里沃克医生和刘伯承的表现,体会刘伯承钢铁般的意志。【出示课件】(1)“病人一声不吭,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主要描写了刘伯承的哪一方面?(动作、神态

34、。)你从中感受到什么?(这两句话具体描写了病人在没有使用麻醉剂开刀的情景,句中的“抓住”“暴起”“汗如雨水”“使劲”等词语突出了病人强忍痛苦的神态,尽管疼痛之极,而病人却一声不吭,这里病人如果没有坚强的毅力和自我克制忍受能力,情况就不可能这样。)(2)“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七十二刀。” 描写了刘伯承的什么?(语言。)摘除眼球手术要比割口子疼几百倍、上千倍,因为视神经和颅内神经紧密相连而刘伯承在没有使用麻醉剂的情况下,整整承受了72刀!你从中感受到什么?(刘伯承超凡的意志。)(板书:超凡意志)(3)“脱去手术服的沃克医生擦着汗走过来沃克医生吓了一跳沃克医生惊呆了” 主要描写了沃克医生的什么?(动作

35、、神态。)你从中感受到什么?(能感受到做手术的沃克医生的心情是何等紧张,进一步体会到刘伯承在忍受着巨大的痛苦。)(4)【出示课件】沃克医生惊呆了,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指名多个学生朗读,师生评议,说说为什么这样读?(这是沃克医生发白内心深处的赞美!) 老师小结:刘伯承以他超凡的意志征服了沃克,也征服了我们。手术台上那惊心动魄的一幕更让我们每个人难忘!(齐读课文第16和第17自然段。) 4.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术后”部分,了解手术后,当知道病人原来是刘伯承将军时,沃克医生肃然起敬,深感荣幸地认识了他。(板书:肃然起敬)(二)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全文,引导学

36、生读出人物说话的语气,抓住对沃克医生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他的心理变化。(三)以沃克医生的口吻讲一讲这个故事。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四、教师总结,感情升华。1.练习写话,升华情感。(1)同学们,假如刘伯承爷爷就在我们的面前,此时此刻你想对刘爷爷说些什么?下面就请同学们把想说的话写下来吧。(【出示课件】刘伯承的照片)(2)学生交流写话内容。教师引导学生饱含激情朗读自己所写内容。2.教师总结,深化情感。刘伯承被称为“军神”,他文武双全,戎马一生。他创办的国防大学是中国的最高军事学府,被誉为“将军的摇篮”。他为祖国的解放和建设事业,献出了毕生的心血,立下了不朽的功勋。他堪称中国的“军神”。引导学生

37、饱含深情再读课题。(板书:堪称“军神”)五、课后拓展同学们,你们还知道哪些像刘伯承一样有着坚强意志的人?还知道哪些像刘伯承一样为祖国的解放和建设事业做出杰出贡献的人?(学生交流汇报。)板书内容11.军神“求治”“术前”“术中”“术后” 伤势严重 拒用麻药 超凡意志 肃然起敬 堪称“军神”11、青山处处埋忠骨课题青山处处埋忠骨课型讲读课文授课时间2课时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彭、拟”等9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读写“泽、彭”等15个生字;正确读写“拟定、锻炼”等词语。2.默读课文,说说课文的两个部分分别写了什么内容。3.从课文中画出描写毛主席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他的内心世

38、界。4.结合课文,说说你对“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理解。教学重点了解课文两个部的内容;从毛主席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他的内心世界;结合课文,说说你对“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理解。教学难点从毛主席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他的内心世界,深刻领会毛主席作为父亲和领袖的常人情感和伟人胸怀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彭、拟”等9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读写“泽、彭”等15个生字;正确读写“拟定、锻炼”等词语。2.默读课文,说说课文的两个部分分别写了什么内容,理清文章结构。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 导入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1.教师播放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

39、请同学们欣赏。【出示课件】2.谈话交流:歌词中为什么说“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出示课件】3.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发生在抗美援朝时期的一个故事。(板书课题:青山处处埋忠骨)学生齐读课题。请同学们分小组交流一下自己课前了解到的与课文有关资料,谈谈自己对课文的感知。4.简介毛主席。【出示课件】5.相关资料。【出示课件】毛岸英简介,毛主席得知毛岸英牺牲时说的话。6.导入学习: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毛岸英牺牲后,毛主席对究竟把毛岸英的遗体运回自己的祖国安葬,还是安葬在朝鲜做决定的艰难过程。 新课教学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1.学生默读课文,要求【出示课件】:(1)默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

40、)遇到自己感受深刻的语句,多读几遍。2.自学课文生字词,可以用笔在文中圈出来,然后用合适的方法来解决生字词。3.检查学习效果,相机指导。【出示课件】三、再读感知,理清结构【出示课件】1.学生大声朗读课文,想想:课文的两个部分分别写了什么内容。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读后的收获,教师巡视指导。3.小组推荐一名同学汇报交流的结果,其他同学做补充。4.教师总结。(一)毛岸英牺牲,毛主席巨大悲痛。(二)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自由读课文,深入感知课文内容。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五、课堂总结,布置背诵【出示课件】1本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词,并了解了与课文有关的一些资料,

41、了解了课文内容。2.请同学们课下继续搜集和阅读有关资料,对毛主席及其亲人有更多的了解。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从课文中画出描写毛主席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他的内心世界,2.结合课文,说说你对“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理解。教具准备课件导入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1.检查,指名学生分自然段合作读课文。2.谈话导入新课【课件2】:上节课我们初读课文学习了文中的生字词语,了解了课文内容。这节课,我们将通过作者对毛主席动作、语言、神态的描述,体会毛主席的内心世界,感受毛主席作为父亲和领袖的常人情感和伟人胸怀。新课教学二、再读课文,深入探究。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圈画出

42、令你深受感动的语句,反复朗读,仔细体会人物的情感,在橘子旁边写下自己的感受。2.小组同学互相交流,小组长整理并记录小组同学的发言。3.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集体交流,教师相机引导并小结。(1)【出示课件3】呈现电报内容 “电报”是谁发来的?从哪儿发来的?内容是什么?(学生自由发言。)【出示课件4】从见到这封电报起,毛主席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桌子上的饭菜已经热了几次。毛主席接到这封电报后有什么感受,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从对毛主席的动作描写中感受到毛主席失去爱子后的悲痛心情。)谈话过渡:接到长子毛岸英牺牲的电报,作为父亲的毛主席会想到什么? 指导朗读,从毛主席的动作中感

43、受毛泽东失去爱子后无比悲痛的心情。(2)【出示课件5】岸英是毛主席最心爱的长子,岸英不都平平安安回到自己的身边来了吗?这次怎么会这段话主要描写了什么?(毛主席回忆起毛岸英和自己的一次次分离及其原因。)你从中了解到毛岸英什么?(从中了解到毛岸英的成长经历。)感受到什么? 请把“这次怎么会”省略的内容补起来?(a. 这次怎么会牺牲了呢?b. 这次怎么会回不来了呢?c. 这次怎么会不能回来了呢?)从这里的省略号你又感受到什么?(毛主席感到震惊,简直不敢相信也不愿意相信这是真的,表现了毛主席的无比悲痛。)指导朗读,体会从毛主席的心里活动描写中感受毛主席失去爱子后的震惊和悲痛心情。简介毛岸英的成长经历。

44、【出示课件6】毛岸英的照片学生阅读有关毛岸英的资料,了解毛岸英是经历了许多磨难成长起来的。(3)【出示课件7】“岸英!岸英!”毛主席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情不自禁地喃喃着。指导朗读,从对毛主席的语言、动作和神态描写中体会毛岸英牺牲后,毛主席的悲痛心情。谈话过渡:彭总司令请示中央军委,是否将岸英的遗骨运回国内,这是对烈士毛岸英的尊重,对领袖毛主席的爱戴和体贴;而朝鲜方面说岸英同志是为朝鲜人民的解放事业牺牲的,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要求把毛岸英的遗体安葬在朝鲜,这是对中国优秀儿女的崇敬。面对这两种抉择,毛主席心里是怎么想的呢?(学生自由交流。)(4)【出示课件8】主席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儿子活着不

45、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骨吧!”主席想。从这些语句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板书:普通的父亲)这段话是通过对人物的什么描写,来表现毛主席的心情的?(动作、神态、心理活动。)引导学生练习朗读,指名读,师生评议,学生齐读。引导学生感受一个普普通通的父亲心情。(5)【出示课件9】然而,这种想法很快被打消了。就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吧。”“不是有千千万万志愿军烈士安葬在朝鲜吗?”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有千千万万志愿军烈士安葬在朝鲜。)毛主席做出了什么决定?(毛主席做出了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把毛岸英的遗体安葬在朝鲜的艰难、痛楚的决定。)从毛主席的决定中你感受到什么? (板书:超人的胸怀)指导朗读,在朗读中表现出毛主席超人的胸怀。(6)【出示课件10】秘书将电报记录稿交主席签字的一瞬间,主席下意识地踌躇了一会儿,示意秘书将记录稿放在上面。这段话中“踌躇”描写了毛主席的什么?(心理活动。)从中感受到什么?(艰难的抉择)毛主席在“踌躇”什么?(难道岸英真的回不来了?父子真的不能相见了?)从“黯然的目光”你感受到什么?(毛主席经历着巨大的悲痛。)从毛主席“转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教案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